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2年10月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合集下载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测试题 (4)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测试题 (4)

【解析】(P366):C 副标题为“纪念鲁迅有感”的作品是《有的人》 。 30.“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诗人对这句中的“有的人”持有的态度是( )。 A、颂扬、敬仰 B、批判、讽刺 C、同情但又无可奈何 D、爱恨交加 【解析】(P366):B 考查作者观点态度,这种人是“虽生犹死”,作者持作品,绿原(1922—2009),男,原名刘仁甫,笔名刘半九等,生于 湖北黄陂。“七月诗派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童话》、《又是一个起点》、《人之诗》、《人之诗 续集》等。 24.《红玉米》一文,不属于作者对传统文化态度的是( ) A、回顾 B、反思 C、警惕 D、守护 【解析】(369):C 考查作者观点态度,本诗更写出了作者站在日益废墟化、荒原化的现代 人心灵的土壤上,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回顾、反思和守护。 25.1954 年,与张默、洛夫等创办“创世纪诗社”的是( ) A、公刘 B、北岛 C、绿原 D、痖弦 【解析】(P369):D 痖弦 1954 年与张默、洛夫等创办“创世纪诗社”。诗风严谨而富于开拓 性,将民谣的写实与心灵探索相结合,成为台湾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26.《有的人》在表达诗人的爱憎褒贬方面,主要使用了( )。 A、拟人手法 B、对比手法 C、讽刺手法 D、衬托手法 【解析】(P367):B 每节内部两种人形成对照。 27.诗篇《有的人》创作于( )。 A、1946 年 B、1949 年 C、1956 年 D、1958 年 【解析】(P367):B 创作于 1949 年 10 月 1 日, 28.“有的人活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这个名句出自于( )。 A、臧克家 B、刘青 C、史铁生 D、艾青 【解析】(P366):A 考查作家作品。“有的人活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个名 句出自于臧克家 。 29.副标题为“纪念鲁迅有感”的作品是( )。 A、《红玉米》 B、《父亲,树林和鸟》 C、《有的人》 D、《日记》

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小说)模拟试卷1

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小说)模拟试卷1

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小说)模拟试卷1(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王蒙(1934—),男,生于北京,原籍河北南皮。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 1、 2、 3、 4,中篇小说 5,长篇小说 6、 7,以及“季节系列”( 8、 9)等。

另有文学评论、回忆录等。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布礼》、《蝴蝶》、《海的梦》、《坚硬的稀粥》;《杂色》;《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恋爱的季节》、《踌躇的季节》)解析:2.茹志鹃(1925—1998),女,生于上海,原籍浙江杭州。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1、2等,并有短篇小说集3、4等。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百合花》、《静静的产院》;《剪辑错了的故事》、《高高的白杨树》)解析:3.白先勇(1937—),男,生于广西桂林,回族。

就读台湾大学外文系时,与同学欧阳子、陈若曦、王文兴等共同创办了 1杂志,并在此发表了 2等小说。

晚年在创作之余积极推广昆曲,编创“青春版” 3等,影响广泛。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 4、 5、 6,长篇小说 7等。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现代文学》;《玉卿嫂》;《牡丹亭》;《玉卿嫂》、《纽约客》、《台北人》;《孽子》)解析:4.冯骥才(1942一),男,生于天津,原籍浙江慈溪。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 1、 2和长篇小说 3等。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雕花烟斗》、《神鞭》;《三寸金莲》)解析:5.铁凝(1957—),女,生于北京,原籍河北赵县。

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 1,获同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代表作有 2 (中篇小说)、《哦,香雪》等,长篇小说 3、 4、 5等。

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将军族》中,“三角脸”和“小瘦丫头”五年后相逢在( )A.台北市的一个咖啡馆B.大陆的一个火车站C.一个牧场D.一个乡村的葬礼上2.小说《女房东》以独特的构思,写了一实一虚两个人物,他们是( )A.乔治和沃克太太B.老柴和沃克太太C.乔治和女邻居D.老柴和女邻居3.开篇提及水粉画《患难小友》的作品是( )A.《怀念萧珊》B.《记波外翁》C.《邢老汉和狗的故事》D.《鲁鲁》4.《与李贺共饮》中李贺性格的主要特征是( )A.狂放傲岸B.文雅沉静C.木讷厚道D.积极入世5.《太阳下的风景》以两代人所走过的人生历程的对照为叙述线索,这两代人是( )A.胡适沈从文B.郁达夫沈从文C.沈从文黄永玉D.沈从文张兆和6.余秋雨《夜航船》一文的主题是( )A.对中国古代士大夫文化因循守旧、脱离实际的传统的批判B.对中国文化传统和文人气质的赞美和弘扬C.对中国古代文人博学、散淡境界的向往D.对中国古代士大夫文化重义轻利、重情轻理思想的批判7.《苹果树下》一诗中,诗人用苹果来比喻( )A.勤劳B.姑娘C.思念D.爱情8.《百合花》中的小通讯员在参军前的职业是( )A.唱戏的B.卖灶糖的C.拖毛竹的D.弹棉花的9.小说《我的第一个上级》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法是( )A.欲抑先扬B.欲扬先抑C.辛辣的讽刺D.精细的心理描写10.下列属蓝星诗社的作家是( )A.白先勇B.余光中C.洛夫D.邵燕祥11.台静农《记波外翁》中的波外翁是作者的( )A.恩师B.朋友C.学生D.父亲12.以平常心和普通人的情感,来描写表现“文革”时期夫妻离情、母女别意和女婿之死,揭示社会悲剧和个人悲剧关系的作品是( )A.《怀念萧珊》B.《记波外翁》C.《太阳下的风景》D.《下放别记》13.下列具有散文化特点的小说是( )A.《“锻炼锻炼”》B.《邢老汉和狗的故事》C.《陈奂生上城》D.《受戒》14.散文《庐山面目》重点记叙描写的是( )A.天桥和含鄱口B.小天池和仙人洞C.花径和五老峰D.黄龙潭和白鹿洞15.将白居易的诗句“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作为题记的诗歌作品是( )A.《冬》B.《听听那冷雨》C.《草木篇》D.《将军族》16.穆旦的《冬》写作于( )A.文化大革命初期B.文化大革命高潮期C.反右运动后期D.新时期初17.副标题为“纪念鲁迅有感”的作品是( )A.《相信未来》B.《岁月》C.《有的人》D.《太阳下的风景》18.通过枚举有关和尚的民谚逐步加深对现实的批判力度的杂文是( )A.《法门寺》B.《三个和尚》C.《和尚之喻》D.《受戒》19.塑造了一位走了三十里夜路,用四十个鸡蛋换来一个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的乡村少女形象的作家是( )A.张洁B.铁凝C.宗璞D.杨沫20.小说《棋王》的主人公是( )A.阿成B.阿城C.王医生D.王一生21.下列属于“朦胧诗”一类的作品是( )A.《有的人》B.《慕尼黑》C.《双桅船》D.《与李贺共饮》22.《陈奂生上城》中,将陈奂生送进医院看病的是( )A.招待所服务员B.陈奂生妻子C.县委书记D.车站服务员23.小说《“锻炼锻炼”》在艺术上的特点是( )A.线索比较多,但情节完整、结构精当B.叙事写人多用白描手法,注意刻画人物形象C.语言典雅洗练,幽默风趣D.积极探索心理描写的新方法24.《游园惊梦》中,被将军看中,一夜间成了将军夫人的是( )A.朋红B.露凝香C.蓝田玉D.桂枝香25.虚拟的啤酒店主妇这一形象出自( )A.《慕尼黑》B.《与李贺共饮》C.《春天,遂想起》D.《麦地》26.“……牛比较老实,一轰就走;猪不行,狡诈之极,外相极笨,走得飞快。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题-4_真题-无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题-4_真题-无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题-4(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致傅聪》一文中,傅聪的职业是______。

A.钢琴家 B.作家C.翻译家 D.外交家2. 《黄鹂》选自孙犁的______。

A.《秀露集》 B.《风云初记》C.《铁木前传》 D.《晚华集》3. 巴金的《怀念萧珊》是一篇______。

A.描绘爱妻容貌的思念之作 B.忆苦思甜的抒怀之作C.控诉“文革”罪恶的悼亡之作 D.悲观厌世的沉沦之作4. 《母亲的羽衣》的主题是______。

A.赞美童心 B.讴歌母爱C.宣扬真理 D.追求梦想5. 《拣麦穗》中对“我”特别疼爱的老人是______。

A.看瓜园的 B.卖灶糖的C.卖针线的 D.卖米酒的6. 《学圃记闲》出自下列哪部作品______。

A.《洗澡》 B.《将饮茶》C.《方舟》 D.《干校六记》7. 《和尚之喻》的作者是______。

A.杨绛 B.贾平凹C.周涛 D.邵燕祥8. 贾平凹在《秦腔》中说,八百里秦川农民视为生命“五大要素”的,除秦腔外,还有______。

A.“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羊肉泡馍B.西河大鼓、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羊肉泡馍C.黄土高原、“西凤”白酒、大叶卷烟、羊肉泡馍D.西河大鼓、“西凤”白酒、大叶卷烟、牛肉泡馍9. 下列作家属于“新边塞诗派”的是______。

A.周涛 B.史铁生C.张洁 D.邵燕祥10. 创作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务虚笔记》的作家是______。

A.张炜 B.丰子恺C.史铁生 D.邵燕祥11. 下列作品属于琦君创作的是______。

A.《巩乃斯的马》 B.《拣麦穗》C.《髻》 D.《怀念萧珊》12. 《缘缘堂续笔》的作者是______。

A.西西 B.张晓风C.丰子恺 D.张炜13. 《记波外翁》是一篇______。

A.悼念同学之作 B.悼念长辈之作C.悼念亡友之作 D.悼念兄长之作14. 《拾婴记》中,卢杏仙不收留遗弃在自己羊圈中的女婴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测试题 (6)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测试题 (6)

泛读部分《散文》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对王小波的思想随笔的语言风格,表述错误的是()A、犀利幽默,妙趣横生B、既令人捧腹,又令人掩卷沉思C、诙谐中谈论沉重的主题D、语言严肃,思想沉重【解析】(P365):D 语言是幽默诙谐的。

2.对《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主题表述错误的是()A、对听任权势和命运摆布的否定与批判B、对理想主义理想和独立自由精神的赞赏C、对“文革”时代的荒诞现实的凸显和批判D、对猪的特立独行的怜悯和痛恨【解析】(P365):D 考查文章主题,全篇蕴含着的令人警醒的主题,即对听任权势和命运摆布的否定与批判,对理性主义理想和独立自由精神的赞赏。

作者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这只猪其实是作者自己理想的化身。

在这只猪身上,体现了作者自嘲中的自许,又寓讽刺和批判于幽默诙谐之中。

3.《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猪学会了()给它招致了麻烦。

A、汽车响B、汽笛叫C、拖拉机响D、人说话【解析】(P364):B考查内容情节,猪学会了汽笛叫给它招致了麻烦。

4.下列作家是“七月”派成员的是()。

A、牛汉B、周涛C、台静农D、丰子恺【解析】(P353):A 考查作家作品,牛汉(1923—),原名史成汉,生于山西定襄,“七月诗派”诗人。

代表作有诗集《温泉》、《沉默的悬崖》等,代表诗作有诗歌《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等。

5.《下列不属于张炜长篇小说的是()A、《古船》B、《九月寓言》C、《秋天的愤怒》D、《丑行或浪漫》【解析】(P355):C 《秋天的愤怒》是中篇小说。

6.《早熟的枣子》是对作者在()的同题诗歌的一个生动诠释。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解析】(P353):C 考查【提示】内容。

《早熟的枣子》是对作者写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同题诗歌的一个生动诠释。

7.下列对《父亲,树林和鸟》一文的主题及艺术特色表述错误的是()A、这是一首含蓄的散文诗,具有浓郁的诗意。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三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三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三)一、填空题(10*1=10分)1.十七年长篇小说创作,取得了突出成就,从题材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现实题材,代表作品有柳青的等;一是革命历史题材,代表作品有梁斌的等。

2.王蒙的短篇小说,批判了当时社会的官僚主义。

3.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院会议上提出了“、”的方针,成为本时期的文艺指导政策,史称“双百方针”。

4.建国初期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中具有传奇色彩的是曲波的。

5.伤痕文学的开端之作是刘心武的。

6.改革文学的代表作是蒋子龙的。

7.反思文学的代表作有古华的。

8.寻根文学思潮中体现出对传统文化认同态度的是阿城的。

二、单项选择题(10*1=10分)1.“双百”方针时期出现的文学作品有()A、《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B、《人生》C、《班主任》D、《棋王》2.杨沫在建国后的作品有()A、《青春之歌》B、《李双双》C、《七根火柴》D、《百合花》3.下列属于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有()A、《红旗谱》B、《七根火柴》C、《三里湾》D、《山乡巨变》4.老舍在解放后的话剧作品有()A、《茶馆》B、《关汉卿》C、《雷雨》D、《文成公主》5.下列文学作品属于“伤痕文学”的有()A、《班主任》B、《黑骏马》C、《春之声》D、《棋王》6.下列诗歌中属于郭小川的作品是()A、《回延安》B、《望星空》C、《草木篇》D、《有的人》7.改革文学的代表性作品是()A、《班主任》B、《棋王》C、《乔厂长上任记》D、《人生》8.顾城的诗歌代表作是()A、《一代人》B、《致橡树》C、《鱼化石》D、《小草在歌唱》9.沙叶新在新时期的话剧代表作是()A、《陈毅市长》B、《文成公主》C、《车站》D、《雷雨》10.路遥在新时期的代表作品有()A、《人生》B、《黑骏马》C、《白鹿原》D、《长恨歌》三、名词解释(5*5=25分)1.三红一创2.双百方针3.地下文学4.伤痕文学5.寻根文学四、简答题(5*5=25分)1.简述建国初期三次大的文艺思想批判运动。

10月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解析

10月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夜航船》的作者是()A.史铁生B.余秋雨C.周涛D.张承志2.小说《受戒》描写的是()A.北方山村生活B.南方水乡生活C.雪域高原生活D.现代都市生活3.小说《鲁鲁》中的鲁鲁是()A.一个小女孩B.一个小男孩C.一条狗D.一只猫4.具有“藏庄严于诙谐之内,寓绚丽于朴素之中”这种艺术风格的作品是()A.《将军族》B.《刑老汉和狗的故事》C.《陈奂生上城》D.《透明的红萝卜》5.《“锻炼锻炼”》中有两个作为“自私自利”典型的人物形象。

一个是“小腿疼”,另一个是()A.高秀兰B.“吃不饱”C.“小诸葛”D.张太和6.主要采用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并以一个固定视角进行对比来刻画塑造人物的小说是()A.《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B.《春天》C.《我的第一个上级》D.《陶渊明写挽歌》7.下列作品中,重知识、重趣味,旁征博引、涉古论今,将议论与抒情融为一体的是()A.《社稷坛抒情》B.《茶花赋》C.《早熟的枣子》D.《下放记别》8.《红旗谱》通过三代农民的不同斗争道路及其命运的历史性变迁,力图深刻地勾勒出中国农民在革命中寻找解放道路的曲折历程。

其中第三代农民的代表人物是()A.朱老忠、严志和B.朱老巩、大贵C.严志和、江涛D.运涛、大贵9.下列作品中,诗化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创造空灵蕴藉的艺术境界的是()1A.《哦,香雪》B.《在山区收购站》C.《游园惊梦》D.《棋王》10.“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

”这两句话出自()A.《童年二题》 B.《怀念萧珊》C.《黄鹂——病期琐事》D.《秦腔》11.《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具有自私、嫉妒和无聊的窥视癖心理的人物是()A.高女人B.裁缝老婆C.矮丈夫D.鞋匠老婆12.文化随笔《法门寺》结尾处引用了韩愈的《论佛骨表》,表达了作者()A.对韩愈的嘲讽和批判态度B.对当代文化现状的乐观态度C.对当代文化现状的悲观态度D.对当代文化现状的清醒认识13.《记波外翁》中有两句挽诗:“门生搔白首,旦夕骨成灰。

1410-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

1410-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

1410-全国-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总分: 100一、单选题(共 30 题,共 30分)1、王蒙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塑造人物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A :先扬后抑 B: 先抑后扬 C :夸张 D: 对比2、茹志娟小说《百合花》的叙事借以展开的中心事物是( ) (1 分 )A: 百合花 B: 野菊花 C: 被子 D :馒头3、下列作品中,属于铁凝创作的是() (1 分)A: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笨花》、《金大班的一夜》 B: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玫瑰门》、《笨花》 C: 《笨花》、《玫瑰门》、《生死疲劳》D : 《玫瑰门》、《生死疲劳》、《金大班的一夜》 4、以叙事者“我”和一位老人摆脱绝望、 重拾生活信念的故事为情节的作品是 ( )(1 分 )A: 《无处告别》 B: 《空的窗》 C: 《与往事干杯》 D : 《私人生活》5、王安忆《喜宴》所写故事的时代背景是( A: 建国初期B:1957 年“反右”运动时期 C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时期 D :改革开放初期6、“你既把艺术看得比生命还重, 就该忠于艺术, 尽一切可能为保持艺术的完整而奋斗。

这句话出自( ) (1 分) A: 《致傅聪》 B: 《致西绪福斯》 C: 《日记》 D : 《哭小弟》7、柯灵散文 《回看血泪相和流》 中,诗句“我自泥泞君自洁, 应得人天别样看。

”里的“君” 指的是( ) (1 分 ) A: 巴金) (1 分) )(1 分 )B :国容 C: 王西彦 D:吴强8、“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 不计。

”这句话出自( )(1 分 ) A: 《秦腔》 B: 《我与地坛》 C: 《随想录》 D : 《童年二题》9、作者在后记中交代写作背景,并强调“后记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该篇小说的内核 或种子”的作品是( ) (1 分)A: 《喜宴》 B: 《神鞭》 C: 《鞋》 D : 《玉卿嫂》10、下列作品中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思战争的诗篇是( ) (1 分)A: 《麦坚利堡》 B: 《长恨歌》 C: 《日记》 D: 《红玉米》11、“卖灶糖的老汉”这一形象出自( ) (1 分)A: 贾平凹的《秦腔》 B: 张洁的《拣麦穗》C :邵燕祥的《 <圣经 >拟作》D :台静农的《记波外翁》 12、《学圃记闲》一文出自( A: 《干校六记》 B: 《将饮茶》 C: 《洗澡》 D : 《商州散记》13、穆旦《智慧之歌》 一诗通过抒写三种“欢喜”的消失, 对灵魂的诗性拷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林震是A.看透一切、极端冷漠、不思进取的人B.一个官僚主义者形象C.一个世故圆滑的年轻人D.有理想、有朝气、富于正义感的青年干部2.《百合花》中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的感人故事发生在A.抗日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C.抗美援朝战争时期D.北伐战争时期3.小说《棋王》的主人公是A.脚卵B.“我”C.小英子D.王一生4.构成小说《陈奂生上城》的主要情节线索是A.卖帽子—住招待所—买油绳B.买油绳—卖帽子—住招待所C.住招待所—买帽子—卖油绳D.卖油绳—买帽子—住招待所5.下列作品中,重知识、有趣味、旁征博引、涉古论今,将议论与抒情融为一体的是A.《社稷坛抒情》B.《茶花赋》C.《早熟的枣子》D.《下放记别》6.揭示美只有“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这一主题的作品是A.《下放记别》B.《听听那冷雨》C.《夜航船》D.《黄鹂—病期琐事》7.巴金的《怀念萧珊》一文,出自他的散文集A.《英雄的故事》B.《再思录》C.《随想录》D.《新声集》8.“那棵柿子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

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出自A.牛汉的《童年二题》B.茹志娟的《百合花》C.铁凝的《哦,香雪》D.张洁的《拣麦穗》9.“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剧存异’’一句出自A.白先勇的《游园惊梦》B.邵燕祥的《和尚之喻》C.贾平凹的《秦腔》D.余秋雨的《夜航船》10.《草木篇》中“白杨”的象征寓意为A.顽强的生命力B.脱俗的气质C.孤傲的品性D.热烈的情绪11.贯穿诗歌《冬》的情调是A.沉重苦涩而又热流暗涌B.快乐无忧而又充满情趣C.枯寂绝望D.焦虑压抑12.“我是我的矛/我也是我的盾/我的矛能够刺穿我的盾/我的盾也可折断我的矛’’,《我》中的这几句诗表达了作者A.对双重人格的自我欣赏B.对人格分裂的自我认同C.矛盾、困惑的痛苦心情D.敢于直面人生、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13.《关汉卿》全剧情节的中心线索是A.关汉卿和朱廉秀之间的剧情发展B.分别以关汉卿与白和甫为代表的双方的较量C.《窦娥冤》的创作和演出D.朱小兰一案的沉冤到昭雪的过程14.《在山区收购站》中收购站主任曹英是一个A.虚心开朗、勇于开拓的年轻干部B.经验丰富、圆滑世故的老干部C.古板刻薄、不思进取的老干部D.缺乏经验、又不够虚心的年轻干部15.小说《将军族》讲述了一对小人物“三角脸”和“小瘦丫头”双双殉情的故事,采用的叙述口吻是A.冷漠而略带抒情B.激昂而略带嘲弄C.平静而略带冷漠、嘲弄D.激奋而略带感伤16.慧远和尚这一人物出自作品A.《受戒》B.《和尚之喻》C.《陶渊明写挽歌》D.《法门寺》17.小说《春天》是A.故事性很强的小说B.富有传奇色彩的小说C.富有诗意与哲理的小说D.通俗小说18.在琦君的《髻》中,喜欢梳一个大蝙蝠似的横爱司髻的人物是A.母亲B.姨娘C.“我”D.张伯母19.《庐山面目》中,曾与作者讲土白的人物是A.南京大学的教授B.湖州客C.第三招待所的服务员D.九江浔庐餐厅的服务员20.话剧《陈毅市长》的主要结构方式是A.花瓣式B.多线穿插C.明暗双线交错展开D.冰糖葫芦式21.《<书海夜航>二集序》与余秋雨的《夜航船》中都提到了夜航船中“一僧一士”的故事,这故事最早出自A.张岱的《夜航船》B.阿英的《夜航集》C.周作人的《知堂回想录》D.唐弢的《晦庵书话》22.小说《女房东》中,房客老柴与女房东之间A.心有灵犀,相忘于江湖B.尽弃前嫌,言归于好C.两情相悦,相敬如宾D.渴望交往却失之于交臂23.《苹果树下》一诗,表现爱情从孕育到成熟的过程主要是通过A.小伙子唱歌内容的变化来展示的B.一年四季的顺序自然完成的C.苹果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来喻示的D.姑娘由嗔怒到惊喜的表情变化展示的24.《重读<圣经>——“牛棚”诗抄第n篇》中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A.比喻B.拟人C.夸张D.白描25.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一诗的核心意象是A.中国B.钥匙C.太阳D.雪白的墙26.诗歌《山民》的最后一节是“他只是遗憾/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

“他”的“遗憾”是A.对“他”能想到而祖先没想到的东西的赞颂B.对“他”的追求理想精神的赞颂C.对“他”耽于幻想却怯于行动的反讽D.对“他”的脱离现实不切实际的反讽27.诗句“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出自A.韩东的《山民》B.骆一禾的《岁月》C.海子的《麦地》D.舒婷的《双桅船》28.话剧《同船过渡》表达了“同船”要相容、调和,要相互理解与关心的人生哲理,彻悟这种人生哲理的人物是A.方老师B.米玲C.刘强D.老船长高爷爷29.梁斌的《红旗谱》表现的时代背景是A.大革命前后的冀中平原B.抗日时期的吕梁山区C.大革命前后的吕梁山区D.抗日时期的冀中平原30.诗歌《岁月》采用的主要艺术方法是A.哲理化方法,赋予时间以心理性概括B.具象化方法,赋予时间以质感和动感C.美化的方法,赋予时间以美的形象D.对比的方法,以过去和现在作鲜明的对比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我的第一个上级》中老田的性格特征包括A.性格古怪,动作疲沓B.热情开朗,幽默风趣C.临危不惧,身先士卒D.经验丰富,沉着果断E.高傲孤僻,目中无人32.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其艺术特色是A.想象奇丽而多变,多用比喻、对照、联想、烘托等表现手法B.文字典雅而富于弹性,巧妙地熔古典语汇与白话于一炉C.以文字的本色来反映生活的本色,无拘无束,笔到情至D.擅长运用双声叠字和长短句式E.擅长运用绵密的意象33.下列主要运用象征手法表情达意的作品是A.《双桅船》B.《慕尼黑》C.《哎,大森林》D.《中国,我的钥匙丢了》E.《相信未来》34.《陶渊明写挽歌》所叙述的陶渊明晚年生活场景有A.东林寺访友B.田间漫步C.席间闲谈D.榻上凝思E.邻家乞酒35.下列作品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有A.《红旗谱》B.《透明的红萝卜》C.《哦,香雪》D.《女房东》E.《“锻炼锻炼”》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36.简析散文《我与地坛》的主题意蕴。

37.简析《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一诗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38.简析《邢老汉和狗的故事》是如何体现小说主题的。

四、论述题(16分)39.小说《游园惊梦》中穿插了昆曲折子戏《游园惊梦》的剧情及表演情节。

试析这种“戏剧穿插法”的运用,对表现人物命运、刻画人物心理和突出悲剧主题的作用。

五、阅读分析题(20分)40.阅读小小说《糖纸钱》,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学评论文章,要求:(1)理解并说明作品的主题意蕴;(2)把握并分析作品的重要艺术特征;(3)表达通顺,书写整洁。

糖纸钱陈永林胖胖的娘长得俊,眼黑亮得似两泓清澈的泉水。

胖胖的娘一走路,一条长至腰际的麻花黑辫,就一摇一晃,腰肢也一扭一扭的,丰满的胸脯也一耸一耸的。

可她的男人却没福气,做了短命鬼。

村里的男人都想当胖胖的爹爹。

媒人就把胖胖家的门敲破了。

胆子大的男人,不请媒人直接跟胖胖的娘说。

胖胖的娘红了脸,两只手不停摆着辫梢。

这害羞样更让男人心怜,男人眼里的情意更浓了,话也更甜了,嫁给我吧,我会疼你……胖胖的娘摇头。

没有男人的日子难熬。

挑水担粪,耕田耙地等力气活全得靠一个人,忙得想分身,累了,想靠一下都没地方靠。

胖胖的娘怕胖胖受委屈,说,谁做胖胖的爹,让胖胖自己选择。

许多男人讨好胖胖。

买好吃的东西给胖胖吃,买玩具给胖胖玩,这些东西,胖胖好想要,特别是那些糖块,馋得胖胖不停流口水,胖胖却不敢要,男人问,为啥不要?胖胖说,我娘说我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

………许多男人无计可施,便打别的女人的主意去了。

胖胖喜欢在村头拐子百货店玩。

拐子养了只小狗,小狗同胖胖熟了,就总围着胖胖转。

拐子几次拿冰糖、饼干给胖胖吃。

胖胖总不敢接。

胖胖怕挨娘的骂。

一回,拐子又拿冰糖给胖胖吃。

胖胖不接。

拐子说,你拿钱买总行吧。

胖胖说,我没钱。

拐子说,你袋里有钱。

胖胖就从袋里掏出两张糖纸,这是钱?拐子说,不是钱是啥?胖胖好高兴,就拿两张糖纸换了块冰糖。

胖胖吃得津津有味。

胖胖一馋,就去捡糖纸,可农村娃吃糖少,因而糖纸难捡。

胖胖馋得不行,就去镇里捡糖纸,好在镇离家近。

胖胖吃东西时,拐子一脸幸福,好像自己吃好吃的东西。

村里的男人见胖胖同拐子相处得那么好,都笑,拐子,胖胖快叫你爹了。

拐子变了脸,别乱嚼舌头。

左邻右舍,谁个没难处,帮点忙,不该吗?男人们听不进拐子的豪言壮语,都哈哈地哄笑。

一回胖胖的娘病了,胖胖说,娘,我去请医生来。

胖胖的娘眼里汪着泪,说甭去,要花钱的。

胖胖说,我有好多钱。

你哪来的钱?胖胖就从口袋掏出十几张叠得好好的糖纸,娘,这些钱如不够,我再去捡。

孩子,那是糖纸,不是钱。

不,娘哄我。

我总是用这钱买拐子叔的东西吃。

啥?胖胖娘听胖胖讲了一切,蓄在眼里的泪就掉下来了。

胖胖娘挣扎着下了床,拉着胖胖去了拐子的店,对胖胖说,叫爹。

胖胖高兴地叫,爹。

拐子说,使不得,真使不得……我拿东西给胖胖吃,真的没存这种意思。

我只是见胖胖可怜,人家有爹的孩子多少有点零食吃,可我从没见胖胖吃过零食,我就……胖胖娘说,你讨厌我?咋,咋这样说呢?……拐子窘得脚都没处放。

此时,传来一阵欢欢悦悦的爆竹声,一阵喜气洋洋的唢呐声。

哦,又有人办喜事了。

(原载《北京文学》2008年第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