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平面镜成像规律

合集下载

3.3 平面镜成像特点)-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粤版

3.3 平面镜成像特点)-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粤版

阅读与感悟
平面镜
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镜子能够映照出镜子前的物体;平静的水面液像镜面一样, 能够映照出壮美的山色。
我们把反射面为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做平面镜。面对着平面镜,我们就能够看到
自己的像。
平的、光滑的、能成像的反射面叫平面镜。
活动1
平面镜成像规律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请找一找,这位同学在平面镜中的像可能是方框中的哪一幅?
替代A蜡 烛的B蜡

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
A蜡烛
必做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分析
平面镜成像规律
像与物左右相反。
第一支蜡烛成像和替代的蜡烛是等大的
量出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 离都相等。
连接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的位置,连线与 镜面是垂直的。
思考
平面镜成像规律
阅读与思考
平面镜的应用
平面镜的应用十分广泛。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可以观察和纠正自己的动作。万花筒 可以看到奇妙的图形。利用潜望镜,在水下可以观察水面的情况。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小实验]使用刻度尺测量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
测量对象 刻度尺的分度值 单 位
课本 作业本
长度
宽度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误差
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的差异就叫误差。
误差的来源(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1、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 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 2、仪器本身不准确 。 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2、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将一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前,另找一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 璃板后面与像重合
3、如何确定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是否相等? 找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看后面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是 否完全重合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第一课时)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第一课时)
首页 末页
课堂导学
(2)实验中选用厚的玻璃板还薄的玻璃板效 果更好?为什么?
薄的玻璃板效果更好,因为采用很薄的玻璃 板,使两个反射面成的像几乎重合,使实验 简单化. (3)该实验在较暗不是较亮的环境下进行更
好?

首页 末页
课堂导学
(4)玻璃板为什么要竖直放置? 当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时,根据像
与物对称的原理可知,A的像比桌
面偏高或偏低,所以怎么移动B蜡 烛都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首页
末页
课堂导学
(5)实验中,玻璃板后方的蜡烛要不要点燃?
不要点燃 (6)为什么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
方便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首页
末页
课堂导学
【练习1】身高1.7m的人,站立在竖直悬挂的 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到人的距离是 1.7m ,当人后退 4m ________ ,像的高度是________ 不变 ,像到人的距离是 1m,像的大小是________ 6m ________ .
首页 末页 防止厚玻璃板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
随堂检测
首页 末页
课堂导学
8.通过实验探究发现,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物 到 平 面 镜 像 到 平 面 镜 物与像的大 的距离/cm 的距离/cm 小比较
第 一 次 第 二 次
首页 末页
课堂导学
综上所述可得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 正 立的 虚 像; 像和物的大小 相等 ;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 体到镜面的距离 相等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 面 垂直 . 讨论: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什么?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首页
末页
课前预习
3.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 确是( B ) 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 B.若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它的像变 大 C.若把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用直线 连起来,则连线与镜面垂直 D.当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也 远离玻璃板

3.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把反射面呈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做平面镜。

像:面对平面镜,我们都能够看到自己的像。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 大小相等;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2.平面镜后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3.像点和对应物点的连线跟镜面垂直,且像于物关于镜面对称。

4.像与物左右堆成
物理学中,把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做实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用肉眼观察到的像叫做虚像。

平面镜后面所成的像是正立的。

平面镜成像实验:
实验中选用了两只大小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什么?
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实验中直尺的作用是什么?
为了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

若将一张纸放在像的位置上,纸上不能呈现出像若在像和平面镜之间放一块足够大的遮挡板,人眼仍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像。

用玻璃版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既能透过玻璃看到后面的像,又能观察到玻璃后面未点燃的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三.平面镜成像的做法:
(1)根据平面镜的原理作;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
S S
四.平面镜的应用:
A:成像 B: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五.各种面镜:
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叫做球面镜。

利用球面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镜子叫做凹面镜,利用球面外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镜子叫做凸透镜。

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应用于汽车车头灯、手电筒、太阳灶、演播室的聚光灯。

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应用于汽车的观后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

凹面镜凸面镜。

3.3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3.3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凸面镜


马路拐弯处的凸镜、汽车观后镜
凹面镜


凹镜能成倒立、缩小的虚 像.
凸面镜


凸镜能成正立、缩小的 虚像.
凹面镜


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 一点,这一点叫做凹镜的焦点.
凸面镜


凸镜对光起发散作用.能将平行的入射 光线沿着虚焦点的反向延长线反射出去
凹面镜

太阳灶

手电筒、汽车头灯 中用凹镜作反射面
大型反射式望远镜
镜,它 可以使小电珠发出的光,变成 _________光射出 去.
平面镜的应用
1、成像
2、改变光路
倒影形成的原因:
平静的水面就好象一个平面镜,它可以 成像。 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 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 的各点与水面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 的点,所成的像也距水面越近。 各点组成的像从水面上看就是倒影 了。
3.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 镜反射后经上,过A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
4.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镜中的像(对称性作图) (2)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出点 光源S的成像光路图 5、有一束光通过A点射到镜面,反射后过B点,请画出入射 光线和反射光线
S
S
B
A
6.如图所示,平面镜上方有一竖直挡板P,AB和CD是挡 板左侧的发光点S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 请在图上作出发光点S.(要求留下作图痕迹)
观察:物、像到镜面的距离关系和物与像的 大小关系,改变点燃蜡烛到镜面的距离, 重做几次试验,多次测量。
实验步骤:
1)利用直尺分别读出玻璃板到物(蜡烛A), 以及玻璃板到像(即到蜡烛B)的距离,它 们就是物距AO、像距BO

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2021.10)

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2021.10)
2.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将( C ) A、变大 B、 变小 C、不变
课堂小练习
3.一只小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 图所示: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哪
一个( C )
A
B
C
D
课堂小练习
4.从平面镜内看到一只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 所示,此时时间是( D )。
A、7:25 B、6:35 C、5:25 D、4:35
课堂小练习
10.用两种方法作出 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 所成的像S′
11.作出AB在平面镜中 所成的像
课堂小练习
12.作出由点光源S射出经平面镜反射 后经A点的光线
课堂小练习
13.下图中,M是平面镜,各光路图正确的是
课堂小练习
14.下图是某同学作的光路图,他只画了一条 入射光线和另一条反射光线,请你帮他画出 发光点S和像点S′.
点燃奥运圣火装置
手电筒的反光罩
(2)凸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 外 表面做反射面的镜子。 作用: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应用:汽车后视镜,拐弯处的反光镜
哈哈镜产生的影像变化
课堂小练习
1.指出下面各句话中的“影”所说明的光在 传播过程中所遵从的物理规律, (1)手影---------- 光 的直线传播 (2)水中倒影----- 光的反射 (3)立竿见影----- 光的直线传播 (4)杯弓蛇影----- 光的反射
注意:①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 目的是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②用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 是便于 比较像和物大小 。 ③实验应选择较薄的 玻璃板,是为了 避免形成两个像 。 ④玻璃板与桌面 垂直 。
(否则像位置不在桌面上,此时在桌面上无论 怎样移动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
活动2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 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 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虚像与实像:物理学中,把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实 像,把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用肉眼观察到的像叫虚像.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简记为“等大、等距、垂直、虚 知识 像”. 解读 (3)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4)像的大小由物体的大小决定,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无关.无论镜子多小,都能使物体形成一个完整、与物体等 大的像,镜子的大小只会影响观察到像的范围的大小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内容
实验 器材 玻璃板、玻璃支架、白纸、两支同样的蜡烛、刻度尺
(1)如右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在纸上竖立 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把 实验 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支没有点燃 步骤 的同样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 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 置.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解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的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 关,跟其他因素无关;某同学从远处走向平面镜,人的大 小不变,像的大小不变;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人 到平面镜的距离减小,像到平面镜的距也减小,所以像和 人之间的距离减小.故选A.
答案:A
错解:C 注意:根据错误的生活经验,当感觉到我们走向穿衣镜时, 会看到镜中的像逐渐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 因而错选C.
例1 如图3-3-1所示是利用透明玻璃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3-1 A.蜡烛远离玻璃板的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等大 B.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 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实像
解析:蜡烛通过玻璃板成的像是等大、正立的虚像, 只要蜡烛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就不变,像的大小只与蜡 烛本身有关,故A正确,B错误;因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所以不能在光屏上呈现,故C错误;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目的是确定像的位置与大小,并不会成实像,故D错误.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讲解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讲解

二、虚像
(1)人眼是怎样确定物体位置的?
P
(2)人眼是怎样看见平面镜中的像的?
——平面镜成像的原因
虚像:它不是由实际光线 会聚而成,是由反 射光线的反向延长 线相交而形成。虚 像是不能呈现在光 屏上的。
P P′
光的反射
思考:如何作出由点光源发出的任意两条
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S
S′
三、平面镜的应用
点燃奥运圣火装置
手电筒的反光罩
(2)凸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 外 表面做反射面。 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 缩小的虚像。 应用:汽车后视镜,拐弯处的反光镜
哈哈镜产生的影像变化
课堂小练习
1 、一只小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 如图所示,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 ( C )
问题:
如何确定平面镜 中像的位置和大 小?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
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 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 ,巧妙地解决了 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 的位置。 用两个大小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便于比较像 和物大小。
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 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 体,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M
A
B N
第一步:画垂线 M A 第二步:标直角 第三步:找等距
A`
第四步:标符号
第五步:画虚像 B B` N Nhomakorabea通过作图,你能归 纳方法吗?
1.做 垂 线 2.标 直 角 3.找 等 距 4.标 符 号 5.画 虚 像
(1)成像
如:梳妆镜、练功房中的镜子、小朋友玩的“万花筒”

中考物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中考物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的简报中医师名录听者莫不撕小纸片记录……。彷佛太平盛世就应该这样,每件事都跟昨天、前天没什么差别。一位迟到妈妈拉著尚未换穿球衣、头发睡歪一边的儿子小跑步而来,手上还捧著纸碗装蚵仔面线,由於限塑政策推行彻底,一支小汤匙只好含在嘴里,就这么快快快抵达树荫下,
立刻有几只妈妈手围上来替男孩剥衣换服下一秒钟他就像走出电话亭的超人,直接上场了。 ? 唉,在太平盛世的范围,早起算是相当痛苦的。 ? 你坐在布满粉紫草花的草地上,看这பைடு நூலகம்世一角看得趣味盎然,甚至还不想打开手中诗集。你不禁想,浮生之所以有趣,在於允许你隐身於安全
而来,草地烫金,露珠被刺破闪出银芒,孩子们呼叫、挥汗,继续围剿一颗足球。树荫下,陪孩子练球的爸爸、妈妈坐在阶梯式看台上像一群聒噪肥鸭,聊天、看报、吃早餐,积极点儿的踢腿扭腰做运动或打呵欠之後穴道;大操场一隅,乃其餐桌之延长、沙发之延长或会议室之延长。彷
佛太平盛世就应该这样,爸爸妈妈做的谈的想的都是琐碎之事;有的互相询问孩子过敏体质交换小儿科医师电话,有的评论围棋班哪位老师的教法较具启发?有的下定比当年结婚更难下的决心跑操场一面频频召唤友伴:「你不来吗?你不来吗?」状似赴死,有的拨手机连络午餐约会,有
阿嬷还是每日梳一个紧紧的髻。 我问阿嬷:“你几岁的时头壳上有白头毛?” 她说:“谁会记住这,大概是嫁给你阿公以后,抑是你阿公死了后?做啥?” 我说:“我有白头毛了。” 尚未发生 ? 四月当然不是残酷的季节。孩童在草地上踢足球,球追孩子,孩子追球。
年轻教练吹哨子喊著:「喂!你们还没睡醒吗?快快快,球过来了,用力踢出去!」 ? 风,带著稀薄花香从山上吹来。那香,只够让专心呼吸的人嗅闻,「春,将尽!」你深呼吸,转译鼻腔内讯息竟起了恋恋不舍。风吹拂你额前微霜的发丝,彷佛安慰,彷佛一向都懂。 ? 阳光穿透晨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镜成像特点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3.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物体与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1.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 答:玻璃板既能透光,也能反射。便于准确找到 像的位置。
2.为什么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 答:便于比较像与物体大小关系。
3.为什么透过玻璃板能看到两个像? 像。
4.该实验应该在什么环境下进行? 答:较暗的环境。 5.为什么使玻璃板垂直桌面?
平面镜成像原理
实验步骤: 1.在桌面上铺好一张白纸(方格纸),在白纸 上固定好玻璃板,使其垂直于桌面,用笔记 下玻璃板的位置。 2.把物体点燃的蜡烛A放在平面镜前,拿着未 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透过玻璃 看,把未点燃的蜡烛B放到点燃的蜡烛A在玻 璃板中所成的像A’处,看到蜡烛B与所成的 像A’重合。并记录A和B的位置。 3.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步骤2.做三次实验。 4.测量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和蜡烛B到平面镜 的距离。 5.链接对应的A和B的位置,测量其与玻璃板的 位置所在直线的夹角大小。
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生活中的现象
活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照镜子的时候:
1.镜子中的影像和镜子外是一样的吗? 2.镜子中脸的大小和你自己的是一样的吗? 3.你举起你的右手,镜子中的“你”也是举起右 手吗?
设计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实验器材: 平面镜、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 火柴、刻度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