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萧伯纳和小女孩》教案设计
萧伯纳和小女孩教案

——巴甫洛夫
啊!夸奖的话,出于自己口中,那是多么乏味!
——孟德斯鸠
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通常用一个字来称呼,这就是"愚蠢"。
——高尔基
伟大的人是决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越多,他们越认识到他们的不足。
小学语文二年级第二学期电子教案
课题
28 萧伯纳和小女孩
大宁国际小学 邵苓苓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义;能用“取得”、“世界闻名”进行口头造句。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出临别情境中的对话语气;背诵最后小节。
3、培养带着问题边读课文边思考的读书习惯;继续培养自学生字,碰到不能理解的字主动查字典的习惯。
师:看来,萧伯纳已经喜欢上这个小女孩了,似乎把小女孩当成了自己的女儿!
他不舍得小女孩被妈妈责备,所以临别的时候,萧伯纳把头一扬,幽默地对小姑娘说——?
6、读句,体会小姑娘的聪明伶俐。
师引:小姑娘听了,惊讶地问——?怎么,难道我不像吗? ——?
师:从这些加点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引读:萧伯纳说——?而小女孩说——?
它常常和聪明连在一起,读!
出示词卡:聪明伶俐
(4)师生配合读句
师引读:小姑娘长着——?头上戴着——?显得——?
学习“戴”指导写字
与“带”比较。
师:这句话我们还可以这样说,引:聪明伶俐的小姑娘长着——?头上戴着——?师:瞧,相同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呢!
师过渡:接下来,就让我们继续读读课文,好好地走进萧伯纳和小女孩,认识认识他们?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萧伯纳和小女孩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主题:萧伯纳和小女孩
知识目标
1.能够了解萧伯纳的名字以及他是作家。
2.能够理解“爱的重要性”这一概念。
3.能够从短文中找出问题,并能够阐述解决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思考与表达的能力。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
1.萧伯纳和小女孩的故事;
2.“问题”与“解决方法”。
教学步骤
导入 1. 进入主题,引出问题:你知道萧伯纳吗?他是谁?童话故事的作家还是歌手? 2. 展示图片:图片中是一个老人,他叫做萧伯纳。
问学生:他为什么会成
为著名的个人?了解他的作品有哪些?
呈现 1. 范读短文《萧伯纳和小女孩》。
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小女孩”有什
么样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讨论 1. 进行小组讨论,拿出具体例子,阐明“爱的重要性”; 2. 小组汇报,届时
教师会提醒学生关注相对于他们自己生活的例子。
活动 1. 学生完成“阅读题目”和“问题与解决方案”的练习。
2. 教师为需要帮助的
学生提供个性化解答。
总结 1. 遵循“总结和回顾”的原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反映该过程以
及结论以回答相应提问:问题有哪些?解决方案是什么?练习后你都学到了什么?2. 教师就总览中,对与练习中考知识点和技能失误进行了详细解释。
课后作业
1.回顾课堂内容,深入探究“爱的重要性”;
2.阅读更多有关萧伯纳的作品,在“问题与解决方法中,做进一步探究。
3.搜集有关小女孩的短篇故事或新闻,并以文字、绘画,图片等方式来
表达出来。
《萧伯纳和小女孩》教学设计

《萧伯纳和小女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10个。
2.积累7个词语,理解“骄傲。
、”谦虚”这对反义词的含义。
3.正确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4.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谦虚是一个人的美德,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不应该骄傲。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师述:小朋友,你们看知道萧伯纳这个人吗?2.老师简介萧伯纳。
3.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课。
师板书课题:42.萧伯纳和小女孩4.齐读课题,提提问题。
师小结归纳问题:萧伯纳和小女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二、初读,整体感知课文1.仔细听课文录音。
想想.萧伯纳和小女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放录音生听后交流)2.自己轻声读课文注愈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读通顺。
三、学习第1小节1.轻声读,圈出其中的生字,同桌自学。
2.生字学习交流。
理解:伶俐3.萧伯纳和小女孩在做什么??(生交流)4.齐读第1小节四、分角色读2、3小节师述:在临别时萧伯纳和小女孩互相说了些什么呢?1.指名读第2、3小节。
2.师述:找找萧伯纳和小女孩的对话。
(生自读,划出句子并交流)师小结。
3.同桌2人一人做动作,一人来读相关的这句句子。
4.交流,学习生字:扬、普。
理解“普普通通”。
5.师生配合读第2、3小节。
四、学习第4、5节师述:我们来看看:萧泊纳听了小女孩和话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1.指名两个学生与老师配合读4、5小节。
2.学习生字:刚、骄、傲、谦、虚、迪;理解:“自以为是、启迪”等词。
2.读后说说自已的感受。
(生交流)“骄傲”和“谦虚”是一组反义词。
3.句子朗读指导。
4.师述:萧伯纳受到了一个普通小女孩的教训,知道了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骄傲,要永远谦虚。
五、复习,写字1.复习生字词语。
2.写字指导:“萧、幽”的笔顺。
《萧伯纳和小女孩》教学设计03

《萧伯纳和小女孩》教学设计03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8个,能正确书写“据、戴、普、谦、虚、迪”6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3、懂得谦虚是一个人的美德,即使取得了成就也不应该骄傲。
4、在阅读课文时,能思考萧伯纳是不是很骄傲,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1、能正确书写6个生字。
2、能理解萧伯纳临别前和小女孩的对话。
教学难点:1、能读懂两人临别时的对话,想一想萧伯纳是不是很骄傲,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简介萧伯纳(学习生字:剧)出示萧伯纳图片。
(板书:萧伯纳)这是萧伯纳,是英国有名的戏剧家。
40多岁时,转而开始从事戏剧创作工作,写了50多个剧本,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
出示句子:谁来读?句子中有一个生字“剧”,谁有好方法记住它?2、谈话引出课题《萧伯纳和小女孩》萧伯纳在苏联度假时,在公园遇见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讲他们之间的故事。
3、齐读课题二、阅读课文,了解内容1、教师范读:思考:课文中是怎样介绍小女孩的,你能用书上的句子说说吗?交流(在学生的回答时,穿插理解“聪明伶俐”,朗读,学习生字“戴”。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思考:小女孩和萧伯纳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出示填空的小女孩让的萧伯纳受到启迪: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要。
3、指导朗读,并理解词语的意思(骄傲和谦虚是反义词,世界闻名的意思)三、细读课文,体会对话1、学生自读2--4,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找一找小姑娘和萧伯纳的对话。
用------划出萧伯纳的话,用( )标出小姑娘的话3、分角色朗读。
听了女孩的话,萧伯纳愣住了。
他当时会怎么想呢?(简单说话练习)4、再读2-4节,体会当时萧伯纳说这番话时,是不是很骄傲?说说自己的看法四、总结五、课外拓展:1、读一读:名人名言板书:28、萧伯纳和小女孩世界闻名普普通通启迪永远谦虚。
萧伯纳和小姑娘教学设计

萧伯纳和小姑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文记述了萧伯纳与一位苏联小姑娘玩耍并交谈的故事。
这位举世闻名的大作家与小姑娘一同玩耍、合影,共同分享彼此心中故事的情景,闪烁着人性平等的光芒。
分别时小姑娘回敬给大作家的话更是发人深省:人与人之间在人格的天平上永远都是平等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正确认读本课十八个生字,会写文中六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萧伯纳和小姑娘的人格特点,从中受到启迪。
过程与方法:1. 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自主识字。
2.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小姑娘和萧伯纳的人格特点。
3. 结合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深化理解,感受课文所表现的人文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姑娘不迷信名人,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名人的可贵精神,感受课文蕴含的人文思想。
重难点分析:1、本课要求认读的生字较多,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采取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和运用。
/2、文末小姑娘说的话含义深刻,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前要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萧伯纳的生平,在对人物有了必要的了解之后,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人物的对话,感受小姑娘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名人的可贵精神。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介绍人物,引入新课。
(一)出示课题,指名读。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萧伯纳的资料。
出示课件,教师补充资料,介绍萧伯纳生平。
(二)教师谈话,激发读书兴趣:萧伯纳接受苏联作家协会的邀请,到苏联去度假。
有一天,他在公园里碰到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举世闻名的大作家萧伯纳和一位小姑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生字。
(一)课件出示读书提示。
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在文中画出本课生字,读一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一记。
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萧伯纳与小姑娘 沪教版

《萧伯纳与小姑娘》教学设计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萧伯纳和小姑娘的人格特点,使学生受到启迪。
3、正确认读本课十八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二、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相结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
2、鼓励学生阅读与本课话题相同或相近的课外读物,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人不能骄傲,要懂得谦虚。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萧伯纳和小姑娘的人格特点,使学生受到启迪。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位白胡子老爷爷是?(学生:萧伯纳)谁来介绍一下萧伯纳?(学生讲一个有关萧伯纳的故事)萧伯纳是英国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
萧伯纳接受苏联作家协会的邀请,到苏联去度假。
有一天,他在公园里碰到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他和这个小姑娘的故事。
(板书课题)学生(响亮大声地)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老师请小朋友再来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开始吧!学生自读2、指生读课文,正音。
要求:一边听一边不出声地跟读,之后进行评价。
3、同桌检查读课文。
如果他读得好你就夸夸他,如果他读得不好,你就帮帮他。
4、把生字对照着拼音多读几遍,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一记它。
5、检查生字词语。
可以用你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还可以用你喜欢的字组词。
6、再读课文,在认识了词语了之后,你是不是把课文读得更熟了,自己试一试。
7、全班齐读课文。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萧伯纳和小女孩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萧伯纳和小女孩教学目标1.了解英国剧作家萧伯纳的生平和代表作品。
2.理解并朗读《小女孩》这篇课文,感受小女孩坚韧乐观的精神,理解文中表达的“有志者事竟成”的含义。
3.通过课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主要情节,领会文章的主旨思想。
2.正确朗读课文,并初步理解其中的生词和语法结构。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表达的“有志者事竟成”的含义,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积极向上。
2.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语感、情感的表达方式,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自我介绍,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故事主人公——英国剧作家萧伯纳。
2.展示一张萧伯纳的图片,让学生关注学习对象的特征、衣着、神态以及其作品等。
3.引导学生思考,萧伯纳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和哪些有关,以及在哪些场合下人们会看到他的作品。
学习新课1.通过阅读《小女孩》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小女孩的坚韧乐观的精神,体会“有志者事竟成”的含义,并初步理解文章格言的含义。
2.导入单词:让学生学习文章中生词和重点词语,了解中英文的不同表达方式。
3.朗读:要求学生欣赏语言之美,理解语音语调,并朗读文章。
学生可以先模仿老师的朗读,然后进行小组或个人的朗读练习。
4.分角色表演: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角色读、演练,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文章的情节,同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拓展教学1.小组活动:组织学生以萧伯纳为主题,针对他的生平及作品等进行小组讨论。
2.写作: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活动,以小女孩的遭遇为主题,写一篇自己的感想或者给小女孩写信,鼓励她继续坚强。
活动安排时间活动内容10:00-10:10 导入新课10:10-10:40 学习新课10:40-10:50 休息10:50-11:10 活动与拓展讨论11:10-11:30 写作11:30-11:40 课堂扫除、学生自我总结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学生在萧伯纳的介绍中认识到了一个伟大的剧作家,通过朗读文章,学生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在分角色表演中体会到合作和协作的重要性,在写作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创造力。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萧伯纳和小女孩沪教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萧伯纳和小女孩沪教版】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28、萧伯纳和小女孩教学设计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正确认读“英、双、伶、俐、骄、傲、谦、虚、迪”9个生字,理解、积累含有生字的词语;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英、双、伶、俐、迪”5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能带着问题边读边思,逐步养成习惯;能根据标点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知道谦虚是一个人的美德,即使有了成就也不骄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语文《萧伯纳和小女孩》教案设计
wtt精心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萧伯纳和小女孩》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伶、俐、扬、普、刚、骄、傲、谦、虚、迪”。
正确书写并记忆“伶、俐、扬、骄、傲、迪”。
2、积累6个词语和2个句子。
3、正确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4、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谦虚是一个人的美德,即使取得了成就也不应该骄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读题。
2、质疑。
二、听录音感知课文。
1、边听边思考:萧伯纳是谁?他和小女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学生交流:板书:有名聪明伶俐
3、理解词语,激发兴趣。
(1)还可以怎么介绍萧伯纳?(引导用别的词语替代“有名”)
(2)你认为我班哪位同学聪明伶俐?用一件事说明。
三、自读,了解课文。
1、学生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受到什么教育?
2、指名读课文,板书读错的字词,纠正;读生字,范写“幽”并书空。
3、齐读课文,交流:得到什么教育?
(1)学生交流。
(2)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一节,说说:读懂得什么?(无论是谁都不应该骄傲;萧伯纳认为自己曾经骄傲过;说这些话时萧伯纳很谦虚。
)
4、讨论:读了课文,你认为萧伯纳骄傲吗?
四、细读,理解课文。
1、找到写临别情景的内容(第2——4节),分角色读一读。
2、体会
(1)哪句话写小女孩批评萧伯纳有点骄傲?(“您怎么会说自己了不起呢?”;特意用“普普通通”说自己。
)
(2)小女孩从哪儿看出萧伯纳骄傲?(说自己“世界闻名”;)指导朗读萧伯纳的第一句话。
(3)听了女孩的话,萧伯纳愣住了。
说明什么?(“自以为是”是骄傲的意思。
)朗读,体会惭愧。
3、知道朗读第2——4节。
再分角色读。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节。
六、复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