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液体内部的压强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物理6.2 压强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物理6.2 压强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沪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6.2 压强一、单项选择题(共7小题;共21分)1. 下列物理量的单位,属于压强单位的是A. m/sB. kg/m3C. N/kgD. N/m22. 一张普通试卷平摊在水平桌面上时,它对桌面的压强约为A. 0.1PaB. 1PaC. 10PaD. 100Pa3. “媳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在每个支脚的底部都安装了一个面积较大的底盘,这是为了A. 增大压力B. 减小压力C. 增大压强D. 减小压强4. 下列有关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也越大B. 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一定越小C. 压力不变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D. 压力较小的情况下,压强不可能大5. 如图所示水平雪地上,穿着雪橇的芳芳总质量为70kg,没有陷入雪地;而穿着运动鞋的小明总质量为50kg,却深陷雪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芳芳对雪地的压力比小明的小B. 芳芳对雪地的压力和小明的一样C. 芳芳对雪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小明的小D. 受力面积和压力都不等,无法比较谁对雪地的压强大6. 将一个重10N的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再向容器中注入20N的水(水不溢出),则注水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A. 一定为20NB. 一定为30NC. 可能为25ND. 可能大于30N7. 甲、乙两块砖体积相同,长、宽、高之比是4:2:1,已知ρ甲<ρ乙,现将它们按图中所示方法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上面砖块对下面砖块的压强与下面砖块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的是A. B.C. D.二、填空题(共7小题;共21分)8. 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选填“一定”或“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9. 压强是表示的物理量,它的定义是物体。

10. 履带式拖拉机的履带每一节都是一块表面有一二条凸起的棱的钢板,棱能对地面的压强,钢板能对地面的压强。

因此该拖拉机在泥地中行驶时既不易打滑,又不易陷进泥中。

九年级物理上册 63(液体内部的压强)练习题教育版 试题

九年级物理上册 63(液体内部的压强)练习题教育版 试题

轧东卡州北占业市传业学校 液体内部的压强一、选择题1.甲、乙两个容器横截面积不同,都盛有水,水深和a 、b 、c 、d 四个点的位置如图1所示,水在a 、b 、c 、d 四处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 a 、p b 、p c 、p d ,以下关系中正确的选项是〔 〕A .p a <p cB .p a =p dC .p b >p cD .p b =p d2.如图2所示,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鱼缸,同学们观察、比较后提出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A .鱼缸甲对桌面的压力大,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小。

B .鱼缸甲对桌面的压力小,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大。

C .鱼缸乙对桌面的压力小,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小。

D .鱼缸乙对桌面的压力大,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大。

3.以下器材或装置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 .喷水枪。

B .茶壶。

C .船闸。

D .锅炉水位计。

4.如图3所示,粗细均匀并相同的两只玻璃试管,装入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小的是〔 〕A .试管AB .试管BC .两试管一样D .条件缺乏,无法确定5.如图4所示的管里装有一定质量的水,管倾斜放置时,水对管底的压强为p 1;竖直放置时,水对管底的压强为p 2,比较p 1、p 2的大小,应是〔 〕A .p 1>p 2B .p 1<p 2C .因为液体的质量没变,所以p 1=p 2。

D .无法判断。

6.如图5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装满了水,假设将一木块缓慢放入水中后,两容(a) (b)木水 水 甲乙图2图1图3图4器底部所受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 a 、p b 、F a 、 F b 那么〔 〕A .p a > p b F a > F bB .p a < p b F a < F bC .p a = p b F a = F bD . 以上说法都不对7.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内都盛有水,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铝球和铜球分别放入量筒内浸没,水对量筒底部压强相等,那么量筒对桌面的压强〔 〕A .放铜球的最大;B .放铝球的最大;C .一样大;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6.2 压强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含答案)

6.2 压强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含答案)

6.2 压强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关于压力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都是由于物体的重力产生的B.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C.竖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D.压力的大小有时等于物体的重力2、下列选项是有关某中学生的一些数据的估测,明显错误的是()A.他的质量大约是60kgB.他穿的鞋的长度大约是40cmC.他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D.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3、下列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面D.压力的作用面积总是等于支持物表面积4、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

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1/3, 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B.对桌面的压力不变C.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D.A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5、练太极拳是很好的强身健体运动.图甲姿势换成图乙姿势时,人对水平地面的()A.压力变大,压强不变B.压力变大,压强变大C.压力不变,压强变大D.压力不变,压强变小6、在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增大压强的是()A.刀刃磨得很薄B.滑雪用的滑板C.铁轨下铺枕木D.书包背带加宽7、你认为汽车超载,对公路的损坏,主要取决于:()A.汽车的大小B.汽车对公路的压强C.汽车的速度D.汽车的惯性8、用铁做成三个高度相同粗细不同的实心圆柱体,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如图所示,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 A,p B,p c则()A、p A<p B<p CB、p A>p B>p CC、p A=p B=p CD、无法判断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立方体(V甲>V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把乙放在甲上面,甲对地面压强增加p1;若把甲放在乙上面,乙对地面压强增加p2。

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复习作业2 液体内部的压强

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复习作业2 液体内部的压强

沪教版九上物理复习作业2 液体内部的压强1. 如图所示,不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 A.茶壶 B.船闸 C.注射器 D.乳牛自动加水器2. 如图所示,A 、 B 两管中都装有水,两管中的水对管底的压强A . p A >p BB . p A <p BC . p A =p BD .无法判断3. 如图所示,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若左右杯中液体的密度分别为 ρ1 和 ρ2,则由图可知A . ρ1>ρ2B . ρ1=ρ2C . ρ1<ρ2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4. 如图所示是两只容积相等、但高度和底面积都不相等的圆柱形容器,都盛满水且放在水平桌面上。

下列关于两容器底面受到水的压强 p 和压力 F 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 . p A >pB ,F A =F B B . p A <p B ,F A <F BC . p A =p B ,F A =F BD . p A <p B ,F A =F B5.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若在三个容器中装入质量相等的水,三个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6.三个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内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

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7.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如图所示,已知图中液体内M、N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煤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设M、N两点处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 M和p N,则这两处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是A.p M小于p N B.p M等于p N C.p M大于p N D.无法判断8.如图所示,A、B是两个上面开口且容积相同的杯子,其重力都是2牛,两杯都装满水时,深度相同且都为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杯底部所受的压强比A杯大B.A杯底部所受的压强比B杯大C.由于底面积不同,A杯底部所受到的压力一定大于B杯底部所受的压力D.两者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力相同,因为液体的重力都是一样的,与底面积无关9.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甲和乙,甲液体的质量大于乙液体的质量。

上海初三物理上学期《压强》综合测试(含答案)

上海初三物理上学期《压强》综合测试(含答案)

上海初三物理上学期?压强?综合测试〔含答案〕2021年初三物理上学期?压强?综合测试〔秦雷威〕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题1.〔此题3分〕如下图A、B、C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其中盛水的高度也相同,那么它们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与压力F之间的关系是( )A.pA =pB=pC,FA=FB=FCB. pA >pB>pC,FA>FB>FCC.pA <pB<pC,FA<FB<FCD. pA =pB=pC,FA>FB>FC2.〔此题3分〕如下图,甲、乙、丙、丁是四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假设把乙、丙中的阴影局部切除后,甲、乙、丙、丁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p丁<p甲=p乙<p丙B.p甲=p乙<p丁<p丙C.p甲>p乙>p丙>p丁D.p丁<p甲<p乙=p丙3.〔此题3分〕如下图,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杯子重1N,高9cm,底面积30cm2;杯内水重2N,水深6cm,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

以下选项中正确的选项是〔〕A.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Pa B.水对杯底的压力为2NC.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 D.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4.〔此题3分〕如下图,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①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③和④5.〔此题3分〕【2021·重庆B卷】甲、乙两个自重不计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液体中,小球静止时位置如下图,此时液面相平。

那么〔〕A.甲中液体密度比乙中液体密度小B.小球在甲中所受浮力比乙中所受浮力大C.取出小球后容器底部压强变化量较小的是甲D.取出小球后甲容器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6.〔此题3分〕如下图,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局部后,使甲、乙剩余局部的高度均为h 。

6.6 大气压强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含答案)

6.6 大气压强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含答案)

6.6 大气压强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事例中,有一个作用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这个事例是()A.挂衣吸盘B.吸饮料C.纸片不掉D.向病人注射药液2.在托里拆利实验中,以下哪种情况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A.玻璃管内尚留有少许空气B.换口径较粗的玻璃管做实验C.换口径较细的玻璃管做实验D.将玻璃管向上提但管口不离开汞面3.现代建筑多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窗隔热,实验表明,中空双层玻璃窗的隔热性能与两层玻璃间空气压强有关。

实验测得中空双层玻璃内外温差与中间空气压强关系如图所示,则中空双层玻璃中间空气压强()A.大于10-1pa时,隔热效果变差B.等于大气压强时,没有隔热效果C.在10-1~102Pa时,隔热效果最好D.等于10-3Pa时的隔热效果比104Pa时差4.如图所示,人呼吸时,肺的形状从甲图变成乙图的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关系是()A.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B.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C.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D.肺内气压先大于大气压,后小于大气压5.在烧瓶中注入刚刚沸腾的水,塞紧瓶塞,将烧瓶倒置,再用冷水浇烧瓶的底部,可以看到水又重新沸腾起来。

该实验现象说明了()A.沸腾过程需要吸热B.沸腾过程需要放热C.水的沸点与环境温度有关D.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气压有关6.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

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使瓶子温度保持不变),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如表所示,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楼层 1 2 3 4 5管内与瓶内水面的高度差/cm 5 5.3 5.7 6 6.3A.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压大于瓶外大气压B.水柱高度h增大,说明大气压增大了C.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D.水柱高度h越大,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7.某教师用“试管爬升”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大气压的存在,其做法如下:取两个直径相差很小的平底试管,将细管底部插入装满水的粗试管内,再将两试管迅速倒置(保持竖直),会看到细试管慢慢“爬进”粗试管里,如图所示,细试管能否在粗试管内竖直向上“爬升”,取决于开始时细试管插入粗试管的深度,如果插入过浅细试管就不能自动上升.若细试管的质量为15g、底面积S=1cm2,大气压强为一个标准大气压,则细试管开始插入的深度h0至少为多少cm,细管向上“爬升”()A.10 B.15 C.20 D.258.如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托里拆利实验。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压力与压强-单元测试(含答案)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压力与压强-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六章压力与压强单元测试一. 填空题1、水银的密度是×103kg/m3,它表示:_________。

2、一个实心铁球,它的密度是cm3,质量是40kg,若将它截去一半,则剩余部分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kg,它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_。

3、质量为的空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装满某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此液体密度为kg/m3。

(ρ水=×103kg/m3)4、小明在学校运动会上获得一块奖牌,他想知道这块奖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于是他用天平和量杯分别测出该奖牌的质量和体积为14g和2㎝3,并算出他的密度为_________g/㎝3。

小明通过查密度表知道,铜的密度为×103㎏/m3,由此他判断该奖牌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由纯铜制成的。

5、在做“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密度”的实验时,某同学测量石块的质量如图甲,测量石块的体积如图乙,请你代他完成数据记录并计算出密度。

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 cm3,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 kg/m3。

6、用刀切菜时,刀炖了,切不动,可以用力切,这是利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________压强;或者在磨刀石上磨一磨,就容易切东西了,这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压强。

]7、夏天到了,伟伟在盛有凉开水的杯子中放入冰块做冷饮如图所示,当冰块熔化后,杯中水面的高度将________,杯底受到水的压强________,杯底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

(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8、如图所示是一个乳牛自动喂水器,左右两个容器通过中间的细管相连构成了一个________,当乳牛饮水时,右容器水面下降,根据________原理,左容器的水面也________,浮子下降,打开阀门进水;左容器的水面上升,使得右容器的水面一起上升,当水面上升到一定程度,浮子________,使阀门关闭停止进水。

6.4 阿基米德原理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含答案)

6.4 阿基米德原理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含答案)

6.4 阿基米德原理 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计算浮力的普遍公式是( ) A .浮排F gV ρ=B .F G =浮物C .12F F F =-浮D .F F F =-浮向上向下2.关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F 浮与物体重力G 物、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G 排间的大小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有当物体浸没时,F 浮等于G 物B .不管物体是否浸没,F 浮都等于G 物C .只有物体未浸没时,F 浮等于G 排D .不管物体是否浸没,F 浮都等于G 排3.如图所示,在物理实验中,小明把鸡蛋放入盛有不同浓度盐水的杯中,在这三种情况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鸡蛋受到的浮力F 甲<F 乙<F 丙B .鸡蛋排开液体的质量m 甲=m 乙>m 丙C .容器对桌子的压强p 甲<p 乙<p 丙D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甲>△p 乙=△p 丙4.测力计上挂一重为8牛的金属块,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且未碰到容器底部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牛。

若将金属块三分之一浸入水中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 A .5 牛 B .6 牛 C .7 牛D .8 牛5.将适量的橡皮泥捏黏在铅笔的一端(能使铅笔竖直浮在液体中),这就制成了一个很有用的土仪器. 将它分别放到盛有不同液体的杯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对于这个土仪器所运用的知识或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运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B.运用了物体的漂浮条件C.用它可以比较不同液体密度的大小D.用它可以测出液体密度的大小6.某物体重为0.5N,把它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0.3N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A.一定为0.3N B.可能为0.2N C.一定为0.5N D.可能为0.4N7.如图所示,当吊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0N;当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5N.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物体将其缓慢的放入水中(容器足够大,水足够多),则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A.9.0N B.8.5N C.8.0N D.7.5N8.如图A、B两只柱状容器(S A>S B),分别盛有密度为ρ甲和ρ乙的两种不同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浸入两种液体中,小球在如图的位置处于静止,两液面恰好相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 液体内部的压强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实例中,应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液位计B.深潜器C.吸尘器D.水库大坝
2.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A),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B),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和压力分别是p A、F A和p B、F B,则
A.p A>p B F A=F B B.p A<p B F A>F B
C.p A=p B F A=F B D.p A>p B F A<F B
3.如图所示的四个碗中盛满水,用力的示意图表示了碗壁上所受的水的压力,其中正确的是A.B.
C.D.
4.桌面上并排放着完全相同的两容器,两容器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如图所示,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A.盛水的压强大B.盛酒精的压强大
C.它们的压强一样大D.无法确定谁的大
5.水平桌面上放着相同的两个平底试管A和B,其中分别装着质量相等密度为1ρ和2ρ的液体,A 管竖直,B管倾斜放置如图所示,则它们对管底的压强1P与2P的大小为
A .12P P >
B .12=P P
C .12P P <
D .无法确定
6.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粗细不同的饮水桶装有同体积的水,其底部装有口径相同的阀门,当两阀门同时开启后
A .甲乙同时流完
B .甲中的水先流完
C .乙中的水先流完
D .无法确定谁先流完
7.如图所示,盛有液体重力为G 的轻质密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 1。

将容器倒置后再放在水平桌面上,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 2。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F 1 >G >F 2
B .F 2 >G >F 1
C .G >F 2>F 1
D .F 2>F 1>G
8.如图 7 所示,两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使甲、乙剩余部分的深度均为 h ,若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 压力相等,则原来甲、乙两液体的质量 m 甲、m 乙及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 p 甲、p 乙的大小关系是
A .m 甲=m 乙 p 甲<p 乙
B .m 甲>m 乙 p 甲>p 乙
C .m 甲<m 乙 p 甲>p 乙
D .m 甲<m 乙 p 甲<p 乙
9.如图,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容器底部A、B、C三点处压强p A、p B、p C的大小关系是
A.p A>p B>p C B.p A=p B=p C C.p A<p B<p C D.无法确定
10.如图所示,在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U形玻璃管中注入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稳定后两端液面到分界面的高度差分别为h1和h2.设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和ρ2,两端液面的高度差Δh=h1-h2,则()
A.1
2
ρ
ρ=
1
2
h
h
B.1
2
ρ
ρ=
2
1
h
h
C.从左侧继续注入少量同种液体,Δh减小
D.从右侧继续注入少量同种液体,Δh减小
二、填空题
11.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这就是短板效应。

已知桶壁上最长的木板长为0.5m,最短的木板长为0.2m,桶底内部底面积为4×10-2m2如图所示。

当桶立在地上能装最多的水时,桶底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Pa,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______N(g取10N/kg,水的密度1.0×103kg/3
m)。

12.如图所示是小敏同学在研究液体压强时,他所绘制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甲______ρ乙(选填“>”、“<”或“=”,其中液体甲的
密度是______kg/m3。

13.小明向原来装有白开水的茶杯中加了一包板蓝根颗粒,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他用刻度尺测量发现水的深度并没有增加,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水对烧杯底的压强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4.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_____(选填“甲”或“乙”)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原因是_____。

甲容器中的液体对底部的压力_____乙容器中的液体对底部的压力(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15.三峡水库的水深可超过100米,在水面下50米深处水的压强为______帕;深水处也存在着某些鱼类及生物,若水面下50米深处有一面积为0.02米2的鱼,这条鱼受到水的压力为______牛,鱼类体内的压强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处水的压强。

16.某泳池蓄水时水位升高,池底所受水的压强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该泳池浅水区1米深处水的压强__________深水区0.5米深处水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深为1米的池底面积为100米2,这部分池底所受水的压力为__________牛.17.如图所示,质量不计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高度、质量均相同的不同液体。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______P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_____ P乙'。

(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8.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相同容器中装有甲、乙两种液体。

小亮同学先将微小压强计U形管的两液面
调到________,他再把同一支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的相同深度处,观察U形管中两次液面的________不同,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两种液体中_______液体的密度较大。

(选填“甲”或“乙”)
三、实验题
19.小敏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乙和丙容器中装的是同种液体)
(1)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用U型管两侧液面的______来表示。

(2)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不一样高。

为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调节的方法是______(选填“A”或“B”)。

A.将高出的水倒出一些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小敏调节好压强计,把探头分别浸入到甲、乙图中的两种液体(水和酒精)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比图乙小,他由此判断图甲中的液体是酒精,他的判断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接着他改变图乙中探头的深度,其探究情况如图丙所示。

(4)小敏发现在同种液体中,探头所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这表明:______。

20.如图所示是用压强计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前,要对仪器进行调试,首先用手按压(轻按或重按)橡皮膜(如图a所示),如果U形管中的液面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然后调节压强计使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______;
(2)小明用如图b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深度h/cm 橡皮膜在水中的方向U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h/cm
1 3 朝上 2.6
2 6 朝上 5.4
3 9 朝上8.2
4 9 朝下7.0
5 9 朝左8.2
6 9 朝右8.2
①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记录的数据中有一组是错误的,错误的实验序号为______;
②纠正错误数据后,比较3、4、5、6的实验,可得的结论: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
(3)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还想区分出桌上两杯没有标签的清水和盐水,他把压强计分别浸入到c、d 两杯液体中,实验情形如图c和d所示,于是他认为d杯中的液体是盐水,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的,理由是______。

参考答案
1.A
2.D
3.C
4.C
5.A
6.C
7.B
8.D
9.C
10.B
11.2×10380
12.> 3

1.510
13.间隙增大
14.乙同一液体内部深度越大,压强越大等于
15.4.9×1059800 等于
16.变大大于5

9.810
17.小于等于
18.相平高度差乙
19.高度差 B 错误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20.不漏气相平 4 相等不可靠没有控制金属盒在同一深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