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2021版)

合集下载

桥梁设计中安全性和耐久性

桥梁设计中安全性和耐久性

浅述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摘要:目前国内现行规范对桥梁设计提出的要求是适用、经济、安全、美观,这些要求基本上包含了人们关心的所有重要问题。

但是,当代设计中对强度考虑较多而对耐久性考虑较少,更多的是对耐久性当做一种概念来进行关注,既没有明确的提出使用年限要求,也没有专门的进行耐久性设计。

本文以下内容将对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桥梁设计;安全性;耐久性;使用寿命中图分类号:k9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如今我国的桥梁建设特别是公路桥梁建设空前繁荣。

展望我国公路建没的前景,公路桥梁保证其耐久性和安全性的新建、改建、加固的任务很重。

在公路桥梁实际设计过程中,对于耐久性和安全性的设计更多的只是作为一种概念受到关注,既没有明确提出使用年限的要求,也没有明确声明在何种维护和使用条件下,桥梁具有哪种程度的耐久性;设计中考虑强度多而考虑耐久性少,施工中重视结构的建造而不重视结构的维护;这些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前工程事故频发、结构使用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的不良后果,造成许多桥梁达不到使用年限,就需加固维修。

因此,加强公路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设计势在必行。

一、提高对桥梁结构耐久性与安全性设计的重视程度结构的耐久性与安全性设计与结构设计有着本质的区别,耐久性与安全性的研究可以采用灰色分析法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发展。

由于桥梁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环境、有害化学物质的侵蚀,承受车辆、风、地震、疲劳、超载、人为因素等外来作用,同时桥梁所采用材料的自身性能也会不断退化,这些因素最终将导致桥梁结构各部分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劣化。

国内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修建了大量的斜拉桥,而目前已有多座大跨径斜拉桥因拉索的耐久性问题而提前换索,不仅影响了桥梁的正常使用更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发生这类现象,存在设计上的缺陷,特别是没有进行合理的耐久性设计是重要因素。

因此我们要重视结构物的耐久性与安全性设计并将其作为重要的设计原则,统一考虑合理的结构布局和构造细节,从结构和设计的角度及如何以设计和施工人员易于接受和操作的方式来改善桥梁耐久性与安全性。

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浅析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摘要: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中,安全性和耐久性是两大必须要考虑进来的重要因素,因为安全性和耐久性是一项工程能否保证人身安全和长期为人民服务的两项指标。

特别是桥梁设计,对这两项要求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针对在桥梁设计中对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实现程度展开论述,并对桥梁设计中安全性和耐久性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相关探讨,以及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供有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桥梁设计;安全性;耐久性文章编号:1674-3954(2013)09-0319-0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桥梁建筑施工项目不断增多。

特别是最近几年来,我国多个地区都兴建了举世瞩目的高水平桥梁工程,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尽管大方向上我国桥梁建设事业发展的欣欣向荣,但是在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已经引发了比较严重的后果。

在有些情况下,产生这些问题的最初源头发生在桥梁最初的设计环节,这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思考如何在桥梁设计过程中提高对安全性和耐久性的现实需求,以全面提高桥梁工程的总体质量。

1 目前桥梁安全性和耐久性的技术评估从目前来看,大多数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都没能完全满足相关的评估指标。

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并不是必须等到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一定破损才能拥有评价的资格,也不是只有出现损坏才能得到准确的评价结果。

专业的数据评估制度是保证桥梁安全使用和耐久使用的可靠评价依据。

我国对于桥梁检测标准中对于各年代桥梁都设立了完善的检测标准,透过这些检测标准可以对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作出准确的评估。

对于不能够提供一定安全性能的桥梁,明确规定应该设置警示标识。

2 桥梁安全性、耐久性出现问题的原因总结桥梁的安全程度是能够被及时观察到的,但是要想保证桥梁的耐久使用,就需要从桥梁建设工程的初级阶段抓起,重视桥梁设计环节中关于安全性和耐久性,从根本上提高桥梁的安全性能和耐久程度。

在许多情况下,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并不能从表面看出桥梁内部结构发生的细微、但却致命的变化。

桥梁设计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分析

桥梁设计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分析
如斜拉桥拉索锚 固端 的疲劳损害。
3 对桥梁 的超 载问题分析
近年来 , 随着交通量的增加特 别是超 载车辆的大幅增加, 使国省干线公路 、 梁不胜重荷, 桥 超限运输是破坏公 路和桥 梁的 “ 杀手” 每年 因超限运输造成 的公路损坏维修费用达几十亿 元, , 因超 限运输造成的车毁人亡的交通事 故更是 不胜 枚举。 通运输部公路局有关负责人说 , 交 超限超 载运 输对公路、 桥梁造成的损坏是毁灭性 的, 它是掠夺
很少有人研究 。往往 只满足 于规 范对结构强度计算上的安全度需要 ,忽视对结构体 系、结 构构造 、结构材料 、 结构维护及结构耐久性 等方面问题 的考虑 。有的结构整体性和延性不足 ,冗余性小 :有 的计算 简图和传力路线 不明确 ,造 成局部 受力过大 ;有的混凝 土强度 等级偏低 、钢 筋保护 层厚度过 小 、钢筋 直径过 细 、构件 截面过
在设计 、制 造 、架设及后期维护 中需特别注意钢桥构造 细节的疲劳问题 。近2 年来 ,疲劳损伤的研究 已进入混 0
凝土结构 ,但对于使用期受腐蚀 的钢筋混 凝土构件的动态性 能和疲劳性能的研究还需加强 。对疲劳损伤的研究
不仅仅指对 整个结构而言 ,事 实上桥 梁结构常常 由于某些关键 部位的局部疲劳失效而导致整个结构的失效 ,例
并将其 作为重要的设计原则 ,统一考虑合理 的结构布局和构造 细节 ,强调使结构易于检查 、维修 ,以保证 桥梁 的安全使用 、尽可能地减少维修费 用 ,取 得了较 好的综 合经济效益。实际上 ,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 都表 明 ,结
构耐久性对于桥梁的安全运营和经济性 起着决定性作用。
14∥ 6
薄 。以上问题 的存在削弱 了结构的耐久性及安全性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偏 重于结 构计算 方法的研究 ,却忽视

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分析

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分析

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型桥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由于桥梁作为交通和物流的重要设施,其安全性和耐久性显得尤为重要。

实现桥梁的安全和持久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设计准则、建材、建造技术、环境压力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桥梁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进行分析。

一、安全性问题桥梁的安全性是指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满足设计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不会发生破坏或崩塌等事故,以保障用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为保障桥梁的安全性,我们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因素:1.设计准则在桥梁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设计准则的要求,包括桥梁的承载能力、抗震能力、弯曲刚度、疲劳寿命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的应力、变形和温度等因素,以确保桥梁的安全和稳定。

2.建材选择桥梁的建造必须选用高强度、高耐久的建材,以增加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建材的选择上,需要考虑物理特性、机械特性、耐腐蚀特性、工艺性等多个因素,以保障桥梁建造质量。

3.施工工艺桥梁的施工必须遵循正确、科学的施工工艺。

在施工中,需要密切关注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确保施工作业人员和行人的安全。

同时,还需要注意现场环境的压力和变化,尤其是在高海拔、狭窄、风大、雪大等特殊环境下施工时更要重视安全问题。

二、耐久性问题桥梁的耐久性是指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经受住自然环境和人工因素的作用,不失效,不腐蚀,不失去性能,保持长期稳定使用。

为保证桥梁的耐久性,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材料腐蚀桥梁在长期使用中会经受到复杂的环境压力,如高温、高湿、雨雪、酸雨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桥梁材料的腐蚀和老化。

因此,在选材时需要考虑材料的抗腐蚀、耐老化等特性,以降低桥梁的腐蚀度。

2.氧化桥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经受到大气氧化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材料的氧化、老化等问题。

因此,在选材时,需要选择具有良好氧化特性的材料,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设计桥梁的观察檐来增加桥梁的遮阳性能,降低自身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的可能。

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分析

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分析

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分析桥梁是连接两地的重要交通通道,其设计具有重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

本文将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一、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问题在桥梁设计中,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桥梁的安全性主要包括结构安全和使用安全两个方面。

结构安全是指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而使用安全是指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1、结构安全桥梁的结构安全是指桥梁在承载荷载和外力作用下不发生破坏和变形。

桥梁的结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荷载标准:桥梁设计应该依据当地的交通流量和车辆荷载情况来确定荷载标准。

如果荷载标准设定不合理,就会导致桥梁结构安全风险增加。

(2)材料选择:桥梁的结构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和耐久性能。

在材料选择方面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韧性、耐久性等因素,以确保桥梁的结构安全。

(3)抗震设计:地震是桥梁结构安全的重要威胁之一,因此桥梁设计应该考虑地震荷载的作用,合理进行抗震设计,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

2、使用安全(1)交通安全:桥梁是交通运输的重要通道,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桥梁的通行能力、通行安全等因素,确保桥梁的使用安全。

(2)防护设施:桥梁的设计应该考虑人行道、护栏、标志等防护设施的设置,以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3)养护维修:桥梁的使用寿命受到养护维修的影响,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桥梁的养护问题,确保桥梁的使用安全。

桥梁的耐久性是指桥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结构性能和服务性能,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桥梁的耐久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耐久性桥梁结构材料的耐久性是保障桥梁长期使用的重要因素。

常用的桥梁结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材、预应力混凝土等,这些材料的耐久性直接影响着桥梁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桥梁设计中需要考虑材料的耐久性,选择耐久性好的材料来保障桥梁的使用寿命。

2、养护保养桥梁的养护维修是保障桥梁耐久性的重要措施。

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

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

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在当前桥梁的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安全性差、耐久性差的问题,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桥梁的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提高桥梁的运输安全。

标签:桥梁设计;安全性;耐久性;问题【Abstract】In the current process of using the bridge,the prevalence of poor security,poor durability problems affecting the life of the bridge. Therefore,in the bridge design process to consider the safety and durability of the bridge,the bridge to improve transportation safety.【Key Words】bridge design; safety; durability; problems1、前言在桥梁设计的过程中要对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进行考虑,避免桥梁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腐蚀降低桥梁的使用寿命和运行安全,提高桥梁的运行能力。

2、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桥梁是铁路、公路或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大、中桥梁的建设对当地政治、经济、国防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公路桥梁应根据所在公路的作用、性质和将来发展的需要,除应符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的要求外,还应按照美观和有利环保的原则进行设计,并考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和养护等因素。

首先,从安全耐久来看。

所设计的桥梁结构在强度、稳定和耐久性方面应有足够的安全储备;对于通行大吨位船舶的河道,除按规定加大桥孔跨径外,必要时设置防撞构筑物等;对修建在地震区的桥梁,应按抗震要求采取防震措施;对于大跨柔性桥梁,尚应考虑风振效应。

桥面宽度能满足当前以及今后规划年限内的交通流量(包括行人通道);桥梁结构在通过设计荷载时不出现过大的变形和过宽的裂缝;桥跨结构的下方要有利于泄洪、通航(跨河桥)或车辆(立交桥)和行人的通行(早桥);桥梁的两端要便于车辆的进入和疏散,而不致产生交通堵塞现象等;考虑综合利用,方便各种管线(水、电气、通信等)的搭载。

道路桥梁设计与施工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道路桥梁设计与施工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道路桥梁设计与施工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道路桥梁是连接两个地理位置的重要交通工具,具有承载物流运输、人员出行以及地理定位等重要作用。

因此,道路桥梁设计与施工中安全性和耐久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道路桥梁设计与施工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1.1 桥梁结构的设计道路桥梁的安全性第一要素就是桥梁结构的设计,一般来说,桥梁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点:1)桥梁设计的承载能力需要符合重量和流量等有关要求,确保能够承受日常使用的重量和流量。

2)桥梁的结构设计需要具有抗震、抗风、抗冲击等性能,能够适应各种自然环境的变化。

3)桥梁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如车辆的通行速度、路面平整度、便捷性等等。

1.2 材料和施工质量的保证道路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也与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密切相关。

一般认为使用高质量、规格明确的材料可以确保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更强、使用寿命更长。

同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桥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特别是焊接、加固等环节,需要确保施工质量,尽量避免缺陷和瑕疵。

1.3 维护和养护维护和养护是保证道路桥梁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关键任务。

及时检修和维护桥梁能够找出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时修复损坏和老化的部件,确保桥梁系统的完好和正常运行。

养护方面需要注意冬季结冰、融化以及液态离子等有害因素对桥梁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2.1 安全防护措施道路桥梁的施工中,首先需要采取各种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工人和施工过程的安全。

具体措施包括围挡、安全带、安全网、警示标识等。

2.2 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各种事故的发生都会对工人和施工设施造成危害,因此需要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和规范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设置专门的安全检查、加强工人的安全意识等等。

2.3 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应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为了减少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需要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合理的施工工艺,确保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桥梁设计中安全性和耐久性

桥梁设计中安全性和耐久性

试析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摘要:近些年,随着工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再加上国家加大了对交通、水利等基础上设施的建设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推动了公路、桥梁以及河坝等工程的兴建。

由于这些工程具备工程量较大,施工复杂,投资较多等特点,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应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应切实做好工程建筑的施工质量以及工程质量。

本文就以桥梁设计为列,对其相应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进行简单的介绍和讨论。

关键词:工程建筑;交通;水利;桥梁设计;安全性;耐久性中图分类号:c91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对一座桥梁工程其整体质量进行评价时,主要参考的指标就是这座桥自身的结构刚度以及强度还有耐久性能等指标。

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当桥梁工程在施工作业以及投入使用之后,还会受到环境以及相应的化学物质还有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像车辆超载以及桥梁疲劳等,再加上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其自身的材料正在不断的退化,因此经常使桥梁内部结构出现损坏以及劣化。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现阶段的桥梁设计过程中,除了要确保桥梁工程的工程质量,同时还要保证桥梁工程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

一、在当前桥梁设计作业过程中,致使其安全性以及耐久性缺失的重要原因1.设计原因现阶段,对桥梁工程进行设计作业过程中,设计方案其自身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还有经济性是整个设计方案中最为重要的几个特点;其次就是施工时,对桥梁结构及其相应构件的相关设计,通过对可靠性以及相应的规范性指标还有安全系数进行合理有效选择,来进一步确保公路桥梁其自身的安全性能。

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一些设计人员只是单纯的重视对桥梁安全性能的设计,而对其内部结构构造以及结构耐久性能等不够重视,致使在桥梁施工作业以及投入使用之后存在着诸多质量隐患。

2.施工原因当前,在一些地区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当桥梁投入使用之后,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就发生一些公路病害和功能退化等情况,不仅破坏了桥梁的外观,也给桥梁的使用性能以及使用寿命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2021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2021版)国内现行规范对桥梁设计提出的要求是适用、经济、安全、美观,这些要求基本上包含了人们关心的所有重要问题。

具体的设计过程按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两种极限状态来进行。

前者是控制结构在丧失服务能力临界状态时的承载能力、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要求荷载效应不利组合的设计值,必须小于或等于结构抗力的设计值。

利用荷载安全系数、材料安全系数及工作条件系数来考虑不确定因素作用下的结构总体的安全储备,是一个半概率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可以认为是对安全性要求的保证。

后者控制结构在正常使用状态时应力、裂缝和变形小于一定的限值,对应于适用性的要求。

暂且不论这些控制方程和计算理论是否完全合理,它们至少从定性和定量的形式上保证了安全性和适用性两项要求,而对于经济、美观的要求则没有具体的指标进行衡量。

当然,在方案设计和评审阶段会考虑到经济和美观的要求(中小桥梁主要关注经济性,而大型和特大型桥梁对美观问题越来越重视);但需要指出的是该阶段对经济性的评估往往是只注重考虑建设成本,而对于后期的养护、维修等的长期综合成本缺乏考虑,因此这种评估经常是比较片面的。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斜拉桥的换索问题。

由于目前技术水平的限制,斜拉桥拉索的平均使用寿命在20年到30年之间,也就是在其服役期期间至少要进行一次换索,如果考虑到后期换索的巨大投入,那么在跨度1000米以下的桥型竞争中,悬索桥与斜拉桥在经济性方面的差距将大大减小。

现在,国内的结构设计过程中,有这样的倾向:设计中考虑强度多而考虑耐久性少;重视强度极限状态而不重视使用极限状态,而结构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却恰恰是使用时的性能表现;重视结构的建造而不重视结构的维护。

实际上,目前的桥梁设计中,对于耐久性更多的只是作为一种概念受到关注,既没有明确提出使用年限的要求,也没有进行专门的耐久性设计(从材料、结构措施及设计程序上上保证耐久性,并明确声明在何种维护和使用条件下,桥梁具有哪种程度的耐久性)。

这些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前工程事故频发、结构使用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的不良后果;也与国际结构工程界日益重视耐久性、安全性、适用性的趋势相违背;也不符合结构动态和综合经济性(考虑结构建设、使用、维护等整个周期的费用)的要求。

桥梁安全性、耐久性差的主要原因1)施工和管理水平低国内外多座桥梁的突然破坏与倒塌,已使工程界对桥梁安全性问题倍加关注。

一般的看法认为当前的工程事故主要是野蛮施工和管理腐败所导致。

对于短期内发生的诸如突然破坏与倒塌,多是由于施工质量没有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典型的问题包括材料强度不足和施工工艺不合格等;也有个别桥梁存在诸如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严重的管理问题,更是对桥梁安全造成致命的损害。

而大量的桥梁在远没有达到预期使用寿命时,出现了影响正常使用的病害与劣化;特别是一些桥梁在只使用了几年、甚至刚建成不久就出现严重的耐久性不足的问题,这也与施工质量低下有重要关系,典型的问题有钢筋保护层不足及目前广泛存在于施工现场的严重的构件开裂问题(主要原因包括:水泥选用、混凝土配合比、振捣、养护不当及预应力施加不合理等)。

这些施工上的缺陷虽然短期不会对桥梁的正常使用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却会对结构的长期耐久性产生非常不利的危害。

2)设计理论和结构构造体系不够完善在承认施工存在问题的同时,也不可否认,在桥梁设计领域,特别是关于桥梁施工和使用期安全性的问题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结构设计的首要任务是选择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其次是结构分析与构件和连接的设计,并取用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或可靠性指标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许多设计人员往往只满足于规范对结构强度计算上的安全度需要,而忽视从结构体系、结构构造、结构材料、结构维护、结构耐久性以及从设计、施工到使用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人为错误等方面去加强和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有的结构整体性和延性不足,冗余性小;有的计算图式和受力路线不明确,造成局部受力过大;有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过低、保护层厚度过小、钢筋直径过细、构件截面过薄;这些都削弱了结构耐久性,会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性。

不少桥梁、虽然满足了设计规范的强度要求,仅用了5~10年就因为耐久性出了问题影响结构安全。

结构耐久性不足已成为最现实的一个安全问题,设计时要从构造、材料等角度采取措施加强结构耐久性。

不同的环境和使用条件、不同的设计对象都会对结构体系提出不同的布局和构造等方面的要求。

规范再详细也不能包罗本应由设计人员解决的各种问题、规范更新得再快也适应不了新认识、新技术、新材料快速发展对结构提出的各种新的要求。

因此,合理可靠的结构设计除了满足规范的要求外,还要求设计人员具有对结构本性的正确认识、丰富的经验和准确的判断。

需要改进和努力的方向1)应该更加重视结构的耐久性问题桥梁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一定会受到环境、有害化学物质的侵蚀,并要承受车辆、风、地震、疲劳、超载、人为因素等外来作用,同时桥梁所采用材料的自身性能也会不断退化,从而导致结构各部分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劣化。

在大跨桥梁领域,国内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修建了大量的斜拉桥;虽然迄今为止出现倒塌或严重损害的例子很少,但已经有多座桥梁因为拉索的耐久性问题而不得不提前换索,既影响了使用又增大了经济损失。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这类问题与没有进行合理的耐久性设计有关,这也促使人们重新认识桥梁的耐久性问题。

大量的病害实例也证明,除了施工和材料方面的原因,影响结构耐久性的决定性因素是来自构造上(也即设计上)的缺陷。

国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重视了对结构耐久性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这些研究大多是从材料和统计分析的角度进行的,对如何从结构和设计的角度及如何以设计和施工人员易于接受和操作的方式来改善桥梁耐久性却很少有人研究。

而且,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偏重于结构计算方法的研究,却忽视了对总体构造和细节处理方面的关注。

结构的耐久性设计与常规的结构设计有着本质的区别,目前需要努力将耐久性的研究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发展。

国外的桥梁设计有鉴于耐久性不足导致的严重损失,近年来十分重视提高结构物的耐久性并将其作为重要的设计原则,统一考虑合理的结构布局和构造细节,强调使结构易于检查、维修,以保证桥梁的安全使用、尽可能地减少维修费用,取得了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实际上,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都表明,结构耐久性对于桥梁的安全运营和经济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2)重视对疲劳损伤的研究桥梁结构所承受的车辆荷载和风荷载都是动荷载,会在结构内产生循环变化的应力,不但会引起结构的振动,还会引起结构的累积疲劳损伤。

由于桥梁所采用的材料并非是均匀和连续的,实际上存在许多微小的缺陷,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这些微缺陷会逐渐发展、合并形成损伤,并逐步在材料中形成宏观裂纹。

如果宏观裂纹不得到有效控制,极有可能会引起材料、结构的脆性断裂。

早期疲劳损伤往往不易被检测到,但其带来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疲劳损伤过去一直被认为是钢桥设计中的核心问题,由钢结构疲劳引起的钢材开裂案例较多,亦有不少因疲劳断裂引起桥梁垮塌的例子。

近20年来,疲劳损伤的研究已进入混凝土结构,但对于使用期受腐蚀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动态性能和疲劳性能的研究还需加强。

对疲劳损伤的研究不仅仅指对整个结构而言,事实上桥梁结构常常由于某些关键部位的局部疲劳失效而导致整个结构的失效,例如斜拉桥拉索锚固端的疲劳损害。

3)充分重视桥梁的超载问题汽车超载主要有三种情况:其一是早期修建的老桥超龄负载运营;其二是桥梁通行的车流量超过原设计;另一种是车辆违规超载。

前两种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设计荷载的变化和交通量的增加;后者是车辆使用者违法超载营运,后两种超载现象在我国公路运输中较为普遍。

桥梁的超载一方面可能引发疲劳问题。

超载会使桥梁疲劳应力幅度加大、损伤加剧,甚至会出现一些超载引发的结构破坏事故。

另一方面,由于超载造成的桥梁内部损伤不能恢复,将使得桥梁在正常荷载下的工作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可能危害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例如,混凝土桥梁一直被认为具有足够的耐久性,但在汽车超载作用下,可能发生开裂;裂缝即使在荷载卸除后能够闭合,但由于混凝土结构内部已经受到损伤,构件的开裂弯距降低、刚度下降;于是在正常使用荷载作用下,本来不该开裂的结构产生裂缝或本来较小的裂缝成为超出规范允许的裂缝或产生较大的变形。

这些都会对结构长期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除了交管部门要加强管理外,也需要对超载带来的后果进行研究、分析。

4)积极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成果国内桥梁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正常使用性能差(指与设计期望相比,可归结为适用性能差,包括桥梁的过大振动、线形不平顺、接头跳车、结构开裂和过大的变形等)、耐久性和安全性差(包括使用寿命短、维护费用高、安全事故较频繁等)。

这些问题的产生固然与目前国内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较低有关,但平心而论,既然这种现状不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那么作为工程设计人员就应该在正视这一问题的前提,充分考虑到现阶段的施工和管理水平和材料工艺水平,采用适当的安全度、适当的设计方法来保证桥梁使用性能的达到,这才是更为主动和有效的方法。

特别是桥梁存在的耐久性和安全性问题很多与结构体系或使用材料选择不合理及结构细节处理不当有关。

在欧洲国家(如德国、丹麦等),非常重视对结构物进行性能设计(即PBD,PerformanceBasedDesign),内容包括结构的变形、裂缝、振动、强健性、美观、耐久性能、疲劳性等。

PBD研究主要是为了使结构在运营过程中除了保证最低的安全性要求外,尚应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包括寿命和耐久性、抗腐蚀、耐疲劳性、美观等)。

就其本质而言,欧洲国家的PBD理论,主要研究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服务性能,分析使性能受到弱化的原因和其发生的机理、规律,寻求新的结构设计理念和方法。

从欧洲人的观点来看,PBD似乎是对以耐久性为核心的结构使用性能指标的综合考虑。

这一点对国内工程界应该是有启示的。

目前国内的设计可视为静态的设计,它只定义了设计建成时刻结构具有的工作能力和性能,而对营运期间性能随时间的劣化及其实际的性能表现缺乏足够的认识和考虑;换言之,从经济性的角度讲是只考虑了建造成本,而忽视了营运期的维护成本和与使用寿命相对应的成本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