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量计算

合集下载

油气储量计算

油气储量计算
(复杂断块油田、复杂岩性油田和复杂裂缝性油田。)
4 探明储量: 继发觉井后,经评价钻探阶段后计算出旳可靠 旳工业储量 。
n已开发探明储量 n未开发探明储量
开发方案是否实施
表7-1 各级地质储量旳勘探程度
级别
探明储量
类别 已开发探明储量 未开发探明储量
控制储量 预测储量 基本探明储量
地震
补作必要旳 地震工作
1.按产能大小
2.按储量丰度
3.按地质储量
4.按埋藏深度
<
体积为:Ahφ。
3.地下油
气体积AhφSoi
4.油气地面体积 与质量
AhφSoi/Boi
油层平均旳原始含油饱和度Soi,油层孔隙
空间体积Ahφ 之乘积:AhφSoi
石油旳地下体积与地面体积之比,称原 油体积系数。原油旳体积系数一般都不小 于1,高者常达以上
地下油气体积 AhφSoi 除以原油旳原始体 积系数Boi,得到油气旳地面体积N,为:
油层
干层
(三)油层有效孔隙度(取2位小数)

1.岩心分析孔隙度
(覆压校正)地层孔隙度
2.测井解释孔隙度 (1)声波测井孔隙度 (2)密度测井孔隙度
t tma t f tma
b ma f ma
(四)原始含油饱和度(取2位小数)
1.岩心测定 条件:油基泥浆取心、密闭取心 2.测井解释 3.毛管压力曲线计算 室内平均毛管压力曲线换算为油藏毛管压力曲线
油层段
已完毕 预探井 ,间断 取心。
第二节 容积法计算油气储量
一、容积法计算油气储量旳思绪
容积法计算石油储量旳基本思绪,是将整个油藏看成一种有统一 压力系统和彼此连通旳容器,在此基础上首先拟定含工业储量旳油、 气层旳体积,然后逐次计算油层孔隙空间体积和油气旳地下体积,最 终将油气旳地下体积折算成地面体积或质量。

油气储量计算方法

油气储量计算方法

油气储量计算方法西南石油大学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油气储量的计算方法专业年级:油气开采技术2011级学生姓名:李桥学号:11105030105指导老师:刘柏峰职称:讲师指导单位: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自考本科论文完成时间2013年3月23日摘要油气储量是石油工业和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是国家安全的战略资源。

它是油气勘探开发的成果的综合反映。

油田地质工作能否准确、及时地提供油、气储量数据,这关系到国家经济计划安排、油田建设投资的重大问题。

在油气勘探开发的不同阶段都需要计算储量,这是油田地质工作的一项重要问题。

正因为油气储量计算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所以本文就油气储量的各种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储量,方法,容积法,物质平衡,水驱曲线,产量递减······目录第一章前言 (1)1.1当代中国油气储量的发展 (1)1.2中国油气储量管理的发展 (1)1.3中国油气储量工作的新进展 (1)1.4油气田储量计算的发展现状 (2)1.5油气储量计算的研究意义 (2)1.6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1.7本文研究的思路 (2)第二章概述及储量分类 (3)2.1油气储量的概念 (3)1.油气储量 (3)2.地质储量 (3)3.可采储量 (4)4.远景资源量 (4)2.2工业油气流标准 (4)2.3 储量分类 (4)1.探明储量(也称为证实储量) (4)2.控制储量(也称为概算储量) (4)3.预测储量(也称为估算储量) (5)第三章油气储量计算方法 (5)3.1静态法 (5)3.2动态法 (5)第四章容积法油气储量计算 (6)4.1容积法计算油气储量的思路及公示 (6)1.油层岩石总体积 (6)2.油层孔隙空间体积 (6)3.地下油气体积 (6)4.油气地面体积与质量 (7)4.2油藏地质储量计算 (7)1.石油储量计算公式: (7)2.溶解气储量 (8)4.3气藏和凝析气藏的地质储量 (8)第五章物质平衡法计算油气藏地质储量 (9) 5.1物质平衡法概念 (10)5.2建立物质平衡方程式的假设条件 (10) 5.3油田的物质平衡方程式 (11)1.未饱和油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 (12)2.饱和油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 (13)3.气藏和凝析气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 (14)第六章水区特性曲线法计算油气储量 (14)6.1水驱曲线的基本关系式 (15)6.2确定可采储量和采收率的关系式 (16)第七章产量递减法计算油气储量 (17)7.1油气田开发模式图及开发阶段的划分 (17)7.2产量递减的类型 (18)1.指数递减 (18)2.调和递减 (18)3.双曲线递减 (18)7.3产量递减法的基本关系式 (18)第八章矿场不稳定试井法计算油气储量 (20)8.1不稳定试井基本公式 (20)8.2确定油气地质储量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4)第一章前言1.1当代中国油气储量的发展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我国陆上只有玉门、延长、独山子三个小油田,石油探明储量只有4102900? ,石油年产量仅t 41012?。

第四章 储量计算

第四章 储量计算
第四章 油气藏的 储量 计算
是油田开发规模大小的物质基础 1、地质储量(N):特定地质构造中所聚集的油 气数量。 2、可采储量(NR):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 以采出来的地质储量。 类比法 3、采收率(R):可采储量/地质储量。 经验法
模拟法
4、静态地质储量:用静态地质参数计算的地 质储量。(容积法) 5、动态地质储量:用动态生产数据计算的地 质储量。
3).相渗透率曲线法 4).相关经验公式法* 5).水驱特征曲线法* 6).产量递减曲线法* (确定 Re 、 NR)
与储量质量、开 发水平和管理水 平有关
7).模糊综合分析法**
(2) 不同阶段计算Re 、 NR的方法
1)勘探评价阶段:统计法(相关经验公
式法)、类比法、岩心分析法、岩心模 拟试验法、分流量曲线法 2) 稳产阶段:物质平衡法、水驱特征曲线 法、数值模拟法 3) 递减阶段:水驱特征曲线法、产量递减 法(衰减曲线法)、水淹区内取心方法 (岩心分析)
oisiwcoisioisios22储量计算参数储量计算参数地质参数地质参数wcwc岩心分析岩心分析ososoioisisipvtpvt实验实验储量的分类与分级储量的分类与分级潜在资源量潜在资源量预测储量预测储量含油边界不确定含油边界不确定含油面积不确定含油面积不确定控制储量控制储量含油边界基本确定含油边界基本确定探明储量探明储量含油边界完全确定含油边界完全确定开发储量开发储量油藏情况完全掌握油藏情况完全掌握分为
该分流曲线采收率又可叫水平波及系数ER
4).估算体积波及系数Ev法: Craig(克雷格)近似体积波及系数计算公式
Vk—渗透率变异系数
最终采收率为:
Re=Ev ER
5).经验公式法:
是根据已经开发结束或接近开发结束油田的实际开发 指标,就其影响采收率的各项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 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最后找出相关系数最大和标准差 最小的相关经验公式。

论述油气储量计算方法

论述油气储量计算方法

论述油气储量计算方法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气储量计算方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油气储量是指地下储存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总量,是评估油气资源量的重要指标。

正确的储量计算方法对于油气勘探和生产的规划和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

油气储量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即静态计算方法和动态计算方法。

静态计算方法是指通过采用测井、地震等勘探技术获得的地质资料来估算储量,主要依据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和岩性等因素进行计算。

动态计算方法是指通过油气开发生产的数据来计算储量,主要依据井底流体压力、温度、含油气层的渗透性、储层孔隙度等因素进行计算。

在静态计算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面积法和容积法。

面积法是根据勘探区的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和岩性等因素,通过测定勘探区面积和厚度等参数,计算出勘探区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

容积法是根据勘探区的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和岩性等因素,通过采用测井和采样技术等,计算出勘探区石油和天然气的体积和密度等参数,并据此计算出储量。

在动态计算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物质平衡法和物理模拟法。

物质平衡法是通过分析油气流动过程中的物质平衡关系,计算出储层中的原油和天然气储量。

物理模拟法是通过模拟地下油气藏的物理过程,分析油气流动的规律,计算出储层中的储量。

以上是油气储量计算方法的简要论述,不同的计算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勘探数据进行选择和应用。

油藏地质学第5章油藏储量计算

油藏地质学第5章油藏储量计算
1) 探明已开发经济可采储量 是指油气藏的开发井网钻探和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后,已全面投
入开采的可采储量。当提高采收率技术(如注水等)所需的设施已经 建成并已投产后,相应增加的可采储量也属于探明已开发经济可采 储量。探明已开发经济可采储量是开发分析、调整和管理的依据, 也是各级可采储量精度对比的标准。探明已开发经济可采储量应在 开发生产过程中定期进行复核。扣除了累计产量后的探明已开发经 济可采储量称为探明已开发剩余经济可采储量。
10
2) 地质储量
A 探明地质储量 是指在油气藏评价阶段,经评价钻探证实油气藏(田)可提供
开采并能获得经济效益后,估算求得的、确定性很大的地质储 量,其相对误差不超过±20%。
探明地质储量的估算,应查明了油气藏类型、储集类型、驱 动类型、流体性质及分布、产能等;流体界面或油气层底界应 是钻井、测井、测试或可靠压力资料证实的;应有合理的井控 程度(合理井距另行规定),或开发方案设计的一次开发井网;各 项参数均具有较高的可靠程度。
14
2) 可采资源量 是指从原地资源量中可采出的油气数量。分为潜在可
采资源量和推测可采资源量,其采收率是经验类比估算的。 A 潜在可采资源量 是指从潜在原地资源量中可采出的油气数量。 B 推测可采资源量 是指从推测原地资源量中可采出的油气数量。
15
(3)储量状态分类
主要是指探明经济可采储量按其开发和生产状态进一步分类, 分为探明已开发经济可采储量和探明未开发经济可采储量两类。
(1) 原地量分类
1) 总原地资源量 是指根据不同勘探开发阶段所提供的地质、地球物理与分析化
验等资料,经过综合地质,选择运用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所估算求得 的已发现的和未发现的储集体中原始储藏的油气总量。
2) 地质储量 是指在钻探发现油气后,根据已发现油气藏(田)的地震、钻井、

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

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

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从油气田发现直至油气田废弃的各个勘探开发阶段,油气田的经营者,应根据勘探开发阶段,依据地质、工程资料的变化和技术经济条件的变化,分阶段适时进行储量计算、复算、核算和结算。

储量核算是指储量复算后开发生产过程中的各次储量计算。

储量结算指油气田废弃前的储量与产量清算,包括剩余未采出储量的核销。

标签:勘探开发;储量;计算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2-0196-011 概述从油气田发现直至油气田废弃的各个勘探开发阶段,油气田的经营者,应根据勘探开发阶段,依据地质、工程资料的变化和技术经济条件的变化,分阶段适时进行储量计算、复算、核算和结算。

储量计算,应包括计算地质储量、技术可采储量和经济可采储量。

储量复算指首次向国家申报储量后开发生产井完钻后三年内进行的储量计算。

储量核算是指储量复算后开发生产过程中的各次储量计算。

储量结算指油气田废弃前的储量与产量清算,包括剩余未采出储量的核销。

本文简要地阐述了油气储量的简单计算和分类,为油气储量的分类和管理和油气田的开采可提供有益的参考。

2 地质储量分类2.1 探明地质储量探明地质储量的估算,已查明了油气藏类型、储集类型、驱动类型、流体性质及分布、产能等,具有较高的地质可靠程度。

含油气面积在合理的井控条件下,主要以评估确定的油气藏边界或计算边界为圈定依据,其中流体界面或油气层底界是由钻井、测井或测试以及可靠压力资料证实的。

2.2 控制地质储量控制地质储量的估算,初步查明了构造形态、储层变化、油气层分布、油气藏类型、流体性质及产能等,具有中等的地质可靠程度。

2.3 预测地质储量预测地质储量的估算,初步查明了构造形态、储层情况,预探井产量达到储量起算标准或已获得油气流,或钻遇了油气层,或在探明或控制储量之外预测有油气层存在,经综合分析有进一步评价勘探的价值。

3 储量计算单元划分储量起算标准即储量计算的单井下限日产量,是进行储量计算的经济条件,各地区及海域应根据当地价格和成本等测算求得。

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计算方法

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计算方法

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计算石油与天然气储量:是指埋在地下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数量。

第一节 工业油气流标准工业油气流标准:包括油气井的工业油气流标准和储集层的工业油气流标准。

油气井的工业油气流标准:指油气井的产油气下限。

储集层的工业油气流标准:指工业油气井内储集层的产油气下限,也就是有效厚度的测试下限。

表8-1工业油气流暂行标准(1988)第二节 油气储量的分类与分级一、 分类:⎩⎨⎧)(:)(:R N N 量下可以采出来的石油储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可采储量储量地下油层中油气的实际地质储量 采收率≈N N R二、 远景资源量及储量的分级1.远景资源量:根据地质、地震、地球化学等资料统计或类比估算的尚末发现的资源量。

(1)推测资源量:根据区域资料,结合盆地或凹陷物探普查或参数井的储集层物性和生油岩有机化学资料估算的资源量。

(2)潜在资源量:(圈闭法远景资源量)1. 预测储量→预探是在地震详查以及其他方法提供的圈闭内,经过预探井钻探获得油气流、油气层或油气显示后,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的有利地区按容积法估算的储量。

2. 控制储量:→详探钻了少数评价井后所计算的储量。

3.⎪⎩⎪⎨⎧→探明已开发储量末开发探明储量过渡基本探明储量开发阶段探明储量)( 第三节 石油储量计算法—容积法一、 原理及公式:容积法计算油气储量的实质是计算地下岩石孔隙中油气所占的体积,然后用地面的重量单位或体积单位表示。

oio o e B S he F N ρϕ⋅⋅⋅⋅= N ——地质储量,万吨;F ——含油面积,km 2He ——平均有效厚度,mφ——平均有效孔隙度,小数S O ——含油饱和度,ρO ——平均地面脱气原油密度,B Oi ——平均地面原油体积系数。

二、 参数的确定:1. 含油面积:⎪⎩⎪⎨⎧--过渡带油水界面储层尖灭线油层顶面构造图 (1)油水界面的确定1) 打到油水界面上的井(取芯资料)判断;2) 测井(SP 、Rt )3) 油井、水井深度判断4) 压力值:1口井获得工业油流,另一口井打到油层的含水部分。

油气储量分类标准与计算规范

油气储量分类标准与计算规范

新标准分类框图见图1,讨论中提出过方案见图2
将原地量分为: 1.探明 2.控制 3.预测 4.潜在 5.推测
保留了中国原储量分 类特色。
将可采量分为: 1.探明、2.控制、3. 预测、4.潜在、5.推 测; 经济、次经济; 已开发、未开发; 剩余经济。
体现了与国际惯例的一 致性。
总原地资源量
地质储量
未发现原地 资源量
探明 地质储量
控制 地质储量
预测 地质储量
潜在原地资 源量
推测原地资 源量
探明技术 可采储量
控制技术 可采储量
预测技术 可采储量
潜在可采 资源量
推测可采 资源量
探明经济 可采储量
探明次经济 可采储量
控制经济 可采储量
控制次经济 可采储量
探明已开发经 济可采储量
探明未开发经 济可采储量
3可能
市场 储量
4. 资源/储量分类
地质可靠程度
国内 新分类
探明
经济
次 经济
控制
经济
次 经济
预测 内蕴
技证 术实
P1
P2
P3

P4
P5 +
行可
P6
性行
4. 资源/储量分类
国际惯例分类
地质可靠程度
证实
概算
可能
证实
P1
经 济开
概算
P2 P3
采 可
可能


证实
P4
次度
P5

概算
P6

可能
4. 资源/储量分类
➢ 1 区域普查阶段 ➢ 2 圈闭预探阶段 ➢ 3 油气藏评价阶段 ➢ 4 产能建设阶段 ➢ 5 油气生产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类(TZ62、44)
7
塔中82试油点
塔中242试油点
塔中621试油点
6
塔中62-1试油点
塔中62-2试油点
5
4
工业产层
有效孔隙度(%)
3
2 1.8
1
干层
0
0.001
0.01
0.04
0.1
1
裂缝孔隙度(%)
塔中62-塔中82井区奥陶系测试层段的有效孔隙度和裂缝孔隙度 交会图。以测试干层(三角形符号)可以得到有效孔隙度下限约 1.8%,裂缝孔隙度下限约0.04%
石油的地面体积乘以原油密度ρo,得到石油的 质量N: AhφSoiρo/Boi 。
5.油气储量计算公式
石油储量 计算公式
N 100 AhSoi
Boi
或 N ' 100 AhSoi o
Boi
质量 体积
式中 N ——石油地质储量(体积量),单位104m3;
N ' ——石油地质储量(质量),单位104t; A ——含油面积,km2;
油水边界示意图
1. 油水界面的确定
⑴ 利用岩心、测井及试油资料确定单井油水界面—油底、 水顶分布图
⑵ 应用毛管压力曲线确定油气水界面
⑶ 利用压力资料确定油水界面
Pw
Po
(HOW HO ) 100
O
H
(HOW 100
HO )
W
H OW
HO
O H
100 (W W O
O )
2.岩性边界的确定
二、储量参数的确定
容积法计算油气储量总共涉及6个参数:含油面积、有 效厚度、有效孔隙度、原始含油饱和度、原油体积系数、 原油密度。
㈠ 含油面积
油水界面:油藏在垂直方向上油与水的分界面。 油水边界(含油、气边缘):油水界面与储层顶面或 者底面的交线。 含油面积:含油边缘所圈定的面积。 含油面积的确定,本质上是确定油藏中具工业产能的 油气层的四周边界。油藏或油层的四周边界确定以后,求 取含油面积可以采用求积仪或网格法等方法直接量取即可。
划分有效层和非有效层 扣除夹层
4. 有效厚度的起算标准 我国:储量计算起算厚度>0.2m
㈢油层有效孔隙度
厚度的渗透率下限。再利用单层试油资料与岩心
测定的孔隙度、渗透率资料作交会图,则可确定
有效厚度的物性下限。
美国广泛使用经验统计法:对于中、低渗透性油
田,将全油田的平均渗透率乘以5%,就可作为该
油 一田 般的 按渗 岩透 心率 含下 油限 面; 积对 的于 大高 小渗和透含性油油的田饱,满或程者度远划 离 分油 含水 油界 产面 状的 级含 别油 如层 下段 :,则应乘以比5%更小的数 字油作砂为:渗含透油率面下积限大。于他7们5%认,为,渗透率下限以下 的含储油层:产含油油能面力积很5小0%,-可75以%忽,略,因而丢失的产 油油 油能浸 斑力: :很含 含小油 油。面 面积 积小25于%-2550%%,,不均匀条带含油,
⑴外推法:根据两井点同一砂层厚度变化梯度外推。
⑵统计法:建立砂岩延伸长度与厚度的关系尖灭位置公 式。
3.依据油藏类型圈定含油面积 ⑴背斜油气藏 ⑵断块油气藏 ⑶岩性油藏
㈡ 油层有效厚度
1.油层有效厚度的概念 指储油层中具有工业产油能力
的那部分油层的厚度,即工业油 井内具可动油的储集层的厚度。
研究有效厚度的基础资料有岩 心、试油和地球物理测井资料。 这三种资料必须综合运用,以提 高全面性和准确度。
溶解气储量 计算公式
Gs 10 4 NRsi
式中:Gs-溶解气地质储量,108m3; N-原油的地质储量,104t或104m3;
Rsi-原始溶解气油比,m3/t或m3/m3. 容积法是计算油气地质储量的主要方法。该方法适用 于不同勘探开发阶段,不同圈闭类型、储集类型和不同 驱动方式的油藏。计算结果的可靠程度取决于资料的丰 富程度及精度。用于大、中型构造油藏的精度较高,而 复杂类型油藏则精度较低。
到油层孔隙空间的总体积为:Ahφ。
3.地下油气体
积AhφSoi
4.油气地面体 积与质量 AhφSoi/Boi
油层平均的原始含油饱和度Soi与油 层孔隙空间体积Ahφ 之乘积: AhφSoi
原油体积系数:石油的地下体积与 地面体积之比。原油的体积系数一 般都大于1,高者常达1.4-1.5以上
地下油气体积 AhφSoi 除以原油 的原始体积系数Boi,得到油气的地 面体积N=AhφSoi/Boi 。
2.有效厚度物性标准 确定有效厚度物性下限的方
法有试油法、经验统计法、含 油产状法等多种。各油田可根 据具体地质条件和资料情况选 择采用。
(1) 试油法
(2)经验 统计法
(3)含油 产状法
单层试油资料较多的大油田,可直接做每米采油
指数和空气渗透率的关系曲线,每米采油指数大
于零时,所对应的空气渗透率值,即为油层有效
在上述含油产状划分的基础上,选择岩心收获 率高,岩性、含油性较均匀,孔隙度、渗透率有 代表性的单层进行试油。通过试油搞清岩性、电 性、物性和含油产状及产油能力之间的关系,就 可依据含油产状划分有效厚度。
储量参数确定-有效厚度确定
测试资料确定:有效孔隙度
9
III类(TZ70、401)
8
II类(TZ44、58、62)
夹层扣除标准
夹层是指夹于连续油层内部的非有效层,其 分布特点是不连续和小范围。夹层可以含油但 无产油能力。在陆相碎屑岩中,储油层内局部 常常夹有泥岩、粉砂质泥岩或钙质条带,由于 孔渗条件变差,因而成为不含油或含油而不产 油的夹层,应予扣除。-微电极测井、夹层图 版等
夹层起扣厚度 >0.2m
测井曲线划分有效厚度 划分油气水层
§2 容积法油气储量计算
一、容积法计算油气储量的思路及公式
1.油层岩 石总体积Ah。
2.油层孔隙 空间体积
Ahφ
将整个油藏当作一个彼此连通的容器,我 们只要求得整个油藏的含油面积A和油层 平均有效厚度h,即可得到油层岩石的总 体积为:Ah。
连通孔隙空间体积占油层岩石总体积的 百分比定义为有效孔隙度。只要我们求 得油层平均有效孔隙度,小数;
Soi——原始含油饱和度,小数; ρo——地面原油密度,t/m3; Boi——原油原始体积系数,小数。
气藏天然气储 量计算公式
Qg
0.01 AhSgi
Bgi
式中:Qg——天然气地质储量,108m3;
Sgi——原始含气饱和度,小数; Bgi——天然气原始体积系数,小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