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论坛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博鳌亚洲论坛导游词

博鳌亚洲论坛导游词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三亚,参观博鳌亚洲论坛。
我将为大家带领参观博鳌亚洲论坛,并介绍其历史、建筑、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请大家跟随我,一起开始我们的参观之旅。
一、博鳌亚洲论坛的历史背景博鳌亚洲论坛是已经走过20年历程的非政府国际组织,始于2001年,由25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企业和学术机构发起成立。
它以“为亚洲和世界发展注入智慧,促进沟通与合作”为宗旨,通过定期举办高峰论坛、年会等活动,为亚洲及其他国家间的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各界提供了一个政策对话、经验交流和合作研究的平台。
二、博鳌亚洲论坛的建筑风格博鳌亚洲论坛的会议中心位于美丽的博鳌镇,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分为三个部分:主体建筑、双子座和外观装修。
主体建筑以大屋顶和金字塔形态为特色,象征着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设计的结合。
双子座则是两栋镶嵌在主楼两侧的小建筑,代表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开放、合作、繁荣和共赢”。
整个建筑有着现代感和亚洲文化特色相融合的设计理念,独特而富有吸引力。
三、博鳌亚洲论坛的活动博鳌亚洲论坛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年会,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是亚洲地区最高级别的国际会议之一,也是博鳌亚洲论坛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活动。
论坛年会以“亚洲合作与共赢的新未来”为主题,邀请亚洲及其他国家的政府官员、企业领导和学者共同探讨全球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前沿问题。
与此同时,论坛还举办各种专题论坛、研讨会、发布会等活动,为与会代表提供更多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四、博鳌亚洲论坛的国际影响力博鳌亚洲论坛不仅在亚洲地区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也在国际舞台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亚洲地区的发展,论坛成为亚洲及其他国家间政策宣示、经济合作和区域发展的重要平台。
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国家政府和企业都把博鳌亚洲论坛作为重要的参考和合作对象,通过论坛促进了亚洲及其他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博鳌亚洲论坛的未来期待在未来,博鳌亚洲论坛将继续秉持“亚洲合作与共赢”的理念,推动亚洲各国间的政策对话和经济合作,促进亚洲和世界的共同发展。
历届博鳌亚洲论坛主题

历届博鳌亚洲论坛主题博鳌亚洲论坛是亚洲著名的国际会议,已经成功举办了多届。
每届论坛都有不同的主题,涵盖了亚洲地区和全球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回顾历届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并探讨其对亚洲及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一届博鳌亚洲论坛于2001年举办,主题为“亚洲和世界:新世纪的挑战与机遇”。
这一主题表达了亚洲国家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以及亚洲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并抓住机遇。
在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国家亟需加强合作,推动亚洲的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届博鳌亚洲论坛于2002年举办,主题为“亚洲: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
这一主题强调亚洲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亚洲国家应加强合作,探索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亚洲经济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第三届博鳌亚洲论坛于2003年举办,主题为“亚洲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与合作”。
这一主题反映了全球化对亚洲地区的影响,以及亚洲国家如何通过合作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亚洲国家应加强经济合作、扩大贸易和投资,推动全球经济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届博鳌亚洲论坛于2004年举办,主题为“亚洲:均衡、稳定与和谐的发展”。
这一主题强调亚洲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均衡发展,以及亚洲国家之间和谐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亚洲和全球经济的重要性。
亚洲国家应加强内部结构改革,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亚洲经济的均衡发展。
第五届博鳌亚洲论坛于2005年举办,主题为“新起点、新机遇:亚洲增长的挑战与机遇”。
这一主题探讨了亚洲国家在经济增长转型期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亚洲国家应加强结构性改革,推动科技创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随着博鳌亚洲论坛的成功举办,每届论坛都聚焦于亚洲及全球经济发展的热点议题。
这些主题的选择不仅反映了亚洲国家关注的问题,也表明了亚洲在全球舞台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通过论坛的举行,亚洲国家得以深入探讨和交流,寻找共同合作的路径,推动亚洲及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博鳌亚洲论坛对海南省博鳌镇的影响

博鳌亚洲论坛对海南省博鳌镇的影响一、论坛介绍博鳌亚洲论坛(英文名称为Boao Forum For Asia,缩写BFA)(以下简称“论坛”)是一个非政府、非营利性的国际组织。
论坛由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及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于1998年倡议,并于2001年2月27日正式宣告成立。
中国海南博鳌为论坛总部的永久地所在,从2002年开始,论坛每年定期在博鳌召开年会。
论坛得到亚洲各国普遍支持,赢得世界广泛关注。
论坛目前已成为亚洲以及其他大洲有关国家政府、工商界和学术界领袖就亚洲以及全球重要事务进行对话的高层次平台。
论坛致力于通过区域经济的进一步整合,推进亚洲国家实现共同发展。
论坛立足亚洲,面向世界,致力于促进和深化本地区内和本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协调与合作。
为政府、企业及专家学者等提供一个共商经济、社会、环境及其他相关问题的高层对话平台。
通过论坛与政界、商界及学术界建立的工作网络为会员与会员之间、会员与非会员之间日益扩大的经济合作提供服务。
二、成立背景20世纪50年代以来,亚洲各国通过自身努力,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日益上升。
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亚洲经济总体发展迅速,东亚经济实现了腾飞,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东亚奇迹”,并成为世纪最具经济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
亚洲在20世纪末遭受金融危机的重创,但经过自我调整与改革,经济已迅速复苏。
亚洲大多数国家实行开放政策,彼此间的贸易和投资联系日益密切,双边、区域、次区域以及跨区域的合作逐步展开。
各国间工商、金融、科技、交通、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增加。
东盟与中日韩(10+3)已进入实质性阶段。
东南亚国家联盟经济一体化、大湄公河经济合作、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等次区域合作正在进行。
亚太经济组织、亚欧会议、东亚—拉美论坛等跨区域合作也在向前推进。
可以预言,亚洲经济发展与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不断发展,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日趋加快、北美自由贸易区进一步发展的新形势下,亚洲各国面临巨大机遇,也面临许多严峻挑战。
博鳌亚洲论坛思想汇报

博鳌亚洲论坛思想汇报博鳌亚洲论坛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性智库型机构,旨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战略指导。
在论坛的活动中,各国政要、企业家和学者们齐聚一堂,交流思想,分享观点,共同探讨解决亚洲及全球的重大经济问题,创建一个开放、包容且具有影响力的平台。
自成立以来,博鳌亚洲论坛已经成为一个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场所,为各国提供了一个共商全球治理、促进亚洲发展的平台。
论坛的主题围绕亚洲经济及其合作展开,内容涉及贸易、金融、能源、环境、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
通过高层次的对话和研讨会,论坛促进了亚洲各国间的理解和合作,为亚洲经济的繁荣和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博鳌亚洲论坛以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开放型世界经济为己任,旗帜鲜明地支持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倡导互利共赢和互相尊重的原则。
通过搭建政商学界的对话平台,促进了亚洲乃至全球各方的合作与交流,为推动世界经济的繁荣和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博鳌亚洲论坛的会议和论坛多以多边形式进行,努力增进各国间的交流与合作,并通过研究和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政策建议。
此外,论坛还设有年会、高级研修班、亚洲论坛财富管理论坛等特色活动,进一步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经济专家和企业家提供了深入交流和互动的机会。
在博鳌亚洲论坛的活动中,各国代表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展示自身的发展成果,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其他国家的最新发展动态和经济政策。
这样的交流有助于加深各国间的理解和合作,推动亚洲及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作为一个智库型机构,博鳌亚洲论坛致力于研究和分析亚洲及全球的经济问题,并提供政策建议和智力支持。
通过举办各类研讨会和研修班,论坛为政界、商界和学界的人士提供了一个共同探讨重大经济问题的平台。
在这里,各国的决策者可以了解到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的观点和建议,从而更好地制定经济政策和战略。
博鳌亚洲论坛已经成为一个广泛认可和影响力日益增强的国际性平台,旨在推动亚洲及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
博鳌论坛方案

博鳌论坛方案前言博鳌论坛是中国政府主办的全球性高层论坛,于2001年首次召开。
博鳌论坛旨在加强亚洲和全球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亚洲以及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档将介绍博鳌论坛的背景和目标,并提出一系列方案以进一步推动博鳌论坛的发展。
背景介绍博鳌论坛得名于中国海南省三亚市的博鳌镇,位于海南岛东南角,是中国政府于1989年规划开发的国际旅游岛。
博鳌论坛的召开地点位于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是一个具有浓厚亚洲文化特色的会议中心。
博鳌论坛自2002年起成为世界经济论坛的官方合作伙伴,并被誉为“东方达沃斯”。
博鳌论坛的目标是通过对全球经济发展的研究和探讨,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博鳌论坛的主题涵盖经济、政治、环境、科技等各个领域,吸引了众多政府官员、企业家、学者和媒体代表参会。
方案一:加强合作伙伴关系博鳌论坛的成功得益于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为进一步推动博鳌论坛的发展,我们建议加强合作伙伴关系,包括与其他国际组织、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合作。
具体方案如下:•开展定期的合作伙伴对话会,与合作伙伴共同探讨和解决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共同制定可行的解决方案。
•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例如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共同举办主题研讨会、研究项目等,推动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与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利用企业的资源和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加强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共同开展社会责任项目,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益事业。
方案二:提升议题实效博鳌论坛的议题应紧密围绕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关注当前和未来的挑战。
提升议题的实效,将进一步增强博鳌论坛的影响力。
具体方案如下:•结合全球经济发展的最新趋势和热点问题,定期更新博鳌论坛的议题,确保内容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特别关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为其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发展资源。
•鼓励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机构提交议题建议,充分发挥多元化的智慧和专业知识。
博鳌亚洲论坛对海南会议旅游发展的影响

博鳌亚洲论坛对海南会议旅游发展的影响博鳌亚洲论坛是亚洲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高层次国际论坛之一,每年定期在中国海南省博鳌举行。
自2001年以来,博鳌亚洲论坛已举办了18届年会,吸引了来自亚洲乃至全球的政商学界代表,对海南的会议旅游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博鳌亚洲论坛为海南提供了一个展示风采、拓宽知名度的平台。
每年的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知名政商学界人士,他们对海南的关注度极高,通过论坛的举办,海南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魅力和潜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前来海南旅游和发展项目。
其次,博鳌亚洲论坛为海南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
论坛期间,政商学界代表们可以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分享各自的经验和见解,寻求合作机会。
这种合作不仅有利于海南的产业发展,也促进了海南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和合作,提升了海南的国际影响力。
第三,博鳌亚洲论坛为海南带来了重要的经济效益。
论坛的举办吸引了大量的政商学界代表和媒体,他们的到来为海南的各类服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酒店、餐饮、交通等行业都会因为论坛而获得大量的订单和收入。
此外,博鳌亚洲论坛还吸引了大量的专业观众和游客,他们的到来也为海南的旅游业带来了重要的经济收入。
最后,博鳌亚洲论坛对海南的会议旅游品牌建设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海南作为博鳌亚洲论坛的举办地,借助论坛的平台,着力打造了一系列的高端会议和展览活动,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品牌。
通过这些会议和展览,海南吸引了更多的会议旅游资源和参与者,提升了海南的会议旅游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博鳌亚洲论坛对海南的会议旅游发展影响巨大。
它通过为海南提供展示和交流合作的平台,带来重要的经济效益,推动海南的会议旅游品牌建设,为海南的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博鳌亚洲论坛的不断发展,相信它对海南会议旅游的影响将会越来越深远。
博鳌亚洲论坛思想汇报

博鳌亚洲论坛思想汇报博鳌亚洲论坛是一个对亚洲地区的经济和政治发展进行讨论和研究的国际性高端平台。
每年,来自亚洲及其他地区的政、商、学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与亚洲有关的重大议题。
本文将就博鳌亚洲论坛的背景、意义和发展进行思想汇报。
博鳌亚洲论坛的由来可以追溯至2001年。
当时,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社会对亚洲地区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担忧。
为了促进亚洲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彼此的了解与信任,中国政府决定创办博鳌亚洲论坛。
论坛的名称“博鳌”即来源于海南省的博鳌镇,而亚洲的命名则凸显了论坛的地域特色。
博鳌亚洲论坛以其独特的定位和广泛的影响力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论坛的宗旨是促进亚洲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强亚洲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推动亚洲乃至全球的共同进步。
通过多种形式的讨论、对话和合作项目,论坛为亚洲及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广泛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共同发展、繁荣和稳定。
在过去的几年里,博鳌亚洲论坛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论坛的议程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经济、金融、科技、教育、环境等,吸引了大量的专家学者和业界领袖参与讨论。
同时,博鳌亚洲论坛还倡导开放和包容的价值观,积极推动世界经济的合作与共赢。
论坛始终坚持以亚洲的需求为导向,为解决亚洲乃至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未来,博鳌亚洲论坛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推动亚洲的发展和合作。
随着亚洲地区不断崛起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论坛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论坛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自身的能力,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引领地区事务。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亚洲各国,为实现共同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博鳌亚洲论坛作为一个重要的地区性平台,在促进亚洲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多方参与和共同努力,论坛为亚洲及国际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博鳌亚洲论坛将继续深化合作,担当起更多的责任和使命,为实现亚洲和世界的共同繁荣与进步做出更大的努力。
博鳌亚洲论坛成立20周年着力探寻共同发展之路

CURRENT AFFAIR时政28 小康INSIGHT CHINA着力探寻共同发展之路博鳌亚洲论坛成立20周年分析历年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关键词,“亚洲”无疑是最高频的词汇,共20次出现。
其次便是“发展”一词,共10次出现。
博鳌亚洲论坛成立20年来,见证了中国、亚洲、世界走过的不平凡历程,为促进亚洲和世界发展发挥了重要影响力、推动力。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鄂璠 海南博鳌报道在世界行走,你会为博鳌而驻足吗?当4月1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拉开帷幕时,众多与会嘉宾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4月的海南山青海碧、暖风和煦,伴随着《万泉河水清又清》的优美旋律,中外宾朋再次相聚于博鳌小镇,这是一场春天的约定。
南海之滨、万泉河畔、博鳌镇旁,一座白色的膜结构建筑,常年吸引着无数游客纷至沓来。
2001年2月27日,第一个将永久会址设在中国的大型国际会议组织——博鳌亚洲论坛在这里正式成立。
当博鳌亚洲论坛迎来属于自己的20岁,它再一次递给了世界一张不凡的亮丽名片——东屿岛上,总建筑面积约2100平方米的博鳌亚洲论坛主题公园于4月19日正式开门迎客。
青砖黛瓦、错落有致,9个具有琼北特色的民俗院落、21间质朴的海南民居,构成博鳌亚洲论坛主题公园的主体部分。
当晚,《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在小雨中穿梭于院落之间,顺着博鳌亚洲论坛20年的时光印记,感受到了博鳌小镇、琼海市、海南省,乃至中国、亚洲篆刻在这里的每摄影/鄂璠一个高光时刻。
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1998年,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共同倡议成立“亚洲论坛”。
基于中国的国际地位、巨大市场潜力和海南省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3位发起人建议将论坛总部设在中国海南博鳌。
这一建议得到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经过多方努力,博鳌亚洲论坛于2001年正式成立。
2月27日,26个发起国的代表(现成员国已增至29个)齐聚博鳌,宣告成立博鳌亚洲论坛并通过《博鳌亚洲论坛宣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鳌论坛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简介博鳌亚洲论坛是一个非政府、博鳌亚洲论坛非营利的国际组织。
它由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及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于1998年发起。
2001年2月,博鳌亚洲论坛正式宣告成立。
论坛的成立获得了亚洲各国的普遍支持,并赢得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从2002年开始,论坛每年定期在中国海南博鳌召开年会。
博鳌亚洲论坛致力于通过区域经济的进一步整合,推进亚洲国家实现发展目标。
论坛发展至今(2013年4月)已经成为亚洲以及其他大洲有关国家政府、工商界和学术界领袖就亚洲以及全球重要事务进行对话的高层次平台。
成立背景近半个世纪以来,亚洲各国通过自身努力,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日益上升。
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亚洲经济总体发展迅速,东亚经济实现了腾飞,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东亚奇迹”,并成为世纪最具经济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
虽然在世纪之末,遭受金融危机的重创,但经过自我调整与改革,亚洲经济已迅速复苏。
由于亚洲大多数国家现已实行开放政策,博鳌亚洲论坛彼此间的贸易和投资联系日益密切,双边、区域、次区域以及跨区域的合作逐步展开;各国间工商、金融、科技、交通、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增加;东亚地区合作(10+3)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东盟内部经济一体化、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合作、图们江流域合作等次区域合作正在进行;亚太经济组织、亚欧会议、东亚-拉美论坛等跨区域合作也在向前推进。
可以预言,亚洲经济发展与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
跨入新世纪,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不断发展,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日趋加快、北美自由贸易区进一步发展的新形势下,亚洲各国正面临巨大的机遇,也面临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严峻挑战,一方面要求亚洲国家加强与世界其它地区的合作,同时也要求增进亚洲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如何应付全球化对本地区国家带来的挑战,保持本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强相互间的协调与合作已成为亚洲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
亚洲国家和地区虽然已经参与了APEC、PECC等跨区域国际会议组织,但就整个亚洲区域而言,目前仍缺乏一个真正由亚洲人主导,从亚洲的利益和观点出发,专门讨论亚洲事务,旨在增进亚洲各国之间、亚洲各国与世界其它地区之间交流与合作的论坛组织。
发展历程1998年,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和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提出建立“亚洲论坛”的构想。
菲、澳等国领袖经过多次会谈,认为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地区合作与对话,有利于亚洲及澳洲国家间增进了解、信任和合作。
1999年10月8日,菲律宾总统拉莫斯和澳大利亚总理霍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胡锦涛在北京议定亚洲论坛的筹设。
此后亚洲各国对成立“亚洲论坛”作出了积极反应。
2001年2月27日,26个发起国的代表聚会中国海南博鳌,宣告成立博鳌亚洲论坛并通过《博鳌亚洲论坛宣言》。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会议,致辞并赠诗一首。
博鳌亚洲论坛包括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哈萨克斯坦前总理捷列先科、蒙古前总统奥其尔巴特等26个国家前政要出席了大会;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迪、尼泊尔前国王比兰德拉、越南国家副总理阮孟琴等特邀出席了成立大会。
大会宣布博鳌亚洲论坛正式成立。
大会第一届秘书长为曾任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部副部长的龙永图。
2002年4月11日,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经选举产生。
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当选为理事长,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前副部长张祥担任秘书长。
2002年4月12日至13日,博鳌亚洲论坛在博鳌举行首届年会,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新亚洲——亚洲经济合作与发展”,48个国家和地区的19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
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此后,论坛每年定期在博鳌召开年会。
2003年1月20日,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东京会议选举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副部长龙永图为新任秘书长。
2003年9月22日,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启用,江泽民为国际会议中心题名。
2003年11月1日,博鳌亚洲论坛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会员大会。
会议通过了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以来的第一个正式章程和有关文件。
2004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成员达成一致意见,论坛年会将于每年4月的第三个周末定期举行。
2010年4月,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当选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
(以上均摘自百度百科)第一届博鳌论坛对经济的影响(琼海)博鳌作为亚洲论坛的永久会址如今已成为著名的旅游盛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每天络绎不绝的来到博鳌。
据博鳌镇镇长林文清介绍,4年来博鳌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达500万人次。
伴随旅游人数的猛增,一些为旅游服务的交通、饮食、住宿、娱乐业也逐步兴旺起来。
除一些大的宾馆、酒店外,博鳌镇上的农民旅馆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富有特色的购物一条街更是吸引着来来往往的游客。
海南作为亚热带岛屿,海滨风光、热带雨林、地热温泉、民族风情在海南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旖旎画卷。
海南省省长卫留成在博鳌亚洲论坛2003年年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为实现把海南建设成为世界著名、亚洲一流的国际性热带海岛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海南省将积极推动旅游企业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同时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参与本地市场竞争,促进旅游业在竞争中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卫留成说,海南将抓住作为中国民航业开放的契机,发挥博鳌论坛、健康岛等品牌效应,巩固港、澳、台旅游市场,大力开拓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以及俄罗斯旅游市场,逐步拓展北美、西欧以及澳洲旅游市场。
尽快完善由世界旅游组织和中外专家参与制订的并实施全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积极发展以五指山为中心的中部地区民族生态文化旅游,推进海南岛西部旅游开发。
正是在海南省政府积极提出:重点发展旅游业,全面推进东部旅游开发,把海南岛建设成为一个环保岛、绿色岛、健康岛的口号的指引下,琼海重点抓住论坛契机,结合琼海自身的自然旅游景点,全面整合旅游资源,开发出了具有琼海本土特色的旅游景点,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大大的促进了琼海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
由于亚洲论坛连带的效应、以及琼海旅游市场的整体规范管理,博鳌还吸引了众多的商务会议和会展在此举行,因此会展旅游也成为当地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
“蓝色”带动“三色”如果说博鳌不仅仅属于自己,当然首先应属于“近水楼台”的琼海市。
而实际上,琼海市已经“先得月”了。
琼海市是“红色娘子军”的故乡,为海南坚持武装斗争23年红旗不倒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琼海也因“红色娘子军”的革命故事而闻名全国。
海南的绿色农业和生态旅游在琼海可谓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琼海市被世界环保权威赞誉为全球最好的生态环境之一。
而博鳌亚洲论坛的开放性和国际性,一夜之间将琼海推向了世界。
琼海市审时度势,就在博鳌论坛成立的第二年,即2002年下半年,率先提出了属于自己的“三色文化”课题:从历史角度,以红色娘子军为象征的“红色传统文化”;从现实角度,以万泉河为象征的“绿色生态文化”;从未来角度,以博鳌亚洲论坛为象征的“蓝色开放文化”。
三色文化概念全面提出来以后,当时就得到了海南省委宣传部的肯定,后来中宣部理论局到琼海考察听取汇报,也认为很有代表性,很有琼海特色。
据琼海市委宣传部部长姚传秋介绍:“2003年琼海市对这个课题研究了一年,由此对琼海文化发展的思考形成了1万多字的理论成果。
2004年琼海还就此专门召开了首届博鳌文化论坛,论证并推介了具有琼海特色的“三色文化”,将它加到“博鳌体系”中去,“使它与博鳌亚洲论坛形成文化和经济上的交相辉映”。
“三色文化现在可以说是我们的立市之魂。
没有博鳌论坛带来的蓝色开放文化,我们可能还提不出三色文化,也就可能找不到我们的魂。
”在博鳌亚洲论坛2005年会召开期间,走在琼海市的大街小巷,到处飘扬着红蓝相间的广告旗子,似乎在暗示着琼海红色传统文化与蓝色开放文化在现实中的完美结合。
旅游业一旦注入文化内涵,便会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在三色文化观的指引下,琼海市农村23%的自然村已建成文明生态村,有的成为旅客参观的亮丽景点。
2004年全市接待游客163万人,其中境外旅客占有相当比例。
据了解,在琼海以“一点两翼三组团五中心”的整体发展布局中,即以博鳌水城为顶点和龙头,以万泉河景观大道和滨海景观大道为两翼,以嘉积、博鳌、官塘为三个组团,通过水城带动,两翼推动,组团互动,周边联动,加快琼海的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博鳌在琼海的整体发展中已经处于“鳌头”地位。
“纵观琼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变化,三色文化是其中的魂。
而博鳌亚洲论坛所象征的蓝色开放文化正好代表了琼海的未来,也引领了红色文化和绿色文化的进一步开发,打博鳌一张牌,带动了“整个三色经济走廊”。
论坛成立以来,琼海招商引资项目98个,实际利用资金5亿多元,比上年剧增68%,创下该市招商引资的历史最好成绩。
在今年2月初举行的琼海市招商会上,一共签约项目12个,合同投资额4亿多元;动工项目14个,合同投资额2亿多元;竣工项目12个,投资额近3亿元,三项合计9亿多元。
其项目涉及博鳌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制药、食品、科教等多个领域。
到琼海旅游的人数去年达到140.7万人次,同比增长11.9%,旅游总收入3.8亿元,由于博鳌亚洲论坛的设立,琼海由“旅游通道”变成了“旅游目的地”。
历届博鳌论坛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第八届:2008年11月,中国国务院推出了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作为未来两年中国投资的全景图,这一方案几乎涉及基建、教育、环保、住房、社会保障等经济民生领域的各个方面。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公布的数据,中国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年同期增长6.1%,已是连续第七次下跌;但其他最新数据却显示,受政府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提振,中国经济滑坡最严重的阶段可能正在渐渐过去。
(摘自腾讯新闻)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014年,中国经济实现了7.4%的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了7%,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4.8%,国内消费贡献度上升,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我们看中国经济,不能只看增长率,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增大,现在增长7% 左右的经济增量已相当可观,集聚的动能是过去两位数的增长都达不到的。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将继续给包括亚洲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更多市场、增长、投资、合作机遇。
未来5年,中国进口商品将超过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
(摘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