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松动术
神经松动术

手法分级:
1级:无阻力范围内(可用于急性、亚急性期治疗) 2级:无阻力到刚有阻力范围内,活动范围会随着治疗时间而增大,也即是在终末感 附近的松动。 3级:快速牵张达到最大阻力,突破终末感后松动(通常不超过3次/组)
张力状态分级
急性期:未出现活动度终末感(阻力感)时已经诱发或者加重。 亚急性期:出现终末感的同时,出现或者加重原有神经症状。 慢性期:已经出现终末感(阻力感)后,继续牵伸后才出现紧张或者疼痛等神经症状。 (注:使用神经张力技术时,还需做症状激发测试。)
神经松动术
利用神经走向(含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针对神 经组织(含其结缔组织)施以机械性拉力而达到 增加神经组织活动度,并促进血液进入神经,减 轻疼痛及促进组织复原的治疗目的。
原理
1.利用神经的延展性。(躯干、四肢伸动作时,神经会随之伸展) 2.神经长度比肢体长。(神经管的延长:脊柱从伸到屈椎管延长6-9cm,长度增加15%;周围神经的延长: 伸肘伸腕时,正中神经比其屈曲时延长20%;自主神经系统的延长:交感神经干在脊柱和肋骨运动时也表现 出延长和紧张性变化) 3.利用肢体运动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进入神经组织) 4.利用神经结构的舒展、松弛性。(在神经外膜、神经根处硬膜存在褶皱,构成延长的基础) 5.神经结构的滑动。 6.利用张力及神经结构和组织内压力改变可改变他们的形状。
神经松动术: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损伤时症状: 患肢软弱,膝屈曲,足背伸,跖屈、内翻、外翻、 趾伸屈无力或不能,小腿和足部皮肤知觉迟钝、 麻木或其他异常。
神经松动术:坐骨神经
患者体位:仰卧 松动技巧:直腿抬举合并髋关节内收内旋及踝关节 背屈。
神经松动术:股神经
股神经损伤的症状 1.大腿前侧和小腿内侧感觉障碍。 2.膝腱反射减退或丧失。 3.膝关节不能伸直,股四头肌萎缩
神经松动术

神经松动技术是针对由神经组织导致的疼痛进行治疗的一种手法技术。
其主要依据神经动力学检查阳性体征来进行判断,其理论依据在于肢体运动时,神经或神经外周组织产生的机械性与张力性的关系。
神经松动术是通过多关节的摆放和运动,从而将力直接作用到神经组织上的一种徒手治疗方法,与其它治疗方式联合治疗神经肌肉紊乱,是一种相对较新且正飞跃发展的徒手治疗技术。
神经松动术主要作用在于改善神经血液循环、降低神经张力、减少粘连、恢复神经正常的生理功能。
早在上世纪80 年代就开始用神经松动技术来治疗疾病进,最早进行的是对腕管综合征和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治疗。
该技术对改善神经粘连、减缓慢性疼痛效果显著,打破了以手术为唯一治疗方法的格局。
神经松动术的手法分类神经松动术有张力-滑动两种分类。
通过多关节的被动运动作用于神经上,当关节运动时张力会在凸侧关节面增加,即在关节运动反方向神经被动的拉长,凹侧关节面则相对缩短,从而形成神经的滑动和张力。
滑动手法需要在关节活动范围内大范围的活动,主要是固定一端神经,另一端活动,目的是让邻近的相关神经结构活动,对于减轻疼痛和增加神经的移动更加适合,主要用于损伤的急性期。
张力手法在关节活动终末端活动,两端固定,同时多个关节一起活动,单个关节对于神经张力影响较小,因为神经会向活动的关节滑动,从而减少了局部神经的张力;多个关节同时活动则会避免这种情况。
张力手法目的是调节神经的张力,主要在神经的粘滞性范围内活动,手法适宜,就可能改变神经的粘滞性及其生理功能,主要用于损伤的恢复期。
神经松动术的临床应用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卡压综合症是指周围神经在其行程中任何一处受到卡压而引起的感觉、运动等障碍的一组疾病。
神经动力学改变:神经张力过高或位置改变等可引起疼痛。
周围神经术后的治疗:因外伤导致神经断裂术后的治疗。
脑卒中导致的功能障碍:Patricia等认为把神经松动术以最有效的方式结合在所有偏瘫患者的治疗中十分重要"因为" 只有在神经支配下肌肉才能发挥作用" 。
神经松动术

神经松动术 主要神经的松动手法操作
股神经松动术 患者俯卧,术者立于患侧,患者将头 转向术者一侧,术者一手把持住足处 于中立位,一手下压患者臀部,膝屈 曲,大腿后伸,直至出现阻力或疼痛。
神经松动术 主要神经的松动手法操作
胫神经松动术 患者仰卧。膝屈曲,术者站于患侧; 术者一手放于患者膝关节,一手放于 足部,将足外翻并背伸;膝伸直;将 患腿抬高至90°。
神经松动术其它临床应用 站位坍塌试验+偏瘫腿负重
患者站立位,健侧腿髋前屈抬至台阶 上,躯干向前运动。在这过程中,利 用上一台阶保持踝背屈。用患腿负重。 健腿放在台阶上,双手触膝并向下来 回运动以滑动坐骨神经。 这有利于降低偏瘫下肢伸肌痉挛。
神经松动术 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盲目追求麻木和疼痛效果,而不顾活动度是 否过大。 加强实验头侧屈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地。 肩外展或者肩胛骨下降的幅度不足。 治疗师的体位,力度不当,控制力(动作的 节律性)难以控制。 过多的牵伸肌腱而不是神经。 动作过猛,没有及时留意患者的感受。
神经松动术 概念一:一体化的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以三种形式成为一个连续体: 1神经的结缔组织时延续的,单个轴突 能与许多结缔组织联系在一起。 2神经元之间通过生物电相互联系,即 使最远端(脚趾)的感觉信号也能被 大脑接收到。 3神经系统通过轴突内细胞浆的外流进 行化学连接,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有 相同的神经递质。
神经松动术 主要神经的松动手法操作
腓肠神经松动术 患者仰卧位,术者立于患侧,术者一 手放于膝关节部,一手放于足部,将 患侧腿处于伸膝位抬高,,踝关节背 屈并内翻,直至出现阻力或疼痛。
谢 谢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神经松动术 概念4:病理神经动力学
用来包括发生于整个系统的复杂障碍, 并区分影响系统本身的病理过程和影 响靶组织的病理过程。 任何部位的神经张力异常都将严重影 响到神经系统的其他部位! 脑损伤:神经轴(脑干和脊髓)的活 动受限
周围神经解剖、卡压点及神经松动术

周围神经解剖、卡压点及神经松动术周围神经系统的一端连于中枢神经的脑或脊髓,另一端连于身体各系统器官。
其中与脑相连的部分称为脑神经,共有12对;与脊髓相连的部分称为脊神经,共有31对,神经是由神经纤维构成的,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长突起和包绕在其外面的神经胶质细胞的一部分组成。
神经的结缔组织:神经纤维除了有施万细胞构成的神经膜和髓鞘外,还有结缔组织包绕形成的神经内膜,其内含有纤维样基质和成纤维细胞。
神经的血管:神经的血管分为外来系统和内在系统。
神经的神经:在周围神经的结缔组织(神经外膜)中有神经组织的存在。
周围神经损伤机制神经的损伤:也分为内源性损伤和外源性损伤神经外源性卡压:根据卡压的性质可分为急性神经卡压和慢性神经卡压。
神经多处卡压综合征:神经多处卡压综合征是指神经在走行过程中受到多处卡压,每处压迫均不足以产生任何症状,而它们加起来可以出现神经卡压症状。
神经松动术神经松动术又称神经张力手法(Nerve Mobilization),是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中的技能之一,是治疗师利用神经走向(含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针对神经组织(含其结缔组织)施以机械性拉力而从达到治疗的目的方法。
主要是针对神经组织卡压或者粘连诱发的症状。
适应症1.异常肌张力。
包括肌张力低和肌张力高2.身体节段或四肢的异常姿势和对线不良3.关节活动受限导致神经组织挛缩4.感觉减退或障碍5.不明原因的持续性疼痛6.肩手综合症和肩痛7.自主神经系统障碍8.失去选择性运动,只能进行粗大的共同运动禁忌症1.骨折未愈合2.关节不稳3.关节炎4.神经支配皮肤创伤5.神经松动术后症状加重桡神经解剖桡神经发自臂丛后束,由C5、C6、C7、C8及T1组成。
位于腋动脉的后方,在肩胛下肌、大圆肌和背阔肌的前方。
在肱骨中下1/3交界处穿过外侧肌间隔,此处桡神经紧贴肱骨,骨折时最易受损。
桡神经在肱骨外上髁处位于肱桡肌和肱肌之间深部,并分为深浅两支。
在分出深、浅支之前,桡神经在上臂支配肱三头肌、肘肌、肱桡肌、桡侧伸腕长肌和肱肌。
神经松动术

Nerve Mobilization
纲
一、神经松动术的概述 二、适应症禁忌症 三、神经松动术的操作 四、神经松动术的注意事项 五、自我放松 六、思考
一、神经松动术的概述
1、定义
2、原理 3、松动形式 4、手法分级
坐骨神经松动
髋关节屈曲并内收 膝关节伸直 踝关节背屈
股神经松动
髋关节后伸 膝关节屈曲 踝关节跖曲
四、神经松动术的注意事项
不盲目追求麻木和疼痛效果,注意活动角 度是否过大 操作中使用蚓状抓握,确保患者的舒适度 治疗师的体位、力度以及节律性要适当 及时留意患者感受
五、自我放松
骨折未愈合 关节不稳 关节炎 神经支配皮肤创伤 神经松动后症状加重
三、神经松动术的操作:
正中神经 桡神经 尺神经 坐骨神经 股神经
上肢
下肢
正中神经松动
肩关节下压并外展(110°) 肘关节伸直 前臂旋后 腕关节背伸 手指和拇指伸展 颈椎对侧侧屈
正中神经松动
一、神经松动术的概述
2、原理:
神经结构的舒展、松弛。在神经外膜,神 经根处硬膜存在褶皱,构成可以延长的基 础 神经结构的滑动 张力的产生或神经结构和组织内压力增加 以及他们的形状或形态改变
一、神经松动术的概述
3、松动形式:
特点:在Mid-range的大幅度动作(单向滑动,主要产 生神经组织与其周边组织之相对活动,避免粘连)。 适用:急性期症状。
End Feel (3)
二、适应症与禁忌症
异常肌张力,包括肌张力低及肌张力高 身体节段和四肢的异常姿势和对线不良 关节活动受限导致神经组织挛缩 感觉减退或障碍 不明原因的持续性疼痛 肩痛和肩手综合征 自主神经系统障碍 失去选择性运动,只能进行粗大的共同运动。
上肢神经松动术

神经松动术(上肢神经松动术)指导老师:唐银波小组成员:刘子玉、代静怡、鲍虹影、吴文茂、郑蕊大纲•神经松动术简介•神经解剖•神经松动术的操作方法•适应症及禁忌症神经松动术简介•是通过多关节的摆放和运动,从而将力直接作用到神经组织上的一种徒手治疗方法。
•主要依据:神经动力学检查阳性体征来进行判断。
(张力过高或位置改变)•理论依据:肢体运动时,神经或神经外周组织产生的机械性与张力性的关系。
神经系统的分类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神经根及周围神经)神经组织对物理张力之反应•拉长•压力•截面积改变•滑动•随关节转动•当神经被拉长一定的距离且保持距离不变,此时神经张力会快速下降(通常发生在前20分钟)•周围神经的血供由节段性沿着神经走形进入大血管提供,在神经纤维外围走形,血管之间相互吻合。
周围神经的结构神经内膜(纵向)保护神经纤维外围神经束膜(斜向)神经的神经外膜(纵向)连续性神经走向•上肢神经正中神经:由来自于外侧束和内侧束的两个根合成,伴肱动脉下行至肘窝,在前臂前群肌深浅两层之间下降,经腕管入手掌。
•尺神经:•由臂丛内侧束发出,初伴肱动脉下降,继而绕过尺神经沟至前臂伴尺动脉入手掌••桡神经:•由臂丛后束发出,沿桡神经沟下行至前臂及手背。
肌支主要支配臂和前臂后群肌及前群的肱桡肌前臂肌神经支配•桡神经,真神气,全部伸肌肱桡肌•尺神经,好委屈,一尺半深屈无力•其它屈肌归正中,前臂肌肉各有依操作手法分类•滑动手法:在关节活动范围内大范围活动,主要是固定一端神经,另一端活动,目的是让邻近的相关神经结构活动。
(急性期)•张力手法:在关节活动终末端活动,两端固定同时多个关节一起活动,目的是调节神经的张力。
(恢复期)操作方法•常用的几种神经松动技术与周围神经的特殊测试基本相同。
•上肢ULTT(Upper Limb Tension Tests)4种方法•下肢SLR(Straight Leg Raising)•下肢PKB(Passive Knee Bending)•下肢Slump Test等自我操作•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适应证1.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2.外伤或周围神经术后的治疗3.不明原因的持续性疼痛4.神经根型颈、腰椎病(配合麦肯基)禁忌症•骨折未愈合•关节不稳定•关节炎•神经支配皮肤创伤•神经松动后症状加重的•。
神经松动术最新ppt课件

? 手法治疗时一次只能对一个关节进行被动活动,进行手法 操作时,需要时刻对患者进行评估,找到神经的受压迫点 或张力最大的点。通常这种“末端感觉”是很柔软的,但 病人会主诉疼痛(“平常痛 Usual Pain”)或症状(“平 常症状Usual Symptom”)。
? 治疗痛:施加手法时产生的疼痛一般会在治疗结束后熟秒 内消失,若>2h可能是神经损伤
? 相关文献报道:“对神经本体有类似 pumping action's or 'milking effect,对神经是有益的“ 对神经与其周边组 织可产生相对的动作避免粘连发生”
神经松动的形式:
? 滑动松动(Slider) 在mid-range的大幅度動作. (單頭拉, 主要產生神經組織與其
周邊組織之相對活動, 避免沾黏)
? 依据神经的解剖结构 ? 利用肢体的运动 ? 使神经组织在神经外周的软组织中进行 滑动、加压、延展、
张力变化 ? 改善神经间的微循环、轴向传输和脉冲频率等。 ? 这同样也是我们运动神经动力学试验进行周围神经测试的
原理。
? 临床应用: 1、治疗方面:促进神经组织的机械性与生理性功能; 2、评估方面:测试神经组织对机械性拉力的反应
? 前三角肌胸大肌筋膜,胸 小肌及喙突间的腋下间隔
常见臂丛损伤
? 胸廓出口综合征 ? 上臂神经丛受伤(C5、C6)
受伤机制:肩关节下压,颈椎侧弯至对侧。
下肢
? 腰骶神经丛 ? 来自腰丛:股神经(L2-4)、闭孔神经(L2-4) ? 来自骶丛:坐骨神经(L4、L5、S1-3)
什么是神经松动技术?
解剖和运动学
?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和外周神经系 统(神经根及周围神经等)。
神经松动术

适应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等软组织损伤性疾病。
适应症和禁忌症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判断。
禁忌症:急性感染、恶性肿瘤、出血性疾病、骨折未愈合等。
神经松动术的原理是通过对神经和肌肉的松动,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
2
操作步骤
患者体位:仰卧位,头颈自然放松
操作者站位:站在患者头部一侧,双手置于患者头部两侧
演讲人
01.
02.
03.
04.
目录
神经松动术的原理
神经松动术的操作方法
神经松动术的临床应用
神经松动术的培训和认证
1
神经生理学基础
神经松动术的原理基于神经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神经传导、神经可塑性、神经适应等。
01
神经传导是指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包括动作电位和局部电流的传导。
02
神经可塑性是指神经细胞和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功能可塑性,包括神经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和再生等。
03
神经适应是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能力,包括感觉适应、运动适应、认知适应等。
04
神经松动术的作用机制
01
神经松动术通过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神经反射,从而放松肌肉和关节
02
神经松动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和愈合
03
神经松动术可以减轻疼痛,缓解肌肉紧张和疲劳
04
神经松动术可以提高关节活动度,改善关节功能
04
案例分析
案例一:颈椎病患者,通过神经松动术缓解疼痛和僵硬
案例二: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通过神经松动术改善神经压迫症状
案例四:膝关节疼痛患者,通过神经松动术改善关节功能和减轻疼痛
案例三:肩周炎患者,通过神经松动术恢复关节活动度和减轻疼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演示操作 • -----------• 先松距骨,再松胫神经
SLR及其应用
• • • • L3-基本不动 L2-移动4mm L4-移动1.5mm L5-移动3mm
★
• 0°-30° 神经无张力 • 30°-70° 坐骨神经牵张 • 大于70° 张力来自骶髂关节
• 若30°以内出现神经症状,说明椎间盘突 出较大; • 若出现疼痛弧40°-70°,说明椎间盘突出 较小;
健侧SLR的意义
双侧SLR联合应用
脊柱的重力效应
仰卧到长腿坐试验
• 检查 • 治疗
全脊柱筋膜牵张
全脊柱筋膜牵张
以脚治手• 左脚治右手坐骨神经的松动• • • • • • 解剖: 支配大腿后侧 体位: 仰卧位 方式: 被动髋内旋屈髋、伸膝
胫神经的松动
• • • • • • 解剖: 支配足后内侧 体位: 仰卧位 方式: 被动髋内旋屈髋、伸膝、踝背伸外翻
腓总神经的松动
• • • • • • 解剖: 支配足前内侧 体位: 仰卧位 方式: 被动髋内旋屈髋、伸膝、踝跖屈内翻
神经张力手法学习心得
2014-7-14
概念
• 也称神经松动术 • 利用神经的走向(含中枢与周围神经系统) 针对神经组织(含其结缔组织)施以机械 性拉力的手法。
临床应用
• 治疗方面:促进神经组织的机械性与生理 性功能 • 评估方面:测试神经组织对机械性拉力的 反应
问题
• 坐骨神经痛的原因: • 梨状肌综合征? • 骶骨或髂骨的问题?
★
• • • • 评估: 治疗前评估 治疗后评估 角度的变化
★
• 大腿内收肌裂孔处有下肢血管出入,供给 下肢神经; • 下肢的疼痛与血管受压、痉挛相关; • 配合微波、超短波、超声波深部透热治疗, 再进行神经牵拉;
增加踝关节背伸的技术
• 适用于: • 由于踝关节背伸不足引起的踝管综合征; • ?踝背伸外翻包括哪些活动:外展、旋后、 背伸 • 评估: • 1.是否存在踝管的问题 • 2.双侧踝背伸对比(手的位置) • 治疗
腓肠神经的松动
• • • • • • 解剖: 支配足后外侧 体位: 仰卧位 方式: 被动髋内旋屈髋、伸膝、踝背伸内翻
股神经的松动
• 解剖: • 支配大腿前侧 • 体位: • 俯卧位 • 方式: • 被动伸髋、屈膝 ★一手压住髂骨,一手抬膝关节前方,而不 要求过度屈膝。
★
• • • • 强度: 紧就放 频率: 每日1次,每次牵拉20-30秒,每次治疗2-3 分钟 • 注意:神经松动不可持续牵拉,肌肉的牵 拉要保持至少30秒,多采用保持放松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