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十三五”林业发展思路及规划

2014年1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深化林业机制体制改革,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逐步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现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二、基本原则:

——坚持深化改革,拓展林业发展空间,增强林业发展活力。

——坚持惠民利民,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壮大林业经济,增加林农收入。

——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经济发展与自然和谐,逐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科教兴林,提高林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支撑体系。

——坚持依法治林,加强林业执法,完善林业法制保障体系,把林业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坚持文化引领,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大力弘扬生态文明。

三、主要目标:

2016-1020年,全市森林覆盖面积增加8.4万亩,其中,山坡地退耕还林(果)4.5万亩,荒山绿化7500亩,水系森林1.5万亩,农田林网折实面积9000亩,新建绿色通道200公里,新增城区绿化300万平米。到规划末期,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38%,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平米,城郊林木覆盖率提高到45%,全市通道、水系绿化率达到90%以上,境内荒山全绿化,农田基本林网化。

四、重点工程:

(一)城区绿化工程。以高铁新城建设为契机,建设生态新城,形成鲁南城市绿化建设的标志工程。工程竣工后,市民出门平均300米内建有休闲绿地、公园或广场,机关、学校、医院、部队营区绿地率达到37%以上,工业企业、交通枢纽、仓储、商业中心等绿地率不低于25%,有害气体及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建有防护林带,绿地率不低于43%,全市形成“一环三廊、五脉六楔、公园匀布、绿网交织”的绿化格局。

(二)山区绿化工程。全面实施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切实推进封山育林、森林抚育工作的开展,宜林荒山全部绿化。

(三)平原绿化工程。以“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

相连”为原则,按照“缩网、补缺、增密、扩行”的要求,实施农、林、水、田、路综合治理,进一步提高农田林网化标准,基本建成符合当地实际,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的农林符合生态系统。

(四)湿地保育工程。加快推进水系治理和绿化步伐,全面加强湿地恢复与保护,重点实施北沙河、城郭河湿地恢复过程,加快荆河水源地、九村湿地、泉上湿地、薛河湿地等湿地修复和建设,适宜建设湿地公园的区域,全部规划建设湿地公园,积极争创省级湿地公园。

(五)通道绿化工程。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增通道绿面积9000亩,境内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路绿化率达到98%以上。

(六)镇村绿化工程。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通过开展绿化模范镇村活动,大力提升镇村绿化覆盖率,到规划末期,所有镇村绿化达到省级绿化示范标准。

(七)生态富民工程。做大做强森林旅游、湿地旅游,扶持发展花卉苗木、林下经济、经济林产业,培育壮大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十三五期间,新增省级森林公园2处,省级湿地公园2处,新增经济林面积5万亩,新发展花卉苗木5.3万亩,林下禽、林下菌、林下菌、林下荷等林下经济面积占全市有林地面积的比重达到30%,林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发展到500家。

(八)生态旅游工程。依托现有湿地、森林公园,通过招商引资和市场运作的办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精品景点,大力发展生态游、休闲游,引导不同景区向特色化、个性化、精品化发展,实现森林资源和效益双丰收。

(九)义务植树工程,制定义务植树工作管理办法,建立义务植树登记卡和考核制度,义务植树建卡率达95%以上,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义务植树规范化、基地化、科学化、制度化。

(十)生态文化工程。加快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生态文化场所、休憩场所、科普示范基地、纪念林基地、碳汇林基地等,全面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绿地荒山认建认养等工作,定期开展生态文化节会活动,传播弘扬生态文明。

五、工作措施:

(一)探索建立碳交易市场,开展碳税征收业务。加快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立基础统计制度,制定核算指南,明确规定全市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对各大企业实行二氧化碳排放配额指标制度,对配额不足的企业,强制进入碳交易市场,鼓励企业通过内部协议,相互约定温室气体排放量,并通过自愿配额交易调节余缺,以达到减排要求。同时对企业开展碳税征收工作,以此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碳税收入主要用于碳汇林建设,循环进入碳交

易市场。

(二)开展森林保险业务,提升林业抗自然灾害能力。结合当地灾害特点和林农需要,对森林火灾、暴雨、霜冻、虫害等林业灾害开展森林保险业务,制定出台公益林、商品林森林保险保费补贴实施办法,生态公益林以政府购买森林保险为主,商品林以林权所有者购买为主,市财政根据实施办法予以一定程度的补贴。十三五末期,全市生态公益林全部办理森林保险业务。

(三)建设生态林场,实现林业集约化管理经营。以生态公益林地资源为依托,以保护发展森林资源为核心,以森林旅游、生态休闲、林下经济等为经营发展手段,通过集体经营、企业租赁、大户承包、乡办村办、合作股份等形式,对1000亩以上公益林规划建设生态公益林场,十三五末期,全市各主要林区全部实现林场化管理。

(四)营造生物质能源林,缓解全球能源危机。以木本淀粉、木本油料林木为主打,充分利用现有宜林地、退耕还林地和采伐更新林地发展麻栎、板栗、核桃、黄连木、文冠果等粮油树种,制定出台扶持政策,鼓励生物质能源林建设,招引木本粮油加工企业,开拓新能源产品。规划末期,初步形成生物质能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五)建立种质资源库,保护生物多样性安全。在莲青山区域建设大型植物园一处,搜集汇总全市各类珍稀、濒危、

重要林木资源,开展林木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研发林木优良品种,优良乡土绿化树种,为建设科技林业奠定基础。

(六)开展乡土树种育苗,满足城市生态建设需要。充分利用国有场圃、引导私营苗圃开展乡土树种育苗工作,广泛利用乡土树种开展造林绿化,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增强森林抗击林木病虫害能力。

(七)加强森林资源管护,维护林区社会稳定和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全市森林防火远程指挥中心一处,组织成立林业综合执法大队,森林防火、林业执法迈向专业化、科学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迈向市场化。

(八)深化林业机制体制改革,实现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通过完善政策,健全服务,规范管理,逐步形成现代林业良性发展机制,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目标。

(九)弘扬繁荣生态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一是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一批生态文化(文明)教育基地,加快森林城市建设步伐,逐步完善标本馆、文化馆、博物馆等生态文化场馆,使之成为国民享受生态文化、增强文明意识的主阵地。二是加快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加强生态文化产业政策引导,扶持森林旅游、花木园艺、木质雕刻、竹藤工艺、生态影视等主导产业快速发展。三是创新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