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骊姬之乱》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历史解密晋国“骊姬之乱”是怎么回事 毒美人如何祸乱邦国

历史解密晋国“骊姬之乱”是怎么回事 毒美人如何祸乱邦国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晋国“骊姬之乱”是怎么回事毒美人如何祸乱邦国导语:骊姬之乱发生在春秋战国的晋国献公时。

(前657年前651年),此故事出自《左传》僖公四六年(公元前657年前651年),骊姬是春秋时山西人骊姬之乱发生在春秋战国的晋国献公时。

(前657年—前651年),此故事出自《左传》僖公四——六年(公元前657年—前651年),骊姬是春秋时山西人,本是骊戎首领的女儿,公元前672年,被晋献公虏入晋国成为献公的妃子,她使计离间了献公与申生、重耳、夷吾父子兄弟骊姬之间的感情,并设计杀死了太子申生,制造了“骊姬之乱”。

骊姬,春秋时代骊戎(今陕西省临潼县)国君的女儿,晋献公姬,诡诸的王妃,有姿色,工心计,生不详,死于前650年。

“骊姬之乱”是怎么回事?周成王在位时,封幼弟叔虞为晋侯,传九世进入春秋时期。

春秋初年,晋国君权微弱,而国君的同宗大族曲沃庄伯及其子曲沃武公力量却很强大。

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灭晋,尽有晋地。

次年,周命曲沃武公为晋侯,号晋武公。

公元前677年,晋武公死,子诡诸立,是为晋献公。

晋献公称得上是一位能干的君主。

他内平祸乱,外拓疆土,使晋国空前强大起来。

但是,他晚年溺于酒色,亲手制造变乱,祸及三个儿子、一个孙子、十几位大臣。

虽然在外流亡十九年的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城濮一战而成为中原侯国,使晋国登上霸主的宝座,坏事变成了好事,但这场延续三十年的变乱却使晋国遭到极大的损失。

个中缘由,还得从头说起。

公元前672年,晋献公决定攻打骊戎(居住在今山西晋城西南的一个少数民族部落)。

按古代惯例,出兵征战之前,先要叫主管天象历法的生活常识分享。

《左传》文及译文

《左传》文及译文

《左传》文及译文
《左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史书,又称《春秋左氏传》或
《左氏春秋》,是《春秋》三传之一,与《公羊传》、《谷梁传》并
称为“春秋三传”。

《左传》主要记录了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
元前476年)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事件,以及一些重要的历史
人物和他们的言行。

《左传》的作者相传是左丘明,但具体作者和成
书时间尚无定论。

原文:
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
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译文:
鲁隐公元年,郑庄公在鄢地打败了共叔段。

起初,郑武公从申国
娶了妻子,名叫武姜,生下了庄公和共叔段。

庄公出生时,武姜受到
了惊吓,所以给他取名叫“寤生”,从此就厌恶他。

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

她多次向武公请求,但武公不同意。

等到庄公即位后,武姜又为他请求分封到制邑。

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虢叔
就死在那里。

其他的地方,您随意选择。

”武姜于是请求分封到京邑,庄公答应了,让共叔段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大叔。

《左传》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还通过这些事件展现了古代社会
的道德观念、政治智慧和人性的复杂性。

它是中国古代史学的瑰宝,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晋献骊姬》原文及翻译译文

《晋献骊姬》原文及翻译译文

《晋献骊姬》原文及翻译译文1、《晋献骊姬》原文及翻译译文《晋献骊姬》原文及翻译刘向原文:骊姬者,骊戎之女,晋献公之夫人也。

初,献公娶于齐,生秦穆夫人及太子申生,又娶二女于戎,生公子重耳、夷吾。

献公伐骊戎,克之,获骊姬以归,生奚齐、卓子。

骊姬嬖于献公,齐姜先死,公乃立骊姬以为夫人。

骊姬欲立奚齐,乃与弟谋逐太子与二公子。

于是骊姬乃说公曰:“曲沃,君之宗邑也;蒲与二屈,君之境也。

不可以无主。

无主,则开寇心。

夫寇生其心,民慢其政,国之患也。

若使太子主曲沃,二公子主蒲与二屈,则可以威民而惧寇矣。

”遂使太子居曲沃,重耳居蒲,夷吾居二屈。

骊姬既远太子,乃夜泣。

公问其故,对曰:“吾闻申生为人,甚好仁而强,甚宽惠而慈于民,今谓君惑于我,必乱国,无乃以国民之故,行强于君,君未终命而殁,君其奈何?胡不杀我,无以一妾乱百姓。

”公曰:“惠其民而不惠其父乎?”骊姬曰:“为民与为父异。

夫杀君利民,民孰不戴。

虽其爱君,欲不胜也。

君不早图,祸且及矣。

”公惧曰:“奈何而可?”骊姬曰:“君何不老而授之政。

彼得政而治之,殆将释君乎?”公曰:“不可,吾将图之。

”由此疑太子。

骊姬乃使人以公命告太子曰:“君梦见齐姜,亟往祀焉。

”申生祭于曲沃,归福①于绛,公田不在,骊姬受福,乃置鸩于酒,施毒于脯。

公至,召申生将胙②。

骊姬曰:“食自外来,不可不试也。

”覆酒于地,地坟,申生恐而出。

骊姬与犬,犬死;饮小臣,小臣死之。

骊姬乃仰天叩心而泣,见中生哭曰:“嗟乎!国,子之国,子何迟为?君有父恩i忍之,况国人乎?弑父以求利人,孰利之?”献公使人谓太子曰:“尔其图之。

”太傅里克曰太子入自明可以生不则不可以生太子曰吾君老矣若入而自明则骊姬死吾君不安。

”遂自经于新城庙。

公遂杀少傅杜原款。

使阉楚刺重耳,重耳奔狄。

使贾华刺夷吾,夷吾奔梁。

尽逐群公子,乃立奚齐。

献公卒,奚齐立,里克杀之。

卓子立,又杀之。

乃戮骊姬,鞭而杀之。

(选自刘向《列女传》卷七,有删节)[注]①归福,奉献祭肉。

《左传·骊姬之乱》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左传·骊姬之乱》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左传·骊姬之乱》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左传·骊姬之乱》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春秋年代的散文作品。

出自《春秋左传》,作者不详。

描写了僖公四、五、六年在晋国发生的骊姬乱政的事,接下来就由店铺带来《左传·骊姬之乱》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原文: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

公曰:“从筮。

”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

且其繇曰:‘专之渝,攘公之羭。

一薰一莸(yóu),十年尚犹有臭。

’必不可!”弗听,立之。

生奚齐,其娣生卓子。

及将立奚齐,既与中大夫成谋。

姬渭大子曰:“君梦齐姜,必速祭之!”大子祭于曲沃,归胙于公。

公田,姬置诸宫六日。

公至,毒而献之。

公祭之地,地坟;与犬,犬毙;与小臣,小臣亦毙。

姬泣曰:“贼由大子。

”大子奔新城。

公杀其傅杜原款。

或谓大子:“子辞,君必辩焉。

”大子曰:“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

我辞,姬必有罪。

君老矣,吾又不乐。

”曰:“子其行乎?”大子曰:“君实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人谁纳我?”十二月戊申,缢于新城。

——以上僖公四年姬遂谮二公子曰:“皆知之。

”重耳奔蒲,夷吾奔屈。

初,晋侯使士蔿为二公子筑蒲与屈,不慎,置薪焉。

夷吾诉之。

公使让之。

士蔿(wěi)稽首而对曰:“臣闻之,无丧而戚,忧必仇焉;无戎而城,仇必保焉。

寇仇之保又何慎焉守官废命不敬固仇之保不忠失敬与忠何以事君?《诗》云:‘怀德惟宁,宗子惟城。

’君其修德而固宗子,何城如之?三年将寻师焉,焉用慎?”退而赋曰:“狐裘尨茸②,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及难,公使寺人披③伐蒲。

重耳曰:“君父之命不校。

”乃徇曰:“校者,吾仇也。

”逾垣而走。

披斩其祛,遂出奔狄。

——以上僖公五年六年春,晋侯使贾华伐屈。

夷吾不能守,盟而行。

将奔狄,卻芮曰:“后出同走,罪也,不如之梁。

梁近秦而幸焉。

”乃之梁。

【注】①齐姜:太子申生的母亲。

②尨茸:méngróng,蓬乱的样子。

③寺人披:叫披的寺人,寺人为内官,即后来的宦官。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二原文和译文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二原文和译文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二原文和译文起强圉作噩,尽著雍阉茂,凡二年。

太祖高皇帝上之下◎三年丁酉,公元前二零四年冬,十月,韩信、张耳以兵数万东击赵。

赵王及成安君陈馀闻之,聚兵井陉口,号二十万。

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韩信、张耳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

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路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勿与战。

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否则必为二子所擒矣。

”成安君尝自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韩信兵少而疲,如此避而不击,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矣。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广武君策,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

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

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令其裨将传餐,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佯应曰:“诺。

”信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也。

”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赵军望见而大笑。

平旦,信建大将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

于是信与张耳佯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

赵果空壁争汉旗、鼓,逐信、耳。

信、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赵军已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见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

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

诸将效首虏,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

《国语之史苏论骊姬必乱晋》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国语之史苏论骊姬必乱晋》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史苏论骊姬必乱晋》原文献公伐骊戎,克之,灭骊子,获骊姬以归,立以为夫人,生奚齐。

其娣生卓子。

骊姬请使申生主曲沃以速悬,重耳处蒲城,夷吾处屈,奚齐处绛,以儆无辱之故。

公许之。

史苏朝,告大夫曰:“二三大夫其戒之乎,乱本生矣!日,君以骊姬为夫人,民之疾心固皆至矣。

昔者之伐也,兴百姓以为百姓也,是以民能欣之,故莫不尽忠极劳以致死也。

今君起百姓以自封也,民外不得其利,而内恶其贪,则上下既有判矣;然而又生男,其天道也?天强其毒,民疾其态,其乱生哉!吾闻君之好好而恶恶,乐乐而安安,是以能有常。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灭祸不自其基,必复乱。

今君灭其父而言其子,祸之基也。

畜其子,又从其欲,子思报父之耻而信其欲,虽好色,必恶心,不可谓好。

好其色,必授之情。

彼得其情以厚其欲,从其恶心,必败国且深乱。

乱必自女戎,三代皆然。

”骊姬果作难,杀太子而逐二公子。

君子曰:“知难本矣。

”《史苏论骊姬必乱晋》译文晋献公讨伐骊戎,征服了这个国家,杀了它的国君骊子,俘获骊姬回国,立她为夫人。

骊姬生了奚齐,她妹妹生了卓子。

骊姬请求献公派太子申生去曲沃以逼他速死,另派公子重耳去蒲城,公子夷吾去屈,而把奚齐留在国都绛。

她说这是为了防备敌国的入侵,不让晋国受到耻辱。

献公同意了她的请求。

史苏上朝时对大夫们说:“你们可要戒备哩,晋国内乱的根子已经产生了!当年,国君立骊姬为夫人,民众不满的心态原就达到了极点。

古代的明君从事征伐,是发动百姓为百姓除害,所以民众能高兴地拥戴他,无不尽忠竭力甚至不惜一死。

现在国君发动百姓却是为的自己丰厚,民众对外攻战得不到利益,又厌恶国内君王的贪欲,所以上下已经离心了。

然而骊姬生的又是儿子,难道这是天意?上天加强了晋国的祸害,民众不满这种状况,内乱就要发生了!我听说国君应该喜欢好的事物,憎恶坏的事物,欢乐时就高兴,安定时就放心,这样统治才能持久正常。

砍伐树木不从树根开始,必定会重新萌生;堵塞河水不从源头开始,必定会重新流淌;消灭祸乱不从根本着手,必定会重生祸乱。

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原文译文对照版)

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原文译文对照版)

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原文译文对照版)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译文、白话文)秦的祖先,是颛顼帝的后代孙女,名叫女修。

女修织布的时候,有一只燕子掉落一颗蛋,女修把它吞食了,生下儿子,名叫大业。

大业娶了少典部族的女儿,名叫女华。

女华生下大费,大费辅助夏禹治理水土。

治水成功后,舜帝为表彰禹的功劳,赐给他一块黑色的玉圭。

禹接受了赏赐,说:"治水不是我一个人能完成的,也是因为有大费做助手。

"舜帝说:"啊!大费,你帮助禹治水成功!我赐你一副黑色的旌旗飘带。

你的后代将会兴旺昌盛。

"于是把一个姓姚的美女嫁给他。

大费行拜礼接受了赏赐,为舜帝驯养禽兽,禽兽大多驯服,这个人就是柏翳(yì,益)。

舜帝赐他姓嬴。

大费生有二个儿子,一个名叫大廉,这就是鸟俗氏;另一个叫若木,这就是费氏。

费氏的玄孙叫费昌,他的子孙有的住在中原地区,有的住在夷狄那里。

费昌正处在夏桀的时候,他离开夏国,归附了商汤,给商汤驾车,在鸣条打败了夏桀。

大廉的玄孙叫孟戏、中衍,身体长得很象鸟,但说人话。

太戊帝听说了他们,想让他们给自己驾车,就去占卜,卦相吉利,于是把他们请来驾车,并且给他们娶了妻子。

自太戊帝以后,中衍的后代子孙,每代都有功劳,辅佐殷国,所以嬴姓子孙大多显贵,后来终于成了诸侯。

中衍的玄孙叫中潏(jué,决),住在西部戎族地区,保卫西部边疆。

中潏生了蜚(fēi,非)廉。

蜚廉生了恶来。

恶来力气大,蜚廉善奔跑。

父子俩都凭才能力气事奉殷纣王。

周武王伐纣的时候,把恶来也一并杀了。

当时,蜚廉为纣出使北方,回来时,因纣已死,没有地方禀报,就在霍太山筑起祭坛向纣王报告,祭祀时获得一幅石棺,石棺上刻的字说:"天帝命令你不参与殷朝的灾乱,赐给你一口石棺,以光耀你的氏族。

"蜚廉死后,就埋葬在霍太山。

蜚廉还有个儿子叫季胜。

季胜生了孟增。

孟增受到周成王的宠幸,他就是宅皋狼。

皋狼生了衡父。

衡父生了造父。

先秦-国语《骊姬谮杀太子申生》原文、译文及注释

先秦-国语《骊姬谮杀太子申生》原文、译文及注释

先秦-国语《骊姬谮杀太子申生》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骊姬谮杀太子申生先秦-国语反自稷桑,处五年,骊姬谓公曰:“吾闻申生之谋愈深。

日,吾固告君曰得众,众不利,焉能胜狄?今矜狄之善,其志益广。

狐突不顺,故不出。

吾闻之,申生甚好信而强,又失言于众矣,虽欲有退,众将责焉。

言不可食,众不可弭,是以深谋。

君若不图,难将至矣!”公曰:“吾不忘也,抑未有以致罪焉。

”骊姬告优施曰:“君既许我杀太子而立奚齐矣,吾难里克,奈何!”优施曰:“吾来里克,一日而已。

子为我具特羊之飨,吾以从之饮酒。

我优也,言无邮。

”骊姬许诺,乃具,使优施饮里克酒。

中饮,优施起舞,谓里克妻曰:“主孟啖我,我教兹暇豫事君。

”乃歌曰:“暇豫之吾吾,不如鸟乌。

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

”里克笑曰:“何谓苑,何谓枯?”优施曰:“其母为夫人,其子为君,可不谓苑乎?其母既死,其子又有谤,可不谓枯乎?枯且有伤。

”优施出,里克辟奠,不飧而寝。

夜半,召优施,曰:“曩而言戏乎?抑有所闻之乎?”曰:“然。

君既许骊姬杀太子而立奚齐,谋既成矣。

”里克曰:“吾秉君以杀太子,吾不忍。

通复故交,吾不敢。

中立其免乎?”优施曰:“免。

”旦而里克见丕郑,曰:“夫史苏之言将及矣!优施告我,君谋成矣,将立奚齐。

”丕郑曰:“子谓何?”曰:“吾对以中立。

”丕郑曰:“惜也!不如曰不信以疏之,亦固太子以携之,多为之故,以变其志,志少疏,乃可间也。

今子曰中立,况固其谋也,彼有成矣,难以得间。

”里克曰:“往言不可及也,且人中心唯无忌之,何可败也!子将何如?”丕郑曰:“我无心。

是故事君者,君为我心,制不在我。

”里克曰:“弑君以为廉,长廉以骄心,因骄以制人家,吾不敢。

抑挠志以从君,为废人以自利也,利方以求成人,吾不能。

将伏也!”明日,称疾不朝。

三旬,难乃成。

骊姬以君命命申生曰:“今夕君梦齐姜,必速祠而归福。

”申生许诺,乃祭于曲沃,归福于绛。

公田,骊姬受福,乃置鸩于酒,寘堇于肉。

公至,召申生献,公祭之地,地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传骊姬之乱》原文及翻译
左传
原文:
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

公曰:“从筮。

” 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

且其繇曰:‘专之渝,攘公之?。

一薰一莸(YU) ,十年尚犹有臭。

'必不可!”弗听,立之。

生奚齐,其娣生卓子。

及将立奚齐,既与中大夫成谋。

姬渭大子曰:“君梦齐姜,必速祭之!” 大子祭于曲沃,归胙于公。

公田,姬置诸宫六日。

公至,毒而献之。

公祭之地,地坟;与犬,犬毙;与小臣,小臣亦毙。

姬泣曰:“贼由大子。

”大子奔新城。

公杀其傅杜原款。

或谓大子:“子辞,君必辩焉。

”大子曰:“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

我辞,姬必有罪。

君老矣,吾又不乐。

”曰:“子其行乎?”大子曰:“君实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人谁纳我?”十二月戊申,缢于新城。

——以上僖公四年
姬遂谮二公子曰:“皆知之。

”重耳奔蒲,夷吾奔屈
初,晋侯使士?为二公子筑蒲与屈,不慎,置薪焉。

夷吾诉之。

公使让之
士?(WI)稽首而对曰:“臣闻之,无丧而戚,忧必仇焉;无戎而城,仇必保焉。

寇仇之保又何慎焉守官废命不敬固仇之保不忠失敬与忠何以事君?《诗》云:‘怀德惟宁,宗子惟城。

'君其修德而固宗子,何城如之?三年将寻师焉,焉用慎?”退而赋曰:狐裘?慈注冢?还????崴?蚀樱俊?BR>
及难,公使寺人披③伐蒲。

重耳曰:君父之命不校。

”乃徇曰:校者,
吾仇也。

”逾垣而走。

披斩其祛,遂出奔狄。

——以上僖公五年
六年春,晋侯使贾华伐屈。

夷吾不能守,盟而行。

将奔狄,
?S 芮曰:
后出同走,罪也,不如之梁。

梁近秦而幸焉。

”乃之梁。

译文:
当初,晋献公想把骊姬立为夫人,便用龟甲来占卜,结果不吉利;然后用蓍草占卜,结果吉利。

晋献公说:“照占筮的结果办。

”卜人说:“占筮不灵验,龟卜很灵,不如照灵验的办。

再说卜筮的兆辞说:‘专宠过分会生变乱,会夺去
您的所爱。

香草和臭草放在一起,过了十年还会有臭味。

'一定不能这么做。

”晋献公不听卜人的话,把骊姬立为夫人。

骊姬生了奚齐,她随嫁的妹妹生了卓子。

到了快要把奚齐立为太子时,骊姬早已和中大夫有了预谋。

骊姬对太子申生说:“国君梦见了你母亲齐姜,你一定要赶快去祭祀她。

”太子到了曲沃去祭祝,把祭祝的酒肉带回来献给晋献公。

晋献公在外打猎,骊姬把祭祀的酒肉在宫中放了六天。

晋献公打猎回来,骊姬在酒肉中下了毒药献给献公。

晋献公洒酒祭地,地上的土凸起成堆;拿肉给狗吃,狗被毒死;给官中小臣吃,小臣也死了。

骊姬哭着说:“是太子想谋害您。

”太子逃到了新城,晋献公杀了太子的师傅杜原款。

有人对太子说:“您要申辩。

国君一定会辨明是非。

”太子说:“君王如果没有了骊姬,会睡不安,吃不饱。

我一申辩,骊姬必定会有罪。

君王老了,我又不能使他快乐。

”那人说:“您想出走吗?”太子说:“君上还没有明察骊姬的罪过,我带着杀父的罪名出走,谁会接纳我呢?”十二月二十七日,太子申生在新城上吊自尽。

骊姬接着又诬陷重耳和夷吾两个公子说:“他们都知道申生的阴谋。

”于是,重耳逃到了蒲城,夷吾逃到了屈城。

当初,晋献公派大夫士?为重耳和夷吾修筑蒲城和屈城,不小心,在城墙里放进了柴草。

夷吾把这件事告诉了献公。

晋献公反而责备了士?。

士?叩头回
答说:“臣下听说,没有丧事而悲伤,忧愁必定变为仇怨。

没有战事而筑城,仇敌必定来占领。

既然仇敌会来占领,又何必那么谨慎呢?在官位而不接受君命,这是不敬,加固仇敌的城池,这是不忠。

失去了恭敬和忠诚,拿什么来侍奉国君呢?《诗》说:‘心怀德行就是安宁,同宗子弟就是坚城。

'国君如果能修德行并巩国宗子的地位,有什么城池比得上呢?三年之后就要用兵,哪里用得着那么谨慎?”士?退下来后作了首诗说:“狐皮袍子毛蓬松,一个国家有三公,我该跟从哪一个?”
到灾祸发生时,晋献公派寺人披去攻打蒲城。

重耳说:“君父的命令不能违抗。

”于是他通告众人说:“违抗君命的人就是我的仇敌。

”重耳翻墙逃走,寺人披砍掉了他的袖口。

重耳于是逃亡到了狄国。

(以上僖公五年)
鲁僖公六年的春天,晋献公派贾华去攻打屈城。

夷吾坚守不住,与屈人订立盟约后出走。

夷吾准备逃往狄国,?S 芮说:“你在重耳之后逃到狄国去,
这证明了你有罪,不如去梁国。

梁国靠近秦国,而且得到秦国的信任吾去了粱
”于是夷国。

(以上僖公六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