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写作模拟《“利己”还是“利他”》材料题解析及范文

合集下载

利己利他的高中议论文素材

利己利他的高中议论文素材
利己利他的高中议论文素材
在一个高度竞争的社会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人谈论利己和利他的 问题。利己是指一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与幸福,而利他则是指一个人 关注和帮助别人。在我的观点里,一个人应该正确地平衡利己和利他 两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一个人应该关注自己的利益和幸福。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 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只有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才能够实现人生 的目标和理想。比如,一个学生应该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成绩,以 便能够升学和找到一份好工作。一个企业家应该努力发展自己的企业, 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因此,一个人应该在追求自己的利 益和幸福时,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然而,仅仅关注自己的利益和幸福是不够的。我们应该认识到,在这 个社会中,我们需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 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也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因 此,我们应该关注他人的需要和利益,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供支持 和帮助。比如,一个学生应该关注同学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 问题,提供帮助和支持。一个企业家应该关注员工和客户的需要和利 益,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综上所述,利己和利他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偏废一方。一个人应该在 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的同时,也应该关注他人的需要和利益,积极 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供支持和帮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这个 社会中取得成功,享受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பைடு நூலகம்

2023高考模拟主题作文----“利他”与“利己”

2023高考模拟主题作文----“利他”与“利己”

2023高考模拟主题作文----“利他”与“利己”“利他与利己二元思辨”【文题在线】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约翰·密尔是19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他20来岁时一度精神崩溃,变得麻木、低沉,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

后来他努力改变自己,发现使自己重新变得幸福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关心他人,关心周遭世界。

他说:“的确,幸福是一切行为规范的检验标准,以及生活的目的。

但只有不把这个目的当作直接目标,它才能够实现。

只有那些人会幸福——他们的心思都在自身幸福以外的事情上,在他人的幸福、人类的进步上,甚至在一些艺术追求上。

他们不以这些为手段,而将其本身当作理想的目的。

于是也顺便找到了自身的幸福。

”密尔的这段见解有个名字,叫做“利己主义悖论”,即对个人幸福的执著追求,将干扰甚至妨碍幸福的实现。

当我们完全沉迷于自我,沉迷在几英寸的手机屏幕小世界时——别以为那些短视频会带给你更广阔的世界,相反,那是一个靠着算法建立的时间牢笼——我们从来不会从中获得幸福。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段是哲学家约翰·密尔的一段经历;第二段是约翰·密尔的一段见解;第三段是对约翰·密尔的见解的进一步阐释,三段材料指向一个共同的话题:如何才能真正获得幸福?而对于这一个问题,约翰·密尔也以他的人生经历给出了答案:当我们想要靠利己获得幸福时,往往会事与愿违;但是当我们能懂得关心、帮助他人,关心这个世界,不再抱有那么强烈的利己功利主义时,我们反而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幸福。

其实,这也是另一方式的利己。

所以,写作的关键就是要根据材料厘清“利他”与“利己”的关系,并分析出怎样才是获得最终幸福的根本途径。

其实,在这个人与人交流频繁、关系紧密的社会生活中,若心中只有自己而不顾及他人,最终也会使自己的利益受损;而积极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往往最终也会让自己得益。

利己与利他的对比论证发言稿800字作文

利己与利他的对比论证发言稿800字作文

利己与利他的对比论证发言稿800字作文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利己"和"利他"的一些想法。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利己"。

"利己"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事情。

比如说,如果你特别喜欢玩游戏,你就会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玩游戏上,而不做其他事情。

这样的做法就是"利己"的。

再来看看什么是"利他"。

"利他"就是为了别人的利益而做事情。

比如说,如果你看到一个陌生人掉进了水里,你会勇敢地跳下去救他,即使这样做会让你自己感到很累或者弄湿了衣服。

这样的做法就是"利他"的。

现在你们应该知道"利己"和"利他"之间的区别了吧?那么,它们两者到底哪一个更好呢?我认为,我们应该学会兼顾"利己"和"利他"。

因为如果我们只顾着"利己",那就太自私了,我们会忽视别人的需求。

但如果我们只顾着"利他",那也不对,因为我们自己也有自己的需求需要满足。

所以,理想的做法是,我们要在"利己"和"利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有时候我们可以为自己着想一些,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有时候我们也要考虑别人,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帮助别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善良、有爱心、但同时也有独立个性的人。

就像我们的老师常说的那样:"宝贵的不仅是帮助别人,更重要的是懂得关爱自己。

"所以,朋友们,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平衡"利己"和"利他",努力成为一个有爱心、有正义感,但同时也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好孩子!篇2标题:利己与利他的对比大家好,我是小明。

利己 利他 高三作文

利己 利他 高三作文

利己利他高三作文“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俗语很多人都听过,仿佛在告诉我们,利己是人的天性。

可如果人人都只想着自己,那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记得高三那会儿,学习压力大得像一座山压在身上,让人喘不过气来。

每天都有做不完的试卷,背不完的知识点,感觉自己就像一台不停运转的学习机器。

在这样紧张的氛围中,发生了一件小事,却让我对利己和利他有了更深的思考。

我们班有个学霸,叫小李,成绩那叫一个好,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他聪明、勤奋,还特别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

按说这样的学霸,应该是独来独往,只顾自己学习吧?可事实并非如此。

有一次数学模拟考,那题目难得出奇,我拿到试卷就懵了,脑袋里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考试结束,看着惨不忍睹的分数,我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就在我独自在教室里对着试卷发愁的时候,小李走了过来。

“这题其实不难,你看啊,从这个条件入手……”他居然主动给我讲起了题。

我当时又惊讶又感动,心想他干嘛浪费自己的时间来帮我这个学渣。

他讲得特别仔细,每一个步骤都解释得清清楚楚。

我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你这么帮我,不怕浪费你的时间,影响你自己学习啊?”他笑了笑说:“这有啥,给你讲题的过程中,我自己也能再巩固一遍知识,而且大家一起进步不是更好嘛。

”从那以后,小李经常帮我们几个成绩不太好的同学答疑解惑。

他会把自己整理的笔记借给我们看,还会跟我们分享他的学习心得。

在他的帮助下,我们的成绩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一开始,我觉得小李这样做有点傻,把自己的宝贵时间和精力花在别人身上。

但后来我发现,他在帮助我们的同时,自己也变得越来越优秀。

因为他在给我们讲解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而且他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更重要的是,他在班里的人缘越来越好,大家都很喜欢他,愿意跟他一起学习、一起讨论问题。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道理,有时候利他并不是牺牲自己的利益,而是一种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方式。

就像在一个团队中,如果每个人都只想着自己出风头,不考虑团队的整体利益,那么这个团队肯定走不远。

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利他之水 润己之心

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利他之水 润己之心

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利他之水润己之心【导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之所以推崇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水包含了“利他”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贤人的境界是“自利利他,胸怀天下”。

但现在不少人认为,利他和利己是对立的,利他就是牺牲自己,利他思维违背人的本性,因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究竟应该“利己”还是“利他”?这一问题引起了同学们激烈的争论。

请你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并在班会上与同学们交流。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1.审原材料——此一模作文属于“话题型”材料作文,作文的核心话题是“利己和利他”。

原材料以老子名言引出“利他“精神,然后提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古贤人“自利利他,胸怀天下”之境界,即,融利己于利他之中,完成自他二利。

最后是现代不少人的狭隘甚至错误观点:利他和利己是对立的,利他就是牺牲自己,利他思维违背人的本性,因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2.审情境限制——本次命题的情境限制是“班会发言稿”与同学们交流,班会是学校的德育教育主阵地,班会场合发言目的,不能止于思想观点的争鸣,关键是促学生健康成长。

因此,发言主题要积极向上,有正能量。

演讲稿发言稿的语言要求做到准确、精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不能讲假话、大话、空话,也不能讲过于抽象的话。

要多用比喻,多用口语化的语言,深入浅出,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把概念的东西形象化,让听众听得入耳、听得入心。

好的演讲稿发言稿,应该既有热情的鼓动,又有冷静的分析,要把抒情和说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审驱动任务——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这个问题是:究竟应该“利己”还是“利他”?“联系实际”就是要求所写作文不能只说空话、套话,要求文章有真我、真生活。

【高考作文模拟】关于“利已、利他”作文解析、导写、范文

【高考作文模拟】关于“利已、利他”作文解析、导写、范文

高考作文模拟】关于“利已、利他”作文解析、导写、范文【原题呈现】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马云演讲时曾说:做任何生意,必须想到三个赢,第一个是客户赢,第二个是合作伙伴赢,第三才是你赢。

三个赢,少任何一个,生意都没法做下去。

这就是互联网时代最了不起的利他主义。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曾说: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们问题的要害在于没有信仰,没有超越一己私利的大关怀、大悲悯,没有责任感和承担意识,必然将个人私欲作为唯一追求。

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院院长李淼说:最善于利己的人,往往也最善于利他。

与之相反,理想色彩过重的人,在牺牲自己的时候,牺牲起别人也轻而易举。

读完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论述类文章。

【解析】本题中,考生可以用捕捉关键词的办法,展开快速有效的审题。

通读材料可以比较容易地提取出这几个关键词——利己、利他、时代、社会,于是我们的论题便可以确立为“当今时代利己与利他的选择” 。

综合比较,在立意上,可以有三个角度:1)摒弃“利己主义” ,积极为人。

(2)拒绝伪善,善于利己。

(3)化解“利己”与“利他”的冲突,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比较上述三个立意,(2)(3)两个优于(1),而(3)句又在利己与利他的选择上做足了思辨功夫,更具内涵与逻辑张力,是写作中的优选项。

【多维立意解读】方向1:摒弃“利己主义” ,积极为人名师支招这里最大的问题就是要厘清概念。

“利己”是人的必然需求,“自己”本身是“人”的一员,让每一个个体都能获得良好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因此“利己”无可厚非。

而“利己主义”则不然,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利己” ,而是将“利己”发挥到极致,具有极强的排他性。

奉行“利己主义” 的人,以“利己”为最高追求和最终目的,将“利己”作为处事原则和宗旨,凡是有碍于自己发展的一律踢开,凡是能帮助自己获利的则全部拿来。

这样的人眼里只有自己,枉顾他人、秩序、道德,是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符,当摒弃之。

2020年高考材料作文模拟题解及佳作点评

2020年高考材料作文模拟题解及佳作点评

2020年高考材料作文模拟题解及佳作点评一、作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

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

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

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

”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

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已经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

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成功从小事做起游客因为一点小事而没有能租到已经感到满意的房子告诉我们,做好小事是成功的基石,成功要从小事做起。

东汉时有一少年,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不堪。

他父亲的朋友去看他见状说:“孺子何不洒扫待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朋友立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这位少年从此从小事做起,志在四方的他终于成了杀敌良将——陈蕃。

只有将小事做好,将伟大理想埋在心中,才有可能成功。

试想,连居屋之地都懒得扫,谈何一扫天下乎?再伟大的事业都要从平凡的小事开始。

克洛克家境并不富裕,他下课就到一家快餐店打工。

起初老师让他擦桌子,可他毫无干劲,当天就溜回家。

回家后,他父亲叫他如何擦好桌子,克洛克用心地在快餐店里依次用五条毛巾擦每一张桌子,最终得到老板赏识。

之后,努力工作的他继承了这家快餐店,并将它发展成了赫赫有名的麦当劳。

如今,麦当劳已经风靡全球,你可曾想过它是如何打造成功并与肯德基并驾齐驱的呢?你可曾想过克洛克是凭借什么继承并发展它的呢?是啊!他拥有从小事做起的精神,从而缔造了自己的辉煌。

2020高考作文预测题目:利他之水润己之心

2020高考作文预测题目:利他之水润己之心

2020高考作文预测题目:利他之水润己之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之所以推崇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水包含了“利他”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贤人的境界是“自利利他,胸怀天下”。

但现在不少人认为,利他和利己是对立的,利他就是牺牲自己,利他思维违背人的本性,因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究竟应该“利己”还是“利他”?这一问题引起了同学们激烈的争论。

请你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并在班会上与同学们交流。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1.审原材料--此一模作文属于“话题型”材料作文,作文的核心话题是“利己和利他”。

原材料以老子名言引出“利他“精神,然后提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古贤人“自利利他,胸怀天下”之境界,即,融利己于利他之中,完成自他二利。

最后是现代不少人的狭隘甚至错误观点:利他和利己是对立的,利他就是牺牲自己,利他思维违背人的本性,因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2.审情境限制--本次命题的情境限制是“班会发言稿”与同学们交流,班会是学校的德育教育主阵地,班会场合发言目的,不能止于思想观点的争鸣,关键是促学生健康成长。

因此,发言主题要积极向上,有正能量。

演讲稿发言稿的语言要求做到准确、精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不能讲假话、大话、空话,也不能讲过于抽象的话。

要多用比喻,多用口语化的语言,深入浅出,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把概念的东西形象化,让听众听得入耳、听得入心。

好的演讲稿发言稿,应该既有热情的鼓动,又有冷静的分析,要把抒情和说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审驱动任务--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这个问题是:究竟应该“利己”还是“利他”?“联系实际”就是要求所写作文不能只说空话、套话,要求文章有真我、真生活。

4.对标“双核心”--“双核心”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学生核心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写作模拟《“利己”还是“利他”》材料题解析及范文
【作文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之所以推崇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水包含了“利他”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贤人的境界是“自利利他,胸怀天下”。

但现在不少人认为,利他和利己是对立的,利他就是牺牲自己,利他思维违背人的本性,因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究竟应该“利己”还是“利他”?这一问题引起了同学们激烈的争论。

请你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并在班会上与同学们交流。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题解】
1.审原材料--此一模作文属于“话题型”材料作文,作文的核心话题是“利己和利他”。

原材料以老子名言引出“利他“精神,然后提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古贤人“自利利他,胸怀天下”之境界,即,融利己于利他之中,完成自他二利。

最后是现代不少人的狭隘甚至错误观点:利他和利己是对立的,利他就是牺牲自己,利他思维违背人的本性,因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2.审情境限制--本次命题的情境限制是“班会发言稿”与同学们交流,班会是学校的德育教育主阵地,班会场合发言目的,不能止于思想观点的争鸣,关键是促学生健康成长。

因此,发言主题要积极向上,有正能量。

演讲稿发言稿的语言要求做到准确、精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不能讲假话、大话、空话,也不能讲过于抽象的话。

要多用比喻,多用口语化的语言,深入浅出, 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把概念的东西形象化,让听众听得入耳、听得入心。

好的演讲稿发言稿,应该既有热情的鼓动,又有冷静的分析,要把抒情和说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审驱动任务--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这个问题是:究竟应该“利己”还是“利他”?“联系实际”就是要求所写作文不能只说空话、套话,要求文章有真我、真生活。

4.对标“双核心”--“双核心”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学生核心素养”。

考场作文不是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符合主流价值观的立意,尤其是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意和指向。

【范文】
利他之水润己之心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趋行于人世的轨道,览遍群山的卓尔不群,方能领悟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奥秘。

以利他为善良之初,方为植根于内心的修养,胸怀天下的超然之始。

以利他之水,养举世之正气。

许多时候,我们总是过迟地意识到奇迹曾经就在我们身边。

但这并能阻挡利他主义者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每个人都是一粒小小的种子,渴望冲破桎梏,迎接崭新的日光。

贝索勒与普鲁斯特关于定比定律各抒己见,相互争执了十年之久。

在普鲁斯特的演讲中,他指出: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的功劳。

他没有否定贝索勒的努力,在“利人”同时也正是“利己”。

为何不能说“利他也是利己”?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而“利他”正是活水源泉,带来了“利己”这一渠清泉。

以利他之水,养有根之木。

世上万事万物,向来都不是绝对的。

倘若别人都在承受苦难,幸福也不会落在一个人的头上。

由此可见,每个人都不应只是“利己”,更因“利他”,为集体着想。

这样方可在路过的每一处风景留下自己不可磨灭的印迹。

民间流传着一句谚语:“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

”而我们做人的格局正恰恰是我们未来的那张锅。

或许你不曾在意,但一滴雨露便可唤醒一株顽强的生命,一句温馨的话语便可使人心生善意,迷途知返。

有根之木须利他之水,方可枝繁叶茂,无限荣象。

以利他之水,胸怀天下。

当今的世界是发展的,相互融合的。

同样如今的中国也需要我们这一代人走好脚下的长征路,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一个胸怀天下的人必定不会被时代所抛弃。

能够融入如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定是那些善于“利他”的人,而后“利己”的“爱人”仁者,更是“兼相爱,交相利”的互利共赢的合作者。

没有人能够脱离他人而独立驰骋于时代的疆场。

修身正心,从自己做起,“养吾浩然之气”。

不是水的载歌载舞,卵石何以臻于完美。

有利他之水,何愁不能滋润干旱的土地,绽放灿烂的心花。

同样,没有“利他”的胸怀,何以成就植根于内心的修养。

从“小我”中脱离,关注人类的“大我”,才是真正的“利己”之道。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至善若人,人善“利他”而后“利己”。

或许这就是人类能够至今屹立而不倒的原因吧。

破千山万水,寻世间奥秘。

善良的人可能不是最厉害的,但他一定是以“利他之水,润己之心”的人,是能够洞察万物,胸怀天下的人。

“利他”并不是牺牲自己,而是人世间最纯粹的“利己”。

希望每个人都不要甘于现状,要为他人着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利己”者。

署名:某某某
2020 年1 月4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