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前检查核对(三查八对)制度

合集下载

护士输血前查对制度

护士输血前查对制度

护士输血前查对制度护士输血前查对制度:取血时应和血库发血者共同查对。

1、三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姓名、床号、住院号、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及剂量。

在确定无误后方可取回1、三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姓名、床号、住院号、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及剂量。

在确定无误后方可取回。

2、输血前必须经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如果是再次输血,要查对受血者的第一次交叉合血单的血型记录),并在医嘱单、交叉合血单、输血单上签全名。

3、输血过程中注意输血反应、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12—24小时,以备必要时查对。

将血袋上的条形码粘贴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入病历保存。

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抽血交叉配备查对制度、取血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

(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①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病人血型验单,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住院号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抽血交叉配备查对制度、取血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

(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①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病人血型验单,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住院号。

②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一人抽血,一人核对,核对无误后执行。

②抽血(交叉)后须在试管上贴条形码,并写上病区(号)、床号、病人的姓名,字迹必须清晰无误,便于进行核对工作。

③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

④抽血时对验单与病人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当值高年姿护士、责任护士重新核对,不能在错误验单和错误标签上直接修改,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及标签。

(2)取血查对制度到血库取血时,应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床号、血袋号、血型、输血数量、及血液有效期,以及保存血的外观,必须准确无误;血袋须放入铺上无菌巾的治疗盘或清洁容器内取回。

(3)输血查对制度①输血前病人查对: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与病人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相符的进行下一步检查。

输血前查对制度

输血前查对制度

输血前查对制度
一、输血前的检查核对,是对患者生命安全的一项保障措施,科室全体人员要认真负责,确保血液输用前的最后关口。

二、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三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及剂量。

在确定无误后方可取回。

三、输血前必须经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如果是再次输血,要查对受血者的第一次交叉配血单的血型记录),并在医嘱单、交叉配血单、输血单上签全名。

四、输血过程中注意输血反应、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24小时,以备必要时查对。

将血袋上的条形码粘贴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入病历保存。

护士输血前查对制度

护士输血前查对制度

护士输血前查对制度护士输血前查对制度:取血时应和血库发血者共同查对。

I、三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姓名、床号、住院号、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及剂量。

在确定无误后方可取回1、三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姓名、床号、住院号、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及剂量。

在确定无误后方可取回。

2、输血前必须经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如果是再次输血,要查对受血者的第一次交叉合血单的血型记录),并在医嘱单、交叉合血单、输血单上签全名。

3、输血过程中注意输血反应、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12—24小时,以备必要时查对。

将血袋上的条形码粘贴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入病历保存。

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抽血交叉配备查对制度、取血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

(D抽血获配血香而展①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病人血型验单,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住院号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抽血交义配备何对制度、取血杳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

(D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①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病人血型验单,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住院号。

②抽血时要有2名护土(一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一人抽血,一人核对,核对无误后执行。

②抽血(交叉)后须在试管上贴条形码,并写上病区(号)、床号、病人的姓名,字迹必须清晰无误,便于进行核对工作。

③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

④抽血时对验单与病人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当值高年姿护士、责任护士重新核对,不能在错误验单和错误标签上直接修改,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及标签。

⑵取血查对制度到血库取血时,应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床号、血袋号、血型、输血数量、及血液有效期,以及保存血的外观,必须准确无误;血袋须放入铺上无菌巾的治疗盘或者清洁容器内取回。

(3)输血查对制度①输血前病人查对: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与病人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相符的进行下一步检查。

输血制度三查八对

输血制度三查八对

输血制度三查八对
输血制度中的“三查八对”是指在输血过程中必须进行的一系列检查和核对步骤,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正确性。

以下是“三查八对”的具体内容:
1. 三查:
- 查血标本:在输血前,必须检查患者的血标本,以确保其与输血申请单上的信息一致。

- 查血袋:在输血前,必须检查血袋上的标签,以确保其与输血申请单上的信息一致。

- 查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在输血前,必须检查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2. 八对:
- 对姓名:在输血前,必须核对患者的姓名,以确保输血对象的正确性。

- 对床号:在输血前,必须核对患者的床号,以确保输血对象的正确性。

- 对住院号:在输血前,必须核对患者的住院号,以确保输血对象的正确性。

- 对血型:在输血前,必须核对患者的血型,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 对血液种类:在输血前,必须核对所输血液的种类,以确保输血的正确性。

- 对血量:在输血前,必须核对所输血液的血量,以确保输血的正确性。

- 对血液有效期:在输血前,必须核对所输血液的有效期,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 对输血装置:在输血前,必须核对输血装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三查八对”是输血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必须严格遵守,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正确性。

如果在输血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必须立即停止输血,并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输血查对制度、输血反应应急预案

输血查对制度、输血反应应急预案

输血查对制度、输血反应应急预案
一填空题
1.护士输血前查对制度--三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姓名、床号、住院号、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及剂量。

在确定无误后方可取回。

2.输血前必须经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如果是再次输血,要查对受血者的第一次交叉合血单的血型记录),并在医嘱单、交叉合血单、输血单上签全名。

3.输血过程中注意输血反应、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12—24小时,以备必要时查对。

将血袋上的条形码粘贴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入病历保存。

二名词解释
1 输血反应
输血反应,是输血或某些血液制品引起的不良反应。

由于供、受者间血细胞表面同种异型抗原型别不同所致,常见于红细胞ABO血型不符导致的溶血反应。

除了溶血性反应还有非溶血性反应。

2 溶血反应
溶血反应是指供血者的红细胞或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或溶解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为输血最严重的反应。

三问答题
1、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
1.立刻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若为一般过敏反应,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4.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

5.怀疑溶血等严峻反应时,保留血袋并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输血科。

6.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刻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2024年输血三查八对制度(二篇)

2024年输血三查八对制度(二篇)

2024年输血三查八对制度一、目的:保证安全用药,防止发生医疗差错。

二、内容:三查。

治疗前查、治疗中查、治疗后查。

八对:床号、姓名(包括性别、年龄)、药名、规格(浓度)、剂量(数量)、用法、时间、有效期(批号)。

一注意:注意用药后的反应三、要求:(一)、医嘱查对制度1、开具医嘱、处方或者各种申请单、治疗单、手术单等医疗文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门诊号)以及相关信息资料,加以核实。

2、处理医嘱时,应查对医嘱是否符合书写规范,并在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3、各班应查对医嘱。

处理医嘱者、查对者均需签全名,每日必须总查对医嘱一次,并有记录(尚未取消医嘱本的,每班查对新医嘱,每周总查对一次)。

4、对有疑问的医嘱,应查清后执行。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1、服药、注射、输液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门诊输液病人必须做到接药、化药、输液三签名;住院部输液必须做到化药、输液双签名;输液、换瓶时认真查对无误后,签上时间和姓名。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有无变质,针剂有无裂痕、失效。

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备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配药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4、凡需做过敏试验的药物,在试验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

试验结果应由执行者和复查者双签名。

阴性者方可使用。

5、发药和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核对无误后执行。

(三)、手术查对制度:1、麻醉实施前。

由麻醉医师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中内容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手术部位与标示、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感染性疾病筛查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其他内容,由核查三方共同核查确认。

2、手术开始前。

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按上述方式,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示,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

护士输血前查对制度

护士输血前查对制度

护士输血前查对制度护士输血前查对制度:取血时应和血库发血者共同查对。

1、三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姓名、床号、住院号、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及剂量。

在确定无误后方可取回1、三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姓名、床号、住院号、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及剂量。

在确定无误后方可取回。

2、输血前必须经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如果是再次输血,要查对受血者的第一次交叉合血单的血型记录),并在医嘱单、交叉合血单、输血单上签全名。

3、输血过程中注意输血反应、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12—24小时,以备必要时查对。

将血袋上的条形码粘贴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入病历保存。

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抽血交叉配备查对制度、取血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

(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①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病人血型验单,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住院号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抽血交叉配备查对制度、取血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

(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①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病人血型验单,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住院号。

②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一人抽血,一人核对,核对无误后执行。

②抽血(交叉)后须在试管上贴条形码,并写上病区(号)、床号、病人的姓名,字迹必须清晰无误,便于进行核对工作。

③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

④抽血时对验单与病人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当值高年姿护士、责任护士重新核对,不能在错误验单和错误标签上直接修改,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及标签。

(2)取血查对制度到血库取血时,应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床号、血袋号、血型、输血数量、及血液有效期,以及保存血的外观,必须准确无误;血袋须放入铺上无菌巾的治疗盘或清洁容器内取回。

(3)输血查对制度①输血前病人查对: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与病人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相符的进行下一步检查。

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查对制度
1、输血前准备:为患者抽血前必须经2人核对输血化验单,有2人以上抽血时,一次只能拿一个患者的试管和输血化验单,并严格查对床号、姓名、输血化验单与试管标签号是否相符,要做到准确无误。

2、输血前2人核对,严格执行“三查”,即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即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
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

查对过程中如有疑问,应及时与血库联系,自己不得擅自涂
改,必要时必须由血库更正后方可再用。

3、输血时必须悬挂与患者血型相符的标志牌。

4、输血后,护士必须在输血医嘱单上双签名,并写好执行日期,贴好输血申请单。

5、输血过程中,速度先慢滴,严密观察输血反应及尿量,15分钟再调整滴速。

如患者出现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接上液体观察,并再次核对血型,遵照医嘱用药。

如果要继续输血需经医师同意后方可输入。

6、输血完毕后,应保留血袋24小时,以备必要时检查。

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前检查核对(三查八对)制度(一)“三查”
1.查血液有效期及血袋
(1)血液有效期
浓缩红细胞4±2℃ACD:21天,CPD:28天,CPDA:35天。

少白细胞红细胞4±2℃保存期同浓缩红细胞。

红细胞悬液4±2℃保存期同浓缩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4±2℃24小时内输注。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4±2℃解冻后24小时内输注。

浓缩血小板22±2℃24小时(普通袋)或
5天(轻振荡、专用
袋制备)。

机采血小板同浓缩血小板。

新鲜冰冻血浆-20℃以下一年。

普通冰冻血浆-20℃以下四年或五年。

冷沉淀凝血因子-20℃以下一年。

全血同浓缩红细胞。

(2)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封口有无松动。

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或条形码编号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条形码,储存条件)等。

2.查血液质量
(1)正常库存血:肉眼观察主要分两层,上层为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下层为均匀暗红色的红细胞,上下层界限清楚,无凝血块或异物。

(2)异常库存血:血浆变红或混浊或有泡沫,红细胞层呈紫红色,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血液中有明显凝块,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红色,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3。

查输血装置
(1)有效期;
(2)包装有无漏气、污染;
(3)装置是否完整无损。

(二)“八对”
1.受血者血样的采集: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贴好标签。

2.取血与发血: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及配血试验结果,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3.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