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的作物生产培训课件.pptx

合集下载

绿色食品概论第七章绿色食品的作物生产ppt课件

绿色食品概论第七章绿色食品的作物生产ppt课件

第一节 作物种子与种苗的选择
绿 三、良种繁育的要求
色 1、良种繁育
食 ✓ 良种:具备优良的品种特性,同时又是纯度高、杂质少、种粒饱满

、生命力强的种子;良种繁育:生产优良品种和杂交亲本的原种,

迅速地繁殖大量的优质种子
论 ✓ 良种繁育注意:①了解所繁育的良种和亲本的优缺点、选择技术、 良种的栽培要点;②健全防杂保纯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良种
第一节 作物种子与种苗的选择
绿 2.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对品种工作的基本要求
色 ① 兼顾高产、优质优良性状的同时,要注意高光效及抗性强的品种

的选用,以增强抗病虫和抗逆的能力,发挥品种的作用
品 ② 充实、更新品种的同时,要注意保存原有地方优良品种,保持遗

传多样性
论 ③ 加速良种繁育,为扩大绿色食品再生产提供物质基础
色 ➢ 新的优良品种推广应用,有以下作用


➢ 可以极大地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改善产品的品质,丰富 农产品种类、花色品种,满足市场的需要,从而为绿

色食品的开发提供充实的资源
论 ➢ 抗性强的品种在减轻自然灾害方面起很大作用,选用
抗病虫或耐病虫的品种,可减少或避免某些病虫害的
发生,也就能减少农药的施用和污染
第一节 作物种子与种苗的选择
绿 一、品种的选择
色 为提高产量,改善品质——选用优良的品种 食
品 品种在变异和遗传的基础上,经过人工定向选择的结果

;是以考虑经济性状和人类特定目的为主,且遗传上稳

定,表现型基本一致的栽培植物或农作物种内的个体群

第一节 作物种子与种苗的选择
绿 1.品种与绿色食品生产的关系

绿色食品的作物生产培训课件

绿色食品的作物生产培训课件

发展种植业同时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畜禽、水产养
殖业,综合利用资源,开发肥源,促进养分良性循环。
2.经济、合理地施用肥料
• 按绿色食品质量要求,根据气候、土壤条件以及作物 生长状态,正确选用肥料种类、品种,确定施肥时间和方 法,以求以较低的投入获得较佳的经济效益。

不断总结“看天、看地、看庄稼”的施肥经验,有条

小麦生长开花期施氮素肥不仅提高子粒产量,还能改
善和提高蛋白质含量,并提高其烘烤加工产品的质量。

钾肥能促进甜菜等根用作物光合作用产物向根部运输,
有利于产品糖分含量的提高,并降低氨基化合物和钠的含
量,有利于加工时糖分的提炼。
• 施用磷肥能使大多数粗饲料中磷有所增加,能促进根 类作物的块根生长。
• 此外,越来越多的报道表明,许多微量元素与人体健 康有密切关系,与作物的抗性有关。
1.对土壤的污染

化学污染主要来自肥料中含有的重金属及其他有毒
离子

生物污染是各种有机垃圾、粪便或植株残体中,带
有对植物和人体有害的病原体,施人土壤,有的还进入了
水域,使作物感染病害,还有与作物接触附着在产品之上,
例如附于蔬菜上被食用进入人体。

物理污染主要是施入土壤中的有机肥,尤其城市
垃圾中带有未经清理的碎玻璃、旧金属、煤渣、破塑料及
是效果不迅速和直观,此外受到地区和季节限制的局限。
• 农业防治包括:
(1)选用抗病虫的优良品种
• 选用抗性强的品种,是综合防治的一项基本措施。
• 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良的品种资源,选留抗性强的单株作为 繁殖材料。
• 同时注意品种的高产优质等优良的农艺性状
(2)改进和采用合理的耕地制度

绿色食品作物生产培训教材(PPT24页)

绿色食品作物生产培训教材(PPT24页)

选择技术、良种的栽培要点,正确的选择 。
四、绿色食品水产养殖
②在不断充实、更新品种的同时,要注意保存原有地方优良品种,保持遗传多样性。
③加速良种繁育,为扩大绿色食品再生产提供物质基础。
9
2. 种子检验 是以国家标准《农作物种 子检验规程》为依据,应用科学的方法, 对农业生产的种子品质或种子质量进行细 致的检查分析、鉴定,以判断其优劣 。 是保证种子质量的重要措施和实现种子标 准化的重要环节 。
施用有机肥 翻耕土地 防除病虫
13
③ 间套种
间、套种的作用 :更能充分利用时间和 土地、太阳能、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 可以充分利用多余的劳力,扩大物质的投 人,发展集约化农业,提高土地生产力。
14
间套种的主要技术要点
➢ 确定合理的田间配置
合理搭配作物的种类和品种 ➢ 作二物、收 绿获色时食的品有种关植技业术生、产措施
引种要求
①引种必须有明确的目标 ②引种前应摸清拟引入的品种各方面性状 ③引种时还要把品种特性与其栽培条件联系
起来考虑 ④生产基地在引种、选择品种时,应保持遗
传多样化 ⑤引种试验是引种时必须进行的工作 ⑥严格做好引进品种的检疫工作
8
良种繁育要求
1. 良种繁育 主要是生产优良品种和杂交亲
本的原种,迅速地繁殖大量的优质种子。 四、绿色食品水产养殖
17
4. 病虫害防治与杂草控制
① 绿色食品生产中的有害生物防治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是在以整个作物 系统中生物群落为调节单元的基础上,通 过构建、协调各种保护措施改善和增强有 益生物的诱导因子,制约有害的生物因子, 恢复人工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使益害 生物种群达到某种生态平衡,从而可长期 有效地压抑有害生物暴发与危害。

第8讲绿色食品其他农产品的生产.pptx

第8讲绿色食品其他农产品的生产.pptx

三种类型的蜜蜂
蜜蜂的卵 蜜蜂的蛹. 蜜蜂的幼虫
❖ 绿色食品蜜蜂饲养和蜂产品加工的标准
❖ 蜜蜂采蜜区:经过绿色食品认证的农业生产区 内或有机食品认证组织认证的地方或至少三年 未使用过化学物质的自然植被区内
❖ 蜜蜂的喂食 :允许用来自某个已获得绿色食品 颁证的蜂蜜和已知来源的颁过证的蜜蜂花粉等 来喂养蜜蜂
鲜度和营养成分
食用菌
香菇的生活史
分两个阶段,一为菌丝体阶段,一为 子实体阶段。
第三节 绿色食品蜂产品的生产
蜜蜂产品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蜂体的 分泌物,如蜂王浆、蜂蜡、蜂毒等;第二 类是蜜蜂采集酿造品,如蜂蜜、花粉、蜂 胶;第三类是蜜蜂各虫态的躯体及蜂巢, 如蜜蜂幼虫、蛹、蜂尸、老巢脾等。它们 既营养丰富,又有防病、治病的功效,都 是食疗佳品。
尺蠖类(蛹)、毒蛾类(蛹)、刺蛾类(蛹)、象甲类(幼虫、卵蛹)
粉虱类、毒蛾类、刺蛾类(茧蛹)、叶病类 茶叶螨类(茶叶瘿螨、茶橙瘿螨) 茶叶螨类(卵)、刺蛾类(卵)、尺蠖蛾类(卵) 鳞翅目害虫(幼)
物理机械 摘除
防药, 源农药防治 控制虫源地
蓑蛾类(护囊)、卷叶螨类(叶苞)、尺蠖类(高龄幼虫) 鳞翅目害虫(成)、天牛类和金龟甲类(成) 各种蛾类 主治一种主要害虫,兼治多种害虫
续的再生产过程
二、栽培食用菌绿色食品的生产
❖ 绿色食用菌生产的具体标准
❖ 培养基必须是来自有机生产的产品或经认证的天然来 源的材料
❖ 菌丝体的选择要适宜,其来源要清楚 ❖ 对虫害和杂菌的预防性管理禁止使用任何化学杀虫剂 ❖ 栽培区域的环境条件也应该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
质量标准 ❖ 最大限度地保证在收获、贮存和运输过程中产品的新
一、茶树一般管理——基地的选择

绿色食品无公害稻谷的生产ppt课件

绿色食品无公害稻谷的生产ppt课件
一种牛虻 一种食虫虻
检验数量 (头)
3 26 11 10 4
阳性反应率(%)
成虫

幼虫
33.3
0
0
53.8
0
3.8
63.7
0
0
60
10
0
75
25
0
总阳性 反应数
1 15 7 7 4
注:未检测出阳性的种类未列出;
牛虻、食虫虻、菱头蛛等检测出对三化螟卵呈阳性,可给是捕食了怀 有待产卵的三化螟成虫所致
表 主要天敌类群在大田捕食三化螟的检测 (周汉辉,1987)
三化螟幼虫为害前期水稻,会造成青枯和枯心,但分蘖期水稻会出现分蘖 补偿和产量补偿。对中后期水稻会造成死胎和白穗,导致产量损失。
表 枯心率与分蘖倍数关系
汤鉴球,1988 广东四会
早 枯心率X 0.0435 0.0821 0.1271 0.1898 0.2128 0.2465 稻 分蘖倍数Y 1.0235 1.0306 0.9266 0.9247 0.9064 0.8476
三化螟 Tryporyza incertulas (Walker)
稻纵卷叶螟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
褐飞虱 Nilaparvata lugens Stål
白背飞虱 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
粘虫 Leucania separata Walker
注:为每年3次重复平均值; 小区面积为0.006亩; 对照区产量为2893.85克
第二代虫量与产量损失关系: Y = 0.5329 X 1.1161
r = 0.9768
表 三化螟第四代幼虫量与产量损失关系 汤鉴球 1988,广东四会

高一生物绿色食品的生产PPT教学课件

高一生物绿色食品的生产PPT教学课件
事例:
• 1、生物富集:农田中使用DDT杀虫剂,杀 死了南极的企鹅。
• 2、河北香河毒韭菜事件:2004年4月,北 京蔬菜批发市场内出现大批用甲拌磷乳油 (简称3911,属国家明令禁止用在蔬菜上 的农药)灌根(使药液渗透到韭菜根部的 漫灌方式)的韭菜,这些韭菜都来自同一 个地方——河北香河。
• 3、彭州毒泡菜
如LB—40—0201371231,LB代表“绿标”,40代 表“产品类别”,02代表“产品批准使用的年度”, 01代表“中国”,37代表“漳州市”,123代表“当 年批准的第123个产品”,1代表“A级绿色食品” (如果是2则代表AA级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期限为3年
绿色食品的三个显著特点
• 强调产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 • 对产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 • 对产品依法实行标志管理
铜 ≤50 mg/kg
60 mg/kg60 m源自/kg答案:1、绿色食品在外观上与普通食品相比并无差异,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内在品质上,它是一种安全、 优质、无污染的食品。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 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1)强调产品出生良好的环境 2)对产品实行“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 3)对产品依法实行统一的标志管理
3、绿色食品的标志
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 植物叶片和中心的蓓蕾。标志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安 全。整个图形表达明媚阳光下的和谐生机,提醒人们保护环 境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4、绿色食品的标志
5、绿色食品的标志编码
绿色食品标志编号形式为
LB—XX—XXXXXXXXXX
• 无公害农产品是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 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 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 用农产品。

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业培训课程.ppt

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业培训课程.ppt


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要求



(一)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认定
4、质量控制:
建立环境质量动态监测点、病虫害预测预报站(点)和产品快 速检测点(站),对产地环境和上市前的产品进行定期或不定 期抽检。 产地产品实行质量安全追溯管理,进入市场的产地产品逐步实 施包装上市,实行标识管理,包装物上标明产地证书号、地址、 生产经营主体、采收(出栏)日期、品种、数量等。畜禽逐步 实施免疫标识管理。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区别
有机农产品
出发点 国际市场
绿色食品
国内兼顾国际
无公害农产品
国内市场 允许限量使用 人工合成物质 有机肥为主,允许 登记的禁用)
标准规范
绝对禁用人工 允许限量使用人工 合成物质 合成物质(少) 无污染自然有机肥
土壤肥力 来源
无污染自然 有机肥
+商品有机肥(AA) 使用其它肥料(未 +无机肥(少)(A)

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要求


(一)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认定
5、认定办法:《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管理办法》 (1)认定程序:申请人向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逐级将推荐意见和有关材料上报 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人员 对产地环境、区域范围、生产规模、质量控制措施、生产计划 等进行现场检查 →通知申请人委托具有资质资格的检测机构对 产地环境进行检测 →颁发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并报农 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备案。
pH值
5.5-8.5
注:*在沿海地区, 氯化物指标允许根据地方水域背景特征适当调整。
(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环境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肥料污染

施肥有改善土壤环境、增加绿色食品产量、改善品
质等作用,但同时由于施用肥料的种类、用量及施用方法
不当,也会带来许多不良影响。

不合理施肥会造成经济上极大的浪费,更重要的是
污染了环境,进而通过食物、饮水给人和畜禽带来潜在的
危害。
• 此外,有机肥由于管理不善或未经无害化处理,也会 造成污染。
发展种植业同时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畜禽、水产养
殖业,综合利用资源,开发肥源,促进养分良性循环。
2.经济、合理地施用肥料
• 按绿色食品质量要求,根据气候、土壤条件以及作物 生长状态,正确选用肥料种类、品种,确定施肥时间和方 法,以求以较低的投入获得较佳的经济效益。

不断总结“看天、看地、看庄稼”的施肥经验,有条
• (2)保持适宜的土壤理化性状 • 良好的物理性状为作物提供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 • 土壤化学性质与土壤保肥、供肥性能及植物的生长发育
关系重大,也与土壤有害物的消除与积累关系密切。 • (3)重视土壤的营养状况 • 良好的土壤营养状况可为作物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
和能量,避免植株的缺素症状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三、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措施
• 强调依赖以自然因素或自然因素的产物为主的“防” 与“治”,协调与配合使用其他防治方法。

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省机农业标准也
严格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即便是有机肥,也应该来
自于有机畜牧饲养场。

A级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部分化学合
成肥料,但禁止使用硝态氮肥。化肥施用时必须与有机肥
按氮含量1:1的比例配合施用,最后使用时间必须在作物
收获30天以前施用。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与杂草控制
1.对土壤的污染

化学污染主要来自肥料中含有的重金属及其他有毒
离子

生物污染是各种有机垃圾、粪便或植株残体中,带
有对植物和人体有害的病原体,施人土壤,有的还进入了
水域,使作物感染病害,还有与作物接触附着在产品之上,
例如附于蔬菜上被食用进入人体。

物理污染主要是施入土壤中的有机肥,尤其城市
垃圾中带有未经清理的碎玻璃、旧金属、煤渣、破塑料及
件的地区和单位逐渐走上通过土壤、植株营养诊断,从而
科学地指导施肥。
3.以有机肥为主体,尽可能使有机物质和养分还田
• 有机肥料是全营养肥料 • 有机肥的吸附量大,被吸附的养分易被作物吸收作用,又
不易流失 • 它还具有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保肥、保水
和通透性能的作用
4.充分发挥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在提高土壤肥力中的作用
2.保持土壤肥力是增加作物产量的基础和保证

通过培肥,提高土壤生产力,平衡和改造农作物所必
需的营养物质的供应状况,使作物生长健壮,获得好收成,
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同时,通过施肥可以增强作物抗逆能力,从而减少农
药的使用量,减少对产品和环境的污染,并有利于绿色食
品产量的提高。
3.保持土壤肥力是绿色食品品质进一步提高的保障
第四章 绿色食品的作物生产
第三节 土壤管理与肥料使用(理解)

土壤是绿色食品作物生产的立地基础,为作物提供
大部分营养、水分、空气。

农田土壤肥力状况调节控制的正确与否直接影管理与肥料的使用就是对这些性状和能力的
调控。
一、土壤肥力保持的重要性

采用适当的维持肥力的措施,就能为作物提
求,绿色食品生产中通过施肥要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
量和品质,有利于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不会对作物
和环境的造成污染。

其施肥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要求,即要注重施肥
技术。
1.创造良性的养分循环条件

协调统一好植物、土壤和动物的关系,充分地开发
和利用本地区域、本单位的有机肥源,合理循环使用有机
物质。

薄膜袋等会使土壤碴砾化,降低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致
使作物生长不良。
2.对水体的污染
• 土壤包括肥料中的营养物质可随水往下淋溶,进入地 下水和农区水域,造成对水质的污染。
• 其中主要是各种形态的氮素肥料大量施用,作物不能 全部吸收利用,在土壤中由于微生物等作用形成硝态氮, 它不能为土壤吸附,最易随水进入地下水。
施肥不当还可能直接对食品造成生物和化学污染
• 生物污染是由于有机肥及人、畜粪尿带有致病菌造成 • 化学污染是过量使用氮素肥料,导致产品中硝酸盐含量增加。
• 由上可见,施肥直接影响到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质量、绿色食 品的产量及质量,是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中不容忽视的环节。
三、绿色食品施肥技术

根据绿色食品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及产品质量的要

创造一个适合有益微生物群繁殖、活动的环境,以增
加土壤中有效肥力。

可有目的地施用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肥料制品,以增加
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群,发挥其作用。
5.尽量控制和减少化学合成肥料,尤其各种氮素化 肥的使用,必须使用时,也应与有机肥配合使用

A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除可使用微量元素和煅炼磷酸
盐外,不允许使用化学合成肥料。
• 硝态氮进入人、畜体内在一定条件下还原成有害的亚 硝酸盐和亚硝胺,影响人、畜健康。
• 施肥中过量的氮和磷还会加速农区水体富营养化,造 成水质变劣,破坏生态平衡。
3.对大气的污染
• 与大气污染有关的营养元素是氮。
• 人类由于施肥不当造成NH3的挥发、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 氮氧化合物及沼气等影响大气环境,污染了空气。

小麦生长开花期施氮素肥不仅提高子粒产量,还能改
善和提高蛋白质含量,并提高其烘烤加工产品的质量。

钾肥能促进甜菜等根用作物光合作用产物向根部运输,
有利于产品糖分含量的提高,并降低氨基化合物和钠的含
量,有利于加工时糖分的提炼。
• 施用磷肥能使大多数粗饲料中磷有所增加,能促进根 类作物的块根生长。
• 此外,越来越多的报道表明,许多微量元素与人体健 康有密切关系,与作物的抗性有关。
供一个非常有利的、充分发挥其潜能、增强其抵
御不良外界条件的土壤生态条件,获得高产优质
的绿色食品。

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有效的办法就是--
-施肥。

肥料是自然生态良性循环中的基础环节。
1.保持土壤肥力是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 (1)施肥,尤其是施用有机肥,能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改善土壤结构,通过施肥可以调整土壤pH值,保持作物 生育和土壤微生物活动的适宜环境,缓解土壤中不良因 素的影响,改良土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