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及

合集下载

近五年高考全国卷语文分析

近五年高考全国卷语文分析

近五年高考全国卷语文分析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2017年复习建议一、近五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卷整体概况纵览2012到2016五年全国卷试题从试卷结构按排角度看,均没有多大变化;从命题设计角度看,试题能够均匀分布各知识点,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从试题题量上看,题量安排科学,分值设计合理,难度适中,考点全面;从考查形式上看,命题灵活多样,能够针对考生的实际,使每一位考生都能展示自己的真实水平。

二、近五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卷各版块纵向分析(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年份试卷选材内容考查点2012全国卷《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①解文中重要概念;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3全国卷I《〈老子〉的年代》①析理解文章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全国卷II《试论中国风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①解文中重要概念;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4全国卷I《美的奥秘》①解文中重要概念;②理解文章重要内容;③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

全国卷II《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①理解文中重要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5全国卷I《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①解文中重要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全国卷II《艺术是什么》①解文中重要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6全国卷I《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①解文中重要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全国卷II《塞壬的歌声》①解文中重要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全国卷III《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①解文中重要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从2012年到2016年,论述类文本都是全国卷试题的必考内容,设置三道小题,均为客观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及.doc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及.doc

作文试题又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具体情境,有了近乎日常的真实写作任务。

2016年全国I卷改为漫画作文,对于漫画中的人,试卷上的分数、“唇印”“掌印”变化之间的多重反差对比,足以使考生以小见大,由浅入深,进而体味人生与社会,畅想现实与未来。

2015年全国II卷作文题体现了更加务实的风格,相比2014年“动物园禁止游客喂食动物食物”的作文题,需要用多角度分析法进行立意。

三个角度----锐意创新、爱岗敬业、追求梦想,符合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和核心价值观,贴近现实生活,与社会、国家的发展相契合。

而2016年全国II卷的作文聚集如何提高语文素养,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

最近几年高考作文题命题呈现如下特点:一、折射中国社会多元化;二、注重思辨能力;三、引导个性思维;四、凸现理性人文色彩;五、关注对生活的思考和体验。

可以说,近年来,高考作文越来越具有创新性,讲求开放性,但不论怎样创新变化,都离不开在“生活性、文化性”这个圈子里做文章。

从选材的角度看,作文方向更关注社会生活,更体现时代风采,更强调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和道德修养。

三、2017年高考备考策略1、回归课本。

全国卷高考语文试题与课本的联系非常紧密,很多考点的设置均来自于教材,考生备考时就注重课本的示范功能和迁移功能。

2、坚持积累。

小到一个字,一个词,大到一篇文章,都是语文大厦的根基。

语文是一门慢课程,快不得。

只有不断增加语文积淀,才能提高能力。

3、倡导读书。

语文是感性十足的科目,没有大量的阅读,视野和思维就变得狭窄,也难以有灵敏的语感。

高三学子视读书为浪费时间,这是认知的误区。

4、重视训练。

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很强,离开了训练就会生疏。

但这个训练是科学的训练,不是盲目的做题。

应跳出题海,按基础、经典、创新三个层次精选试题,提高效率。

语文 ( 2017-2020年全国123卷)高考考点统计

语文  ( 2017-2020年全国123卷)高考考点统计
19年第7题
分析人物形象
18年第5题
19年第8题
人物刻画艺术手法
19年第8题
19年第8题
分析人物心理活动
20年第8题
18年第5题
20年第8题
20年第8题
18年第5题
环境描写的作用
19年第9题
19年第8题
情节手法和作用
20年第9题
分析小说的基本特征
19年第9题
分析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叙述方式的好处
18年第6题
20年20题
19年210题
应用文修改
18年20题
18年20题
18年210题
流程图
18年21题
18年21题
新闻报道压缩关键信息
20年21题
19年21题
20年21题
19年21题
20年21题
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
18年21题
第四部分作文
题材类型
话题
新材料作文
近7年的大事件,要求学生关注当今中国的改革和发展
19年第6题
语言艺术手法
18年第6题
人物精神、价值观
20年第9题
标题的内涵和作用
2020年第9题
细节描写的作用
19年第9题
散文阅读
对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20年第7题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含义
18年第7、8题
20年第4、5题
18年第7题
19年第4题
20年第4题
18年第7题
近三年全国卷高考语文考点统计表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
文体
考点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全国卷Ⅲ
论述类文本阅读

高考各科知识点分布表

高考各科知识点分布表

高考各科知识点分布表高考,是每一位学子都备受关注和期待的重要考试。

为了更好地备考,了解各科目的知识点分布至关重要。

下面是高考各科知识点的分布表,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1. 语文语文是高考的一门必考科目,它主要包括文言文、现代文和写作三个方面的内容。

(1)文言文:主要考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常见的知识点包括古文阅读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作者和写作背景等。

(2)现代文:主要考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重点关注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理解和文学常识等。

(3)写作:主要考察对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的掌握。

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等不同体裁的写作。

2. 数学数学是高考的另一门必考科目,它主要包括数与式、函数与方程、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四个部分。

(1)数与式:主要包括整式、分式、指数、对数、三角函数等知识点。

(2)函数与方程:主要包括函数与方程的性质、解析式、图像、方程与不等式等内容。

(3)几何与图形:主要包括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计算等。

(4)统计与概率:主要包括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等知识点。

3. 英语英语是高考外语科目,它主要包括听力、阅读理解、写作和翻译四个部分。

(1)听力:主要考察对英语听力材料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2)阅读理解:主要考察对英语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包括阅读题目、找出关键信息和进行推理判断等。

(3)写作:主要考察对英语写作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包括写作题目的理解和组织语言进行表达。

(4)翻译:主要考察对中文和英文之间的翻译能力。

包括句子和短文的翻译等。

4. 物理物理是理科类的一门科目,它主要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和原子物理等内容。

(1)力学:主要考察质点的运动和物体的受力等知识点。

(2)热学:主要考察物体的热传导、热膨胀和热力学等内容。

(3)光学:主要考察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知识点。

(4)电学:主要考察电阻、电流、电势等电学基础知识。

(5)原子物理:主要考察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基本知识。

高考语文细目表

高考语文细目表

特点和备考 总结
试题情况:1、难度比重庆卷有所降低 。2、考察的知识点有所减少,不考字 音、字形和标点符号。3、重在考察学 生的阅读里、理解力、分析综合和语 言表达力。备考策略:1、强化基础。 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 养。2、加强方法指导。特别是答题技 巧的指导。3、强化课内外知识的积 累,加强课外阅读。4、定时作文,加 强审题、立意、行文技巧等的指导。
2
3
4
5 第一卷阅读 题 6
7
8
9
10
板块 考点 能力考察 层次 分值 板块 考点 能力考察 层次 分值 板块 考点 能力考察 层次 分值 板块 考点 能力考察 层次 分值 板块 考点 能力考察 层次 分值 板块 考点 能力考察 层次 分值 板块 能力考察 层次 分值 考题
小说阅读 人物形象、结构特点、思想内容、艺术特 色和表达效果 阅读、理解、分析、综合 C 25分 人物传记阅读 内容分析概括、文章特点、评价人物观点 阅读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分析表达能力 C 25分 语言文字运用 成语使用 成语的识记与运用 E 3分 语言文字运用 病句 辨析语病 E 3分 语言文字运用 选用句子 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句子 E 3分 语言文字运用 补写句子 根据上下文补充完整句子 E 3分 图文转换 看图、理解、表达能力 E 6分 作文(60分)。材料作文。考察能力层 级:E级
2015年---2013年全国卷高考语文试题 知识点多维细目表
高考知识要求的6个层次:A.识记 B.理解 E.表达运用 F.探究.这六个层级由低到高。
题号 考察知识 板块 考点 方式 层次 板块 考点 方式 层次 板块 考点 方式 层次 板块 考点 方式 层次 板块 考点 方式 层次 板块 考点 方式 层次 板块 考点 方式 层次 板块 考点 方式 层次 板块 考点 方式 层次 板块 考点 方式 层次

广东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

广东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

广东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一、近五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卷整体概况纵览2012到2016五年全国卷试题从试卷结构按排角度看,均没有多大变化;从命题设计角度看,试题能够均匀分布各知识点,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从试题题量上看,题量安排科学,分值设计合理,难度适中,考点全面;从考查形式上看,命题灵活多样,能够针对考生的实际,使每一位考生都能展示自己的真实水平。

二、近五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卷各版块纵向分析(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年份试卷选材内容考查点2012全国卷《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①解文中重要概念;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3全国卷I《〈老子〉的年代》①析理解文章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全国卷II《试论中国风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①解文中重要概念;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4全国卷I《美的奥秘》①解文中重要概念;②理解文章重要内容;③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

全国卷II《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①理解文中重要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5全国卷I《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①解文中重要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全国卷II《艺术是什么》①解文中重要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6全国卷I《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①解文中重要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全国卷II《塞壬的歌声》①解文中重要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全国卷III《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①解文中重要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从2012年到2016年,论述类文本都是全国卷试题的必考内容,设置三道小题,均为客观题,每小题3分,共9分。

2018—2022五年高考全国 卷语文考点分布

2018—2022五年高考全国 卷语文考点分布
文言文断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
文言文断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本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
理解、分析文章的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
文中的信息;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含义;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理解和分析文中的信息;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实用类文本阅读
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
蓉當诗歌内容、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
鉴赏诗歌内容、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赏析诗
歌的表达技巧和作者的
观点态度
名篇名句默写
默写常见名篇名句
默写常见名篇名句
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
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
跌写常见的名篇名句
语言文字运用
辨析病句;语言表达连贯;辨析和正确使用成语;语言表达得体;图文转换
辨析和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语言表达连贯;辨析病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压缩语段
情感
文言文
阅读
文言文断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对文意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断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

【真题解透】全国甲卷五年(2018-2022)考点对比分析-高考语文真题对比分析(全国通用)

【真题解透】全国甲卷五年(2018-2022)考点对比分析-高考语文真题对比分析(全国通用)

202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 (同上) 项是(3分)
2022 下对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 (同上) 项是(3分)
全国甲【Ⅰ】卷【论述类】五年高考考点【2018-2022】比较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题号 年份
设题方式
考点
2018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考查筛选文中的
(3分)
信息的能力
第 2019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1
(3分)
题 2020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考点
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以及探究能力
(同上)
考查筛选、整合、分析文 中信息能力 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 的能力 考查学生筛选、整合并概 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三、现代文阅读三:文学类文本
文学类文本一般考查小说和散文。
文本考查在材料选材方面主要是走近国内外尤其是国内现代文学大师的文学作 品,主题方面契合新课标的要求。从考查的内容方面来看:考查的重点仍集中在人 物形象、情节结构、表达技巧、小说情感主题、小说环境等方面,重在阅读的深度。 在学科素养方面,涉及“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 的语文学科素养,引导考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 美意识,将艺术审美与价值导向紧密结合,在完成审美能力考查的同时,实现对考 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正面引导,促进其向美向善,提升人生境界。

(2018
2020
年是第8
题) 202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全国I卷出现了任务指令型作文,且明确要求写一封信。

内容上,贴近生活,从平凡的生活中立德树人;思想上,体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的碰撞,强调在新旧观念的冲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作文试题又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具体情境,有了近乎日常的真实写作任务。

2016年全国I卷改为漫画作文,对于漫画中的人,试卷上的分数、“唇印”“掌印”变化之间的多重反差对比,足以使考生以小见大,由浅入深,进而体味人生与社会,畅想现实与未来。

2015年全国II卷作文题体现了更加务实的风格,相比2014年“动物园禁止游客喂食动物食物”的作文题,需要用多角度分析法进行立意。

三个角度----锐意创新、爱岗敬业、追求梦想,符合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和核心价值观,贴近现实生活,与社会、国家的发展相契合。

而2016年全国II卷的作文聚集如何提高语文素养,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

最近几年高考作文题命题呈现如下特点:
一、折射中国社会多元化;
二、注重思辨能力;
三、引导个性思维;
四、凸现理性人文色彩;
五、关注对生活的思考和体验。

可以说,近年来,高考作文越来越具有创新性,讲求开放性,但不论怎样创新变化,都离不开在“生活性、文化性”这个圈子里做文章。

从选材的角度看,作文方向更关注社会生活,更体现时代风采,更强调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和道德修养。

三、2017年高考备考策略
1、回归课本。

全国卷高考语文试题与课本的联系非常紧密,很多考点的设置均来自于教材,考生备考时就注重课本的示范功能和迁移功能。

2、坚持积累。

小到一个字,一个词,大到一篇文章,都是语文大厦的根基。

语文是一门慢课程,快不得。

只有不断增加语文积淀,才能提高能力。

3、倡导读书。

语文是感性十足的科目,没有大量的阅读,视野和思维就变得狭窄,也难以有灵敏的语感。

高三学子视读书为浪费时间,这是认知的误区。

4、重视训练。

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很强,离开了训练就会生疏。

但这个训练是科学的训练,不是盲目的做题。

应跳出题海,按基础、经典、创新三个层次精选试题,提高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