汝瓷简介
时代变迁中汝瓷的发展之路

时代变迁中汝瓷的发展之路汝瓷起源于唐朝,盛行于宋代,被誉为“中国瓷器之冠”,至今仍然是中国瓷器文化的代表。
汝瓷以其精致的造型、朴实的色泽和独特的花纹博得了世人的喜爱,成为了瓷器界的珍宝。
在时代变迁的历史长河中,汝瓷也经历了不断的发展与变革。
汝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晚期,当时南方汝州(今河南省汝阳县)的瓷器工匠开始在当地开采丰富的瓷土,并通过逐步研究、改进和创新,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瓷器——汝瓷。
这种瓷器以其土质细腻、气孔少、烧制温度高、釉面细腻光润而著称,被誉为“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
宋代是汝瓷的黄金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汝瓷大师,如范成大、郑板桥等等,他们制作的汝瓷作品无论在工艺、造型和装饰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成为了汝瓷中的典范。
此时的汝瓷已经有了自己的产地、烧制方法、装饰风格和市场需求。
随着时代的变迁,汝瓷在明清时期逐渐式微。
这既是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背景的变化,也因为其他瓷器种类的崛起和市场竞争的激烈。
但是汝瓷的独特品质和精湛工艺并没有被遗忘,仍然受到文人、雅士和收藏家的喜爱。
20世纪初,汝瓷再度受到重视,随着现代陶瓷工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重新研究和发掘汝瓷的烧制技术、釉料配方和工艺特点。
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收藏家的鉴赏,汝瓷也逐渐成为了一个文化名片和地方特产。
今天,汝瓷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不仅是一种民族文化遗产和艺术珍品,也是一种新兴的旅游产业和地方经济支柱。
当代的汝瓷艺术家在传承和发扬汝瓷传统的同时,也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发掘。
他们通过实践和思考,尝试将汝瓷与当代艺术相结合,探索出汝瓷的新境界,引领汝瓷的发展方向。
总之,汝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历史、艺术和民族精神的结晶。
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未来,它都将在时代变迁中继续发扬光大,成为中国瓷器文化的瑰宝。
浅谈汝瓷艺术创作

浅谈汝瓷艺术创作汝瓷是中国陶瓷的一种,起源于唐代,至宋代达到鼎盛。
汝窑瓷器因瓷胎坚韧、釉色清丽、造型简约而著称,被誉为瓷器史上的“北方宋代秀作”。
汝瓷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并被誉为中国瓷艺的瑰宝。
本文将从汝瓷艺术创作的历史渊源、工艺特点、艺术风格以及当代发展等方面对汝瓷艺术进行浅谈。
一、历史渊源汝瓷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北宋,是北方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据传说,汝窑祖师为僧人般若斋。
汝瓷开始的时候多是胎化陶,当时的汝窑不是专业的瓷窑,而是以制作宗教用具和生活器皿为主。
到了唐代的时候,汝窑由于制瓷工艺的发展而开始转向专业化的制瓷工坊。
到了北宋时期,汝瓷工艺进一步发展,成为了当时瓷器的贵族品牌,被誉为“北方宋代秀作”,成为历代瓷器中的一绝。
二、工艺特点1. 素雅的造型汝瓷器注重素雅清丽的造型,器型常见的有茶壶、盖碗、瓶罐、盘碟等。
这些器型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给人以纯粹、雅致的美感。
2. 清淡的釉色汝瓷器的釉色多为清淡的青灰色,釉色均匀细腻,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这种釉色的制作技术非常高超,需要掌握瓷胎的控制、烧制的温度和釉液配方等多方面的技术。
3. 精湛的工艺汝瓷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胎釉同烧、胎釉分烧、釉色分层。
釉色分层是汝瓷的一大特色,釉色多层叠加,独具特色,使得器物呈现出特有的效果。
三、艺术风格汝瓷艺术以素雅、清丽而著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汝瓷器的器型多以实用为主,如盘碗、壶罐等,但造型设计上却同样精美。
器物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给人以纯粹、雅致的美感。
在釉色上,汝瓷器多以青灰色为主,釉色均匀细腻,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这种清淡的釉色加之精致的工艺,使得汝瓷器透露出一种淡雅清丽的美感。
四、当代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当代汝瓷艺术创作也在不断发展。
一方面,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创新,使得汝瓷工艺在当代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现代陶瓷技术的发展,为汝瓷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当代的汝瓷艺术家们在汲取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尝试新的工艺和设计,推动着汝瓷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汝瓷有什么特征

汝瓷有什么特色汝瓷是宋朝汝窑烧制的青瓷统称,也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稀世珍品。
汝窑创烧于北宋后期,为宫廷御用瓷器。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汝瓷的特色,希望你喜爱。
“汝、钧、官、哥、定”是我国五大名瓷,汝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
因产于汝州而得名,汝瓷的基本鉴识方法,从传世品看,主要有五大特色。
一、胎色:汝瓷胎质细腻,胎土中含有微量铜,迎光照看,微见红色,胎色灰中略带着黄色,俗称“香灰胎” ,常见汝州蟒川严和店、大峪东沟,汝州文庙、清冷寺等窑址;汝州张公巷汝窑器,胎呈灰白色,比其余窑口的胎色稍白,是北宋官窑的主要特色。
二、釉色:汝瓷为宫廷垄断,制器不计成本,以玛瑙入釉,釉色呈天青、粉青、天蓝色许多,也有豆绿、青绿、月白、桔皮纹等釉色,釉面滋润轻柔,纯净如玉,有显然酥油感觉,釉稍透亮,多呈乳浊或结晶状。
用放大镜察看,可见到釉下寥寥无几的稀少气泡,釉面抚之如绢,温润古朴,光明莹润,釉如堆脂,素静典雅、色彩滋润纯正、纹片晶莹多变成主要特色。
视之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
釉中多布红晕,有的如晨日出海,有的似斜阳彩霞,有的似雨过天晴,有的如长虹悬空,世称“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宝贵。
”汝州张公巷汝瓷,釉呈天青、粉青,釉色滋润,手感如玉。
有青如天、面如玉、晨星稀的典型特色。
三、支钉:宋朝宫廷用汝窑器物一般均采纳满釉支烧,为了防止窑炉内杂质的污染,需用匣钵装好,并将器物用垫圈和支钉垫起,防止与匣钵粘连。
高濂的《遵生八笺》说汝窑“底有芝麻渺小挣针”。
在器物底部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三、五、七个,六个支钉的极少,印迹很浅,大小如粟米。
张公巷的器物呈圆形支钉。
蟒川严和店、大峪东沟一带汝窑器多无支钉痕,个别碗、套盒、凹足钵、洗、器盖等用垫饼支烧工艺。
四、器型:汝窑器有瓶、尊、盏托、碗、盘、洗、奁、水仙盆等日用器,少量还有堆花、印花等装修,底部更有青花年号款,多是用刀笔刻画,和印花、模印等工艺。
如:天青花草纹鹅颈瓶、粉青履莲盏托、天青莲花瓣深腹盂、天青牡丹花龙纹钵、莲花纹钵、辐射纹荷叶器座、辐射纹敛口花钵 (藏河南 ),暗花双鱼盘 (藏英国 )。
汝瓷研究报告

汝瓷研究报告一、简介汝瓷,也称为汝窑,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瓷器之一。
它起源于中国河南省的汝州市,盛行于北宋时期(公元960年 - 1279年)。
汝瓷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胎质细腻、釉面温润以及装饰精美。
汝瓷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古代瓷器制作的巅峰之作,对后世的瓷器制作影响深远。
二、发展历程汝瓷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1. 起初阶段(公元960年 - 1023年)这一时期,汝瓷的制作突破了传统的技术限制。
釉料的运用更为讲究,汝瓷具有独特的灰蓝釉色。
同时,初步探索了瓷器的造型美学,如斤式、三弦式、六棱式等不同的造型逐渐出现。
2. 发展阶段(公元1023年 - 1086年)在这一时期,汝瓷的制作工艺逐渐成熟。
釉面的施釉技术和控制温度的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汝瓷的釉面变得更加细腻匀净。
同时,装饰技法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如刻线、刮痕、貼图等装饰方式的运用。
3. 繁荣阶段(公元1086年 - 1125年)在这一时期,汝瓷的影响力达到巅峰。
制作工艺更加复杂,瓷器造型更加多样化。
釉面的质感和光泽更加出色。
此外,釉色也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蛤蚌色、钵钵春等多种新颖的釉色。
4. 后期阶段(公元1125年 - 1279年)在这一时期,汝瓷的制作技艺逐渐衰落。
由于战争频繁,对汝窑的影响不可避免。
然而,尽管衰落,汝瓷仍然保持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装饰工艺上仍有所创新。
三、瓷器特点汝瓷之所以著名,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1. 胎质细腻汝瓷的胎质均匀致密,釉面光滑细腻,手感非常舒适。
这是由于汝瓷所选用的黏土质地独特,经过高温烧制后形成了致密的胎质。
2. 釉色丰富汝瓷的釉色非常丰富多样,其中以灰蓝釉色最为经典。
不同的釉色给人不同的视觉享受,体现了汝瓷的独特魅力。
3. 简约而精美的装饰汝瓷的装饰非常简约,但又不失精美。
其装饰常采用刻线、刮痕、雕花等手法,线条简洁流畅,繁而不乱,十分考究。
4. 独特的造型汝瓷的造型也是其独特之处。
汝瓷常常采用六棱、三足、三弦等造型,别具一格,雅致而不失稳重。
浅谈汝瓷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浅谈汝瓷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汝瓷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瓷器之一,它源自河南省信阳市汝阳县,因此得名。
汝瓷制作工艺独特,釉色浑厚,质地细腻,素有"一片冰清玉洁,细腻光润,气韵生动,天然温润"之美誉。
在艺术与文化史上,汝瓷也是具有非常重要地位的瓷器种类。
汝瓷不仅是古代瓷器的代表之一,它还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扬。
下面将浅谈一下汝瓷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汝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瓷器的国家,古代中国的瓷器一直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艺术价值而闻名于世。
汝瓷则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瑰宝,它承载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汝瓷在造型、纹饰、釉色等方面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反映了中国古代文明的风采和神韵。
在汝瓷的制作工艺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例如汝瓷的窑变釉、釉色酥润、釉面晶莹剔透,这些都是古代中国瓷器工艺的杰作。
汝瓷蕴含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特色。
汝瓷在造型、纹饰等方面都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特色。
汝瓷的造型端庄典雅,线条流畅优美,纹饰简洁而富有变化,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特色的体现。
汝瓷的釉色酥润、釉面晶莹剔透,给人以高贵典雅之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审美理念和艺术追求。
汝瓷还注重利用自然之美,其纹饰大多来源于自然界,如莲花、花鸟、龙纹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文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表达。
汝瓷蕴含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特色,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髓和魅力。
汝瓷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人文精神。
汝瓷的制作工艺需要经过数十道工序,对技艺和工艺的要求非常高,这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对工匠精神和技艺精湛的尊重和追求。
从汝瓷的制作工艺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化对工匠精神的崇尚和推崇。
汝瓷还注重内外兼修,追求物与人的和谐统一,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和表达。
在汝瓷制作工艺中,很多纹饰都折射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在精神,如龙凤纹代表着权力和尊贵,如莲花纹代表着纯洁和高雅,如花鸟纹代表着生机和活力。
汝瓷的特点主要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汝瓷的特点主要的艺术特征是什么汝瓷的特点主要的艺术特征是什么汝瓷是我国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瓷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汝瓷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汝瓷的特点汝窑瓷器最主要的几个特点即:香灰色胎、淡天青色釉、芝麻支钉釉满足、开片如蝉翼。
香灰色胎:指汝窑瓷器的胎色就像我们家里烧香时落下的香灰的颜色。
淡天青色釉:这种淡天青色釉非常难得,窑内的位置、温度和气氛都会影响最终的釉色。
虽然有一个标准,都想烧成那样完美的釉色,但事实上却不可能。
烧窑太复杂,不同的窑位,温度、气氛不一样,瓷器烧成后的釉色就会有变化。
比如说,有的器物的盖和器身分开烧成,二者釉色就明显不一样。
芝麻支钉釉满足:除了瓶、盏托等少数器类采用垫饼垫烧致使圈足底下无釉外,绝大部分器物采用的是“裹足支烧”,即器物底部满釉,这样就不可能用垫饼来垫了,否则,烧成后器物跟垫饼粘在一起就拿不下来了。
因此,就采用小支钉支在底下的方式。
支钉分两种:一种是环形,上面带支钉;另一种是饼形,上面带支钉。
支钉一般是三个或者是五个。
烧完以后把支钉敲掉,就留下细小钉痕。
支钉痕像芝麻粒大小、芝麻粒形状,绝大部分都不是很圆,所以叫“芝麻支钉”。
汝窑瓷器釉面普遍有开片,片纹不一,最漂亮就是那种一层一层鳞状的斜茬开片。
汝瓷釉面开片的声音非常好听,出窑的汝窑瓷器,开片声像风铃一样清脆。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开片会不断出现,刚出窑时开的最厉害,因为窑内的温度较高,出窑后遇到常温,温差比较大。
之后,瓷器在流传过程中,遇到冷暖变化时,釉面仍会不断开裂,只不过开得没这么厉害了,如果环境特别安静,没有杂音,偶尔会听到“呲儿”一声,那就是瓷器釉面的开裂声。
瓷釉开片都是随机的,自然的,人很难干预控制,所以叫“自然天成”。
“火照”,测窑内温度的工具。
烧窑之前,用胎泥做一些泥片,并排插在座上,上半截挂上釉,下半截不挂釉,胎和釉都跟烧制的瓷器一样。
汝瓷颜色分类

汝瓷颜色分类汝瓷是中国传统的瓷器之一,起源于河南省信阳市的汝州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汝瓷是中国的文化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工艺,也因此成为了收藏家们关注的焦点。
汝瓷的颜色种类相当丰富,下面就来一起认识一下吧。
1. 青白色这种颜色的汝瓷就像森林里的清晨,给人一种自然纯洁的感觉。
青白色的汝瓷通常用于制作茶具、餐具等,因为这种颜色不仅美观,而且高雅大方。
2. 松烟色汝瓷的松烟色就像是火烧云,带有一丝红色的光泽。
这种颜色是汝瓷中最为常见的,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颜色之一。
松烟色的汝瓷一般用于制作花瓶、香炉、盘子等,其经典的造型和华丽的颜色让人过目难忘。
3. 耀眼蓝汝瓷中的耀眼蓝是一种深邃而又浓郁的颜色,可以让人感受到深海的神秘和壮观。
耀眼蓝的汝瓷更多用于制作器皿,如花瓶、盘子等,自然流畅的曲线和深邃的颜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散发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青灰色的汝瓷就像是云层中的薄雾,散发出一种朦胧而又神秘的美感。
这种颜色的汝瓷比较少见,但通常用于制作高档茶器、餐具等艺术品,体现出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文化意义。
5. 红褐色红褐色的汝瓷就像是阳光下照耀的石头,散发出一种朴实而又亲切的美感。
这种颜色的汝瓷通常用于制作茶碗、餐具等日常使用的器皿,体现出了汝瓷的实用性和感性美。
6. 黑色7. 灰色灰色的汝瓷就像是沉稳而又内敛的绅士,给人一种高雅而又深邃的感觉。
这种颜色的汝瓷多用于制作茶南、瓶口杯、花瓶等,向人展现了汝瓷的品格和情调。
总之,汝瓷的颜色丰富多彩,不仅体现了它的历史文化和工艺价值,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欣赏享受。
无论是用于日常使用,还是用于收藏投资,汝瓷都是一种非常值得珍藏的艺术品。
汝瓷 哥窑简介

【名称】:东道天青汝窑8头撞【类别】:首页> 陶瓷茶具> 东道汝窑【编号】:Tblz001【产地】:中国瓷都—德化【价格】:¥1壶1公道杯6杯85元(包含礼盒不包含木架)【礼盒】:图片【发货配置】:6个杯、1个茶壶1个公道杯(若未声明将按主图颜色发货;【主要材质】:陶土+汝釉【产品颜色】:天青【产品简介】:汝瓷是我国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瓷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
汝瓷的基本鉴别方法,从传世品看,主要有五大特征。
一、胎色:汝瓷胎质细腻,胎土中含有微量铜,迎光照看,微见红色,胎色灰中略带着黄色,俗称“香灰胎”,多见汝州蟒川严和店、大峪东沟,汝州文庙、清凉寺等窑址;汝州张公巷汝窑器,胎呈灰白色,比其他窑口的胎色稍白,是北宋官窑的主要特征。
二、釉色:汝瓷为宫廷垄断,制器不计成本,以玛瑙入釉,釉色呈天青、粉青、天蓝色较多,也有豆绿、青绿、月白、桔皮纹等釉色,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有明显酥油感觉,釉稍透亮,多呈乳浊或结晶状。
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到釉下寥若晨星的稀疏气泡,釉面抚之如绢,温润古朴,光亮莹润,釉如堆脂,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纹片晶莹多变为主要特征。
视之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
釉中多布红晕,有的如晨日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似雨过天晴,有的如长虹悬空,世称“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
”汝州张公巷汝瓷,釉呈天青、粉青,釉色滋润,手感如玉。
有青如天、面如玉、晨星稀的典型特征。
三、支钉:宋代宫廷用汝窑器物一般均采用满釉支烧,为了避免窑炉内杂质的污染,需用匣钵装好,并将器物用垫圈和支钉垫起,防止与匣钵粘连。
高濂的《遵生八笺》说汝窑“底有芝麻细小挣针”。
在器物底部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三、五、七个,六个支钉的很少,痕迹很浅,大小如粟米。
张公巷的器物呈圆形支钉。
蟒川严和店、大峪东沟一带汝窑器多无支钉痕,个别碗、套盒、凹足钵、洗、器盖等用垫饼支烧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汝瓷历史
汝瓷在我国宋代已位居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之首,产于河南汝州。
物产丰富的汝州本是商贾集聚之地,文化积淀由来已久,贞观盛世使汝州经济得到了空前的繁荣。
汝州陶器的发展促进了陶瓷业的兴盛,从汝州瓷业的兴盛说明汝州早在远古时代,造瓷工艺已较先进。
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显着的地位,北宋后期宋金战乱不息,兴盛前后不过二十余年,所以弥足珍贵。
汝瓷传世品稀少,全世界现仅存65件,分别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台北故宫博物院23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达维德爵士基金会7件,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馆、美国克利夫芝和圣路易等知名博物馆和私人典藏约10余件。
汝瓷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
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妙,温润古朴。
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称。
其色有卵白、天青、豆青、微带黄色,天蓝等。
当时评说天青为贵,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称誉。
汁水莹厚,有如堆脂,视如碧玉,扣声如馨,汁中沙眼显露了蟹爪纹、鱼子纹和芝麻花。
底有细小支钉满釉支烧。
汝窑瓷器造型古朴大方,釉如碧峰翠色,晶莹明丽,清澈温润。
前人描述“ 汁水莹泽,含水欲滴,釉如膏脂溶而不流,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又有“似玉、非玉、而胜似玉”之赞美。
宋代汝窑的工匠追求自然、朴素的美学理念,在汝瓷的造型上摒弃繁琐,体现平易、简洁、刚劲有力的艺术风格。
在釉料里加入玛瑙,把还原气氛控制得恰到好处,淡青色釉面温润如玉,显示出独树一帜的神奇魅力。
汝瓷在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成为宫廷用瓷。
它淡淡天青釉的和谐色调,受到人们的喜爱,尤其符合后来宋徽宗信奉道教、崇尚青色的审美理想。
南宋人周辉的《清波杂志》云:“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
”意思是:汝窑中有玛瑙末为釉的器物是宫中的专用瓷,非宫中用瓷不准使用玛瑙末为釉,汝窑精品选送入宫, 经御选后不合格的器物才允许出卖,实属难得之物。
由于汝瓷贡器以玛瑙为釉,形成特殊色泽,由于为宫廷烧制时限很短,产量有限,流传很少,南宋时已“近尤难得”。
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
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曾说过“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得尽善美也。
据古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推论:“从宋微宗崇宁五年,上溯到哲宗元佑元年,是汝瓷发展的鼎盛时期。
当时,北宋皇室,不惜工本,命汝州造青瓷,是因定州白瓷有芒,统治者认为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
汝瓷自此选为皇室御用珍品,亦称汝官瓷。
汝瓷研制
1956年,周恩来总理希望河南恢复生产汝瓷,为了恢复汝瓷这一珍贵的传统产品的生产,在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汝瓷的故乡临汝县(今汝州市)建起了汝瓷厂。
1980年,省科委向该厂下达了恢复汝瓷天兰釉的科研计划,当时厂里抽调了三个技术能力强的人,成立了课题攻关小组,这三个人中郭遂师傅已经去世,如今健在的有朱文立和孟玉松。
当时为了研制汝瓷的配方,他们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参看国内仅有的汝瓷,但那是文物,只能隔着玻璃柜看,想用砂布挫一点上海博物馆的瓷片粉末,出多少钱也不行。
他们只好翻山越岭,考察古窑址,寻找古陶瓷原料。
经过反复化验、试验,先后拿出100多个配方,试烧1000多次,1987年4月他们终于研制出了古汝瓷,1988年7月通过国家级鉴定。
从此,汝瓷成了汝州市人的一张名片。
汝瓷烧制
汝瓷的瓷胎是有10多种矿石粉碎,经过80目、120目筛三次过滤,并用磁石把其中的铁吸出后,和成泥浆,然后将泥浆灌入模子成形的。
瓷胎晾干后,要打磨三次,使其光滑。
接着进行素烧10个小时,素烧温度是800℃,出来后再打磨两次。
将素烧出的瓷胎上釉、晾干,再烧13个小时便成。
详细工序有18道。
其烧制过程主要是先氧化后还原的过程,在将近1300℃的还原气氛下,将三氧化二铁的氧夺走一部分,生成一定量的二氧化铁。
不过,每窑的成品率只有17%,上等品一窑难出几件。
汝瓷的颜色不像钧瓷千变万化,它的颜色只有天青、天蓝、月白、豆绿4种。
鉴定汝瓷的好坏是以色为核心,其次看开片。
汝瓷的典型特色是:“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
”
考古发现
2001年6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张公巷进行第二次挖掘,掘面40平方米,发现大量素烧胎片,除个别胎片能看出底部形状为传世水仙盆外,其他多不能辨别器型。
出品胎片厚薄均匀,制作精细,不但继承了清凉寺汝窑的卷足支烧工艺,且有所发展,足部直、窄、
矮和宋代其他瓷都不一样,匣钵种类繁多,桶式、碗式、盘式等应有尽有,底部和口沿儿涂有碱土。
经过对出土釉料的试烧,成色和发掘出的瓷片一致,烧成温度在1250摄氏度,和史书记载汝官瓷烧造工艺相符。
2005年5月,一户居民在汝州市张公巷发现一层独特的物质瓷片,面积约40平方米,经汝瓷专家李廷怀试烧,各界考古学家认定为北宋官窑。
该址出土的瓷片与张公巷的瓷片样品,从釉色和冰裂纹及器皿制作的精美程度看,与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的碗奁极相似。
同年10月,中国古陶瓷研究会2001年汝州年会暨汝瓷国际学术研究会在汝州召开,专家根据对宝丰清凉寺和汝州文庙、张公巷出土瓷片的科学测试,断定汝州可作为汝官瓷新窑器目标考查发掘地。
汝州汝瓷(原产地保护)
宋代的汝窑分官办和民办,历史上官办的称汝窑,生产的汝瓷叫汝窑器,现在人们习惯称之为“汝官瓷”。
民办窑称临汝窑,生产的汝瓷叫临汝青瓷。
2008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通过了汝瓷地理标志产品评审,对汝瓷实施原产地保护。
也就是说,只有在汝州市行政区域内生产的汝瓷产品才能称为汝瓷,别处的陶瓷产品如果用汝瓷之名,均属侵权。
汝瓷功效
汝瓷神奇的功效,早在宋代,上至皇帝下至士大夫、百姓都知道。
徽宗皇帝“唯用汝器”,士大夫“斗茶三昧须饶汝(汝即汝瓷)”,汝州的百姓流传至今一句话说到,用汝瓷盛饭“三日不馊”,现在汝州很多家庭仍然用汝瓷器皿盛蒜泥,就是因为可以使其保鲜时间延长。
汝瓷器皿不但能够有保鲜,而且可以改善所盛装液体的口感。
比如盛放的白酒很快就降低了辛辣味,变得绵柔。
即便是滴酒不沾的女士,也可以喝上几两白酒;汝瓷罐内放入香烟,几分钟后,香烟抽起来不再呛人。
再看将泡好的茶分别倒入茶杯内,给每个客人上2个或3个不同杯子的茶水,让客人品尝。
绝大部分客人都能感觉到不同杯子内茶水的口感明显有差别,有的发涩,有的味道变淡,有的味道却很醇厚,客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就连汝瓷饰品也是有神奇的功效的。
汝瓷的釉用的是玛瑙,玛瑙中含有:铁、锌、镍、铬、钴、锰等多种微量元素。
长期佩戴汝瓷手串、项链,可改善内分泌,加强血液循环,让气色变好。
玛瑙还对直肠,胃肠都有效用,可活化内脏,预防便秘,帮助排出毒素,对肝病、
风湿、神经痛、静脉曲张等都有舒缓的功用。
尤其对于女性,玛瑙可以使皮肤润滑,心情开朗,血液循环增强,使嘴唇红润,眼珠明亮有神。
选保平安转运道汝瓷珠珠串,转运助益,避邪开运。
汝窑茶具的保养
把玩时应将汝瓷内外洗净,避免有油污接触汝瓷;使用时,汝窑茶具保养可用养壶笔沾茶汁滋润汝瓷表面,此后可欣赏汝瓷表面蝉翼纹之变化(长期使用的汝窑茶器,出现茶纹属正常现象,纹理更具古韵。
)使用汝窑器后,可将茶渣清除干净,可参考茶垢怎么洗,用清水冲洗晾干;汝窑茶具保养在未使用时,可静置于干燥、清洁雅室之内。
汝窑茶具应选通风良好、干燥、清洁雅室之内摆置;汝窑茶具保养经过细心的养护及把玩之后,会出现独一无二的灵性,其蝉翼纹的变化更是每件都不同,这也是就造成了世上独此一件的局面,实为收藏之佳品,若想开茶叶店,有个汝窑茶具保养是非常体现茶文化的。
汝窑茶具使用久了就会有茶渍、茶色。
看起来就会觉得特别旧,影响美观。
茶色用清水洗是洗不掉的,每次泡完茶时一定要把茶叶及时倒出来,及时清理。
彻底将壶身壶外清洗干净,刷洗汝窑茶具时一定要刷洗适度,要用软毛刷具轻轻刷洗,用开水冲洗干净,切忌不能搓洗。
涮洗干净后要让胎体晾干净以后放置一段时间在进行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