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到底是对是错

合集下载

不要随便放生水龟

不要随便放生水龟

不要随便放生水龟
庙龟
放生,听着名字不错,放归大自然,让龟龟重获自由,你认为龟龟有坚韧的生存能力,其实不然,事实是:放生龟是极其危险的行为。

如果该龟适应能力弱的话“放生”和“放死”没多大区别,只不过你没亲眼见着它死而已;如果该龟适应能力强,就如巴西之类就会因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进而对本地龟类造成威胁。

巴西是个很好的例子,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巴西龟”学名密西西比红耳龟,原产于密西西比流域。

由于该龟适应力强悍,繁殖迅速,性情又十分凶猛(野生巴西有捕食同类的记录),本来就具备“生物入侵”的条件。

加之长得还过得去,一度被作为宠物龟售往世界各地。

现在全世界均泛滥成灾。

巴西体类拥有抗冻因子,连极寒的北欧都有它们的踪影。

国内由于佛教的“放生”,巴西的泛滥比起其他地方来也好不到哪儿去。

仅用了2~3年巴西就击败了斑龟,成为了台湾最大的龟种,可见其危害。

适应力弱的例子就有缅陆等热带龟,本身无冬眠习性,在温带你怎么让它们越冬?
1/ 1。

放生改变命运的真实案例

放生改变命运的真实案例

放生改变命运的真实案例
《放生改变命运的真实案例》
曾经我认识一个人,叫老李。

嘿,你可别小看老李,他的经历那叫一个神奇啊!
有段时间,老李的生活可以说是一团糟,工作不顺利,总是出错被上司批评,家里呢,也和老婆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他整天愁眉苦脸,觉得自己的世界都灰暗了。

有一天,他偶然听到别人说起放生能改变命运,他就半信半疑地决定试试。

他来到河边,亲手把一条条小鱼放进河里。

看着小鱼欢快地游走,他心里莫名有了一种轻松的感觉。

从那以后,老李就经常去放生。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他的运气好像真的开始变好了!工作上,原本那些难搞的任务他突然就能轻松应对了,上司对他的态度也来了个大转弯,还给他升了职!哎呀呀,这难道不是放生带来的改变吗?家里呢,和老婆的关系也慢慢缓和,不再争吵不断了。

有一次我碰到老李,他笑着跟我说:“哎呀,放生可真是太神奇了!”我当时就想,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就像播下了希望的种子,竟然真的长出了美好的果实。

再说说老张,他也是听说了老李的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放生。

嘿,你猜怎么着?他做生意一直不温不火的,结果没多久,就谈成了几笔大买卖,那财运是挡都挡不住啊!他逢人就说:“放生真能改变命运啊!”这难道不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难道这些都是巧合吗?我可不这么认为!放生不只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与生命的连接,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

通过放生。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十九章综合测试(含答案)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十九章综合测试(含答案)

第十九章综合测试第I部分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照射到绿色植物上的全部太阳能B.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C.照射到该生态系统中的全部太阳能D.系统中所有生物贮存的能量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B.雷泽水库中的水和鱼虾构成了淡水生态系统C.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越复杂,调节能力越小D.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3.下图1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关系图,下图2表示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

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1中共有3条食物链B.图1中所示的所有组成成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则图2中的甲代表图1中的蛇D.即使该生态系统气候适宜、草木繁茂,鼠的数量也不会无限增加,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4.能量在流经每个营养级时的特点是()A.逐级递减B.保持不变C.逐级增加D.不确定5.去年从上海开始的垃圾分类2.0预示着中国面临的垃圾围城困境,垃圾分类2.0的核心是要将餐厨垃圾从其他垃圾中分离出来单独作堆肥处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腐解作用,餐厨垃圾可以转化成有机肥料和速效养分。

餐厨垃圾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太阳能6.“放生”是一种祈福方式,有人到西江河放生巴西龟,请根据所学生物知识判断,你觉得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放生一定会增加生态系统食物链条数B.放生能增加河里生物多样性C.放生增强当地生态系统稳定性D.这样的放生会给当地生物多样性带来隐患7.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海洋生态系统B.湖泊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荒漠生态系统8.“一朝鲸落,万物重生。

鲸,悲寂潇潇下,繁荣此中开”。

鲸死后,这具尸体可以至少养活1万个生物体,它们吃在这里,住在这里,形成繁荣庞大的生物群落,可以延续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可以推测鲸落实质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生态系统9.下列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东湖及湖内的所有生物B.万亩梨园内的全部梨树C.校园内的所有植物D.动物园内的所有动物和植物10.“3.29西昌木里森林火灾”令人痛惜,究其原因,主要是气候干燥和大量的枯枝败叶堆积。

放生后最忌讳三句话

放生后最忌讳三句话

放生后最忌讳三句话
放生是一种常见的佛教行为,旨在慈悲救度一切有情众生。

但是,在放生之后千万不要说错话,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以下,我们来谈一谈放生后最忌讳的三句话。

首先,不要说“我放生了,功德圆满”。

放生不是为了积功德,
而是为了救度有情众生而行之。

说“功德圆满”可能会显得你有功德心,但却掩盖了放生的本意,容易让人误解你的真实动机。

因此,在
放生之后必须保持谦虚心态,只为了化缘修善业,而不能过于追求功德。

其次,不要说“我放生了,可无愧于心”。

即使你已经付出了行动,却不能以此来验证自己的善良和道德。

说出这样的话,很容易让
人认为你是在活动舞台上公众表演,而非真正的慈悲行为。

因此,在
放生之后,我们应该深入思考自己的动机,尽量做到无私无我,而非
以自我为中心。

最后,不要说“我放生了,某某一定会报答我”。

说出这样的话
不仅显示了你的功利心,而且也可能误导别人。

因为有时救人一命胜
造七级浮屠并不一定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因此,不要有过多的期望。

我们应该抱着慈悲心,用心去做,而不是以获得什么物质回报来为自
己的情感行为背书。

综上所述,放生是一项慈悲行为,我们不应该过于强调功德、自
我满足或报酬,而是要保持谦虚如意的心态、以慈心为准绳来审视自
己。

当然,如果能够持之以恒、以慈悲为动力,不计回报地做好放生,对于个人的修行和造福众生也会有不可估量的好处。

2022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高考一模生物试卷(解析版)

2022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高考一模生物试卷(解析版)

2022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一模试题生物学第Ⅰ卷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衰老细胞的各种酶活性均下降B.原癌基因抑制细胞不正常增殖C.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代谢中心和控制中心D.细胞器中不一定含有磷脂,但一定含有蛋白质【答案】D【解析】衰老细胞内绝大多数酶的活性会下降,但是仍然有些酶活性会升高,如水解酶,A项错误;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B项错误;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生命活动的代谢中心是细胞质基质,C项错误;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不含磷脂,如核糖体和中心体,但所有细胞器一定含有蛋白质,D项正确。

2.在单克隆抗体制备中,关于杂交瘤细胞制备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了基因重组原理B.可利用电融合法直接诱导两个细胞的融合C.可利用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筛选出杂交瘤细胞D.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可直接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答案】B【解析】杂交瘤细胞的制备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但不涉及基因重组,A错误;诱导细胞融合通常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电融合法是常用的物理融合法,B正确;杂交瘤细胞的筛选需要使用特定的筛选培养基,观察细胞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只能判断细胞是否融合,C错误;经选择培养基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要进行克隆化培养和专一抗体检测,才能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D错误。

3.野生动物园圈养草食性动物产生的大量粪便,可以用粪食性金龟进行处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粪便的气味吸引粪食性金龟属于化学信息传递B.金龟的活动促进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C.金龟的食物来自于草食性动物,处于生态系统的第三营养级D.金龟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被草食性动物同化后的能量【答案】A【解析】粪便的气味由化学物质组成,吸引粪食性金龟属于化学信息传递,A正确;金龟的活动促进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能量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金龟的食物来自于草食性动物的粪便,粪便中的能量来自生产者,金龟属于分解者,不属于任何营养级,C错误;金龟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草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食草动物的同化量,D错误。

2023年江苏连云港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及答案

2023年江苏连云港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及答案

2023年江苏连云港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1分,共16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行走在这条路上,需要我们()①与朋友坦诚相待,毫无保留②舍弃物质追求,养护精神③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④汲取榜样力量,见贤思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下图《时间去哪儿了》启示我们要()A.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B.互帮互助,掌握各种学习方法C.多花时间,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D.分清主次,重要的事情都要先做3.针对晓楠的烦恼,你的建议是()晓楠日记2023年4月16日周日晴今天本打算花半小时上网看新闻,不知不觉半天过去了。

结果,没时间写作业,约好的篮球赛也忘记了,好烦啊!A.传播网络正能量B.学会“信息节食”C.遵守网络法律规定D.学会辨析网络信息4.某社区倡导邻里缔结“窗帘”约定,如果早晨老人家里窗帘迟迟没有拉开,自愿结对的邻居要敲门询问,没有得到回应则要及时通知社区工作人员。

该约定旨在()A.提升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认同度B.消除基层治理风险C.打造邻里和谐互助的社区文化D.划定居民权利界限5.在长江下游某市花木鱼虫市场,有市民购买包括巴西龟在内的一些外来物种用于放生。

该市拟出台规定规范放生行为,对此出现了争议。

下列选项中,能作为支持者论据的是()反对者:“放生”是爱心行为,不应被规范。

支持者:“放生”有潜在危险,应该被规范。

①放生行为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②放生行为可以增加长江物种多样性③规范放生行为有利于维护长江的生态安全④规范放生行为限制了个人自由行使放生权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该法所规定的是()①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③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放生文案最火的句子

放生文案最火的句子

放生文案最火的句子1. “放生,不就是给生命一个全新的开始吗?就像我们给流浪的小动物一个家一样!”例子:今天在公园看到有人在放生小鱼,哇,那场面真的很让人感动。

看着小鱼欢快地游向远方,我就在想,放生,不就是给生命一个全新的开始吗?就像我们给流浪的小动物一个家一样!2. “放生,难道不是在传递爱与善良吗?这可比说一百句漂亮话都有用啊!”例子:看到那些被放生的鸟儿展翅高飞,心里真的特别欣慰。

放生,难道不是在传递爱与善良吗?这可比说一百句漂亮话都有用啊!3. “放生,不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吗?好比我们尊重身边每一个人的选择!”例子:和朋友们一起去放生乌龟,大家都特别认真。

放生,不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吗?好比我们尊重身边每一个人的选择!4. “放生,这不就是给世界增添一份美好吗?跟我们随手做一件好事一样简单呀!”例子:在河边参与放生活动,看着那些生灵回归自然。

放生,这不就是给世界增添一份美好吗?跟我们随手做一件好事一样简单呀!5. “放生,难道不是让我们的心变得更柔软吗?就像被温暖的阳光照耀着!”例子:那次放生青蛙后,感觉自己的心都变得不一样了。

放生,难道不是让我们的心变得更柔软吗?就像被温暖的阳光照耀着!6. “放生,不就是在播种希望的种子吗?就像春天我们播下花种期待花开一样!”例子:看到被放生的鱼儿在水中嬉戏,突然觉得放生,不就是在播种希望的种子吗?就像春天我们播下花种期待花开一样!7. “放生,这可是让生命重获自由啊,就像我们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一样!”例子:参与了一次鸟类放生,它们飞走的那一刻真的太震撼了。

放生,这可是让生命重获自由啊,就像我们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一样!8. “放生,不就是给生命一个机会吗?跟我们犯错后希望被原谅是一样的呀!”例子:在海边放生贝类,心里想着放生,不就是给生命一个机会吗?跟我们犯错后希望被原谅是一样的呀!9. “放生,难道不是让我们与自然更亲近吗?就像和好朋友拥抱一样自然!”例子:和家人一起去放生,那种感觉特别奇妙。

野生动物随意放生破坏生态的案例

野生动物随意放生破坏生态的案例

野生动物随意放生破坏生态的案例野生动物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维持生态平衡、传播种子和控制害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的不当行为和错误的管理,野生动物遭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一些动物甚至濒临灭绝。

本文将列举一些因为随意放生野生动物而导致生态破坏的案例。

1. 中国南方的湿地地区,许多人为了祈求好运或者表达信仰,购买了乌龟等野生动物并将其放生。

然而,湿地地区的生态系统并不适合这些动物的生存,大量乌龟的放生导致湿地中的水生植被被破坏,生态平衡被打破,甚至一些原本生活在湿地中的物种受到威胁。

2. 在一些国家,人们为了观赏和娱乐目的,将野生动物从一个地方捕捉并放生到另一个地方。

然而,这些动物并不熟悉新环境,并且可能与原本生活在该地区的动物产生竞争关系,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

例如,将外来的鱼类放入国内的河流中,会导致本地鱼类的数量减少,破坏河流生态系统。

3. 有些人为了追求刺激或者观赏的目的,将野生动物带回家作为宠物。

然而,野生动物在家庭环境中无法得到适当的照顾和生活条件,导致它们的健康状况恶化,甚至死亡。

同时,一些动物可能逃脱并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例如外来的蛇类可能捕食本地的鸟类或小型哺乳动物。

4. 一些人在放生野生动物时没有经过科学的评估和规划,导致动物释放到了不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中。

例如,将水生动物放生到干旱地区的水源中,这些动物无法适应干旱的环境,可能会因为缺乏食物和水源而死亡,同时也会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5. 一些人为了捕捉野生动物的习性和行为,将它们捕捉并放生到人工保护区域中。

然而,这些动物并未经过适应训练,无法适应人工环境,导致它们的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死亡。

同时,这些动物可能与原本生活在保护区的动物产生竞争关系,破坏保护区的生态平衡。

6. 一些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将野生动物捕捉并放生到旅游景点中,以增加游客的吸引力。

然而,这些动物可能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导致它们的健康状况下降,甚至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生到底是对是错?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佛教中的放生活动成为了网友热议的话题。

社会中绝大部分人持反对态度,他们普遍认为,“放生”,其实是“杀生”。

那么,放生到底是对是错呢?我们来看一下清华教授蒋劲松是如何看待放生问题的。

核心:“上天有好生之德”的观念古来便受到中国人的认可。

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以慈悲心平等爱护众生的放生行为,逐渐从佛教传统成为中国人的民俗之一。

然而,因为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动物可生存范围急剧缩小,及部分放生者缺乏相关知识等原因,令本是好事的放生活动屡现争议,饱受诟病。

戒杀护生,爱护众生的慈悲之行不对吗?如果对,又为何饱受诟病?日前,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蒋劲松撰文,从多个角度对这一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

在佛教放生的问题上,应该避免两种极端的认识。

一种是只考虑善良的动机,不管实际的后果,不研究具体物种的生活习性、放生地点的生态状况,不考虑购买生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能产生的刺激作用,一味放生,造成好心做坏事的悲剧。

另一种是不承认放生者的善良发心,不承认放生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教化作用,不体谅放生者为了救护生命迫不得已的处境,过分苛刻,要求所有被放生的生命都必须活下来,
而不去考虑,如果不放生,所有的生命都会被屠宰。

这两种认识都有不足,都需要改进。

佛教放生中存在的弊端,今天社会大众与佛门都有所认识,应该重视,但也要注意另一种倾向。

今天大众媒体和网络上看待佛教放生舆论有所偏颇,往往不去谴责那些天天残酷虐待和杀害动物的人,而对于佛教放生中存在的问题过于严苛。

这背后的原因是多重的,既有对佛教的偏见,也有对于动物保护缺乏了解、不够关注的原因。

许多人对于当今社会上的肉食文化、动物奴隶制中存在的问题缺乏批判能力,把杀戮现象常态化,缺乏动物伦理学的视角。

更重要的是,许多人自己是吃肉的,所以,他们认可杀戮行为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对于素食的意义认识不足,对于保护动物个体的意义认识不足,还执着于人类中心主义。

他们对于拯救动物免遭杀害的意义认识严重不足。

说到底,放生不当的根源还是杀生太严重了,要不是有那么多人什么都吃,乱杀生,佛教居士放什么生呢?今天放生之所以困难重重,还在于今天自然环境与古代相比恶化严重,想找到一个能让被释放的物命容易生存的环境非常困难。

同时,古代社会人心淳朴,敬畏神灵,相信因果,所以放生的义举容易引发民众的惭愧心、慈悲心,让民众反省自己杀生行为的不当,激励他们逐步走上不杀、护生、素食的道路。

而今天国人由于长期的无神论灌输,由于斗争学说的熏染,由于逐利思潮的影响,不信因果,戾气炽盛,贪欲泛滥,放
生的教化作用往往一时间难以实现。

这些都严重地限制了放生的积极影响。

即使如此,佛教放生再有不足,再欠考虑,也是试图减少杀生的善良之举。

放生活动有不足可以批评,可以劝告,应该改进,但是,对于当今社会上非常严重的捕猎、买卖、杀害、食用野生动物视而不见,对于虐食虐杀动物现象视而不见,对于食用猫狗肉的现象视而不见,却只盯着放生考虑不周的缺点狠批,似有本末倒置、比例不当的问题。

动保界、环保界对佛教界放生不当批评的过分严苛,是阻碍动保界、环保界与佛教界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佛教放生的问题上,人们对于佛教放生问题复杂性的认识常有不足,经常只以单一视角看待佛教放生,没有认识到佛教放生具有双重属性:自然属性和宗教属性。

因为放生涉及到被救助的动物,动物所生存的环境,这些都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遵循自然规律,所以佛教放生应尊重科学,应该尽可能向专家请教学习,避免好心办错事。

另一方面,佛教放生又有其崇高的宗教属性,涉及到微妙的感应和心性层面,又不能简单地以科学主义的态度粗暴地否定放生的宗教意义,如给物命超度,使其来生摆脱畜生道的痛苦,转生为人乃至往生西方净土;通过放生活动,使参加放生者积福消业长养慈悲心等等。

放生的宗教属性同样要尊重。

佛教放
生的正面意义不容轻视。

放生的教育感化作用不可低估,许多佛教徒因此而逐步走上素食戒杀的道路,这是今天许多动
保人士应该学习的。

不当放生的问题应当指出,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宜夸大放生存在的问题。

从网络和媒体的报道看,我认为今天对于放生存在的问题有过度渲染和夸大的现象。

1、以偏概全,往往把媒体上揭
露出来的最严重、最糟糕的不当放生当作所有放生活动的共同特点。

不是批评那些不负责任的不当放生,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否定所有的佛教放生,这对于那些认真严肃的放生者是缺乏公平的。

2、在指出放生不当的问题时,往往不能公
正地、实事求是地承认放生活动带来的正面影响。

3、
缺乏分析,把不同性质的问题混为一谈,这就会造成严重的误导。

比如,由于放生不当凭空滋生出来的对动物、对环境的伤害,这往往凭空制造了本来不会发生的杀生现象。

这是我们最应该努力避免的,一旦发生,我们要深切忏悔。

而由于放生不当造成对拯救动物效率的降低,比如说,由于放生仪轨时间太长导致某些物命死亡,由于放生环境不适合,造成某些物命死亡或者被贪婪之徒重新捕获等等。

这当然也要检讨,也是放生过程中的重要失误。

但是,这种现象就不能简单地说是放生变成杀生。

因为,在市场出售的那些物命,如果不去买来放生,它们是注定要被宰杀的。

今天虽然由于放生不当,没有能全部挽救其生命,只要能挽救一部分生命,哪怕没有挽救生命,仅仅让这些生命与佛法结缘,也仍然是功德无量。

还有,在批评放生不当刺激杀生产业链的时
候,也要具体分析,避免迷信市场神话,要考虑人质被绑架时家属的困境。

当有绑匪绑架人质,索要赎金时,几乎在所有的情况下,警察都劝家属不要轻易给付赎金,因为那样一来就会鼓励绑架人质的罪恶勾当。

但是,家属救人心切,往往宁愿花钱也要拯救人质。

每当这种事情发生时,我们可能对此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感到惋惜,但是,几乎没有什么人会指责家属,一般的反应都是痛恨绑匪的凶残贪婪,如果绑架事件频发,我们也往往会对警察部门打击犯罪不力提出批评。

其实,今天佛教徒花钱赎买物命放生的举动,与绑票家属交钱赎人的做法毫无二致。

根本原因就是,当今中国大陆整个社会缺乏护生理念,对于杀害畜生道众生的做法毫无批评,完全认可,甚至法律还保护这种杀戮行为。

在此情况下,佛教徒花钱赎买放生的做法既是不得已的选择,本身也是对这种社会秩序的严正抗议和彻底批判,意义深远,不容忽视。

佛教徒放生的努力应该得到充分肯定。

今天在动保界一提到放生,几乎所有人都不假思索地口诛笔伐。

其实,如果在网上注意搜索相关信息,或者与放生者多一点交流的话,就会发现放生者也不是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无知,那样盲目。

他们许多人都已经注意到了放生的复杂性,注意选择合适的物种、合适的放生地点,开始注意放生过程、方法了。

有的放生组织会请教从事水产养殖的业者,请教有关专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减少物命在放生过程中和之后的死亡,也注意
避免外来物种入侵的问题。

总之,那么多人在放生,肯定有不够如法、不够科学的地方,但是不应该夸大,更不应该因噎废食,一棍子全打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搞好佛教放生,避免不当放生的弊端,需要全面认识佛教放生的双重属性,需要不同背景的法师、居士、专家、学者,相互交流,加深理解,求同存异,彼此增上。

文:蒋劲松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

此身不向今生渡,更向何生渡此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