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慈母仙逝三周年祭文
献给母亲仙逝三周年的祭文(大全)

献给母亲仙逝三周年的祭文(大全)第一篇:献给母亲仙逝三周年的祭文(大全)献给母亲仙逝三周年的祭文有人说,:“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伟大的”。
这个伟大不是别的,就在于抚养大了自己的孩子。
抚养孩子是一个繁琐而复杂的工程,世上没有任何一个工程能与之相比。
呕心沥血不算,那就是在消耗自己的生命,几乎算是一种生命的嫁接过程。
你不见母亲渐次增多的白发和皱纹?你不见母亲衰老了的手还留着抚摸你的印痕? 我们的母亲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
我们相信母亲一定进入了美丽的天堂。
那里有原该母亲享用的容华富贵。
尽管如此,它仍不能与伟大的母爱划上等号。
与母爱相比,一切的物质都是渺小的.最大的报答莫过于心灵的慰籍,然而这一点,我们永远也不能做到了.母亲为我们受了很多苦.这是我们为人父母之前所无法体会到的。
早知道为人父母这么辛苦,我们会更加了解在人世间母亲的艰辛!或许能给她更多的关爱和慰藉!然而两世相隔,光阴不再,为什么生者总是在逝者走后才越发觉出难舍难分的感情?我们奉劝在世的为人子者,请多给父母一些关爱!我们小的时候,老百姓的日子是咬着牙过的.因为家穷,所以我们没有玩过什么玩具,棍子,弹弓就是最好的玩具。
母亲常对我们说,:“要好好上学,长大了好有出息.”1981年的夏天,父亲在胃癌手术后的三个月离开了人世,当时的我只有16岁,妹妹11岁,二哥27岁,刚结婚不到两年,二哥的儿子也才8个月大,三哥25岁,四哥22岁,母亲也才仅仅49岁。
在这种情况下,母亲省下了多少辛苦钱为我购置学习用品.只要是带字的东西,我们说要买,母亲豪不犹豫就给我们买来,她是多么渴望我们能求学成才!识字不多的母亲,为此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家里吃的要省,菜几乎不吃,肉和鸡蛋更不舍得吃。
有时候我们也害怕,我们眼看着这一切,害怕辜负了母亲的一片期望,我们真害怕呀!后来我只上了技校,我真的就把母亲的心血辜负了。
那一刻,我的心沉到了底。
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痛!就象一团燃烧正旺的火焰忽地被抽了底火一样,心里空空的。
祭奠母亲三周年的祭文

祭奠母亲三周年的祭文祭奠母亲三周年的祭文一、序言时光如梭,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三年。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心情沉重,愿意借此机会,用一篇祭文来表达我对亲爱的母亲的思念和敬意。
母亲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无私的爱和奉献让我终生难忘。
如今,我希望以这篇祭文,将我的感恩之情和思念之意传达给母亲。
二、母爱无疆在人世间,母亲是最伟大的存在。
无论是生活的坎坷还是人生的起伏,母亲总是默默地为我承受和支持。
她用无私的爱和关怀将我护在翅膀下,无论风雨如何,她始终是我坚实的后盾。
母亲的爱是无私的,她总是为我付出一切,从不求回报。
三、感恩与思念正是母亲的爱,让我变得坚强而勇敢。
每每想起那些无私的付出,我不禁泪流满面。
我深感自己身上承载着母亲的期望和爱,这是一种无形的责任和负担,但也是一种巨大的动力和力量。
正是因为有母亲那无尽的爱,我才能勇往直前,追逐自己的梦想。
四、母亲的智慧母亲无论在言谈举止还是为人处世上都体现出了她的智慧。
她的智慧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对生活、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母亲用她的智慧教导我如何独立思考,如何正确地面对困难和挫折。
她总是以身作则,让我懂得成熟与坚定。
五、母亲的遗产母亲的离去是我一生的痛。
然而,她留给我的不仅仅是伤痛,更是一生的经验和智慧。
我会永远珍藏母亲的遗产,将她的教诲铭记在心。
我会用母亲的智慧指引我前进的道路,用她的爱驱使我勇敢面对人生的挑战。
六、总结回顾过去的三年,我缅怀着母亲的一切。
她无私的爱,她智慧的言传身教,都让我成为今天的我。
在这篇祭文中,我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思念和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我希望将母亲留给我的遗产传承下去,并以她为榜样,成为一个善良、坚韧和有智慧的人。
七、结语亲爱的母亲,虽然您已经远离我们,但是您的爱和教导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三年过去了,我感受到您的关爱和守护仍然如昔。
您对我的影响将是我一生的动力和支撑。
今天,我在这里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缅怀母亲三周年祭文】缅怀慈母三周年祭文(五篇范文)(优秀8篇)

【缅怀母亲三周年祭文】缅怀慈母三周年祭文(五篇范文)(优秀8篇)父亲三周年祭文篇一纪念父亲逝世三周年祭文今天是我们的父亲离开我们三周年的日子,我们以此祭文来表达儿女们对父亲深深的思念……父亲于1960年12月30日出生,1979年12月参军入伍,期间历任解放军112师335团副连长、连长、副营职干事职务,荣获三等功;1997年9月转业到县公安局工作,曾任刑警中队副队长、XX派出所指导员、XX营刑警队长等职务,二级警督警衔。
2013年11月5日凌晨,父亲因急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我们失去了最亲爱的、最重要的亲人――亲爱的父亲。
在送别父亲的仪式上,公安局领导这样评价了我们的父亲:父亲一生谦虚谨慎、任劳任怨,勤奋敬业,在三十四年的工作历程中,作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
父亲无论是做为一名军人,还是做为一名警察,都一心扑在他所热爱的事业上,坚持原则、爱岗敬业、团结同志、无私奉献,是党的优秀干部,也是人民的忠诚卫士。
父亲做为一名人民警察,带领同志们始终奋斗在公安工作最前沿,履职尽责,攻破大案要案、缉捕逃犯,维护一方百姓平安。
父亲的工作作风和做人原则,深受局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先后荣获“优秀共产党员”、“邯郸市优秀人民警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父亲为人忠厚善良、勤俭节约,襟怀坦荡、与人为善。
他对街坊邻居实诚可靠、以诚相待,深受人们依赖;他对子女宽厚仁慈、和蔼可亲,深得晚辈敬仰;他对自家兄弟侄嗣、亲朋好友关心支持、热情帮助,赢得众人敬重。
父亲的一生是勤劳奉献的一生,是操劳奋斗的一生。
他辛苦了一辈子,如今我们已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孩子,父亲却再也看不到了……三年来我们时常想起父亲,想起父亲对我们的教导和关爱;想起父亲留给我们正派做人、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精神财富;想起父亲为这个家所做的一切。
亲爱的父亲,您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三年的时光流逝,带不走我们对您无尽的思念,也带不走我们对您深深的敬仰!亲爱的父亲,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侍奉好我们的母亲,让她老人家健康快乐;我们兄弟一定会团结齐心,有事同商,有难同当;我们一定会以您为榜样,在自己的岗位上贡献力量,干出成绩;我们也一定会关心教育好我们的子女,使我们的家庭和和睦睦,以告慰您的在天之灵!亲爱的父亲,愿您在天堂,没有苦难,没有病魔,没有灾难,健健康康,快快乐乐!亲爱的父亲,请您在天堂安息吧!我们不会辜负您的期望,我们将永远铭记您的大恩大德,您永远是我们的好父亲!内心的思念和悲伤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只有用此文来祭奠父亲的在天之灵。
母亲去世三周年祭文范文

母亲去世三周年祭文范文一妈,您走了三年了。
这三年啊,就像一场长长的梦,可梦醒了,您却不在身边。
我常常想,您是不是就像那断了线的风筝,飘得远远的,再也回不来了。
记得您在的时候,家里总是暖烘烘的,就像冬天里的小火炉。
您总是能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您的爱。
现在呢,屋子虽然还是那个屋子,可总感觉少了点啥,就像一幅画缺了最关键的色彩。
您怎么就舍得离开我们呢?二您走之后,我每次路过菜市场,都会想起您。
您总是在那挑挑拣拣,和小贩们讨价还价,就为了给我们做一顿可口的饭菜。
有一次,我嫌您买的菜便宜,觉得可能不新鲜。
您却说:“傻孩子,这菜啊,虽然便宜,但是妈妈会挑,保证新鲜着呢。
”那时候觉得您真啰嗦,现在想起来,那是满满的爱啊。
如今,我只能看着那些菜发呆,想着要是您还在就好了。
妈,您知道我有多想您吗?三三年前的今天,您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我握着您的手,就像握着一块正在慢慢失去温度的冰。
我一直在心里喊:“妈,您别睡啊,您再看看我啊。
”可是您还是走了。
那一瞬间,我感觉自己的世界崩塌了。
就像一棵大树突然被连根拔起,我没了依靠。
您是这个家的顶梁柱啊,没有您,这个家感觉都散了架。
四您还记得小时候我生病吗?您一夜没睡,守在我的床边,就像一个守护天使。
您一会儿给我量体温,一会儿给我喂水,眼睛里满是担忧。
您当时说:“宝贝,别怕,妈妈在这儿呢。
”现在我生病了,再也没有您在身边照顾我。
我只能自己默默忍受,这时候我就特别恨您,恨您为什么这么早离开我。
可是我知道,您也不想走啊。
五每次看到别的孩子和妈妈一起逛街,我的心就像被针扎了一样疼。
我多希望您还能拉着我的手,在商场里逛来逛去,给我挑漂亮的衣服。
您总是能知道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您就像我肚子里的蛔虫。
有一次,我试了一件衣服,自己觉得不好看,可您却说:“我女儿穿上这衣服可好看了,像个小公主。
”妈,您不在了,谁还能这样夸我呢?六我常常对着您的照片说话,感觉您就在听着。
我会跟您说我工作上的烦恼,生活中的快乐。
祭奠母亲三周年文章

祭奠母亲三周年文章用文字祭奠母亲,记录母亲的好,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祭奠母亲三周年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祭奠母亲三周年文章:怀念母亲逝世三周年松涛阵阵催人泪,翠柏飒飒诉衷肠。
岁月匆匆,人生苦短。
转眼间母亲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母亲那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想到母亲的人品,一生艰辛的生活,使我们做儿女的真正体会到:儿女们的寸草心,永远报答不尽母亲那三春养育之恩。
母亲,董玉梅,出身贫农家庭,生于1928年阴历二月初二,属大龙。
她一生勤劳、善良、心地清楚,但生活路途坎坷,多灾多难,很小的时候她的母亲就离开人世,便失去母爱,但她很刚强,在大灾大难面前不屈不挠,敢于正视困难,想尽办法度过难关。
她比常人刚强,能干,为人和善,通情达理,处事公道,胸襟开阔,从不与人计较小事。
虽然她一生清贫,没有什么物质财富,没有显赫的地位,但从不向权势财富折腰,只求安然生活。
一贯干净利落,直到晚年还保持着一生的良好习惯,让儿女们喜欢,可以说母亲的一生是极平凡的,也是了不起的一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母亲去世于2006年农历7月16日下午15:30分左右,享年79岁。
母亲一生有七个子女,我和五个姐姐一个妹妹。
在母亲逝世三周年之际,她的子女,儿媳及以我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其他亲人和朋友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提前为我的母亲举行了扫墓祭奠。
参加祭奠的还有她的侄子侄媳和孙子,各家都有代表,委托代表捎去了哀思。
我们将永远记住母亲的祭日,每年的这一天,子女及亲人将永远为她的在天之灵祈祷。
母亲生前乐于助人,正是善有善报,感天动地,母亲自己的后事也是那么隆重,那么顺利,天晴日朗,车多人多。
虽然现在,“出外再无娘嘱咐,回家没有母音容”了,但是,母亲走得很风光,很派场,这是母亲一生为人处事积德行善的最好证明、最好回报。
在此,我再一次感谢三年前曾前来参加母亲葬礼的亲戚朋友,感谢多年前曾前来为母亲祝寿的亲戚朋友,感谢所有曾经帮助过母亲的人,感谢在我们有求于人的困难时候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
三周年祭奠词范文六篇

三周年祭奠词范文六篇【篇一】三周年祭奠词尊敬的长辈,亲朋好友,乡亲们:松柏滴泪,苍山哀悼,泉水哽咽,大地悲痛。
慈母xxx生于公元xxxx年xx 月xx日,与xxxx年xx月xx凌晨xx分因病进行手术治疗后,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母亲一生宽厚善良,任劳任怨,勤俭持家,正直忠厚,坚强独立,不亢不卑,倾心教育子女,家业振兴。
慈母刚五岁就失去了母亲,自幼就非常坚强。
和唯一大两岁的姐姐相依为命。
母亲因家境贫寒,仅仅只上完初小就辍学了,不到十岁就基本单独支撑操持家务。
母亲一生经历坎坷,xxxx年xx月xx日,父亲因病与世长辞,坚强的母亲一人支撑起全家七口人的生活重担,还供养子女上学,教育我们长大成人。
慈母为人正直,待人宽厚,时时处处总是把空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被人。
无论过去在老家或是后来到县城,母亲从不多言多语,总是任劳任怨,生怕给子女添半点麻烦,生活一切都自己料理。
多年来,每逢节假日,她总会把饭菜准备好,一一给儿女们和孙子们打电话通知回家吃饭。
后来由于视力越来越不好,有时电话号码看不清楚,打不通电话时,还要给我说,让我通知姐姐妹妹,妹夫和姐夫们一定要回家吃饭。
特别是我胃部太好,经常不习惯吃早饭就上班,上班后一忙就顾不上吃早饭,当妈从窗口或门口听到我的脚步声时,就一直等,一直到看到我时,就把早已准备好的热饼子和她自己订的热牛奶,宁可自己不喝,便递到我的手上母亲善良心细,无论是对待儿子媳妇,女子女婿,孙子孙女她都是平等看待,都给与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
母亲知道儿女们上班都很忙,经常是母亲自己上街买菜,特别是妹妹和妹夫因上班,平时特别忙,没有时间上街买菜,她常常把菜买好洗好,让他们回家拿。
因大妹妹远在山东农村,为了让他们的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母亲让他们把小露露带到xx来上学。
不顾自己年迈体弱,还坚持更多的照料孩子,弥留之际还祝福我们都要好好的照顾露露。
就连这次病情十分严重的情况下,都不愿让子女伺候,还要强忍着自己坚持。
在母亲三周年纪念上的祭奠词

在母亲三周年纪念上的祭奠词一、回忆那些岁月今天,我们聚在一起,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既有悲伤,也有温暖。
三年前,老妈离开了我们,这日子一晃就过去了。
想当年,老妈的笑容总是像阳光一样,照亮我们每一个日子。
记得小时候,每次我考试回来,她总是像老鹰一样,盯着我的成绩单,眼神里透着期待和一些小小的威胁。
哈哈,谁说老妈不可以是“恐怖分子”呢?有时候,我觉得她的目光比老师的还严厉。
她常说:“你们得好好读书,将来才能飞得高。
”每当我想起这句话,心里总是甜蜜又酸涩。
老妈喜欢给我们讲故事,尤其是那些民间传说。
她总是说,人生就像一场戏,高兴迭起,得把每个角色演好。
每当我听她讲故事,感觉那些老古董的传说一下子活了过来。
老妈就是那种能把平淡的生活变得五光十色的人,她的幽默感总能让我们捧腹大笑。
她说,生活不就像一碗汤,咸淡要适中,调味要讲究嘛!二、老妈的教诲2.1 教会我什么是爱老妈对我们的爱,就像一棵大树,无论风雨多大,她都在我们身边。
她教会了我,爱是要付出、要包容,有时候甚至要忍耐。
还记得我青春期那会儿,叛逆得不行,老妈却总是耐心地陪着我。
每次我发脾气,她从不跟我争辩,只是静静地听我唠叨。
然后,她会找个合适的时机,轻轻地给我讲道理。
渐渐地,我才明白,爱有时候就是这样的静默支持。
2.2 生活的智慧老妈的生活智慧真是一绝,她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妙招。
比如,厨房里的琐碎事情,她总能把简单的材料变成绝妙的美味。
她爱做的那道红烧肉,简直是我心中的“终极美味”,每次吃到都觉得是天堂的滋味。
她总说,做饭要用心,就像生活一样,得用点心思,才能有滋有味。
她的这番话,我现在才明白,生活的每一口,都需要细细品味。
三、继续前行3.1 传承母亲的精神三年过去了,我仍然能感受到老妈的存在。
她留下的那些温暖和智慧,早已融入我的生活。
每当我遇到困难,就会想起她那句“勇敢面对,别怕”。
是啊,人生总会有风风雨雨,重要的是要学会把每一次挑战当作成长的机会。
死后三周年祭文6篇

死后三周年祭文6篇死后三周年祭文1呜呼吾母,遽然而死。
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
摧折作磨,因此遭疾。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
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
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
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
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
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
头脑精密,劈理分情。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
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
五德荦荦,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
精神痛苦,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倾地一角。
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
病时揽手,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
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
大小亲疏,均待报赍。
总兹所述,盛德所辉。
以秉悃忱,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春晖朝霭。
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
躯壳虽隳,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
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
惟挈大端,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尽此一觞。
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死后三周年祭文2悠悠苍天,白露已降。
朔气逼人,草枯叶黄。
慈母仙逝,十载怅望。
追今抚昔,恨断肝肠。
慈母幼年,饱经风霜。
生于乱世,严父早亡。
人间磨难,过早品尝。
后入李门,起伏跌宕。
生儿育女,多年愁肠。
夙夜忧叹,如愿以偿。
精心抚育,朝夕相望。
供儿读书,盼儿成长。
天大困难,信心不丧。
肩挑重担,患难共享。
和邻睦族,不负众望。
克勤克俭,温恭贤良。
为人处世,忠厚善良。
推心置腹,胸怀坦荡。
倾己之力,赠人余香。
邻里乡党,莫不颂扬。
呕心沥血,寒来暑往。
家业初成,盼母安康。
常年劳累,早把身伤。
求医问药,终归无恙。
欲报母恩,晚福多享。
尽我孝心,天年怡养。
皇天不佑,忽赴仙乡。
一朝永诀,痛悔难当。
母恩未报,寸断肝肠。
呼天唤地,两隔茫茫。
十年以来,莫不怀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缅怀慈母仙逝三周年祭文
母亲,老娘:
今天是2010年4月3日,星期六,农历二月十九。
儿子及后辈们,备办祭礼,置于灵前,行拜三周年祭奠。
祭奠放在今天,原因有三:一是应‘三、六、九’这个吉数;二是顺老习俗‘三周年祭都要提前’的说法,(尽管谁也说不清为啥)按阳历提前了九天,按阴历提前了六天;三是翻看了老黄历,今天除了忌伐木、作梁之外,万事皆宜。
我知道这一些您老从不相信,孩儿这样做,完全是出于应付,为了照顾到方方面面。
三年前,2007年4月12日,农历二月二十五,您老人家离开了我们驾鹤西去。
春夏秋冬三度,转眼已满三年!
三年来,孩儿是十分思,百分想,千分念;从头七到尽七,从百日到周年,儿辈次次祭拜,丝毫没有怠慢;逢年过节,生辰忌日,重大喜庆,回回告慰您老,从没间断。
三年来,多少次在梦中与老娘相见。
您老的音容笑貌,一如生前。
儿辈们身边坐,孙辈们绕膝前,曾孙辈们欢一团,老娘乐得笑开颜!虽然是梦犹似真,天伦之乐亦依然!
看到此景儿欣慰:说明您老对后事新办毫无怨言。
老娘既心宽,孩儿就心安!
儿记得,以前说及‘人老了要火化’,您老的态度是那样的坦然:说“人家国家领导人去世都火化了,有的还把骨灰撒在海河里,咱老百姓还有啥说!到时你们就看着办!”
您老一辈子要强,不甘人后,待人处事,光明磊落;儿早有心:等到百年之后,定要您老走得风光,体面,定要和别人
不一般。
您老的安葬仪式,是在那年4月21日举行的。
孩儿事先作了准备:约了响器,请了录像。
当时的场面您老都已看见:崔姓自家的晚辈们,赵姓自家的晚辈们,远近的亲戚们来了;街坊邻里,外队乡亲,能走动的老人们来了;太后庄村的两委成员,老年协会成员,都来了。
为您老送行的人们,把咱家门外半条街都挤得满满的。
这场面据说在咱们村从未有过;村委送了哀帐祭礼,支书为您老致了悼词(注1),这种待遇以前也是罕见。
这足可见老娘生前的为人。
走时,响器班前面开路,尽情吹奏;摄像师跑前跑后,认真录像;为您老送行的队伍浩浩荡荡,很是风光排场!
记者们也闻讯赶来,撰文拍照。
第二天就在《洛阳晚报》上进行报导:说这样的水葬,在我市并不多见,这是‘弃殡葬陋习、倡节俭新风’之举,为村镇的殡葬改革开了一个好头。
说‘这是洛阳人善待地球、节约土地资源的一个了不起的榜样’(注2)!
这样的评说,孩儿从未想过;孩儿就是想要亲自为老娘找个永久安身的地方。
以前曾想过找公墓,觉得太远不方便;也想在村周边找块地方,又觉得不牢靠:因为咱村已被划归高新开发区,不管哪块地方随时都有被占的可能。
孩儿想:既然我们生在洛河边,长在洛河岸,依洛河而生,靠洛河而长,何不归洛河而去!这样回归自然,实是应理顺天。
这样以后晚辈们看到洛河,就会想到您老人家。
洛水之久久不尽,河波之长长无限!
孩儿决定:往后我们家的‘祖坟’就在洛河。
就从您老开
始。
安葬的头一天,我已把先父送去。
您二老已在水晶宫中相见。
以后孩儿我老了,让晚辈们把我直接送到您那里就行了。
今后我们家绝不会再为此事作难。
这样对国,对家,对己都好,这也是您老人家生前的意愿。
您儿子我属龙,龙的父母驻进龙宫,自然会受到欢迎;他们定会为二老安排别墅宅园。
在那里,有龙鱼寿龟长舞作伴,您二老也决不会感到寂寞;您老啥事都不用操心,就安心过那让人艳羡的神仙般的日子,孩儿自然也就放心了。
忆慈母的大恩大德,比山高比海深。
儿小时,您关心得无微不至;儿长大,您教儿要忠厚诚实;儿进城上班,工作忙回不了家,过段时间,您就跑一老晌,步行四十多里坎坷土路,进城看看;后来,儿子隔段时间骑车回家,谁知每次都见您老抱着孙辈,坐在门口,把儿等盼;再后来,家境好转,该您老享享清福,可您老说您还能干,要是老闲着就不自然;再再后来,您老病重卧床,我辈端水喂饭,这是我们的本分,义不容辞,可您说‘让该被人伺候的人伺候,心里还真有点不安!’我知道这是您老心疼孩儿。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您老走后,孩儿要晚辈们都行鞠躬礼。
这不光是为易陈俗,更主要是,不想让您老再看着我们起跪,起跪地叩拜折腾,又要心疼!
您老走了,儿要吊者只含悲在心,不痛哭放声;这倒不是因为‘人过九十逝为喜丧’,而是因为,您老为我们辛勤操劳一辈子,现在走了,只能默默相送,不再打扰您老人家的安宁!孩儿以为:生前孝敬水一盅,胜过逝后嚎千声。
您和儿媳相处几十年,婆媳如同母女般,亲朋邻里无不称赞!您老常说‘婆婆媳妇都是女人,都会遇到同样问题,应该
相互体谅。
婆婆为儿子,媳妇为丈夫,出发点不一,目的是共同的:都是为了一个家。
没有理由为一点小事争执不下,让一个人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人说‘婆婆好是媳妇福,媳妇好了家和睦’,孩儿从没有因家事犯愁作难生气!
老娘几十年磨练一副好身板。
每次体检,医生都说您五脏康健,完全可以长寿;亲朋好友无不夸您老身体好。
谁料想,小小‘头皮癌’病魔,让您老少活十多年。
咱找名医专家,跑大小医院,他们都无能为力。
因为现代医学还没有攻克这个关。
尽管您老享年九十有六,寿限在咱崔家,还是赵家,算是最长,但周岁没到一百,总觉着有点遗憾。
不过,要是换种算法:您老一生遇到了五个润七月,过了一百零一个农历七月十五的生日,您老应该算是百岁老人。
另外,您老走后,孩儿没有把您的户口及时‘转迁’,想等您老过了三周年,到了实际一百岁时,孩儿再去办。
这虽然有点违常,但主要是想体现孩儿的孝心一片,就是要让您老真实的百岁愿望实现!
去年,您老一直挂牵的孙子,添了个宝贝女儿,起名崔瑞,长得聪明伶俐,活泼可爱。
在咱家的户口簿上,已是‘四世同堂’。
事实上,以前提及‘四辈人’,您说,87年都见到了。
在您老的眼里,孙女孙子一般远,内外重孙都一样。
您老常说,人得知足,知足是福。
您说你已经够有福气了:儿子媳妇孝顺,孙女孙子乖巧,住着宽敞新房,吃喝穿戴不愁;您说你‘入地’坐过地铁,‘上天’坐过飞机;西安上过大雁塔,开封登过金銮殿,逛过北京故宫、颐和园,游了八达岭,八十岁高龄,登上了天下闻名的万里长城。
儿还记得,当时在长城上,那些内外游客们,看到您老的气质,无不折服称赞!
原来,计划再到江南苏杭一游,或沿海,或顺江,坐坐轮
船。
可惜没有来得及实现。
您老走后,儿在挽联上写:
骨存洛河龙宫地永久安宁;魂飘东海蓬莱境与仙长乐。
现在孩儿给您老安排一条航程路线:您二老坐上孩儿精心制造的‘洛河龙宫号’(纸扎)轮船,顺洛水,经黄河,入渤海,到蓬莱。
在那里,‘八仙游局’会安排向导,带您老跨海南下,到沪宁苏杭这人间天堂一游!
您老一世朴素勤俭,从不花零钱。
您二老现居河洛龙宫地,精神无忧,生活无缺;自由游四海,无虑逛三山。
孩儿敢说,您二老现在的处境,要比埋在不足三尺的地下的其他老人们,要强上千百倍。
我的父亲对此应该有所体验。
孩儿知道您二老用不着钱,可我们还是给您老送上金斗银山摇钱树,还有大量祝寿钱;以后逢年过节吉忌日,我们还会敬献。
您老若用不着,可以外送行善!
三周年祭,这是人生大事的最后一件。
孩儿也曾想过,平时紧把一点,到时要把老娘的三周年祭办得像样一点。
后来孩儿怕老娘不高兴,才决定还是遵循您老的遗愿,把祭奠也办得简简单单。
晚辈们来了,先瞻仰您老生前的照片,再看为您老送行时的录像;然后在家缅怀,再到河边焚烧金银纸钱花圈;换服谢孝。
了却为儿的最后一桩心愿。
三年行孝虽有期,思母心情永无限!
孩儿对老娘的大恩大德永世不忘!
孩儿对老娘永远怀念!
不孝儿留意敬上
二○一○年四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