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电源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电源优质课教案

高中化学电源优质课教案

高中化学电源优质课教案科目:化学年级:高中课时:1课时教材:《高中化学教材》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电池,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了解电池的电子流和离子流的关系。

3.掌握化学电池中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化学反应。

4.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关于化学电池的应用。

教学重点:1.不同类型的化学电池及其工作原理。

2.电池中的电子流和离子流的关系。

3.化学电池的主要化学反应。

教学难点:1.理解电子流和离子流的关系。

2.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化学电池应用。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不同类型的化学电池及其原理。

2.示范法:通过实验演示电池中的电子流和离子流的关系。

3.讨论法:讨论化学电池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化学电源的重要性,引出今天的课题。

二、讲解不同类型的化学电池及其工作原理(15分钟)1. 阐述原电池和电解质电池的区别。

2. 分别介绍原电池和电解质电池的工作原理。

三、讨论电子流和离子流的关系(15分钟)1. 分析电子流和离子流在电池中的运行机制。

2.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电子流和离子流的关系。

四、实验演示(15分钟)1. 设计实验,演示不同类型电池的反应。

2. 学生观察实验证明电子流和离子流的关系。

五、应用拓展(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电池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2. 提出解决方案,分享讨论结果。

六、课堂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化学电源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通过今天的课程,学生应该了解化学电源的种类、原理及应用,同时也应该掌握电子流和离子流在电池中的关系。

教师在讲解和实验中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电源的相关知识。

化学电源教案范文

化学电源教案范文

化学电源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电源的原理和构造;2.了解化学电源的种类和应用;3.实验验证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1.区分化学电池和燃料电池的不同;2.理解化学反应在电源中的转化过程;3.学习使用化学电源来驱动电器设备。

教学难点:1.分析不同类型的化学电源的特点和工作原理;2.探究化学电源的可持续性和可再生性。

教学准备:1.板书软件或黑板、彩色粉笔;2.化学电源模型;3.实验器材:电解槽、两根电极、电流计、电线、电池仓、化学试剂。

教学过程:STEP1:导入新课1.引发学生对化学电源的兴趣:展示一个小型的LED灯泡,询问学生如何让它发光;2.给出答案后,引出本节课的话题:“化学电源”。

STEP2:概念解释1.解释“化学电源”的含义:化学电源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通常由电池或燃料电池构成;2.解释“电解槽”和“电极”的概念:电解槽是用来进行电解的容器,电极则是放在电解槽中的两个导体。

STEP3:化学电源的种类和原理1.介绍化学电源的种类:化学电源主要分为电池和燃料电池两大类;2.解释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池内部有两种不同的金属和一种电解液,金属产生化学反应,生成电子流,从而产生电流;3.解释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燃料电池利用氧气和燃料(如氢气)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电流。

STEP4:化学电源的应用1.介绍化学电源的应用领域:化学电源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2.解释为什么化学电源在一些情况下更加适用:化学电源相较于传统电源更加环保且能够提供持续的电能。

STEP5:实验演示1.展示一个化学电源模型(如锌-铜电池);2.通过实验演示来验证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将一个锌片和一个铜片放进电解槽中,连接上电线,然后接通电流计观察电流的变化。

STEP6:课堂讨论1.询问学生实验结果,引导他们解释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2.讨论化学电源的可持续性和可再生性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化学电源的效率。

化学电源教案

化学电源教案

化学电源教案化学电源教案一化学电源一、促进观念建构的教学分析1.教材及课标相关内容分析前一节已经学习了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本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几种常见的化学电源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通过碱性锌锰电池、蓄电池和燃料电池进一步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理;了解化学电源的发展以及电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增强环保意识。

2.学生分析:前的第一课时学习了: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由于学生之前没有电化学的基础,理解原电池原理有一定的难度。

3.我的思考:通过视频、学生讨论、交流等方式导出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的各种电池的发展过程,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然后依次的分析,各种化学电源的原理,电池的缺陷,既增强了学生的分析,综合,应变能力,同时又促进了对原电池原理的进一步理解。

二、体现观念建构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性能及其应用;会判断电池的优劣。

2.过程与方法:本设计以开放式教学为指导思想,辅助以视频、讨论、归纳等手段,让 t “_blank“ 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理论知识,增强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化学电源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了解环境保护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搜集处理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及处理策略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性能及其应用?是教学重点,化学电池的反应原理是教学难点。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参与收集有关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的材料,视频展示、课堂讨论交流以及联系前面所学知识,将各类电池的结构特点、反应原理、性能、以及适用范围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主动对化学电池的反应原理进行建构。

四、促进观念建构的教学整体思路与教学结构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五、促进观念建构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原电池相关知识 [引入]1、讨论交流如果没有电池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2、引导以Cu-Zn 原电池为例让学生回顾有关原电池的知识。

高中化学化学电源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化学电源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化学电源教案设计化学电源又称电池,是一种能将化学能干脆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它通过化学反响,消耗某种化学物质,输出电能。

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学化学化学电源教案设计,盼望大家喜爱!中学化学化学电源教案设计一一、教学设想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在实践中获得学问,从而表达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我将教材内容与探究性学习结合在一起,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设计了“由实践到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思路。

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化学电源》选自平凡中学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山东科技版)《化学反响原理》(选修)第一章第三节。

在学习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后,通过对化学电源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原电池的实际应用,加深学生对原电池原理的理解,使学生的相识上升。

2.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①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电池的独创开展史,相识电池的分类、构造、主要用途及对环境的危害,造就获得、分析、加工、利用信息的技能。

②了解三种常见化学电源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应用,并能设计一些简洁的原电池装置。

③通过试验探究稳固学生试验操作的根本理论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查阅资料,使学生感悟求知过程,拓展所学的学问,造就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分析归纳的实力。

②通过用Flash展示三类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探究过程的体验与沟通,造就学生试验设计的实力、发散式思维实力、创新实力、表达实力、与人沟通沟通、合作的实力,熬炼学生的思维品质,造就创新精神。

③使学生体会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方法。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①通过资料的查找,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科学奥妙的爱好,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

②通过试验探究,让学生尝试获得胜利的体验,造就他们的创新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看法,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酷爱和期望③通过关注废旧电池的污染,渗透“绿色化学”意识教育,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必修二化学电源教学设计

必修二化学电源教学设计

必修二化学电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源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 掌握电源的分类和特点;3. 理解电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4. 学会计算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5. 掌握电池的使用和维护。

二、教学内容1. 电源的概念和基本原理1.1 电源的定义和作用1.2 电源的基本原理2. 电源的分类和特点2.1 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的区别2.2 并联电源和串联电源的区别2.3 不同类型电源的特点和应用3. 电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3.1 电池的基本构造3.2 电池的工作原理3.3 常见电池的种类和特点4. 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4.1 电池的电动势定义和计算公式4.2 电池的内电阻概念和计算方法4.3 内电阻对电源输出的影响5. 电池的使用和维护5.1 电池的正确使用方法5.2 电池的充电和放电原理5.3 电池的寿命和维护方法三、教学方法1.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电源的分类和特点,并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2.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制作简单的电池并观察其工作过程;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电池的实际应用并思考电池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4. 教师讲解:结合教材内容,教师进行讲解,重点讲解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入话题,如电动车的电源是什么?2. 知识点讲解:分别讲解电源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电源的分类和特点、电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等知识点。

3. 实践探究:安排实验环节,让学生制作简单的电池,并观察其工作过程。

4. 讨论总结:学生分组讨论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计算方法,并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5. 案例分析:通过电池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思考电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6. 深化拓展:让学生自主研究不同类型电池的特点和应用,并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

7.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并提出进一步学习的问题和方向。

五、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的能力,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论陈述等方面;2. 讨论表现:评价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积极参与、提出合理观点等方面;3.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包括理解案例内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4. 自主研究:评价学生在自主研究中的表现,包括研究成果的全面性和深度等方面。

化学电源 教案

化学电源 教案

化学电源教案教案标题:化学电源教案目标:1. 了解化学电源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常见的化学电源种类及其特点。

3. 学会使用化学电源进行实验和应用。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简要介绍化学电源的概念,并与学生分享一些常见的化学电源的例子,如干电池、锂电池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电源是如何产生电能的,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知识讲解:1. 介绍化学电源的原理:化学反应通过释放或吸收电子来产生电能。

2. 详细介绍常见的化学电源种类及其特点,包括干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等。

3. 解释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和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过程。

实验操作:1. 分发实验材料,包括干电池、导线、灯泡等。

2.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使用干电池点亮灯泡。

3. 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并思考干电池是如何产生电能的。

应用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手电筒、手机、电动车等。

2. 让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一个应用场景,设计一个使用化学电源的产品,并展示给全班。

总结回顾:1. 概括化学电源的概念和原理。

2. 回顾常见的化学电源种类及其特点。

3. 总结化学电源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

教案评估:1. 在实验操作环节,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正确,以及他们对干电池产生电能的理解是否准确。

2. 在应用拓展环节,评估学生对化学电源应用的理解和创新能力。

教学资源:1. 干电池、锂电池等化学电源样品。

2. 实验材料:导线、灯泡等。

3. 教学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说明。

教案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其他类型的化学电源,并进行比较分析。

2.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3. 探讨化学电源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化学电源对环境的影响。

高二化学-化学电源教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高二化学-化学电源教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教案及其应用难点化学电池的反应原理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二节化学电源一、化学电源1、化学电源的分类: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等。

2、化学电源的优点:(1)能量转换效率高,供能稳定可靠。

(2)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不同容量和电压的电池和电池组,使用方便。

(3)易维护,可在各种环境下工作。

3、原电池的优劣或适合某种需要判断标准:(1)比能量(2)比功率(3)电池的储存时间的长短二、一次电池1、碱性锌锰干电池:负极(锌筒):Zn +2OH-—2e—= Zn(OH)2;正极(石墨):正极:2MnO2+2H2O+2e-= 2MnOOH+2OH-电池的总反应式为:Zn +2MnO2+2H2O= 2MnOOH+ Zn(OH)22、银锌电池:负极:Zn+2OH—-2e-=ZnO+H2O正极:Ag2O+H2O+2e-=2Ag+2OH-银锌电池充电和放电的总化学方程式为:Zn+Ag2O2Ag+ ZnO3、锂电池:8Li+3SO2Cl2=6LiCl+Li2SO3+2S三、二次电池1、铅蓄电池负极:Pb-2e-+SO42-=PbSO4正极:PbO2+2e-+4H++SO42-=PbSO4+2H2O蓄电池充电和放电的总化学方程式为:Pb+PbO 2+2H 2SO 42PbSO 4+2H 2O四、燃料电池1、燃料电池(碱性)负极:2H 2+4OH ——2e —=4H 2O正极:O 2+2H 2O+2e —=4OH —电池的总反应为:2H 2 + O 2 = 2H 2O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 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学与问]在日常生活中,你用过那些电池?你知道电池的其它应用吗? [投影] [学与问]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用过哪些电池,你知道电池的其它应用吗?电池化学电池太阳能电池原子能电池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将放射性同位素自然衰变时产生的热能通过热能转换器转变为电能的装置[交流结果]干电池、蓄电池、纽扣电池、燃料电池,电池可用于照明、电动车动力、手机电源、手表电源等。

高中化学必修电源讲解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电源讲解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电源讲解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电荷、电场、电势、电流、电阻等概念;
2. 理解电源的工作原理及不同种类电源的特点;
3. 掌握电路中的基本串、并联电路的搭建方法及计算;
4. 能够解决电路中的简单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电荷和电场的基本概念;
2. 电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 电流和电阻的概念及单位;
4. 电源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5. 串、并联电路的搭建及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举例引入电源的概念及重要性;
2. 学习电荷和电场的基本概念,通过实验观察演示说明;
3. 学习电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进行实验验证;
4. 学习电流和电阻的概念及单位,通过案例解析说明;
5. 学习不同种类电源的特点及工作原理,分析实际应用;
6. 学习串、并联电路的搭建方法,进行实验操作;
7. 进行电路中的简单问题解析,让学生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
8.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课堂小结。

四、教学手段:
1. 教师讲解;
2. 实验演示;
3. 课堂互动讨论;
4. 课外习题练习。

五、教学评价:
1. 通过课堂作业、实验报告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2. 考试形式采用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进行测试。

六、教学建议:
1.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电源概念的理解;
2. 学生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电路中的应用;
3. 学生可以与同学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以上为高中化学必修电源讲解教案范本,仅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电源》教学设计
宝安区龙华中学邓丽瑛
一、教学设想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主探索,在实践中获得知识,从而体现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我将教材内容与研究性学习结合在一起,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设计了“由实践到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思路。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电源》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山东科技版)《化学反应原理》(选修)第一章第三节。

在学习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后,通过对化学电源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原电池的实际应用,加深学生对原电池原理的理解,使学生的认识上升。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电池的发明发展史,认识电池的分类、构造、主要用途及对环境的危害,培养获取、分析、加工、利用信息的技能。

②了解三种常见化学电源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应用,并能设计一些简单的原电池装置。

③通过实验探究巩固学生实验操作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查阅资料,使学生感悟求知过程,拓展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分析归纳的能力。

②通过用Flash展示三类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探究过程的体验与交流,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发散式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创新精神。

③使学生体会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资料的查找,激发学生探索化学科学奥秘的兴趣,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

②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尝试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
③通过关注废旧电池的污染,渗透“绿色化学”意识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三种常见化学电源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设计化学电池的探究。

难点:三种常见化学电源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

三、教学方法
本节内容较为新颖,但课程标准对化学电源的要求较低,故主要运用了如下教学方法:1.发现学习: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生学习的基本结构是通过学生的发现去构造的。

因此,课前教师先提出关于化学电源的课题知识(见实验报告表1),学生自由选择一主题利用信息源进行收集资料,教师从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整合,帮助学生沿着知识框架不断攀升,使学生对化学电源的理解产生一个新的飞跃。

2.协作式教学法: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始终贯穿着协作教学法,体现了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例如:课前收集资料、调查结果的汇报交流、实验探究过程等。

3.实验探究法: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知识绝对不是固定、永恒不变的,它是作为探究过程的结果,同时也是作为另一个探究过程的起点。

实验探究过程让学生获得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激发他们向更高目标发出挑战。

4.形象教学法:教学中运用实物、视频、生动的动画课件,强调重点、分散难点,将具体感知和理论思维相结合,提高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四、学习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教学的落脚点就是为了让学生“会学”即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为此,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采取多种学习方法开展学习活动,有收集资料、分析归纳的自主学习方法,交流、表达、合作的学习方法,实验探究、讨论的学习方法等。

五、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课前一周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小组任选其中一种化学电源,并根据实验报告表1的知识框架查阅书籍、报刊或网站,开展资料收集工作,如:实物的获取、实地拍照、收集
图片、制作课件等。

培养了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合作、整合信息的技能。

2.教师准备
布置实验员在实验室为每小组(两人一组)准备实验探究的用品:铜片、锌片、铁片、碳棒、检流计、小灯泡、导线、大烧杯、硫酸铜溶液、稀硫酸、两个西红柿、两颗飓风葡萄。

六、教学流程
这节课按: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展示课前收集成果、评价交流→实验探究、拓展延伸→交流收获、前景展望→归纳总结等环节进行教学。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复习原电池组成条件,播放“请你来当医生”动画,请学生应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当一回医生,为病人诊断,从而引出电池的应用,进入本节课的主题——化学电源【复习巩固,承前启后,用课堂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把学生
的兴奋点及时引向本节课的主题】
2.展示课前收集成果、评价交流
①每个小组分别派代表上台用多媒体展示调查成果,例如:电池实物、课件、完善的
知识框架等,其它组的同学进行评价或发表感想或提出疑问。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好宏观调空,要善于发现学生发言中积极的因素或暴露出的模糊问题,并及时给予鼓励或指正。

【师生角色转换,体现了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培养表达、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营造了热烈的课堂气氛。


②教师小结:展示干电池、铅蓄电池、燃料电池、纽扣电池、海水电池、锂电池等图
片并简单介绍其应用;分别播放锌锰干电池、铅蓄电池和氢氧燃料电池的动画并介绍其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主要用途及优点,强调废旧电池的危害及回收处理。

【多媒体动画强调了教材的重点,分散了教材的难点,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增强了
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实现了实践到理论的飞跃。


3.实验探究、拓展延伸
由“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设计电池装置呢?”引出实验探究的主题:如何设计电池装置?
学生以两人为一小组根据桌面提供的器材动手组装电池装置,并把组装结果填入“实验报告表2”中。

教师巡堂指导,提出安全注意事项,规范实验操作,引导学生尽可能组装出多种电池装
置,同时强化环保意识。

【用理论指导实践,亲身体验探究过程,让学生尝试获得成功的体验,实现由理论到实
践的飞跃,培养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的精神。

渗透“绿色化学”意识
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交流收获、前景展望
①请一个学生上讲台在黑板上画出自己设计的装置图,其他学生补充与之不同的装置图;教师播放组合电池、瓜果电池的动画;师生共同总结设计电池装置需要考虑的条件。

【学生纷纷在黑板上画出不同的装置图,共享探究成果,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充分体现了教学相长及教学平等的原则。


②播放神六发射视频,展望电池的发展前景,例如太阳能电池、新型燃料电池等。

并指导学生课后阅读课本29页“化学前沿”。

【重现高科技视频画面,回归课本,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5.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①请学生口头总结本节学习的收获。

②作业:研究性课题:探究目前废旧电池的处理境况及废旧电池的回收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附方法: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整理后写成小报告或小论文)。

【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喜悦并形成持续发展的学习态势,实现了课堂的延续性。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着化学电源,通过多媒体动画、图片、视频、交流评价、实验探究等多种方式,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特别是在展示课前收集成果、评价交流环节中,师生角色转换,营造了浓烈的课堂气氛,在实验探究、交流收获环节中再次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贯穿整个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探究性,使知识技能的获得、过程方法的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得以同步进行并延伸。

八、板书设计
二、化学电源
1.常见的电池种类
锌锰干电池、铅蓄电池、燃料电池
2.实验探究——设计电池装置
附:
实验报告表1
实验报告表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