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上)基础知识过关练习及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共30套)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共30套)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共30套),一下为期中两课的练习:《冰心诗三首》同步练习1、常识填空。
冰心,原名________,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文学家。
课文中的三首诗分别出自她的诗集《________》、《________》。
2、默写。
(1)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母亲》一诗中两个“躲”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朗诵并默写这三首诗,体悟三首诗表达的不同的感情。
5、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鸟巢()折叠()倘()若抛()下嫩()绿6、阅读《嫩绿的芽儿》,完成练习(原文略)。
(30分)(1)本诗所选择的三个意象是什么?这三个意象次序能否调换?(2)芽儿、花儿、果儿各自的愿望是什么?从中你能否领悟出这首诗的寓意吗?(3)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1、阅读小诗完成下列各题。
还是您吗老师韩笑还是您吗老师那个留长发的漂亮阿姨还是您吗老师那个戴眼镜的慈祥妈妈还是您吗老师那个银发苍苍的老祖母您默默地不说话噢正是您啊老师您默默地不说话此刻我看见满树的桃李都挂满了晶莹泪花此刻您还是默默地不说话 (引自《当代中学生诗歌散文选•绿太阳》)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老师的感情。
(2)、诗歌的前三节分别用凝炼的语言概括了老师哪三个阶段的生活经历?2、诗歌中三次写到“默默地不说话”,从修辞的角度看,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内容上推敲,其深层含义是?3、“满树的桃李”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在这里,它指的是。
4、为什么此时“满树的桃李,都挂满了晶莹的泪花”?5、片断写作练习,试着写一首小诗,内容自定,行数不限。
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 1、谢婉莹儿童《繁星春水》《嫩绿的芽儿》 2、(1)鸟儿躲到它的巢里;(2)“发展你自己!” 3、诗人巧妙地借前一个“躲”字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情)受到打击,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
苏教版数学七上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苏教版数学七上知识点总结及练习初一数学(上)知识点代数初步知识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 ÷ 连结数及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单唯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2.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n 表示整数)(1)a 与 b 的平方差是: a 2-b 2;a与b差的平方是:(a-b)2;(2)若 a、b、c 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 10a+b , 则三位整数是: 100a+10b+c;(3)若 m、n 是整数,则被 5 除商 m余 n 的数是:5m+n;偶数是:2n,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n-1、n、n+1;有理数1.有理数:(1) 凡能写成q(p, q为整数且 p 0) 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p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 注意:0 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a 不必定是负数,+a 也不必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正有理数正整数正整数正分数整数零(2) 有理数的分类:① 有理数零② 有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负分数(3)注意:有理数中,1、0、-1 是三个特别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征;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红四个地区,这四个地区的数也有自己的特征;(4) 自然数0 和正整数;a>0 a 是正数; a<0 a 是负数;a≥0 a 是正数或 0 a 是非负数;a≤ 0 a 是负数或 0 a 是非正数.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一样的两个数,我们说此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 0 的相反数还是 0;(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 的相反数是 b-a;a+b 的相反数是-a-b ;(3)相反数的和为 0a+b=0a 、b 互为相反数 .苏教版数学七上知识点总结及练习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自己, 0 的绝对值是 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走开原点的距离;(2) 绝对值可表示为:a(a0)a( a0)0(a0)或 a a (a0);绝对值的问题常常分类议论;aa (a0)(3)a a1a0 ;1 a 0 ;aa(4) |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注意:|a| ·|b|=|a · b|,aa .b b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久比 0 大,负数永久比 0 小;(3)正数大于全部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侧的数总比左侧的数大;(6)大数- 小数> 0 ,小数- 大数< 0.6.互为倒数:乘积为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 没有倒数;若 a ≠0,那么a的倒数是1;倒数是自己的 a数是±1;若 ab=1 a 、b 互为倒数;若 ab=-1 a 、b 互为负倒数.7.有理数加法法例:(1)同号两数相加,取同样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 0 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的互换律: a+b=b+a ;(2)加法的联合律:(a+b)+c=a+(b+c).9.有理数减法法例: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 a-b=a+(-b ).10有理数乘法法例:(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苏教版数学七上知识点总结及练习11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乘法的互换律:ab=ba;(2)乘法的联合律:(ab)c=a(bc);(3)乘法的分派律:a( b+c)=ab+ac .12.有理数除法法例: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可以做除数,即a无心义 .13.有理数乘方的法例:(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 n 为正奇数时: (-a) n=-a n或(a -b) n=-(b-a) n , 当n 为正偶数时 : (-a)n =a n或(a-b)n=(b-a)n.14.乘方的定义:(1)求同样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2)乘方中,同样的因式叫做底数,同样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3)a2是重要的非负数,即 a2≥0;若 a2+|b|=0a=0,b=0 ;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 10 的数记成 a×10n的形式,此中 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类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16.近似数的精准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准到那一位 .17.有效数字:从左侧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准的位数止,全部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18.混淆运算法例: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注意:如何算简单,如何算正确,是数学计算的最重要的原则.19.特别值法:是用切合题目要求的数代入,并考证题设成立而进行猜想的一种方法 , 但不可以用于证明 . 整式的加减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含乘方)运算。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生字词语拼音重点考点 含页码范厚强 练习和答案

大关县天星二中 范厚强
诠释 2 霎眼 7 锃亮 熙来攘往 13 踌躇不决 13 蓦地 浩淼 镌刻 庞然大物
憧憬 3 折叠9 瘦骨嶙峋 翕动 猝然 宁可 婵娟 37 风声鹤唳
裨益 撂 12
瑕疵 徜徉 雕镂 38 沟壑
诠释 quán 2 霎眼 shà 7 锃zèng亮
雕镂lòu 38 沟壑hè
白驹过隙jū xì 迸溅bèng jiàn 45 呜咽yè 46 安恬 tián 惆怅chóu chàng 49
积攒zபைடு நூலகம்n
豁达huò51 跻身 jī 咬文嚼jiáo字
自诩xǔ 茅塞顿开sè 56 绶带shòu dài 72
荟萃 huì cuì 白痴 chī57 涕泪交流tì
憧憬 chōng jǐng 3 折叠dié 9 瘦骨嶙峋lí n xún
裨益 bì 撂 liào 12
熙来攘rǎng往 13 翕xī动 踌躇chóu chú不决 13 蓦地mò 宁可nì ng
瑕疵xiá cī 猝然 cù 徜徉 cháng yáng
浩淼miǎo 婵娟 chán37 镌刻juān 风声鹤唳lì 庞然大物páng
孜孜不倦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 不言而喻 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163
豁达huò51 跻身 jī 咬文嚼jiáo字
自诩xǔ 茅塞顿开sè 56 绶带shòu dài 72
荟萃 huì cuì 白痴 chī57 涕泪交流tì
肆无忌惮dàn 家眷juàn 95
归省xǐng 90 行辈háng 91 撺掇cuān duo 93 蕴藻yùn 94 阖hé家 107 佞臣nì ng 115 磅礴páng bó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梳理及常考题型巩固练习)(基础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有理数的意义【学习目标】1.掌握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理解正数、负数、有理数的概念;3. 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方法,初步建立分类讨论的思想.【要点梳理】要点一、正数与负数像+3、+1.5、12+、+584等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像-3、-1.5、12-、-584等在正数前面加“-”号的数,叫做负数.要点诠释:(1)一个数前面的“+”“-”是这个数的性质符号,“+”常省略,但“-”不能省略. (2)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哪种为正可任意选择,但习惯把“前进、上升”等规定为正,而把“后退、下降”等规定为负.(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要点二、有理数的分类(1)按整数、分数的关系分类:(2)按正数、负数与0的关系分类:要点诠释:(1)有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整数也可以看作是分母为1的数.(2)分数与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可以互化,所以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可看作分数,但无限不循环小数不是分数,例如π.(3)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典型例题】类型一、正数与负数1.(2016•广州)中国人很早开始使用负数,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的“方程”一章,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正式引入负数.如果收入100元记作+100元.那么﹣80元表示()A.支出20元 B.收入20元C.支出80元 D.收入80元【思路点拨】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答案】C【解析】解:根据题意,收入100元记作+100元,则﹣80表示支出80元.故选:C.【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举一反三:【有理数的意义 356786概念的应用例3(1)】【变式1】(2015•太仓市模拟)一种大米的质量标识为“(50±0.5)千克”,则下列各袋大米中质量不合格的是()A.50.0千克 B.50.3千克 C.49.7千克 D.49.1千克【答案】D.解:“50±0.5千克”表示最多为50.5千克,最少为49.5千克.【变式2】(1)如果收入300元记作+300元,那么支出500元用___________ 表示,0元表示__________ .(2)若购进50本书,用-50本表示,则盈利30元如何表示?【答案】(1)-500元;既没有收入也没有支出. (2)不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不能表示. 【变式3】如果60m表示“向北走60m”,那么“向南走40m”可以表示为().A.-20m B.-40m C.20m D.40m【答案】B2.体育课上,华英学校对九年级男生进行了引体向上测试,以能做7个为标准,超过的次数记为正数,不足的次数记为负数,其中8名男生的成绩如下:2,-1,0,3,-2,-3,1,0(1)这8名男生有百分之几达到标准?(2)他们共做了多少引体向上?【答案与解析】(1)由题意可知:正数或0表示达标,而正数或0的个数共有5个,所以百分率为:5100%62.5% 8⨯=;答:这8名男生有62.5%达到标准.(2)(7+2)+(7-1)+7+(7+3)+(7-2)+(7-3)+(7+1)+7=56(个)答:他们共做了引体向上56个.【总结升华】一定要先弄清“基准”是什么.类型二、有理数的分类【有理数的意义 356786 概念的应用例2】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非负数一定是正数.B . 有最小的正整数,有最小的正有理数.C .a -一定是负数.D .正整数和正分数统称正有理数.【答案】D【解析】(A)不对,因为非负数还包括0;(B) 最小的正整数为1,但没有最小的正有理数;(C)不对,当a 为负数或0时,则a -为正数或0,而不是负数;(D)对【总结升华】一个有理数既有性质符号,又有除性质符号外的数值部分,两者合在一起才表示这个有理数.举一反三:【变式1】判断题:(1)0是自然数,也是偶数.( ) (2)0既可以看作是正数,也可以看成是负数.( )(3)整数又叫自然数.( ) (4)非负数就是正数,非正数就是负数.( )【答案】√, ⨯,⨯,⨯【变式2】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正数都是整数 (B)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C)正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D)0不是最小的有理数【答案】D4.请把下列各数填入它所属于的集合的大括号里.1, 0.0708, -700, -3.88, 0, 3.14159265, 723-, .正整数集合:{ …}, 负整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正分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分数集合:{ …},非负数集合:{ …},非正数集合:{ …}.【答案】正整数: 1;负整数:-700;整数:1,0,-700;正分数:0.0708,3.14159265,;负分数: -3.88,723-; 分数:0.0708,3.14159265,,-3.88,723-;非负数: 1,0.0708, 3.14159265,0,; 非正数:-700, -3.88, 0, 723-【解析】【总结升华】填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逐个考察,一一进行填写;二是逐个填写相关的集合,从给出的数中找出属于这个集合的数.此外注意几个概念:非负数包括0和正数;非正数包括0和负数. 举一反三:【变式】(2014秋•惠安县期末)在有理数、﹣5、3.14中,属于分数的个数共有 个.【答案】2. 类型三、探索规律5.某校生物教师李老师在生物实验室做实验时,将水稻种子分组进行发芽试验:第1组取3粒,第2组取5粒,第3组取7粒,第4组取9粒,.按此规律,那么请你推测第n 组应该有种子是 粒.【答案】(12+n )【解析】第1组取3粒,第2组取5粒,第3组取7粒,第4组取9粒,,由此我们观察到的粒数与组数之间有一定关系:1123+⨯=,1225+⨯=,1327+⨯=,1429+⨯=,,按此规律,第n 组应该有种子数(12+n )粒.【总结升华】研究一列数的排列规律时,其中的数与符号往往都与序数有关. 举一反三:【变式1】有一组数列:2,-3,2,-3,2,-3,,根据这个规律,那么第2010个数是: 【答案】-3【变式2】观察下列有规律的数:,,301,201,121,61,21 根据其规律可知第9个数是: 【答案】901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2014•甘肃模拟)下列语句正确的( )个(1)带“﹣”号的数是负数;(2)如果a 为正数,则﹣a 一定是负数;(3)不存在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4)0℃表示没有温度.A. 0B. 1C. 2D. 32.关于数“0”,以下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0是整数B .0是偶数C .0是正整数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如果规定前进、收入、盈利、公元后为正,那么下列各语句中错误的是 ( )A .前进-18米的意义是后退18米B .收入-4万元的意义是减少4万元C .盈利的相反意义是亏损D .公元-300年的意义是公元后300年4.一辆汽车从甲站出发向东行驶50千米,然后再向西行驶20千米,此时汽车的位置是 ( )A .甲站的东边70千米处B .甲站的西边20千米处C .甲站的东边30千米处D .甲站的西边30千米处5.在有理数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身高增长cm 2.1和体重减轻kg 2.1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B .有最大的数C .没有最小的数,也没有最大的数D .以上答案都不对6.下列各数是正整数的是 ( )A .-1B .2C .0.5D . 2二、填空题1.(2014秋•朝阳区期末)如果用+4米表示高出海平面4米,那么低于海平面5米可记作 .2.在数中,非负数是______________;非正数是 __________.3.把公元2008年记作+2008,那么-2008年表示 .4.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有理数是 .5.(2016春•温州校级期中)如果向东行驶10米,记作+10米,那么向西行驶20米,记作 _________米.6.是整数而不是正数的有理数是 .7.既不是整数,也不是正数的有理数是 .8.一种零件的长度在图纸上是(03.002.010+-)毫米,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 毫米,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 毫米,最小不小于 毫米.三、解答题1.说出下列语句的实际意义.(1)输出-12t (2)运进-5t (3)浪费-14元 (4)上升-2m (5)向南走-7m2.(2014秋•晋江市期末)下面两个圈分别表示负数集和分数集,请把下列6个数填入这两个圈中合适的位置.﹣28%,,﹣2014,3.14,﹣(+5),﹣0.3.(2015秋•赣州校级期末)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家庭.小明家买了一辆小轿车,他连续记录了7天中每天行驶的路程,以50km 为标准,多于(1(2)若每行驶100km 需用汽油8L ,汽油每升7.14元,试求小明家一年(按12个月计)的汽油费用是多少元?4.观察下面依次排列的一列数,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请接着写出后面的两个数,你能说出第2011个数是什么吗?(1)1,-2,3,-4,5,-6,7,-8, , ,... ,...(2)-1,21,-31,41,51-,61,71-, , ,... ,...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1)带“﹣”号的数不一定是负数,如﹣(﹣2),错误;(2)如果a 为正数,则﹣a 一定是负数,正确;(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故不存在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此表述错误;(4)0℃表示没有温度,错误.综上,正确的有(2),共一个.2.【答案】C【解析】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0是整数,是偶数,是自然数.3. 【答案】D【解析】D 错误,公元-300年的意义应该是公元前300年.4. 【答案】 C【解析】画个图形有利于问题分析,向东50千米然后再向西20千米后显然此时汽车在甲站的东边30千米处.5.【答案】C【解析】A 错误,因为身高与体重不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B 错误,没有最大的数也没有最小数;C 对.6. 【答案】B二、填空题1.【答案】﹣5米2.【答案】0.5,100,0,112 ;122-,0,-45 【解析】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数,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答案】公元前2008年【解析】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4.【答案】0【解析】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只有零.5.【答案】-20.【解析】解:∵向东行驶10米,记作+10米,∴向西行驶20米,记作﹣20米,故答案为:﹣20.6.【答案】负整数和0【解析】整数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又因为不是正数,所以只能是负整数和0.7.【答案】负分数【解析】不是整数,则只能是分数,又不是正数,所以只能是负分数.8.【答案】10,10.03,9.98【解析】03.002.010+-表示的数的范围为:大于-(100.02),而小于(10+0.03),即大于9.98而小于10.03.三、解答题1. 【解析】(1)输出-12t 表示输入12t ;(2)运进-5t 表示运出5t ;(3)浪费-14元表示节约14元;(4)上升-2m 表示下降2m ;(5)向南走-7m 表示向北走7m.提示:“-”表示相反意义的量.2.【解析】3.【解析】解:(1)=50,50×30=1500(km).答:小明家的小轿车一月要行驶1500千米;(2)×8×7.14×12=10281.6(元),答:小明家一年的汽油费用是10281.6元.4.【解析】(1)9,-10,…,2011,…(2)111,,...,,...892011--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有理数与无理数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知道无理数是客观存在的,了解无理数的概念.2、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要点梳理】要点一、有理数我们把能够写成分数形式(m,n是整数,n≠0)的数叫做有理数.要点诠释:(1)有限小数和循环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他们都是有理数.(2)所有整数都可以写成分母是1的分数,因此可以理解为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要点二、无理数1.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要点诠释:(1)无理数的特征:无理数的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无理数的小数部分不循环,不能表示成分数的形式.(2)目前常见的无理数有两种形式:①含π类.②看似循环而实质不循环的数,如:1.313113111…….2.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区别(1)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2)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化为分数的形式,而无理数则不能.要点三、循环小数化分数1.定义:如果一个无限小数的各数位上的数字,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按一定顺序不断重复出现,那么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循环小数,简称循环小数,其中重复出现的一个或几个数字叫做它的一个循环节.2.纯循环小数从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起就开始循环的小数,叫做纯循环小数.例如:0.666…、0.2..纯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方法是:分子是一个循环节的数字组成的数;分母的各位数字都是9,9的个数等于一个循环节的位数.例如310.393==,18970.18999937==.3.混循环小数如果小数点后面的开头几位不循环,到后面的某一位才开始循环,这样的小数叫做混循环小数.例如:0.12、0.3456456….混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方法是:分子是不循环部分和一个循环节的数字组成的数减去不循环部分的数字组成的数所得的差,分母就是按一个循环节的位数写几个9,再在后面按不循环部分的位数添写几个0组成的数.例如91891010.918990110-==,2392360.23990025-==,351353535100130.35135999009990037-===.要点诠释:(1)任何一个循环小数都可化为分数.(2)混循环小数化分数也可以先化为纯循环小数,然后再化为分数.【典型例题】类型一、有理数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整数就是正整数和负整数 B.分数包括正分数、负分数C.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统称有理数 D.无限小数叫做无理数【答案】B【解析】A选项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C选项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0统称有理数;D选项无限不循环小数才叫做无理数,所以选B.【总结升华】概念问题同学们往往忽略0的存在而模糊分类的界限,只有对定义达到真正的理解认识才不会出错.举一反三:【变式1】下列说法:①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②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③分数可分为正分数和负分数;④存在最大的负整数;⑤不存在最小的正有理数.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2个 B.3个 C.4个 D.5个【答案】C【变式2】(2015•杭州模拟)是()A.整数 B.有限小数 C.无限循环小数 D.无限不循环小数【答案】C2.在实数,,0,,,﹣1.414,有理数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思路点拨】根据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可得答案.【答案】D【解析】解:,0,,﹣1.414,是有理数,【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有理数,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类型二、无理数3.(2016•盐城)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为()A.﹣4 B.0.101001 C. D.【思路点拨】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答案】D【解析】解:A、﹣4是整数,是有理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0.101001是小数,属于分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是小数,属于分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是无理数,正确;故选D.【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举一反三:【变式】以下各正方形的边长是无理数的是()A.面积为25的正方形;B.面积为16的正方形;C.面积为8的正方形;D.面积为1.44的正方形.【答案】C4.将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括号内3π,-2,1-2,3.020020002 0227,-(-2),2012,-0.23整数集合:{}分数集合:{}负有理数集合:{}无理数集合:{}【答案与解析】整数集合:{-2, 0,-(-2),2012}分数集合:{1-2,227,-0.23}负有理数集合:{-2,1-2,-0.23}无理数集合:{3π,3.020020002…,}【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对有理数的有关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关键是能区分有关定义,注意: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0、负有理数;无理数是指无限不循环小数.类型三、循环小数化分数5.把下列循环小数化分数【思路点拨】按循环小数化分数的规律方法化即可.【答案与解析】(1)(2),所以(3)(4)【总结升华】循环小数化分数时,整数部分不动,在掌握两种化简规律的基础上把小数部分进行相应的化简即可.举一反三:【答案】6.4040…;699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负整数和负分数统称负有理数B.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C.正有理数与负有理数组成全体有理数D.3.14是小数,也是分数2.(2016春•文昌校级月考)下列说法:①﹣2.5既是负数、分数,也是有理数;②﹣22既是负数、整数,也是自然数;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是整数;④0是非负数.其中正确的有()A.1个 B.2个 C.3个D.4个3.0这个数是( )A.正数 B.负数 C.整数 D.无理数4.对于有理数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表示正有理数 B.-a表示负有理数C.a与-a中,必有一个是负有理数 D.a×a是非负数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B.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C.无理数大于有理数D.两个无理数的和还是无理数6.把循环小数化成分数是()A.1426999B.7645C.26999D.326225二、填空题7.和统称有理数.8.写出一个比-4大的负无理数.9.已知a为有理数,b为无理数,你们a+b为.10.在﹣1,0.2,,3,0,﹣0.3,中,负分数有,整数有.11.(2016春•丰城市期末)在,3.14159,,﹣8,,0.6,0,,中是无理数的个数有个.12.0.2666…化为分数是.三、解答题13.下面两个圈分别表示负数集和分数集,请把下列6个数填入这两个圈中合适的位置.﹣28%,,﹣2014,3.14,﹣(+5),﹣0.14.把下列各数填入表示它所在的数集的大括号:-2.4,3,2.004,- 103,114,-0.15,0,-(-2.28),3.14.正有理数集合:{ …},负有理数集合:{ …},整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15.试验与探究我们知道13写为小数即0.3,反之,无限循环小数0.3写成分数即13.一般地,任何一个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现在就以0.7为例进行讨论:设0.7=x,由0.7=0.7777…,可知,10x-x=7,解方程得x=79,于是得0.7=79.请仿照上述例题完成下列各题:(1)请你把无限循环小数0.5写成分数,即0.5= .(2)你能化无限循环小数0.73位分数吗?请仿照上述例子求之.【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正有理数与0,负有理数组成全体有理数,C错误.2.【答案】C【解析】解:①﹣2.5既是负数、分数,也是有理数,正确;②﹣22既是负数、整数,但不是自然数,错误;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是整数,正确;④0是非负数,正确;故选C.3. 【答案】C4.【答案】D【解析】当a<0是,a表示负有理数, -a表示正有理数,故A、B选项错误;当a=0时,a和-a都不表示负有理数,故C选项错误;所以选D.5.【答案】B【解析】无限小数也可能是有理数如0.333…,无理数大于有理数也不一定如果无理数是负数有理数是正数就不成立,两个无理数的和可能为0如π+(-π)=0.6.【答案】D【解析】6.142=1421412832 666900900225-==.二、填空题7.【答案】整数;分数8.【答案】-π(答案不唯一)9.【答案】无理数【解析】如3+3.333…=3.333….10.【答案】﹣,﹣0.3;﹣1,3,0.11.【答案】3.【解析】解:是有理数,3.14159是一个有限小数,是有理数,是无理数,﹣8是有理数,是无理数,0.6是有理数,0是有理数,=6是有理数,是无理数.故答案为:3.12.【答案】4 15【解析】0.2666…=26-2244== 909015.三、解答题13.【解析】14.【解析】解:正有理数集合:{3,2.004,114,-(-2.28),3.14.…},负有理数集合:{-2.4, - 103,-0.15,…},整数集合:{3,0…},负分数集合:{-2.4, - 103,-0.15,…}.15.【解析】解:(1)设0.5=y,由0.5=0.5555…,可知,10y-y=5,解方程得y=59,于是得0.5=59.(2)设0.73=y,由0.73=0.7373…,可知,100y-y=73,解方程得y=73 99,于是得0.73=73 99.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数轴——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理解数轴的概念及三要素,能正确画出数轴;2.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初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3.能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要点梳理】要点一、数轴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要点诠释:(1)定义中的“规定”二字是说原点的选定、正方向的取向、单位长度大小的确定,都是根据需要“规定”的.通常,习惯取向右为正方向.(2)长度单位与单位长度是不同的,单位长度是根据需要选取的代表“1”的线段,而长度单位是为度量线段的长度而制定的单位.有km、m、dm、cm等.要点二、数轴的画法(1)画一条直线(通常画成水平位置);(2)在这条直线上取一点作为原点,这点表示0;(3)规定直线上向右为正方向,画上箭头;(4)再选取适当的长度,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标上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标上-1,-2,-3,…要点诠释:(1)原点的位置、单位长度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取.(2)确定单位长度时根据实际情况,有时也可以每隔两个(或更多的)单位长度取一点.要点三、数轴与有理数的关系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还可以表示其他数,比如 .要点诠释:(1)一般地,数轴上原点右边的点表示正数,左边的点表示负数;反过来也对,即正数用数轴上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数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零用原点表示.(2)一般地,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典型例题】类型一、数轴的概念及画法1.(2015秋•沧州期末)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数轴的是( ) A .B .C .D .【思路点拨】根据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即可解答. 【答案】D【解析】解:由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可知D 正确; 故选:D .【总结升华】数轴是一条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2.(2015•徐州校级模拟)一只蚂蚁沿数轴从点A 向右直爬15个单位到达点B ,点B 表示的数为﹣2,则点A 所表示的数为( )A. 15B. 13C. -13D.-17 【答案】D【解析】设点A 所表示的数为x ,x+15=﹣2,解得:x=﹣17,故选:D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数轴的知识,掌握数轴的概念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点在数轴上的运动规律是向左减,向右加.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为北京地铁的部分线路.假设各站之间的距离相等且都表示为一个单位长.现以万寿路站为原点,向右的方向为正,那么木樨地站表示的数为________,古城站表示的数为________;如果改以古城站为原点,那么木樨地站表示的数变为________.【答案】3,-5,8类型二、利用数轴比较大小3.在数轴上表示2.5,0,34-,-1,-2.5,114,3有理数,并用“<”把它连接起来.【思路点拨】根据数轴的三要素先画好数轴,表示数的字母要依次对应有理数,然后根据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比较大小. 【答案与解析】如图所示,点A 、B 、C 、D 、E 、F 、G 分别表示有理数2.5,0,34-,-1,-2.5,114,3.由上图可得:312.5101 2.5344-<-<-<<<< 【总结升华】注意数轴上整单位的点一般用细短线表示,而表示题目中的数的点,应画成实心的小圆点. 举一反三:【变式1】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各式不成立的是( )A .b ﹣a >0B .﹣b <0C .﹣a >﹣bD .﹣ab <0 【答案】D 【变式2】填空: 大于763-且小于767的整数有______个; 比533小的非负整数是____________. 【答案】11;0,1,2,34.若p ,q 两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请用“<”或“>”填空.①p______q; ②-p______0; ③-p______-q ; ④-p______q ;【答案】>;<;<;>【解析】根据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将p ,q ,-p ,-q 均表示在数轴上,如下图:然后再根据数轴上右边的数比左边的数大,及原点右边的点表示大于0的正数,而原点左边的点表示小于0的负数,可得上述答案.【总结升华】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数轴中,画得正确的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数轴上一个点可以表示两个不同的有理数B.数轴上的两个不同的点表示同一个有理数C.有的有理数不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D.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找到与它对应的唯一点3. 如图所示,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可能是()A.1.5 B.-1.5 C.-2.6 D.2.64.(2015•东城区二模)如图,数轴上有A,B,C,D四个点,其中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是()A.点B与点DB. 点A与点CC. 点A与点DD. 点B与点C5.数轴上表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某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厘米,若在这条数轴上任意画出一条长为2004厘米的线段AB,则线段AB盖住的整点的个数是( )A.2002或2003 B.2003或2004C.2004或2005 D.2005或20066.北京、纽约等5个城市的国际标准时间(单位:小时)可在数轴上表示如图若将两地国际标准时间的差简称为时差,则()A.首尔与纽约的时差为13小时B.首尔与多伦多的时差为13小时C.北京与纽约的时差为14小时D.北京与多伦多的时差为14小时二、填空题7.(2016春•新泰市校级月考)不大于4的正整数的个数为.8.数轴上到-3的距离等于2的数是 ________.9.数轴上点A、B的位置如图所示,若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则点C表示的数为.10.长为2个单元长度的木条放在数轴上,最多能覆盖个整数点.11.如图,点A,B在数轴上对应的实数分别为m,n,则A,B间的距离是.(用含m,n的式子表示)12.已知-1<a<0<1<b,请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a,0,1,-b为__________.14.(2015秋•碑林区期中)某中学位于东西方向的人民路上,这天学校的王老师出校门去家访,她先向东走100米到聪聪家,再向西走150米到青青家,再向西走200米到刚刚家.(1)如果把这条人民路看作一条数轴,以向东为正方向,以校门口为原点.请你在这条数轴上标出他们三家与学校的大概位置(一格表示50米).(2)聪聪家与刚刚家相距多远?(3)聪聪家向西210米是体育场,体育场所在的点表示的数是多少?15.在数轴上有三个点A、B、C(如图).请回答:(1)写出数轴上距点B三个单位的点所表示的数;(2)将点C向左移动6个单位到达点D,用“<”号把A、B、D三点所表示的数连接起来;(3)怎样移动A、B、C中的两个点才能使三个点所表示的数相同(写出一种移动方法即可).【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A错,没有正方向;B正确,满足数轴的三要素;C错,负数排列错误;D错,单位长度不统一.2.【答案】D【解析】A、B、C都错误,因为所有的有理数都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一个有理数在数轴上只有一个表示它的点.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的点一个点对应一个有理数.3.【答案】C【解析】:∵点A位于﹣3和﹣2之间,∴点A表示的实数大于﹣3,小于﹣2.4.【答案】C.5.【答案】C【解析】若线段AB的端点与整数重合,则线段AB盖住2005个整点;若线段AB的端点不与整点重合,则线段AB盖住2004个整点.可以先从最基础的问题入手.如AB=2为基础进行分析,找规律,所以答案:C.6.【答案】B【解析】本题以“北京等5个城市的国际标准时间”为材料,编拟了一道与数轴有关的实际问题.从选项上分析可得:两个城市之间相距几个单位长度,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即为时差.所以首尔与纽约的时差为14小时,首尔与多伦多的时差为13小时,北京与纽约的时差为13小时,北京与多伦多的时差为12小时,因此答案:B.。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30分)1、把下面语段中拼音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后面的方格内。
(4分)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chōngjǐng和理想,níng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2(4危言耸听潜移墨化相题并论摇摇欲坠镇定自若3(1) , ,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3),自将磨洗认前朝。
,铜雀春深锁二乔。
(4)成功的花,!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奋斗的泪泉,。
4、依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微笑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4分)例句:书籍像一架梯子,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书籍如一把钥匙,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门。
微笑微笑5、上初中了,你的同桌一定是一位新同学吧。
新同学,新起点,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新同桌说点什么呢?请将得体的语言写在下面。
(4分)6、古往今来,吟咏花草树木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两句来。
(2分)7、班级组织开展“我爱文学”主题活动,要求每位同学编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
请你为小报起一个有文学色彩的名称,并设计三个栏目拟定栏目名称。
(4分)小报名称:栏目名称:读下面语段,完成8-12题。
(23分)天堂的灯2006年7月3日,星期一。
洛阳市浅井头中学特别批准:允许初一(2)班的女生胡艳艳来校上半天课。
这是已经停学三年、患再生性贫血停治三个月、奄奄一息的胡艳艳最大的幸福了。
胡艳艳家穷,母亲早逝,她和捡破烂的父亲相依为命。
艳艳9岁才上学,小学几年,她品学兼优,获得过市级和省级各类大奖28次。
为了上学,她成了最苦累也最快乐的孩子。
她必须抢课堂之外的所有时间干活,只为了能让爸爸每天多捡点垃圾。
可惜,15岁时,胡艳艳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
住院时,医生护士没能禁绝她在病床上继续她的学习,同学们来当“二传手”复述课业,老师们也每个星期轮番到病房为她补课,她是在医院的病床上读完了小学并考上了初中!她还发表过不少文学作品,最大的理想是“把自己的生命之火化作一篇篇温暖人间的诗文”。
【精选】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有理数(基础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所示,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可以看到终点表示的数是﹣2,已知点A、B是数轴上的点,请参照图并思考,完成下列各题.(1)如果点A表示数﹣3,将点A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A、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2)如果点A表示数3,将A点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A、B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3)如果点A表示数﹣4,将A点向右移动16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A、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4)一般地,如果A点表示的数为m,将A点向右移动n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p个单位长度,那么请你猜想终点B表示什么数?A、B两点间的距离为多少?【答案】(1)4;7(2)1;2(3)﹣13;9(4)解:一般地,如果A点表示的数为m,将A点向右移动n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p 个单位长度,那么请你猜想终点B表示m+n﹣p,A、B两点间的距离为|n﹣p|.【解析】【解答】解:(1)如果点A表示数﹣3,将点A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4,A、B两点间的距离是7;(2)如果点A表示数3,将A点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1,A、B两点间的距离为2;(3)如果点A表示数﹣4,将A点向右移动16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13,A、B两点间的距离是9;【分析】(1)根据数轴上的点向右平移加,可得B点表示的数,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是大数减小数,可得答案;(2)根据数轴上的点向右平移加,向左平移减,可得B点表示的数,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是大数减小数,可得答案;(3)根据数轴上的点向右平移加,向左平移减,可得B点表示的数,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是大数减小数,可得答案;(4)根据数轴上的点向右平移加,向左平移减,可得B点表示的数,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是大数减小数,可得答案;2.数轴上从左到右有A,B,C三个点,点C对应的数是10,AB=BC=20.(1)点A对应的数是________,点B对应的数是________.(2)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同时,动点Q从点B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①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点P对应的数是________,点Q对应的数是________;②当点P和点Q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时,求t的值.【答案】(1)﹣30;﹣10(2)4t﹣30,t﹣10;t的值为4或【解析】【解答】解:(1)∵AB=BC=20,点C对应的数是10,点A在点B左侧,点B 在点C左侧,∴点B对应的数为10﹣20=﹣10,点A对应的数为﹣10﹣20=﹣30.故答案为:﹣30;﹣10.(2)①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P对应的数是4t﹣30,点Q对应的数是t﹣10.故答案为:4t﹣30;t﹣10.②依题意,得:|t﹣10﹣(4t﹣30)|=8,∴20﹣3t=8或3t﹣20=8,解得:t=4或t=.∴t的值为4或.【分析】(1)由AB,BC的长度结合点C对应的数及点A,B,C的位置关系,可得出点A,B对应的数;(2)①由点P,Q的出发点、运动方向及速度,可得出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P,Q对应的数;②由①结合PQ=8,可得出关于t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3.点A、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如图所示,动点P从点A出发,沿数轴向右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运动到点B停止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沿数轴向左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运动,到点A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P、Q两点的距离为d(d≥0)个单位长度.(1)当t=1时,d=________;(2)当P、Q两点中有一个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时,求d的值;(3)当点P运动到线段AB的3等分点时,直接写出d的值;(4)当d=5时,直接写出t的值.【答案】(1)3(2)解: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是:=1.①如果P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那么AP=AB=3,t==3,BQ=2×3=6,即Q运动到A点,此时d=PQ=PA=3;②如果Q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那么BQ=AB=3,t=,AP=1× =,则d=PQ=AB﹣AP﹣BQ=6﹣﹣3=.故d的值为3或(3)解:当点P运动到线段AB的3等分点时,分两种情况:①如果AP=AB=2,那么t==2,此时BQ=2×2=4,P、Q重合于原点,则d=PQ=0;②如果AP=AB=4,那么t==4,∵动点Q从点B出发,沿数轴向左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运动,到点A停止运动,∴此时BQ=6,即Q运动到A点,∴d=PQ=AP=4.故所求d的值为0或4(4)解:当d=5时,分两种情况:①P与Q相遇之前,∵PQ=AB﹣AP﹣BQ,∴6﹣t﹣2t=5,解得t=;②P与Q相遇之后,∵P点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时,t=3,此时Q运动到A点,停止运动,∴d=AP=t=5.故所求t的值为或5.【解析】【分析】(1)当t=1时,求出AP=1,BQ=2,根据PQ=AB﹣AP﹣BQ即可求解;(2)分①P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②Q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两种情况进行讨论;(3)当点P运动到线段AB的3等分点时,分①AP=AB;②AP=AB两种情况进行讨论;(4)当d=5时,分①P与Q相遇之前;②P与Q相遇之后两种情况进行讨论.4.如图1,A、B两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12和4.(1)直接写出A、B两点之间的距离;(2)若在数轴上存在一点P,使得AP= PB,求点P表示的数.(3)如图2,现有动点P、Q,若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当点Q到达原点O后立即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求:当OP=4OQ时的运动时间t的值.【答案】(1)解: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4﹣(﹣12)=16(2)解:设点P表示的数为x.分两种情况:①当点P在线段AB上时,∵AP= PB,∴x+12=(4﹣x),解得x=﹣8;②当点P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时,∵AP= PB,∴﹣12﹣x=(4﹣x),解得x=﹣20.综上所述,点P表示的数为﹣8或﹣20(3)解:分两种情况:①当t≤2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此时Q点表示的数为4﹣2t,P点表示的数为﹣12+5t,∵OP=4OQ,∴12﹣5t=4(4﹣2t),解得t=,符合题意;②当t>2时,点Q从原点O开始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此时Q点表示的数为3(t﹣2),P点表示的数为﹣12+5t,∵OP=4OQ,∴|12﹣5t|=4×3(t﹣2),∴12﹣5t=12t﹣24,或5t﹣12=12t﹣24,解得t=,符合题意;或t=,不符合题意舍去.综上所述,当OP=4OQ时的运动时间t的值为或秒【解析】【分析】(1)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出A、B两点之间的距离;(2)设点P表示的数为x.分两种情况:①点P在线段AB上;②点P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根据AP= PB列出关于x的方程,求解即可;(3)根据点Q的运动方向分两种情况:①当t≤2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②当t>2时,点Q从原点O开始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根据OP=4OQ列出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即可.5.数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数轴上的点建立起对应关系,揭示了数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是“数形结合”的基础.(1)在数轴上标示出-4、-3、-2、4、(2)结合数轴与绝对值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数轴上表示4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表示-2和-4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m和数n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m-n|.如果表示数a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3,即那么a=________②若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位于-3和2之间,则的值是________;③当a取________时,|a+4|+|a-1-|+|a-4|的值最小,最小值是________.【答案】(1)解:如图所示:(2)6;2;1或-5;5;1;8.【解析】【解答】解:(2)①数轴上表示4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4−(−2)=6,表示−2和−4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4)=2;∵|a−(−2)|=3,∴a−(−2)=±3,解得a=−5或1;②因为|a+3|+|a−2|表示数轴上数a和−3,2之间距离的和,又因为数a位于−3与2之间,所以|a+3|+|a−2|=5;③根据|a+4|+|a−1|+|a−4|表示一点到−4,1,4三点的距离的和,所以当a=1时,式子的值最小,此时|a+4|+|a−1|+|a−4|的最小值是8.故答案为:6,2,−5或1;5;1,8.【分析】(1)数轴上原点表示正数,原点左边表示负数,原点右边表示正数,然后在数轴上找出表示各个数的点,用实心的小原点标记,并在实心小圆点上方写出该点所表示的数;(2)①根据数轴上任意两点的距离等于这两点所表示的数差的绝对值即可算出答案;解含绝对值的方程,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掉绝对值符号,再解即可;②因为数a位于−3与2之间,故a+3>0,a−2<0,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掉绝对值符号再合并他即可;③根据|a+4|+|a−1|+|a−4|表示一点到−4,1,4三点的距离的和,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可得出当a=1时,式子的值最小,从而将a=1代入即可算出答案。
苏教版七(上)基础知识过关练习及答案

苏教版七(上)基础知识过关练习及答案.初三语文复习——基础知识2012.3.22 班级姓名七(上)一、拼音释qngìcnsìnsht)ǐùcllonà祸z睡zììcì立núng nmc刻j读chx然nìòcqng ǔníu ctìngd溅qznn喉èè彩取xznné(gh动á行辈(h归(xǐ(.ēda)ō))ng ng )ngǒ骗(h哄(cu.肉馅利(xiàī)(xn).ān duong ))门(而哄一散kōy 涵(ù.f(渔父ǔ).()n)ngòh )u 2c柴c潺..òr竹sìi hun cjěè眼nnxxènnnèdjù树ós工x.ōsng fnngzhūōèuéìnc簸红ng..nhujnjzxngì发zìùqí取xègshzǐ尺ùīòc职cz颤..)è)n è)(qin lì)自称闻ē人听(ch.)蓝下(陛bì)(wèi.ì)(hang)yù(qu定(ā猪圈(juà御根深固圈...n)pìì)n)n)(d ì)(xj 系上(ì)关系爵似(wǎn)士(jué)宛....二、文言文注解古代寓言二则坐其置之)其足(先自度)至之(()市度忘持之吾)操忘()归反(()取之 3)市罢((及)反何不试之以()足)其剑自舟中坠于(遂()不得履)其舟)契(遽(水从坠剑是()吾之所)乎不亦惑(幼时记趣私)明()察秋毫()作群鹤舞空拟(项)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强(为()之()徐中又留蚊于素帐())烟()喷以(怡)作青云白鹤观()称快然(以常蹲其()身)林丛草为(舌一吐一癞蛤蟆也盖()而()二虫尽为(被)所吞)数十鞭(三峡)三峡七百里中)略无(自()处阙()自(不见曦()非亭午夜分)夏水襄(至于()陵月沿()溯())阻绝()王命急宣或()风)乘奔(虽()御()也)疾(不以()绿潭,)则素湍(春冬之时()巘(山峰)多生怪柏绝( 4)多趣良()其间飞漱()每至晴初霜旦(味哀转久绝(林寒涧肃())空谷传响()属()凄异)引(《梦溪笔谈》二则)以)秋田之害岁(方()为()()大穰(患()其塔动)瓦未布()以(乃()瓦布之)以(贻()密()使其妻逐层布板讫(金钗))匠师如(便实()钉之,)定塔遂(其言六幕)钉板上下弥束()盖(相联如胠箧(qù qi)è人皆人履()其板伏()。
苏教版七(上)基础知识过关练习及答案

苏教版七(上)基础知识过关练习及答案初三语文复习一一基础知识2012.3.22姓名拼音七(上)ng-oh gc 益(bi 跌na 、ad d真)广(m a(j 1 无落(z a立(y i ) 势 ( 浩 o 亠 ) (mi a n )重 1读:ch e 1(zh a、1o ng )za i) 不可 d aia ) 娟(ch a 急(tuan)(k 口long ) 睡(h a n )雕(l cu )(hu (ch叫旷神申怡u ch eng )安(ti on )溅(b e 呜(y e) 倘若(t a n ;辈(h 存)cu 白 过 (j 严 i )(qi engl eng ) 细嚼慢咽(y on ) •取(xie) 归 (x ing )利(x 1丽(xu a n)积 (z an弹指(t a n g、沉(di a 咽喉(y an ga )动(h涵(y u n) 渔父(f口)一哄而散间(shu n)然(cu那(cha) /(m o di(ch ang y q ng刻( jua n)然(m 0),(qi ang l u导(d an然呜zh□ 中彩( n g)e da) 肉馅(xi a n) 门(k o uzh C(g竹箬(ru o) • 柴火(ch a i huo ) 潺潺(ch a n ch on ) 鬼 鬼 (su i) 家 (ju a n) 彩(h e ) 眼(r e ) 打更(g e ng )• 旺 (xi a ng ) 恐(h e ) 松 (xi e) (y u n ni eng )黄(y u n ) (g o 柏树(ji u ) 好(d ① 向午(xi a n g) 儿(sh e n ) r(x u d a o ) 涿州(zhu o) 弃(b i ng ) •污(z i红火(h eng h g o g 印(1 a o 发髻(j i) q i 於盹 祷(q id 嘀 (d i 蓑衣(su o) ng fu 气 (x 口)阖家(he ) 簸箕(b o 蓄(zhu 不(xi e 孜不倦 (而1...(qi e ) 陛下(b i 应、(yngh e) (d o u s O u ) 清(ch e n (ju a n zh i) 取(j ^) 小 即(shu 亠步 o )颤栗(zh a 明 (ch n I i ) e ) 蓝(w e ) 自称(ch◎. 固圈I 定(qu a 猪圈(ju a 彳御 和 (x u )闪 尺( zh i 称职(ch e n人听闻ha 1 • •]、 (y u pn ) 根深(d i ) _宛似(w *)爵士(ju e )系上(j 1)关系(x i )•- •• ----------- •二、文言文注解 先自度( ( 市 忘操( ( 取之古代寓言二则其足 至之(之 反(置之其坐)吾忘持度)归及( )反 市罢( ) 何不试之以( )足 遂( )不得履 其剑自舟中坠己() 水 遽()契( )其舟 是 ( ) 吾剑之所从坠 不亦惑( )乎 幼时记趣 明( )察秋毫( 拟( )作群鹤舞空 则( 为( 又留蚊于素帐 )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之()强( ( )喷以( )烟作青云白鹤观.( ) 怡 然( )称快常蹲其( )身以 从草为()林 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 而( )二虫尽为_ (被) 所吞鞭()数十 一山占自()三峡七百里中 略无( ) 阙( )处自()非 三亭午夜分 不见曦_ ( ) 月 至于()夏水襄_ ( ) 陵沿( )溯( )阻缸( ) 或( )王命急宣虽() 乘奔_( )御( )风 不以() 疾()也春冬之时_( )则素湍( )绿潭 绝(巘.(山峰)多生怪柏) 中飞漱()其间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日()林寒涧肃()哀转久绝(空谷传响()属(引()凄异《梦溪笔谈》二则方()为()秋田之害邑()以( )大穰()患()其塔动未布()瓦乃()以()瓦布之密()使其妻贻()以() 金钗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匠师如() 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L()六幕相联如胠邕(q U qi e)人履()其板人皆伏()其精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语文复习——基础知识2012.3.22班级姓名七(上)一、拼音释(quán)(chōngjǐng)益(bì)广(mào)跌(dàng)真(dì)衣(jīn)间(shùn)(shuāi)落(mó nǐ)急(tuān)然(cù)无(liáo)登(zǎi)(kū long)那(chà)祸(zhào)歌舞(zaì)睡(hān)(mò dì)立(yì)势不可(dāng)(xū yú)(cháng yáng)浩(miǎo)娟(chán)雕(lòu)刻(juān)重.读(chóng)雨(huì)丽(xuàn)然(mò)(chóu chàng)心旷神怡.(yí)积(zǎn)(qiáng lǔ)安(tián)白过(jūxì)弹.指(tán)导(dàn)溅(bèng)(qióng lóng)沉(diàn)然(zhòu)呜(yè)细嚼慢咽.(yàn)咽.喉(yān)呜(yè)倘.若(tǎng)取(xié)慢(dài)中.彩(zhòng)行.辈(háng)归(xǐng)动(hōng)(gē da)(cuān duo)利(xī)哄.骗(hǒng)肉馅.(xiàn)涵(yùn)渔父.(fǔ)一哄.而散(hòng)门(kōu)竹箬.(ruò)柴火..(chái huo)潺潺..(chán chán)鬼鬼(suì)家(juàn)彩(hè)眼(rě)打更.(gēng)旺(xiàng)恐(hè)松(xiè)(yùn niàng)桕.树(jiù)好(dǎi)步(duó)黄(yùn)向.午(xiàng)儿(shēn)工夫..(gōng fu)蓑.衣(suō)(xù dāo)涿.州(zhuō)气(xū)应.(yìng hè)弃(bìng)污(zì)阖.家(hé)(dǒu sǒu)红火..(bò ji)清(chéng)..(hóng huo)印(lào)簸箕发髻.(jì)(xiāng qiàn)蓄(zhù)卷.(juàn zhì)祷.(qí dǎo)嘀.(dí gu)不(xiè)取(jí)和(xù)闪(shuò)孜不倦(zī)尺(zhǐ)颤栗..(zhàn lì)明(chè)而不舍(qiè)称.职(chèn)蓝(wèi)自称.(chēng)陛.下(bì)人听闻(haì)根深固(dì)圈.定(quān)猪圈.(juàn)御.(yù pìn)宛.似(wǎn)爵.士(jué)系.上(jì)关系.(xì)二、文言文注解古代寓言二则先自度()其足置之其坐()至之()市忘操()之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何不试之以()足遂()不得履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是()吾剑之所从坠不亦惑()乎幼时记趣明()察秋毫()私拟()作群鹤舞空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作青云白鹤观()怡然()称快常蹲其()身以丛草为()林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被)所吞鞭()数十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略无()阙()处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绝()巘(山峰)多生怪柏飞漱()其间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哀转久绝()空谷传响()属()引()凄异《梦溪笔谈》二则方()为()秋田之害岁()以()大穰()患()其塔动未布()瓦乃()以()瓦布之密()使其妻贻()以()金钗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qù qiè)人履()其板人皆伏()其精练()。
论语八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方角)反()则()不复也。
三、重点句子翻译1.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4.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5.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6.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1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1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附:答案七(上)一、拼音诠.释(quán)憧憬..(chōng jǐng)裨.益(bì)广袤.(mào)跌宕.(dàng)真谛.(dì)衣襟.(jīn)瞬.间(shùn)衰.(shuāi)落模拟..(mó nǐ)湍.急(tuān)猝.然(cù)无聊.(liáo)登载.(zǎi)窟窿..(kū long)刹.那(chà)肇.祸(zhào)载.歌载舞(zaì)酣.睡(hān)蓦地..(mò dì)屹.立(yì)势不可当.(dāng)须臾..(cháng yáng)..(xū yú)徜徉浩淼.(miǎo)婵.娟(chán)雕镂.(lòu)镌.刻(juān)重.读(chóng)雨晦.(huì)绚.丽(xuàn)蓦.然(mò)惆怅..(qiáng lǔ)..(chóu chàng)心旷神怡.(yí)积攒.(zǎn)樯橹安恬.(tián)白驹.过隙.(jūxì)弹.指(tán)导弹.(dàn)迸.溅(bèng)穹隆..(qióng lóng)沉淀.(diàn)骤.然(zhòu)呜咽.(yè)细嚼慢咽.(yàn)咽.喉(yān)呜咽.(yè)倘.若(tǎng)撷.取(xié)怠.慢(dài)中.彩(zhòng)行.辈(háng)归省.(xǐng)哄.动(hōng)疙瘩..(gē da)撺掇..(cuān duo)犀.利(xī)哄.骗(hǒng)肉馅.(xiàn)蕴.涵(yùn)渔父.(fǔ)一哄.而散(hòng)抠.门(kōu)竹箬.(ruò)柴火..(chán chán)鬼祟.(suì)..(chái huo)潺潺家眷.(juàn)喝.彩(hè)惹.眼(rě)打更.(gēng)旺相.(xiàng)恐吓.(hè)松懈.(xiè)酝酿..(yùn niàng)桕.树(jiù)好歹.(dǎi)跺.步(duó)黄晕.(yùn)向.午(xiàng)糁.儿(shēn)工夫..(gōng fu)蓑.衣(suō)絮叨..(xù dāo)涿.州(zhuō)吁.气(xū)应和..(yìng hè)摒.弃(bìng)污渍.(zì)阖.家(hé)抖擞..(dǒu sǒu)红火..(bò ji)澄.清(chéng)..(hóng huo)烙.印(lào)簸箕发髻.(jì)镶嵌..(xiāng qiàn)贮.蓄(zhù)卷帙..(juàn zhì)祈祷..(dí gu)不屑.(xiè)汲.取(jí)..(qí dǎo)嘀咕和煦.(xù)闪烁.(shuò)孜.孜不倦(zī)咫.尺(zhǐ)颤栗..(zhàn lì)明澈.(chè)锲.而不舍(qiè)称.职(chèn)蔚.蓝(wèi)自称.(chēng)陛.下(bì)骇.人听闻(haì)根深蒂.固(dì)圈.定(quān)猪圈.(juàn)御聘..(yù pìn)宛.似(wǎn)爵.士(jué)系.上(jì)关系.(xì)二、文言文注解古代寓言二则先自度(量长短)其足置之其坐(同“座”,座位)至之(到……去)市忘操(拿在手里)之吾忘持度(这里指量好的尺码)反(同“返”返回)归取之及(到,等到)反市罢(结束)何不试之以(拿)足遂(终于)不得履其剑自舟中坠于(到)水遽(立即)契(雕刻)其舟是(这儿)吾剑之所从坠不亦惑(迷惑,糊涂)乎幼时记趣明(眼力)察秋毫(比喻极细小的东西)私拟(比)作群鹤舞空则(那么)或千或百果然鹤也项为(因为)之(这样)强(同“僵”,僵硬)又留蚊于素帐(白色的蚊帐)中徐(慢慢地)喷以(用)烟作青云白鹤观(当……看)怡然(喜悦的样子)称快常蹲其(这里指自己)身以丛草为(把……当作)林盖(原来是)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表承接)二虫尽为(被)所吞鞭(用鞭子打)数十三峡自(在)三峡七百里中略无(完全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