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电工基础电阻串联、并联、混联练习题(最新整理)
(完整版)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习题

临河一职电工基础课程导学案课题: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习题主备人田乐备课时间2013-04-21 备课组组长签字教研组长签字一填空题1.将l0和20两个电阻串联,总电阻是__________Ω。
若通过它们的电流是0.3A,则两电阻两端的总电压是__________V。
2.把R1=15和R2=5两个电阻并联接到6V电源上,等效电阻是 __________Ω,通过R1电阻的电流是__________A。
3,某灯泡额定电压是24 V,正常发光时灯丝电阻为16Ω,若想使该灯泡在电源电压为36V的电路中正常发光,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阻值为___________的电阻4.有4Ω和6Ω两个电阻.将它们串联后的总电阻是___________Ω;将它们并联后的总电阻是________Ω.5.将两个电阻串联,R l=2R2,则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_,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_____6.两个等值电阻,串联后总电阻为R1,并联后总电阻为R2,则R1:R2= _______ 7.已知:R1=R2=R3=2 Ω,在某一电路中,R1先与R2串联,再与R3并联,其等效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Ω.8.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_________________,写成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______________ ,写成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________________,写成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9. n个相等的电阻R串联,其等效电阻等于______;n个相等的电阻R并联,其等效电阻等于___________.10.有n个相同的电阻R,若把其中2个电阻串联起来,其等效电阻为;若把其中3个电阻串联起来,其等效电阻为________;若把n个电阻都串联起来,其等效电阻应为_________11.电阻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10Ω,已知R1=4Ω,则R2= ______Ω,它们并联后的总电阻为_______Ω.二选择题1.两电阻的阻值分别为10和20,它们串联的总电阻为 ( )A.6.7Ω B.10 Ω C.20Ω D. 30Ω2..两个组织分别为6Ω和3Ω的电阻,串联接在9V的电源两端,闭合开关后,电路中的电流为( )A.6A B.3A C.1A D.0.5A 3.如图所示,已知电阻R1=3Ω、R2=6Ω,电流表A的示数是0.6A,则电流表A1的示数()A 0.6AB 0.4AC 0.2AD 0.1A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O.8A.则电阻R1与R2的比值为()A 1:3B 3:1C 2:3D 3:25. 已知R1=6Ω,R2=R3=12Ω,UAB=12V,则I=()A3AB5AC1AD6A6.下图所示的是一个电路时的电表示数,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的读数是2.3A B.电压表的示数是13VC.电流表的读数是2.3V D.电压表的示数是2.3V备注:7.两只电阻组成串联电路,R1与R2电阻值之比是4:1,这两只电阻两端电压之比:()A. 4:1 B.3:1 C.1:3 D.1:48.如图11所示,已知电阻R1=5Ω,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1A,电流表的示数为I=1.5A,则R2两端的电压U2为()A 5VB 4VC 6VD 10V三计算题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5V(电源的内阻忽略不计), R1为40Ω;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求:(l)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多大?(2)R2是多大?2.已知:R1=4Ω,R2=R3=3Ω,R4=R5=12Ω,UAB=20V,那么等效总电阻是多少?I等于多少?3.已知:R=2Ω,画出等效电路图,并求出等效电阻RAB等于多少?。
初三物理串联并联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串联并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吗?A. 正确B. 错误答案:A2. 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
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吗?A. 正确B. 错误答案:B3. 串联电路中,电阻R1和R2的总电阻R等于:A. R1 + R2B. R1 - R2C. R1 / R2D. R1 * R2答案:A4. 并联电路中,电阻R1和R2的总电阻R的倒数等于:A. 1/R1 + 1/R2B. 1/R1 - 1/R2C. R1 / R2D. R1 * R2答案:A二、填空题5.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答案:相等6.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答案:相等三、简答题7. 解释为什么在串联电路中,电阻的总阻值等于各个电阻阻值之和?答案: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电阻上是相同的。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 = V/R,其中V是电压,R是电阻。
因此,总电压V总 = I * R 总,而R总 = R1 + R2 + ... + Rn(n为电阻数量)。
由于电流I相同,所以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电压之和,从而得出总阻值等于各个电阻阻值之和。
8. 解释为什么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倒数之和?答案: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是相同的。
总电流I总是各支路电流I1、I2、...、In之和,即I总 = I1 + I2 + ... + In。
根据欧姆定律,I = V/R,所以I1 = V/R1,I2 = V/R2,...,In =V/Rn。
将这些等式相加,得到I总 = V/R1 + V/R2 + ... + V/Rn,即I总 = V * (1/R1 + 1/R2 + ... + 1/Rn)。
因此,总电阻R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
四、计算题9. 假设有两个电阻,R1 = 6Ω和R2 = 12Ω,它们串联在一个电路中,求总电阻。
电阻串联和并联经典习题(含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电阻串联和并联姓名一.选择题(共5 小题)1.两个相同的电阻R 串联后的总电阻为60Ω,如果把这两个电阻并联起来,则总电阻为多少?()A.10Ω B.15Ω C.30ΩD.90Ω2.两个等值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是3Ω,若将它们串联起来,总电阻是()A.3Ω B.6Ω C.9Ω D.12Ω3.有两个电阻以一定的方式连接在电压为6 伏的电源上,如果测得电流为0.5 安,则这两个电阻及连接方式是()A.R1=8ΩR2=4Ω并联B.R1=10Ω R2=2Ω并联C.R1=20Ω R2=30Ω串联D.R1=20Ω R2=30Ω并联4.二氧化锡传感器能用于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它的原理是其中的电阻随一氧化碳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将二氧化锡传感器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则当二氧化锡传感器所处空间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增大时,电压表示数U 与电流表示数I 发生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U变大,I变大B.U 变小,I变小C.U变小,I变大D.U 变大,I 变小图4 图55.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当开关S 闭合时()A.A 示数变小,V 示数变大B.A 示数变大,V 示数不变C.A 示数不变,V 示数变小D.A 示数不变,V 示数变大6.一只3Ω的电阻和一只6Ω的电阻,它们串联起来后的总电阻为Ω,它们并联起来后的总电阻为Ω.7.两个电阻,分别标有“3V、0.5A”和“6V,0.3A”字样.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使用,那么电路中的电流不能超过A;将它们并联后接入电路使用,那么电路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V.8.将电阻R1、R2 串联后接入电路时,电压之比U1:U2=3:5;现将它们并联后接入电路,则电流之比I1;I2=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V.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4A,电压表的示数为8V,则电阻R2的阻值是Ω.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向右移动,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图9 图10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只闭合开关S2时,电压表示数为6V,则电源电压为V;只闭合开关S1 时,电压表示数为2V,若已知L2 的阻值为10Ω,则L1的阻值为Ω.11.在图电路中,R1=10Ω,R2=20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3A.(1)电阻R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2)通过R2的电流是多少?(3)干路中的总电流是多少?12.(2011•湖北)某课外活动小组需要对两个定值电阻R1、R2 和一只滑动变阻器R3 的电阻进行测量,将这些元件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S1,断开S2,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2A,电压表的示数为2V;若将S1、S2 都闭合,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0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电流表的示数为0.9A.求:(1)R1的阻值是多少?(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3是多少?(3)R2的阻值是多少?2016 年07 月26 日913460096 的初中物理组卷电阻串联和并联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 小题)1.B;2.D;3.D;4.A;5.B;二.填空题(共5 小题)6.9;2;7.0.3;3;8.5:3;9.10;小;10.6;20;三.解答题(共2 小题)11.;12.;。
(完整版)《电工基础》试题库及答案

《电工基础》试题库说明:『1』本试题库使用专业:机电系大专专业『2』课程考核要求与知识点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识记:基本概念基本定律2、理解:(1)电位、电功率、电能的概念。
(2)电压、电流及它们的参考方向。
(3)电阻元件电压与电流关系,欧姆定律。
(4)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电压与电流关系(5)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3、运用:(1)参考方向的应用;(2)应用KCL、KVL求未知电流和电压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1、识记:(1)电阻并、串联特性;(2)电阻星、三角连接的等效互换公式(3)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互换条件;(4) 戴维宁定理的条件和内容2、理解:(1)等效变换的概念。
(2)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互换条件;(3)戴维宁定理的条件和内容(4)叠加定理的条件和内容3、运用:(1)电阻串联、并联、混联的连接方式和等效电阻、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
(2)支路电流法、网孔法、节点法求解电路的方法(3)应用戴维宁定理确定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4)运用叠加定理分析含有两个直流电源的电路。
第三章正弦交流电路1、识记:(1)正弦量的频率、角频率、周期的关系;(2)正弦量有效值、最大值、平均值的关系;(3)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4)各种元件的复阻抗;(5)R、L、C元件电压与电流关系,感抗、容抗,平均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2、理解:(1)正弦交流电路量的特点;(2)R、L、C元件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各种关系;(3)串、并联谐振;3、运用:(1)RL、RC串、并联电路的分析(2)RLC串、并联电路的分析(3)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的计算第四章三相正弦交流电路1、识记:(1)对称三相正弦量(2)星形、三角形两种联结方式下线电压、相电压的关系,线电流、相电流、中性线电流的关系(3)对称三相电路的功率2、理解:(1)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方法(2)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方法及中线的作用3、运用:(1)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2)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第五章磁路与变压器1、识记:(1)磁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2)变压器的特性参数2、理解:(1)铁磁性物质的磁化性能与磁化曲线和磁路的欧姆定律(2)交流铁心线圈电路磁通与外加电压的关系(3)变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4)特殊变压器的使用第六章供电与安全用电1、识记: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常识2、理解:发电、输电及工企供电配电第七章电工测量1、识记:(1)电工仪表与测量的基本常识;(2)万用表的使用方法2、理解:万用表的的结构3、运用:电压、电流的测量;电阻的测量;电功率的测量;电能的测量『3』考试命题内容具体分配情况(1)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比例为:识记约占15%,理解约占45%,运用占40%;(2)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比例为:较易占20%,中等占70%,较难占10%;(3)期末试题从本试题库中抽取。
电路基础实验——实验四 电阻串联,并联及混联的测试

实验四电阻串联,并联及混联的测试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电阻串联,并联及混联电路的特点。
2.掌握串联电阻分压和并联电阻分流的电路知识。
二、实验内容1.电阻串联电路的测量电阻串联电路图:U S=6V等效电阻:R=R1+R2+R3= 156欧姆I= U S/ R=38.46mAU R1= I×R1= 1.96VU R2= I×R2= 2.89VU R3= I×R3= 1.15V也可用分压公式法算各电压(略)电阻并联电路图:4.电阻并联电路理论值计算:U S=6V等效电阻:1/ R =1/ R1+1/ R2+1/ R3求得:R=1/(1/ R1+1/ R2+1/ R3)=158.906欧姆因为:U S= U1 =U2 =U3=6 V故:I= U S/ R= 37.75mAI 1= U1/ R1= 6mAI 2= U2/ R2= 11.76mAI 3= U3/ R3= 20mA而I 2..3= I 2+ I 3=31.76 mA也可用分流公式法算各电流(略)电阻混联电路图:表三:6.电阻混联电路理论值计算:U S=6V电路中并联部分等效电阻:R并=1/(1/ R2+1/( R3 +R4) +1/( R5 +R6)) 电路等效总电阻:R= R1+R并=125.1欧姆用分压公式有:U R1= ( R1/(R1+R并))×U S= 3.571VU R2= (R并/(R1+R并))×U S=2.429 VI 1= U R1/ R1= 47.9mAI 2= U R2/ R2= 16mAI 4= U R2/(R3+R4)=16 mAI 5= U R2/(R5+R6)= 16mAI 3= I 4 +I 5= 32mA也可用分流公式法算电流(略)。
《电工基础》试题库及答案

《电工基础》试题库说明:『1』本试题库使用专业:机电系大专专业『2』课程考核要求与知识点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识记:基本概念基本定律2、理解:(1)电位、电功率、电能的概念。
(2)电压、电流及它们的参考方向。
(3)电阻元件电压与电流关系,欧姆定律。
(4)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电压与电流关系(5)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3、运用:(1)参考方向的应用;(2)应用KCL、KVL求未知电流和电压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1、识记:(1)电阻并、串联特性;(2)电阻星、三角连接的等效互换公式(3)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互换条件;(4) 戴维宁定理的条件和内容2、理解:(1)等效变换的概念。
(2)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互换条件;(3)戴维宁定理的条件和内容(4)叠加定理的条件和内容3、运用:(1)电阻串联、并联、混联的连接方式和等效电阻、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
(2)支路电流法、网孔法、节点法求解电路的方法(3)应用戴维宁定理确定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4)运用叠加定理分析含有两个直流电源的电路。
第三章正弦交流电路1、识记:(1)正弦量的频率、角频率、周期的关系;(2)正弦量有效值、最大值、平均值的关系;(3)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4)各种元件的复阻抗;(5)R、L、C元件电压与电流关系,感抗、容抗,平均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2、理解:(1)正弦交流电路量的特点;(2)R、L、C元件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各种关系;(3)串、并联谐振;3、运用:(1)RL、RC串、并联电路的分析(2)RLC串、并联电路的分析(3)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的计算第四章三相正弦交流电路1、识记:(1)对称三相正弦量(2)星形、三角形两种联结方式下线电压、相电压的关系,线电流、相电流、中性线电流的关系(3)对称三相电路的功率2、理解:(1)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方法(2)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方法及中线的作用3、运用:(1)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2)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第五章磁路与变压器1、识记:(1)磁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2)变压器的特性参数2、理解:(1)铁磁性物质的磁化性能与磁化曲线和磁路的欧姆定律(2)交流铁心线圈电路磁通与外加电压的关系(3)变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4)特殊变压器的使用第六章供电与安全用电1、识记: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常识2、理解:发电、输电及工企供电配电第七章电工测量1、识记:(1)电工仪表与测量的基本常识;(2)万用表的使用方法2、理解:万用表的的结构3、运用:电压、电流的测量;电阻的测量;电功率的测量;电能的测量『3』考试命题内容具体分配情况(1)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比例为:识记约占15%,理解约占45%,运用占40%;(2)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比例为:较易占20%,中等占70%,较难占10%;(3)期末试题从本试题库中抽取。
电工基础复习资料

《电工基础》第一章:直流电路第一部分:直流电路之串、并、混联电路练习题:(一)、填空题1.在串联电路中,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
串联的电阻越多,等效电阻越。
2.在串联电路中,流过各电阻的电流,总电压等于各电阻电压,各电阻上电压与其阻值成。
3.利用串联电阻的原理可以扩大电压表的量程。
4.在并联电路中,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
并联的的电阻越多,等效电阻值越。
5.利用并联电阻的原理可以扩大电流表的量程。
6.在220V电源上串联额定值为220V、60W和220V、40W的两个灯泡,灯泡亮的是_____;若将它们并联,灯泡亮的是____。
7.图1_1所示电路中,已知U ab=6V, U=2V, 则R=____Ω。
8.图1_2所示电路中,R=___Ω。
9.图1_3所示电路中,由Y联结变换为Δ联结时,电阻R12=____、R23=____ 、R31=____。
10.图1_4所示电路中,由Y联结变换为Δ联结时,电阻R12=____、R23=____ 、R31=____。
11.图1_5所示电路中,由Y联结变换为Δ联结时,电阻R12=____、R23=____ 、R31=____。
12.图1_6所示电路中,由Δ联结变换为Y联结时,电阻R1=____、R2=____ 、R3=____。
图1—3 图1—4图1—5 13.图1_7所示电路中,由Δ联结变换为Y联结时,电阻R1=____、R2=____ 、R3=____。
14.图1_8所示电路中,由Δ联结变换为Y联结时,电阻R1=____、R2=____ 、R3=____。
15.图1_9所示电路中,有___个Δ联结,有___个Y联结。
16.图1_10所示电路中,R中电流为____。
(二)、选择题1.图1_11所示电路,下面的表达式中正确的是____。
a) U1=-R1U/(R1+R2) b) U2=R2U/(R1+R2) c) U1=R2U/(R1+R2)2.图1_12所示电路,下面的表达式中正确的是____。
串联并联练习题

串联并联练习题一、选择题1. 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是:A. 各处电流不同B. 各处电流相同C. 电流与电阻成反比D. 电流与电阻成正比2.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的关系是:A. 各支路电压不同B. 各支路电压相同C. 电压与电流成反比D. 电压与电阻成正比3.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与各部分电阻的关系是:A.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B. 总电阻小于各部分电阻中最小的一个C. 总电阻大于各部分电阻中最大的一个D. 总电阻与各部分电阻成反比4.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这个关系说明:A. 总电阻总是大于任一支路电阻B. 总电阻总是小于任一支路电阻C. 总电阻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平均值D. 总电阻与各支路电阻无关5. 当一个电阻从串联电路中移除后,电路中的总电阻将:A. 保持不变B. 变大C. 变小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6. 在串联电路中,如果电阻R1=10Ω,R2=20Ω,则总电阻R总=______Ω。
7. 并联电路中,如果电阻R1=10Ω,R2=20Ω,则总电阻R总=______Ω。
8.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U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即U=U1+U2+...+Un,其中U1、U2、...、Un分别是各部分电阻两端的电压。
9.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即I总=I1+I2+...+In,其中I1、I2、...、In分别是各支路的电流。
10. 串联电路中,如果电流I=2A,则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均为______A。
三、简答题11. 解释为什么在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通过该电阻的电压降也越大。
12. 描述在并联电路中,增加一个支路对总电阻的影响,并给出数学表达式。
13. 给出一个实际生活中串联电路的例子,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14. 给出一个实际生活中并联电路的例子,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四、计算题15. 一个串联电路由三个电阻组成,分别为R1=4Ω,R2=8Ω,R3=12Ω。
计算电路的总电阻和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假设电源电压为24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