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水位变动下的库岸滑坡稳定性评价

合集下载

库水位变化与降雨作用下库岸斜坡稳定性分析

库水位变化与降雨作用下库岸斜坡稳定性分析
lv lat r to nd r i f l t r u h hy r l gc la e a ia ou i g e e le nai n a an al h o g d o o ia nd me h n c lc pl . n
Ke r s e e v i b n l p ; a u a e — n a u a e l w ; t b l y a a y i ; e e v i e e ; an a l y wo d :r s r o r a k so e s t r t d u s t r t d f o s a i t n l ss r s r o r lv l r i f l i
第 1 8卷 第 2期
2011 年 3月
安 全 与 环 境 工 程
Sa e y a vionme a f t nd En r nt lEng ne rn i e ig
Vo 8 No. L1 2 M a. r 2011
库水位变化与降雨作用下库岸斜坡稳定性分析
连志 谭 鹏, 建民 闫 , 举生, 涛 王宁
s u t n o lp n eg o n t rwi h n e a lt wh c r b b y la st l p al r. T k n r n lp i a i fs eu d r r u d wa e l c a g , ih p o a l d O so e fi e a i g Xi g so e t o o l o e u a a n e a pe t i p p ra a y e h lp h n ep o e su d r h o i e cin o t r e e l r a i n a d s a x m l ,h s a e n l z st e so ec a g r c s n e ec mb n d a t f t o wae v l t n t n l ae o r i fl va n me ia i lt n a d s u is t e c a a t r t s o l p o sse c n e i u t n e f wa e an al i u r ls c mu a i , n t d e h h r ce i i fso e c n itn y u d r c c ms a c s o t r o sc r

三峡库区沙坝沟滑坡影响因素分析与稳定性评价

三峡库区沙坝沟滑坡影响因素分析与稳定性评价

19. 80 0. 61 16. 17 19. 60 17. 37 9. 885
20. 5 0. 62 19. 6
24 15 8
21. 637 0. 6139 16. 514 20. 085 20. 944 15. 222
21. 01 0. 60 16. 35 19. 89 18. 21 12. 67
沿断裂带发现泉水和裂隙水 。部分裂隙形成崩塌壁 。该区属微震区 ,地震基本烈度取 Ⅵ度 。 1. 4 水文地质条件
该区雨量充沛 ,具有降雨集中 、强度大的特点 ,为滑坡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动力条
20
件 。滑坡区地表水主要为古夫河及其支流沙坝沟 ,古夫河自北东流向南西 ,经过坡体前缘 , 形成约长 300 m 、高 8~10 m 的岸坡 。沙坝沟为规模较大的冲沟 ,汇水面积大 ,自后缘贯彻整 个坡体 ,冲刷与渗透对滑坡体稳定极为不利 。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 、裂隙水和岩溶裂隙水 , 以滑带为隔水层 ,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 ,受大气降雨和人工灌溉补给的影响 ,以 泉水和基岩裂隙水的形式排出 。
作者简介 :陈书生 (1983 - ) ,男 ,三峡大学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 ;邮编 :443002 。
19
性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最终导致滑坡形成机制 、破坏方式各不相同 ,宜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具 体分析 。由此看出 ,研究滑坡影响因素对滑坡稳定性评价很有必要 。三峡库区地形条件 、地 质环境复杂 ,是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之一 。沙坝沟滑坡位于三峡库区兴山县古夫 河深渡河村河岸左岸 ,在高阳镇与古夫镇之间 ,209 国道横穿滑坡体 ,前临古夫河是一个松 散土层大型古滑坡 ,其成因复杂 。目前滑坡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局部发生小型崩塌 、碎 石块滚落 ,对过往车辆行人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该滑坡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和稳定性评价具 有重要意义 。介绍了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 、影响因素 、并计算稳定系数进行稳定性评价11 、探槽编号 ;12 、剖面编号 。 图 2 沙坝沟滑坡工程地质平面图

三峡库区水位波动对库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三峡库区水位波动对库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三峡库区水位波动对库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摘要:三峡库区是我国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库区水位的升降波动是诱发水库库岸发生滑坡或不稳定的首要原因,笔者通过地质调查,运用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和模型试验模拟库水位的变化,得出滑坡在库水位变化过程中破坏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水位波动;边坡稳定性;滑坡;模型试验由于地质特性及库区蓄水的原因,三峡库区是地质滑坡及不稳定边坡等地质问题多发地带。

据不完全统计,三峡库区在175m 库水位影响的范围内共有大小滑坡2000 余例,此外各类不稳定边坡的分布十分常见。

自2003 年135 m 蓄水开始,2006年水库蓄水达到156m 以来,绝大多数滑坡在水位逐渐但缓慢上升和稳定蓄水状态下的长时间浸泡的考验并没再次活动。

但三峡大坝基本完工后,三峡水库逐步开始正常且更高水位的蓄水运行,三峡大坝的坝前水位在较短时间内145 m- 175m之间升级波动,水位变化幅度达30 m。

研究发现,三峡库区水位的波动侵蚀了山体,降低了极大多数岩体强度,减轻了岩体有效重力,而且对库岸边坡内地下水位分布有很大影响,特别是水位升降波动过程容易使原己稳定的滑坡再度失稳。

三峡库区蓄水位高,库岸滑坡危害较大,例如:(1)在某些狭窄地带,大量的岩土体甚至山体滑入水库,直接减少了库容,还可能造成坝前坝,影响水资源利用;(2)若突发剧烈滑坡,滑体极速滑入水库,会造成巨大的涌浪,对大坝的安全及电站的运营、库区周边人民安全带来较大威胁。

水库蓄水后会对库区存在的大量滑坡产生不利影响,所以研究库水位的变化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1库区水位波动对库岸滑坡的影响水库蓄水或调度期间,水位相对来说是骤然升降,此时库容水位的变化将直接导致库岸边坡地下水动力场发生变化。

1.1水位上升期空隙水压力作用于库岸边坡如图1在库水位还未上升之前库岸边坡情况,图2表示库水位上升之后库岸边坡情况。

图1 库水位上升之前库岸边坡情况图2 库水位上升之后库岸边坡情况由图1和图2可知,由于库水位的上升,增加了库岸边坡的浮重度区和饱和重度区。

三峡库水升降条件下大石板滑坡变形及稳定性预测

三峡库水升降条件下大石板滑坡变形及稳定性预测

三峡库水升降条件下大石板滑坡变形及稳定性预测王龙【摘要】A large number of ancient landslides revived after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was constructed and impounded, and some new landslides emerged. It has turned out that the fluctuation of reservoir water level is the significant contributing factor of reservoir landslides'formation and deformation according to massive investigation and engineering cases. Take Dashiban landslide for an example, the paper uses FLAC^3D to establish un- derground water models at different impounded stdges and evaluates and predicts its stress and strain, includingvertical .';tress, maximum main stress, minimum main stress, displacement, shear strain increment, and stability. As a result, some hidden relations between the landslide's deformation development trend and reservoir water fluctuation have been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shows the stability of Dashiban landslide is all right at present, but compared to natural, deformation and stability of impounded landslide deteriorated obviously, especially when reservoir water level fallen down,%三峡水库修建蓄水后,大量的古滑坡复活,并形成了一些新滑坡。

三峡库区某滑坡稳定性浅析

三峡库区某滑坡稳定性浅析

三峡库区某滑坡稳定性浅析1 引言三峡库区一直是中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和重灾区之一,库区地处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结合部,跨越鄂中山区峡谷及川东岭谷地带,北屏大巴山、南依川鄂高原。

据历史记载,1030年和1542年,秭归新滩两次滑入长江,曾分别中断航运长达21年和82年[1]。

据不完全统计,自1982年以来,三峡库区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多达70多次,其中规模较大的就有40余次[2]。

三峡库区重庆境内具有一定规模、影响库岸稳定和移民城镇安全的地质灾害点就有1503处,总体积约34.7亿立方米。

湖北境内发现各类崩滑体622处,总体积达13亿立方米,有近8万人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1]。

因此研究三峡库区滑坡在库水位变化条件下的稳定性对保护三峡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 滑坡稳定性计算方法本文中滑坡稳定性计算运用极限平衡法理论,把滑动土体中的土骨架作为研究对象,孔隙中的流体作为存在于土骨架中的连续介质,分析滑动土体中土骨架的力的平衡时要考虑流体与土骨架间的相互作用力,即浮力和渗透力[3]-[5](如图2),该方法简称"规范法"。

采用"规范法"计算滑坡的剩余推力和稳定性系数以此判定斜坡的稳定性。

渗透压力的几何意义是:土条中饱浸水面积与水的重度及水力坡降的乘积,其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与水平向的夹角为。

渗透压力的几何意义是:土条中饱浸水面积与水的重度及水力坡降的乘积,其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与水平向的夹角为。

图3 水下滑块上的水压力对图3当滑块在水下时,均不考虑水压力,条块的重量用浮容重即可。

式中:-水的容重(kN/m3);-岩土体的天然容重(kN/m3);-岩土体的浮容重(kN/m3);-第i计算条块单位宽度岩土体的水位线以上的体积(m3/m);-第i计算条块单位宽度岩土体的水位线以下的体积(m3/m);-第i条块水位线以上天然重量(kN/m);-第i条块水位线以下的浮重度(kN/m);-第i计算条块地面倾角(°),反倾时取负值;-第i计算条块地下水流线平均倾角,一般情况下取侵润线倾角与滑面倾角平均值(°),返倾时取负值;-第计算条块滑动面长度(m);-第计算条块滑动面上岩土体的粘结强度标准值(kPa);-第计算条块滑带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

三峡库岸某堆积层滑坡稳定性分析

三峡库岸某堆积层滑坡稳定性分析

三峡库岸某堆积层滑坡稳定性分析摘要:结合三峡库岸滑坡特点,研究库水位升降工况下三峡库岸某堆积层滑坡的稳定性。

运用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对滑坡进行稳态和瞬态渗流计算,模拟出各工况下滑坡内部地下水位变化,进而进行稳定性计算。

采用Morgenstern- Price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通过计算得出在库水位上升时滑坡稳定性略微升高,当库水位下降时,滑坡稳定性下降。

关键词:库岸堆积层滑坡;二维渗流分析;稳定性计算1 引言三峡工程于2003年6月正式蓄水发电,库区坝前水位将由约65m抬升到135m。

到2009年,三峡水库正常蓄水,最高水位达175m。

由于防洪等需要,目前水位每年将在145~175m之间变动。

库水位变动对库岸滑坡体稳定性的影响受到了广泛关注[1]。

水库形成以后,沿岸地区自然条件将发生显著变化[2]。

水库开始蓄水之后,必然会改变库区边坡地下水的补给、渗流和排泄条件[3],从而影响库岸边坡的稳定性。

本文通过现场调查结合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进行渗流和稳定性计算,对滑坡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

2 滑坡特征滑坡位于重庆市云阳县境内,坐落于长江干流一直支流左岸的斜坡地带。

滑坡平面形态呈圈椅状,两侧以冲沟为界,剖面形态呈凸形(图1,图2)。

滑坡平面形态呈圈椅状,左侧、右侧均以冲沟为界,后缘以基岩陡壁为界,滑坡内外后缘和两侧植被差异大,边界较为清楚,前缘以堆积层与基岩分界为界,目前由于三峡库区蓄水滑坡体前缘部分被长江支流淹没,滑坡整体边界条件较为清楚。

根据前期资料滑坡体前缘高程130m,后缘高程295m,高差165m。

滑坡体主滑方向272°,滑坡长约400m,宽约500m,滑体平均厚度35m,滑坡面积为150×104m2,滑坡体积约525×104m3。

[收稿日期:E-mail:522105706@。

]图1 滑坡全貌图2 滑坡工程地质剖面图该滑坡滑体物质主要为含碎块石粉质粘土。

三峡库区库水消落期某滑坡敏感性及动态稳定性分析

三峡库区库水消落期某滑坡敏感性及动态稳定性分析

三峡库区库水消落期某滑坡敏感性及动态稳定性分析消落期库区涉水滑坡的稳定性受滑带土自身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位变化、坡体结构等多种因素影响,由库水位降低及降雨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较为显著。

以三峡库区某涉水滑坡为例,将传递系数法与地下水浸润线计算公式相结合,对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各因素的敏感性以及滑坡的动态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

结果表明:敏感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内摩擦角、地下水、内聚力;滑坡的动态稳定性随着库水位的下降而降低,其变化速率呈现出先快后缓的特征;利用常规稳定性评价方法的结果偏低。

因此,采用动态评价方法,充分考虑地下水位变化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对于库区涉水滑坡防治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标签:涉水滑坡库水位升降地下水浸润线降雨动态稳定性敏感性0引言滑坡是目前山区最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其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滑带土内摩擦角Φ、滑带土粘聚力c以及水的作用等。

不同水库型滑坡,受内外地质作用的共同结果,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敏感性也随之不同,寻求影响滑坡失稳的主要因素,对其稳定性计算与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当前针对滑坡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已有较多理论成果,如简化Bishop模型法,正交试验法、可靠度分析法等[2-4]。

库水位降低及降雨造成的滑坡体地下水位的波动是动态变化的[1],产生的动水压力以及地下水对滑带土物理力学性质的软化,使滑坡体的稳定性也随之不断的变化。

而目前使用的库区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仅考虑库水位升降或降雨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稳定后的情况,即采用静态的方法进行稳定性评价,忽略了中间过程,这样便使得稳定性评价结果同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从而对防治工程的经济适用性和有效性产生影响[1]。

因此,本文在三峡水库某涉水滑坡已有静态稳定性研究基础上,对该滑坡影响因素的敏感性以及在库水位降低及降雨作用下的动态稳定性作进一步探讨。

1滑坡概况该滑坡为古滑坡堆积体在库水位作用下复活所致,平面形态呈抛物线型,分布高程110~205m,纵长310m,横宽510m,勘察钻孔揭露滑体厚度5.3~40.2m,平均厚度27~35m,面积9.2×104m2,体积225×104m3,主滑方向330°,与坡向基本一致。

三峡库区岸坡稳定性分析

三峡库区岸坡稳定性分析
2 库 岸 稳 定 性 分 析
q一第 i 块滑动 面倾 角 ; 一第 i 条 条块地 下水流 r与水平夹 u 】 角 ;A一 震加速度 ( 地 重力加速度g ); 厶一第 i 条块滑动面 的长度
( ) m
‘ 一孔隙压力比 ,可表示为 :
滑体水下体积×水的容重 滑坡水 F 面积 滑体总体积×滑体容重 2 x滑坡总面积
水位 涨落也将 促使大量 的古 ( )滑坡 岸坡复括 。三峡工程 竣工 老 后 ,正常 蓄水位 15 7 m,并在 1 5 7 m~15 u变动 。因此 , 4 mf ] 治理 该处岸 坡迫在眉睫 。
1 基本地质特征
虑滑坡 体全部、 或前缘部分 块浸湿饱水的情况。 这时, 考虑动水压
兀 = ・ ・ 2 一 + L .

第 块 段 的剩 余下滑 力 传递至 第 + 块 段时 的传递 系数 l
:c s , + 一 i( + 。 n + o ( ~ I snc a )  ̄一 I t l )a
(J=i ).即
岸长45 1m,库 岸总体 呈凸形 ,坡 向20 30,坡度 1 ̄ 5,地 形 9。 1 ̄ 0~3。
( ) 坡土体 计算参数取值 。 2 滑 ① 滑体重度取值 列于表2 。岸坡稳 定性 计算 中,水位 以上取天然 重度 ,水位 以下取 浮重度 ,降 水工况取饱和重度 。
袁 2 滑体 重度 取 值 表
工况六 C 6
自 + 地表荷我 + 动荷 我 + 坝前 水住从 12 重 6m降 至 15 水位 4勘 察 院 ) 广
摘 要 滑坡稳 定性分 析评价是滑坡 地质 灾害 防治论 证的重要基 础 本文分析 了三峡 库 区屈 ×镇岸坡基 本工程 地质特征 ,运 用传 递 系数 法,分析计算库岸在 不同库 水位 及其 变动争件 下的稳定性 ,并提 出 了相 关防活对策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37No.6Nov.2010水文地质工程地质HYDROGEOLOGY &ENGINEERING GEOLOGY 第37卷第6期2010年11月三峡水库水位变动下的库岸滑坡稳定性评价蒋秀玲1,张常亮2(1.中国地质图书馆,北京100083;2.长安大学地质工程系,西安710054)摘要:水库岸坡滑坡稳定性主要受库水位涨落的影响。

由于库区水位变化可概化为二维非稳定流,地下水位变化可采用有限元模拟。

三峡水库正常运行时的水位涨落速度在0.6 4.0m /d 、高程145 175m 之间变化,通过有限元法对库区的马家沟滑坡模拟表明:库水位和滑坡体内的地下水位同步升降,水力梯度很小,因此水位涨落对滑坡的影响主要是浮托力作用。

在此条件下,采用Morgenstern-Price 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计算表明,随着水位上升,滑坡稳定性降低,水位上升到165m 时,稳定性达到最小,水位再上升则稳定性增大,当滑坡完全淹没在水下时的稳定性高于未被淹没的情况,滑坡最终的稳定性按最小稳定系数评价。

关键词:水库;滑坡;水位涨落;地下水中图分类号:P642.22;TU4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665(2010)06-0038-05收稿日期:2010-03-31;修订日期:2010-04-1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2181)作者简介:蒋秀玲(1965-),女,学士,从事中国地质文摘编辑工作。

E-mail :jiangxiuling123110@水位的升降对库岸滑坡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国内外由于库水位涨落引起库岸滑坡的实例很多,Jones 等调查了Roosevelt 湖附近地区1941 1953年发生的滑坡,30%发生在水库水位骤降时期,有49%发生在蓄水初期;日本大约有60%水库滑坡发生在水位骤降时期[1];1963年瓦依昂水库滑坡发生在库水位下降时期;在三峡库区,2003年湖北千将坪滑坡发生在三峡二期蓄水过程中[2]。

本文以三峡库区马家沟滑坡为例。

将库水位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作二维非稳定流,利用数值方法模拟滑坡体内的地下水位随库水位的变化规律,应用Morgenstern-Price 法计算滑坡在各水位状态下的稳定性,得出水位与滑坡稳定性的关系,按最不利稳定状态作为滑坡稳定性判别的依据,并做出抗滑设计方案。

1马家沟滑坡概况马家沟滑坡位于吒溪河左岸的马家沟沟口处,距长江支流吒溪河河口(秭归归州镇)2.1km 。

2003年长江三峡水库蓄水至135m 后的3个月内,滑体后缘出现了1条长20m ,宽3 5cm ,局部达10cm 的拉张裂缝。

其后拉裂变形趋于稳定,没有进一步发展。

这说明该滑坡的稳定性对水库蓄水有敏感的反映,在水位继续升高或下落时,有复活的可能性。

该滑坡体上有居民47户,132人,耕地和林地320亩。

据估算,该滑坡一旦滑动,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422万元,间接损失1439万元,人员伤亡或也难免。

由于该滑坡前缘淹没在水下,三峡水库水位在145 175m 之间变化,涨落幅度达30m ,水位涨落对该滑坡稳定性的影响是研究的核心问题。

马家沟滑坡区外围出露侏罗系遂宁组(J 3s )地层,岩性为中厚层灰白色长石石英质细砂岩和褐红色薄层粉砂质泥岩互层,岩层倾向为270 290ʎ,倾角25 30ʎ,与滑坡主滑方向接近,岩体破碎,裂隙发育。

马家沟滑坡发育在一个巨型老滑坡堆积体前缘,该巨型滑坡为一顺层基岩滑坡,堆积体覆盖了吒溪河左岸的马家沟下游左侧的半个山体,高程自沟底到330m 处,面积约5km 2,体积超过2ˑ108m 3。

滑坡顶部是一个巨大的反坡台地,台地面积约1.5km 2,台地上人工堆坝成湖。

老滑坡的堆积体由紫红色泥岩碎屑夹巨大的块石组成,接近地表有一层3 5m 厚的褐红色残积粘土夹块石。

老滑坡的滑动时间不详,但从滑坡体上有稳定的残积土判定,至少发生在中更新世以前。

在该老滑坡体前缘坡面上,即坡顶台地边缘以下,形成了3个局部复活的滑坡。

其中位于马家沟上游的2处滑坡在三峡水库蓄水位以上,堆积体滑落至沟底,没有进一步滑移的空间,现场调查分析可以确定是稳定的。

马家沟沟口处的一处滑坡前缘直接伸入咤溪河中,马家沟滑坡指的就是该次级滑坡。

马家沟滑坡平面形态总体呈舌形展布,滑体主滑方向290ʎ。

南北侧以冲沟为边界;后缘以形成的裂缝为边界,高程280m ,30 35ʎ。

前缘为高度30第6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39·45m的陡坎,形成临空面,剪出口淹没于135m水位下,伸入吒溪河中,前缘高程130m,高差150m,整体坡度为15ʎ。

滑体宽度为150m,纵向长度538m,厚度8.9 17.5m,滑体体积127.8ˑ104m3。

图1马家沟滑坡平面图Fig.1Plane map of the Majiagoulandslide图2马家沟滑坡主滑面图Fig.2The main section of the Majiagou landslide滑坡体的物质分为两层,上层为3 5m厚的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夹碎石,下部为块石,夹风化破碎的泥岩,泥岩风化后成为粘土状,厚度8 11m,其中块石大小不均匀,成棱角状或次棱角状,泥充填其中。

滑坡体物质结构松散,局部架空,透水性强。

滑带土主要由泥化的泥岩夹少量砂岩碎石组成,厚度0.5 0.8m,探槽和探井中能观察到粉砂质泥岩中形成的滑动带,滑带为挤压破碎的泥化物质,滑带面内有磨光面和擦痕。

滑带上有一层滞水,探井中在此处可以观察到地下水溢出,钻孔中也揭露该层位有一层滞水,在滑体东侧边界该层水在地表以下降泉的形式出露,由于滑坡体和滑床物质成分接近,该层滞水也作为判定滑带的重要标志。

滑床物质与滑体类似,由碎块石夹风化破碎泥岩组成,滑坡体上所有钻孔都没有揭露到完整基岩,说明老滑坡规模大、滑面深,马家沟滑坡仅仅是老滑体前缘一个次级滑坡的再次复活。

·40·蒋秀玲,等:三峡水库水位变动下的库岸滑坡稳定性评价2010年2库水位变动引起的滑坡地下水位的变化当滑坡以外的水库水位发生变化时,滑坡内的地下水位会发生相应波动,由此会影响到滑坡的稳定性。

地下水位的变化一般会滞后于库水位的变化,其变化的动态过程与坡体岩土的渗透性和库水位涨落速率有关。

库水位对地下水的影响可概化为二维非稳定流问题,由于滑坡体土的含水量高,没有考虑土的非饱和特性,并认为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渗透系数相等。

采用MEDAS 公司的GTS 软件对地下水变化模拟计算,求得各时刻H =0的高程,即0水头线代表地下水位线,再根据该水位做滑坡稳定性计算。

在渗流计算中,最主要的参数是渗透系数。

为了确定滑坡各岩土层的渗透性,现场在6个钻孔中共做了6段/次注水试验。

结果表明,粉质粘土的渗透系数为1.38ˑ10-5cm /s ,为弱透水层,块石土和含块石粉质粘土的渗透系数为1.52 0.006cm /s ,为强透水岩土层。

渗透性越低,对滑坡稳定性越不利,在此按最不利情况取值,即渗透系数k 取10-5cm /s 模拟。

三峡水库坝前水位在145 175m 之间波动,水库水位变幅为30m 。

水位涨落速率最低约0.6m /d ,最高4.0m /d 。

水位变化速度越大,对滑坡稳定性越不利,因此取最不利的情况,即v =4.0m /d 模拟。

首先考察库水位按4m /d 连续升降的模拟结果。

上升时起始水位为145m 静水位,按每上升3m 给出一次地下水位的模拟结果。

随着库水位的抬升,地下水位同步上升,潜水面倾向坡内,库水位越高,地下水位坡度越大,最大坡率出现在库水位刚上升到175m ,而且靠近坡外处的地下水位坡度平缓,向坡内稍变陡,如图3(a );当库水位稳定在175m 时,地下水位坡度趋于平缓。

下降时起始水位为175m 静水位,随着库水位的下降,地下水位同步下降,潜水面倾向坡外,库水位越低,地下水位坡度越大,最大坡率也出现在库水位刚下降到145m ,而且靠近坡外处的地下水位坡度平缓,向坡内稍变陡,如图3(b ),当库水位稳定在145m 时,地下水位坡度趋于平缓。

将库水位在不同高度的地下水位线模拟结果综合在一张图上(图4),可以看出,由于滑坡体和滑床具有统一的潜水面,结果显示出潜水位坡率随着远离坡面而增大。

而且在所有情况下,滑体范围内地下水位都很平缓,几乎和库水位同步升降。

因此模拟结果表明,库水位升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下水位的涨落,由于图3渗透系数k =10-5cm /s ,水位变化速度v =4m /d 时的地下水位模拟结果Fig.3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groundwaterlevel as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k =10-5cm /s and the rate of the water level change v =4m /d3库水位变动下滑坡的稳定性根据实验结果,参考当地实际资料,滑坡稳定性计算参数取值如下:滑体重度为:天然重度21.4kN /m 3饱和重度22.2kN /m 3;滑带强度参数:饱和状态下c =10kPaφ=14ʎ稳定性计算方法采用Morgenstern-Price 法,根据对水库水位变动对地下水的影响模拟结果,水库对滑坡的影响主要是浮力作用,动水压力很小,此时的浮力相当于边界孔隙水压力的合力。

为了简化计算,将滑体重度地下水位以下部分按有效重度计算。

计算主断面2-2ᶄ的分条如图5,按库水位为130m 、135m 、140m 、145m 、150m 、155m 、160m 、165m 、第6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41·图4渗透系数k =10-5cm /s ,水位升、降速度v =4m /d 时,各时段的地下水位模拟结果Fig.4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groundwater level as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k =10-5cm /s and the rate of water level up and down v =4m /d170m 和175m 时计算滑坡稳定性,其中130m 时滑坡在水位以上,根据计算结果绘出库水位与滑坡稳定系数的关系如图6。

由于135m 水位时,仅滑坡前缘极小一部分被水浸没,因此其稳定系数与未浸水时很接近。

自135m 到165m 之间,滑坡稳定性随着库水位的上升而降低,当库水位上升到170m 时,稳定系数开始增大。

一般认为库水位上升和下降都会导致滑坡稳定性降低,实际上会因滑坡的具体特征而异。

就此滑坡而言,滑坡下部滑动面缓,为抗滑段;而中上部滑动面陡,为下滑段。

当抗滑段被水浸没时,滑体有效重量减小,抗滑力和下滑力都会减小,但抗滑力相对下滑力减小得多,因此稳定系数减小;当库水浸没到下滑段时,但下滑力相对抗滑力减小得多,稳定系数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