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奥数讲义题

合集下载

五年级奥数专题讲义(基础卷+提高卷)-第1讲 平均数 通用版(含答案)

五年级奥数专题讲义(基础卷+提高卷)-第1讲  平均数   通用版(含答案)

第 1 讲平均数基础卷1.期中考试过后,李玲同学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为 91 分,语文、英语的平均成绩为 88 分,数学、英语的成绩为 93 分,李玲三门功课各得多少分?91×2=182(分)88×2=176(分)93×2=186(分)(182+176+186)÷2=544÷2=272(分)英语:272-182=90(分)语文:176-90=86(分)数学:186-90=96(分)答:李玲的英语是90分,语文86分,数学96分.2.奶糖和水果糖混合起来,成为什锦糖,平均每千克售价 9.13 元,已知奶糖有 35 千克,每千克 10.3元,水果糖每千克 8.5 元,那么有多少千克水果糖?35×(10.3-9.13)÷(9.13-8.5)=35×1.17÷0.63=40.95÷0.63=65(kg)3. 7 位同学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 148 下。

由于记录失误,李强的成绩被错记成 121 下,因此他们的平均成绩变成 145 下,问:李强实际上跳了多少下?148×7=1036(下)145×7=1015(下)1036-1015=21(下) 21+121=142(下)4.几位裁判员为一位体操运动员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后,平均成绩为 8.82 分。

如果记人最高分,平均成绩为 9.04 分。

已知这位运动员的最高分是 9.70 分,问:共有几位裁判员?设有x个裁判员[(x-1)×8.82+9.70]÷x=9.048.82x=9.04x-0.88x=45.小明一星期看完一本书,平均每天看 75 页,前 3 天平均每天看 70 页,后 5 天平均每天看 78 页,他第三天看了多少页?这本书共有页数=7×75=525页前3天共看页数=3×70=210页后5天共看页数=5×78=390页210+390=600页,600页已经重复计算了两次第三天看的页数第三天看的页数=600-525=75页答:他第三天看了75页.6. 8 个数从小到大排成一列,它们的平均数是 32,前 5 个数的平均数是 24.后 5 个数的和是 210,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24×5+210-32×8)÷2=37提高卷1.以 15 为首位数的连续 67 个自然数的平均数是多少?15+67=8282-1=8115+81=9696÷2=48答:连续67个自然数的平均数是48。

五年级数学竞赛奥数讲义-例题一

五年级数学竞赛奥数讲义-例题一

五年级数学竞赛奥数讲义-例题一一、拓展提优试题1.如果2头牛可以换42只羊,3只羊可以换26只兔,2只兔可以换3只鸡,则3头牛可以换多少只鸡?2.若2副网球拍和7个网球一共220元,且1副网球拍比1个网球贵83元.求网球的单价.3.如图,在梯形ABCD中,若AB=8,DC=10,S△AMD=10,S△BCM=15,则梯形ABCD的面积是.4.李双骑车以320米分钟的速度从A地驶向B地,途中因自行车故障推车继续向前步行5分钟到距B地1800米的某地修车,15分钟后以原来骑车速度的1.5倍继续向前驶向B地,到达B地时,比预计时间多用17分钟,则李双推车步行的速度是米/分钟.5.如图,魔术师在一个转盘上的16个位置写下来了1﹣16共16个数,四名观众甲、乙、丙、丁参与魔术表演.魔术师闭上眼,然后甲从转盘中选一个数,乙、丙、丁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选取下一个数,图示是一种可能的选取方式,魔术师睁开眼,说:“选到偶数的观众请举手.”,这时候,只有甲和丁举手,这时候魔术师就大喝一声:“我知道你们选的数了!”.你认为甲和丁选的数的乘积是.6.(8分)图中所示的图形是迎春小学数学兴趣小组的标志,其中,ABCDEF 是正六边形,面积为360,那么四边形AGDH的面积是.7.同时掷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小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5、6,则朝上一面的4个数字的和有种.8.某长方体的长、宽、高(长、宽、高均大于1)是三个彼此互质的自然数,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665,则它的表面积是.9.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OE=EF=FD.平行四边形面积是240平方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10.观察下表中的数的规律,可知第8行中,从左向右第5个数是.11.小明从家到学校去上课,如果每分钟走60米,可提前10分钟到校;如果每分钟走50米,要迟到4分钟到校.小明家到学校相距米.12.用一根34米长的绳子围成一个矩形,且矩形边长都是整数米,共有种不同的围法(边长相同的矩形算同一种围法).13.如图,魔术师在一个转盘上的16个位置写下来了1﹣16共16个数,四名观众甲、乙、丙、丁参与魔术表演.魔术师闭上眼,然后甲从转盘中选一个数,乙、丙、丁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选取下一个数,图示是一种可能的选取方式,魔术师睁开眼,说:“选到偶数的观众请举手.”,这时候,只有甲和丁举手,这时候魔术师就大喝一声:“我知道你们选的数了!”.你认为甲和丁选的数的乘积是.14.如图六角星的6个顶点恰好是一个正六边形的6个顶点,那么阴影部分面积是空白部分面积的倍.15.(8分)小胖把这个月的工资都用来买了一支股票.第一天该股票价格上涨,第二天下跌,第三天上涨,第四天下跌,此时他的股票价值刚好5000元,那么小胖这个月的工资是元.16.A、B两桶水同样重,若从A桶中倒2.5千克水到B桶中,则B桶中水的重量是A桶中水的重量的6倍,那么B桶中原来有水千克.17.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若该正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上的数值相等,则a﹣b×c的值是.18.松鼠A、B、C共有松果若干,松鼠A原有松果26颗,从中拿出10颗平分给B、C,然后松鼠B拿出自己的18颗松果平均分给A、C,最后松鼠C把自己现有松果的一半平分给A、B,此时3只松鼠的松果数量相同,则松鼠C原有松果颗.19.(7分)对于a、b,定义运算“@”为:a@b=(a+5)×b,若x@1.3=11.05,则x=.20.大于0的自然数n是3的倍数,3n是5的倍数,则n的最小值是.21.幼儿园给小朋友派礼物,如果有2人各派4个,其余各派3个,则还剩余11个,如果4人各派3个,其余各派6个,则剩余10个,问一共有多少件礼物?22.(12分)甲、乙两人从A地步行去B地.乙早上6:00出发,匀速步行前往;甲早上8:00才出发,也是匀速步行.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2.5倍,但甲每行进半小时都需要休息半小时.甲出发后经过分钟才能追上乙.23.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当甲走到一半时,乙将速度提高一倍,结果两人在距离B地1200米处相遇,并且最后同时到达,那么两地相距米24.由120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全部涂色,只有一面染色的小正方体,最多有块25.(7分)爱尔兰作家刘易斯曾写过一篇反讽寓言,文中描述了一个名为尼亚特泊的野蛮国家.在这个国家里使用西巴巴数字.西巴巴数字的形状与通用的阿拉伯数字相同,但含义相反.如“0”表示“9”,“1”表示“8”,以次类推.他们写数字是从左到右,使用的运算符号也与我们使用的一样.例如,他们用62代表我们所写的37.按照尼亚特泊人的习惯,应怎样写837+742的和是419.【分析】“0”表示“9”,0+9=9,“1”表示“8”,1+8=9,由此可知西巴巴数字,表示的数字与正常数字的和都是9;由此找出837、742表示的数字,然后相加即可.26.(7分)后羿朝三个箭靶分别射了三支箭,如图:他在第一个箭靶上得了29分,第二个箭靶上得了43分.请问他在第三个箭靶上得了分.27.有一行数:1,1,2,3,5,8,13,21,…,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问在前2007个数中,有是偶数.28.(7分)今年小翔和爸爸、妈妈的年龄分别是5岁、48岁、42岁.年后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小翔的6倍.29.将100按“加15,减12,加3,加15,减12,加3,…”的顺序不断重复运算,运算26步后,得到的结果是.(1步指每“加”或“减”一个数)30.(7分)棱长都是1厘米的63个白色小正方体和1个黑色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问:一共可以拼成种不同的含有64个小正方体的大正方体.31.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斜边AB上有一点D,已知CD=5,BD 比AD长2,那么三角形ABC的面积是.32.如图,从A到B,有条不同的路线.(不能重复经过同一个点)33.数学家维纳是控制论的创始人.在他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的授予仪式上,有人看他一脸稚气的样子,好奇地询问他的年龄.维纳的回答很有趣,他说:“我的年龄的立方是一个四位数,年龄的四次方是一个六位数,这两个数刚好把0﹣9这10个数字全都用上了,不重也不漏,”那么,维纳这一年岁,(注:数a的立方等于a×a×a,数a的四次方等于a×a×a×a)34.鸡与兔共100只,鸡的脚比兔的脚多26只.那么,鸡有只.35.小松鼠储藏了一些松果过冬.小松鼠原计划每天吃6个松果,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吃2个,结果提前5天吃完了松果.小松鼠一共储藏了个松果.36.商店对某饮料推出“第二杯半价”的促销办法.那么,若购买两杯这种饮料,相当于在原价的基础上打折.37.甲、乙两车从A城市出发驶向距离300千米远的B城市.已知甲车比乙车晚出发1小时,但提前1小时到达B城市.那么,甲车在距离B城市千米处追上乙车.38.已知一个五位回文数等于45与一个四位回文数的乘积(即=45×),那么这个五位回文数最大的可能值是59895.39.小胖和小亚两人在生日都是在五月份,而且都是星期三.小胖的生日晚,又知两人的生日日期之和是38,小胖的生日是5月日.40.用1,2,3,4,5,6,7,8这八个数字组成两个不同的四位数(每个数字只用一次)使他们的差最小,那么这个差是.【参考答案】一、拓展提优试题1.解:42÷2=21(只)21÷3×26=7×26=182(只)182÷2×3=91×3=273(只)273×3=819(只)答:3头牛可以换819只鸡. 2.解:220﹣83×2 =220﹣166 =54(元) 54÷(2+7) =54÷9 =6(元)答:网球每个6元.3.解:△ADM 、△BCM 、△ABM 都等高, 所以S △ABM :(S △ADM +S △BCM )=8:10=4:5, 已知S △AMD =10,S △BCM =15,所以S △ABM 的面积是:(10+15)×=20, 梯形ABCD 的面积是:10+15+20=45; 答:梯形ABCD 的面积是45. 故答案为:45.4.解:1800÷320﹣1800÷(320×1.5) =5.625﹣3.75 =1.875(分钟)320×[5﹣(17﹣15+1.875)]÷5 =320×[5﹣3.875]÷5 =320×1.125÷5 =360÷5 =72(米/分钟)答:李双推车步行的速度是72米/分钟. 故答案为:72. 5.解:依题意可知:2个偶数中间间隔是2个奇数.发现只有数字10,11,9,12是符合条件的数字. 乘积为10×12=120. 故答案为:1206.解:根据分析,(1)△ABC 面积等于六边形面积的,连接AD , 四边形ABCD 是正六边形面积的,故△ACD 面积为正六边形面积的 (2)S △ABC :S △ACD =1:2,根据风筝模型,BG :GD =1:2;(3)S△BGC:S CGD=BG:GD=1:2,故;故AGDH面积=六边形总面积﹣(S△ABC +S△CGD)×2=360﹣(+40)×2=160.故答案是:1607.解:根据分析可得,朝上一面的4个数字的和最小是:1×4=4,最大是6×4=24,24﹣4+1=21(种)答:朝上一面的4个数字的和有 21种.故答案为:21.8.解:665=19×7×5,因为长、宽、高(长、宽、高均大于1)是三个彼此互质的自然数,所以长、宽、高分别是19、7、5,(19×7+19×5+7×5)×2=(133+95+35)×2=263×2=526,答:它的表面积是526.故答案为:526.9.解:因为平行四边形ABCD中,AC和BD是对角线,把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平分4份,平行四边形面积是240平方厘米,所以S△DOC=240÷4=60(平方厘米),又因为△OCE、△ECF、△FCD和△DOC等高,OE=EF=FD,所以S△ECF=S△DOC=×60=20(平方厘米),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20平方厘米.故答案为:20.10.解:由图可知,第1行的数为1,第2行的最后一个数为2×2=4,第3行的最后一个数为3×3=9,…所以第7行最后一个数为7×7=49,则第8行第1个数为49+1=50,第5个数为50+4=54,故答案为:54.11.解:(60×10+50×4)÷(60﹣50),=(600+200)÷10,=800÷10,=80(分钟),60×(80﹣10),=60×70,=4200(米).答:小明家到学校相距4200米.故答案为:4200.12.解:设矩形的长为am,宽为bm,且a≥b,根据题意,a+b=17,由于a,b均为整数,因此(a,b)的取值有以下8种:(16,1),(15,2),(14,3),(13,4),(12,5),(11,6),(10,7),(9,8),故答案为8.13.解:依题意可知:2个偶数中间间隔是2个奇数.发现只有数字10,11,9,12是符合条件的数字.乘积为10×12=120.故答案为:12014.解:根据分析,如图所示,将图进行分割成面积相等的三角形,阴影部分由18个小三角形组成,而空白部分有6个小三角形,故阴影部分面积是空白部分面积的18÷6=3倍.故答案是:3.15.解:5000÷(1﹣)÷(1+)÷(1﹣)÷(1+)=5000××××=5000(元)答:小胖这个月的工资是5000元.故答案为:5000.16.解:2.5×2÷(6﹣1)+2.5=5÷5+2.5=1+2.5=3.5(千克)答:B桶中原来有水3.5千克.故答案为:3.5.17.解:依题意可知:3a+2与17是对立面,3a+2=17,所以a=5;7b﹣4与10是对立面,7b﹣4=10,所以b=2;a+3b﹣2c与11的对立面,5+3×2﹣2c=11,所以c=0;所以a﹣b×c=5故答案为:518.解:10÷2=5(颗)18÷2=9(颗)此时A有:26﹣10+9=25(颗)此时C有:25×4=100(颗)原来C有:100﹣9﹣5=86(颗)答:松鼠C原有松果 86颗.故答案为:86.19.解:由定义可知:x@1.3=11.05,(x+5)1.3=11.05,x+5=8.5,x=8.5﹣5=3.5故答案为:3.520.解:3n是5的倍数,3n的个数一定是0或5又因为大于0的自然数n是3的倍数,所以3n最小是453n=45n=15所以n最小取15时,n是3的倍数,3n是5的倍数.答:n的最小值是15.故答案为:15.21.【分析】假设第一次每人都派3个,则还剩余2×(4﹣3)+11=13个,第二次如每人都派6个,同时少了4×(6﹣3)﹣10=2个,就是每人多派6﹣3=3个,则需要13+2=15个礼物,据此可求出人数,进而可求出礼物数.解:[2×(4﹣3)+11+4×(6﹣3)﹣10]÷(6﹣3)=[2×1+11+4×3﹣10]÷3=[2+11+12﹣10]÷3=15÷3=5(人)2×4+(5﹣2)×3+11=8+3×3+11=8+9+11=28(件)答:一共有28件礼物.22.解:法一:假设甲一小时走5米,乙一小时走2米,列表如下:时间甲(米)乙(米)时间甲(米)乙(米)0小时043小时7.5100.5小时 2.55 3.5小时10111小时 2.564小时10121.5小时57 4.5小时12.5132小时585小时12.5142.5小时7.59 5.5小时1515观察得5.5小时恰好追上(如果这时间超过了乙,就要用具体追及公式计算追及时间)法二:也可以设甲的速度为每小时10a(甲要休息,实际每小时走5a),乙的速度为每小时4a,因此要追8a.半小时内最多追3a,可以先从要追的8a中扣除3a,因为在此之前不可能追上(之前的距离差不止3a).之后再开始按每半小时列出,若不够半小时的话,用追及公式算.前面追的5a,相当于每小时追a,可以用5a÷(5a﹣4a)=5(小时)计算.之后,甲半小时再走2a,乙再走5a,加上还差的3a,正好追上.因此,要追5.5小时,即330分钟.故答案为:330.23.2800[解答] 设两地之间距离为S 。

五年级寒假奥数培优讲义——5-01-图形综合训练1-讲义-学生

五年级寒假奥数培优讲义——5-01-图形综合训练1-讲义-学生

第1讲图形综合训练【学习目标】1、复习基本图形的相关知识;2、熟悉小升初常见题型。

【知识梳理】1、三角形的面积公式:;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3、梯形的面积公式:;4、学过的五种模型:、、、、。

【综合训练】1、如下图,长方形 ABCD 的面积为100平方厘米,E、F、G 分别是 AB、BC、CD 的中点,H 为AD边上的任意一点。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已知四边形 ABCD 的对角线被 E、F、G 三点四等分,且阴影部分面积为 15 平方厘米。

求四边形 ABCD 的面积。

3、如图所示,长方形 ABCD 内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 70,AB=8 ,AD=15 ,四边形 EFGO的面积为多少?4、如图,正方形 ABCD 面积为3平方厘米, M 是 AD 边上的中点。

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5、如下图,在三角形 ABC 中,CD=3BD,AE=DE。

如果三角形 ABC 的面积是 5.6 平方厘米,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6、如图,E为AC的中点,BD=2CD,三角形DGC的面积为4,求三角形ABC的面积?7、如图,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EFG,且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1厘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8、把两个长方形叠放在一起,小长方形的宽是2米,A点是大长方形一边的中点。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9、用22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小纸片摆成一个大长方形,已知小纸片的宽是12厘米,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厘米?10、如图,两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按照图上标出的数,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厘米)11、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四边形BEDF为正方形,AD=15厘米,CD=20厘米。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2、如图,大正方形边长为4厘米,阴影部分面积为14平方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厘米?13、如图,三角形ABC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AC长8厘米,DE长3厘米(四边形ADFC不是正方形)。

《小学奥数》小学五年级奥数讲义之精讲精练第15讲 长方体和正方体(三)含答案

《小学奥数》小学五年级奥数讲义之精讲精练第15讲 长方体和正方体(三)含答案

第15讲长方体和正方体(三)一、知识要点解答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拼、切问题,除了要切实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熟悉计算方法,仔细分析每一步操作后表面几何体积的等比情况外,还必须知道: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切割成两部分,新增加的表面积等于切面面积的两倍。

二、精讲精练【例题1】一个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如果把它锯成棱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若干块,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练习1:1.把27块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堆成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所有的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少多少平方厘米?2.有一个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木块,如果把它锯成体积相等的8个小正方体,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米?【例题2】有一个正方体木块,把它分成两个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24平方厘米,这个正方体木块原来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练习2:1.把三个棱长都是2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有一个正方体木块,长4分米、宽3分米、高6分米,现在把它锯成两个长方体,表面积最多增加多少平方分米?【例题3】有一个正方体,棱长是3分米。

如果按下图把它切成棱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体,这些小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是多少?练习3:1.用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稍大一些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如果要摆一个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2.有一个长方体,长10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如果把它锯成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一共能锯多少个?这些小正方体的表面积和是多少?【例题4】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涂满了红色,然后如下图切开,切开的小正方体中:(1)三个面涂有红色的有几个?(2)二个面涂有红色的有几个?(3)一个面涂有红色的有几个?(4)六个面都没有涂色的有几个?1.把一个棱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的六个面涂满红色,然后切成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这些小正方体中,一面涂红色的、二面涂红色的、三面涂红色的以及六个面都没有涂色的各有多少个?2.把若干个体积相同的小正方体堆成一个大的正方体,然后在大正方体的表面涂上颜色,已知两面被涂上红色的小正方体共有24个,那么,这些小正方体一共有多少个?【例题5】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6厘米、5厘米和4厘米,若把它切割成三个体积相等的小长方体,这三个小长方体表面积的和最大是多少平方厘米?1.有三块完全一样的长方体木块,每块长8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

数学讲义(五年级奥数)

数学讲义(五年级奥数)

2 因数和倍数(2) 【题型概述】 今天, 我们学习因数的运用, 解决这种问题主要是根据问题的要求, 寻找因数的个数。 【典型例题】 29÷( )=( )· · · · · ·5,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共有多少种 不同的填法? 思路点拨 根据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知道除数与商的积是 29-5=24. 两个自然数相乘的积是 24 的有四种情况:1×24,2×12,3×8,4×6,再根据“除 数比余数大”可以知道除数只能是 24,12,8,6. 所以,共有 4 种不同的填法。 【举一反三】 1.37÷( )=( ) · · · · · ·5,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共有多少 种不同的填法?
6. 有 50 张卡片,分别写着 1~50 这 50 个数,正反两面写的数字相同,卡片一面是 红,一面是蓝,某班有 50 名学生,老师把 50 张卡片中蓝色的一面都朝上摆在桌 子上,对同学说: “请你们按学号顺序逐个到前面来翻卡片,规则是:凡是卡片上 的数是自己学号的倍数,就把它翻过来,蓝翻成红,红翻成蓝。 ”那么当每个学生 都翻完以后,红色朝上的卡片有几张?
4. 五个连续奇数的和是 35,这 5 个奇数中最大的一个是多少?
5. 有三个不同的自然数组成一个等式: ■+△+○=■×△-○ 这三个数中最多有多少个奇数?
4,奇数和偶数(2) 【题型概述】 奇数和偶数有一些有趣而常用的性质: 1. 奇数≠偶数,连续自然数中的奇数和偶数时相间排列的。 2. 偶数个奇数相加的和是偶数,奇数个奇数相加的和是奇数,任意个偶数相加的 和是偶数。 3. 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4. 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 运用这些性质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典型例题】

5年级奥数讲义(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

5年级奥数讲义(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

第五讲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 (教师版)例1、437与323的最大公约数是多少?基本概念:1、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 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30的约数有1,2,3,5,6,10,15,30。

12和30的公约数有1,2,3,6,其中6是12和30的最大公约数。

一般地我们用(a,b )表示a,b 这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如(12,30)=6。

如果(a,b )=1,则a,b 两个数是互质数。

2、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12的倍数有12,24,36,48,60,72,… 18的倍数有18,36,72,90,…12和18的公倍数有:36,72…其中36是12和 18的最小公倍数。

一般地,我们用[a,b]表示自然数,a,b 的最小公倍数,如[12,18]=36。

3、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求法A .最大公约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分解质因数法 (2)短除法 (3)辗转相除法 (4)小数缩倍法 (5)公式法前两种方法在数学课本中已经学过,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辗转相除法。

当两个整数不容易看出公约数时(一般是数字比较大),我们可以合用辗转相除法。

B .最小公倍数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也有以下几种方法: (1)分解质因数法 (2)短除法 (3)大数翻倍法(4)a×b =(a,b )×[a,b]上面的公式表示:两个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乘积。

例2、24871和3468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练习254216933的最简分数是多少?例3、把一块长90厘米,宽42厘米的长方形铁板剪成边长都是整厘米,面积都相等的小正方形铁板,恰无剩余。

五年级奥数讲义-常见应用题类型(附答案)

五年级奥数讲义-常见应用题类型(附答案)
3
2、一辆汽车运一堆黄沙,计划每天运 15 吨,可以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实际每天运 20 吨, 结果提前 3 天运完。这批黄沙有多少吨?
3*20=60 60/(20-15)=12 天 12*15=180 吨
【课堂练习】:
1、小亮买了 65 元钱的水果,西瓜每千克 3 元钱,买了 15 千克,还买了每千克 10 元的桂圆, 问小亮买了几千克的桂圆? 2 千克
9.6 小时
知识点三(应用题(三)) 【知识梳理】
解答一般应用题时,可以按下面的步骤进行: 1.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找出解题的途径; 3.拟定解答计划,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4.检验解答方法是否合理,结果是否正确,最后写出答案。
【典型例题】 例 1 甲、乙两工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 700 个。由于改进技术,甲每天多生 产 100 个,乙的日产量提高了 1 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 1020 个。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 少个零件? 分析 二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 1020-700=320(个)。这 320 个零件中,有 100 个是甲多 生产的,那么 320-100=220(个)就是乙日产量的 1 倍,即乙原来的日产量,甲原来每天生产 700-220=480(个)。 课堂练习一: 1.工厂里有 2 个锅炉,原来每月烧煤 5.6 吨。进行技术改造后,1 号锅炉每月节约 1 吨煤,2 号 锅炉每月烧煤量减少了一半,现在每月共烧煤 3.5 吨。原来两个锅炉每月各烧煤多少吨?
2.一班的小朋友在操场上做游戏,每组 6 人。玩了一会儿,他们觉得每组人数太少便重新分
组,正好每组 9 人,这样比原来减少了 2 组。参加游戏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
9*2=18 18/(9-6)=6 组 6*6=36 人 3.甲、乙二人同时从 A 地到 B 地,甲经过 10 小时到达了 B 地,比乙多用了 4 小时。已知二人

五年级奥数专题讲义(基础卷+提高卷)-第2讲 等差数列 通用版(含答案)

五年级奥数专题讲义(基础卷+提高卷)-第2讲  等差数列   通用版(含答案)

第 2 讲等差数列基础卷1.计算 1+2+3+ (2012)1+2012=20132+2011=2013以此类推:原式=(1+2012)×2012÷2=20250782.计算 2+3+4+5+ (2588)=(2+2588)×2587÷2=33501653.求首项为 5,公差是 3 的等差数列的前 2000 项的和。

a n=a1+(n-1)d= 5 + 1999 ×3= 6002s n=(a1+a n)×n÷2= (5+6002) ×2000÷2= 60070004.求首项为 10,公差为 5 的等差数列的前 5000 项的和。

首项为10,公差为5的a1=10 d=5等差数列的前5000项的和S n=na1+d×n(n-1)÷2S5000=5000×10+5×5000(5000-1) ÷2=50000+62487500=625375005.计算 11+13+15+ (97)解这是等差数列求和首项为11,末项为97,公差为2即项数11+(n-1)×2=97即n=44即11+13+15+……+97=44(11+97)÷2=23766. 92+90+88+ (2)=2×﹙46+44+43+……+3+2+1)=2×(46+1)×46÷2=2162提高卷1.计算 2012-2010+2008-2006+......+4-2。

将两个数字看成一组2012-2010+2008-2006+……+4-2=(2012-2010)+(2008-2006)+……+(4-2)2是这个式子的第(2012-2)÷2 +1=1006项则一共可以配成503组=503×2=10062.计算 9000-8997+8994-8991+......+6-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巧用运算定律
一、复习巩固(比一比,练一练):
25×125×32 2.5×1.25×3.2
二、例题:29.5×47.5+62.1×52.2+47.8×32.6
三、(举一反三):
12.5×4.8×3.2 45×2.8 35×5.6 19.6×36+19.6×46+9.8×38 85×3.4+16×3.4
5.8×
6.9+0.58×32-5.8×0.1 6.5×38-2.5×38+4×62
消去问题
在有些应用题中,给出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数量间的关系,要求出这些未知的数量,先把题中的条件按对应关系一一排列出来,思考时可以通过比较条件,分析对应的未知量的变化情况,设法消去一个或一些未知量,从而把一道数量关系较复杂的题目,变成比较简单的题目解答出来,这种方法叫做消去法。

例:小红在商店里买了4块橡皮和3把小刀,共付0.59元。

小黄买同样的2块橡皮和3把小刀,共付0.43元。

问:一块橡皮和一把小刀的价钱各是多少元?
试试看
1.买3枝钢笔,2块橡皮共付4.98元。

若买5枝钢笔、2块橡皮要付7.98元。

问一枝钢笔、一块橡皮各值多少元?
2. 小卫到百货商店买了2枝圆珠笔和1枝钢笔,用去人民币5.5元。

如果买一枝圆珠笔和2枝钢笔要人民币6.5元,问1枝圆珠笔和1枝钢笔价格各是多少元?
3. 2份蛋糕和2杯饮料共用28元,1份蛋糕和3份饮料共用去18元,问一份蛋糕和一杯饮料各需多少元?
第2讲正方形队列
同学们,还记得国庆时激动人心的阅兵式吗?陆海空三军仪仗队都是方阵。

方阵可以由各种不同的实物排成,既有实心方阵也有空心方阵。

这一讲,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些方阵。

例题1:有一个正文形花圃,四个角各摆了1盆花。

如果每边都摆了5盆花,那么四边一共摆了几盆花?
试试看:
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四个角各栽了1棵树,如果每边栽8棵树,那么四边一共栽了几棵树?
例题2:80个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四个角上各站着1个小朋友,则正方形的每条边上有多少个小朋友?
试试看:在正方形围墙四周等距离地装有96盏灯,四个角上各装有1盏,这样每边有多少盏灯?
例题3:五年级的部分同学参加运动会队列训练,排成如右图所示的正方形,最外层每边有5人。

这个队列共有多少人?
试试看:一个团体操表演队,排成一个空心方阵,共有3层,最内层有20人,这个团体操表演队共有多少人?
检测达标:
1.在正方形围墙的四周插上红旗,四个角上各插有1面,这样每边都有18面,则一共插了多少面红旗?
2.有28颗玻璃球,要围成一个正方形,且每个角上都要有1颗。

正方形的每条边上有多少颗?
3.有一堆棋子,恰好可以排成一个5层的实心方阵,这堆棋子共有多少颗?
4.一个5层的空心方阵共有500人,最外层每边有多少人?
5. 六一儿童节表演节目,希望小学的120名学生排成了一个空心方阵,这个方阵最外层每边有13人。

这个空心方阵共有几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