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2 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案 (2)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优秀9篇)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优秀9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根据提纲把握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自读自悟,与想象、资料相结合,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
3、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课文中的句子、段落、自学提示、资料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
二、初读,感知全文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
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4、说一说,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5、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
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
壮丽(2自然段)奇异(3-4自然段)三、再读,感悟全文1、齐读2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
海拔:3000米长5044米平均深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
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你想说什么吗?3、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4、齐读3-4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
奇异:山异(热带雨林、冰川)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生物的多样性5、指导朗读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5自然段。
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雅鲁藏布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篇二教学目标:知识: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雅鲁藏布大峡谷人教新课标(20210707223542)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课方案这个工作可让学生疏组负责采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 ,每周一换。
要修业生抽闲抄写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指引学生关注社会 ,热爱生活 ,所之内容要尽量宽泛一些 ,能够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情、爱心、研究、环保等多方面。
这样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能够累积40 多则资料。
假如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资料 ,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照书吗 ?教材简析:《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四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课文第一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地理地点,接着列举切实的数字,与世界上其余几个有名大峡谷进行比较,说了然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最后,从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以及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述了峡谷的奇怪景观。
教课时,要要点指引学生边读边想象课文所描述的画面,认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怪景观,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同时要指引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感觉并累积优美语句,指导学生朗诵出色的语段,感觉大自然的奇特魅力,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语文教课应以读为基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累积,在读中迁徙运用。
这是四年级第一篇略读课文,能够指引学生运用学过的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自主阅读课文,进一步培育学生自主阅读、主动研究的能力。
所以,教课这篇课文时,一是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二是要边念书边睁开合理想象,将文字描述的事物转变为一幅幅详细形象的画面表此刻脑筋中,真实感觉大自然的奇特魅力,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课目的:1.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认识7 个生字,累积优美词句。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怪景观。
3.在阅读中感觉大自然的奇特,从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课要点:察看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少儿生活靠近的,能理解的察看内容。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雅鲁藏布大峡谷(2)_人教版_5143

龙凤“潜智”导学设计方案学科语文班级402讲课教师课题雅鲁藏布大峡谷第(2)课时1.感觉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特与壮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学习目标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阅读对照,领会文中的说明方法。
重难点由点及面,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教课媒体PPT导学过程一、回想内容作者是如何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二、阅读对照,领会表达1.出示部分段落,说一说与课文中的段落有什么不一样?(段落 1 摘选第二段,去掉了传说内容;段落 2 摘选第三段,去掉了段中的数字;段落 3 摘选第五段,用“特别”换掉了“最”。
)2.学生互读比较,沟通建议。
3.学生在班上谈出自己的想法和原因。
(段落 1 加入了传说故事给予了奇特的色彩,并且更为惹起自主读者的阅读兴趣;段落 2 加入正确的数字使得说明的事物更正确合作更详细,更有说服力;段落 3 用“最”表示达到了极点、极限,研究表达的程度要比“特别”高。
)三、赏识奇景,激发感情1、播放《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无音乐、无讲解)2、同学们,风光艳丽,景观雄伟,不过仿佛弊端什么?(学生会提出没有音乐和讲解)3、组织学生从课文中选择内容做讲解。
4、播放《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有音乐),学生做讲解。
四、拓展大自然有很多令人为之惊讶的奇景,你还知道哪些奇景?能不可以介绍给大家。
(学生各抒己见,把自己认识到的奇景资料与大家沟通分享)五、作业1、有感情的朗诵课文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说说听后的感觉。
2、收集整理资料,写一处你知道的奇景。
板书设雅鲁藏布大峡谷计(西藏)奇特的大拐弯“惊讶不已”奇景世界峡谷之最“不行思议”瑰丽的自然博物馆“巧夺天工”“地球最后一块秘境”“无与伦比”。
四年级语文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基本内容,了解大峡谷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形成的原理。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未知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朗读、思考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一篇描写我国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优美散文,文章从大峡谷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自然景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大峡谷的特点及形成原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3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如“地壳运动”、“板块构造”等,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与实际景观联系起来。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语感。
3.2 图片展示法:利用图片展示大峡谷的美丽景色,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峡谷的魅力。
3.3 讨论法: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地理位置及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律美,体会大峡谷的神奇。
4.3 讲解课文:分析课文内容,讲解大峡谷的形成原理及自然景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4.4 图片展示:展示大峡谷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峡谷的美丽。
4.5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课文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抄写生字词:让学生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巩固字词记忆。
5.2 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大峡谷特点及形成原理的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5.3 写作练习: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其他著名的峡谷,如三峡、黄河大峡谷等,增进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了解。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观。
2.学写课文提纲。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阅读课文,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观。
教学难点学写课文提纲。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室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板书:西藏)同学们,一提到我国的西藏,你会想到什么呢?(学生根据课前了解的资料来谈,如:藏族、布达拉宫、牦牛、雪山、雅鲁藏布江)2.其中,雅鲁藏布大峡谷堪称世界一大奇观,不知令多少人为之惊叹。
今天,我们大家就跟随作者一起去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的魅力吧!(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谈话导入轻松自然,既能了解学生课前对有关资料的搜集情况,又能直入主题,突出重点,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初感其奇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圈画文中重点词语。
2.能谈谈你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初步印象吗?(很特别、景观奇特、气势宏伟、使人惊叹)3.能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你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总体感受吗?(提示学生浏览一遍课文内容,快速找出词语,如:惊叹不已、不可思议、鬼斧神工、无与伦比等。
相机板书词语。
)[遵循学生的阅读规律,从课文的整体感知入手,让学生通过阅读在头脑中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同时抓住文中的重点词来让学生体会其神奇壮丽。
三、精读细品,深感其奇1.如此壮丽的伟景,真令人叹服。
让我们再走近些,去真切地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处所在!认真默读课文,想想:读到我感到(惊叹不已、不可思议、鬼斧神工、无与伦比)[默读思考,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同时用读到我感到模式来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述自己阅读所得,有利于学生语言的规范。
]2.学生认真默读,勾画内容。
3.组织小组内交流。
4.班上交流。
(随机板书)(1)我读到向下看,怪石突兀,绿树掩映,浩浩荡荡的雅鲁藏布江自西而来,然后转向,绕着南迦巴瓦峰作马蹄形大拐弯,向南奔腾而去。
四年级上册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汇。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了解我国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景色,增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学生培养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认识和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汇。
三、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认识。
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大峡谷的感受。
四、教学准备:课文文本《雅鲁藏布大峡谷》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生词卡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谁来说说它的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雅鲁藏布大峡谷》。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标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尝试理解其含义。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理解课文内容,解决生字词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其含义。
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景色和独特之处。
5. 观察图片:教师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大峡谷的景色。
学生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
6. 巩固练习:教师设计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7.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8.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9. 板书设计:雅鲁藏布大峡谷壮丽景色独特之处10.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结束后,教师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完成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四年级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优秀12篇

四年级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优秀12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课前查找有关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
【课前准备】1、课件。
2、搜集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能在这里给同学们上课,老师感觉非常高兴,所以今天特地带了一首和课文有关的歌曲,希望你们会喜欢。
(播放《珠穆朗玛》的歌曲。
)二、谈话引入,熟读课题师:同学们,刚才歌曲中唱的山峰就是文中的……(生答:珠穆朗玛峰。
)师:这座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曾引得中外攀岩爱好者慕名而来,竞相登峰。
就在这最高的地方,科学家们新近发现了一个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那就是……(生:雅鲁藏布大峡谷。
)师:这个世界之最又在我们中国境内,身为中国人,让我们自豪地读一读吧。
(生:雅鲁藏布大峡谷。
)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很喜欢探险,这节课老师准备带领同学们一起去寻幽探秘大峡谷,兴奋吗?让我们一起兴奋地读读地名吧。
三、精读感悟,体会美景1、整体感知:⑴ 师:会旅游的人总要事先了解当地风情,这节课我们就先深入地了解大峡谷的风情吧。
请同学们拿出课文纸,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雅鲁藏布大峡谷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景观?(板书:景观)⑴ 反馈。
(板书:壮丽奇异)2、体会壮丽:⑴ 师:你从哪里读出它的壮丽呢,就请同学们再去读读1、2小节吧。
⑴ 出示句子: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近万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⑴ 师:你从这句话怎么体会出壮丽呢?⑴ 师:你是怎么理解“高峰”的?⑴ 师:你是怎么理解“深谷”的?出示句子:雅鲁藏布江河床的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
它的下游围绕喜马拉雅山东端的最高峰,形成一个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在青藏高原上切割出一条长城504千米的巨大峡谷。
峡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四上2《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教学目标1.认记本课的7个生字,了解“咫尺为邻”“人迹罕至”“不容置疑”等词语的意思。
2.会结合导读提示进行自主学习,能通过文字想象大峡谷的壮丽奇异的景象,能向别人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
3.能在学习中感受到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学生感受壮丽奇异之美,向别人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上节课,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
今天学习的文章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它又给我们展示怎样的画面呢?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
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提笔就要工工整整写字)生:齐读课题。
师:(出示课件),这就是大峡谷,这条大峡谷的家在雅鲁藏布。
来,再读一遍课题。
生:(读课题)雅鲁藏布大峡谷。
(声音真响亮)二、检查预习(一)组内合作解决“导学案”。
组长带领组员一起交流课前老师布置的预习题。
各小组能进行有效合作学习,基本解决导学案设置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和学生一起交流。
(有读、有写、有讨论、有争辩,咱班同学真会学习呀!)(二)集体交流---词语环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人烟罕至帘帘飞瀑生:读词语,能读的正确流利。
然后尝试读出词语的画面感,组织男女生比赛读。
(你们读的很有节奏,让我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生:能在同学的帮助下进行词语练习活动。
叮咚,叮咚,一条细流涓涓向前流淌着。
-----涓涓细流像美丽的窗帘挂在山前,瀑布飞流而下。
-----帘帘飞瀑滚滚的水,向前奔流而去。
-----------------滔滔江水(一字一词都是画,那一篇文章更是文字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二)集体交流——感知课文环节课件出示导读提示:认真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景象,再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你所知道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生读导读提示,浏览或速读一遍课文,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1、能用自己的话或者课文中的词语表达对大峡谷的初步印象。
惊叹不已、不可思议、鬼斧神工、无与伦比等。
(这几个词语用的好,充分显示了同学们的积累水平)2、能明确作者写作顺序,会概括小标题:(1)世界之最(2)神奇拐弯(3)山奇水奇(4)“动植物的神奇”(5)关注热点(不动笔墨不读书,提纲或小标题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把握文章内容)3、能再次回读课文,并能在每部分内容感受深的地方做批注(有交流就有收获,有合作就有进步)三、精读细品,感受奇观生结合自己做的批注选择喜欢的方式继续读课文,读完后交流:哪些描写让其感受到了“壮”和“奇”(走进字里行间,才会真切领略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神奇!)(一)集体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雅鲁藏布大峡谷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2.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并学会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从文中感悟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反映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文章和图片。
2.课件。
(图文并茂、声乐结合)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知道吗?我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世界屋脊”。
在这块高原上还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足迹去领略一下那里的神奇风光。
二、自由朗读,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三、自学反馈,质疑问难
1.指名分节朗读,结合对生字读音的正音。
(如:“移、脉、卉、罕”等)
2、.说说作者从哪几方面向读者介绍大峡谷的,找出能概括段意的句子:
a.……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b.……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
c.……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3.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四、抓住要点,简要复述
1.默读课文,抓住每一段的要点,思考具体内容。
2.指名概括课文的内容。
五、深入研究,晶位语言
要求按下列问题读书思考:
a.作者用什么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b.课文中一连几处用了“从……到……”的句式,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什么了?
c.为什么把九个垂直自然带比做“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在各自研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全班讨论,教师从以下几方面点拨:
1.作者用非常具体、准确的数据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的大峡谷。
结合理解“不容置疑”。
2.作者反复用“从……到……”的句式,使读者形象地感到大峡谷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范围广大,形态多样,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神奇。
3.这些景观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坡上,于是就有凌空的感觉;而且每一个自然带的景色都不相同,说它是神奇美丽的画卷是非常确切的。
结合理解“人迹罕至”。
六、熟读课文,积累词语
1.选择最精彩的语段多读几遍。
2.摘抄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作业:课外延伸,拓展视野
要求学生查阅有关青藏高原神奇景观的资料,在班级交流。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