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及现状

合集下载

电子束显微技术的最新发展

电子束显微技术的最新发展

电子束显微技术的最新发展电子束显微技术是一种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它可以通过聚焦束发射出高速电子,在样品表面扫描形成图像。

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纳米技术、生物医学、化学等领域,其在样品表面的细节和局部结构上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并且可以进行表面形貌、成分分析、晶格结构等微观特征的观察和研究。

目前,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束显微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和改进,其发展呈现以下几个方面:一、多流束技术多流束技术采用多束电子束,扫描样品的同时可以得到多种类型的信号,如电荷或载流子浓度分布,射线释放分析等。

这项技术可以在不损失分辨率和分析能力的情况下提高扫描速度,扩大扫描范围,既提高了数据获取效率,又为多物理量测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二、低温电子显微技术低温电子显微技术是一种非常新的电子束显微技术。

其可以利用冷阴极产生低能量的电子束,通过调节加速电压来控制电子束的入射能量。

这项技术可以使样品得到更好的保护,从而在更低的温度下被观察,采集出具有更高原位分辨率的高质量样品图像。

三、3D显微成像技术3D显微成像技术利用电子束成像和计算机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层层扫描,形成三维图像。

与传统电子束扫描显微镜相比,3D显微成像技术可以在观察样品的全过程中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四、准分子检测技术准分子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电子束显微技术,它能够利用分子的自然振动频率来产生信号,并在产生的信号上提高电子束显微的分辨率。

与常规电子束成像技术相比,准分子检测技术可以通过自身特征鲜明、突出,来实现无标记的分子结构成像和化学成分检测。

总之,电子束显微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改进已经给科学研究和产业开发提供了更加精细、迅速和准确的手段。

电子束扫描显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世界的越来越精细微观,也让许多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变得更为先进,更好地填补了许多材料研究和科普教育方面的空白。

显微镜的发展现状

显微镜的发展现状

显微镜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显微镜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呈现出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进展。

这些进展包括图像分辨率的提高、成像速度的加快、设备大小的缩小以及功能的多样化等方面。

首先,图像分辨率的提高是显微镜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改进光学元件的设计和制造工艺,研究人员成功地提高了显微镜系统的分辨率。

现在,许多先进的显微镜可以实现纳米级甚至亚纳米级的分辨率,使得研究人员能够观察到更加微观的结构和细节,如蛋白质分子、细胞器官等。

这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加精确和细致的工具。

其次,成像速度的加快也是显微镜技术发展的一个关键方面。

过去,显微镜需要较长的曝光时间才能获得清晰的图像,限制了实时观察和快速数据采集的能力。

然而,随着新型的探测器和成像技术的出现,现代显微镜能够以极快的速度进行成像,从而实现对生物过程和动态变化的实时监测。

这对于研究人员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们能够捕捉到物质在短时间内的变化,为了解生命的基本机制提供了关键的线索。

第三,显微镜设备的体积和重量也得到了显著的减小,使得其在实验室和现场应用中更加灵活和便携。

传统的显微镜通常体积庞大、笨重,只能在实验室或专用场所使用,而现在的显微镜则多为便携式设计,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观察。

这使得科研人员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用显微镜,例如野外、医院、博物馆等,从而为应用研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最后,显微镜的功能也得到了更大的扩展。

除了传统的光学显微镜,现在还出现了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多种显微镜类型。

这些不同类型的显微镜具有不同的成像原理和应用领域,可以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

例如,电子显微镜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领域,而荧光显微镜则用于生物领域的细胞成像和标记。

总之,显微镜技术的发展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推进。

随着图像分辨率的提高、成像速度的加快、设备大小的缩小和功能的多样化,显微镜成为了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相信将来,显微镜技术还会继续取得新的突破,为人类探索微观世界带来更多的惊喜。

2024年透射电子显微镜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透射电子显微镜市场发展现状

透射电子显微镜市场发展现状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TEM)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高分辨率显微镜,可以观察物质的原子级结构和纳米级细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透射电子显微镜市场在过去几年里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市场概览透射电子显微镜市场按照产品类型分为传统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两大类。

传统透射电子显微镜主要应用于材料科学、生物学和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可以观察和分析材料的晶体结构、原子排列和组成成分;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则是基于传统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技术进步,可以实时观察样品表面的原子级细节,并能用于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研究。

全球透射电子显微镜市场在过去几年里保持稳定增长。

市场的增长主要受到科学研究领域对高分辨率显微镜的需求驱动。

此外,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涵盖了材料科学、纳米科技、生物医学和能源等多个领域。

这些因素都促使透射电子显微镜市场保持稳定增长,预计未来几年里这一趋势将继续。

市场驱动因素透射电子显微镜市场的快速发展可以归因于以下几个主要因素:1.科研领域的需求增加:科学研究领域对高分辨率显微镜的需求不断增加,以满足对材料和纳米结构进行精确观察和分析的要求。

2.尖端技术的不断进步: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技术不断创新和改进,使得其分辨率和成像能力大幅提升,从而获得更准确的数据和图像结果。

3.应用领域的扩展:透射电子显微镜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纳米科技和能源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为市场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市场挑战尽管透射电子显微镜市场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1.高昂的价格:透射电子显微镜属于高端科研设备,价格昂贵,导致部分科研机构和实验室无法负担。

2.技术门槛较高: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操作和维护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可能需要专门培训和经验,限制了一部分潜在用户的使用。

3.竞争加剧:透射电子显微镜市场竞争激烈,存在多个国内外制造商和品牌,对企业来说,如何在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是一个挑战。

论文-电子显微镜技术发展综述

论文-电子显微镜技术发展综述

电子显微镜技术发展综述12中医五1班姚子昂20120121043摘要:本文论述了电子显微镜的发展现状及历史,介绍了目前较为先进的数种电子显微镜的结构、原理以及其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对其在组织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子显微镜;组织学研究引言:显微技术是一门对于物质微小区域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显微形貌观察、微观结构测定的一门专门的显微分析技术。

20世纪30年代,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发明标志着电子显微技术的诞生,人们可以进一步地研究物质的超微结构。

电子显微技术在普通光学显微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了人们的观测视野,在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科学领域。

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电子显微技术推进了组织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因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

一、电子显微镜技术1.1电子显微镜的定义与组成电子显微镜,简称电镜,是根据电子光学原理,用电子束和电子透镜代替光束和光学透镜,使物质的细微结构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数下成像的仪器[1]电子显微镜由镜筒、真空装置和电源柜三部分组成。

镜筒主要有电子源、电子透镜、样品架、荧光屏和探测器等部件,这些部件通常是自上而下地装配成一个柱体。

①电子透镜:用来聚焦电子,是电子显微镜镜筒中最重要的部件。

一般使用的是磁透镜,有时也有使用静电透镜的。

它用一个对称于镜筒轴线的空间电场或磁场使电子轨迹向轴线弯曲形成聚焦,其作用与光学显微镜中的光学透镜(凸透镜)使光束聚焦的作用是一样的,所以称为电子透镜。

光学透镜的焦点是固定的,而电子透镜的焦点可以被调节,因此电子显微镜不象光学显微镜那样有可以移动的透镜系统。

现代电子显微镜大多采用电磁透镜,由很稳定的直流励磁电流通过带极靴的线圈产生的强磁场使电子聚焦。

②电子源:是一个释放自由电子的阴极,栅极,一个环状加速电子的阳极构成的。

阴极和阳极之间的电压差必须非常高,一般在数千伏到3百万伏之间。

它能发射并形成速度均匀的电子束,所以加速电压的稳定度要求不低于万分之一。

电子显微镜的发展与应用

电子显微镜的发展与应用

电子显微镜的发展与应用电子显微镜是一种现代高科技仪器,它通过聚集电子束对材料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是材料科学、物理学等领域中最常用的分析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电子显微镜的历史、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方面进行介绍。

一、电子显微镜的历史电子显微镜是现代显微镜技术中的一种新型仪器,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末期。

当时人们开始尝试用电子束来取代光束观察物体的微小结构,以期获得更高分辨率的成像效果。

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电子显微镜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改善电子源的性能,例如提高电子束的能量和亮度,使得电子束更容易穿透厚样品。

2. 发展各种种类的探针,例如扫描探针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衍射电子显微镜等,不同的探针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3. 发展样品制备技术,例如离子切割技术、冷冻切片技术、金属薄膜制备技术等,这些技术可提高样品的表面平整度和断面质量,从而获得更高质量的显微图像。

二、电子显微镜的原理电子显微镜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电子束与样品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各种信号(例如散射、透射、反射等信号),通过探针来探测这些信号从而获得目标物体的显微结构信息。

下面我们来分别介绍以下两种常用的电子显微镜:1. 透射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原理与传统光学显微镜类似,通过透射样品的电子束来获得样品内部结构的信息。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通常可以达到0.1nm左右,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显微镜之一。

它适用于物质结构的研究,例如晶体学、材料学等领域。

2. 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则是利用电子束的散射、反射信号来获取材料的表面形貌和组成信息。

其分辨率可以达到纳米级别,具有高度的表面灵敏度。

扫描电子显微镜适用于纳米材料、生物样品以及矿物材料等领域的研究。

三、电子显微镜的技术特点电子显微镜的技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远远高于光学显微镜,可以达到亚纳米级别,从而获得更为细节的结构信息。

电子显微镜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电子显微镜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电子显微镜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电子显微镜(EM)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物理学和生物学工具,它通过对样本进行高分辨率扫描,能够获得有关材料性质和结构的详细信息。

由于其卓越的分辨率和探测能力,EM在材料科学、纳米科技、生物医学、地球科学及其他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EM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兴技术将使得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微观世界。

1、传统电子显微镜技术传统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是最早出现的EM类型,它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

该技术使用电子束将样品透过一个薄层(通常是超薄金属层)进行成像。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辨率在不断提高,从1970年代的0.5nm提高到了现在的0.05nm左右。

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的最大缺点是需要研究的样品必须足够薄,这一点使得样品制备成了透射电子显微镜中最大的困难。

另一种常见的传统电子显微镜是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它可以在样品表面扫描电子束,然后利用信号处理和计算机技术获得我们感兴趣的像。

SEM 最大的优势是它可以成像时间稍长一点。

2、近年来的新兴电子显微镜技术(a) 3D - EM3D-EM是一种非常新的EM技术,它能够将细胞结构的三维模型可视化。

通过对厚样品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3D-EM能够捕获样品的三维图像,同时保持高分辨率。

近年来,包括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在内的许多机构都已经开始使用3D-EM技术研究神经元、脑组织和其他细胞结构。

(b) 低温电子显微镜低温电子显微镜使用冷冻技术将样品冻结之后进行成像,这种技术的主要优势是,它能够保持活体样品的形状和状态。

该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中,特别是用于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c) 时间分辨电子显微镜时间分辨电子显微镜是一种可以拍摄静止和运动物体的EM技术。

通过快速扩散、捕捉和显影电子束,时间分辨电子显微镜能够非常精确地捕捉材料中的化学反应以及微观颗粒的动态变化。

这种技术在研究动态变化类研究中很有用。

电子显微镜的应用与发展

电子显微镜的应用与发展

电子显微镜的应用与发展在科学技术领域,电子显微镜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可以将对象放大到超出人眼视界的范围,让人们看到平常看不到的微观世界。

它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包括材料科学、生物学、化学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电子显微镜的应用与发展。

一、电子显微镜的基本原理电子显微镜是一种利用电子束代替光束的显微镜,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高能电子束与样品的原子间作用相互作用,获得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影像。

电子显微镜通常分为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两类。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的电子束穿过薄样品,被二极管或磁透镜集中,聚焦并投射到荧光屏或探测器上形成像。

透射电子显微镜由于其较高的分辨率能够观察到样品的内部结构,因此在材料科学、生物学等领域广泛应用。

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则是通过电子束的照射,获得物理性质以及形貌的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通过不同的探测器形成二次电子像、反射电子像和X射线能谱图。

适用于表面形貌观察、分析和测量领域,例如:矿物学、冶金学、生物学、医学、电子元件等。

二、电子显微镜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材料科学是使用电子显微镜最广泛的领域之一。

通过透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材料的微小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透射电子显微镜在分析材料结构方面的贡献尤为显著。

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小到原子尺度的结构,将样品放到电子束下,利用电子散射和探测设备能够测量与处理电子信号来形成最终的图像。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捕获材料表面的形态和结构,还可以观察到材料的晶格结构和原子排列方式,有助于材料的精确分析,同时探测材料中不同原子所占比例,考察材料的纯度。

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中,电子显微镜可以在方方面面上帮助科学家们理解材料的特性,为材料的进一步设计和应用提供依据。

三、电子显微镜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电子显微镜在生物科学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显微镜的发展现状

显微镜的发展现状

显微镜的发展现状显微镜是一种能够放大微小物体的光学仪器,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物理学、化学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显微镜也在不断进步与完善。

首先,显微镜的光学系统得到了重大的改进。

传统的光学显微镜使用透镜来放大物体,但其分辨率受到衍射的限制。

现代的显微镜则采用了新的光学系统,如折射率大于1的高透明度材料,采用更先进的光学设计方法,通过减小光学系统的像差,从而提高了显微镜的分辨率和清晰度。

其次,显微镜的成像技术不断创新。

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非光学显微镜的出现,使得可以观察到更小的物体,甚至能观察到原子级别的细节。

同时,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显微镜,可以对样品进行原子级别的表面成像。

此外,数码显微镜的出现也给显微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数码显微镜将显微镜与数字成像技术相结合,通过数码相机或者CCD摄像头将观察到的图像直接转化为数字信号,并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处理和保存,使得显微镜的观察结果可以更方便地存储、分析和共享。

此外,虚拟显微镜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推进,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共享显微镜下的样品图像和观察结果,实现远程教学、远程培训等应用。

最后,显微镜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展。

传统的显微镜主要用于生物学或者物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而现在的显微镜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例如,扫描电子显微镜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地质学、化学等领域的表面形貌和结构分析。

荧光显微镜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中的细胞和分子成像。

显微拉曼光谱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显微镜可以同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总之,显微镜在光学系统、成像技术、数字化、功能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相信显微镜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为人类的科学研究和探索提供更加准确、深入、细致的观察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及现状
20130125001
李智鹏
2014/10/8
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及现状
摘要:本文综述了电子显微镜的发展,电子显微镜的主要分类,它们在生活当中的应用以及国内显微镜的现状。

关键词:电子显微镜发展应用现状
1、引言
显微镜技术的发展,是其他科学技术发展的先导,在17世纪60年代出现的光学显微镜,引发了一场广泛的科技进步, 促进了细胞学和细菌学的发展。

使人类的观测范围进入微观世界,导致了一大批新的领域进入人类的研究范围,促进了许多学科的创立和发展。

三百年来,光学显微镜巳经发展到了十分完善的地步。

而我们知道,分辨率极限的量级为入/a带,对于光学显微镜,最短可见光波长约为400。

人,最大数值孔径约1。

4,故只能获得亚微米量极的分辨率。

于是,人们开始寻找较短波长的光源,X射线波长为几个埃,Y射线波长更短,但它们都很难直接聚焦,所以不能直接用于显微镜。

[1]
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电子显微镜技术,更进一步拓宽了人类的观测领域,同样导致了大批新学科、新技术的出现.可以说,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已很大程度依赖于电子显微镜技术的使用,尤其是在纳米技术、材料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等研究方面,没有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帮助,它们几乎是无法进行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电子显微镜技术本身也在不断快速发展.从最初的电子显微镜开始,已经逐步发展出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原子力电子显微镜、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扫描探针电子显微镜等.这些先进的仪器现已广泛地应用于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和检测工作中.在纺织科技研究工作和纺织材料及纺织品检测过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

本文仅对电子显微镜技术在出土古代纺织品检测方面的应用作一初步探讨。

电子显微镜(简称电镜,EM)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我国的电子显微学也有了长足的进展[3]。

电子显微镜的创制者鲁斯卡(E.Ruska)教授因而获得了1986年诺贝尔奖的物理奖[4]。

2、电子显微镜的发展过程
20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诺尔(M. knoll)和卢斯卡(E. Ruska)在电子光学的基础上,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透射式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Microscope,TEM,简称透射电镜),成功地得到了用电子束拍摄的铜网像,尽管放大倍数只有12倍,但它为以后电镜的发展和应用奠定了基础.此后经过科学家们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和改进,透射电镜的分辨本领现已达到了0. 1nm~0. 2nm,几乎能分辨所有的原子.此后又相继出现了能直接观察样品表面立体结构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Microscope, SEM,简称扫描电镜),其分辨率为3nm~6nm和能进行活体观察的超高压电镜,实现了人们直接观察生物大分子结构和重金属原子图像的愿望[5]。

2.1扫描式电子显微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中的电子束,在样品表面上动态地扫描,以
一定速度,逐点逐行地扫描样品的表面.样品逐点地发出带有形态、结构和化学组分信息的二次电子,这些电子由检测器接收处理,最后在屏幕上显示形态画面.图像为间接成像,其加速电压为1kV~30kV.
2.2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TunnelingMicroscope,STM)G.Binnig和H.Rohrer在
1981年研制成功扫描隧道显微镜,并因此获得1986年诺贝尔物理奖.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是利用导体针尖与样品之间的隧道电流,并用精密压电晶体控制导体针尖沿样品表面扫描,从而能以原子尺度记录样品表面形貌的新型仪器.其分辨率已达到1nm~2nm,
用它可研究各种金属、半导体和生物样品的表面形貌,也可研究表面沉积、表面原子扩散、表面粒子的成核和生长,吸附和脱附等.
2.3原子力显微镜(AtomicForceMicroscope,AFM)原子力显微镜是Binnig等人在1986年提出的,将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针式轮廓曲线仪原理结合,制成了原子力显微镜.
2.4扫描探针显微镜(ScanningProbeMicroscope,SPM)扫描探针显微镜是在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纳米科技,特别是纳米测量学、纳米表征与测量方法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其工作原理是:以尺寸为原子级的非常细的探针和被测样品表面作为工作的主要元件;用灵敏度可达0. 5nm/V的压电陶瓷在X和Y两个方向上完成探针与样品之间的相对运动(扫描),用探针在Z方向的升降来模拟样品表面的起伏;用探针与样品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理量的数值随样品表面起伏的变化来调制显示器的灰度,从而达到观察样品表面形貌的目的。

2.5 高压电子显微镜通常,将加速电压高于500kV的电子显微镜称为高压电子显微镜或超高压电子显微镜。

它的主要特点是:1、照明电子束的电子波长短,理论分辨率高。

2、电子束的电子穿透能力强,试样的可观察厚度大,所获得的微结构、微缺陷等观察结果更接近实际材料的真实情况。

3、对试样中物质的原子有很强的辐照离位效应,利用它可以模拟反应堆的中子辐照效应,研究材料的抗辐照性能;另一方面,高压电子束的电离损伤很小,它又有利于许多辐照敏感的有机物质的微结构观察。

4、物镜的励磁电流强,因此,物镜的尺寸大,试样室的空间范围宽,适宜于安装各种动态实验附件,进行“原位观察”实验。

3、电子显微镜的应用
3.1 电子显微镜在出土纺织品检测上的应用电子显微镜可以用于纺织材料的检测与鉴定、用于织物结构的观察研究、用于纤维与纱线结构的观察与检测、用于对染整工艺的观察与鉴定。

通过电子显微镜的观察,不仅可以知道纺织材料的表面特征,也可以知道材料的内部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而可以判定其许多理化性能指标,指导进一步的材料研制工作.对于出土纺织品,首先就需要确定其所使用的纺织材料的种类、特点、结构和性能,通过电镜观测,基本可以准确鉴定。

,使用电子显微镜能够进行准确快速的观测,织物结构和微观形态清楚明显,对于古代纺织品的研究和鉴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使用电子显微镜对纤维和纱线的性能、结构以及组成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纺织材料的基本特征,加快新型纺织材料的设计与制造,可以指导纺织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通过电子显微镜对纺织品的染整工艺进行微观观察,有助于了解染整对纺织品的作用情况,进而指导改进染整工艺.对于出土纺织品,对其进行染整工艺的电子显微镜观察,可以用来鉴定古代的各项染整工艺和措施,鉴定出土纺织品所使用的染整材料等。

3.2 高压电镜应用方面的发展可用于所有研究目的的“万能”高压电子显微镜是不存在的。

高压电镜的主要应用研究领域有:高压高分辨电子显微研究[6], 原位动态实验研究。

日本京都大学和日本无机材料研究所的高压电镜中安装了EELS装置,他们用该装置进行了一些应用研究;名古屋大学的高压电镜中安装了场发射电子枪,开展了以扫描透射电子显微学(STEM)为特征的研究工作;上个世纪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安装的高压高分辨电镜装有相干性非常好的场发射电子枪,晶格分辨率已达到0·05nm,主要应用于全息照相技术、超导磁力线等量子力学现象的观察和生物大分子观察等新领域的研究。

[7]
3.3 扫描电子显微镜在气象科学中的应用对于气象科学研究者来说,随着研究的不
断深入,研究领域逐渐从宏观定性向微观定量方向拓展,扫描电子显微镜就是研究大气颗粒物微观特性最用的工具之一,最主要的应用就是开展大气颗粒物的形貌观察分析和化学组分分析等研究。

为深入认识当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广泛使用的AgI焰剂的成冰特性,苏正军等[8]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含AgI焰剂产生的人工冰核粒子尺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根据扫描电子显微镜获取的粒子物理化学特性来讨论了焰剂的成冰特性。

本文通过人工冰核颗粒物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的实例来说明其应用。

4、结束语
随着国家对科研、教育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我国科研院所和大学的仪器设备明显改善,每年从国外引进大量的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

从整体上看,虽然我国电镜实验室的装备水平有明显改善,其中少数几个电镜实验室的硬件水平接近国外的先进实验室,但由于受经费、研究水平和力量所限,多数单位仅具备常规分析用的普通(即W或LaB6电子枪)透射电镜,仅有少数几个单位引进了场发射透射电镜并配有GIF和高角度环形暗场探测器,但至今我国还没有引进配置球差校正器或单色器的透射电子显微镜,与国外的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参考文献
[1] 黄伟其电子显微镜的发展贵阳医学院院报1987.
[2]李汝勤,宋钧才.纤维和纺织品的测试原理与仪器.上海: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 1995. 497~500
[3]金鹤鸣,姜新力,姚骏恩.中国电子显微分析仪器市场.见:分析仪器市场调查与分析.北京:海洋出版社,1998.第四章.p113—152.(待出版).
[4]姚骏恩.创造探索微观世界的有力工具(今年诺贝尔奖物理学奖获得者的贡献).中国科技报,1986-12-08(3).
[5] 王永礼,屠恒贤. 电子显微镜的发展以及在出土纺织品检测上的应用. 物理与工程,2005,3
[6] Horiuchi S,Matsui Y.电子显微镜(日),2000,35:1.
[7] 刘安生,邵贝羚.高压电子显微镜的发展. 电子显微学报. 2004.12.
[8] [12]苏正军,郑国光,关立友,等.含AgI人工冰核粒子的电镜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2008,19(2):137-1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