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地理常考知识点:气候类型
13个气候类型及特征

13个气候类型及特征1.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是指年平均温度高于18℃,降水量充沛,且分布均匀的气候类型。
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地区,如亚马逊雨林、刚果雨林等。
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是温度高、湿度大、降水量充沛,植被繁茂,生物多样性丰富。
2.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是指年平均温度高于18℃,降水量较少,季节性分布的气候类型。
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南美洲的巴西高原等。
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温度高、降水量少、植被稀疏,适宜畜牧业发展。
3.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是指年平均温度高于18℃,降水量极少的气候类型。
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地区,如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亚的大沙漠等。
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是温度高、降水量极少、植被稀疏,适宜开展旅游业。
4.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是指年平均温度在5℃~20℃之间,降水量充沛,分布均匀的气候类型。
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如欧洲西部、北美洲西部等。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温度适宜、降水量充沛、气候稳定,适宜农业和渔业发展。
5.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是指年平均温度在-3℃~18℃之间,降水量较少,季节性分布的气候类型。
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如欧洲东部、亚洲中部等。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温度变化大、降水量少、气候干燥,适宜发展畜牧业。
6. 温带草原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是指年平均温度在-3℃~18℃之间,降水量较少,季节性分布的气候类型。
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如北美洲的大草原、欧洲的草原等。
温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温度适宜、降水量少、植被稀疏,适宜畜牧业发展。
7.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是指年平均温度在0℃~20℃之间,降水量充沛,季节性分布的气候类型。
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北美洲东部等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温度适宜、降水量充沛、季节性明显,适宜农业发展。
8. 冷带大陆性气候冷带大陆性气候是指年平均温度低于-3℃,降水量较少,季节性分布的气候类型。
十二种气候类型归纳总结表

十二种气候类型归纳总结表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气候类型,这些气候类型对于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水资源的分布和分析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十二种常见的气候类型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识别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
一、热带雨林气候(Af)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其中降雨量丰富,年降雨量通常超过2000毫米。
温度相对较高,一年四季温差很小。
该气候类型的地区常见于亚马孙流域、刚果盆地等热带雨林地带。
二、热带季风气候(Am)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大陆东岸,如印度、东南亚等地。
季风气候区域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降雨丰富,而冬季则较为干旱。
温度波动较小,湿度较高。
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
三、热带草原气候(Aw)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地区内陆,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边缘地区等。
年降水量较热带雨林气候少,但仍呈现干湿季节的变化。
温度较高,变化较小。
该气候类型适宜草原植被的生长。
四、热带沙漠气候(BWh)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内陆的沙漠地带,如撒哈拉沙漠。
降水非常稀少,干旱程度极高,年降水量通常不足250毫米。
同时,热带沙漠气候也是高温区域,温度波动大。
五、温带海洋性气候(Cfb)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西侧沿海地区,如英国、法国、西班牙等。
降雨分布均匀,湿度较大。
温度适中,夏季凉爽,冬季温暖,四季温差较小。
该气候类型适宜农作物生长。
六、温带季风性气候(Cwa)温带季风性气候分布在温带地区的东侧沿海地区,如中国的上海、韩国、日本等。
降水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较多,冬季较少。
温度较高,湿度适中。
七、温带大陆性气候(Dfa)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的内陆地带,如俄罗斯的莫斯科等地。
温度差异很大,严寒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
降水量较少,分布较均匀。
八、亚热带湿润气候(Cfa)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在温带地区的亚热带地带,如中国的广州、美国的佛罗里达等。
降水较为充沛,但季节性明显,夏季多雨。
地理高考知识点_气候

地理高考知识点_气候气候是指一定区域在长期的时间尺度上所表现出来的天气现象的统计特征。
了解气候知识对于地理学习以及应对高考地理考试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理高考中常见的气候知识点。
一、气候分类气候根据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可以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三大类。
1. 热带气候热带气候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两种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附近地区,全年温暖潮湿,降水充沛。
热带草原气候则位于热带气候的边缘地区,温暖干燥,降水量较少。
2. 温带气候温带气候可以分为温暖温带气候、中温带气候和寒冷温带气候。
温暖温带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分布均匀。
中温带气候季风明显,夏季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寒冷温带气候气温极低,冻土分布广泛。
3. 寒带气候寒带气候主要分为亚寒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亚寒带气候又称为季风亚寒带气候,温度变化大,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分布不均匀。
寒带气候寒冷干燥,气温极低,降水量极少。
二、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纬度、海陆分布、海洋暖流和地形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
1. 纬度纬度是指地球表面某一点与赤道之间的角度,纬度越大,暖气流畅越少,气温越低。
因此,赤道和低纬度地区气温较高,而高纬度地区则较低。
2. 海陆分布海洋和陆地在吸收和辐射太阳能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海洋的热容量大,热储备能力强,所以海洋地区的气温变化较小;而陆地的热容量小,热储备能力弱,气温变化较大。
3. 海洋暖流海洋暖流对气候有重要影响。
暖流能够使得附近地区的气温较高,湿度较大,而寒流则相反。
比如北大西洋暖流使得欧洲比同纬度的北美大陆气温要高。
4. 地形地形主要指山脉和海洋的分布情况,影响着气流的运动和降水的分布。
例如,大山脉会阻挡湿空气的流通,造成降水集中在山脉的风ward面,形成雨影效应。
三、气候变化近年来,全球气候的变化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气候变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总结气候类型知识点

总结气候类型知识点一、热带气候热带气候是指在赤道附近的地区,太阳的直射光比较集中,因而温度较高的一类气候。
一般来讲,热带气候的特点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降水量充沛、潮湿多雨、雨季和旱季分明,比如南亚热带气候、东南亚热带气候等。
热带气候适宜于热带农作物的生长,比如水稻、椰子、橡胶等,也适宜热带水果的种植,比如菠萝、香蕉、榴莲等。
二、温带气候温带气候是指在地球赤道以北至北回归线和赤道以南至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季风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交替出现的气候类型。
温带气候区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温暖、冬季寒冷、降水分布比较均匀,适宜于麦类、稻谷、玉米和棉花等作物的种植。
温带气候区也是人类传统的居住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三、寒带气候寒带气候是指在北极圈和南极圈以内的地区,由于受到极地冷爆强烈的影响,气温较低的一类气候。
寒带气候区的特点是寒冷干燥、气温极低、降水量少、植被稀疏。
由于环境恶劣,寒带气候区一般没有农业生产,也没有人类居住,只有极地研究站等科研机构设在该地区。
四、高原气候高原气候是指地处高海拔地区,受地形和气候的双重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气候类型。
例如,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就是典型的高原气候区。
高原气候区的特点是气温低、气压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降水量较少,适宜于牧业和林业的发展。
五、海洋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是指受海洋影响较大的地区,因而气温较为温和,降水量充沛的一种气候类型。
海洋性气候区的特点是温差小、降水分布均匀、潮湿多雨,适宜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区包括英国、日本、北欧等地区。
总之,气候类型是地理学和气象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对于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气候类型有着不同的气候特点,决定了各地区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方向。
因此,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对气候类型的了解和研究,为地球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总结

高中地理气候类型总结
气候类型是指在某一地区某一时间段内所表现的气候特征,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和要求来进行不同的划分。
在高中地理中,一般将气候类型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寒温带气候六大类。
1. 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丰富,年均温高,变化小,日照时间短。
典型地区有亚马逊流域、刚果河流域。
2. 热带季风气候:区分为夏季风和冬季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
典型地区有中国南部、印度南部等。
3. 热带沙漠气候:年均温高,降雨量极少,干旱沙漠较为发达。
典型地区有萨哈拉沙漠、澳大利亚内陆等。
4. 温带大陆性气候:年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降水分布不均。
典型地区有欧亚大陆内部、中东内陆等。
5. 温带海洋性气候:年均温度较低,降水分布均匀,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凉爽少雨。
典型地区有欧洲大部分地区、美国北部等。
6. 寒温带气候:年温度低,降水量较低,气候干燥,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
典型地区有北极圈以南地区、俄罗斯等。
地理气候总结

地理气候总结地理气候总结一、气候类型气候类型是指一定时期地球表面的全球性气候特征,世界气候的总体特征主要由四种气候类型来决定。
依照国际气候分类法,世界气候类型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极端气候四种。
1.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是全球气候的主体,位于赤道附近的温带,北极圈和南极圈之间,南北半球差异明显,季节温度变化大。
温带季风气候因其季风的存在而具有特殊的气候特征,当气温升高时,大气中的热量从赤道流向两极,使得温带地区出现季节性的风,从而形成温带季风气候。
2.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是一种亚洲大陆气候,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的过渡地带,具有较强的雨量,温度偏高,夏季比较热,冬季较冷,无冰雪天气。
3.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温度偏高,湿度大,年降水量大,无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多雨林植物,全年温暖湿润,冬季无冰雪天气,炎热湿润的气候是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特征。
4.极端气候极端气候指位于南极圈和北极圈的极地气候,对地球表面降水量、风速和温度等气象要素具有明显的极端性,温度极低,冰雪无休止,夜晚和日出时间明显,全年平均气温非常低,降水量很少。
二、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指因人类活动而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气温升高、滞在时间缩短、降水增多、极端天气增多等。
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大量的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使全球气候发生变化。
气候变化的影响: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气候变化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随着气温的升高,植物的生长季节延长,使得许多植物物种无法适应改变的气候环境而灭绝,从而对生态系统造成深远的影响。
2. 对人类的影响气候变化也会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气温升高,洪水更加频发,农业活动更加困难,人们的生活也会受到影响。
三、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应对方式主要分为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两种。
1. 减缓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指采取措施减少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主要措施包括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森林砍伐、改善能源生产和利用等。
地理12种气候类型特点和分布

地理12种气候类型特点和分布1、温带湿润气候:包括热带湿润气候和温带湿润气候,属于湿润气候类型。
主要特点是平均降雨量大、冬季降雨量及温度都比较低,多雨季常常被形容成“落叶”秋季和“开花”春季,温带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中亚、东南亚一带以及北欧、新西兰、美国太平洋西岸的沿海地区。
2、温带湿潮湿气候:包括亚热带湿润气候和温带湿潮湿气候。
也属于湿润气候,主要特点是降雨量较多,夏秋季较潮湿,冬季降雨量大,温差较大,夏季和冬季降雨量都比较小,多雨季常常有大量雨水,多雨季也很潮湿。
温带湿潮湿气候主要分布在美国南部、加拿大、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地区。
3、温带干燥气候:包括温带内陆性干燥气候和温带海洋性干燥气候,属于干旱气候类型,主要特点是降雨量少,降雨分布不均,夏季炎热,冬季温暖,夏季也有少量降雨,多雨季有少量雨水,雨季有时会发生旱季。
温带干燥气候主要分布在欧洲西南部、中国中部、美国中西部和大部分非洲大陆等地段。
4、热带环流气候:以降雨量为主要特点的热带气候,主要特点是降雨无明显季节性,气温全年都很高,降雨量多集中在每年的5-7月,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如印度、缅甸、苏里南、非洲大陆、澳大利亚等热带区域。
5、温带沙漠气候:温带沙漠气候是一种特殊的温带气候,主要特点是冬季降雨量少,夏季降雨量较多,降雨量极不均匀,多雨季常常有干涸的季节。
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部、欧洲南部和北美大陆的墨西哥湾东部等地。
6、寒带湿润气候: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寒带地区,主要特点是降雨量多、温度很低,多雨季有大量雨水,空气湿润,冬季也会有少量雨水。
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中国边远地区、瑞典、北极圈等地区。
7、寒带湿潮湿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分布在寒带地区,主要特点是降雨量多、温度较低、空气湿潮湿,多雨季有大量雨水,冬季也会有少量雨水,冬季湿度比夏季更大。
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挪威、加拿大、俄罗斯东部和西伯利亚等地区。
高考气候类型知识点

高考气候类型知识点气候类型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对于了解和认识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对于气候类型的了解也是必备的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高考地理中常见的气候类型知识点,希望能够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是位于赤道附近地区的一种气候类型。
其特点是全年降水充沛,温度高,湿度大,并且季节性变化不明显。
在这种气候下,植被繁茂,动植物物种多样,热带雨林成为地球上最为繁盛的生态系统之一。
二、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澳洲东部和南美洲东部。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冬季干旱,夏季湿润,温差较大。
冬季是干燥的季节,气候较为稳定,而夏季则受到季风影响,降雨较多。
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农业发展较为依赖季风的作用。
三、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的沿海地区。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而湿润,夏季温暖而湿润,降水分布较均匀。
由于受到海洋的调节作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域的气温波动较小,适宜农业发展。
四、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和加州沿海地区。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冬季温暖而湿润,夏季炎热而干燥,降水分布不均匀。
地中海气候区域的夏季降水相对较少,适宜种植葡萄和橄榄等作物。
五、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北部、北美中部和欧洲东部的内陆地区。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冬季寒冷而干燥,夏季炎热而湿润,温差极大。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域的降水量较少,适宜发展牧业。
通过对以上几种常见的气候类型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和适宜发展的经济活动。
对于高考地理考试来说,熟悉这些气候类型的知识点,有助于答案准确、得分高。
因此,希望广大考生能够认真学习这些气候类型的特点,并在考试中灵活运用。
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总结起来,高考气候类型知识点是地理考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该文章通过介绍了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这五种常见的气候类型,使考生对于这些知识点的掌握更加全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高考地理常考知识点: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介绍
气候类型即地区的自然条件,一般因为纬度位置(阳光直射与斜射)、海陆位置(季风)和地形地势造成。
它是分地域分类型的,各个地方气候类型是不一样的。
气候用气温和降水来描述。
气候类型判断步骤
判断南北半球→判断热量带→判断雨型
知识点一: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
各月均温在10℃(或15℃-有分亚热带沙漠划分时)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异较大:
①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②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
③热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移动影响形成。
主要分布在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
④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和信风交替控制。
赤道低压移来时,是湿季,信风移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季
播种,旱季收割。
重点区别: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
①前者年雨量1500-2000mm而后者750-100mm;
②前者的雨季是突变的,而后者的雨季是渐变的;
③前者月降水量超过3个月,而后者的月降水量不超过3个月。
知识点二:亚热带气候类型
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10℃,全球只有两种气候类型:
①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纬30o—40o大陆的西岸,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o--35o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
冬季--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偏南风--高温多雨。
重点区别:亚热带季风气候是雨热同期而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
知识点三:温带与亚寒带、寒带气候类型
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10℃之间,分布在南北纬40o--60o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
②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o--55o大陆东岸(亚
热带季风的高纬一侧),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
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夏季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④针叶林气候:最热月均温在10-20℃之间,分布在北纬50°~70°N,受极地大陆(海洋)气团控制,冬寒长夏短暖
⑤苔原气候:最热月均温在0-10℃之间,分布北半球极地附近临海,极地气团控制,全年严寒。
⑥冰原气候:最热月均温在0℃以下,分布在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极地气团控制,全年酷寒。
重点区别: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前者有明显雨季(2-3个月),后者没有。
知识点四:注意区别下列气候
①“热草”与“热季”:“热季”年降水量>1500 mm,月降水也多于“热草”;
②“亚季”与“温季”:“亚季”最冷月>0℃,“温季” 最冷月<0℃,只能在1月。
③“温季”与“温大”:用月降水量区别,“温季”有2个月降水量>100mm。
④“温海”与“地中海”:“温海”最冷月>0℃,最热月<20℃,降水分配较均匀,冬雨较多。
⑤ 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与北半球的“亚季”:降水柱状图特点相似(七月多雨),气温曲线不同。
气候类型课后练习题
1、某地一年到头都很热,却很少下雨,该地的气候类型为(B)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解析:终年高温说明是热带,降水很少说明属于沙漠气候区。
2、一年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的气候类型是(A)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解析:这个题目主要是区分三种季风气候类型的特征。
风向随季节而变化,可以判断是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类型的典型特征是一年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温带季风气候的典型特征是四季变化明显;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典型特征是冬季温和。
3、季风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是(A)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大洋洲
解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
亚洲由于靠近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因此季风气候分布最广。
4、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的原因是(C)
A、地处高纬地区
B、地势高
C、距海远
D、地处背风坡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影响气候的因素。
x疆塔里木盆地深居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地处中纬度,地势比较低,但它距离海洋远,受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小,所以气候干燥。
5、下列有关气候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B)
①冰原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是南极大陆
②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只有南半球才有分布
③极地气候因为所处纬度高,终年寒冷
④高山气候由于海拔高,终年低温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有关寒带气候特点及其分布的知识。
两极地区因为所处纬度高,气候终年寒冷。
冰原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是南极大陆,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只有北半球才有分布,南半球没有分布。
高山气候由于海拔高,每升高海拔100米气温达约下降0.6 ℃,所以,终年低温。
6、世界各大洲中,既有热带气候,又有温带和寒带气候的是(C)
A、亚洲、欧洲
B、非洲、大洋洲
C、亚洲、北美洲
D、欧洲、南美洲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各个大洲所处的温度带。
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位于热带和温带地区,没有寒带;欧洲位于温带和寒带;亚洲和北美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三个温度带。
所以只有亚洲和北美洲有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分布。
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主要原
因是(B)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洋流因素
解析:纬度位置体现在一南一北两个地区的差别上。
地形因素的影响体现在海拔高度的差别和迎风背风的差别上。
海陆位置体现在一东一西、靠海远近的差别上;洋流因素表现在经过的洋流是暖流还是寒流上。
诗中描述的“山寺”气温低,春夏季开始的晚,秋冬季来临的早。
8、海南岛比黑龙江省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人类活动因素
解析:海南岛和黑龙江一南一北,是纬度差异造成的。
海南岛纬度低,气温高。
黑龙江省纬度高,气温低。
虽然海南岛也靠近海洋,但海洋对海南的影响是降温增湿。
只要各位高考备考生认真的阅读气候类型知识点并
且认真做小编给提供的课后练习题就一定可以轻松的掌握
好这个地理知识点。
随后,我们还会为各位高考生提供更多备考资料,有兴趣的考生请提前关注高考地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