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操作系统引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35新编第1章操作系统引论精选文档PPT课件

操作系统的形成
1.2.3 多道批处理(60年代初) 1.2.4 分时系统(60年代中) 1.2.5 实时操作系统(60年代中)
第一章 绪论
2020/8/1
18
1.2.2无操作系统时的计算机系统
人工操作方式
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8) ,无操作 系统,由手工控制作业的输入输出,通过控制 台开关启动程序运行。
第一章 绪论
2020/8/1
11
1.1 操作系统的目标、作用
操作系统为你完成所有
“硬件相关、应用无关”
的工作,以给你
①方便 ②有效
OS的两个最重要目标
③可扩充性
④开放性
第一章 绪论
2020/8/1
12
硬件相关 应用无关
涉及物理地址、 设备接口寄存器、 设备接口缓冲区
代码量大,需硬 件知识
需随硬件的变化 而变化
第一章 绪论
2020/8/1
20
脱机输入输出方式(Off-Line I/O)
这种脱机I/O (1)减少了CPU的空闲时间。 (2) 提高I/O速度。
输入设备
外围机
磁盘
主机
外围机
输出设备
第一章 绪论
2020/8/1
21
1.2.3 单道批处理阶段
操作系统的雏形,称为监控程序。
单道批处理系统的工作过程:用户将作业 交到机房,操作员将一批作业输入到辅存 (如磁带)上,形成一个作业队列。当需要 调入作业时,由监控程序从这一批中选一道 作业调入内存运行。当这一作业完成时,监 控程序调入另一道程序,直到这一批作业全 部完成。
用户 应用程序 系统调用 命令 图标、窗口
操作系统 计算机硬件
OS作为接口的示意图
1.2.3 多道批处理(60年代初) 1.2.4 分时系统(60年代中) 1.2.5 实时操作系统(60年代中)
第一章 绪论
2020/8/1
18
1.2.2无操作系统时的计算机系统
人工操作方式
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8) ,无操作 系统,由手工控制作业的输入输出,通过控制 台开关启动程序运行。
第一章 绪论
2020/8/1
11
1.1 操作系统的目标、作用
操作系统为你完成所有
“硬件相关、应用无关”
的工作,以给你
①方便 ②有效
OS的两个最重要目标
③可扩充性
④开放性
第一章 绪论
2020/8/1
12
硬件相关 应用无关
涉及物理地址、 设备接口寄存器、 设备接口缓冲区
代码量大,需硬 件知识
需随硬件的变化 而变化
第一章 绪论
2020/8/1
20
脱机输入输出方式(Off-Line I/O)
这种脱机I/O (1)减少了CPU的空闲时间。 (2) 提高I/O速度。
输入设备
外围机
磁盘
主机
外围机
输出设备
第一章 绪论
2020/8/1
21
1.2.3 单道批处理阶段
操作系统的雏形,称为监控程序。
单道批处理系统的工作过程:用户将作业 交到机房,操作员将一批作业输入到辅存 (如磁带)上,形成一个作业队列。当需要 调入作业时,由监控程序从这一批中选一道 作业调入内存运行。当这一作业完成时,监 控程序调入另一道程序,直到这一批作业全 部完成。
用户 应用程序 系统调用 命令 图标、窗口
操作系统 计算机硬件
OS作为接口的示意图
[课件]第1章 操作系统引论(2.17-19)PPT
![[课件]第1章 操作系统引论(2.17-19)PPT](https://img.taocdn.com/s3/m/956b2bf86f1aff00bed51e99.png)
1.1 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1.3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 1.4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1.5 操作系统结构设计
阜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6
2018/12/2
操作系统的地位
操作系统在计 算机系统中的地位: 是在硬件基础上的 第一层软件;是其 他软件和硬件之间 的接口。
2
成绩评定
学分:4
总学时:72学时 上机:18学时
作业+实验报告:20% 期末考试:70% 上课出勤率及回答问题:10%
学习要求
按时上课,认真听讲 阅读参考书 认真记笔记,整理笔记 思考、讨论、提问 按时交作业和实验报告
阜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3
2018/12/2
参考书籍
《现代操作系统》(原书第3版)(荷)Andrew S. Tanenbaum著 陈向群,马洪兵等译.机械工业 出版社 《计算机操作系统.学习指导与题解》 梁红兵, 汤小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操作系统联考复习指导》王道论坛组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王道论坛:
2018/12/2 阜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8
操作系统的作用
1. 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使用方式 I. 命令方式 II. 系统调用方式 III. 图形、窗口方式
用户
应用程序 系统调用 命令 图标、窗口 操作系统
计算机硬件
2018/12/2
阜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9
操作系统的作用
2018/12/2 阜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4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1 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
操作系统课件第1章 引论

运行目标 程序
源程序有 错吗?
否
装配目标 程序
在计算机系统中安装 一个监控程序 Monitor,作业在其控 制下顺序连续处理。
缺点: 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优点: 简单
三、多道批处理系统(第7页)
t
多道批处理系统是真正的OS
特征:
•多道性 •无序性 •作业调度性
•CPU利用率↑ •内存利用率↑ •I/O设备的利用率↑
出设备的使用顺序和时间如下:
A:I2(30ms);CPU (10ms);I1 (30ms);CPU(10ms);I2(20ms) B: I1(20ms); CPU (20ms); I2(40ms) C: CPU (30ms) ; I1 (20ms); CPU (10ms); I1(10ms) 假定:CPU、I1,I2能并行工作, A优先级最高,B次之、C优
1.4 操作系统的功能
• 处理机管理 • 储存器管理 • 设备管理 • 文件管理 • 用户接口
处理机管理
1) 进程控制:创建、管理、撤消 2)进程同步:互斥、同步 3)进程间的通信:交换信息 4)调度: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
储存器管理
1)内存分配
静态内存分配、动态内存分配
2)内存保护 3)地址影射 4)内存扩充
先级最低,优先级高的作业可以抢占优先级低的作业的 CPU但不能抢占I1和I2。 要求:
(1)画出三个程序的运行情况。 (2)计算从投入到完成CPU利用率和每个I/O设备的利用率。
1.3 操作系统基本特征
一、并发性 二、共享性 三、虚拟性 四、异步性
一、并发性(Concurrence)
并发: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并行: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同时发生。 单处理器系统:宏观上是并行的,微观上是串行的。 多处理器系统:宏观和微观上都是并行的。 并发机制的引入的目的:有效改善了系统资源的利用
源程序有 错吗?
否
装配目标 程序
在计算机系统中安装 一个监控程序 Monitor,作业在其控 制下顺序连续处理。
缺点: 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优点: 简单
三、多道批处理系统(第7页)
t
多道批处理系统是真正的OS
特征:
•多道性 •无序性 •作业调度性
•CPU利用率↑ •内存利用率↑ •I/O设备的利用率↑
出设备的使用顺序和时间如下:
A:I2(30ms);CPU (10ms);I1 (30ms);CPU(10ms);I2(20ms) B: I1(20ms); CPU (20ms); I2(40ms) C: CPU (30ms) ; I1 (20ms); CPU (10ms); I1(10ms) 假定:CPU、I1,I2能并行工作, A优先级最高,B次之、C优
1.4 操作系统的功能
• 处理机管理 • 储存器管理 • 设备管理 • 文件管理 • 用户接口
处理机管理
1) 进程控制:创建、管理、撤消 2)进程同步:互斥、同步 3)进程间的通信:交换信息 4)调度: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
储存器管理
1)内存分配
静态内存分配、动态内存分配
2)内存保护 3)地址影射 4)内存扩充
先级最低,优先级高的作业可以抢占优先级低的作业的 CPU但不能抢占I1和I2。 要求:
(1)画出三个程序的运行情况。 (2)计算从投入到完成CPU利用率和每个I/O设备的利用率。
1.3 操作系统基本特征
一、并发性 二、共享性 三、虚拟性 四、异步性
一、并发性(Concurrence)
并发: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并行: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同时发生。 单处理器系统:宏观上是并行的,微观上是串行的。 多处理器系统:宏观和微观上都是并行的。 并发机制的引入的目的:有效改善了系统资源的利用
新版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课件.ppt

精选
11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用户
应用程序 系统调用 命令 图标、窗口
操作系统 计算机硬件
图1-1 OS作为接口的示意图
精选
12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 命令方式。这是指由OS提供了一组联机命令接口, 以允许用户通过键盘输入有关命令来取得操作系统的服务, 并控制用户程序的运行。
(2) 系统调用方式。OS提供了一组系统调用,用户可在 自己的应用程序中通过相应的系统调用,来实现与操作系统 的通信,并取得它的服务。
• 1.1.1 操作系统的目标 • 1.1.2 操作系统的作用 • 1.1.3 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
精选
10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1.2 操作系统的作用
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接口的含义是:OS处 于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用户通过OS来使用计算机系统。 或者说,用户在OS帮助下,能够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地操 纵计算机硬件和运行自己的程序。应注意,OS是一个系统软件, 因而这种接口是软件接口。图1-1是OS作为接口的示意图。由 图可看出,用户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使用计算机。
1.人工操作方式
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1945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计算
机,属于第一代计算机。此时的计算机是利用成千上万个真
空管做成的,它的运行速度仅为每秒数千次,但体积却十分
庞大,且功耗也非常高。这时还未出现OS。计算机操作是由
用户(即程序员)采用人工操作方式直接使用计算机硬件系统,
精选
7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3.可扩充性
随着VLSI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硬件 和体系结构也随之得到迅速发展,相应地,它们也对OS提 出了更高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此外,多处理机系统、计算机 网络,特别是Internet的发展,又对OS提出了一系列更新的 要求。因此,OS必须具有很好的可扩充性,方能适应计算 机硬件、体系结构以及应用发展的要求。这就是说,现代 OS应采用新的OS结构,如微内核结构和客户服务器模式, 以便于方便地增加新的功能和模块,并能修改老的功能和模 块。关于新的OS结构将在本章最后一节中介绍。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1章课件.ppt

程序D I/O 请求 程序D
(b) 四道程序运行情况
图 1-4 单道和多道程序运行情况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2. 多道批处理系统的特征 (1) 多道性。 (2)宏观上并行 (3) 微观上串行。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3. 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优缺点 (1) 资源利用率高。 (2) 系统吞吐量大。 (3) 平均周转时间长。 (4) 无交互能力。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2) (1) 硬实时任务(hard real-time task)。系统必须满足任 务对截止时间的要求,否则可能出现难以预测的结果。 (2) 软实时任务(Soft real-time task)。它也联系着一个 截止时间, 但并不严格,若偶尔错过了任务的截止时间, 对系统产生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3. 进程通信
在多道程序环境下,为了加速应用程序的运行,应在系统 中建立多个进程,并且再为一个进程建立若干个线程,由这些 进程(线程)相互合作去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而在这些进程(线 程)之间,又往往需要交换信息。例如,有三个相互合作的进 程, 它们是输入进程、计算进程和打印进程。输入进程负责 将所输入的数据传送给计算进程;计算进程利用输入数据进行 计算, 并把计算结果传送给打印进程;最后,由打印进程把 计算结果打印出来。进程通信的任务就是用来实现在相互合作 的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 单道批处理系统(Simple Batch Processing System)的处理过程
开始
还有 下 一个 作业?
否
停止
是 把下一个作业的源 程序 转换为 目标程 序
是
源程 序
有错 吗?
否
运行 目标 程序
《操作系统引论》PPT课件

处理机管理的功能
进程控制
进程同步
进程通信
调度
精选课件ppt
17功能
二、存储器管理的功能
主要任务 为多道程序的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 方便用户使用存储器 提高存储器的利用率 从逻辑上扩充内存
功能 内存分配 内存保护 地址映射
内存扩充
精选课件ppt
18功能
三、设备管理的功能
•分时系统 •实时系统
精选课件ppt
•微机操作系统 •多处理机操作系
统
•网络操作系统 •分布式操作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 •智能卡操作系统
返回目录
22
1.2.1 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
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利用率的需要 方便用户 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精选课件ppt
返回
精选课件ppt
15特征
1.4 操作系统的功能
•处理机管理
•存储器管理
•设备管理
•文件管理
•用户接口
精选课件ppt
返回目录 16
一、处理机管理的功能
处理机管理的主要任务:
是对处理机进行分配
对处理机运行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注:处理机的分配和运行以进程为基本单位,因此 对处理机的管理可归结为对进程的管理
设备、网络、远程通信)、效率不必很高。
常用的微机操作系统
单用户单任务:CP/M,MS- DOS 单用户多任务:OS/2, Windows
多用户多任务:UNIX, Solaris x86, Linux。
精选课件ppt
返回
35
OS--------Introduction
六、多处理机操作系统
多处理机系统引入原因 增加系统的吞吐量 节省投资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操作系统引论ppt

年VIP
月VIP
连续包月VIP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享受60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一 次发放,全年内有效。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 每次发放的特权有效期为1个月,发放数量由您购买 的VIP类型决定。
每月专享9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持续有 效不清零。自动续费,前往我的账号 -我的设置随时取消。
包权
人书友圈7.三端同步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 命令方式。这是指由OS提供了一组联机命令(语 言), 用户可通过键盘输入有关命令,来直接操纵计算 机系统。
(2) 系统调用方式。OS提供了一组系统调用,用户 可在自己的应用程序中通过相应的系统调用,来操纵 计算机。
(3) 图形、窗口方式。用户通过屏幕上的窗口和图 标来操纵计算机系统和运行自己的程序。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用户 应用程序 系统调用 命令 图标、窗口
操作系统 计算机硬件
图 1-1 OS作为接口的示意图
特权福利
特权说明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或阅读完成VIP专享文档(部分VIP专享文档由于上传者设置不可下载只能 阅读全文),每下载/读完一篇VIP专享文档消耗一个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0下载券文档一键搜索 VIP用户可在搜索时使用专有高级功能:一键搜索0下载券文档,下载券不够用不再有压力!
内容特 无限次复制特权 权 文档格式转换
VIP有效期内可以无限次复制文档内容,不用下载即可获取文档内容 VIP有效期内可以将PDF文档转换成word或ppt格式,一键转换买的VIP时长期间,下载特权不清零。
100W优质文档免费下 载
第1章 操作系统引论PPT课件

多道批处理系统的好处 : ➢ 提高CPU的利用率 ;
➢ 提高内存和I/O设备利用率;
➢ 增加系统吞吐量。
多道批处理系统的特征 :
➢
多道
➢ 无序
➢ 调度性
➢ 宏观上并行
➢ 微观上串行
2020/11/13
操作系统讲义
13
1.3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3. 多道批处理系统
程序A 程序A I/O请求
程序A
程序B
✓ 操作系统的概念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是一组控制和 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对各类作业进行 调度,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2020/11/13
操作系统讲义
5
1.1 操作系统概述
2. 理解操作系统
✓ 下面哪些是操作系统?
UNIX,SQL Server,Word,DOS, WindowsXP, PowerPoint,Linux
1.3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3. 多道批处理系统
将作业在外存上排成一个队列,称为后备队列,由作业调
度程序按照一定的算法从后备队列中选择若干个(并不是同时)
作业进入内存,形成多道批处理。即指多个作业同时进入内存, 处于运行状态,可并行运行,但在某一时刻,真正在CPU上运 行的只有一个作业,为此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
❖操作系统有“五大类型”和“五大功能” (批处理,分时,实时,网络,分布; 进程、存储、文件、作业和设备管理)
知识点:
“五大类型”和“五大功能” 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2020/11/13
操作系统讲义
3
主要内容
1.1 操作系统的概述 1.2 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 1.3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1.4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 1.5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1.6 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 (Windo1.1 操作系统概述
1.1.1 什么是操作系统 1.1.2 操作系统的地位 1.1.3 操作系统的功能
返回上级目录
2
1.1.1 什么是操作系统
我们都知道,一个计算机系统由系统软件组成,系统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 备等,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各种语言处理程序、系统 实用程序等。一台没有任何软件支持的计算机称之为裸机, 用户直接使用裸机来编制和运行程序是相当困难的,几乎 是不可能的。必须有计算机厂商提供的系统软件的支持, 计算机系统才能为用户程序提供一个良好的编制与运行环 境。因此,实际呈现在用户面前的计算机系统已是经过若 干层次软件改造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是直接控制和管理计 算机硬件、软件资源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用以方便用户 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增强整个计算机的处理能力。
5
还可使各种外围设备之间并行工作。即这种大、中、 小型计算机系统是以CPU 和I /O系统之间以及各I /O 设备之间尽可能地并行工作来组织硬件系统, 以换取 更高的性能/价格比的。微型计算机系统普遍采用总 线结构,以使扩充灵活、维护方便。CPU 通过系统总 线(含地址、数据和控制信息)与存储器、I/O接口 相连,各种外围设备通过I/O接口挂接到系统总线上。 例 如 , IBMPC 和 PC/XT 微 型 计 算 机 使 用 的 标 准 PC 总 线 (62引脚)支持8位数据传输和20位地址,IBMPC/AT 微型计算机使用的扩展PC总线(62+36引脚)支持16 位数据传输和24位地址在IBMPC系统微机中,是将接 口控制卡(适配器卡)插入机箱内的“I/O扩展槽” 与系统总线连接,I/O扩展槽也称为I/O通道,但 它实际上只是系统总线的延伸。
8
特性来源于它对Win32 API的支持。这个API集合只 能由32位内核系统,如Windows NT和Windows95/98 方能完全实现。使用Win32 API的好处是支持长文件 名,可安装32位文件系统,并能更好地管理系统资 源。
应用软件层中的各类软件,如数据库管理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事务处理系统等等。
7
系统实用软件层由一组系统实用程序(utility)组 成,如语言编译程序(compiler)、文本编辑程序 (text editor)、调试程序(debugging utility)、 连接程序(linker)和系统维护程序(maintenance program)等。系统实用程序的功能是为应用软件以 及用户加工自己的程序和数据提供服务,并为管理 员对系统进行日常维护提供手段。例如:Microsoft 32位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础是32位内核,由内核 进行系统调度和内存管理。另外由于32位操作系统 支持32位设备驱动器,因此操作系统和设备间的通 信就更为迅速。32位Windows操作系统的其他许多
3
如图1.1所示,可把整个计算机系统,按功能上 划分为四个层次,即硬件、系统实用软件和应用软 件。这四个层次表现为一种单向服务关系,即外层 可以使用内层提供的服务,反之则不行。
图1.1
应用用户
应用开发人员
应用软件 系统工具 操作系统 计算机硬件
操作系统 开发人员
4
1.1.2 操作系统的地位
系统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础,操作系统及其他 软件最终还是要以机器指令来访问和控制各种硬件 资源。硬件系统的组织结构也在不断地改进。目前 大、中、小型计算机经常采用的一种硬件系统组织 方式是以主存为中心,CPU和I /O系统充分地并行工 作,并且通过这个双端口的主存相互通信。I /O通 道实际上是一台专用的I /O处理机,它接收CPU的委 托,独立地执行自己的通道程序,以字节多路通道、 组成多路通道和选择通道分别控制低速、中速和高 速外围设备的工作。I /O通道使CPU摆脱了对各种I /O设备的繁杂控制,而且
10
(2)操作系统应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系统资源的使 用效率。这里的系统资源既包括CPU、内存、外围设备 等硬件资源,也包括程序和数据等软件资源(亦称信息 资源)。应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使这些硬、 软件资源为多个用户所共享。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操作系统通常具备以下五个方 面的功能。
11
1.进程管理
6
在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中,包围着系统硬件的一 层就是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写为OS)。 它是最基本的系统软件,控制和管理着系统硬件 (处理机、内存和外围设备),向上层的实用程序 和用户应用程序提供一个屏蔽硬件工作细节的良好 使用环境。即正是操作系统把一个裸机变成了一个 可“操作”的、方便灵活的计算机系统。另一方面, 因为计算机中的程序数据大多以文件形式存放在外 存储器中,而构成文件系统,接受操作系统的管理。 所以,尽管操作系统处于系统软件的最低层,但却 是其他所有软件的管理者。我们看到,操作系统层 在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中是特殊的、极为重要的一 层,它不仅接受硬件层提供的服务并向上层的系统 实用软件层、应用软件层提供服务,而且还管理着 全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9
1.1.3 操作系统的功能
前面我们从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的观点,讨论 了操作系统这个最基本的系统软件与系统硬件以及上 层的系统实用软件、应用软件的关系。现在再从资源 管理的观点,进一步看看操作系统应具备哪些功能。
引入操作系统的目的有如下两方面: (1)操作系统要方便用户使用。一个好的操作系 统应给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一个良好的界面,使用户不 必了解硬件和系统软件的细节就可方便地使用计算机。 这里的 “用户”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系统的 一般用户、系统管理员,还应包括系统实用软件的设 计者。
进程管理主要是对处理机进行管理。CPU是计 算机系统中最宝贵的硬件资源。为了提高它的利用 率,采用了多道程序技术。如果一个程序因等待某 一条件而不能运行下去时,就把处理机占用权转交 给另一个可运行的程序。或者出现了一个比当前运 行的程序更重要的可运行的程序时,后者应能抢占 CPU。为了描述多道程序的并发执行,就要引入进 程的概念。通过进程管理协调多道程序之间的关系, 以使CPU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1.1.1 什么是操作系统 1.1.2 操作系统的地位 1.1.3 操作系统的功能
返回上级目录
2
1.1.1 什么是操作系统
我们都知道,一个计算机系统由系统软件组成,系统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 备等,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各种语言处理程序、系统 实用程序等。一台没有任何软件支持的计算机称之为裸机, 用户直接使用裸机来编制和运行程序是相当困难的,几乎 是不可能的。必须有计算机厂商提供的系统软件的支持, 计算机系统才能为用户程序提供一个良好的编制与运行环 境。因此,实际呈现在用户面前的计算机系统已是经过若 干层次软件改造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是直接控制和管理计 算机硬件、软件资源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用以方便用户 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增强整个计算机的处理能力。
5
还可使各种外围设备之间并行工作。即这种大、中、 小型计算机系统是以CPU 和I /O系统之间以及各I /O 设备之间尽可能地并行工作来组织硬件系统, 以换取 更高的性能/价格比的。微型计算机系统普遍采用总 线结构,以使扩充灵活、维护方便。CPU 通过系统总 线(含地址、数据和控制信息)与存储器、I/O接口 相连,各种外围设备通过I/O接口挂接到系统总线上。 例 如 , IBMPC 和 PC/XT 微 型 计 算 机 使 用 的 标 准 PC 总 线 (62引脚)支持8位数据传输和20位地址,IBMPC/AT 微型计算机使用的扩展PC总线(62+36引脚)支持16 位数据传输和24位地址在IBMPC系统微机中,是将接 口控制卡(适配器卡)插入机箱内的“I/O扩展槽” 与系统总线连接,I/O扩展槽也称为I/O通道,但 它实际上只是系统总线的延伸。
8
特性来源于它对Win32 API的支持。这个API集合只 能由32位内核系统,如Windows NT和Windows95/98 方能完全实现。使用Win32 API的好处是支持长文件 名,可安装32位文件系统,并能更好地管理系统资 源。
应用软件层中的各类软件,如数据库管理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事务处理系统等等。
7
系统实用软件层由一组系统实用程序(utility)组 成,如语言编译程序(compiler)、文本编辑程序 (text editor)、调试程序(debugging utility)、 连接程序(linker)和系统维护程序(maintenance program)等。系统实用程序的功能是为应用软件以 及用户加工自己的程序和数据提供服务,并为管理 员对系统进行日常维护提供手段。例如:Microsoft 32位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础是32位内核,由内核 进行系统调度和内存管理。另外由于32位操作系统 支持32位设备驱动器,因此操作系统和设备间的通 信就更为迅速。32位Windows操作系统的其他许多
3
如图1.1所示,可把整个计算机系统,按功能上 划分为四个层次,即硬件、系统实用软件和应用软 件。这四个层次表现为一种单向服务关系,即外层 可以使用内层提供的服务,反之则不行。
图1.1
应用用户
应用开发人员
应用软件 系统工具 操作系统 计算机硬件
操作系统 开发人员
4
1.1.2 操作系统的地位
系统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础,操作系统及其他 软件最终还是要以机器指令来访问和控制各种硬件 资源。硬件系统的组织结构也在不断地改进。目前 大、中、小型计算机经常采用的一种硬件系统组织 方式是以主存为中心,CPU和I /O系统充分地并行工 作,并且通过这个双端口的主存相互通信。I /O通 道实际上是一台专用的I /O处理机,它接收CPU的委 托,独立地执行自己的通道程序,以字节多路通道、 组成多路通道和选择通道分别控制低速、中速和高 速外围设备的工作。I /O通道使CPU摆脱了对各种I /O设备的繁杂控制,而且
10
(2)操作系统应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系统资源的使 用效率。这里的系统资源既包括CPU、内存、外围设备 等硬件资源,也包括程序和数据等软件资源(亦称信息 资源)。应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使这些硬、 软件资源为多个用户所共享。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操作系统通常具备以下五个方 面的功能。
11
1.进程管理
6
在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中,包围着系统硬件的一 层就是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写为OS)。 它是最基本的系统软件,控制和管理着系统硬件 (处理机、内存和外围设备),向上层的实用程序 和用户应用程序提供一个屏蔽硬件工作细节的良好 使用环境。即正是操作系统把一个裸机变成了一个 可“操作”的、方便灵活的计算机系统。另一方面, 因为计算机中的程序数据大多以文件形式存放在外 存储器中,而构成文件系统,接受操作系统的管理。 所以,尽管操作系统处于系统软件的最低层,但却 是其他所有软件的管理者。我们看到,操作系统层 在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中是特殊的、极为重要的一 层,它不仅接受硬件层提供的服务并向上层的系统 实用软件层、应用软件层提供服务,而且还管理着 全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9
1.1.3 操作系统的功能
前面我们从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的观点,讨论 了操作系统这个最基本的系统软件与系统硬件以及上 层的系统实用软件、应用软件的关系。现在再从资源 管理的观点,进一步看看操作系统应具备哪些功能。
引入操作系统的目的有如下两方面: (1)操作系统要方便用户使用。一个好的操作系 统应给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一个良好的界面,使用户不 必了解硬件和系统软件的细节就可方便地使用计算机。 这里的 “用户”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系统的 一般用户、系统管理员,还应包括系统实用软件的设 计者。
进程管理主要是对处理机进行管理。CPU是计 算机系统中最宝贵的硬件资源。为了提高它的利用 率,采用了多道程序技术。如果一个程序因等待某 一条件而不能运行下去时,就把处理机占用权转交 给另一个可运行的程序。或者出现了一个比当前运 行的程序更重要的可运行的程序时,后者应能抢占 CPU。为了描述多道程序的并发执行,就要引入进 程的概念。通过进程管理协调多道程序之间的关系, 以使CPU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