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_server_2008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合集下载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操作日志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操作日志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操作日志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操作日志详解SQL Server 2008是微软推出的一款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在数据库操作中,无论是进行插入、更新、删除等操作,都会在操作时生成一条日志记录,即数据库操作日志。

本文将深入解析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操作日志,从日志类型、作用、管理与分析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数据库操作日志的类型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操作日志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事务日志和错误日志。

1. 事务日志事务日志是数据库操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用于记录每个事务的操作信息。

事务被视为一组相互关联的操作,在其执行过程中要么全部成功提交,要么全部失败回滚。

事务日志记录了这些操作的顺序和内容,可以在事务提交或回滚时进行恢复和重做。

2. 错误日志错误日志主要用于记录数据库操作中的错误信息。

当数据库处于故障状态或者操作产生与预期结果不符的异常情况时,错误日志记录了相关的错误信息。

这些错误信息对于排查和解决问题非常重要。

二、数据库操作日志的作用数据库操作日志在数据库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恢复和重做事务日志记录了数据库操作的完整历史,可以用于数据库故障后的恢复和重做。

当数据库遭受意外损坏或崩溃时,可以通过日志文件对数据库进行恢复,确保数据的丢失量最小。

2. 保证数据一致性数据库操作往往涉及多个数据表之间的关系,事务日志的存在可以保证多表操作的一致性。

如果某个操作在执行过程中发生了意外中断,数据库可以利用事务日志回滚到操作前的状态,确保数据库的一致性。

3. 监控和分析数据库操作日志可以用于监控和分析数据库的性能、资源使用情况和操作规律。

通过对日志的分析,可以发现系统瓶颈和异常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数据库配置,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稳定性。

三、数据库操作日志的管理与分析对于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操作日志的管理和分析,有一些常用的操作方法和工具。

SQLServer2008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SQLServer2008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SQLServer2008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是数据库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任务,它们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使用SQL Server 2008进行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时,我们需要了解相关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本文将为您介绍SQL Server 2008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的方法。

一、数据库备份数据库备份是指将数据库的数据、日志和文件备份到非原始数据库的操作。

通过备份操作,我们可以在出现故障或数据丢失的情况下,快速恢复数据库。

下面是SQL Server 2008数据库备份的步骤:1. 打开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SSMS),连接到目标数据库服务器。

2. 在SSMS左侧的“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展开“数据库”节点,选中要备份的数据库。

3. 右键点击选中的数据库,选择“任务” > “备份”。

4. 在备份对话框中,选择“数据库”选项卡,确保已正确选择了要备份的数据库。

5. 在“设置”选项卡中,设置备份文件的名称、位置和类型。

可以选择完整备份、差异备份或事务日志备份。

6. 点击“确定”按钮,开始执行备份操作。

7. 备份完成后,可以在备份文件所在的位置验证备份文件是否生成成功。

二、数据库恢复数据库恢复是指将备份的数据库还原到原始数据库或新数据库的操作。

通过恢复操作,我们可以在数据库损坏或丢失时,恢复到最近的备份点。

下面是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恢复的步骤:1. 打开SSMS,连接到目标数据库服务器。

2. 在SSMS左侧的“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展开“数据库”节点,找到要进行恢复的数据库。

3. 右键点击选中的数据库,选择“任务” > “还原” > “数据库”。

4. 在还原对话框中,选择“一般”选项卡,确保已正确选择了要还原的数据库。

5. 在“来源”选项卡中,选择备份文件的位置和名称,选择要还原的备份文件。

6. 在“选项”选项卡中,可以选择覆盖现有数据库,或将数据库还原到新的位置。

基础教程-SQL_Server2008_创建数据库以及数据库基础详解资料

基础教程-SQL_Server2008_创建数据库以及数据库基础详解资料

第2章创建数据库《转自网上-初学用到得资料,感觉很好,就分享给大家,仅仅是转载》数据库是用来存储数据的空间,它作为存储结构的最高层次是其他一切数据库操作的基础。

用户可以通过创建数据库来存储不同类别或者形式的数据。

因此,在本章用户将详细地学习针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库的日常管理操作,即如何创建数据库、对数据/日志文件进行操作、生成数据库快照等日常操作。

本章学习目标:➢了解数据库对象及构成➢掌握创建数据库的两种方法➢掌握管理数据库的方法➢了解数据库快照2.1 SQL Server数据库概述SQL Server中的数据库是由数据表的集合组成的,每个数据表中包含数据以及其他数据库对象,这些对象包括视图、索引、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等。

数据库系统使用一组操作系统文件来映射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保存的数据库,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和对象都存储在其映射的操作系统文件中。

这些操作系统文件可以是数据文件或日志文件。

要熟练地理解和掌握数据库,必须对数据库的一些基本概念及构成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2.1.1 常见数据库对象数据库中存储了表、视图、索引、存储过程、触发器等数据库对象,这些数据库对象存储在系统数据库或用户数据库中,用来保存SQL Server数据库的基本信息及用户自定义的数据操作等。

1.表与记录表是数据库中实际存储数据的对象。

由于数据库中的其他所有对象都依赖于表,因此可以将表理解为数据库的基本组件。

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行和列,并且每列包含特定类型的信息。

列和行也可以称为字段与记录。

字段是表中纵向元素,包含同一类型的信息,例如读者卡号(Rcert)、姓名(name)和性别(Sex)等;字段组成记录,记录是表中的横向元素,包含有单个表内所有字段所保存的信息,例如读者信息表中的一条记录可能包含一个读者的卡号、姓名和性别等。

如图2-1所示为【图书管理系统(BookDateBase)】数据库中【读者信息(Reader)】数据表的内容.图2-1 【读者信息(Reader)】数据表2.视图视图是从一个或多个基本(数据)表中导出的表,也被称为虚表。

SQL Server 2008使用sqlcmd操作数据库

SQL Server 2008使用sqlcmd操作数据库

使用sqlcmd操作数据库在SQL Server 2008中,可以图形化和命令行两种方式进行管理。

而在命令行方式下,通过SQLCMD命令工具可以在数据库服务器的任何目录路径下的命令行提示符窗口中执行。

SQLCMD绝对是一个老学究型的执行SQL的方法,但有时它的确要比任何更新、更复杂的工具易用。

(1)单击【开始】菜单,执行【运行】命令,在弹出的【运行】对话框中输入“cm d”并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10所示。

图1-10 进入命令行符(2)在命令提示符下键入sqlcmd,后跟一系列指定所需选项的参数,就可以运行sql cmd实用工具,代码如下所示:sqlcmd -S Y AO(3)使用Windows身份验证连接到服务器yao的实例Students,用sqlcmd命令。

sqlcmd -S Y AO\Students(4)下面的语句指定sqlcmd命令用登录名sa使用SQL Server身份验证连接到服务器yao的实例Students。

sqlcmd -U sa -S Y AO\Students(5)使用命令方式,输入下面的语句在sqlcmd的命令行状态下打开Hotel数据库。

1> USE HOTEL2> GO(6)要查看Hotel 数据库中users数据表的内容可用如下语句。

1> SELECT * FROM USERS2> GO(7)sqlcmd的go命令用来执行之前的所有语句,执行上述语句后会看到users表的所有内容,包括表的列名称和行数据,最后输入“exit”命令来退出sqlcmd并返回命令提示符。

如图1-11所示。

图1-11 sqlcmd工具查看users表内容。

实验(1)SQLServer2008可视化操作

实验(1)SQLServer2008可视化操作

实验1 SQL Server 2008可视化操作实验目的:1、掌握使用可视化方式创建和修改数据库。

2、掌握使用可视化方式创建数据表,修改表的结构。

3、掌握使用可视化方式向表中插入数据,修改表中的记录值。

4、掌握数据备份与恢复的方法5、掌握创建各种完整性约束的方法,了解完整性控制的意义与实现方法。

实验内容:第1组实验:可视化方式创建数据库、数据表初步。

1、用可视化方式创建SDatabase数据库,要求数据文件的初始大小为3MB,最大大小为50MB,增长方式按10%增长;日志文件的初始大小为3MB,按1MB增长。

数据文件存放在d:\db文件夹中。

实验步骤:在安装关系数据库SQL Server 2008系统之后按以下步骤操作在文件系统中打开“Windows资源管理器”,新建一个文件夹,例如:“D:\db”作为保存将生成的数据库有关文件的文件夹。

点“开始”→选“程序”→选“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R2”→选“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在弹出的“连接到服务器”对话框中选择输入服务器的名字,如果安装数据库系统时关于“安全性”规定的是“SQL Server身份验证”,输入“登录名”与“密码”之后点击“连接”;如果规定的是“Windows身份验证”,直接点击连接,进入SQL Server 2008的“对象资源管理器”。

应用鼠标右键点击“数据库”,在弹出菜单中选“新建数据库”。

输入数据库名称,例如“SDatabase”数据文件的默认初始大小为3mb,不用更改。

单击自动增长后的按钮,弹出如图对话框。

在该对话框中将文件增长改为按百分比。

一次增加10%(默认值),最大文件大小改为限制文件增长,数据改为50。

用鼠标单击“数据库文件”表中“SDatabase”行中路径中的按钮,将路径定为“D:\db”。

将光标移到日志文件“SDatabase _log”与数据文件一样设置它的初始大小,增长方式,路径定为“D:\db”。

sqlserver2008使用教程

sqlserver2008使用教程

sqlserver2008使用教程SQL Server 2008是由微软公司开发的一款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结构化数据。

本教程将向您介绍SQL Server 2008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首先,您需要安装SQL Server 2008软件。

您可以从微软官方网站下载并安装免费的Express版本,或者购买商业版本以获取更多高级功能。

安装完成后,您可以启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SSMS),这是一个图形化界面工具,可用于管理和操作SQL Server数据库。

在SSMS中,您可以连接到本地或远程的SQL Server实例。

一旦连接成功,您将能够创建新的数据库,更改数据库设置,执行SQL查询和管理用户权限等。

要创建新的数据库,您可以右键单击数据库节点并选择“新建数据库”。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数据库名称和其他选项,然后单击“确定”。

新的数据库将出现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口中。

要执行SQL查询,您可以在查询编辑器中编写SQL语句。

例如,要创建一个新的表,您可以使用“CREATE TABLE”语句,并在括号中定义表的列和数据类型。

将查询复制到查询窗口中,并单击“执行”按钮来执行查询。

除了执行基本的SQL查询外,SQL Server 2008还提供了许多高级功能,如存储过程、触发器、视图和索引等。

这些功能可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安全性。

存储过程是预编译的SQL代码块,可以按需执行。

您可以使用存储过程来处理复杂的业务逻辑或执行重复的任务。

要创建存储过程,您可以使用“CREATE PROCEDURE”语句,并在大括号中定义存储过程的内容。

触发器是与表相关联的特殊存储过程,可以在表中插入、更新或删除数据时自动触发。

通过使用触发器,您可以实现数据的约束和验证。

视图是虚拟表,是对一个或多个基本表的查询结果进行封装。

视图可以简化复杂的查询,并提供安全性和数据隐藏。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操作日志 -回复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操作日志 -回复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操作日志-回复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操作日志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功能,用于记录和追踪数据库操作的详细信息。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操作日志可以帮助管理员了解数据库的使用情况,还可以用于故障排除和恢复。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步一步回答以下问题: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操作日志是什么?为什么数据库操作日志如此重要?如何配置和管理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操作日志?如何使用数据库操作日志进行故障排除和恢复?一、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操作日志是什么?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操作日志是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一个特殊文件,用于记录数据库中发生的每个操作的详细信息。

这些操作包括插入、更新和删除数据,以及创建、修改和删除数据库对象等。

数据库操作日志包含了数据库的完整操作历史,包括事务的开始和结束,以及每个操作的执行结果。

日志文件记录了每个操作的详细信息,包括操作的时间戳、操作类型、操作的对象和操作者等。

二、为什么数据库操作日志如此重要?数据库操作日志在数据库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数据库操作日志的重要性所在:1.数据恢复:数据库操作日志可以用于数据库的故障恢复。

通过分析日志文件,可以重建数据库,并将损坏或丢失的数据恢复到一个一致的状态。

2.故障排除:数据库操作日志可以用于识别和解决数据库操作中的问题。

通过分析日志文件,管理员可以找到引起错误和异常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修复这些问题。

3.性能优化:数据库操作日志还可以用于分析数据库的性能问题。

通过查看日志文件中的操作,管理员可以了解数据库的实际使用情况,找出潜在的瓶颈和优化机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

三、如何配置和管理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操作日志?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操作日志的配置和管理包括以下步骤:1.启用日志记录:在SQL Server 2008中,默认情况下,数据库操作日志是启用的。

sqlserver2008基本操作

sqlserver2008基本操作
去,第二次和以后的导入,只会导数据
数据库之间导数据
• 数据可以多次导入 方法是: 1、选中要导数据的数据库(导
入或 导出的无所谓)。点鼠标右键, 选择“任务”“导入(出)数
据” 打开“导入和导出向导”,选择 “下一步”
数据库之间导数据
2、在“选择数据源” 页面,选择要导出的 数据库信息,包括数据 库引擎类型、所在服务 器、登录信息、要导出 的数据库等 点击“下一步”按钮
是用来存储数据的结构。 ✓ 一个表必须要有一本表名和若干列(即表头,又叫列、字段、column、属
性) ✓ 每一列必须有列名、数据类型以及其他一些约束。表中的每一个数据项都必
须满足这一列的相关规定(如:不能在规定写数字的地方写其他文字;不能 在规定只能写2个字的地方写超过2个字的内容等等)
15
新建表
▪ Integration service 功能:移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复制、 转换数据
▪ SQL SERVER数据库引擎 功能:存储、处理、保 护数据等核心业务,主 要学习的内容
4
▪Reporting Services 功能:创建、管理 、部署报表
SQL SERVER2008主要管理工具
SSMS
SQL Server配置管理器
数据库之间导数据
3、在“选择目标”页面 ,选择要导出的 数据库信息,包括数据 库引擎类型、所在服务 器、登录信息、要导出 的数据库等 点击“下一步”按钮
注:若在不同的服务器 之间导数据,则数据源 和目标的服务器不同, 否则相同
数据库之间导数据
4、选择要导的表,根 据需要选择,点击 “下一步”。 若不是第一次导数据, 则可以点编辑,在打开 设置窗口中,选择目标 数据库将原数据删除后 导入,还是追加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平台:操作系统:WINDOWS 7数据库管理系统:MS SQL SERVER 2008一、设有某学校应用,含有数据库表如下:1)学生student(sno,sname,sage,ssex, mobilephone,dno)(学号,姓名,年龄,性别,手机号码,院系编号)Sno:定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为3Sname:变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20,非空Sage:小整型Ssex:定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为2,只能取‘男’或‘女’Mobilephone:定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为11,第一位为‘1’,第二位为‘3’或‘5’,后九位为0-9间任一数字。

Dno:定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为2其中:学号为主码,院系编号为参照院系表的院系编号2)课程course(cno,cname,cscore)(课程号,课程名,学分)Cno:定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为3Cname:变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30,唯一Cscore:小数型,小数点前2位,后1位其中,课程号为主码3)选课sc(sno,cno,grade)(学号,课程号,分数)Sno:定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为3Cno:定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为3Grade:小整形,在0-100之间其中,主码为(学号,课程号),学号为参照学生表的学号,课程号为参照课程表的课程号4)教师teacher(tno,tname,taddress,tsal,dno)(教师号,教师名,教师住址,工资,院系编号)Tno:定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为3,第一位为‘t’Tname:变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20Taddress:变长统一编码字符型,长度100Tsal:整型Dno:定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为2其中,教师号为主码,院系编号为参照院系表的院系编号5)上课tc(tno,cno,tctime,room)(教师号,课程号,上课时间,上课教室)Tno:定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为3Cno:定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为3Tctime:日期时间型Room:变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50其中,主码为(教师号,课程号),教师号为参照教师表的教师号,课程号为参照课程表的课程号6)院系dept(dno,dname,dphone)(院系编号,院系名称,院系电话)Dno:定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为2Dname:变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50Dphone:定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为12,前三位为‘027’,第四位为‘-’,第五位为1-9间数字,后七位为任意数字其中,院系编号为主码二、语句表示:1)学生student(sno,sname,sage,ssex, mobilephone,dno)(学号,姓名,年龄,性别,手机号码,院系编号)Sno:定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为3Sname:变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20,非空Sage:小整型Ssex:定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为2,只能取‘男’或‘女’Mobilephone:定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为11,第一位为‘1’,第二位为‘3’或‘5’,后九位为0-9间任一数字。

Dno:定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为2其中:学号为主码,院系编号为参照院系表的院系编号create table student(sno char(3),sname varchar(20) not null,sage smallint,ssex char(2),mobilephone char(11),dno char(2),primary key(sno),foreign key (dno) references dept(dno),check (ssex in ('男','女')),check (mobilephone like '1[35][0-9][0-9][0-9][0-9][0-9][0-9][0-9][0-9][0-9]') )2)课程course(cno,cname,cscore)(课程号,课程名,学分)Cno:定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为3Cname:变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30,唯一Cscore:小数型,小数点前2位,后1位其中,课程号为主码create table course(cno char(3),cname varchar(30) unique,cscore decimal(3,1),primary key(cno))3)选课sc(sno,cno,grade)(学号,课程号,分数)Sno:定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为3Cno:定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为3Grade:小整形,在0-100之间其中,主码为(学号,课程号),学号为参照学生表的学号,课程号为参照课程表的课程号create table sc(sno char(3),cno char(3),grade smallint,primary key(sno,cno),foreign key (sno) reference student(sno) on delete cascade on update cascade, foreign key (cno) reference course(cno) on delete cascade on update cascade, check (grade between 0 and 100))4)教师teacher(tno,tname,taddress,tsal,dno)(教师号,教师名,教师住址,工资,院系编号)Tno:定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为3,第一位为‘t’Tname:变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20Taddress:变长统一编码字符型,长度100Tsal:整型Dno:定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为2其中,教师号为主码,院系编号为参照院系表的院系编号create table teacher(tno char(3),tname varchar(20),taddress nvarchar(50),tsal int,dno char(2),primary key(tno),foreign key (dno) references dept(dno),check (tno like 't%'))5)上课tc(tno,cno,tctime,room)(教师号,课程号,上课时间,上课教室)Tno:定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为3Cno:定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为3Tctime:日期时间型Room:变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50其中,主码为(教师号,课程号),教师号为参照教师表的教师号,课程号为参照课程表的课程号create table tc(tno char(3),cno char(3),tctime datetime,room varchar(50),primary key(tno,cno),foreign key (tno) references teacher(tno) on delete cascade on update cascade, foreign key (cno) references course(cno) on delete cascade on update cascade )6)院系dept(dno,dname,dphone)(院系编号,院系名称,院系电话)Dno:定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为2Dname:变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50Dphone:定长普通编码字符型,长度为12,前三位为‘027’,第四位为‘-’,第五位为1-9间数字,后七位为任意数字其中,院系编号为主码create table sc(dno char(3),dname varchar(50),dphone char(12),primary key(dno),check (dphone like '027-[1-9][0-9][0-9][0-9][0-9][0-9][0-9][0-9]'))在实现过程之前,我将数据表粘出来,这样更利于大家对比观察Course表:Dept表:Sc表:Student表:Tc表:Teacher表:三、实现过程1.建立数据库(以个人人名汉语拼音缩写)2.建立相应数据库表3.应用DTS工具将院系.txt、学生.txt、课程.txt、教师和“选修、上课.xls”中数据依次导入相应表中。

(注意,请大家及时将你的数据库文件备份好,第二次数据库上机可能要用到)4.完成以下查询建立的表1)查询所有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执行:SELECT sno,sname,ssexFROM student;显示2)查询所有教师信息;执行:SELECT*FROM teacher;运行:3)查询选修了“001”号课程的学生姓名和性别;执行:SELECT student.sno,ssexFROM student,scWHERE student.sno=sc.sno AND o='001';执行:结果为空,没有选修001课程的学生。

课程号只有c01,c02,c03,c04,c05,没有0014)查询选修了“操作系统”课程的学生信息;执行:SELECT student.*FROM student,sc,courseWHERE student.sno=sc.sno AND o=o AND ame='操作系统';显示:5)查询“数据结构”课程不及格的学生姓名和性别;执行:SELECT sname,ssexFROM student,course,scWHERE student.sno=o AND o=oAND ame='数据结构'AND sc.grade<=60;显示:显示结果为空,表明数据结构这门课全都过了。

6)查询“数据结构”课程的最低分数和最高分数;执行:SELECT MAX(grade)highest_grade,MIN(grade)lowest_gradeFROM sc,courseWHERE o=o AND cname='数据结构';显示:7)查询每门课程的选修人数;执行:SELECT cname,COUNT(sno)quantityFROM course,scWHERE o=oGROUP BY cname;显示:8)查询年龄在18到20之间男生的“数据库”课程成绩;执行:SELECT sname,gradeFROM sc,student,courseWHERE student.sno=sc.sno ANDo=o ANDame='数据库'ANDssex='男'ANDsage BETWEEN 18 AND 20;显示:我顺变将该学生的名字打了出来,是为了更清楚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