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析

第一单元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通过圆的认识(一),圆的认识(二)、欣赏与设计、圆的周长、圆周率的历史、圆的面积(一)、圆的面积(二)七个活动引导学生展开学习。
圆的认识是圆的测量的基础,反过来圆的测量是对圆的再认识。
本单元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都是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来掌握圆的相关知识,在圆的周长公式的探索中注重积累研究图形的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在圆的面积公式的探索中还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与方法。
教材注重结合适当的素材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文化的魅力。
如教材在圆的周长教学时,编排了数学阅读“圆周率的历史”,挖掘圆周率蕴涵的教育价值,让学生了解自古以来人类对圆周率的研究历程,领略与圆周率有关的方法,从而感受到人类对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感受数学的魅力。
同时,结合刘徽、祖冲之等数学家研究圆周率取得的成就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单元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直观地认识了圆,并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它们的周长、面积计算,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习圆的知识。
学生在生活中对圆的相关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存在死用公式的情况。
本单元是学生经历从直线图形的学习到曲线图形的学习的转变,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探索新知、研究问题的方法,都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
本单元教科书通过对圆的探究,学生将初步了解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
探究了圆周率的产生过程,尤其学生通过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思想对于学习圆的面积的重要作用。
按照以往经验来看,学生对于综合运用所学的圆的知识,解决一些综合运用的题目会比较困难。
三、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和丰富多彩的活动,认识圆的特征;经历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2、会用圆规画圆,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圆周率)为定值。
(完整版)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试卷分析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试卷分析(一) 一、试题命制 本次数学考试试题的命制,是以新课标北师大版教材为内容,结合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际,遵照命题的科学性、合理性、准确性、基础性、生活性的原则。
对本学期前半段时间所学的内容做了全面的检测。
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以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等。
二、试题分析 1、命题题型多样化,知识点考察全面,紧扣课标。
如命题题型有“想一想填一填”、“判断题”、“计算题”、“作图我题”、“解决问题”四大题。
各种题型分布在教材的1——4章节内,其中分值最多的是圆这一部分,高达43分,其次是百分数部分,分值26分,然后是分数混合运算部分,分值22分,最后是观察物体部分,分值9分。
测试内容紧扣课程标准范围,兼顾基础知识题与技能题,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基本一致。
2、试题信息量大,难度适中。
本次命题信息量大,计算量大。
如基础题分值大约75分,难度题16分,拔高题14分,所占比重基本合理。
大部分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轻松完成试卷,只有少数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答完试卷没有时间检查。
其一,信息量大。
主要体现在命题涵盖了生活中的数学,例如解决问题里的第2题计算今年的产量是多少,学生只有在理解了什么是二成等这些概念的基础上才能完整答题;再如解决问题第3题计算圆形花坛的面积,要求学生联系实际用到圆的相关知识。
其二,计算量大。
如五年级只有不到30分的分值是不用笔算可以直接答题的,其余70多分都得笔算。
填空题34分里面就有8分需要笔算,还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甚至会有14分的题需要笔算,并且计算的类型大多是小数的乘除法,也是本次测试的重难点;再如第三大题计算题,包括口算10分、解方程12分;还有第四大题解决问题也需要学生在草稿本上列竖式计算。
第三,此次考试的难度适中,符合当前新课标的难易比例。
可以客观地了解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状况,反应出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智力发展状况,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
青海西宁市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经典练习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1.一件衣服,上衣120元,裤子比上衣的价格少 13 ,裤子的价格是多少?列式为( )A. 120×(1- 13) B. 120÷ 13C. 120÷(1+ 13)A解析: A【解析】【解答】 一件衣服,上衣120元,裤子比上衣的价格少 13 ,裤子的价格是多少?列式为:120×(1- 13)。
故答案为:A 。
【分析】根据条件“上衣120元,裤子比上衣的价格少13”可知,把上衣的价格看作单位“1”,用上衣的价格×(1-13)=裤子的价格,据此列式解答。
2.红花朵数的 34等于黄花朵数。
把它们的关系写成数量关系式是( )A. 红花朵数×(1+ 34)=黄花朵数 B. 红花朵数× 34=黄花朵数C. 黄花朵数× 34=红花朵数 D. 黄花朵数×(1+ 34)=黄花朵数B解析: B【解析】【解答】解:写成数量关系是:红花朵数×34=黄花朵数。
故答案为:B 。
【分析】以红花朵数为单位“1”,把红花朵数平均分成4份,黄花朵数相当于其中的3份。
3.根据下面的线段图所表示的数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女生人数× 25=女生比男生多的人数 B. 男生人数× 25=女生人数C. 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7D. 女生人数×(1+ 25)=男、女生总人数C 解析: C【解析】【解答】解: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1:(1+25)=5:7。
故答案为:C 。
【分析】A 项中,男生人数×25=女生比男生多的人数;B 项中,男生人数×(1+25)=女生人数;D 项中,女生人数×(1+1+25) =男、女生总人数。
4.同一根2米长的绳子,小明剪去了 23,李东剪去了 23米,两人剪的相比较,( )。
A. 小明剪的多B. 李东剪的多C. 一样多D. 无法比较A解析: A【解析】【解答】2×23=43(米);43>23;小明剪的多。
部编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单元分析(全册)

部编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单元分析(全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1.1 教材内容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1.2 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 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以及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如何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复杂问题。
1.4 教学策略1. 采用实例引入,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 使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展示分数乘法的运算过程。
3. 设计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第二单元:分数除法2.1 教材内容本单元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以及能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2 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 能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以及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以及如何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复杂问题。
2.4 教学策略1. 采用实例引入,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 使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展示分数除法的运算过程。
3. 设计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第三单元:百分数3.1 教材内容本单元让学生掌握百分数的意义,了解百分数的运用,以及能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目标1.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运用。
2. 能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以及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和运用百分数,以及解决复杂问题。
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检测质量分析

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验质量分析教者:杜秀娟一、总体情况全班共有53名学生参加考试,满分为100分,平均分为74分,及格率为94%,按80分核算,优秀率为30%。
二、试题分析本次试卷命题以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为依据,紧扣瓣课程理念,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试题既做到了不偏、不难、不怪,又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水平。
具体如下:第一、二题都有是基本题,是这份试卷中最简单的,都是计算题。
第三题填一填,主要考查了分数乘法的计算以及简单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来做的简单数量关系,也是简单题。
第四题是列式计算,根据分数的意义来做简单的文字题。
第五题看图列式计算相对比较难,即考查了最简单的图画式应用题方面的知识,也考查了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计算。
第六题,算是这份试题里面最难的,是应用题。
三、试卷分析有些学生试卷卷面清晰,书写认真端正,正确率高,取得了满意的成绩;而有些学生书写差,成绩差。
这份试题里失分最少的是直接写出各题的结果,几乎没有失分,失分最多的是第三、六题。
学困生都没有做对。
四、存在有问题造成了较大差距,其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有:教师方面:(1)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2)平时教学抓得不实。
(3)忽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4)对教材的钻研不够,不能用最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解,不能设计出最优化的课堂设计。
学生失分原因分析:1、概念不清晰、不扎实。
2、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学生缺乏综合能力培养。
五、改进措施:1、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
(2)、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
(3)、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素质。
(4)、坚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
2、加强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
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比以往教材的思维要求高,灵活性强,仅用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教师一方面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一二单元试卷分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第一、二单元检测质量分析根据学校工作安排,9月26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了第一、二单元质量检测活动,我班45名学生参加了数学教学质量检测。
虽然实际考查结果基本达到了命题设想,平均分超过预期值,但从学生答题情况看,不尽人意之处不同程度存在。
为全面反思我们的教学得失,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下面就针对本次检测情况加以分析,并针对凸现的一些问题加以解决。
一、相关统计数据1、整体水平情况表注:满分110分2、平均分情况分析本次检测试卷的难度适中。
全班平均分达88.69分,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数,。
其中最高分为109分,最低分为16.5分;没有满分,高分低分差距较大。
3、优秀率、及格率(60分以上)情况分析本次检测中全班优秀率达24.4%,及格率是95.56%,2人不及格。
总体情况比较理想。
此次检测的优秀率、及格率都较高,与升级时相比提高不少。
最低16.5分,实事求是的说,低分学生的出现有时是教师无法左右的。
作为六年级数学教师,必须正视低分学生,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给予这部分学生更多的关注与关爱,帮助他们提高,努力减少低分学生人数,缩短与优秀生的差距。
二、失分情况分析在本次检测中,生均失分为21.31分。
(一)、填空部分的失分主要集中没认真审题上(如:第2、3、8小题),另外也有分数乘法的计算问题。
(二)、判断部分的失分主要集中于"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如:第3、5小题)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进行计算所致。
还有一部分学生第1小题错,忽略了0也是整数数这种情况。
(三)、选择部分的失分主要集中于"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及有关计算,学生对于一些简单的这部分内容需要教师加强判断方法的教学。
(四)、计算部分的失分主要集中于两大题:一是口算题中的"81×9×1.6,6313×3914等",主要是因为学生计算不够细心;二是分数乘法连乘计算,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会约分,反应出学生的基础较差。
六年级数学上册试卷分析

六年级数学上册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试题覆盖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三个单元的知识点,共6大题,24小题。
从概念理解、计算能力、实际应用三个方面命题。
具体题型为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位置与平移和解决问题。
试题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空间观念以及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容量造适中,难度适中,设置合理。
试卷通过多种形式,从各个角度考查了学生对本册上半部知识的掌握情况,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对计算法则、方法的掌握程度和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现了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及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合理性;突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强化应用意识,体现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数学的人文价值。
二、基本情况学生总体成绩较差,教学中问题多多。
三、答题情况第一题,填空。
得分率47.6%。
从试卷得分情况来看,此题得分率最低。
失分原因主要有学生粗心和缺乏基本运算能力,如进率间的互化、化简比和求比值这样的基本运算题目失分很普遍。
第二题,判断。
得分率57.1%。
这道题目当中的题目在前面的学习和复习中都曾出现过,并做过反复的巩固练习,然而得分率仍然不高。
不难得出,学生的基础太差。
第三题,选择。
得分率52.4%。
此题失分的缘由主要表现在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欠缺,能力不强。
第四题,计算。
得分率51.1%。
本题包括直接写出得数、解方程和计算三部分,主要以单纯地计算题为主,但得分率却依然偏低,甚至连直接写出得数这样的题也有只得2分的情况,学生口算、笔算能力之差由此可见一斑。
教学中发现竟然有百分四十以上的学生连乘法口诀还没有熟记,太悲哀了。
这不得不引起我的高度关注和深刻反思。
另外,也有不少人对乘法运算定律掌握不好。
第五题,位置与平移。
这道题得分率最低,说明学生缺乏空间位置观念。
第六题,解决问题,得分率59.2%。
这是一道在整个试卷中得分率最高的题目,但得分仍偏低。
六(2)班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试卷分析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试卷分析一.试卷总体分析:这张试卷的题型丰富,囊括了本单元的所有内容.题型有填空、判断、选择、计算、看图列式、解决问题五个类型。
这份试卷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要知识的考查保证较高的比例。
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考生答题情况分析;1.分数情况参考人数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最高分最低分班级五(2)35 85.3 97.14% 65.7% 100 502.学生答题情况:1、填空题,8小题19个空。
错题主要集中在第3、4、8题。
第3题学生没能分清具体数和分率。
第4题也有不少人把长方形周长公式弄错了。
第8题有的学生没能分清没能分清多六分之一是多单位“1”的六分之一,当成了之多六分之一这个数了。
2、判断题,共6题。
学生答题情况较好,只有第六小题,错误较多些。
3、选择题,共5题。
学生答题情况较好。
4、计算,共3大题。
分为直接写得数、简便运算和列式计算。
口算正确率较高,简便运算第三小题,分数乘加混合的,许多学生把直接先加再乘,错误较多。
列式计算,共三题,学生列式较好,但不少学生计算还是粗心,有一些错误。
5、看图列式共两题,学生答题较好,列式基本正确。
6、解决问题,共5题。
学生答题一般,题目本身并不难,错误集中在第2题和第5题,第二题学生没有注意到最后单位要换算,出了些错误。
第5题,学生算出小芳的标本数,最后没有减去小红给她的4件,有不少错误。
三、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从这几方面加以改进。
1、注重培养学生细心解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2、课堂效果有待提高。
所有题目,在复习时已经讲过,但是类似的题目学生还不能正确答题,证明课堂效果不佳,当然也说明学生的强化训练不够。
3、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类题目还要加强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付换芬
本次考试试卷为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检测题,开学至今已经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我利用中午和课余做了大量的后进生的辅导工作,但考试成绩还是很不理想,在这次单元考试中全班49人参加考试,19人不及格,90分以上10人,80分以上18人,分数为个位数的10人。
下面是本次考试的具体分析:
一、试题成因及分析:
(一)填空题。
这一大题注重于第一单元中的基础知识,对于大部分内容,相对于中上的同学,都能努力做到不扣分,但个别小题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没有弄清楚“整数乘分数意义与分数乘分数的意义”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这两个小题失分较多。
(二)判断题。
这一大题是全班同学失分最多,主要是学过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没有理解和掌握。
例如:“1/4和1/4吨”的区别。
(三)计算题。
第1小题简便计算,全对的学生很少,就连成绩好的学生也会扣掉半分或一分,主要是对运算定律的变形不会灵活运用。
第2小题是分数的计算,失分较多,主要是计算方法不熟练,计算不过关。
(四)应用题。
学生失分较多,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学生没
有理解题目中所阐述的数量关系,不能正确列出算式;二是不认真读题、审题,没有弄清题目的意思,三是计算不过关,加上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
二、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从检测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1、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
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2、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尤其是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编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解决问题到喜欢解决问题。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要学生说题目的算理,也许不一定会错,但有时他们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
这点可以从试卷上很清晰地反映出来。
学生排除计算干扰的本领。
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多做一些与生活有关联的题目,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