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会展发展史
上海地区会展业的概况

上海会展业的优势1)位置优势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重要的海空港和交通通讯枢纽,具有强大的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和人流、物流最集中的特大型城市,由于地处经济发达、市场消费有很强的辐射效应的长三角地区,随着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世界制造业重心东移的趋势,正在飞速发展的上海以及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正成为国内外商贸投资人士所关注的焦点,国际上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的亚洲研发中心和采购中心迁至上海。
上海申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这座城市展现出的中西合璧与古今交融的文化特征。
上海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目前已确定有11个历史文化风貌区、398处优秀历史建筑和234个具有传统特色的街坊,再以江苏、浙江两省作为延伸旅游,周边100 公里以苏州、周庄、同里、西塘、乌镇等为代表的江南水乡,150 公里至200 公里的无锡、杭州,300 公里内的南京、扬州、镇江等,都将成为会展旅游目的地,受到会展业的直接辐射和带动。
2)经济与市场优势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1992 年至2004 年GDP 连续13 年实现两位数增长,2004 年上海人均GDP 达到5629 美元,居全国十大城市人均GDP 之首,已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999 年至2002 年第三产业产值占GDP 比重超过50% ,已具备发展会展业的区位优势、经济基础及产业规模。
i[i]在华东诸城市中,上海的产品、技术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商务信息快捷丰富,外商光临频率最高,人才相对集中,上海作为华东地区的会展龙头,加速了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3)行业规模优势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贸易中心,十分重视发展会展业。
经过20多年发展,各类展览企业及与展览相关的企业已达到8000多家,据上海会展行业协会统计,至2005年底,共有会员277家,其中国有企业33家占19%外商独资、合资企业53家占191%,民营企业191家占69%。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共使用12万套LED灯具,实现“室内室外”LED照明“全覆盖”,包括147万平方米建 筑室内功能照明、10平方米室外展厂的功能照明和室外景观照明,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部使用LED照明的场所。 国 家会展中心(上海)夜景图2
文化活动
重大活动
娱乐活动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馆举办地。博览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 办出成效、越办越好”。
2023年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进博会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由国家综合展、企业商业展、虹桥 论坛、专业配套活动和人文交流活动等板块组成。
2019年11月,为宣传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北广场设立冰雪体验区,并以沉浸式VR体验 区、冰壶体验区、冰雪奇幻嘉年华、冰上体验区、雪世界等五个区域的娱乐活动,推动实现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 目标。
建筑格局
01
综述
02
会展场馆
04
办公楼宇
06
洲际酒店
03
商业广场
05
会议中心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由综合体、会展场馆、商业广场、办公楼宇、会议中心、洲际酒店等组成。集展览、 会议、活动、商业、办公、酒店等多种业态为一体。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会展场馆区域为整个建筑的核心引力空间,占据四个“叶面”的大空间。国家会展中 心的1至3号馆均为单层无柱展厅,4至8号馆为双层大展厅。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会展展馆图
2013年10月26日,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进行国家会展项目二标段C1区屋面钢结构桁架吊装工程。
会展概论复习资料

会展概况要点一、填空题1.从1894年德国莱比锡样品博览会到今天的国际性展览贸易活动,现代会展业已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
2.“庙会”的产生源于宗教活动的开展。
3.1935年11月至次年3月,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在伦敦举行,这是中国第一次出国办展。
4.1951-1985年的34年间,中国贸促会共举办427个出国展览。
5.1984年,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建成,成为北京20世纪80年代十大著名建筑之一。
6.根据国际大会和会议协会(ICCA)的规定,国际会议的标准是至少有20%的外国与会者,与会人员总数不得少于50名。
7.如果会展经济的基本功能是其得以发展的基石,那么会展经济的提升功能就是促进其发展的“助推器”。
8.商务旅游市场分为三个部分,即一般商务旅游、同各种会议展示有关的商务旅游和奖励旅游。
9.从费用支出的用途看,会展财务管理的内容则一般包括直接费用管理和间接费用管理。
10.我国会展相关政策法规亟待健全。
11.众多城市如大连、厦门、合肥等都通过兴建会展场馆打造“会展城市名片”。
12.中国推进会展业集团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会展企业之间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提高全国会展业的国际竞争力。
13.国外会展业的市场化程度整体水平已经很高,政府只对会展业进行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绝不干涉会展活动的运作。
14.对于我国会展承办单位资格的规定,目前我国实行的是资格审定制度。
15.会展营销在会展活动运作和会展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6.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会展经济本身就是作为一种开放性的经济形态而存在的。
17.成本领先战略又称低成本战略,即会展企业的总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是达到同行业中的最低陈本水平。
18.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开创了学习型组织理论。
19.会展项目以客户群体而非个体为对象。
20.中国现行的审批办法规定,在国内举办超过1000平方米的国际性展览会均需审批。
21.在开发和竞争的市场中,品牌已成为竞争的焦点,企业赢得市场的主要途径之一便是塑造和维护品牌。
2.中国会展业发展概述-会展学概论

01
中国的会展业发展的历程
新中国会展业的初期
当年由于种种原因,原定于1951年12月中旬开幕的印度国际工业博览会 几度延期,最终于1952年1月11日开幕,中国展出规模5000平方米 展出45天后,中国展团由印度转往巴基斯坦,参加于1952年3月9日开 幕的巴基斯坦国际工业博览会,经过35天的展出,于4月14日闭幕。 需要提出的是,中国贸促会成立后,经周恩来总理批准,赴印巴参展的 展团人员留任,成为中国贸促会的首批工作人员。
01
中国的会展业发展的历程
新中国会展业的初期
1956年10月6日至29日,日本商品展览会在座落于北京西直门的苏 联展览馆(现己更名为北京展览馆)举办,此次展会规模为1.8万平方 米,参展商807家。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来华展会之一,日本商品 展览会引起不小的轰动,毛泽东主席亲临展会现场参观展览。
01
中国的会展业发展的历程
新中国会展业的初期
在承接来华单国别展会的同时,出境展也同步进行着。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先后接到了印度国际工业博览会、巴基斯坦国际 工业博览会的邀请,当时的中央贸易部经请示批准,责成对外贸易司筹 办赴印巴参展事宜。 1951年11月,由全国各机构抽调30人组成中国参展展团赴印度和巴基 斯坦参展。为了显示新中国的工业成就,赴印巴参展的展品涵盖了冶金、 机械、化工、轻纺、食品、土畜产品和工艺品等。
中国会展业发展概述
商学院 旅游管理系 李欢欢
中国的会展吴建民 当选了国际展览协会(局)UFI的新任主席
中国的会展业逐步得到了国际的认可
中国的会展业逐步得到了国际的认可 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015 年全国共有 160 个城市举办了展览活动 展览数量达 9283 场1,比 2014 年的 8009 场增长 15.9%; 展览面积达 11798 万平方米,比 2014 年的 10276 万平方米增长 14.8% 按可比口径计算,2015年境内展览数量和 展出面积增速均超过 2014 年
上海世博会简介(中英文版)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机遇和挑战并存The Expo in Shanghai,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世界博览会是全球最高级别的博览会,是世界各国展示其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成就和发展前景的盛会,被誉为“经济、科技、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
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这次世博会将成为强盛的中国向世界展示经济和技术实力的历史性契机。
这将对上海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和制度等方面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个国家举办世博会其目的从来就不是仅仅为了世博会本身的盈利,世博会本身被赋予了更大的经济内涵。
从1993年韩国大田世博会和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的经验来看,世博会往往具有提振经济、带动股市繁荣的作用。
世博会对于新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对促进举办城市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具体来说,世博会本身构成会展经济,并由此带动一系列产业链的发展。
从前期的基础设施投资,到会展期间将引导巨大的物流、人流、资金流进入上海,为经济增长和服务业发展带来强大推动力量。
World Exposition is regards as the world's highest level of exposition, on which the countries exhibit their social, economic, 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t is also known as "the Olympics in the economic, technological and cultural fields" .Expo 2010 will be held in Shanghai, this will become a historic opportunity for a powerful China by showing the worl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strengths. This will bring forth profound influence on economic, social, environmental and institutional aspects in Shanghai and surrounding areas. A host country never aims to the profitability of the Expo itself, but to the great economic content the Expo has been given. Experiences of the Expo 1993 in Daejeon and Expo 2000 in Hanover showed that the World Exposition could boost the economy and stimulate the stock market. World Exposition plays an important and leading role in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of new technology .what’s more, it also has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host city and its country. Specifically, the Expo itself belongs to exhibition economy and thus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a series of industrial chain. During the exposition, It will bring powerful driving force for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service industry by investing in infrastructure, drawing a huge amount of materials, people and capital flow into Shanghai.经济增量效应。
中国博览会发展史

中国博览会发展史1905年,清工商部在北京前门设“京师劝工陈列所”,展示各地工业品,同时附设劝业商场销售商品。
这是中国博览会的雏形。
1909年,江苏教育总会在沪召开全省学堂成绩展览会, 这是我国首次以展览会命名的展览。
1910年, 清廷在南京举办南洋劝业会,掀开了中国近代展览史的第一页。
南洋劝业会是中国历史上具现代展览概念的第一个商业博览会。
大会分设各省、纺织、茶叶、工艺、武备等馆,会期三个月, 观众达二十多万。
1912年,民国(公元1912-1949)初期,北京政府改清廷在前门的劝工陈列所为商品陈列所,以后又改为劝业场,致使这一中国最早期的展馆逐步变成商场。
1921年8月,上海总商会商品陈列馆建立,每年6、7月征集展品,每年秋季举办一次展览会。
1922年10月上海总商会在上海首次举办了中国蚕茧丝绸博览会。
1925年举办了武汉展览会。
1928年举办了四川国货展览会。
1929年举办了西湖博览会。
西湖博览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最大的展览盛会。
2000年起,西湖博览会继续在杭州举办,每年一届。
1935年举办了西南各省物品展览会。
1936年举办了浙赣特产联合展览会。
1944年东北伪满州国举办了哈尔滨博览会。
1851年,中国商人徐荣村以私人身份参加首届世博会1873年,英国人包腊代表中国参加了维也纳博览会1876年,中国政府第一次派代表以国家身份参加费城博览会1915年,参加巴拿马博览会1951新中国参加莱比锡春季博览会。
1953年第一次接待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工业展览会1982年,中国代表团参加诺克斯威尔世博会1978年,中国贸促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十二国农业机械展览会”,这一时期总体水平较低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后)。
新世纪,各地会展业纷纷出现。
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会展产业带初步形成。
西部大开发西南会展业产业带正在形成。
第二章 会展活动的历史、现状与发展 《会展概论》ppt 课件

2)古代阶段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交换的形式发展成为有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的集市,集市产生、发 展的时期称为展览的古代阶段。 中世纪的欧洲,特别是在12至13世纪,著名的国际贸易集市是香槟集市,名义上依附于法兰 西国王的香槟伯爵在其领地上建立的跨国界的集市贸易中心,位于当时的法国东北部,正处 在北欧诸国与地中海之间的贸易商道上,交通方便,有水路和陆路。香槟伯爵从商品交易中 抽税取利,到14世纪,集市逐渐衰落。 15世纪末16世纪初,世界各大洲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很快密切起来,展览会形成了跨地区、跨 国界的发展趋势,国际展览业得以形成。贸易活动逐渐扩展到北美等地区。
3)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华东会展经济产业带”
•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龙头——上海的会展经济整体实力在全国居于前列,与北京不相上下,而且大 有超过北京之势。
• “长江三角洲——华东会展经济产业带”,因其城市大部分都是沿海城市,经济国际化程度比较高,将 适合发展各种形式的以经济为主题的会议和展览。其中,杭州、苏州、南京、宁波以及厦门、青岛等 城市可发展成二级会展城市。长江三角洲会展经济产业带已通过将会展业定为动力产业,提高科技含 量,加强区域合作,将实现区域经济向更高层次整体推进。
5)以武汉、郑州、成都、西安、昆明等城市为龙头的中西部会展中心城市
• 中西部会展中心城市的发展与京津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不同,不是以谁为龙头从而形成集 群效应会展经济产业带,而是要突出个性,培育地区特色展会。
第二讲 会展的发展历史

我国的展览企业: 3000余个
我国年展览面积: 1000万平方米
德国会展经济效益: 展览场馆24个, 展览面积245万平方, 每年举办展览600个, 其中世界顶级展览145 个
●我国的会展经济效 益:
2、地域分布层面: (1)环渤海会展经济带 (2)长江三角洲会展经济带 (3)珠三角会展经济带 (4)东北边贸会展经济产业带 (5)中西部会展中心城市
宁波
宁波国际服装节 中国国际日用消费品博览会 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
义乌
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
绍兴
海宁
永康
(3)珠三角会展经济带
香港
电子、礼品、服装、珠宝、旅游 (香港五大名展)
广州
全国美容美发用品展 广州国际 家具展 国际橡塑工业展
深圳
全国高新技术产品交易会 东莞 顺德 珠海 中山
青岛
2.6
1528
中德合建,首期 4.5万平方米已竣 工。另有5万平方 米室外展场 另有5000平方米 室外展区。占地 25万平方米,二 期会议中心待建
山东博览中心 深圳 珠海 会展中心① 航空展览会
5
12
4000
5
投资25亿元,首 期工程2004年完 成 室外展场面积22 万平方米
展览馆数量
德国:世界展览王国 规模大 国际化程度高 贸易性强 管理先进
第二节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一、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历史过程 古代时期(原始社会末期——1840年) 近代时期(1840——1949) 现代时期(1949——至今)
●古代时期 集、市、墟、庙会
●近代时期 1876年 美国费城博览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会展业,有力促进了中外技术合作、信息沟通、贸易
往来、人员互访和文化交流,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
益。良好的发展势头:上海会展业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在上 海安营扎寨,也给上海带来了许多国际性的会议。
2020
谢谢聆听
BUSINESS REPORT
以浦东为例,1999年“财富论坛”和2001年APEC
会议在浦东的成功举办,使浦东的会展业一路走 红,并带动了旅游业的腾飞。2002年上半年,在 浦东召开的各类会议达407次,其中包括IBM年会、 万事达卡年会、亚洲银行年会、APEC电信部长会 议等30多次国际性会议(国际政府间会议、国际 社团会议和跨国公司会议)。同期,浦东的旅游收 入超过15亿元,同比增长近三成,接待游客734万 人次,其中接待境外来户住宿游客18万人次,同 比分別增长62%和48%。12年前,浦东的星级酒店 只有3家,如今增加到60多家,平均入住率达80%。 全球排名前100位的工业型跨国公司,已有半数以
2020
上海发展史
BUSINESS REPORT
新中国建立之初,举国上下百废待兴,在进行全面的经济建设 的同时,城市建设事业也逐步开展,各类建筑需求与日俱增, 许多有开创性的建筑在这一时期落地生成,并且在半个多世纪 的岁月中逐渐成为建设国家发展的城市地标。在新中国成立70 周年之际,“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从中选择了一些建筑,透过 它们自身的发展,折射出新中国七十周年来的变迁。
上海会展业软条件发展状况及其不足之处(一)会展主题 不明确举办会展除了搭建展台、布置会场,把展品呈现给 观众以外,最重要的是应该融入参展者的科技、环保和文 化等元素。而目前中国最缺少的就是这些元素。长期以来, 中国的展会设计都是由建筑师、装潢师及相关专业人员独 当一面,而且中国展会主要在商业销售方面徘徊。而国外 一些世界著名展城(汉诺威、巴黎、纽约等)已把文化元 素融入其中,给人们领略世界文化、畅游科技创新的空间。 国际上的五大车展(北美国际汽车展,巴黎国际汽车展, 日内瓦国际汽车展,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东京国际汽车 展),这些国际顶级汽车展都是有明确的展会主题的展会就 是一张名片,是一个窗口,它需要经济型的集合和知识型 的交融。而实际上,我们的展会离国际化还有不小的距离。
上海展览中心是上海重要的城市地标,每年这里都要举办大大 小小的各种展会,眼下正在进行的是第六届“影像上海”艺博 会,而这座标志性的建筑本身也成为了游客们津津乐道的旅游 胜地。上海展览中心的前身是中苏友好大厦,建于上世纪50年 代,具有俄罗斯古典主义建筑风格,见证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上 海的城市变迁。
上海会展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问题上海会展业发 展的优势区位:上海会展业发展历史上海地处长江 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 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处于我国南北岸线的 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是一 个良好的江海港口。上海作为国际经济、金融、贸 易中心城市,由于其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基础设施 日益完善,年人均GDP超过4500美元,达到中等发 达国家水平,服务业在GDP中占据半壁江山,现已 率先在国内建立了地方性会展业协会。上海会展业 的发展历史:上海会展业伴随改革开放的脚步迅速 崛起。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上海的专业会展公司寥 寥无几,每年举办的大型会展不过十来个。
(二)缺乏专业人才上海每年办的展会很多,但真正 成功的不多,被UFI认证的国际展会只有4个,外加一 个与北京合办的。上海的展会和国际相比还存在较大 差距,社会对会展专业技能培训的需求非常大。总体 看,上海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操作不够规 范,国际上一个成熟的会展项目经理所拥有的资质是: 会展专业本科学历+10年会展行业工作经验。在上海 达到这样标准的专业人才寥寥无几。上海目前“科班” 出身的会展专业人才很少,做得好的大部分都是半路 出家。据中国贸易促进会的调查,50%的会展从业人 员从未经过任何专业培训,其余50%也只接受过短期 培训。上海需要的展会项目管理人才不单单是组织展 商、观众和策划管理,他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专业 化的知识,如文化性的展会,管理者要能够精通某国 文化、了解世界历史,这样在展位安排布局上才能更 加合理。
90年代以来,全国性或国际性会展数量以每年近20%的速 度递增。1990年,上海每年举办的展览会只有40个,展览 面积10万平方米。到了1999年,上海的会展数量达150个, 展览面积80万平方米。2000年,上海市会展猛增至270个, 会展直接成交额超过450亿元。2001年上海会展业更呈现 蓬勃生机,交易额达550亿元,会展直接收入达18亿元, 占全国总量的45%,跃居全国会展城市之首。专业的会展
上云集沪上,一些全球性的经济会议纷纷选择在 上海举行。
APEC会议、上海工博会、国 际商会年会、财富500强论坛、 环太平洋论坛年会、亚太法
官会议、国际 海会展业硬件条件的发展有很明 显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展馆 建设上缺乏长远规划和合理布局,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先后兴 建了国际展览中心、世贸商城、 光大会展中心等场馆,但这些场 馆展览面积有大有小,而且场馆 布局分散。资源分散,导致有的 展会规模和影响很小,不足以吸 引足够多的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