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学方法
环境微生物检测

目录
• 环境微生物检测概述 • 环境微生物的种类与特性 • 环境微生物检测方法 • 环境微生物检测的应用 • 环境微生物检测的挑战与展望
01
环境微生物检测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环境微生物检测是对环境中微生 物的数量、种类、分布等进行检 测和分析的过程。
特点
环境微生物检测具有多样性、灵 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能够 快速准确地反映环境中的微生物 状况。
耐受性强
霉菌对干燥、高温等不良环境 条件具有较强的耐受性。
毒素产生
部分霉菌可产生毒素,如黄曲 霉素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
酵母菌
食品中常见
酵母菌在食品中常见,如面包、酒类等,是食品发酵的主要微生 物。
有益作用
酵母菌在食品发酵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产生酒精、二氧化碳等。
无害性
大部分酵母菌对人体无害,少数种类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空气质量检测
检测空气中的细菌、病毒、 霉菌等微生物,评估空气 质量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检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 颗粒物,如二氧化硫、一 氧化碳、PM2.5等,评估 空气污染程度。
ABCD
监测空气中的花粉、尘螨 等过敏原,为过敏体质人 群提供预警。
监测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 为核事故等突发事件提供 科学依据。
展望
新技术应用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技术的不断发 展,下一代测序(NGS)等新技术在环境
微生物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标准化与规范化
建立和完善环境微生物检测的标准化和规 范化体系,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
性,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自动化与智能化
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手段提高检测效率, 减少人为误差,是未来环境微生物检测发 展的重要方向。
《环境微生物检测》课件

利用DNA或RNA等分子标记进行微生物的 检测和鉴定。
3 免疫学方法
4 快速测定方法
利用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反应,检测微生 物的存在和浓度。
结合了分子生物学和酶学等技术,可快速 检测和鉴定微生物。
常见环境微生物
空气中的微 生物
包括细菌、真菌和 病毒等,对空气质 量和室内环境有重 要影响。
土壤中的微 生物
《环境微生物检测》PPT 课件
探索环境微生物检测的奥秘,深入了解环境微生物的重要性和检测方法。
概述
环境微生物检测是指对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和分析。它旨在了解和评估微生 物对环境生态系统的影响,支持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决策。
检测方法
1 基于培养的方法
2 分子生物学方法
通过培养微生物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然 后进行鉴定和计数。
包括细菌、放线菌 和真菌等,对土壤 肥力和植物生长起 关键作用。
水中的微生物
包括细菌、藻类和 病毒等,对水质和 生态系统稳定性具 有重要影响。
食品中的微 生物
包括细菌、霉菌和 酵母等,对食品质 量和安全性具有重 要影响。
环境微生物检测的意义
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帮助监测和评估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和生态风险,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策略。
医学中的应用
用于检测和鉴定病原微生物,指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用于检测和鉴定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保障公众的健康和食品安全。
小结
1
环境微生物检测的重要性
微生物在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在和影响是必要的。
不同的检测方法在准确性、灵敏度和
速度等方面各有优劣。
3
环境微生物检测的前景展望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推广,环境 微生物检测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微生物检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使用技巧

微生物检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使用技巧摘要: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重点讨论微生物检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场景,并介绍了相关的使用技巧,旨在提高环境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引言:微生物检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因为微生物是环境中最常见的生物存在形式之一,对环境质量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微生物监测可以提供关于环境健康和安全方面的信息,例如水体、土壤和空气中的微生物含量和种类分布,从而指导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
1. 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场景1.1 水体监测水体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理想环境之一,因此水体监测是微生物检测技术的重要领域之一。
微生物检测可以用于评估水体的微生物污染程度、确定潜在的病原体污染源,并监测水体中的藻类和细菌等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1.2 土壤监测土壤是微生物的重要栖息地,微生物检测技术在土壤监测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微生物检测可以帮助评估土壤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微生物活性以及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含量,进而确定土壤的健康状况和土壤质量。
1.3 空气监测空气中存在着丰富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微生物检测技术可以用于监测空气中微生物的类型和数量,进而评估空气质量和检测空气传播的病原体。
2. 微生物检测技术的使用技巧2.1 样本采集与保存样本的采集与保存是微生物检测技术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后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采集水体、土壤和空气等样本时,应遵循相关的采样规范,使用无菌工具和容器,避免污染。
对于采集到的样本,应及时冷藏或冷冻,以避免微生物的活性变化。
2.2 检测方法选择微生物检测技术包括传统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两大类。
传统培养方法需要将样本在培养基上培养,然后观察和计数可生长的微生物。
分子生物学方法则利用特定的基因序列特征检测微生物的存在和数量。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检测的目的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2.3 数据分析与解释微生物检测后产生的数据需要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解释,以得到准确的结果。
微生物与环境监测ppt课件

(1) 配制培养基
1.多管发酵法
(2) 初步发酵试验 (3) 平板分离 (4) 复发酵试验
(5) 大肠菌群计数
微生物与环境监测
第一节 水中的微生物监测
三、水的细菌学检验
(三)大肠菌群的测定 2.滤膜法 (1) 将滤膜装在滤器上,用抽滤法过滤定量水样。 (2) 将此滤膜没有细菌的一面贴在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或伊红
微生物与环境监测
第四节 生物传感器
一、生物传感器的原理
微生物与环境监测
第四节 生物传感器
二、 生物传感器的类型
➢ 酶传感器 ➢ 微生物传感器 ➢ 免疫传感器 ➢ DNA传感器
微生物与环境监测
第四节 生物传感器
三、生物传感器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1.水和废水监测 BOD传感器 硝酸盐微生物传感器 酚类微生物传感器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传感器 水体富营养化监测传感器
二、空气中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
空气中的微生物大部分是腐生的种类,但是不同的空气环 境中微生物的种类不同。
有些种类是普遍存在的,如某些霉菌、酵母菌、真菌孢子。细菌主要是来自于 土壤的腐生性种类,常见的为各种球菌、芽孢杆菌、产色素细菌等。
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随环境条件及微生物的抵抗力不同而 呈现不同的分布规律。空气中微生物的数目决定于尘埃的总量。 空气中尘埃含量越高,微生物的种类数量越多。
杆菌等病原菌的生理特性较为相似,而且在粪便中数量最多, 检出上技术也较为方便,最合适充当水污染的卫生指标。
微生物与环境监测
第一节 水中的微生物监测
二、大肠菌群及生活饮用水的细菌标准
(二)大肠菌群的生化特征比较 总大肠菌群是对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培养24h,能分
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的统称。 大肠菌群一般包括四种,即大肠埃希杆菌、产气肠杆菌、枸
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学方法

水质监测案例
监测目的
检测水体中的微生物指标,了解水质状况,为水处理和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方法
采集水样后,通过滤膜过滤、沉淀等方法收集水中的微生物,然后进行培养、计数和鉴定 。同时,还需要进行理化指标的检测,如pH值、浊度、总有机碳等。
监测结果
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理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可以判断水质的好坏。如果水质较差 ,可能存在健康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特异性要求
在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中,如何准确区分目标微生物 与其他微生物,提高检测的特异性是关键。
交叉污染控制
在样品采集、处理和检测过程中,应严格控 制交叉污染,避免对结果造成干扰。
新技术发展与应用展望
分子生物学技术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如PCR、基因测序等,为环境 监测提供了更快速、准确的方
法。
详细描述
免疫学方法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荧光抗体技术等。这些方法的原理是利用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特 异性结合反应,通过检测反应产物来判断环境中是否存在某种微生物。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 强、检测速度快等优点,但也有成本高、操作复杂等缺点。
分子生物学方法
总结词
分子生物学方法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 过对微生物的基因组或核酸序列进行分析, 来判断环境中是否存在某种微生物。
水质微生物监测方法
包括细菌总数检测、大肠菌群检测、总大肠菌群检测 等。
水质微生物监测应用
用于饮用水安全评价、污水处理效果评估、水体污染 治理等。
土壤监测
1 2
土壤微生物监测
通过分析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评估土壤 质量。
土壤微生物监测方法
包括平板培养法、稀释涂布法、显微计数法等。
《环境微生物学》讲义大纲

《环境微生物学》讲义大纲第一章绪论前言1.微生物学的形成与进展●推测时期●观察时期●培养时期巴斯德、科赫等的奉献简介●生理学研究时期2.环境微生物学的形成与进展第一节、微生物的特点一、个体小、种类多、分布广、代谢类型多样二、繁殖快三、代谢强度大:四、数量多五、易变异第二节、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一、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二、污染环境中的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三、废水、废物的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学原理与方法研究四、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微生物方法与原理研究第三节、学习环境微生物的意义21世纪环境微生物学展望重点:微生物、微生物的特点,环境微生物学的要紧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第二章、环境中微生物的要紧类群前言微生物的种类繁多,根据它们的形态、结构与生理性状等特征,要紧归纳如下: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要紧区别第一节、细菌细菌是一大群单细胞原核微生物,是微生物学的要紧研究对象,也是环境微生物学的讨论重点。
一、细菌的形状与大小1、细菌的个体形态(三种要紧形态)2、菌落的形态(colony)固体培养基(1)细菌在固体琼脂(1.5~2.0%)平板上的菌落特征(2)在半固体琼脂(0.3~0.5%)试管培养基中穿刺接种所形成的培养特征(3)在明胶试管培养基中穿刺接种所形成的培养特征二、细菌细胞的结构细菌细胞结构模式图1、细胞壁(1)功能:(2)结构:(3)细胞壁与革兰氏染色染色的历史进展与染色原理染色方法可分为简单染色法与复染色法之分。
步骤与原理。
革兰氏染色的机理2、细胞膜(1)细胞膜的结构(2)功能:3、细胞核:细菌的细胞核没有核膜与核仁,没有固定形态,结构简单。
细菌质粒(plasmid),降解质粒。
4、细胞质及其内含物(1)细胞质:(2)细胞质内含物:5、荚膜(1)类型:大荚膜、微荚膜、粘液层、粘接物、菌胶团(2)化学构成(3)功能及意义6、鞭毛:运动器细菌的趋光性、趋化性等7、芽孢:某些细菌在生长的一定阶段,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条件具有较强抗性的休眠体。
第一部分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学方法教学课件

2 液体法
液体法用于测定空气中的浮游微生物, 主要是浮游细菌。该法将一定体积的含 菌空气通入无菌蒸馏水或无菌液体培养 基中,依靠气流的洗涤和冲击使微生物 均匀分布在介质中,然后取一定量的菌 液涂布于营养琼脂平板上,或取一定量 的菌液于无菌培养皿中,倒入15-18ml融 化(45℃)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匀,待冷 凝制成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48h, 取出计菌落数。
第二节 水质的细菌学检验
一、细菌总数 是将定量水样(原水样或经一定稀释
后的水样1mL)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琼 脂培养基平板上,于37ºC培养24hr后观 察结果,计算细菌菌落数,最后算出原 水样每毫升的细菌总数。
具有相对的卫生学意义,菌数越高, 反映出水体受有机物污染或粪便污染越 重,病原菌污染的可能性亦大。
三、空气的微生物监测
通常采用营养琼脂平板计数法。 我国检测空气微生物所用的培养皿直径
为d90mm,有用d100mm的。 评价空气的清洁程度,需要测定空气中
的微生物数量和空气污染微生物。测定 的细菌指标有细菌总数和绿色链球菌, 在必要时则测病原微生物。
(一)空气微生物的测定方法
1.固体法 固体法有平皿落菌法(沉降—平板法)、撞击
再以菌液体积和通入的空气量计算出单 位体积空气中的细菌数。
✓ 例如:将10m3含菌空气通入100mL的无 菌水中,使10m3空气中的微生物全部截 留在100mL水中。然后取0.1 mL菌液涂布 于平板上,若长出100个菌落,10mL水中 共含菌10,000个,则10m3空气含有10,000 个。1m3空气含有1,000个 。
A×t
➢ 经测定发现,用奥式公式计算的浮游细 菌数比实测的浮游细菌少。
➢ 此公式没有考虑尘埃粒子大小、数量、 气流情况、人员密度和活动情况。
第十三章_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学方法

第三节 污染物毒性的细菌学检测
• 一、污染物毒性检测(发光细菌检测法) • 1、原理 • 2、方法 • 新鲜发光细菌培养测定法 • 冷冻干燥发光细菌制剂测定法
3、应用
• 水、土、气中化合物的急性毒性评价 • 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急性毒
性评价
• 土壤重金属急性毒性效应测定和评价 • 化学品的毒性评价与安全性评定 • 环境保护处理设施效果的监控
4、应 用
• 斑点试验只局限于能在琼脂上扩散的化学物
质,是一种定性试验,大多数环芳烃和难溶 于水的化学物质均不适宜用此法。
• 平板掺入试验可定量测试样品致突变性的强
弱。
• 致变作用迟缓或有抑菌作用的试样,培养时
间延长至72h。
• 挥发性的液体和气体试样,可用干燥器内试
验法进行测试。
Mutagenesis and Carcinogenesis The Ames Test
三、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 1、大肠菌群作为指示菌的原理 • 2、检测大肠菌群的方法 • 发酵法:乳糖发酵产酸产气 • 滤膜法 • 3、大肠菌群指标
大肠菌群指数:每100mL水中所含的 大肠菌群细菌的个数。
大肠菌群值
• 大肠菌群值:指检出一个大肠菌群细菌
的最少水样量。
•
100
• 大肠菌群值=————————
二、污染物致突变性检测
• 1、原理
鼠伤寒沙门氏菌his- 菌株-微---量--组---氨---酸---微菌落 鼠伤寒沙门氏菌his- 菌株--回-诱-复--变-突-剂--变-- his+ 菌株 ---组--氨---酸----大菌落
• 2、方法 • 斑点试验 • 平板掺入试验 • 3、优点 • 准确性很高、样品量很少、适用面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表2-2 以细菌总数评价空气的卫生标准(个/m3 )
清洁程度
细菌总数
最清洁的空气(有空调)
1~2
清洁空气
<30
普通空气
31~125
临界环境
~150
轻度污染
<300
严重污染 2019年5月16
感谢你的观看
>301
7
三、空气的微生物监测
通常采用营养琼脂平板计数法。 我国检测空气微生物所用的培养皿直径
感谢你的观看
10000 级
2 2 2 4 8 10 20 40
100000 级
2 2 2 2 2 3 6 13
22
表2.3 浮游菌最小采样量
浮游菌上限浓度 /个 ·m-2 ·min-1
10 5 1 0.5 0.1 0.05
计算最小采样量/m3
0.3 0.6 3 6 30 60
2019年5月16
感谢你的观看
3. 在水体中不会自行繁殖; 4. 存活时间略长于致病菌,对消毒剂的抵
抗略强于致病菌; 5. 检出及鉴定方法比较简易迅速; 6. 适用于各种水体。
2019年5月16
感谢你的观看
28
(二)适宜的指示菌
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 杆菌埃希氏菌(大肠杆菌)、克 雷伯氏菌属。
2019年5月16
感谢你的观看
表2.2 按美国联邦标准209E方法计算的必要测点数
进风面积 (单向流) 或室面积 (乱流)/
m2
<10 10 20 40 80 100 200 400
2019年5月16
100级及 高于100
级
2~3 4 8 16 32 40 80 160
洁净度
1000 级
2 3 6 13 25 32 63 126
2019年5月16
感谢你的观看
16
2019年5月16
感谢你的观看
17
再以菌液体积和通入的空气量计算出单 位体积空气中的细菌数。
例如:将10m3含菌空气通入100mL的无 菌水中,使10m3空气中的微生物全部截 留在100mL水中。然后取0.1 mL菌液涂布 于平板上,若长出100个菌落,10mL水中 共含菌10,000个,则10m3空气含有10,000 个。1m3空气含有1,000个 。
第一章 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学方法
当环境受到污染后,环境的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发生变化
生物学特性
如:
重金属离子、NO3- 浓度增加; 水体污染变质,水生生物种类减少,甚
至灭绝;
2019年5月16
感谢你的观看
1
如何监测?
化学方法:快速、定性定量反映污染物 浓度,但为瞬时值;
生物学方法:利用生物种类、数量的变 化,生物学特性的改变来监测污染物对 环境的影响。
目前,还无统一的关于空气的卫生学指 标,一般以室内1m3 空气中细菌总数为 50~1,000个以上作为空气污染的指标。
2019年5月16
感谢你的观看
5
病原菌在空气中一般很易死亡,但结核 菌、白喉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 炎双球菌、炭疽杆菌、流感病毒和脊髓 灰质炎病毒等,也可以在空气中存活一 段时间。
2019年5月16
感谢你的观看
12
通常平板转动一周,取出置于37℃恒温箱中 培养48h,根据空气中微生物的密度可调节 平板转动的速度。采集含菌高的空气样品时, 平板转动的速度要比含菌量低的空气样品的 转速快。根据取样时间和空气流量算出单位 空气中的含菌量。采样器的规格各国不一, 可按说明书操作。
2019年5月16
可监测到污染物对环境的综合影响,但不易精确反映 污染物的性质、浓度和数量。
2019年5月16
感谢你的观看
2
第一节 空气的卫生学检验
一、空气微生物来源 空气并非微生物的繁殖场所,空气中缺乏水分
和营养,紫外线的照射对微生物也有致死作用。 土壤中飞扬起来的灰尘; 水面吹起的水雾、人和动物体表干燥脱落的物
2019年5月16
感谢你的观看
18
2019年5月16
感谢你的观看
19
(二)空气微生物的检测点数
空气微生物的测点数越多越准确,为照 顾到工作方便,又相对准确,以20~30个 测点数为宜,最少测点数为5~6,见表。
2019年5月16
感谢你的观看
20
表2.1 日本有关标准测点数的规定
时
间
标准
名称
为d90mm,有用d100mm的。 评价空气的清洁程度,需要测定空气中
的微生物数量和空气污染微生物。测定 的细菌指标有细菌总数和绿色链球菌, 在必要时则测病原微生物。
2019年5月16
感谢你的观看
8
(一)空气微生物的测定方法
1.固体法 固体法有平皿落菌法(沉降—平板法)、撞击
法(有缝隙采样器、筛板采样器、针孔采样 器)和过滤法。 (1)平皿落菌法:将营养琼脂培养基融化倒人 d90mm无菌平皿中制成平板。将它放在待 测点(通常设5个测点),打开皿盖暴露于空 气5~10min,以待空气微生物降落在平板表 面上,盖好皿盖,置于培养箱中培养48h后 取出计菌落数,即为落菌数。
33
2 滤膜法
发酵法全部检测需要的时间较长,为缩 短时间,可以采用滤膜法,其步骤为:
1)水样过滤:选用具有微孔的滤膜,灭菌 后通过抽滤一定量的待测水样,将水中 的细菌截留在无菌滤膜上;
2)培养:将滤膜有菌面朝上贴于特定的固 体培养基平板上(伊红美兰培养基或远 藤氏培养基),经37ºC培养16hr~18hr;
2019年5月16
感谢你的观看
34
3)结果观察: 培养16hr~18hr后,挑选深红 色或紫红色、不带或带有金属光泽的菌落, 或者淡红色、中心色较深的菌落进行革兰 氏染色观察,确定大肠菌群细菌。
G- :接入乳糖培养液中,复发酵;
G+:阴性结果。
经染色证实为G-无芽孢杆菌者,再接入乳糖 蛋白胨半固体培养基中,37ºC培养6~8hr, 产气者判定为大肠菌群阳性。
感谢你的观看
30
(二)大肠菌群的测定
常用多管发酵法与滤膜法:
1. 发酵法:
又称多管发酵法或三步发酵法
1) 初发酵(推测试验):将不同稀释度的 水样,分别接种于含有乳糖等糖类的培 养液中(3倍或1倍乳糖液),经37ºC培 养24hr,观察产酸产气情况,以初步判 断是否有大肠菌群存在。
2019年5月16
23
表2.4 落菌法测细菌所需要的最少培养皿数(沉降0.5h)
含尘浓度最大值
0.35 3.5 35 350 3 500~35 000
需要d90mm培养皿数
40 13 4 2 1
2019年5月16
感谢你的观看
24
第二节 水质的细菌学检验
一、细菌总数
是将定量水样(原水样或经一定稀释 后的水样1mL)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琼 脂培养基平板上,于37ºC培养24hr后观 察结果,计算细菌菌落数,最后算出原 水样每毫升的细菌总数。
致病菌数量少,检测比较复杂,故选用间接指标 即粪便污染的指示菌为代表。
常用肠道正常细菌在水中的存在及数量情况作为 粪便污染的指示。
2019年5月16
感谢你的观看
26
健康成人粪便内的微生物数量
微生物名称
主要微生物
每克粪便中平均生长菌落数
拟杆菌属 乳酸杆菌属 大肠埃希氏菌属 粪链球菌 次要的微生物 柠檬酸杆菌属 梭菌属 葡萄球菌属 克雷伯氏菌属 肠杆菌属 芽孢杆菌属酵母属 霉菌 较少的微生物
具有相对的卫生学意义,菌数越高, 反映出水体受有机物污染或粪便污染越 重,病原菌污染的可能性亦大。
2019年5月16
感谢你的观看
25
二、粪便污染指示菌
人畜粪便中常常带有大量的微生物,其中有些属 于正常的、对人体无害的肠道微生物,有些则是 病原微生物,进入水体后,可造成水体的污染, 从而引发各种肠道疾病。因此,水质的卫生学检 验,对于保护人群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5月16
感谢你的观看
9
可通过前苏联奥梅梁斯基公式换算出浮游 细菌数。
奥氏认为:5 min内落在面积100mm2营养 琼脂平板上的细菌数和10L空气中所含的 细菌数相同。
奥氏公式:C =
100 A
×
5 t
× 1000
10
×N
式中:C—空气细菌数;
A——捕集面积,cm2 ;
t ——暴露时间,min;
感谢你的观看
13
撞击法检测空气中微生物数量
培养前
2019年5月16
感谢你的观看
培养后
14
2019年5月16
感谢你的观看
15
2 液体法
液体法用于测定空气中的浮游微生物, 主要是浮游细菌。该法将一定体积的含 菌空气通入无菌蒸馏水或无菌液体培养 基中,依靠气流的洗涤和冲击使微生物 均匀分布在介质中,然后取一定量的菌 液涂布于营养琼脂平板上,或取一定量 的菌液于无菌培养皿中,倒入15-18ml融 化(45℃)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匀,待冷 凝制成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48h, 取出计菌落数。
1010 109 108 108
105-106 105-106 105-106 104-105 104-105 104-105 104-105
变形菌属
102-103
2019年5铜月16绿假单胞菌属
感谢你的观看
102-103
27
(一)指示菌的理想条件
1. 大量存在于人的粪便中,且数量比病原 菌多;
2. 受粪便污染的水中易检测出该指示菌, 未受污染的水中无此菌;
N——菌落数,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