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心词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

合集下载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4.层次分析法表示方法:
1)切分法(“从大到小”)
2)组合法(“从小到大”)

对短语进行层次分析时,多采用“切分 法”。
用框式图解法分析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
学院 的 图书馆 最 近 买 来了五 千 册 新 书
主 谓 定 中 述 宾

中 中 补
定 数

中 定 中
要求:划清层次,标明关系,空出虚词。
分析研究一下材料
动 中 < 补 联+合 宾
一种新式的炊具电磁炉
同=位 定)中 定 )中
划分词类的一个目的 是 讲述 词的用法
主 定 ) 中 动 谓 宾


定)中


定)中
他的哥哥和妹妹的三位朋友
定 定 ) 中 联+合 ) 中 定 ) 中 数 量
他的哥哥和妹妹的三位朋友
联 + 定)中 合 定 )中
层次分析法
周美林 2013-3
中心词分析法

主要的句法成分:主谓宾
定状补
例证:我们厂试制成功了新产品。 优点:划分出句子的主干。只能分析单句的句子成 分(主谓宾定状补),忽略了结构的层次性,如 “年老的男人与女人留在后方”有两种意义,中心 词分析法无法分析出来,而层次分析法则可以。 缺点:看不清句法成分间的层次性。
2.层次分析法主要包括两个步骤:
1)分层次 2)定关系
3.层次分析法的运用:

“从大到小”
“从小到大”
老师和学生的 宿舍
定 联+合

老师 和学生的 宿舍
联+合 定 )中
)中
切分的终点是分析出每个实词,不需要切分到语 素,且凡是助词“了、着、过、的、地、得”以 及语气词切分时都可以不予考虑,如: 高大的楼房 打了开水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研究分析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研究分析方法
如:照片放大了 一点儿。
1- 2主谓关系
照片放大了 一点儿。
1-2主谓关系
3-4述补关系
65-6述补关系
3.发现新的语法现象,揭示新的语法规律;
如: 父亲的 父亲的 父亲 父亲的 父亲的 父亲
2—(b)—1
按(a)切分,意思是 祖父的父亲”,即曾祖父;按(b)切分,意思是 父亲的祖父”,也
到底哪种是正确的划分方法呢?
语法学中所讲的某一小类实词的语义特征是指该小类实词所特有的、
能对它所在的句法格式
起制约作用的、并足以区别于其他小类实词的语义内涵或语义要素。
这里有两层含义:
1.如果离开具体句式,单纯从词汇角度概括一些词的语义特点,
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
2.认为句子又六大成分组成一一主语、谓语(或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词附加语(即 定语)和副词性附加语(即状语和补语)。
这六种成分分为三个级别:主语、谓语(或述语)是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是连 带成分,形容词附加语和副词性附加语是附加成分;
3.作为句子成分的只能是词;
4.分析时,先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作为主语和谓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它们;
同,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相同, 征分析法来解决问题。
如上述: 楼上演着戏。(a)楼上坐着人。(b)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两句都属于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的句式,可是 动词表示的语法意义却不相同:
⑻式:名词[处所]+
动词+着+名词
动词表示活动,表动态
(b)式:名词[处所]+
①:双宾结构的远宾语不能有表示占有领属关系的偏正结构充任;
②:现代汉语里不用 被”给”一类字的受事主语句有一个特点,即受事主语不能是人称代词;

浅议在现代汉语研究中如何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更有效地运用语料

浅议在现代汉语研究中如何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更有效地运用语料

浅议在现代汉语研究中如何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更有效地运用语料作者:周波胡建来源:《科教导刊》2010年第23期摘要范晓教授作为三个平面语法理论的“积极倡导者和建设者”,对建设该理论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范晓教授非常注重从事实出发,将规律和理论从语料中总结出来。

目前来说,从形式上分析句法主要采用的是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变换分析法。

范晓教授充分使用了这些方法,为语义和语用分析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同时,范晓教授的研究主要是以句子中名词与动词的施受关系为重点,利用“核心成分分析法”、“词的语义配价分析法”、“变换分析法”、“语义指向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句模分析法”,充分剖析语料,研究句子的语义结构。

最后,我们还应该对语料作出“动态的”语用分析。

关键词现代汉语范晓句法语义语用语料中图分类号:H1文献标识码:A1 现代汉语研究中为什么要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充分使用语料现代汉语研究中有一些问题是很不好解决的。

随着现代汉语研究的发展,这些问题被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

例如“的”的用法,“他这样做是偏听偏信的”、“他这样做是偏听偏信”。

陆俭明和马真指出为什么前一句话不合理,后一句话却是合理的?“一二十年过去了,未见有人作出回答,说清楚这个问题。

”为了能够从多个角度更深入地认清此类问题,以胡裕树教授为代表的一部分学者提出了三个平面语法理论。

范晓教授作为该理论的“积极倡导者和建设者”,对建设该理论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他与胡裕树先生合作发表的《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正式宣告了该理论的形成。

他认为“要使语法学有新的突破,在语法研究中必须自觉地把三个平面区别开来;在具体分析一个句子时,又要使三者结合起来,使语法分析做到形式与意义像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描写性与实用性相结合;这样,语法分析也就更丰富、更全面、更系统、更科学。

”2 从句法平面充分使用语料“语言是一种有自己固有排列的系统”,从句法平面研究语料、总结规律,即是在研究语言的“内部要素”。

中心词法和层次法在对外汉语初级教学中反向运用论文

中心词法和层次法在对外汉语初级教学中反向运用论文

浅析中心词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在对外汉语初级教学中的反向运用摘要:中心词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是两种重要的单句分析方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反向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初步接触汉语句子的成分和结构,通过替换和扩展组建完整的句子。

关键词: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对外汉语教学中心词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是两种重要的单句分析方法,在对外汉语初级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两种手段的分析思路,变分析为创造,反向运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汉语结构框架,巩固语句的组织规律。

中心词分析法,也叫句子成分分析法,是传统语法中通用的分析句子的方法。

它通过分析出句子中的词或短语充当何种句子成分,找出充当句子主干成分的中心词,从而了解单句的基本结构。

这种分析方法简便易行,有利于归纳句型和修改病句,在对内的语文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中,都有着很重要的应用意义。

层次分析法的正式学名叫“直接成分分析法”,俗称“二分法”,它原先是分析复杂短语的结构层次关系的,后来逐步演变和完善成为现在常用的单句分析法。

关于句子成分的切分原则,张斌老师说归纳起来不外乎三条,分别是结构原则、功能原则和意义原则。

也就是说,切分出来的语言片段要能各自成为一个结构,并且可以按汉语的语法规律搭配,还不能违背原来短语的意思。

这两种单句分析方法各有其特点,根据两者各自的优势将其运用到对外汉语初级教学中,可以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一、对外汉语初级教学的对象设定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其初级阶段包括了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基础奠定。

首先,学习者应完成基础语音的学习,掌握汉语的发音要领和习惯,为进一步地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其次,学习者应该掌握一定的词汇。

词是构成句子的要素,因此词汇基础是进入语法学习的必要条件。

最后,学习者应该初步进入了系统语法点的学习。

笔者反向运用上述两种分析法的目的在于教学生初步接触汉语句子的成分和结构,并学会组建完整的句子,也就是造句。

二、中心词分析法的反向运用(1)构造基本句型中心词分析法强调寻找中心词,也就是整个句子的骨架。

句子成分分析

句子成分分析

4、状语——中心语
一对直接成分。其中心语是谓词性的; 状语对中心语起限制或描写作用。
如:“﹝顽强﹞拼搏”
5、中心语——补语
一对直接成分。其中心语是谓词性 的;补语对中心语予以补充说明。
如:“辨认﹤仔细﹥”
(二)分布层次
若对一个句子结构从大到小逐层 分析,在主谓句里,“主语 — 谓 语” 是第一层;“动宾”、“定中”、“状 中”、“中补”等直接成分只能 在第 二层以后出现;在非主谓句里,上述直 接成分则可以在第一层出现。 (若从小
到大分析层级则相反。参见前面的层次分析 例)
三、 主语、宾语的意义类型
(一)主语的意义类型
1、施事主语——发出动作行为。
如:济南高院
公审薄熙来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受事主语——承受动作行为。
如:犯罪嫌疑人已全部捉拿归案 。 树木差不多砍光了。
3、当事主语———非施非受,也称“中性”。
如: 山坡上下来了两个人。 天气一天天热起来 。
四、多层定语状语与词组做定 语状语的划分
(一)多层定语、状语
1 、多层定语 —— 定中短语整体加上定 语就构成多层定语。
一件毛料衣服 一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
定中 定中 定中
定中 定中
定中
2、多层状语
状中短语整体加上状语就构成多层状语。
如:她又眉飞色舞地详细讲了一遍。 状中 状中 状中
老人还在家里静静地躺着。 状中 状中 状中
如:
知识 能够 满足 人的 需要 和 社会的 需要。
定中 (第一层) 并列 (第二层) 动宾 (第三层) (第四层) 状中 主谓 (第五层)
定中
3、层次分析的目次 明确结构关系 确定结构类型

各种句法分析的对比

各种句法分析的对比

各种句法分析的对比层次分析法&成分分析法一、内涵不同分分为主谓宾定状补六类,然后按照这些成分的搭配的情况来说明句子的各种结构格局。

它分析的对象是单句,认定一个句子有六大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主谓是主要成分,宾补是连带成分,定状是附加成分。

做句子成分的院子上都只能是词,分析时,先举一个例子找出全局的中心词作为主语和谓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

的方法。

因为每一次切分都要按照这个层次上的两个直接构成成分,所以又称为“直接成分分析法”,又因为每次分析都进行二分,所以又叫做“二分法”。

(或——在分析一个句子或结构时,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叫层次分析法。

)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切分和定性。

切分就是指解决一个结构的直接组成成分到底是哪些;定性指的是决定切分所得到的直接成分之间在句法中是什么关系。

二、分析对象和适用范围不同(一)成分分析法主要适用于句法分析,句法分析中只适用于单句分析,它的分析对象是单句,不能分析复句。

(二)层次分析法对于句法的分析,乃至整个语言结构的分析,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它的适用范围非常广,就语法范围来看,上至复句,下至合成词,要做内部结构分析都要用到它。

此外,它还可以对音节结构进行分析,语用篇章句群的分析。

三、分析单句的作用各异(一)句子成分分析法有利于直接抓住句子的主干内容,一下子抓住句子的中心意思,有利于把握句子的脉络。

(二)分化歧义的能力有所不同:句子成分分析法分化歧义的能力差。

例如“照片放大了一点儿”,它就不能说出这个结构的意思是“照片放得过于大了”,还是说“照片放得不够大”。

这时候就要用到句子层次分析法。

如“照片放大了一点儿”,就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得到充分分化。

当表示“照片放得过于大”的意思时:照片放大了一点儿。

当表示“照片放得不够大”的意思时:照片放大了一点儿。

这样,这种不能够通过成分分析法来分化歧义的句子,就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来得到充分分化了。

第五讲 中心词分析

第五讲  中心词分析

例:找出下句中“是”后边所带宾语的主干,并 指明哪个是兼语。 西方报刊认为,局势的特点是两个超级大国 的任何一方都有能力使对方针对自己的国家的第 一次打击在其国土上的第二次打击,即反击中遭 到报复。
(2)有利于修改病句。 检查语法错误经常使用的“紧缩法”就是从 “中心词分析法”演变而来的。 三年当中,这个县的粮食总产量,以平均每 年递增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3)偏重语义,能够解决一些语义复杂的结构的分 析问题。 请他来。 来请他。 给他书。
二、层次分析法 (一)层次分析法的由来与内涵
美国描写语言学 布龙菲尔德(L·Bloomfield) 直接成分分析法,简称IC分析法 按层次分析的观点,句子不是一个简 单的线性序列,它是由若干个直接组成成 分分层级构成的。
美国描写语言学运用层次分析,只讲切分, 不讲定性。 我们则不但讲切分,还要讲定性。 因为: 在印欧语里,词类与句法成分基本是一一对 应的,标明一个句法结构的直接组成成分的词性, 也就间接地表明了它们之间的句法关系。 如: NP+VP=主语—谓语 VP+NP=述语—宾语
张斌:句型分析理论 (1)单句与复句; (2)单句分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3)谓语可分为名词性、动词性和形容词性;主谓 谓语可视其小谓语性质分别归入前三类; (4)分析句型应排除“非句法成分”——插说语、 关联词语; 修饰语(句首或句中)不影响句型,可略去; “倒装”不影响句型,即应还原回来; “省略”也不影响句型,应补出省略成分。
(5)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这种分析法的一个致命 的弱点,就是忽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 这张照片放大了一点儿。(歧义句)
造成歧义的原因是内部构造层次不同。 A. 这张照片 放大了 一点儿 主谓 放大了 一点儿 述宾

从认知的角度看中心词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兼评框架核心分析法

从认知的角度看中心词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兼评框架核心分析法

从认知的角度看中心词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兼评框架核心分析法秦存钢【摘要】中心词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的认知基础不同:中心词分析法把修饰语与中心词的关系看作恒星与太阳的关系,层次分析法的行为原型是切葱,二者不可能天衣无缝地结合为一种新的析句法.框架核心分析法虽然想把二者结合起来,力图形成一种既讲核心、框架又讲层次、位次的语法分析法,但分析的结果与中心词分析法非常相似,看不出层次.【期刊名称】《泰山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40)005【总页数】8页(P75-82)【关键词】中心词;层次;分析法;框架;核心;认知;两结合【作者】秦存钢【作者单位】泰山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山东泰安2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09.4一《中国语文》从1981年第2期至1982年第3期,就现代汉语析句方法问题展开了讨论。

讨论的内容是,传统语法的析句方法——中心词分析法(又叫“句子成分分析法”)和结构主义的析句方法——层次分析法哪种分析方法更科学。

这次讨论中已经发表和一些因当时篇幅所限未能刊出的来稿,集结为《汉语析句方法讨论集》,1984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讨论的结果是高校的以黄廖本为代表几种的《现代汉语》教材在修订时都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或“句子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也抛弃了《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制定了《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心词分析法受到大部分语法研究者的批评,而层次分析法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捧。

但如果我们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这两种语法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不一定比中心词分析法更高明。

张敏对认知语言学下的定义是:“认知语言学是一个以我们对世界的经验以及我们感知这个世界并将其概念化的方法、策略作为基础和依据进行语言研究的语言学学派。

”[1](P1)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所有的理论和方法创新都离不开我们对社会和自然界已有事物和关系的感知,人类往往通过隐喻来认识、解释新遇到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心词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
刘含梅20113295
摘要:关于汉语句法分析方法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

一直都投有停止过,先后出现了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配价分析法、语义指向分析法等汉语句法分析方法。

本文在此研究中心词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

中心词分析法也叫句子成分分析法,还叫传统分析法,是汉语语法研究中最早使用的句法分析方法。

层次分析法,实际上就是顺次逐层地找出一个语言结构体的直接组成成分的方法。

中心词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句法分析。

中心词分析法以词为主要基本单位,层次分析法则以短语为主要基本单位,这种区别必然会导致词类、短语等关键子系统乃至整个语法理论体系的迥异。

关键词: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差异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且完善的语言之一。

其中,句子是表达完整思想的、具有一定语法特征的最基本的言语单位。

关于句子分析方法的研究直接影响着汉语语法体系的统一和确立。

分析句子是为了弄清句子的结构,搞清楚词语之间的关系及了解各种句型和句子的各个成分。

这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句子的意思,提高辨认句子正误的能力,自觉地运用各种语法结构来表达思想感情。

同时,语法分析对于训练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起积极作用。

目前通行的句子分析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传统的句子成分分析法,即中心词分析法,亦称多分法;一是后起的直接成分分析法即层次分析法。

这两种分析法都是从国外借鉴来的,只是时间早与晚的区别。

本文主要讨论句子分析方法中的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异。

一、中心词分析法
中心词分析法是传统语法的句法分析方法,也叫句子成分分析法。

它把句子分成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大句子成分,讲究句子成分与词的一对应,要求~举找出句子的中心词。

这种方法便于找出句子的格局,确定句型,但无法显示句子的结构层次。

具体的操作程序是:首先找出全句的两个中心词,
即名词中心词和动词中心词,以作为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和谓语,然后再看动词的情况,看它是否有连带成分(宾语或各种补足语)。

其次看主语宾语前、谓语前后的所有附加成分。

最后,归纳句型。

这种方法认为对于一个句子来说,主语谓语是句子的主要成分,也叫主干成分,而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都是次要成分,也叫枝叶成分。

值得注意的是,所谓次要成分,也是句子成分,并非可有可无,可以弃之不顾。

中心词分析法的优点是:⑴方法简便,易于操作。

一个句子,特别是一些比较长、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可以很快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从而便于提纲挈领,主次分明。

⑵有利于归纳句型。

因为经过中心词分析以后,句子的格局比较清楚了,因此可以归纳出汉语的句型系统,对语文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⑶有利于修改病句。

检查语法错误经常使用的“紧缩法”就是从“中心词分析法”演变而来的。

如:三年当中,这个县的粮食总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中心词分析法在汉语语法研究和语法教学中起过积极的作用,在其他的分析手段借鉴、运用到汉语语法研究和语法教学中来之前,还就是靠它帮助建立起了汉语语法学,普及了汉语语法知识。

中心词分析法这一历史贡献是不可抹杀的。

但是,中心词分析法的局限也是非常明显的。

⑴首先,它只适用于句法,不适用于词法,即不能用来分析合成词的内部构造。

如:图书馆⑵其次,它只适用于对单句的分析,不适用于对复句的分析。

⑶即使是对单句的分析,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⑷它分析句子只到句子成分为止,不利于对较复杂的句子的理解。

⑸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这种分析法的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忽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

二、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结构主义语法的句法分析方法.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国内开始得到广泛的运用。

它不象句子成分分析法那样一上来就找出句子的六大成分,而是注意在层次的控制下切分句法结构的直接成分,除了并列结构可以多分以外,一般采用二分,所以这种分析法也叫二分法。

层次分析法便于显示和分析
句法结构的层次,但不便于显示句法结构的格局。

层次分析法的优点:首先,可以层次鲜明地揭示出语言结构的内部层次。

句子的层次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分析句子的层次,则是为了清楚地显示语义内容,层次分析法使得结构层次条理,语义脉落清晰、分明;其次,层次分析法的适用面比较广。

用这种分析法作业,就语音单位讲,可以用来分析音节,且符合语音的自然结构;就语法单位讲,小的可以用来分析合成词,大的也可以用来分析句群,且能符合各级语法单位的自然结构,与该语法单位的意相吻合。

这种语音语法单位分析上一以贯之的优点,是其它分析法所不能比拟的;再次,层次分析法可以更好地分化歧义句式。

使句子造成歧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结构关系和层次有关的有两个: 一是不止一种结构关系,二是结构关系相同而结构层次不同。

层次分析法对由这两种原因造成的歧义都能加以分化。

最后,层次分析法有利于把语法研究引向深入,更好地揭示语法规律。

如现代汉语中动词单独作谓语不自由,要受到限制,这正是通过层次分析所获得的一条重要的语法规律。

层次分析法也含有其不足的一面,即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层次分析法”只能揭示句法结构的构造层次和直接组成成分之问的显性语法关系,即语法结构关系。

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所隐舍的语义结构关系。

二、“层次分析法”对有些现象只能做出描述,但是并不能作出解释。

通过以上对。

层次分析法”的简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层次贫析法”还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究其公用来讲,在句法结构的分析上依旧有着其他分析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层次分析法”在分析句子结构的时候的便利性,合理地运用这一方法,当然,在“层次分析法”所不能及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另寻他法来分析句子韵结构。

三、两者之间的差异
中心词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各有长短。

前者便于显示句子的主干与枝叶,辨识句子的正误,便于揭示句子的内部结构规律,归纳句型,且易于操作,但不利于显示句子的语法结构层次,不利于准确理解句子的实际意义,尤其是对有歧义的结构。

后者便于显示句子的语法结构层次,揭示句子的结构类型系统,便于准
确理解句子的实际意义。

但看不出句子的格局,无法揭示句子的内部结构规律,归纳句型,不利于查检病句,且较难操作。

层次分析法截然有别于中心词分析法:前者以短语为句子成分的主要基本单位,后者则以词为句子成分的主要基本单位。

采用用中心词分析法,析出的句子成分均由词充当:采用层次分析法,析出的句子成分均由短语充当。

而且还可借助框式图解法继续析出短语成分和下位成分:这时,第二个层次的句法成分已不是句子成分而是短语成分,第三个层次的句法成分是短语成分,就其上面的层次而言属下位成分:第四个层次的句法成分就其上面的层次而言属下位成分。

句法成分包括句子成分、短语成分、下位成分,这是层次分析法之与中心词分析法的又一个重要区别。

由于句子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人们在使用中颇感不便。

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发生了一场关于析句方法问题的大讨论。

这次讨论的焦点是分析句子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

寻找二者结合的办法和途径。

讨论的结果是,大家比较清楚地认识了这两种析句方法的长处和不足,基本倾向于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吸收句子成分分析法的长处,在层次控制的前提下分析句法结构的成分和关系。

参考文献:
【1】陆捡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M].上海教育出版杜,2007.
【3】张彦群. 高其良.现代汉语语法通论[M]. 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