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轻型飞机
超轻型飞机

前景
轻型飞机和超轻型飞机飞行运动,近几年在我国发展很快,很多民间的航空体育俱乐部进行会员训练多选用 此类飞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轻型和超轻型飞机飞行运动,将有更广泛的前景。
荣誉
自主产权超轻型飞机低空数码遥感系统荣获2007年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
超轻型飞机为开展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快速获取应用示范工程,为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和土地图件更新等国 土资源大调查任务探索新的数据获取手段和处理技术,由国家遥感中心资料服务部等单位承担的超轻型飞机低空 数码遥感系统应用研究项目,历时两年的研究试验与工程应用,日前通过中国测绘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评审, 荣获2007年度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
超轻型飞机
按绍
03 飞机分类
目录
02 主要特点 04 系列产品
05 驾驶资格
07 前景
目录
06 飞机用途 08 荣誉
超轻型飞机,是按重量分类中最轻的一类飞机,是7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它与轻型飞机的区分尚无严 格统一的规定。超轻型飞机属民用航空类。近年来,超轻型飞机的发展引起了我国航空界人士和使用部门的极大, 主要原因在于,超轻型飞机具有低空、低速、稳定和安全等特点,而且结构简单、重量轻、价格便宜、容易操纵、 维护方便,可广泛应用于农林牧业、勘探、航空摄影、航空体育运动和旅游等。因此,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飞机将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通用航空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
主要特点
超轻型飞机有许多特点,它的主要特点体现在“超轻”二字上,那就是结构简单、起降方便、低空低速性能 好、驾驶容易、运输使用和维护方便、经济安全等,是一种易普及推广的大众航空器。
结构简单
一架超轻型飞机的空机重量只有一、二百千克,大多是由铝合金和尼龙布,轻木,硬泡沫等材料构成,再装 上一台几十马力的小发动机即可飞行,多数为无座舱或半座舱式,有简单的飞行仪表和发动机仪表组成。由于飞 机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使许多业余爱好者,能够在家庭完成制造和装配。
世界上最小的喷气式飞机

世界上最小的喷气式飞机你喜欢飞机吗?那你知道世界上最小的喷气式飞机是什么吗?来自哪里吗?下面欢迎阅读由店铺收集整理的资料。
世界上最小的喷气式飞机-印度LCA轻型战斗机。
LCA,是印度自行研制的第一种国产现代化超音速战斗机,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喷气多用途战斗机。
最近,印度国防部下属的航空发展署正式宣布,第一架现代化的多用途超音速战斗机(LCA)将于2007年中交付空军使用。
届时,LCA 将成为亚洲国家空军中为数极少的国产先进战斗机之一,也是亚洲国家空军最小的现代化多用途喷气战斗机。
印度于上世纪40年代后期建国后,航空技术极为薄弱,主要从英国购买作战飞机。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印度开始自行研制第一种喷气战斗机。
这就是HF-24。
因为性能极为低下,所以没有大量生产。
由于印巴关系长期紧张,印度空军不得不购买前苏联米格-19和米格-21战斗机作为空军主力。
上世纪80年代初,印度空军痛感外购飞机严重制约本国空军发展,一旦外国进行军事制裁,将受制于人。
印度政府决定,自行研制新的超音速多用途战斗机,这就是LCA。
为了研制该型机,印度航空发展署动用了包括研究、设计、生产和产品支援等部门数十家军工和民用单位,列为印度空军“1号工程”。
然而,由于印度航空技术的落后,该型飞机设计不得不一再推迟乃至下马。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先后求助于一些国家的技术支持。
其中,英国、美国和俄罗斯等相继提供了一些设备和技术。
早期原型机使用了美国制造的GE F4004/F2J3涡扇发动机。
随着LCA研制速度的加快,该型机的试制投产似乎已经近在眼前了。
然而,1998年5月,印度不顾国际《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规定,悍然进行核试爆,导致西方世界大为震怒,美国禁止向印度出售GE F4004发动机。
LCA的试飞和部署计划不得不再次推迟。
直到印度军事装备的“老盟友”俄罗斯伸出了“热情”之手,这就是GTX-35V型发动机。
配备了俄罗斯发动机的LCA原型机,在2001年1月4日首次试飞,但该型机存在重大的技术问题。
通用航空飞机机型汇总与介绍

通用航空飞机机型汇总与介绍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运输五型MADE IN CHINA 中国产运输五B(D)型飞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航总局唯一批准载客飞行的单引擎飞机,是中国农林化、航测等飞行主要机型。
运输八型运八型飞机是中国产全气密民用货机,广泛用于普通及鲜活货物运输。
MD600N型直升机WORLD IMPORT TO CHINA ’S HELICOPTERSMD600N是一种轻型单发涡轮轴直升机,可以载客:7~8名,7-8 SEAT ,中国引进的无尾桨型直升机。
MD902型直升机WORLD HELIS IMPORT TO CHINAMD902是一种轻型双发涡轮轴直升机,可以载客8名,8 SEAT,新一代无尾桨型直升机。
C172型(天鹰)C172型飞机是世界上生产量最大、最流行、最安全初级教练机和私人飞机。
美国Cessna公司生产性能先进高空CitationⅡ型(奖状Ⅱ或呼唤Ⅱ型)飞机,Citation Jet I型飞机,国产Y-12型飞机,Y-5型飞机。
飞机上装备有技术精良的作业设备,拥有RC-20、RC-10、RMK 航空摄影仪,LTN-72 PICS惯性导航系统,激光惯导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实现空中全自动作业飞行。
在航空摄影领域具有高、中、低空配套,大中小比例尺齐全的黑白、彩色、彩红外摄影能力,航空摄影领域用飞机;利用设备先进的高速摄影机拍摄空中弹射救生;小鹰100轻型飞机,贝尔直升机公司、欧洲直升机公司、西科斯基直升机公司、罗宾逊直升机公司等公司直升机以及赛斯纳飞机等私人飞机,湾留飞机公司等公务机;水陆两用轻型飞机、动力悬挂飞机;“空中拖拉机”(Air Tractor)“空中拖拉机”是美国空中拖拉机公司研制的农业机。
普拉特·惠特尼集团公司PT6A或R-1340发动机的以下8种型别:AT-401B、AT-402B、AT-502、AT-502A、AT-502B、AT-802、AT-802A和AT-802AF(灭火型)。
超轻型水陆两栖飞机巡览

超轻型水陆两栖飞机巡览作者:吴大卫来源:《航空世界》2012年第10期除了海事和海洋防务,水陆两栖飞机,尤其是超轻型水陆两栖飞机与老百姓最为亲近。
在私人飞机盛行和湿地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超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由于其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以及充满奇特美感的外形普遍受到人们欢迎。
超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基本设计原理与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并无过多差别,但是由于其“超轻型”的特质,从而具备很多特殊的设计特点,这也将是本文要重点介绍的内容。
很多国家为了鼓励通用航空的自由发展,对私人或私营企业制造的小型飞机都不再要求通过严苛且代价巨大的专业适航审定,而是颁布了各种特殊适航许可(special airworthiness certificates)或设计标准,尤其对起飞重量仅几百千克的超轻型飞机更是给予了政策上相当大的宽容。
超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船身和浮筒需要满足水面航行和起降时应有的水密性、抗冲击性、稳定性等要求,但由于飞机重量所限,上述许可和标准往往还会有针对性的进一步放宽。
各国一般对超轻型飞机定义为单发、乘员总数在3个以内,但在重量界定上不尽相同,在失速速度限定上也有所区别: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颁布的“甚轻型”(very light)飞机适航条例要求起飞重量在750千克以内;美国联邦航空条例(FAR)定义的轻型运动飞机(LSA)要求起飞重量在600千克以内,而水陆两栖飞机可放宽至650千克,这一数值也成为很多型号的设计最大起飞重量;澳大利亚民用航空条例对自制飞机的起飞重量规定不得超过544千克,同样对水陆两栖飞机放宽至614千克。
上述条例都规定飞机失速速度必须低于45节(83千米/小时)。
超轻型飞机最著名的设计标准是加拿大交通部颁布的DS-10141E,它对水陆两栖飞机起飞重量和失速速度的上限定为560千克和39节(72千米/小时),我国民航总局也参考它制定了有关超轻型飞机适航审定的咨询通告。
上述条例规范中对超轻型飞机起飞重量和失速速度的限制导致设计出来的飞机必须具有较好的低速巡航和停车滑翔性能,事实上通过飞机总体设计参数的限定无形中降低了飞机驾驶的难度也提高了超轻型飞机的飞行安全性。
蜜蜂系列飞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计制造的蜜蜂系列轻型飞机目前一提起北航的轻型飞机你们想到和看到的就是蜜蜂-3C、蜜蜂-4、蜜蜂-11。
其实早在1978年底,当时的北京航空学院就开始了“蜜蜂一号”的设计工作。
1979年试飞成功,据资料记载,不是人来试飞的,而是遥控试飞的。
没有留下数据。
仅造了一架,目前存放在学校的博物馆里。
蜜蜂一号是三角骨架式伞翼机,它以半柔性的伞翼作为升力面。
基本数据:翼展:8.2米机长:3.7米机高:2.32米起飞重量:100公斤最大平飞速度:55公里/小时“蜜蜂二号” 1982年初开始研制,1982年夏季试飞成功,系新中国第一架载人超小型飞机。
获得1983年全国新产品“金龙杯”奖。
蜜蜂二号也是单座。
共生产了4架,一架作静力实验,一架用作样机,一架到美国展览并被美国人买走,一架目前在大学的博物馆。
蜜蜂二号采用张线支撑的高上单翼。
半封闭座舱。
主要骨架是航空铝管和钢管,外覆合成纤维布和航空棉布。
前轮有刹车,并可左右偏转40度。
动力装置最早采用一台西北工业大学的510型、30马力发动机,木质双叶定距桨,直径980毫米。
后来改为意大利KFM-107型发动机,26马力。
机上有必要的仪表-----磁罗盘、空速表、高度表,发动机转速表和汽缸头温度表。
基本数据:翼展:10米机长:5米机高:2.7米机翼面积:15.4平方米最大起飞重量:200公斤空机重量:95-100公斤最大平飞速度:65-75公里/小时失速速度:41公里/小时最大爬升率:1.7米/秒最小盘旋半径:30米航程:180公里(19升燃油)起飞滑跑距离:41米蜜蜂3C(Honeybee-3C)研制概况“蜜蜂”-3C飞机是中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双座超轻型飞机,具有上单翼、半封闭座舱、正常式尾翼、前三点固定式起落架和三轴操纵系统。
该机装一台30.9千瓦(42马力)双缸二种程风冷式发动机,使用推进式螺旋桨。
主油箱容量25升,副油箱油量60升。
该机为多用途飞机,可用于农业灭虫、森林防护、空中摄影、航空测量、飞行训练等方面。
世界轻型飞机

“赖慈爱”(Lazair)加拿大超飞行销售有限公司概况“赖慈爱”是加拿大超飞行销售有限公司(Ultraflight Sales Ltd)研制的双发活塞式超轻型飞机。
1978年设计,同年11月原型首次试飞。
以成套零部件形式出售。
至1986年1月,销售量已超过1000套。
共出售三种型别:标准型Ⅲ型(和封闭式座舱的ⅢEC型)、供警察执行特种观察任务的SS型(也有封闭式座舱的EC型)和供娱乐用的高性能“精华”型。
“赖慈爱”还有一种主要用于教练的并列式双座型,编号“赖慈爱”Ⅱ。
1981年11月10日首次试飞。
首架“赖慈爱”Ⅱ于1984年1月在加拿大首次登记注册。
现已有多架生产型飞机在飞行。
机体(Ⅲ型)撑杆式上单翼。
机翼由铝合金D剖面前缘、泡沫塑料翼肋、上掠翼尖和Tedlar蒙皮等组成。
倒V型尾翼上有方向升降舵。
固定后三点式起落架。
WT-11“支奴干”(Chinook)伯德曼企业有限公司概况WT-11“支奴干”是加拿大伯德曼(Birdman)企业有限公司研制的单发活塞式超轻型飞机。
1982年设计,同年12月12日首次试飞。
1983 年3月开始批生产。
单座型有WT-11-277和WT-11-377两个型别。
以成套零、部件形式出售,有经验的制造者可在40~60工作小时内装配完毕,无经验的制造者也可在100工作小时内装配完毕。
已生产了数百架。
1983年10月15日试飞了前后座双座型“支奴干”2S。
双座型用于飞行训练、体育飞行和轻型运输等用途。
结构和单座型相似,但翼展加大,座舱加长12.7厘米,挂副油箱,装功率更大的发动机,加强了结构,配置两套操纵系统。
对于有经验和无经验的制造者,可分别在60~80和120~190工作小时内装配完毕.“蜜蜂”(Honeybee)-1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概况“蜜蜂”-11是中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多用途超轻型飞机,该机采用金属机翼、封闭式座舱、正常式尾翼、前三点固定式起落架。
发动机装在机翼后方,使用推进式螺旋桨。
哪些国家能制造飞机?

哪些国家能制造飞机?哪些国家能制造飞机?造飞机并不难,关键是看你造什么样的飞机。
伊朗的航空业还是有⼀丁点实⼒的,它能够⾃主⽣产直升机,民⽤和军⽤的都有!图:伊朗国产Shahed 285武装直升机 Airliners图⽚摄:Dara Z.因此全世界能制造轻型飞机的国家极多。
⼤洋洲的澳⼤利亚和新西兰,南美的阿根廷、巴西,⾮洲的南⾮……尤其是东欧的捷克、波兰和罗马尼亚等国,曾经是全球轻型飞机的⼀⼤“窝点”。
在美英德澳新等国家,甚⾄有私⼈购买IO-360发动机,⾃⼰Homebuilt轻型飞机。
它们的作品⼤多与塞斯纳172⼀个模样,每天嗡嗡嗡地在⾃家农场上空飞个不停。
图:捷克轻型飞机 Airliners图⽚摄:Kurt Greul轻型飞机乘员少,就算出事知道的⼈也不多。
但问题是它只能算“通⽤航空”,搞搞观光、勘测之类的还可以,⼤规模运⼈不可能。
要想运输更多的物资和⼈员,⾄少得⽣产“中型飞机”。
图:菲律宾⼈在修复捷克产L410飞机 摄影:拉上窗帘飞机能拉8-个⼈以上就可以开展⽀线运输了,如果把这个当作“中型飞机”门槛的话,全世界掌握⽣产技术的国家也还是有不少的。
英国、瑞典、西班⽛、瑞⼠、意⼤利、新西兰、波兰、捷克、印度、⽇本……等国都曾经会制造(有的仅军⽤),如果算上“授权⽣产”的话,以⾊列和印尼也在名单中。
图:印度Saras轻型运输机 Airliners图⽚摄:Fred Willemsen虽然与轻型飞机相⽐,只多了这么⼏个⼈,然⽽在技术难度已经上了⼀个“⼤台阶”。
其主要难度是活塞发动机在这个档次不够经济,飞太慢,最佳选择是涡桨发动机。
但就这么⼀个台阶,使得印度的Saras研制了28年,期间不得不更换了美国普惠公司的PT-6A发动机——依然到现在也没有量产。
涡桨发动机。
但就这么⼀个台阶,使得印度的Saras研制了28年,期间不得不更换了美国普惠公司的PT-6A发动机——依然到现在也没有量产。
图:⽇本YS-11⽀线客机 Airliners图⽚摄:Mr2Jet就连⼯业实⼒极其雄厚的⽇本也没有能够迈过这个槛。
十大私人飞机品牌

全球私人飞机十大品牌1.庞巴迪(Bombardier)是一家总部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的国际性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商。
主要产品有支线飞机、公务喷气飞机、铁路及高速铁路机车、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等。
1907年,Joseph-Armand Bombardier 出生于魁北克瓦尔库尔。
他是个害羞而又坚定的机械师,一直就想制造一部可以“浮”在雪地上的车辆。
1937年,J.-Armand Bombardier 在自己的小修车店里制造了第一部机动雪橇。
1942年,J.-Armand Bombardier 创建了L'Auto-Neige Bombardier Limit e 公司,大量生产适用于积雪覆盖的地形中的交通运输需要的履带式车辆。
1967年,公司改为Bombardier Limited。
1969年,庞巴迪公司股票在蒙特利尔和多伦多股票交易所上市。
1970年代,购买了奥地利的引擎生产商Lohnerwerke GmbH 及其附属的Rotax-Werk AG。
1974年,获得蒙特利尔地铁系统车辆的合同,开始扩展其生产方向。
1986年,以12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Canadair,领军加拿大航空制造业。
1987年,与英法合资的GEC Alsthom 公司签订合同,为TGV 生产车辆。
2.在1932年,比奇夫妇成立了比奇飞机公司,他们生产的第一架飞机是比奇17双翼机,为商务旅客特别设计。
这种飞机经证明比同时代的军用飞机速度还快,在无数次空中赛跑较量中夺魁。
1974年,比奇交付了第一架比奇空中国王200型飞机,为公务飞机的宽敞客舱、速度和旅客舒适度确立了新标准。
至今,比奇公司总共交付了近2000架军用和民用型空中国王200飞机。
1975年,比奇公司为美国空军交付了第一架C-12型飞机,即比奇超级空中国王200的军用改型飞机。
今天,C-12有各种结构改型,在美国军队的全部四个组成部分-陆军、海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中服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赖慈爱”(Lazair)加拿大超飞行销售有限公司概况“赖慈爱”是加拿大超飞行销售有限公司(Ultraflight Sales Ltd)研制的双发活塞式超轻型飞机。
1978年设计,同年11月原型首次试飞。
以成套零部件形式出售。
至1986年1月,销售量已超过1000套。
共出售三种型别:标准型Ⅲ型(和封闭式座舱的ⅢEC型)、供警察执行特种观察任务的SS型(也有封闭式座舱的EC型)和供娱乐用的高性能“精华”型。
“赖慈爱”还有一种主要用于教练的并列式双座型,编号“赖慈爱”Ⅱ。
1981年11月10日首次试飞。
首架“赖慈爱”Ⅱ于1984年1月在加拿大首次登记注册。
现已有多架生产型飞机在飞行。
机体(Ⅲ型)撑杆式上单翼。
机翼由铝合金D剖面前缘、泡沫塑料翼肋、上掠翼尖和Tedlar蒙皮等组成。
倒V型尾翼上有方向升降舵。
固定后三点式起落架。
WT-11“支奴干”(Chinook)伯德曼企业有限公司概况WT-11“支奴干”是加拿大伯德曼(Birdman)企业有限公司研制的单发活塞式超轻型飞机。
1982年设计,同年12月12日首次试飞。
1983 年3月开始批生产。
单座型有WT-11-277和WT-11-377两个型别。
以成套零、部件形式出售,有经验的制造者可在40~60工作小时内装配完毕,无经验的制造者也可在100工作小时内装配完毕。
已生产了数百架。
1983年10月15日试飞了前后座双座型“支奴干”2S。
双座型用于飞行训练、体育飞行和轻型运输等用途。
结构和单座型相似,但翼展加大,座舱加长12.7厘米,挂副油箱,装功率更大的发动机,加强了结构,配置两套操纵系统。
对于有经验和无经验的制造者,可分别在60~80和120~190工作小时内装配完毕.“蜜蜂”(Honeybee)-1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概况“蜜蜂”-11是中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多用途超轻型飞机,该机采用金属机翼、封闭式座舱、正常式尾翼、前三点固定式起落架。
发动机装在机翼后方,使用推进式螺旋桨。
“蜜蜂”(Honeybee)-3C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概况“蜜蜂”-3C飞机是中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双座超轻型飞机,具有上单翼、半封闭座舱、正常式尾翼、前三点固定式起落架和三轴操纵系统。
该机装一台30.9千瓦(42马力)双缸二种程风冷式发动机,使用推进式螺旋桨。
主油箱容量25升,副油箱油量60升。
该机为多用途飞机,可用于农业灭虫、森林防护、空中摄影、航空测量、飞行训练等方面。
1989年,由三架“蜜蜂”3C组成的飞行队,从中国西部的乌鲁木齐飞到东部哈尔滨,行程5100公里,开创了超轻型飞机长距离编队飞行的纪录。
“蜜蜂”(Honeybee)-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概况“蜜蜂”-6是中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小型热气飞艇。
该飞艇于1985年初开始设计,同年底首飞成功。
1986年开始在国民经济不同领域中应用。
曾多次用于空中摄影、空中观光、定点航测、空中广告等业务。
1988年8月该艇代表中国参加了在卢森堡举行的世界第一届热气飞艇锦标赛,并获特别奖。
“蜜蜂”-6热气飞艇能垂直起落,靠加热空气升空,借发动机推力前进,用舵面操纵方向,具有成本低廉、使用方便、起降场地小、飞行平稳、安全可靠等特点。
“蜻蜓”(Dragonfly)-5石家庄飞机制造厂概况“蜻蜓”-5是由中国石家庄飞机制造厂研制的超轻型飞机,包括“蜻蜓”-5、“蜻蜓”-5A和“蜻蜓”-5B 3个型别。
“蜻蜓”-5和“蜻蜓”-5A飞机于1982年7月开始研制,先后进行了风洞试验、自由飞模型飞机飞行试验和各系统试验,并进行了全机静力试验。
1983年7月26日首次试飞成功,同年9月通过国家技术鉴定。
1984年被验收为河北省采用国际标准的产品。
截止1992年底,已生产“蜻蜓”-5系列飞机37架。
除国内销售外,还出口到马来西亚。
“蜻蜓”-5和“蜻蜓”-5A是我国最早通过国家技术鉴定的超轻型飞机。
“蜻蜓”-5型主要用于体育运动、空中游览、邮递、空中巡视等;加装农业设备后,可用于农、林、牧业的播种、施肥及除虫等。
“蜻蜓”-5A为并列双座机。
除上述用途外,还可用于飞行员培训和空中摄影,也可改装成水上飞机。
1984年5月工厂开始“蜻蜓”-5A的改型机“蜻蜓”-5B的研制工作。
为了提高商载和飞机性能,换装了大马力发动机,改单翼面为双翼面并加装副翼,操纵系统改为正常三轴式,座舱为流线型半封闭式,并排双座改为前后串列式,并加装了必要的飞行仪表。
“蜻蜓”-5B原型机于1984年12月首次试飞,1985年9月通过国家技术鉴定并投入小批生产。
“蜻蜓”-5系列飞机结构简单、重量轻、维护方便、操纵灵活、驾驶容易、拆装方便、易于运输、飞机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可在离地面5米的高度平稳飞行。
空中关车后可滑翔着陆,飞行安全可靠,起降滑跑距离短,能在平坦的草地上起落。
“蜻蜓”(Dragonfly)-6石家庄飞机制造厂概况“蜻蜓”-6是中国石家庄飞机制造厂研制的一种超轻型飞机。
该机于1983年11月开始研制,1984年9月13日首次试飞成功。
1984年11月起,工厂对原型机进行了局部改进,到1985年8月中旬完成了规定的各种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同年9月通过了国家技术鉴定。
“蜻蜓”-6飞机为农林部门自备自用的专业飞机,主要用于农业超低容量和低容量的喷洒作业,也可用于常量喷撒粉剂和播种。
稍加改装,可用于森林巡视和空中摄影等。
“沈疆”(Shenjiang)-1沈阳轻型飞机开发公司概况“沈疆”-1是中国沈阳轻型飞机开发公司研制的3座多用途飞机。
首架飞机于1985年8月在沈阳汽车油管厂正式开工制造,9月中旬将部件运至新疆乌鲁木齐继续研制。
在新疆工业局的协作下,于9月30日进行了地面试车。
10月中旬进行了+4.5g和-3g的静力试验。
10月30首次试飞成功。
“沈疆”-1飞机采用“解放”9型滑翔机的机尾翼和气动布局,飞行安全可靠,适用性广,可供旅游、森林防火、巡逻、喷洒药物、地质勘探等使用。
AD100南京航空学院概况AD100是中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美国艾达索有限公司(ADASO,INC)合作为适应国外市场的需要而研制的单座超轻型飞机。
1984年5 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NAI)与美国艾达索有限公司商定联合研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担该机的全部设计研制工作。
艾达索有限公司负责提供国外市场的最新信息、设备及负责该机在国外市场的销售。
1985年8月完成了原型机的试飞,设计满足美国FAR103部的有关规定。
AD100 单座超轻型飞机1985年11月参加了美国洛杉矶轻型飞机博览会,1986年分别参加了在上海、南京举办的对外贸易洽谈会和北京国产民用飞机汇报展销会,受到普遍好评。
1986年5月,澳大利亚健身运动器材公司专程来南京购买了一架AD100飞机。
AD100经过适当改装,可用于空中摄影、地貌测量、森林保护、农业运输等。
AD100的发展型AD200(双座型)定于1986年底可完成原型机的试飞。
AD200南京航空航天学院概况AD200双座超轻型飞机是中国南京航空学院在自行设计、研制AD100单座超轻型飞机成功的基础上,针对国际市场同时考虑国内需要而自行设计、研制并联合企业单位生产出来的新一代超轻型飞机。
该机于1986年10月正式开始方案论证和选型设计;1989年4月,01号原型机在南京土山机场首飞成功。
改进后的原型机和定型机先后于1990年8月和1992年10月进行试飞、表演和取证飞行。
先后共有21名飞行员驾驶AD200飞机,计560余次起落,留空时间达130余小时,60多名乘客坐过AD200飞机。
试飞和表演飞行结果证明,AD200双座轻型飞机达到并部分超过了原定技术性能指标。
AD200飞机很适于航空运动、教练、空中旅游和巡逻,经简单改装可作农林、空中摄影等专用机。
L-13SW“伐弗特”(Vivat)航空技术公司L-13SW“伐弗特”(Vivat)航空技术公司概况L-13SW“伐弗特”是捷克斯洛伐克航空技术公司生产的一种并列双座动力滑翔机。
它是列特国营公司(Let Narodni Podnik)生产的L-13“勃莱尼克”(Blanik)无动力滑翔机的改型。
该型设计工作开始于1976年夏季。
1977年秋季开始制造3架原型机。
第一架原型机(OK-068)于1978年5月10日首次试飞,第一架生产型机于1983年11月首次试飞。
航空技术公司现正在为捷克航空俱乐部生产200架L-13SW。
至1986年初约已制造30架。
“塞罗柯”(Sirocco)阿维阿苏德工程公司概况“塞罗柯” 是法国阿维阿苏德工程公司(Aviasud Engineering SA)研制的单发活塞式超轻型飞机。
按美国联邦航空条例第103部设计。
设计工作开始于1982年,同年7月原型机首次试飞。
1983年1月开始生产。
至1989年初至少已制造160架。
该机也在澳大利亚、南非和美国等许多国家出售。
“雪帕”(Sherpa)伊卡鲁斯-科姆科公司概况“雪帕”是由瑞士汉思·吉克思(Hans Gigax)公司设计后由德国伊卡鲁斯-科姆科公司(Ikarus-Comco)专利生产的单发活塞式超轻型飞机。
“雪帕”Ⅰ型是单座型,于1982年5 月首次试飞。
“雪帕”Ⅱ型是装功率更大的发动机的双座型,1983年夏季投产。
Ⅰ型已销售了数百架。
“雨云”(Nimbus)3舍姆帕·希尔特飞机制造公司概况“雨云”3是德国舍姆帕·希尔特飞机制造公司研制的一种单座自由级滑翔机。
原型机于1981年2月21日首次试飞。
以后又发展了延长翼展的“雨云” 3/24-5型、装有动力装置的“雨云”3T型以及双座型“雨云”3D。
“雨云”3曾多次在世界滑翔机比赛中取胜。
在1981年世界赛的自由级比赛中取得了前三名,1982年取得前两名,1983年囊括前10名中的8名(包括第一到第六名)。
到1991年初,单座型共生产了135架,至1992年初,“雨云”3D 系列共生产了50架。
DG-400格拉泽-迪尔克斯飞机制造公司概况DG-400是德国格拉泽-迪尔克斯飞机制造公司研制的一种单座自行起飞式滑翔机。
它是1984年停产的无动力DG-202滑翔机的发展型。
和DG- 202型比较,后机身高度增加,以便在不用动力时,可使动力装置及其安装架向后收入后机身。
和DG-202一样,机翼也可加装翼尖,使翼展从15米增加到17米,原型机于1981年5月1日首次试飞。
1982年6月开始交付使用。
至1991年年底已交付285架。
DG-500格拉泽-迪尔克斯飞机制造公司概况DG-500是德国格拉泽-迪尔克斯飞机制造公司研制的一种双座滑翔机/动力滑翔机。
机体部件由南斯拉夫的伊兰公司生产。
DG-500M动力滑翔机型原型机于1987年3月19日首次飞行,动力装置和DG-400类似,但功率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