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正式版

合集下载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范文(二篇)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范文(二篇)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范文火灾是指发生在建筑物、森林、草原、工厂等地方的突发性火灾事故。

火灾的分类包括建筑物火灾、森林火灾、草原火灾、工厂火灾等,这些火灾造成的危害也不可小觑。

建筑物火灾是最常见的一种火灾,它指的是发生在各类建筑物内的火灾事故。

建筑物火灾的危害范围广泛,不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对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影响。

例如,一旦发生在宿舍楼或学校内的火灾,由于人员密集,火势迅速蔓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甚至造成重大社会负面影响。

此外,建筑物火灾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对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森林火灾是指发生在森林、林区或木材堆积场等地方的火灾。

森林火灾的危害范围巨大,一旦发生火灾,由于通常处于人迹罕至的地理环境中,往往难以及时发现和扑灭。

火势蔓延迅速,很难控制,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森林火灾还会破坏生态平衡,破坏植被和动物栖息地,损害自然环境,造成土地荒漠化,导致水源减少,对地方经济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草原火灾是指发生在大面积草原或草地上的火灾。

草原火灾的危害范围较大,一旦发生火灾,由于草地燃烧迅速,火势蔓延迅速,往往很难及时扑灭。

火灾不仅可能导致极大的经济损失,破坏农田、牧场和农产品,还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影响气候和水源,引发土壤侵蚀和沙漠化。

此外,草原火灾还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人员伤亡和社会影响。

工厂火灾是指发生在工厂、仓库、厂房等场所的火灾。

工厂火灾的危害范围巨大,一旦发生火灾,由于工厂内通常存放有易燃物质和大量产品,火势蔓延迅速,并可能释放出有毒气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此外,工厂火灾还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对当地经济造成严重的冲击。

总之,火灾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灾害,无论是建筑物火灾、森林火灾、草原火灾还是工厂火灾,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对环境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预防火灾和加强火灾扑救工作至关重要,需要加强公众的防火意识,加强火灾防控系统建设,提高火灾应急救援能力,构建起保障人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防火体系。

(整理)火灾的定义及危害

(整理)火灾的定义及危害

第一节火灾的定义及危害一.火灾的定义国家标准《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GB5907-86)中将火和火灾定义为:火是以释放热量并伴有烟或火焰或两者兼有为特征的燃烧现象。

火灾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也就是说,凡事失去控制并造成了人身和(或)财产损害的燃烧现象,均可称为火灾。

二.火灾的危害火,给人类带来文明进步、光明和温暖。

但是失去控制的火,就会给人类造成灾难。

火灾是各种自然与社会灾害中发生概率最高的一种灾害,给人类的生活乃至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据联合国世界火灾统计中心提供资料,目前全世界每年发生的火灾次数高达6.5万~7.5万人。

可以说从远古到现代,从蛮荒到文明,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同火灾作斗争。

火对人类具有利与害的两重性,人类自从掌握了用火的技术以来,火在为人类服务的同时,却又屡屡危害成灾。

火灾的危害十分严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毁坏财产,易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凡是火灾都要毁坏财物。

火灾,能烧掉人类经过辛勤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使城镇、乡村、工厂、仓库、建筑物和大量的生产、生活资料化为灰烬;火灾,可将成千上万个温馨的家园变成废墟;火灾,能吞噬掉茂密的森林和广袤的草原,使宝贵的自然资源化为乌有;火灾,能烧掉大量文物、古建筑等诸多的稀释瑰宝,使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毁于一旦。

另外,火灾所造成的间接损失往往比直接损失更为严重,这包括受灾单位自身的停工、停产、停业,以及相关单位生产、工作、运输、通讯的停滞和灾后的救济、抚恤、医疗、重建等工作带来的更大的投入与花费。

至于森林火灾、文物古建筑火灾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损失,更是难以用经济价值计算。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多,火灾给人类造成的财产损失也越来越巨大。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火灾总量和损失降低,20世纪50年代我国平均每年发生火灾6万起,火灾直接损失平均每年约0.6亿元。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火灾直接经济损失也相应增加,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年平均火灾损失从1.4亿元上升到3.2亿元。

2024年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

2024年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

2024年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
火灾的定义:火灾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由于燃料与氧气充分接触,引发的明火或热能释放,持续迅速蔓延并导致物质燃烧的现象。

火灾的分类:根据火灾发生的场所和起因,火灾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住宅火灾:发生在居民住宅内的火灾,可能由于电气设备故障、明火等原因引起。

2. 商业火灾:发生在商业场所如商店、办公楼、餐厅等的火灾,可能由于用电设备故障、烹饪事故等引起。

3. 工业火灾:发生在工厂、仓库等工业场所的火灾,可能由于设备故障、化学物品泄漏等引起。

4. 森林火灾:发生在森林、林地等自然环境中的火灾,可能由于雷击、人为疏忽等原因引起。

火灾的危害:火灾带来的危害主要包括:
1. 人员伤亡:火灾会造成人员的伤亡甚至死亡,特别是当火灾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地区时,可能造成严重的伤害和死亡。

2. 财产损失:火灾会摧毁建筑物和财物,给个人和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3. 环境破坏:火灾释放出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对大气、土壤和水资源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4. 社会影响:火灾会引起社会的恐慌和不安,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在预防火灾方面,应加强火灾安全教育、落实火灾预防措施,确保安全疏散通道畅通等。

在火灾发生时,应及时报警,采取适当的灭火器材和逃生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火灾的基本概念

火灾的基本概念

火灾的基本概念火灾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事故,它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关火灾的新闻,但是很多人对火灾的基本概念并不了解。

本文将介绍火灾的定义、分类、成因、预防和应对措施等方面的基本概念。

一、火灾的定义火灾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燃物质在氧气的存在下发生燃烧,并且无法自行熄灭的现象。

火灾是一种化学反应,它需要三个元素:可燃物、氧气和热源。

只有这三个元素同时存在时,才会发生火灾。

二、火灾的分类根据火源的不同,火灾可以分为自然火灾和人为火灾两种类型。

1.自然火灾自然火灾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火灾,如雷击、山火、林火等。

自然火灾通常发生在山区、森林等地区,由于气温高、空气干燥等原因容易引发。

2.人为火灾人为火灾是指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火灾,如电器故障、明火不慎等。

人为火灾通常发生在居民区、商业区等地区,由于人们的不注意或不当使用电器等原因而引发。

三、火灾的成因火灾的成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气故障电器故障是引发火灾的常见原因之一。

如电线老化、短路、过载等问题都可能导致电器着火。

2.明火不慎明火不慎是指在使用明火时不注意安全,如烟头乱扔、炉子没有关好等。

这种情况容易引发火灾。

3.化学反应一些化学物质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燃烧反应,如氧化剂和还原剂混合在一起就会产生火花,容易引发爆炸或大面积着火。

4.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也是引发火灾的原因之一,如雷击、地震等都可能引发火灾。

四、火灾的预防预防火灾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加强电器安全管理对于老旧电线、插头等进行及时更换和维修,避免电器过载等问题。

2.禁止随意使用明火在家庭和公共场所中禁止吸烟、乱扔烟蒂等行为。

3.正确存放易燃品易燃品应该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并且要远离明火和热源。

4.加强消防设施建设在公共场所和住宅区域中加强消防设施建设,如安装消防栓、消防器材等。

五、火灾的应对措施如果发生了火灾,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报警求助第一时间报警求助,通知消防部门前来扑救。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正式版)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5205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正式版)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火灾是灾害的一种,导致火灾的发生既有自然因素,又有许多人为因素。

掌握火灾的定义、分类及其危害特性,是了解火灾规律、研究如何防范火灾的基础。

一、火灾的定义根据国家标准《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GB5907,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二、火灾的分类根据不同的需要,火灾可以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一)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类按照国家标准《火灾分类》 GB/T4968-2008的规定,火灾分为A、B、C、D、E、F六类。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氢气、乙炔等。

D.类火灾:金属火灾。

如钾、钠、镁、钛、锆、锂等。

E.类火灾:带电火灾。

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火灾是灾害的一种,导致火灾的发生既有自然因素,又有许多人为因素。

掌握火灾的定义、分类及其危害特性,是了解火灾规律、研究如何防范火灾的基础。

一、火灾的定义根据国家标准《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GB5907,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二、火灾的分类根据不同的需要,火灾可以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一)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类按照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T4968-2008的规定,火灾分为A、B、C、D、E、F六类。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氢气、乙炔等。

D.类火灾:金属火灾。

如钾、钠、镁、钛、锆、锂等。

E.类火灾:带电火灾。

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如变压器等设备的电气火灾等。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二)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分类依据国务院2007年4月6日颁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493号)中规定的生产安全事故等级标准,消防部门将火灾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①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②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③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④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常用消防安全常识(三篇)

常用消防安全常识(三篇)

常用消防安全常识消防安全常识是指一系列关于防火、灭火、逃生等消防安全方面的知识,掌握这些常识对于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提高人们的火灾防范意识以及提高灭火自救能力非常重要。

以下是常用的消防安全常识,详述如下:一、火灾的定义和危害1. 火灾的定义:火灾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在氧气的存在下发生自燃、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和光的现象。

2. 火灾的危害:火灾会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的危害,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经济发展受阻等。

二、火灾的成因和分类1. 火灾的成因:火灾的成因主要包括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包括火源操作不当、明火烟火等;自然原因包括雷击、自然灾害等。

2. 火灾的分类:火灾根据燃烧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和可燃尘埃四类。

三、火灾的传播途径1. 火焰传播:火焰传播是指火灾通过可燃物表面的燃烧,向四周扩散。

火焰传播有自由火焰传播和局部火焰传播两种方式。

2. 辐射传播:火灾会产生大量热量,热量会以辐射的形式传至周围,使周围物体变热,从而引发新的火灾。

3. 导热传播:火灾中,燃烧物与周围的可燃物通过直接接触,使周围物体也发生燃烧。

4. 对流传播:火灾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燃烧产物,通过对流作用,将烟雾和燃烧产物向上推进,影响到上方的物体。

四、预防火灾的常识1. 定期检查电器设备:定期检查家庭和办公场所的电器设备,确保电器设备没有老化、短路等问题。

2. 室内禁止乱扔可燃物:室内禁止乱扔可燃物,特别是易燃物品,如纸张、布料、火柴等。

3. 禁止在床上吸烟:床上吸烟容易引发火灾,禁止在床上吸烟是预防火灾的重要措施之一。

4. 禁止乱拉高空线路:禁止在高层建筑或低层楼房的窗外乱拉高空线路,以防线路触电引起火灾。

5. 定期清理防火通道:保持防火门、防火通道畅通无阻,以便在火灾发生时顺利疏散。

六、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1. 灭火器的选择:根据不同的火灾类型选择合适的灭火器,常见的灭火器有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水冷式灭火器等。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
火灾,是指火焰及火势控制不住的一种现象。

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常常造成巨大的财物损失和人员伤亡。

为有效预防火灾,需要对火灾进行分类和深入研究其危害。

一、火灾的分类
1.按照起因分类
自然火灾:如山林火灾、草原火灾、沙漠火灾等。

人为火灾:如电器起火、燃气泄漏等。

2.按照火源分类
电器火灾:如电器开关、电线短路引起的火灾等。

气体火灾:如煤气泄漏引起的火灾等。

3.按照空间分类
建筑火灾:如住宅、商场、工厂等区域内的火灾等。

交通火灾:如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内部的火灾等。

二、火灾的危害
1.物质财产损失。

火灾是在燃烧物质中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和火焰,会将周边的物质和建筑物烧毁或损坏,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

2.人员伤亡。

火灾时产生的浓烟、有毒气体和高温等因素可能直接危害人的生命和身体健康,导致人员伤亡。

3.社会影响。

火灾会引发社会恐慌,降低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三、火灾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1.建立消防设备。

建筑、场所等应装有灭火器、喷水器、自动喷水系统等消防设备,可在火灾发生时控制和扑灭火源。

2.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火灾的预防方法和处理技能,提高公众的火灾意识和消防能力。

3.规范使用电器。

使用电器时应保证相关设备安全可靠,避免不当使用或使用过度带来的安全隐患。

4.定期演练应急处理方案。

建立火灾预防与应急处理方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
正式版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火灾是灾害的一种,导致火灾的发生既有自然因素,又有许多人为因素。

掌握火灾的定义、分类及其危害特性,是了解火灾规律、研究如何防范火灾的基础。

一、火灾的定义
根据国家标准《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 GB5907,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二、火灾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需要,火灾可以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一)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类
按照国家标准《火灾分类》
GB/T4968-2008的规定,火灾分为A、B、C、D、E、F六类。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氢气、乙炔等。

D.类火灾:金属火灾。

如钾、钠、镁、钛、锆、锂等。

E.类火灾:带电火灾。

物体带电燃烧
的火灾。

如变压器等设备的电气火灾等。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二)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分类
依据国务院20xx年4月6日颁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493号)中规定的生产安全事故等级标准,消防部门将火灾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①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②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
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③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④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三、火灾的危害
(一)危害生命安全
建筑物火灾会对人的生命安全构成严
重威胁。

一场大火,有时会吞噬几十人、甚至几百人的生命。

据统计,2010~20xx 年,全国共发生火灾40.93万起,造成3242人死亡、1720人受伤,年均较大以上火灾60余起。

20xx年12月25日,河南省洛阳东都商厦火灾,致309人死亡。

20xx 年6月3日,吉林省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火灾,造成120人遇难、77人受伤。

建筑物火灾对生命的威胁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建筑物采用的许多可燃性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在起火燃烧时产生高温高热,对人员的肌体造成严重伤害,甚至致人休克、死亡,据统计,因燃烧热造成的人员死亡约占整个火灾死亡人数的近1/4。

其次,建筑材料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的一氧
化碳、氰化物等有毒烟气,吸入后会产生呼吸困难、头痛、恶心、神经系统紊乱等症状,威胁生命安全。

在所有火灾死亡的人中,约有3/4的人系吸入有毒有害烟气后直接导致死亡。

再次,建筑物经燃烧,达到甚至超过了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导致建筑整体或部分构件坍塌,造成人员伤亡。

20xx年11月3日,湖南省衡阳市衡州大厦火灾,由于燃烧时间长,建筑构件本身存在问题,最终建筑物坍塌,20名消防员牺牲。

(二)造成经济损失
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以建筑火灾为主。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火灾使建筑物化为灰烬,甚至因火势蔓延而烧
毁整幢建筑物内的财物。

20xx年12月21日,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桥南市场发生特大火灾,过火建筑面积83276㎡,直接财产损失1.876亿元。

其次,建筑物火灾产生的高温高热,将造成建筑结构的破坏,甚至引起建筑物整体倒塌。

如20xx年9月11日美国纽约世贸大厦,因飞机撞击后酿成大火,最后建筑垮塌。

第三,建筑火灾产生的流动烟气,将使远离火焰的财物特别是精密电器、纺织物等受到侵蚀,甚至无法再使用。

第四,扑救建筑火灾所用的水、干粉、泡沫等灭火剂,不仅本身是一种资源损耗,并且将使建筑内的财物遭受水渍、污染等损失。

第五,建筑火灾发生后,因建筑修复重建、人员善后安置、生
产经营停业等,会造成巨大的间接经济损失。

(三)破坏文明成果
一些历史保护建筑、文化遗址一旦发生火灾,除了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大量文物、典籍、古建筑等诸多的稀世瑰宝面临烧毁的威胁,这将对人类文明成果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1923年6月27日,原北京紫禁城(现为故宫博物馆)内发生火灾,将建福宫一带清宫贮藏珍宝最多的的殿宇楼馆烧毁,史料记载,共烧毁金佛2665尊、字画1157件、古玩435件、古书11万册,损失难以估量。

1997年6月7日,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坦贾武尔镇一座神庙发生火灾,使这座建于公元11
世纪的人类历史遗产付之一炬。

1994年11月15日,吉林省吉林市银都夜总会发生火灾,火势蔓延到相邻的博物馆,使7000万年前的恐龙化石以及其它大批珍贵文物毁于一旦。

(四)影响社会稳定
从许多火灾案例来看,当学校、医院、宾馆、办公楼等公共场所发生群死群伤恶性火灾,或涉及粮食、能源、资源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建筑发生大火时,极可能在民众中造成心理恐慌。

家庭是社会细胞,普通家庭生活遭受火灾的危害,也将在一定范围内造成负面影响,损害群众的安全感,影响社会的稳定。

(五)破坏生态环境
安全生产系列| Production Template 编号:SMP-WJ01-54火灾的危害不仅表现在毁坏财物、残害人类生命,而且还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如森林火灾的发生,会使大量的动植物灭绝,环境恶化,气候异常,干旱少雨,风暴增多,水土流失,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引发饥荒和疾病的流行,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0xx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事故产生的主要污染物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物进入松花江,引发严重水体污染事件。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页码11 /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