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制度
幼儿园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制度

幼儿园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确保幼儿园食堂食品的卫生与安全,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提高幼儿园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特制定本晨检制度。
二、晨检内容1.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检查(1)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洗脸、漱口,保持指甲干净,不佩戴饰品,不留长指甲。
(2)从业人员在进入厨房前,应更换干净的工作服、帽子、口罩和鞋子,避免将外界污染带入厨房。
(3)从业人员如出现感冒、发热、腹泻、皮肤病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并告知食堂负责人。
2. 厨房环境卫生检查(1)厨房地面应保持干净,无积水、无垃圾、无污垢。
(2)厨房用具应保持清洁,分类摆放整齐,定期进行消毒。
(3)厨房墙壁、天花板应保持干净,无蛛网、无霉斑。
(4)厨房门窗应保持完好,通风良好,防止蚊虫进入。
3. 食品原料检查(1)食品原料应新鲜、无变质、无污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2)食品原料应分类存放,生熟食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3)食品原料应按照存储要求存放,保持干燥、通风、防潮、防虫、防鼠。
(4)食品原料采购、运输、储存、加工应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规。
三、晨检程序1. 从业人员每天早晨进入厨房前,应进行个人卫生检查,更换干净的工作服、帽子、口罩和鞋子。
2. 食堂负责人每天早晨对厨房环境卫生进行检查,确保厨房干净整洁。
3. 食堂负责人每天早晨对食品原料进行检查,确保食品原料新鲜、无污染。
4. 食堂负责人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晨检记录表上,并对不符合要求的部位进行整改。
5. 晨检记录表应妥善保管,以便随时查阅。
四、晨检记录与考核1. 食堂负责人应认真执行晨检制度,确保每位从业人员都进行个人卫生检查,厨房环境卫生和食品原料符合要求。
2. 幼儿园应定期对晨检记录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3. 幼儿园应将晨检制度纳入从业人员考核内容,对违反晨检制度的从业人员进行批评教育,严重者予以辞退。
4. 幼儿园应定期对晨检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食品安全。
幼儿园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晨检制度

幼儿园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晨检制度为加强幼儿园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保障幼儿食品安全,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晨检目的1. 确保食堂从业人员身体状况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保障幼儿食品安全。
2. 提高食堂从业人员的自我保健意识,促进健康行为养成。
3.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二、晨检对象幼儿园食堂所有从业人员,包括厨师、帮厨、采购员、配送员等。
三、晨检内容1. 从业人员基本健康状况检查:观察从业人员精神状态、面色、有无咳嗽、咯血等症状,了解是否有腹泻、发热、皮肤病等症状。
2.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检查:观察从业人员指甲、头发、衣物等是否整洁,有无佩戴违规饰品。
3.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检查:了解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食品卫生法规、食品安全操作规程等。
4. 从业人员疫苗接种情况检查:了解从业人员是否按照要求接种了相关疫苗,如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等。
四、晨检时间及方式1. 晨检时间:每天早晨从业人员上班前进行。
2. 晨检方式:由食堂负责人或指定人员对从业人员进行逐一检查,填写晨检记录表。
五、晨检结果处理1. 对不符合健康要求的从业人员,责令其立即停止工作,进行治疗,直至符合健康要求。
2. 对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从业人员,立即报告幼儿园卫生保健部门,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隔离治疗。
3. 对个人卫生不符合要求的从业人员,责令其立即整改,确保符合卫生要求。
4. 对食品安全知识掌握不足的从业人员,加强培训,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
六、晨检记录管理1. 晨检记录表由食堂负责人保管,留存至少一年。
2. 幼儿园卫生保健部门定期对晨检记录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晨检记录作为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的依据,必要时可作为处理食品安全事故的证据。
七、晨检制度实施与监督1. 幼儿园卫生保健部门负责晨检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2. 食堂负责人负责晨检制度的落实,确保每位从业人员参加晨检。
3. 幼儿园领导加强对晨检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确保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制度

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制度
一、晨检制度的意义
晨检制度是幼儿园预防传染病和控制疾病传播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幼儿园食堂从业人员尤为重要。
通过晨检,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身体不适人员,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师生的健康和安全。
二、晨检人员范围
幼儿园食堂从业人员包括厨师、保洁员、配餐员、洗碗工等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人员。
三、晨检时间和地点
每天早上上班前,在幼儿园食堂进行晨检。
四、晨检流程和标准
1. 观察精神状态:有无疲倦、精神萎靡等症状。
2. 询问健康状况:是否有咳嗽、发热、腹泻等症状。
3. 查验健康证:查看从业人员健康证有效期,是否在有效期内。
4. 检查身体其他部位:如咽喉部、皮肤等,有无传染病症状。
五、晨检记录
每天的晨检情况要有详细记录,包括姓名、年龄、晨检时间、身体状况等,以及备注相关异常情况。
六、未通过晨检的处理
对于未通过晨检的人员,应暂停其工作,并通知其及时就医,治愈后持有效健康证方可重新上岗。
七、定期培训和宣传
定期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控意识。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让全体师生和家长了解晨检制度的意义和重要性。
八、其他注意事项
1. 食堂从业人员要自觉遵守卫生制度,不食过期、变质等不安全食品。
2. 食堂内环境要保持整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3. 如发现有疑似传染病症状的人员,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总之,幼儿园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保障师生的健康和安全。
幼儿园食堂晨检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确保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食堂全体工作人员及所有进入食堂的幼儿。
三、晨检内容1. 人员晨检(1)食堂工作人员需在每日上班前进行自我检查,包括体温、口腔、皮肤等是否有异常症状。
(2)工作人员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向园长报告,并居家休息或就医。
(3)新入职工作人员需进行健康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2. 食材晨检(1)采购食材时,需检查食材的来源、保质期、包装等是否符合规定。
(2)验收食材时,需检查食材的外观、色泽、气味等是否符合要求。
(3)对易腐烂、变质的食材,应严格把控,及时处理。
3. 食堂环境晨检(1)检查食堂的卫生状况,包括地面、墙面、操作台、餐具等。
(2)检查食堂的通风、照明、排水等设施是否正常。
(3)检查食堂的消防设施是否完好。
四、晨检流程1. 人员晨检(1)食堂工作人员在上班前进行自我检查,确认无异常后签字。
(2)园长或分管领导对工作人员进行抽查。
2. 食材晨检(1)采购员在采购食材时,需检查食材的来源、保质期、包装等。
(2)验收员在验收食材时,需检查食材的外观、色泽、气味等。
(3)厨师在烹饪前,需对食材进行再次检查。
3. 食堂环境晨检(1)食堂负责人在每日上班前对食堂进行巡查。
(2)园长或分管领导对食堂环境进行抽查。
五、晨检记录1. 人员晨检记录:由食堂负责人负责记录,内容包括工作人员姓名、体温、症状等。
2. 食材晨检记录:由采购员、验收员、厨师负责记录,内容包括食材名称、数量、检查结果等。
3. 食堂环境晨检记录:由食堂负责人负责记录,内容包括检查时间、检查内容、检查结果等。
六、晨检结果处理1. 如发现食堂工作人员有异常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并通知园长或分管领导进行处理。
2. 如发现食材不符合要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采购员进行处理。
3. 如发现食堂环境存在问题,应立即进行整改,确保食堂卫生安全。
幼儿园食堂从业人员晨午检制度

幼儿园食堂从业人员晨午检制度一、晨检制度1. 从业人员须在每日上班前进行自我检查,确保身体无异常症状,如发热、咳嗽、腹泻等。
如有异常,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2. 从业人员须在每日上班前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不超过37.3℃)方可进入食堂工作区域。
如体温异常,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3. 从业人员须在每日上班前更换工作服,佩戴好口罩、帽子、手套等防护用品,确保个人卫生。
4. 从业人员须在每日上班前进行手部清洗和消毒,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然后使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
5. 从业人员须在每日上班前参加晨会,了解当日的工作安排和要求,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二、午检制度1. 从业人员须在午休后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不超过37.3℃)方可继续工作。
如体温异常,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2. 从业人员须在午休后再次进行手部清洗和消毒,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然后使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
3. 从业人员须在午休后检查工作服、口罩、帽子、手套等防护用品的完好性,如有破损或污染,应及时更换。
4. 从业人员须在午休后参加午会,了解下午的工作安排和要求,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三、其他规定1. 从业人员在岗期间,如出现身体不适、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2. 从业人员在岗期间,应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幼儿园食堂管理制度,确保食品卫生和安全。
3. 从业人员在岗期间,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4. 从业人员在岗期间,应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不得擅自离岗、串岗。
5. 从业人员在岗期间,应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食品安全意识。
四、监督与考核1. 幼儿园应定期对食堂从业人员的晨午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2. 幼儿园应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对违反晨午检制度的从业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分。
幼儿园食堂工作人员晨检制度

幼儿园食堂工作人员晨检制度为了确保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保障幼儿和教职工的身体健康,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特制定。
一、晨检目的1. 确保食堂工作人员身体健康,防止患有传染病的员工进入食堂工作,避免传染病在幼儿园内传播。
2. 检查员工的工作状态,确保员工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和精神面貌,提高食堂服务质量。
3. 加强食堂安全管理,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二、晨检时间每天早上上班前,食堂工作人员必须进行晨检。
三、晨检内容1. 体温检测:使用体温计测量员工体温,体温正常(≤37.3℃)方可进入食堂工作。
2. 健康状况询问:了解员工近期的身体状况,是否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以及是否有接触过疑似或确诊病例。
如有异常,立即安排员工就医,并暂时停止其工作。
3. 着装检查:检查员工是否按照规定着装,佩戴好工作帽、口罩、手套等,确保个人卫生。
4. 手部清洗消毒:员工必须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然后用含氯消毒液或免洗手消毒液进行手部消毒。
5. 工作场所检查:检查食堂内外环境是否整洁,设备设施是否正常运行,食品原料是否新鲜,食品储存是否符合要求等。
四、晨检流程1. 员工进入食堂时,首先进行体温检测。
2. 体温正常后,填写晨检记录表,包括姓名、体温、健康状况、着装情况等。
3. 完成手部清洗消毒后,进入食堂工作区域。
4. 食堂负责人对食堂内外环境和工作场所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晨检记录管理1. 晨检记录表应由食堂负责人保管,以备查验。
2. 晨检记录表应至少保存一个月,以便追溯员工的健康状况。
3. 如发现员工有异常情况,食堂负责人应及时报告幼儿园保健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
六、晨检制度执行与监督1. 食堂负责人负责晨检制度的执行,确保每位员工都能遵守制度。
2. 幼儿园保健部门负责对晨检制度进行监督,定期检查晨检记录,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3. 幼儿园管理层应加强对晨检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对晨检重要性的认识。
XX幼儿园食堂从业人员晨午检制度

XX幼儿园食堂从业人员晨午检制度一、晨检目的为了确保幼儿园食堂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保障幼儿的饮食安全,防止传染病在幼儿园内传播,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幼儿园卫生保健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二、晨检对象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食堂的所有从业人员,包括厨师、帮厨、送餐员等。
三、晨检时间及内容1. 晨检时间:从业人员每日上岗前进行晨检,午睡后进行午检。
2. 晨检内容:(1)一摸:检查从业人员有无发热现象,如有发热,立即进行体温测量。
(2)二看:观察从业人员的精神状态、面色等,是否有异常。
(3)三问:询问从业人员是否有咳嗽、乏力、腹泻等症状,以及是否有接触疑似或确诊传染病患者的情况。
(4)四查:检查从业人员是否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以及是否按规定进行手部清洗消毒。
(5)五验:检查从业人员是否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以及是否按规定进行定期健康检查。
四、晨检流程1. 从业人员在每日上岗前,由指定的晨检人员进行检查。
2. 晨检人员应佩戴口罩、手套,使用体温计、消毒液等工具进行晨检。
3. 对晨检中发现的问题,晨检人员应立即进行处理,如发现从业人员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其上岗,并通知园方采取进一步措施。
4. 晨检记录应由晨检人员填写,并存档备查。
五、午检1. 午检时间:从业人员在午睡后进行。
2. 午检内容:与晨检内容相同。
3. 午检流程:与晨检流程相同。
六、注意事项1. 从业人员应自觉遵守本制度,配合晨检人员进行检查。
2. 晨检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晨检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园方应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 园方应建立健全食堂卫生管理制度,确保食堂的卫生条件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5. 园方应加强与卫生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及时了解和掌握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防控的最新信息。
通过实施本制度,我们相信可以有效地保障幼儿园食堂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确保幼儿的饮食安全,为幼儿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幼儿园食堂每日晨检制度

幼儿园食堂每日晨检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保障幼儿和教职工的身体健康,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特制定幼儿园食堂每日晨检制度。
二、晨检时间每日早晨食堂工作人员上班前进行晨检。
三、晨检内容1. 个人卫生检查(1)检查工作人员是否持有健康证明,确认其健康状况。
(2)检查工作人员是否佩戴口罩、帽子,穿着整洁的工作服。
(3)检查工作人员是否清洗双手,并经过消毒。
2. 食品原料检查(1)检查食品原料是否新鲜,无异味。
(2)检查食品原料是否在保质期内,无过期现象。
(3)检查食品原料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问题。
3. 厨房设备检查(1)检查厨房设备是否清洁,无油渍、污垢等。
(2)检查厨房设备是否完好,无破损、漏电等安全隐患。
(3)检查厨房设备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如冰箱、消毒柜等。
四、晨检流程1. 工作人员到达食堂后,首先进行个人卫生检查,确保符合要求。
2. 检查食品原料,确保新鲜、无过期、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3. 检查厨房设备,确保清洁、完好、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4. 晨检记录(1)将晨检内容记录在晨检记录表上,包括个人卫生、食品原料、厨房设备等。
(2)晨检记录表由食堂负责人签字确认。
五、晨检结果处理1. 晨检合格(1)食堂可以正常进行食品加工和供应。
(2)晨检记录表由食堂负责人保存,以备检查。
2. 晨检不合格(1)立即停止食品加工和供应,对不合格原因进行整改。
(2)对不合格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并采取措施预防再次发生。
(3)晨检记录表由食堂负责人签字确认,并报幼儿园领导。
六、晨检培训和考核1. 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晨检培训,确保其掌握晨检内容和流程。
2. 定期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晨检考核,确保其能够正确进行晨检。
3. 对考核不合格的工作人员进行再培训,直至其掌握晨检内容。
七、晨检制度执行1. 食堂负责人负责监督晨检制度的执行,确保晨检工作顺利进行。
2. 食堂工作人员应积极配合晨检工作,如实反映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制度
一、食堂从业人员每天早上来园后需到保健医生处晨检,合格者方可上岗。
二、食堂从业人员若有以下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病症时,应及时调离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1.有腹泻、呕吐等症状。
2.有感冒咳嗽,体温等于或高于38C°。
3.手部有皮肤外伤、脓疮、发炎等症状。
三、食堂从业人员应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上岗前做到“三白”和“三不”:
1.“三白”:穿白工作服、戴白口罩、白帽子(并把头发置于帽内);
2.“三不”: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戴戒指。
四、食堂从业人员工作前要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必须洗手消毒,不得在食堂内吸烟。
五、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从事此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