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规划为7个功能分区
公园规划设计规范

03
公园设计要素
绿化设计
植物种类选择:根据当地气候、 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
植物搭配:注重植物的色彩、形 态、季相等方面的搭配,形成丰 富的景观效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绿化布局:合理规划乔木、灌木、 花卉等植物的空间布局
绿化维护:定期修剪、施肥、灌 溉等,保持绿化效果的持久性
道路设计
公园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和职责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修订程序 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计划 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制度
人员管理
公园安全管理人 员的职责和要求
安全管理人员培 训和考核机制
安全管理人员的 应急处理能力
安全管理人员的 监督和评估机制
游客安全须知
遵守公园规定,不擅自进 入禁区
注意个人财物安全,保管 好随身物品
运动区应提供多 样化的运动设施, 以满足不同年龄 段人群的需求
运动区应有足够 的绿化覆盖,以 营造宜人的运动 环境
运动区应有完善 的照明和安全设 施,以确保使用 者的安全
儿童游乐区
儿童游乐区是公园中最重要的功能分区之一,旨在为儿童提供安全、有趣、富有教育意 义的游乐设施。
儿童游乐区的设计应注重安全性,确保设施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感谢观看
汇报人:韵
儿童游乐区的设施应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同时要注重创新性 和趣味性。
儿童游乐区的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维护,确保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文化展示区
定义:用于展 示公园内文化 景观和历史遗
产的区域
特点:具有教 育意义,能够 增强游客的文 化认同感和历
史意识
规划要点:合 理布局展示内 容,确保游客 能够全面了解 公园的文化内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知识点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先写总结——————————————入口设计、功能分区、景色分区、园路设计、地形处理、种植设计。
—————————正文开始———————————一、公园规划设计基础知识一概念综合性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大面积的绿地,且具有丰富的户外游憩内容,适合各种年龄和职业的居民进行一日或半日以上的游赏活动。
它是群众性的文化教育、娱乐、休息场所,并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社会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综合性公园的功能1、政治文化方面2、游乐休憩方面3、科普教育方面三综合性公园的类型1、市级公园2、区级公园四面积和位置的确定1、面积面积不少于10hm2,10-50m2/人。
游人容量为服务范围的15%-20%;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全市性综合公园至少容纳10%的游人。
结合城市规模、性质、用地条件、气候、绿化状况、公园在城市中的位置与作用等因素来考虑。
2、位置: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来考虑。
方便居民使用利用不宜于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的地形具有水面及河湖沿岸景色优美的地段现有树木较多和有古树的地段有历史遗址和名胜古迹的地方公园规划应考虑近期和远期相结合留有发展用地五公园的游人容量公园游人容量是指游览旺季高峰期时同时在公园内的游人数。
公园游人容量是确定内部各种设施数量或规模的依据,也是公园管理上控制游人量的依据,通过游人数量的控制,避免公园因超容量接纳游人,造成人身伤亡和园林设施损坏等事故,并为城市部门验证绿地系统规划的合理程度提供依据。
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C=A/Am式中C——公园游人容量人;A——公园总面积㎡;Am——公园游人均占地面积㎡/人。
六项目与活动内容1、活动内容观赏游览、安静休息、文化娱乐、儿童活动、老年人活动、体育活动、政治文化和科普教育、服务设施、园务管理2、设置因素当地人们的习惯爱好公园在城市中的地位公园附近的城市文化娱乐设置情况公园面积的大小七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贯彻园林绿化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继承和革新我国传统造园艺术,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表现地方特色和风格满足游览活动的需要,设置人们喜爱的各种内容。
体育公园功能分区

体育公园功能分区
体育公园是城市中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体育公园一般会进行功能分区。
一般而言,体育公园的功能分区可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运动区:运动区是体育公园的核心区域,一般包括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各种运动场地。
这里不仅提供了高品质的运动场地,还有专业的运动设施和教练,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完善的运动体验。
2. 健身区:健身区是体育公园的另一个重要区域,这里提供了各种健身器材和健身课程,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
同时,健身区还设有专业的健身教练,提供个性化的健身指导和服务。
3. 休闲区:休闲区是体育公园的放松区域,这里通常会有花园、游泳池、健身步道等设施,供游客休闲娱乐。
同时,这里也是家庭、朋友聚会的好地方,提供了愉悦的社交空间。
4. 教育区:教育区是体育公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这里提供了体育培训、体育比赛、运动会等各种教育、培训、比赛活动。
同时,这里还可以举办各种体育知识讲座、健康讲座等活动,为公众提供丰富的知识和信息。
5. 商业区:商业区是体育公园的最后一个部分,这里通常会设有商店、餐厅、咖啡厅等设施,为游客提供各种海鲜美食、小吃、咖啡等服务,同时也可以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
以上就是体育公园功能分区的主要内容,体育公园的功能分区设
计不仅可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还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为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健康生活作出重要贡献。
公园分类标准

公园分类标准公园是城市的绿色宝藏,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人们放松心情、享受自然的重要去处。
为了更好地规划和建设公园,我们需要对公园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公园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按照功能划分。
1. 休闲公园。
休闲公园是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通常设有草坪、花园、休闲长廊、凉亭等设施,适合散步、晨练、阅读、聊天等活动。
这类公园一般位于市区或者居民区周边,便于市民的日常休闲活动。
2. 儿童公园。
儿童公园是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公园,通常设有各种游乐设施、儿童乐园、沙池、儿童健身器材等,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安全、愉快的游乐场所。
这类公园一般位于居民区或者学校附近,方便家长带孩子游玩。
3. 生态公园。
生态公园是以保护和展示自然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的公园,通常设有湿地、湖泊、林地、草地等自然景观,同时也保留了一定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这类公园一般位于城市的郊区或者风景区,为市民提供了接近自然的体验。
二、按照规模划分。
1. 大型公园。
大型公园是指占地面积较大,内部景观丰富多样的公园,通常设有大片的草坪、湖泊、花园、健身步道等,适合市民进行各种户外活动。
这类公园一般位于城市的郊区或者风景区,是市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
2. 中型公园。
中型公园是指占地面积适中,内部景观多样、设施齐全的公园,通常设有花园、篮球场、健身器材、休闲长廊等,适合周边居民进行日常休闲活动。
这类公园一般位于居民区或者学校附近,为市民提供了便利的休闲场所。
3. 小型公园。
小型公园是指占地面积较小,内部景观简洁、布局紧凑的公园,通常设有小型花园、休闲长椅、雕塑等,适合周边居民进行短暂休息或者散步。
这类公园一般位于城市的街角、社区内,为市民提供了便利的休闲场所。
三、按照特色划分。
1. 文化主题公园。
文化主题公园是以某一历史文化、人文风情为主题的公园,通常设有相关的文化展示、雕塑、纪念碑等,为市民提供了了解和体验当地文化的场所。
公园功能分区

公园功能分区公园是城市中的绿地,它不只是一个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地方,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能和分区。
下面将对公园的功能分区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休闲娱乐区域。
公园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在这个区域,人们可以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玩耍等等。
公园的道路和步道被设计成曲线形状,有利于人们的放松和欣赏美景,同时也有助于身体的锻炼。
其次是健身区域。
公园是人们进行户外健身的好地方,因为它有大片的绿地和广场,可以供人们进行各种体育活动,比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
有些公园还设置了健身器材,供人们进行力量训练和伸展运动。
再次是文化教育区域。
公园常常设有文化教育区域,如花坛、雕塑、纪念碑等。
这些文化设施既可以美化公园环境,又能丰富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
公园还经常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如音乐会、书展、绘画展等,吸引人们参与和欣赏。
此外还有儿童游乐区。
公园中通常会设置一个专门供儿童游乐的区域,如儿童乐园、游泳池、溜冰场等。
这些设施不仅能满足儿童的需求,还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
还有水域景观区。
公园的水域景观区通常包括湖泊、小河、喷泉等。
这些水域不仅为公园增添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还可以供人们嬉水、划船、观鸟等。
最后是休闲设施区。
公园通常会设置各种休闲设施,如长椅、遮阳棚、凉亭等,供人们休息和观景。
有些公园还设有餐厅、咖啡馆、博物馆等,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休闲选择。
总之,公园的功能分区可以根据人们的需求和公园的规模来确定。
每个分区都有自己的独特功能,共同构成了一个功能多样的公园,满足了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休闲和娱乐场所。
公园规划为7个功能分区

公园规划为7个功能分区
结合空间序列分为三大层次,即:
第一空间序列:开敞式空间,位于公园东部及南北两侧为静态观赏区,布置以大草坪为主的灌木花卉图案。
第二空间序列:半开敞空间,位于公园中心下沉式广场南北两侧为动态观赏区(花卉园、水景园)与老年活动区。
第三空间序列:为封闭及半封闭空间,位于公园西部,设置儿童活动区、青年安静休息区、背景林与管理用地。
下沉式广场为综合活动区,渗入整个空间序列,对各层次空间起到过渡衔接的作用,也是整个空间层次的精华所在。
1、静态观赏区
以大面积草坪为主,结合花卉灌木图案,构成开放式的绿地景观。
2、动态观赏区
由花卉观赏区和水景园组成,其中花卉观赏区主要种植四季花卉树木,强调植物观赏功能。
水景园形状由辽宁省地图与周边海域组成,突出鞍山市域图,体现“三看”精神。
3、儿童活动区
布局灵活多变,设置沙坑、画板等儿童游乐设施,满足儿童游戏活动的需要。
4、青年活动区
采用集中与分散的布局方式,用乔灌木分割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封闭空间,为青年人谈情说爱、读书谈心提供活动场所。
5、老年活动区
由两部分组成:其一为活动区,供老年人强身健体、散步、练气功等;其二为休息区,供老年人自娱自乐、下棋、打扑克、聊天。
6、综合活动区
为公园主要活动场所,以下沉式广场为载体,音乐为主题,为市民创造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提供多方位、多功能的综合服务功能。
7、管理用地
内设管理用房与公厕,建筑单体应设计新颖,与公园环境协调统一。
规划在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工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道路设计与入口规划、绿化规划与景区设计、重点部位详细规划设计等。
上海后滩湿地公园功能分区

上海后滩湿地公园功能分区
上海后滩湿地公园是一个综合性的湿地公园,它被划分为多个功能分区,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和提供多样化的体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功能分区:
1. 湿地保护区:湿地保护区是后滩湿地公园的核心区域,主要用于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这个区域通常会有丰富的湿地植被和动物,为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2. 休闲观赏区:休闲观赏区是供游客休闲和观赏的区域。
这里可能有宽敞的草坪、景观湖泊、步道和观景台,游客可以在这里散步、欣赏自然风光、观察鸟类等。
3. 亲水区:亲水区是供游客进行水上活动的区域。
这里可能有人工湖泊、河道或者水上运动设施,游客可以划船、划桨、钓鱼等。
4. 儿童游乐区:儿童游乐区是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区域。
这里可能有儿童游乐设施、水池、沙滩等,提供给孩子们玩耍和娱乐的场所。
5. 文化展示区:文化展示区是用于展示湿地生态和文化的区域。
这里可能有展示馆、博物馆、文化艺术展览等,向游客介绍湿地的特点
和价值,以及相关的文化历史。
6. 健身运动区:健身运动区是供游客进行户外运动和健身活动的区域。
这里可能有健身器材、篮球场、足球场等,游客可以在这里锻炼身体和进行团体运动。
上海后滩湿地公园的功能分区可以根据具体规划和需求进行调整和变化,以适应不同的时期和人群的需求。
公园调研报告总结范文

一、调研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园作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其规划、建设与维护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深入了解公园在城市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报告对某市公园进行了实地调研,旨在总结公园规划、建设与管理的经验,为今后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二、调研内容1. 公园概况本次调研的公园位于某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20公顷,分为东、西两个区域。
公园以山水景观为基础,结合植物配置、休闲娱乐设施等,形成了集观光、休闲、运动、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2. 公园规划公园规划遵循以下原则:(1)生态优先:以生态保护为基础,充分挖掘公园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功能分区:将公园划分为观光区、休闲区、运动区、文化区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景观特色:以山水景观为主体,结合植物配置、建筑小品等,打造具有特色的公园景观。
3. 公园建设(1)基础设施建设:公园内道路、桥梁、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完善,方便游客出行。
(2)休闲娱乐设施:公园内设有儿童游乐场、健身器材、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休闲娱乐设施,满足游客的休闲需求。
(3)景观小品:公园内设置有亭台楼阁、雕塑、喷泉等景观小品,丰富公园景观。
4. 公园管理(1)绿化管理:公园内绿化覆盖率高,定期进行修剪、施肥、浇水等养护工作。
(2)环境卫生:公园内设有垃圾桶、清洁车等,确保环境卫生。
(3)安全保卫:公园设有安保人员,负责巡逻、监控等安全保卫工作。
三、调研结论1. 公园在城市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成为市民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重要场所。
2. 公园规划应遵循生态优先、功能分区、景观特色等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 公园建设要注重基础设施、休闲娱乐设施、景观小品等方面的完善,提升公园品质。
4. 公园管理应加强绿化、环境卫生、安全保卫等方面的工作,确保公园良好运行。
四、建议1. 加大对公园的投入,提高公园建设水平。
2. 加强公园与周边地区的联动,形成城市生态廊道。
3. 创新公园管理机制,提高公园服务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园规划为7个功能分区
结合空间序列分为三大层次,即:
第一空间序列:开敞式空间,位于公园东部及南北两侧为静态观赏区,布置以大草坪为主的灌木花卉图案。
第二空间序列:半开敞空间,位于公园中心下沉式广场南北两侧为动态观赏区(花卉园、水景园)与老年活动区。
第三空间序列:为封闭及半封闭空间,位于公园西部,设置儿童活动区、青年安静休息区、背景林与管理用地。
下沉式广场为综合活动区,渗入整个空间序列,对各层次空间起到过渡衔接的作用,也是整个空间层次的精华所在。
1、静态观赏区
以大面积草坪为主,结合花卉灌木图案,构成开放式的绿地景观。
2、动态观赏区
由花卉观赏区和水景园组成,其中花卉观赏区主要种植四季花卉树木,强调植物观赏功能。
水景园形状由辽宁省地图与周边海域组成,突出鞍山市域图,体现“三看”精神。
3、儿童活动区
布局灵活多变,设置沙坑、画板等儿童游乐设施,满足儿童游戏活动的需要。
4、青年活动区
采用集中与分散的布局方式,用乔灌木分割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封闭空间,为青年人谈情说爱、读书谈心提供活动场所。
5、老年活动区
由两部分组成:其一为活动区,供老年人强身健体、散步、练气功等;其二为休息区,供老年人自娱自乐、下棋、打扑克、聊天。
6、综合活动区
为公园主要活动场所,以下沉式广场为载体,音乐为主题,为市民创造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提供多方位、多功能的综合服务功能。
7、管理用地
内设管理用房与公厕,建筑单体应设计新颖,与公园环境协调统一。
规划在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工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道路设计与入口规划、绿化规划与景区设计、重点部位详细规划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