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站简介与组织机构

合集下载

搅拌站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搅拌站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搅拌站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搅拌站是一个典型的生产型组织,其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通常分为以
下几个部门或职能:
1.总经理/站长:负责搅拌站的整体运营和管理,统筹各个部门的工作,制定搅拌站的发展战略和目标。

2.技术部:负责搅拌站的技术研发、新产品试制、设备选型、产品质
量控制等工作。

技术部通常设有多个岗位,如技术总监、工程师、实验员等。

3.生产部:负责搅拌站的生产计划、生产现场管理、生产设备维护和
管理等工作。

生产部通常设有生产经理、生产主管、生产员等岗位。

4.采购部:负责搅拌站所需原材料的采购工作,包括与供应商的合作、价格谈判、货物运输等。

5.销售部:负责搅拌站产品的销售工作,包括市场调研、销售计划制定、客户关系维护等。

销售部通常设有销售经理、销售代表等岗位。

6.财务部:负责搅拌站的财务管理、预算和成本控制,以及会计核算
等工作。

财务部通常设有财务经理、会计等岗位。

7.人力资源部:负责搅拌站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包括招聘、培训、
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管理等。

人力资源部通常设有人力资源经理、人力资
源专员等岗位。

8.安全环保部:负责搅拌站的安全生产管理、环境保护等工作,确保
搅拌站的运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安全环保部通常设有安全环保经理、安全管理人员等岗位。

以上是搅拌站通常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具体情况可能会因搅拌站的规模和业务特点而有所差异。

同时,各个部门之间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协作,确保搅拌站的正常运营和高效管理。

搅拌站组织架构及岗位说明书

搅拌站组织架构及岗位说明书

搅拌站组织架构及岗位说明书
一、统计搅拌站组织架构
搅拌站由站长、厂长、生产车间、机务车间、质量部、技术部、行政科、财务科、安全科组成。

1.站长
搅拌站站长负责指挥、统筹搅拌站各部门工作,负责监督搅拌站的日常管理,跟踪项目的进度,做好整体的经营管理,主持搅拌站的工作,分析报告,制定搅拌站的工作计划和政策,与业主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做好技术管理,控制质量,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落实各项经营管理的有效性及安全生产管理。

任职资格: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有施工管理经验优先考虑。

2.厂长
厂长负责搅拌站的日常管理,负责监督搅拌站内部管理,控制质量,善于沟通,能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具备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负责与业主部门沟通,负责组织把握搅拌站的生产及施工进度,能准确地把握各项指标,落实各项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任职资格:本科及以上学历,有施工管理经验优先考虑。

3.生产车间。

搅拌站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搅拌站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搅拌站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03)二、搅拌站旳主控项目 (03)三、搅拌站生产管理制度 (04)四、搅拌站整体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06)五、搅拌站安全生产制度 (07)六、搅拌站生产质量管理制度 (09)七、岗位职责 (10)八、混凝土配料误差调整程序 (11)八、搅拌站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调整程序 (12)一、搅拌站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⑴组织机构⑵组织机构详细职能部门阐明1. 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工厂整体工作,直接管理生产,技术,物质器材科三大部门。

2. 搅拌站站长:重要负责生产部门,配合技术,后勤总务两个部门工作。

生产部门细分为,生产班组,负责产品生产。

运送部门,负责产品运送原料运送及上料铲车管理。

设备维修班组,负责工厂设备检修保养,工厂平常水电使用保障。

3. 试验室:重要负责技术提供,配合搅拌站站长工作。

4. 物质器材科:重要负责原料供应,产品销售,后勤总务三方面工作。

分为供应部,营销部,行政部三个部门。

供应部,负责原料采购,工厂物品采购。

营销部,负责产品销售,客户关系维系,市场推广工作。

行政部,负责产品安检,工厂安全保卫,后勤总务,行政贯彻管理工作。

⑶搅拌站生产人员分工(交底时由本人签字接受)序号姓名职务年龄二、搅拌站旳主控项目一搅拌设备几种系统⑴主机搅拌系统①输送系统;②贮料系统;③计量系统是搅拌站旳灵魂,直接影响混凝土旳各项性能和混凝土质量,影响混凝土旳计量设备旳是动态计量;④微机控制系统;⑤强弱电电气系统。

二设备系统质量控制旳关键⑴微机控制操作系统稳定性逻辑性;⑵计量系统旳敏捷性和精确性,计量系统旳精确与稳定决定混凝土生产旳质量。

静态精确是不能满足规定旳,关键在于动态计量落差旳精确度。

和电脑对数据旳捕捉。

三材料收发部门对混凝土质量旳监控措施控制混凝土旳质量尚有一种很关键旳对每车混凝土旳计量系统,搅拌站将施工配合比数据打印交给物资器材收发管理人员,材料收发人员通过对每车旳称量来和搅拌站旳出机方量进行效对,当称量数据和实际出方量不符时应及时查找原因。

搅拌站简介与组织机构

搅拌站简介与组织机构

搅拌站简介与组织机构
一、搅拌站简介
搅拌站是一种采用自动搅拌技术,将多种混合物进行混合、均匀及烘
干的机械设备。

它能有效的对特定的颗粒物或流体进行混合、搅拌,并可
根据不同的运行条件选择不同的控制模式,有效地提高混合的合格率。

搅拌站目前主要用于工业生产中,在各种过程中,可以有效解决多种
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实现精确的放置、计量、混合和加热、烘干等
加工工艺,确保混合物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保证末端成品质量满足客
户要求。

搅拌站有多个变型,其特点如下:
1、灵活的结构:根据客户要求,可根据不同的搅拌需求定制不同的
规格,满足不同的工况,灵活的结构可以使搅拌的效果良好,工作效率高;
2、精确的加料:搅拌站可以进行精确的加料,将物料放置在搅拌罐内,准确的搅拌效果,有效的控制混合物的均匀度;
3、实用的仪表控制:搅拌站设备上安装有各种仪表,可以实时监测
温度,湿度,压力,流量,搅拌转速等参数,达到相应的工作标准,有效
的保障操作的稳定性;。

搅拌站组织架构

搅拌站组织架构

搅拌站组织架构(草稿)搅拌站组织设置及岗位说明1、搅拌站站长:一名,负责搅拌站全面运作以及与项目部之间联系;2、生产班长:一名,负责搅拌站内部生产安排以及工程服务;3、调度:二名,负责和工程部施工服务对接;4、操作工:二名,负责搅拌站搅拌机操作;5、搅拌机机长:一名,负责维修以及组织生产;6、试验员:二名,负责原材料验收以及出厂混凝土检验;7、监磅员:二名,负责原材料收料检斤;8、力工:二名,负责搅拌机的清洁以及混凝土试块制作;9、:一名,负责搅拌站帐务;10料员:二名,负责原材料质量、数量,以及库存。

以上人员为基本配置,材料员和会计隶属余财务部,总共16,搅拌站本身13,比原有人员减少1名,比今年管理上降低二名,且工作更加明细,员工的责、权、利更加结合紧密,生产效率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另附:2012年搅拌站员工表现、作用(个人观点)武胜:有责任心,但缺乏管理经验、沟通能力不强,组织结构不合理,未能发挥员工的主观积极性;(已经离职)赵波:工作经验足、但责任心不够,当班前半天能够好好安排,但夜间或快下班时习惯性偷懒,无工作责任;(已经离职)梁波:主观能力有,但是沟通,掌控还有差距,如能气度增大就足以胜任新结构中的岗位;白海飞:外协能力不错,有一定责任心,但内部管理还有差距;来敬梧:工作责任心强,在缺少一名员工情况下,没有多少怨言,如果好好培养,应该可以适应集团需要;田君:有一定责任心,但工作安排有待提高;冯北宁:工作责任心不强,勉强可以完成本职工作;兰志超:缺乏工作责任心,勉强完成本职工作;何谦:缺乏工作责任心,勉强完成本职工作;(已经离职)曹国凡:有一定责任心,可以完成本职工作;吴云:为白海飞带来试验员,怀疑从事过该工作时间不长,除了基本本工作外,无工作责任心;年利东:和吴云情况差不了多少;王丽莉:不知道怎么通过入职检验的,工作责任心差,能力不足,在当班期间经常出现低级错误;裴云峰:比王丽莉情况稍好一些;王良栋:工作较积极,但不应设置该岗位;陈淑娟:来的较迟,一直在设备科工作,参与搅拌站工作较少。

搅拌站简介与组织机构

搅拌站简介与组织机构

搅拌站简介与组织机构搅拌站是指生产混凝土的场所,主要用于将水泥、骨料、石子、沙子等混合物搅拌均匀,以生产出符合工程要求的混凝土。

搅拌站在建筑施工、公路建设、铁路建设等工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搅拌站的简介和组织机构。

搅拌站的简介:搅拌站是由一系列设备、设施组成的工厂,用于生产混凝土。

搅拌站通常包括水泥仓、骨料仓、搅拌机、控制系统等设备。

其工作流程包括骨料称量、水泥称量、水称量、混合搅拌等环节。

搅拌站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变,以满足不同工程的要求。

搅拌站的组织机构:搅拌站的组织机构通常包括管理层、生产层和技术层。

具体组织结构如下:1.管理层:2.生产层:生产层负责搅拌站的生产工作。

生产层的组织结构包括生产经理、工长、操作工等职位。

生产经理负责生产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工长负责协调生产现场的工作,操作工负责具体的生产操作。

生产层需要保证搅拌站的正常运行,确保生产计划按时完成。

他们还负责调整搅拌站的生产工艺参数,以保证生产出符合技术要求的混凝土产品。

3.技术层:技术层负责搅拌站的技术支持和研发工作。

技术层的组织结构包括技术经理、研发工程师等职位。

技术经理负责搅拌站的技术工作,包括技术指导、工艺改进等。

研发工程师负责搅拌站设备的研发和改进。

技术层需要保持与搅拌站相关的技术和行业信息的更新和了解,以提供最新的技术支持和产品改进。

除了上述的管理层、生产层和技术层外,搅拌站还需要其他职能部门的支持,例如供应部门、维修部门、安全环保部门等。

供应部门负责搅拌站原材料的采购和供应,维修部门负责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安全环保部门负责搅拌站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工作。

总结:搅拌站是生产混凝土的场所,由管理层、生产层和技术层等组成。

管理层负责搅拌站的运营管理,生产层负责生产工作,技术层负责技术支持和研发工作。

搅拌站还需要其他职能部门的支持,以确保搅拌站的正常运行和生产。

以上是关于搅拌站简介和组织机构的介绍。

混凝土搅拌站的组成

混凝土搅拌站的组成

混凝土搅拌站的组成
一、组成
搅拌站是由搅拌主机、物料称量系统、物料输送系统、物料贮存系统、控制系统五大组成系统和其他附属设施构成的,其工作的主要原理是以水泥为胶结材料,将砂石、石灰、煤渣等原料进行混合搅拌,较后制作成混凝土,作为墙体材料投入建设生产。

各种混凝土搅拌站设备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
1.料仓:存放砂、石、水泥、水等物料,并向配料机构供应物料;
2.配料机构:砂砾石等物料按一定比例计量,主要由各种秤组成,并采用体积计量的流量计量设备;
3.提升机构:主要用于提升砂石骨料;
4.搅拌机:将各种原材料混合成混凝土;
5.混凝土搅拌站设备控制系统:控制各部分协调工作,完成一定的生产过程。

二、作用
混凝土搅拌站是用来集中搅拌混凝土的联合装置,又称混凝土预制场。

由于它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所以生产率也很高,并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节省水泥,常用于混凝土工程量大、工期长、工地集中的大、中型水利、电力、桥梁等工程。

随着市政建设的发展,采用集中搅拌、提供商品混凝土的搅拌站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因而得到迅速发展,并为推广混凝土泵送施工,实现搅拌、输送、浇筑机械
联合作业创造条件。

搅拌站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搅拌站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搅拌站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03)二、搅拌站的主控项目 (03)三、搅拌站生产管理制度 (04)四、搅拌站整体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06)五、搅拌站安全生产制度 (07)六、搅拌站生产质量管理制度 (09)七、岗位职责 (10)八、混凝土配料误差调整程序 (11)八、搅拌站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调整程序 (12)一、搅拌站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⑴组织机构⑵组织机构具体职能部门说明1. 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工厂整体工作,直接管理生产,技术,物质器材科三大部门。

2. 搅拌站站长:主要负责生产部门,配合技术,后勤总务两个部门工作。

生产部门细分为,生产班组,负责产品生产。

运输部门,负责产品运输原料运输及上料铲车管理。

设备维修班组,负责工厂设备检修保养,工厂日常水电使用保障。

3. 实验室:主要负责技术提供,配合搅拌站站长工作。

4. 物质器材科:主要负责原料供应,产品销售,后勤总务三方面工作。

分为供应部,营销部,行政部三个部门。

供应部,负责原料采购,工厂物品采购。

营销部,负责产品销售,客户关系维系,市场推广工作。

行政部,负责产品安检,工厂安全保卫,后勤总务,行政落实管理工作。

⑶搅拌站生产人员分工(交底时由本人签字接收)序号姓名职务年龄二、搅拌站的主控项目一搅拌设备几个系统⑴主机搅拌系统①输送系统;②贮料系统;③计量系统是搅拌站的灵魂,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和混凝土质量,影响混凝土的计量设备的是动态计量;④微机控制系统;⑤强弱电电气系统。

二设备系统质量控制的关键⑴微机控制操作系统稳定性逻辑性;⑵计量系统的灵敏性和准确性,计量系统的准确与稳定决定混凝土生产的质量。

静态准确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关键在于动态计量落差的准确度。

和电脑对数据的捕捉。

三材料收发部门对混凝土质量的监控措施控制混凝土的质量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对每车混凝土的计量系统,搅拌站将施工配合比数据打印交给物资器材收发管理人员,材料收发人员通过对每车的称量来和搅拌站的出机方量进行效对,当称量数据和实际出方量不符时应及时查找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搅拌站简介与组织机构1、建站目的中铁三局集团为了保证武广客运专线XXTJIV标段工程的工期与质量,尤其是混凝土的内在质量与供应能力,特组建专供该工程的混凝土搅拌站。

2、概况搅拌站位于衡阳东外环路边。

占地面积18亩。

周围无居民。

3、生产能力根据混凝土需求的总方量,设100立方/小时全自动电脑控制搅拌站一套为主要生产线。

4、人员配备配有五年以上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5人,技术职称中级以上。

搅拌站配操作手2人,中技以上,懂电脑和混凝土技术,有五年以上操作经验。

5、质量控制有专业技术人员和工程试验室的硬件管理,还有规范、混凝土生产程序制度、质量控制措施、配合比使用制度等管理制度的约束。

6、程序运行方式严格质量标准;确保安全运行;精心操作维护;搞好文明施工;呵护城市环境。

7、组织机构8、职责分工站长:负责搅拌站的全面工作主管技术:负责搅拌站技术全面工作。

质量负责人:负责站内质量与安全。

搅拌班:主操作、电器、维修。

运输班:主上料、运输、配合混凝土生产技术标准搅拌站即将投入使用,为确保混凝土生产质量的规范化管理,特制订搅拌站混凝土生产的技术标准。

与混凝土生产质量相关的部门必须遵照执行。

一、配制混凝土用的材料1、水泥1.1选用水泥时,应注意其特性对混凝土结构强度、耐久性和使用条件是否有不利影响1.2选用水泥时,应以能使用所配置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收缩水、和易性好和节约水泥为原则。

1.3水泥应条例现行国家标准,并附有制造厂的水泥品质试验报告等合格证明文件。

水泥进场后,应按其品种、强度、证明文件以及出厂时间等情况分批进行检查验收。

对所用水泥应进行复查试验。

为快速鉴定水泥现在的强度,也可用促凝压蒸进行复验。

1.4散装水泥的储存,采用水泥罐贮存。

1.5水泥如受潮或存放时间超过3个月,应重新取样检验,并按其结果使用。

2、粗、细骨料2.1.粗、细骨料的规格2.1.1粗骨料:CFG桩采用5~25mm连续级配;梁采用5~25mm连续级配(二级级配组成:5~10mm和10~20mm);其它高性能混凝土采用5~31.5mm连续级配(二级级配组成:5~16mm和16~31.5mm)。

2.1.2细骨料:所有混凝土用细骨料均采用耒河中砂,不得采用湘江砂。

2.2粗、细骨料的检验2.2.1型式检验对于新选原料产地、同产地更换矿山或连续使用同一产地达两年的粗、细骨料应作型式检验。

检验内容应包括:⑴粗骨料:颗粒级配、表观密度、堆积(紧密)密度、紧密空隙率、岩石抗压强度、吸水率、压碎指标、坚固性、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C1-含量、有机物含量(碎卵石)、碱活性;⑵细骨料:细度模数、表观密度、堆积(紧密)密度、空隙率、吸水率、含泥量、泥块含量、坚固性、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有机物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C1-含量、碱活性、石粉含量(机制砂)、压碎指标(机制砂)。

2.2.2常规检验对选定的粗、细骨料应按批作常规检验,以连续进场(厂)数量不超过400m3(或600t)为1批。

检验内容应为:⑴粗骨料:颗粒级配、表观密度、堆积(紧密)密度、紧密空隙率、压碎指标、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⑵细骨料:细度模数、表观密度、堆积(紧密)密度、空隙率、含泥量、泥块含量、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每三个月检验一次)、有机物含量、石粉含量(机制砂)、压碎指标(机制砂)。

2.3.技术指标2.3.1粗骨料级配要求根据《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的规定高性能混凝土用粗骨料应采用二级或多级级配,所以将我总队用于高性能混凝土所用的粗骨料定为二级级配。

梁:5~25mm连续级配碎石定为5~10mm碎石(连续级配)与10~20mm碎石(单粒级配)混合组成;其它高性能混凝土用粗骨料:5~31.5mm连续级配碎石定为5~16mm碎石(连续级配)与16~31.5mm碎石(单粒级配)混合组成。

注:1.累计筛余按重量计(%);2.公称粒径的上限为该粒级的最大粒径。

2.3.2技术要求两种级配按试验比例(根据两种碎石的颗粒级配范围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掺和后要求达到5~25mm 或5~31.5mm连续级配,掺合后其松散堆积密度应大于1500kg/m3,紧密空隙率小于40%,吸水率应小于1%。

包括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和橄榄岩等,喷出的火成岩包括玄武岩和辉绿岩等。

2.4细骨料2.4 .1级配要求:细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天然河砂,细度模数控制在2.3~3.0。

注:累计筛余按重量计。

2.4.2技术要求采用天然河砂配制混凝土时,砂中含泥量、泥块含量、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应符合下表规定。

当砂中含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时,应进行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时,方能采用。

2.5粗、细骨料的取样及检验严格按标准要求取样,高性能混凝土用二级粗骨料进行颗粒级配试验,根据筛分结果计算混合比例(达到连续级配)。

对混合后的连续级配碎石进行其它项目的检验。

3、搅拌用水3.1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或油脂、糖类及游离酸类。

3.2污水、PH值小于5的酸性水及含硫酸盐量按SO42计超过水的质量0.27mg/cm3的水不得使用。

3.3供饮用的水,一般能满足上述条件,使用时可不经试验。

4、外加剂4.1应根据外加剂的特点,结合使用目的,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外加剂的使用品种。

如果使用一种以上的外加剂,必须经过配比设计,并按要求加入到混凝土搅和物中。

在外加剂的品种确定后,掺量根据使用要求、施工条件、混凝土原材料变化进行调整。

4.2所用外加剂,必须是经过有关部门检验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明的产品,其质量应符合现行《混凝土外加剂》(GB8076)规定,使用前应复验基效果,使用时应符全产品说明及本规定关于混凝土配合比、拌制、浇注等各项规定以及外加剂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不同品种的外加剂应分别存储,作好标记,在运输与存储时不得混入杂物和遭受污染。

5、混合材料5.1混合材料包括粉煤灰等。

应由生产单位专门加工,进行产品检验并出具产品合格证书,其技术条件应分别条例《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等标准的规定。

5.2混合材料在运输与存储中,应有明显标志,严禁与水泥等其他状材料混淆。

二、混凝土的配合比1、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应以质量比计,并应通过设计而后试配选定。

试配时应使用施工实际采用的材料,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应满足和易性、凝结速度等施工技术条件,制成的混凝土应符合强度、耐久性(抗冻、抗渗、抗浸蚀)等质量要求。

2、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可参照现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通过试配确定。

混凝土的试配强度,应根据设计强度等级,考虑施工条件差异和变化以及材料质量可能的波动。

3、凝土坍落度3.1配制混凝土时,应根据结构情况和施工条件确定混凝土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

3.2当工程需要较大的坍落度时,可在不改变混凝土的水胶比,不影响混凝土的情况下,适当掺加外加剂。

4、水胶比和水泥用量混凝土的最大胶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应符合下表规定:注:1、表中的水泥用量包括外掺混合用料。

2、混凝土的最大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00km/m3,大体混凝土不宜超过350km/m35、外加剂在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5.1在钢筋混凝土中不得掺用氯化钙、氯化纳等氯盐。

5.2无筋混凝土的氯化钙、氯化纳掺量,以干质量计,不得超过水泥用量的3%。

5.3掺入外加剂的混凝土含气量宜为3.5%---5.5%5.4对由外加剂带入混凝土的碱含量应进行控制。

5.4粉煤灰等混合材料作为水泥代替材料或混凝土拌和物的填充材料掺于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或其他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中时,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6、泵送混凝土配合比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6.1骨料最大料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应符合前述规定。

通过31.5mm 筛孔的砂不应少于15%,砂率易控制夺40%---50%。

6.2最小水泥用量300 kg/m3(输送管直径100—150mm),(应为300kg/m3)。

6.3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宜为80—180mm,并根据泵送高度、温度和坍度损失值调整。

6.4宜掺用适量的外加剂或混合材料。

7、混凝土配合比的使用通过设计和试配确定配合比后,应填写试配报告单,提交监理工程师或有关方面批准。

混凝土配合比使用过程中,应根据混凝土质量动态信息,及时调整、报批。

三、混凝土的拌制1、配料计量1.1混凝土配料时,各种衡器应保持准确。

对骨料的含水率应经常检测,雨天施工应增加测定次数,据以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

配料数量的允许偏差如下表:1.2放入拌和机内的第一盘混凝土材料应含有适量的水泥、砂和水,以覆盖拌筒的内壁而不降低拌和物所需的含浆量。

每一工作经大修、中修或迁移至新的地点后,也应进行检定。

2、混凝土的搅拌2.1混凝土应使用机械搅拌。

用机械搅拌时,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至开始出料的最短搅拌时间应按设备出厂说明书的规定,并经试验确定。

2.2对于在施工现场集中搅拌的混凝土,应检查混凝土拌和物均匀性。

2.3混凝土拌和物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2.4检查混凝土拌和物均匀性时,应在搅拌机的卸料过程中,从卸料流的1/4至3/4之间部位,采取试样,进行试验,其检测结果应符合以下规定:2.4.1混凝土中砂浆密度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0.8%。

2.4.2单位体积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5‰。

2.4.3混凝土搅拌完毕后按要求检测混凝土拌和物的各项性能。

2.4.4掺用高效减水剂或速凝剂且运距较运时,可运至浇筑地点再掺入重拌。

四、混凝土的运输1、混凝土的运输能力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应适用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使浇筑工作不间断并使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时仍保持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

本工程拟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

2、采用泵送混凝土的规定2.1混凝土的供应必须保证输送混凝土的泵能连续工作。

2.2输送管线宜直,转弯宜缓,接头应严密,如管道向下倾斜,应防止混入空气,产生阻塞。

2.3泵送前应先用适量的、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浆润滑输送管内壁。

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时,应立即用压力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泵送间歇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

2.4在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应具有足够的混凝土,以防止吸入空气产生阻塞。

3、混凝土运输用搅拌动输车运输已拌成的混凝土时,途中应以2-4r/min的慢速进行搅动,混凝土的装载量约为搅拌筒几何容量的2/3。

4、二次搅拌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后发生离析、来重泌水或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第二次搅拌。

二次搅拌时不得任意加水,确有必要时,可同时加水和水泥以保持其原水灰比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