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停车位配比规范
商业用房停车配建标准规范文件

商业用房停车配建标准规范文件一、商业用房停车配建标准的重要性。
1.1 商业用房停车配建标准那可是相当重要的事儿啊。
就好比盖房子得打好地基一样,这标准就是商业用房周边停车管理的根基。
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标准,那商业区域的交通可就乱套了。
车辆到处乱停,就像没头的苍蝇似的,不仅影响美观,还让人们的出行变得困难重重。
1.2 这标准关系到商家的利益呢。
顾客要是因为找不到停车位而烦恼,可能就不来这个商业区域消费了。
就像俗语说的“酒香也怕巷子深”,你这儿再好,停车不方便,人家也不乐意来啊。
所以说,合理的停车配建标准是商业繁荣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目前商业用房停车配建标准存在的问题。
2.1 首先啊,有些地方的标准不够灵活。
不同类型的商业用房对停车的需求差异很大,像大型购物中心和小型街边商铺,那能一样吗?可现在有些标准就“一刀切”,这可不行。
就如同穿衣服,得量体裁衣,停车配建标准也得根据商业的规模、类型等因素来制定。
2.3 另外呢,标准的前瞻性不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保有量是越来越多。
可是现有的一些停车配建标准没有考虑到未来的发展趋势,过不了几年,停车位就不够用了,这就陷入了一种“短视”的困境。
三、如何完善商业用房停车配建标准。
3.1 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同商业的类型和规模,制定差异化的标准。
比如说在大城市的核心商业区,停车需求大,那标准就要高一些;而在一些小城市或者偏远地区的小商业,标准可以适当降低。
这就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2 加强执行和监督。
对于那些不按照标准执行的商业用房,要有严厉的处罚措施。
就像对待调皮捣蛋的孩子,要有规矩约束着。
不能让那些违规行为逍遥法外,要让标准真正落到实处,这样才能保证停车资源的合理利用。
商业用房停车配建标准是一个复杂又重要的事儿。
我们得重视起来,把这个标准完善好,让商业区域的交通更加有序,让商业发展得更好。
关于商业综合体地下停车场的设计规范

关于商业综合体地下停车场的设计规范在现代城市的商业综合体中,地下停车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车辆停放的场所,更是影响整个商业综合体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
一个设计合理、规范的地下停车场能够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土地利用率,为消费者提供便捷、舒适的停车服务。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商业综合体地下停车场的设计规范。
一、停车场规模与布局1、停车位数量商业综合体地下停车场的停车位数量应根据商业体的规模、客流量、周边停车设施的供应情况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
一般来说,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停车位数量应满足高峰时段的停车需求,同时还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和潜在的停车增长。
通常,每 100 平方米的商业建筑面积应配备 1 15 个停车位。
2、布局形式停车场的布局形式主要有平行式、斜列式和垂直式。
平行式停车占地面积大,但进出方便;斜列式停车在节省空间的同时,也能保证一定的便利性;垂直式停车则是在空间利用上最为高效,但车辆进出相对较复杂。
在实际设计中,应根据停车场的形状和面积,合理选择布局形式,或者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以达到最优的停车效果。
3、通道设计通道的宽度应满足车辆通行和转弯的需求,一般单向通道宽度不应小于 35 米,双向通道宽度不应小于 6 米。
通道的坡度也有严格要求,最大坡度不宜超过 15%,且在坡段起止处应设置缓坡段,以减少车辆的冲击。
二、出入口设计1、数量与位置出入口的数量应根据停车场的规模和交通流量确定,以避免车辆进出时的拥堵。
出入口应尽量设置在交通流量较小的道路上,且与城市道路的交叉口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减少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2、宽度与高度出入口的宽度应根据车辆类型和通行量确定,一般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 4 米,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 7 米。
出入口的高度应考虑到大型车辆的通行需求,一般不应低于 22 米。
3、标识与照明出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和照明设施,以引导车辆正确进出。
标识应包括出入口的名称、方向、限高、限宽等信息,照明设施应保证足够的亮度,确保夜间行车安全。
停车配建比例

停车配建比例
停车配建比例是指在一个地区或建筑物中停车位数量与总建筑面积之间的比例关系。
这个比例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地区或建筑物对停车需求的满足程度。
停车配建比例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商业、办公和居住区的停车配建比例会有所不同。
商业区的停车配建比例一般较高,因为商业区通常有较大的客流量,停车需求较大。
一般来说,商业区的停车配建比例可以达到建筑面积的30%到40%。
办公区的停车配建比例通常较商业区稍低一些,因为办公区的停车需求较商业区较少。
一般来说,办公区的停车配建比例可以达到建筑面积的20%到30%。
居住区的停车配建比例一般较低,因为居住区的停车需求较商业和办公区较少。
一般来说,居住区的停车配建比例可以达到建筑面积的10%到20%。
需要注意的是,停车配建比例只是一个参考值,具体情况还需要考虑停车需求、交通状况、土地利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另外,对于大型建筑物或公共场所,还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商场停车场的停车位标准及数量

商场停车场的停车位标准及数量
停车位标准
普通停车位:每个车位长度不低于5米,宽度不低于2.5米。
残疾人停车位:按照法律规定的比例提供残疾人停车位,车位标识明显可见。
女性停车位:为提升女性顾客的安全感,可设置一定比例的女性停车位,车位位置选择明显且光线充足。
家庭停车位:为方便家庭顾客,设置一定比例的家庭停车位,并提供额外的宽度以适应儿童安全座椅的装卸。
停车位数量
停车位数量应根据商场规模、容纳人数和车辆流量进行合理评估和规划。
以下是一些参考指标:
商场规模:一个较为常见的指标是,每1000平方米的商场建筑面积,需要提供约25-30个停车位。
容纳人数和车辆流量:需要考虑商场的客流量、车辆流量以及
平均停车时长等因素。
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市场调研来确定最准确
的停车位数量。
高峰时段和特殊活动:考虑商场的高峰时段和特殊活动,如促
销活动或节日庆典,需要提供额外的停车位来应对高峰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为一些常见的停车位标准和数量的参考。
在实际规划和设计停车位时,还需结合具体商场的情况和相关法律
法规要求进行综合评估,以确保停车位的合理性和充足性。
商业停车位配比规范-13页文档资料

商业停车位配比规范-13页文档资料商业停车位配比规范篇一:停车位配比分析建筑物停车位配比分析车位比一方面有相关规定,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车位比规定都是不一样的。
一般大城市要求的车位比比较高,小城市要低一些。
楼盘的车位比不能低于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但是可以超过。
而且高档的楼盘都要超过,高档写字楼更是。
车位配比该设置多少,必须根据不同城市的具体情况来定。
最好的办法是去调查周边的商铺、超市、写字楼和其他剧院的车位比,然后判断你们的人流和停车比例跟那些地方比较是会更多还是更少,再根据这个来确定车位比到底该设置成多少。
一、西方国家的停车标准依据美国公用物业停车标准作为测算基础,其停车位标准规范为行政办公每100平方米3~5个、中型零售业每100平方米5个、公寓每户1.5个。
按照标准停车位每个35~50平方米(包括停车位所占面积、车库行车道路、转弯半径、行车进出引道等)计算,一栋大型高端写字楼停车位面积将超过建筑使用面积;即使按照欧洲的高端写字楼停车位标准(每平方米2~3.5个)计算,高端写字楼的停车位面积也基本与建筑使用面积持平。
二、我国停车位配比规定国家规定停车场用地总面积按规划人口的每人0.8平方米至1平方米设计。
一座写字楼每1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配备机动车位的指标是0.5个,娱乐性质建筑的指标是1.5~2个,餐饮性质的指标是2.5个。
剧院的车位不是按平米来的,是按人头来计算的,关键是看有多少座位,而一般来剧院的观众自驾车的比例有多高。
比如国家大剧院机动车停车位共设有1000个,其中贵宾车位80个,供内部工作人员使用车位120个,提供社会车辆停靠车位为800个。
每辆机动车按1.5人配比,共有约1200人采用自驾车方式进入剧场,占大剧院总容量数(5500人)的20% 左右。
一般的剧院没有这么高。
在一般的省会城市,暂时按临街商业每万平米40个测算,写字楼1个/300平米,综合性超市100个车位,剧院40个左右。
商业配套车位法律规定标准(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商业地产项目的开发日益增多,商业配套车位作为商业地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商业项目的运营效率和业主的出行便利。
为了规范商业配套车位的建设和管理,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本文将对商业配套车位的法律规定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二、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4.《城市停车设施规划与设计规范》5.《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6.地方性法规及规章三、商业配套车位数量规定1.根据《城市停车设施规划与设计规范》,商业配套车位数量应按照商业项目总建筑面积的一定比例进行配置。
具体比例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2.商业配套车位数量应满足以下条件:(1)满足商业项目日常运营需求;(2)满足商业项目高峰时段的停车需求;(3)满足商业项目周边居民停车需求。
四、商业配套车位类型规定1.根据《城市停车设施规划与设计规范》,商业配套车位类型分为以下几种:(1)地面停车位:适用于停车场面积较小、地形较平坦的商业项目;(2)地下停车位:适用于停车场面积较大、地形较复杂、周边环境较紧张的商业项目;(3)机械式停车库:适用于空间利用率较高、停车需求较大的商业项目。
2.商业配套车位类型应根据商业项目特点、周边环境、交通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五、商业配套车位设计标准1.停车位尺寸:根据车辆类型,设置相应的停车位尺寸。
一般小型车停车位长度为2.5米,宽度为1.2米;中型车停车位长度为3.0米,宽度为1.5米;大型车停车位长度为3.5米,宽度为2.0米。
2.停车位间距:停车位间距应满足车辆通行、消防、绿化等要求。
一般小型车停车位间距为1.0米,中型车停车位间距为1.5米,大型车停车位间距为2.0米。
3.照明设施:停车场内应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确保夜间停车安全。
4.排水设施:停车场内应设置排水设施,防止积水。
5.消防设施:停车场内应设置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
各类建筑配建停车位指标

各类建筑配建停车位指标建筑配建停车位是指在建筑物建设过程中所分配用于停放车辆的停车位。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对停车位的需求也不同,因此有各类建筑配建停车位指标。
下面将分别介绍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办公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停车位配建指标。
1.住宅建筑配建停车位指标:根据不同地区的规定,住宅建筑的停车位配建指标一般以单位建筑面积或单位住户数为基础。
以北京市为例,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停车位设置的意见》规定,普通商品房应按每100㎡建筑面积设置不少于1个机动车停车位;经济适用房应按每50㎡建筑面积设置不少于1个机动车停车位。
2.商业建筑配建停车位指标:商业建筑的停车位配建指标通常以经营面积或容积率为基础。
例如,根据《上海市停车设施配建指标》规定,购物中心、超市等商业建筑的停车位比例为每1000㎡经营面积配建不少于10个停车位。
3.办公建筑配建停车位指标:对于办公建筑,停车位配建指标一般以单位建筑面积或单位办公人员数为基础。
例如,《杭州市办公楼停车位规划设计标准》规定,办公楼停车位应按照每500㎡建筑面积配置1个停车位。
4.公共建筑配建停车位指标:公共建筑包括医院、学校、体育馆等,停车位配建指标一般以总容量或使用人数为基础。
例如,《深圳市医院停车设施规划设计标准》规定,医院停车位应按照每100张病床配置20个停车位。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建筑的停车位配建指标。
例如,大型购物中心、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建筑的停车位配建指标较高,一般会根据预计高峰期的停车需求进行设置。
总之,建筑配建停车位的指标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规模和地区的规定而异。
这些指标的制定旨在合理规划和有效利用停车资源,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停车效率和居民服务质量。
各类建筑物配建停车场车位指标

各类建筑物配建停车场车位指标1.商业建筑物商业建筑物的车位指标通常与建筑物的使用性质、规模和地理位置有关。
一般来说,商业中心、购物中心、超市等大型商业建筑物配建车位的指标通常是根据建筑物总建筑面积的比例确定的。
根据国家规划标准,商业综合体和大型购物中心的车位指标为:每1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应配建100-150个停车位。
而超市则根据建筑面积计算停车位,一般是每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配建约10个停车位。
2.居住建筑物居住建筑物的车位指标通常是按照住户数量和建筑面积来计算的。
根据国家规划标准,居住建筑物的车位指标一般是每个住户配建1-1.5个车位。
例如,对于普通住宅小区,每个住户配建1个车位是最基本的要求。
对于高档住宅小区,车位指标一般为每个住户配建1.5个车位。
此外,居住建筑物还需要考虑访客停车位的设置,一般是每10个住户配建1个访客停车位。
3.办公建筑物办公建筑物的车位指标通常是根据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和办公人员数量来确定的。
根据国家规划标准,办公建筑物的车位指标一般是每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配建5-10个停车位。
具体车位数量的确定,还需要考虑办公人员的出行方式、停车需求和周边停车资源等因素。
例如,对于办公楼较多的商务区或CBD地区,车位指标一般会更高一些,以满足更多的停车需求。
4.公共建筑物公共建筑物的车位指标通常是根据建筑物的功能、使用人数和地理位置等因素来确定的。
例如,医院、学校、体育馆等大型公共建筑物通常需要配建相应数量的停车位以满足使用者的停车需求。
根据国家规划标准,医院的车位指标为:每100个床位配建30个停车位,每个门诊诊室配建1个车位。
学校的车位指标为:每个教职工配建1个停车位,每50个学生配建1个车位。
体育场馆的车位指标则根据观众席位数量来确定,一般是每个可容纳1000名观众的座位需要配建1个停车位。
总之,各类建筑物配建停车场车位指标是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功能、规模和地理位置等因素来确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停车位配比规范商业停车位配比规范篇一:停车位配比分析建筑物停车位配比分析车位比一方面有相关规定,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车位比规定都是不一样的。
一般大城市要求的车位比比较高,小城市要低一些。
楼盘的车位比不能低于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但是可以超过。
而且高档的楼盘都要超过,高档写字楼更是。
车位配比该设置多少,必须根据不同城市的具体情况来定。
最好的办法是去调查周边的商铺、超市、写字楼和其他剧院的车位比,然后判断你们的人流和停车比例跟那些地方比较是会更多还是更少,再根据这个来确定车位比到底该设置成多少。
一、西方国家的停车标准依据美国公用物业停车标准作为测算基础,其停车位标准规范为行政办公每100平方米3~5个、中型零售业每100平方米5个、公寓每户1.5个。
按照标准停车位每个35~50平方米(包括停车位所占面积、车库行车道路、转弯半径、行车进出引道等)计算,一栋大型高端写字楼停车位面积将超过建筑使用面积;即使按照欧洲的高端写字楼停车位标准(每平方米2~3.5个)计算,高端写字楼的停车位面积也基本与建筑使用面积持平。
二、我国停车位配比规定国家规定停车场用地总面积按规划人口的每人0.8平方米至1平方米设计。
一座写字楼每1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配备机动车位的指标是0.5个,娱乐性质建筑的指标是1.5~2个,餐饮性质的指标是2.5个。
剧院的车位不是按平米来的,是按人头来计算的,关键是看有多少座位,而一般来剧院的观众自驾车的比例有多高。
比如国家大剧院机动车停车位共设有1000个,其中贵宾车位80个,供内部工作人员使用车位120个,提供社会车辆停靠车位为800个。
每辆机动车按1.5人配比,共有约1200人采用自驾车方式进入剧场,占大剧院总容量数(5500人)的20% 左右。
一般的剧院没有这么高。
在一般的省会城市,暂时按临街商业每万平米40个测算,写字楼1个/300平米,综合性超市100个车位,剧院40个左右。
商业购物中心最低配置10000平米至少要配置100个。
三、国内其他城市车位配比经验1. 沿海及发达城市已经要求新建住宅小区车位比要达到1:1,也就是一户一个车位。
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许多高档住宅的停车规划设计比例最高的已经达到1:2。
在经济较发达的南方城市,如浙江全民经商的义乌市,当今作楼盘设计停车配置也最少在1:0.8起步,有些楼盘达到1:1.4以上的设计配置。
2.杭州市住宅区配套公建建设管理暂行规定,车位配置标准为:户型建筑面积在150平方米以上的,不少于1车位/户;户型建筑面积在100—149平方米的,不少于0.7车位/户;户型建筑面积在80—100平方米的,不少于0.5车位/户。
户型建筑面积在79平方米以下的,不少于0.15车位/户。
而办公楼停车位的配比必须达到每100平米0.5个车位。
3.南京办公楼的停车位规划要点是依据2003年下达的《南京市建筑配建停车设施设置标准和准则》这一文件,老城区要求达到每100平米0.5车位,新城区是每100平米0.8车位,这些数据都是针对单纯的写字楼的,如果有餐饮类的,要求就更高了。
四、《北京地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通则》规定机动车位配比标准1.凡本市行政区域内建设下列大中型公共建筑,均须按照本规定配套建设停车场(含停车库,以下简称停车场)。
(1)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含1000平方米)的饭庄。
(2)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含2000平方米)的电影院。
(3)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含5000平方米)的旅馆、外国人公寓、办公楼、商店、医院、展览馆、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建筑。
现有停车场不符合本规定要求的, 应按本规定逐步补建、扩建。
北京市大中型公共建筑停车场标准注:(1)露天停车场的占地面积,小型汽车按每车位25平方米计算,自行车按每车位1.2平方米计算。
停车库的建筑面积,小型汽车按每车位40平方米计算,自行车按每车位1.8平方米计算。
(2)旅馆中的一类指《旅游旅馆设计暂行标准》规定的一级旅游旅馆,二类指该标准规定的二、三级旅游旅馆,三类指该标准规定的四级旅游旅馆。
(3)餐饮中的一类指特级饭庄,二类指一级饭庄。
(4)商场中的一类指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场,二类指建筑面积不足10000平方米的的商场。
(5)体育场馆中的一类指15000座位以上的体育场或3000座位以上的体育馆,二类指不足15000座位的体育场或不足3000座位的体育馆。
(6)多功能的综合性大中型公共建筑,停车场车位按各单位标准总和80%计算。
2.居住区配套停车位要求普通居住区按照三环路以内3辆/10户,三环路以外5辆/10户公寓按照1辆/户别墅区按照2辆/户篇二:郑州停车位标准配比郑州商品房停车位配建标准提高达到一户一车位2012-08-29 07:33 来源:大河网核心阅读:从8月10日起,新建住宅停车位配建标准实行一户配建一个停车位,130㎡及以上户型要“双卡双待”,即至少配建两个停车位,否则不予审批。
据悉,郑州市预计将于近期出台《郑州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标准》,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标准都将有一定比例的提高。
郑州市提高新建住宅停车位配建标准,8月10日起施行小户型适用该标准,具体细则或有变化;保障房车位配建标准待明确在郑州,不但老城居民区外的马路两边,就连郑东新区居民小区外的马路两边,都成了一眼望不到头的停车场。
由于建筑物停车位配建标准偏低,郑州市约六成私家车“无家可归”.昨日,记者从郑州市有关部门获悉,为缓解小区停车难问题,从8月10日起,新建住宅停车位配建标准实行一户配建一个停车位,130㎡及以上户型要“双卡双待”,即至少配建两个停车位,否则不予审批。
据悉,郑州市预计将于近期出台《郑州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标准》,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标准都将有一定比例的提高。
【烦恼】如果有应酬先把车开回家占位位于纬一路的某小区,是郑州市高档住宅小区之一,记者调查发现,就连这样的高档小区,其所配建的车位也达不到每户一个。
住在该小区的王女士说,她每天下午下班之后就开车回家,如果实在有推脱不掉的应酬,就先把车开回家占个车位,然后再打车或者骑电动车赴约。
“因为如果到晚上八九点才把车开回家,就没有车位了。
”在郑州,像王女士这样,为了停车使用“招数”的不乏其人。
因为大多小区的停车位都是僧多粥少,而且有的家庭有好几辆车。
所以,晚回的车主往往左冲右突,到最后还是找不到一个位,只好像“遛红薯”一样一遍遍地“遛”.去年郑州所建车位与新增车辆之比较2.5万个停车位VS27万辆汽车【数据】郑州停车位严重“缺位”截至8月20日,郑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200万辆。
这么多车停哪儿?停车难问题已成为市民心头之痛。
本报年初的一篇报道显示:十多辆新增汽车抢一个新建车位,因为去年郑州市总共建2.5万个停车位,却新增27万辆汽车。
为缓解停车难、解决拥堵问题,郑州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差异化收费、免费开放市委市政府大院停车位以及鼓励建设公共停车场等,但由于私家车数量增长太快,目前郑州约六成私家车没有停车位。
【新标】一户一车位,≥130㎡户型至少配俩新标准1车位/户,建筑面积大于等于130平方米的户型应按照不少于2车位/户的标准配建。
旧标准商品住宅按每百平方米0.8~1个车位配建;政策性保障住房每百平方米得建0.5~0.7个车位……城市生活需要各种各样的配套设施,从目前郑州市发展的状况来看,配套设施的建设远远跟不上城市规模的扩大,配建标准过低,使得很多设施从诞生之日起,就“先天不足”.记者从郑州市政府获悉,目前郑州市正着手制订《郑州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标准》,而住宅小区停车位的配建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已经开始实行新的标准。
郑州市城乡规划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8月10日开始,根据市政府联审联批会议及规划局局长办公会的决议,结合即将出台的《郑州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标准》等相关规定,住宅建筑停车位配建按照以下标准执行:住宅建筑机动车停车位应按照不少于1车位/户的标准配建,建筑面积大于等于130平方米的户型应按照不少于2车位/户的标准配建。
非机动车停车配建暂时按照现行标准执行,待《郑州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标准》出台后,按照该标准执行。
规划局要求,机动车、非机动车的停车位配建应在控制性规划成果中予以明确。
据了解,此前执行的标准是2009年5月施行的《郑州市建筑停车配建指标试行规定》,该规定的标准是:商品住宅按照每百平方米0.8~1个车位配建;政策性保障住房每百平方米得建0.5~0.7个车位;市区综合商业大楼按照每百平方米0.5~0.8个车位配建;仓储式购物中心须每百平方米配建1.5~2个车位;医院必须每百平方米配建1~1.5个车位等。
对比可以看出,此次调整,住宅停车位的配建标准有了大幅提高。
郑州小区停车位配建标准提高一户至少一个车位核心提示:近日,郑州市城乡规划局下发通知,《郑州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标准(试行)》开始实施。
根据该标准,住宅建筑机动车停车应按照一户不少于一个泊位的标准配建。
近日,郑州市城乡规划局下发通知,《郑州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标准(试行)》开始实施。
根据该标准,住宅建筑机动车停车应按照一户不少于一个泊位的标准配建。
此外,针对缓解停车难问题,不少人也提出了好的建议。
车辆越来越多,停车越来越难,究其原因,更多人把矛头指向了停车位先天不足的“硬伤”.为提高停车位配建标准,从规划上要求开发商在建小区时加大对停车位的建设。
近日,郑州市城乡规划局下发通知,《郑州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标准(试行)》开始实施。
根据该标准,住宅建筑机动车停车应按照一户不少于一个泊位的标准配建。
此外,针对缓解停车难问题,不少人也提出了好的建议。
市规划局:提高配建标准,一户至少一个停车位郑州市城乡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郑州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标准(试行)》已经开始实施,此标准对小区停车位的配建标准有所提高,根据该标准,住宅建筑机动车停车应按照一户少于一个泊位的标准配建,套内建筑面积大于等于130㎡的户型应按照一户不少于两个泊位的标准配建,公租房应按照每户0.5个泊位进行配建。
此标准还对地面停放机动车进行严格限制,要求在停车位的配建上,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严格限制地面停放机动车,地面停车泊位数占泊位总数的比例不宜大于10%,也透露出了鼓励开发商建地下停车场的信号。
楼盘走访:在售商品房很多小区建地下两层停车场查询郑州市目前在售楼盘,位于郑东新区的清水苑打出了车位配比1∶2(即一户两个停车位)的字样,位于金水区的银基王朝车位配比在1∶1.2,新天地三期人和居、正商新蓝钻车位比都是1∶1??这些楼盘在建设之初都规划了充足的停车位。
除了建设充足的车位外,很多新的楼盘在建设上,也严格控制了地上停车位的规划,很多楼盘都是全地下车位,地下两层车位的建设,如在售的正商铂钻、正弘蓝堡湾三期等地下停车位均为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