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试题答案

合集下载

2024潍坊中考试题及答案

2024潍坊中考试题及答案

2024潍坊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潍坊市的著名景点?A. 泰山B. 趵突泉C. 潍坊风筝广场D. 世博园答案:C2. 2024年潍坊中考的日期是?A. 6月1日B. 6月15日C. 7月1日D. 7月15日答案:B3. 潍坊市位于中国的哪个省份?A. 山东省B. 河南省C. 河北省D. 江苏省答案:A4. 下列哪个不是潍坊市的特产?A. 潍坊萝卜B. 潍坊风筝C. 潍坊刺绣D. 德州扒鸡答案:D5. 潍坊市的市花是什么?A. 牡丹B. 月季C. 菊花D. 荷花答案:B6. 潍坊市的市树是什么?A. 松树B. 柳树C. 槐树D. 银杏答案:C7. 潍坊市的市鸟是什么?A. 丹顶鹤B. 燕子C. 麻雀D. 喜鹊答案:D8. 潍坊市的气候类型是?A. 亚热带季风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温带大陆性气候答案:B9. 潍坊市的市歌是什么?A. 《潍坊之歌》B. 《风筝之都》C. 《潍坊的春天》D. 《潍坊的夏天》答案:B10. 潍坊市的市标是什么?A. 风筝B. 萝卜C. 刺绣D. 扒鸡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潍坊市的总面积是________平方公里。

答案:158592. 潍坊市的人口数量约为________万。

答案:9353. 潍坊市的市花是________。

答案:月季4. 潍坊市的市树是________。

答案:槐树5. 潍坊市的市鸟是________。

答案:喜鹊6. 潍坊市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

答案:温带季风气候7. 潍坊市的市歌是________。

答案:《风筝之都》8. 潍坊市的市标是________。

答案:风筝9. 潍坊市的著名景点有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潍坊风筝广场、十笏园10. 潍坊市的特产包括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潍坊萝卜、潍坊风筝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潍坊市的历史沿革。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初三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初三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初三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题目:下列属于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是( )A. 依法纳税B. 保守国家秘密C. 依法服兵役D. 人身自由答案:D解析:依法纳税、保守国家秘密、依法服兵役都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故A、B、C 排除;人身自由是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故D符合题意。

2.题目:关于宪法规定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具体的问题B. 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C. 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问题D. 宪法规定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所有内容答案:B解析: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故A、C错误;宪法规定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但并未规定所有内容,故D 错误;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故B正确。

3.题目:下列关于国家根本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国家根本制度就是我国的国家性质B. 国家根本制度包括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C. 国家根本制度不包括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 国家根本制度就是我国的分配制度答案:B解析:国家根本制度不仅指我国的国家性质,还包括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等内容,故A错误;国家根本制度包括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故B正确;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根本制度的一部分,故C错误;分配制度属于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不属于国家根本制度,故D错误。

4.题目:下列关于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 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B. 其他法律与宪法的内容相同C. 宪法规定的内容与其他法律规定的内容一样D. 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地位、作用相同答案:A解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故A正确;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其他法律规定的内容是宪法内容的具体化,二者内容不同,故B、C错误;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故D错误。

潍坊2023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潍坊2023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潍坊2023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潍坊2023年的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如下: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葳蕤(wēi ruí)B. 睥睨(pì nì)C. 饕餮(tāo tiè)D. 踌躇(chóu ch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的认识。

C. 他那严肃的表情,让我们感到他非常认真。

D. 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3.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半途而废,真是“一曝十寒”。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老马识途”。

C. 他总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D. 她“破釜沉舟”,决心要成功。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公园玩吧!”小红说。

B.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我们一起去看电影。

”C.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你来,”他说,“我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

B. 他那双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C. 这朵花真美,像云朵一样洁白。

D.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______的代表作之一。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______的《无题》中的名句。

4.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曲作家______的作品。

5.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别称是______。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2024.7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一个作家如何选择和书写细节?首先必须准确。

美国诗人庞德说过:“写作的道德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它的表达在根本上是否准确。

”我读许多小说,时间一长,会忘掉情节,甚至是主人公的名字,但能清晰地记得其中的一些细节。

我常常折服于优秀作家对日常生活中细节的准确把握和扎实表达,他们目光如炬,不耍花招,像技艺高超的渔夫,一叉下去就是一条鱼,鱼身上水淋淋的,散发出腥气,鱼还在挣扎,但已经被捕获了。

许多人描写细节喜欢用大量的形容词和花哨的比喻,看上去很美,让人感觉作者有才华,却华而不实,词不达意,有一种无力的感觉。

也有人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细节,我们翻开许多杂志一眼就能看到,这样的细节准确但无聊、无神。

好作家不这样写细节,他们描述的细节往往是真实的细节,生活中确实存在,还能打动你。

一般作家就捕捉不到,因为它们太平常、太普通了,看上去不够美,也不够感人。

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细节,小说的现场感才更强,让读者感觉写什么都像是真的。

这类细节,是优秀小说的基础,使小说具有了真实性。

好作家描述的细节除了来源于真实生活,还有一种是在生活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来呈现。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写的内容都是假的,《不存在的骑士》中的骑士没有身体;《树上的男爵》中的男爵永远待在树上不下来;《分成两半的子爵》中的子爵被打成两半活了下来,一半代表善良,一半代表邪恶。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含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含答案

潍坊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2024.1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说到书法,你一定不陌生,它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在中国历史上,每个读书人都是书法的创作者,他们借此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字如其人”说的不是人的外表,而是性情、修养、审美这些无形的东西,其中性情又是最主要的。

所谓性情,性是个性,情是情绪。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有一本用草书写的理论著作《书谱》,他在书中提出,书法艺术本质上就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

也就是说,书法作品是用来传达一个人的个性和情绪的,这才是书法艺术的灵魂。

每个人的书写笔迹都是有个性的,所以才会有“笔迹学”这个学科。

语文老师批改作文,只看笔迹,就差不多猜出是谁写的。

字的个性背后,是人的个性,艺术风格是作者个性的流露。

欧阳修曾经评价颜真卿的楷书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

”个性通常是比较长期的、恒定的,情绪则跟某个当下的时刻有关。

情绪的出现,往往都是基于某个机缘、某件事,是外在的条件激发了人的情绪。

在情绪影响之下,书写往往会跟常态有所不同。

比如王羲之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环境中,与大家一起欢聚在兰亭,品酒吟诗。

在这种氛围里,王羲之兴致极高,心手双畅,写出书法名篇《兰亭集序》。

性情对书法艺术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构成了书法世界非常重要的一维——书法的灵魂。

字写得中规中矩,符合法则,只是基础。

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潍坊市二〇二四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某新款AI(人工智能)音箱可以识别主人说出的“指令”,进而调控家庭物联网中的设施,而当别人说出同样的“指令”时,却无法调控相关设施,该功能主要依据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声速2. 手机是常用的电子工具。

图示是某款国产手机,使用功率为60W的充电器半小时可充满一次电。

下列对于该款手机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A. 质量约为500gB. 正常使用时,后壳温度约为65℃C. 充满一次电消耗的电能约为0.3kW·hD. 长度约为1.2dm3. 物理学的宗旨是发现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使人们可以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所学物理学知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使用杠杆可以同时省力又省距离B. 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C.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消除误差D. 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4. 为保证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的稳定性,铁路两侧安装了许多封闭的中空热棒。

如图所示,热棒下端插在冻土中,内部填充低沸点的液态氨,利用氨的物态变化给冻土降温,把冻土中的热量“搬运到”热棒上端,通过散热片向空中放热,从而使冻土保持稳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氨在热棒下端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B. 氨在热棒上端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固C. 应使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制作热棒D. 为降低成本,可以使用液态水替代液态氨5. 在水平路面上玩滑板车,蹬地后人站在车上,如图甲所示,滑板车速度会减小;再次蹬地,如图乙所示,滑板车速度又会增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滑板车速度减小是因为受到阻力B. 滑板车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C. 蹬地过程,人和车的惯性增大D. 蹬地过程,蹬地脚受到的摩擦力是阻力6. 图示为某家庭电路示意图,关于该家庭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导线b是火线B. 电能表上计数器示数的单位是千瓦C. 空气开关跳闸,原因可能是电路中出现短路D. 正确使用试电笔插入三孔插座的某一孔,氖管灯不亮,该孔一定接零线7. 共享电动助力单车极大方便人们的出行。

2022年山东潍坊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22年山东潍坊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详解】解:由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可得∠1=∠2,



∵ //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记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 地球周围的大气层阻挡了紫外线和宇宙射线对地球生命的伤害,同时产生一定的大气压,海拔不同,大气压不同,观察图中数据,你发现,正确的是( )
A. 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大
B. 图中曲线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C. 海拔为4千米时,大气压约为70千帕
D. 图中曲线表达了大气压和海拔两个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图象中的数据回答即可.
【详解】解:A.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小,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图象经过点(2,80),(4,60),
则2022年3月原油进口量比2021年3月增加(4271-x)万吨,
依题意得: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分式方程,关键是找出题目蕴含的数量关系.
8. 如图,在▱ABCD中,∠A=60°,AB=2,AD=1,点E,F在▱ABCD的边上,从点A同时出发,分别沿A→B→C和A→D→C的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到达点C时停止,线段EF扫过区域的面积记为y,运动时间记为x,能大致反映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10. 利用反例可以判断一个命题是错误的,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
A. 若 ,则 B.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 函数 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D. 六边形的外角和大于五边形的外角和
【答案】ABD
【解析】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法、矩形的判定定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多边形的外角性质逐一判断即可.

山东省潍坊市2024年中考化学试题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24年中考化学试题答案

参考答案
1A 2C 3B 4D 5C 6D 7C 8D 9B 10A 11D 12D 13C 14D 15A 16C 17D 18C 19B 20D
21.(1)①化学性质稳定②定量(2)氧气钠离子与氯离子(3)①花生油减慢②氮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释放出氨气,造成肥效降低。

22.(1)SiO2+2C Si+2CO↑(2)①最外层电子数相等②B ③2NaOH+SiO2═Na2SiO3+H2OⅡKOH
23.(1)①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阻挡反应的进行
②Fe2O3+6HCl═2FeCl3+3H2O
(2)氢氧化镁的碱性比碳酸氢钠的碱性强
(3)1、2
(4)铜硫酸亚铁
24(1)CO2(2)CO+H2O CO2+H2(3)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
(4)加热(5)①2Na2CO3+SO2+H2O=2NaHCO3+Na2SO3②NaHSO3
25.(1)过滤漏斗(2)①浓硫酸沿器壁渐渐倒入水中②3%~5%的碳酸氢钠(3)①bcda②通过长颈漏斗向锥形瓶内加水将氧气赶到集气瓶中(4)降温结晶(5)C 26.(1)Mg+H2O=Mg(OH)2+H2↑
(2)【假设与分析】O2降低
【试验探究】溶液红色褪去降低温度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
【拓展延长】(3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
(4)钾
27.(1)CaCl2、NaCl;(2)ABC;
(3)13.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 ①整体采用正反对照式(或“先破后立")的论证结构,先分析 握手礼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拱手礼的好处。 ②局部论证采用总分结构,先分后总论述应废除握手礼,先总后 分论述应重行拱手礼(4分,每点2分)
论证结构
也就是指议论文的基本结构,结构由“引论、本论、结 论”三部分组成。一般的说,引论就是开头,本论就是主体, 结论就是结尾。
5.【原题呈现】 2020年3月底发布的歌曲《拱手礼》,一经传唱便深受欢迎。
请阅读下面歌词,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析歌曲受欢迎的原因。 (6分)
【试题分析】
题干要求综合三则材料,分析《拱手礼》歌曲受欢迎的原因,作答时应兼 顾三则材料,结合疫情防控背景主要从内容方面来分析。 歌曲中结合拱手、作揖等拱手礼的具体形式可联系材料一的“保持社交距 离”作答。 歌曲中“逢年遇佳节”“祝贺庆典礼”等表达可结合材料二作答:为疫情 期间人们的健康得体,科学简便的礼仪。 歌曲中“祥和又喜气”“情意绵万里”的表达可结合材料三中疫情期间引 起的社会心态的变化得出:倡导人与人和谐相处,有利于形成平和理性的 社会心态相关表达。
据进行对照比较。它是将论证内容构成正反对比或相关比较的 关系。具体的安排是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正反对比,或者用 一种事物或意思与另一种事物或意思作比较。它的好处是布局 上对比鲜明、主次明确,论点突出。
总分式——就是在论证的段落、层次结构中引入总说和分说关
系的论证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能使论证内容纲目清晰,层次 井然。总分式一般有“总——分——总”“总——分”“分— —总”等形式。
潍坊试题答案
1. B (“可行性措施是戴口罩、行拱手礼”错。戴口罩、行拱手
礼只是可行性措施的一部分)
不属于
2. C (“高铁进食事件属于社交行为规范问题,不能依据规定评
判”错)
3. C (公交公司为确保乘客健康安全而采取的常态化防疫措施,
不能证明材料三观点)
4.【原题呈现】 材料二在论证结构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即开头必须提论题或论点,主体部分应选用材料并分次 论证观点,结尾归纳总结。
其中本论部分常见的论证结构有以下几种:
层进式——就是后面的论证是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
前后之间是逐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关系。层进式结构中各个层次、 段落之间的前后顺序有内在的紧密联系,【参考答案】 ①以之为题,增强文学性与感染力。②在文中反复出现,结构全篇。 ③以之喻指历史与现实的长征,生动形象。④表现先辈革命豪情和浪漫
情怀,突出主题。(满分4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
【评分细则】
第一点,只要有增强文学性,或者“增添文章的文化意蕴”“增强文章的文化色 彩”“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等类似的意思,可得1分。这是从引用诗句本身的作用角度 来说的。 第二点,只要是结构全篇或者“线索,贯穿全文”的意思,可得1分。这是从诗句反复 出现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角度来说的。 第三点,只要是比喻二万五千里长征路或者逝去的故事、奋进和正在完成现实的任何 一个意思,可得1分。这是从结合原文内容(倒数第3、4段和倒数第1段)方面的作用 来说的。 第四点,只要是表现革命豪情和浪漫情怀的任何一个意思,可得1分。另外,类似的词 “坚强乐观”“化苦难为诗情”“浪漫主义”“乐观主义”“如虹豪气”皆可得1分。 这是从文章主旨的角度来说的。 第五点,增添一个得分点,设置悬念,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也可得1分。这是从 文章题目的作用的角度来说的。
5.①为疫情期间保持社交距离提供了可行方法; ②顺应疫情期间人们对健康得体礼仪的需求; ③倡导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有利于形成平和理性的社会心态。
(6分。每点2分)
6.A(“旨在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错。旨在表现伟人的胸襟和浪漫) 7.C (“尚武轻文的倾向”错)
【原题呈现】
8.请简析诗句“谁持彩练当空舞”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17. (1)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2)鸿雁长飞光不度 雁字回时 (3) 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6分。每句1分,错一字则 该句不得分)
1.名句复习要重视,但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建议化整为零,早读将 58篇背诵任务具体化、细化、量化,读写结合。语文课前5分钟到上课后 5到10分钟,大声读背名句。
语言表达: ①“如虹豪气”“彩练当空,神州大地舞翩跹”等词语宏大 壮阔,充满豪情。 ②排比句、设问句等句式,使文章气势如虹,酣畅淋漓。 叙述内容: ③历史与现实交织,时代与未来结合,描述宏观概括。 ④赞颂革命先驱和伟大事业,笔调炙热奋进,抒情奔放热烈。 (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1.一定要牢固树立文本意识、主旨意识。 2.继续强化审题意识。每一个题干首先考查基本功---字词句的本义,然 后是语境意,所以指一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关注点,考查方向,也 就是学会审清题眼。 3.明确辨析各种术语的基本意义、特点、用法和作用,只有这样,才会 在回答问题中准确判断及应用,否则会出现乱答现象或写上一堆术语, 有投机取巧之嫌的现象。 4.书写继续强化,不写潦草字,不写错别字。 5.分条规范作答意识继续强化。 总之,树立思路在题干、答案在文本意识。文本意识、主旨意识、审题 意识、规范作答意识四个意识继续强化。
五个要点,分别从五个角度(引用诗句、结构、文本、主旨、题目)作答。
9.【原题呈现】 本文是“长征精神赞”征文获奖作品,请从语言与内容两个角度 分析其恢弘磅礴的风格特点。(6分) 【题干解读】 本题的关键词是“恢弘磅礴”,答题的关注点是“长征精神 赞”“语言和内容”“风格特点”,以此来体现文章的风格特点。 抓住这几个关键信息,可以把题干解读为:请结合文本,从语言 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作者是如何恢弘磅礴地赞美长征精神的?
论证方法
事实论证运用真实、可靠,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具体有力地证明
了中心论点,增强文章说服力,趣味性,权威性,让文章浅显易懂。
道理论证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对比论证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使论证更有力
或更有吸引力。
比喻论证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