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_李白的诗词

合集下载

李白在汉中写的诗

李白在汉中写的诗

李白在汉中写的诗“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的诗仙李白足迹遍及华夏名山大川。

他在许多山水中都留下了不少的精美的诗篇,秦岭自然也是李白讴歌的对象。

唐玄宗天宝元年,四十二岁的诗仙李白经道士吴筠和玉真公主的举荐到了京师长安,当了翰林院的一名供奉,成为唐玄宗的文学侍臣。

这一年李白与秦岭有了亲密的接触。

他初到长安任翰林供奉之前,曾在卫尉张垍的陪同下到玉真公主在周至楼观台附近的公主别业拜见这炙手可热的皇妹,以求玉真公主的举荐。

不巧的是此时玉真公主云游在外,李白只能住在公主的别业等待她的归来。

秦岭靠近长安的部分被称为终南山,因地近京城,山水奇丽,唐代许多达官贵显、皇亲国戚都在终南山下购置土地、修有花园别墅,唐人称为别业。

终南山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旅游胜地。

据《新唐书・卢藏用传》记载:武则天朝的卢藏用想入朝作官,隐居在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借此得到很大的名声,终于达到了进京作官的目的。

后来人们称卢藏用的作法为:“终南捷径”。

其实在卢藏用之前,终南山中就有了一些渴望在京城发展的伪隐者结庐居住、等待时机。

在百无聊赖的等待期间,李白借机饱览了终南山风光,并写了一些登临游览终南山的诗歌。

李白在用乐府古题所写的首《君子有所思行》中抒发了登上终南山俯瞰关中大地的所看到的宏伟壮阔的景象,诗中写道:紫阁连终南,青冥天倪色。

凭崖望咸阳,宫阙罗北极。

万井惊画出,九衢如弦直。

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

朝野盛文物,衣冠何翕赩。

厩马散连山,军容威绝域。

伊皋运元化,卫霍输筋力。

歌钟乐未休,荣去老还逼。

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

不散东海金,何争西飞匿。

无作牛山悲,恻怆泪沾臆。

诗中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长安之南的终南山紧连着神秘的紫阁峰,山色与苍天的青冥之色浑然一体。

站在陡峭的山崖上遥望京城,整齐排列的宫殿楼阁似乎与天上的北极星连在一起。

京城中千万条街巷繁华似锦如在画中,九衢大道笔直如弦通往四方。

城北的渭水如清澈的银河拱卫帝都,汩汩滔滔奔流不息。

《终南山》原文及翻译赏析

《终南山》原文及翻译赏析

《终南山》原文及翻译赏析《终南山》原文及翻译赏析《终南山》原文及翻译赏析1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作者:李白(701-762)当然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大多数人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

他祖籍陇西(今甘肃),一说生于中亚,但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壮年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离开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

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确无人能及。

北宋初年,人们发现《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两词,又尊他为词的始祖。

有人怀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讼纷纭。

其实,李白的乐府诗,当时已被之管弦,就是词的滥觞了。

至于历来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这两首词,格调高绝,气象阔大,如果不属于李白,又算作谁的作品为好呢?注释: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市南,地近京城而又山林幽静。

翠微:青翠的山坡。

松风:指古乐府《风入松》曲,也可作歌声随风入松林解。

机:世俗的心机。

【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是诗人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写。

只写一次很平常的作客经过,但写出了很淳朴的感情。

全诗写月夜在长安南面的终南山,去造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

斛斯山人想来是一位隐士,同时是李白的好朋友。

诗写暮色苍茫中的山林美景和田家庭院的恬静、流露出诗人的称羡之情。

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很受陶潜田园诗的影响。

诗以“暮”开首,为“宿”开拓。

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自然陶醉忘机。

这些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溢。

《终南山》原文及翻译赏析2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唐代·王维《终南山》译文及注释译文巍巍的终南山临近长安城,山连着山一直延伸到海边。

李白《寄崔侍御》古诗的原文意思赏析

李白《寄崔侍御》古诗的原文意思赏析

李白《寄崔侍御》古诗的原文意思赏析李白《寄崔侍御》古诗的原文意思赏析李白《寄崔侍御》古诗的原文意思赏析古诗《寄崔侍御》年代:唐作者:李白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为不系舟。

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

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脁楼。

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

作品赏析【韵译】:宛溪霜夜,猿声凄厉,听者伤心。

此身长期离开故土,仿佛是不系缆绳的孤舟。

看到一只孤独的大雁飞向南海,怎么不叫人心酸?真羡募宛溪的'双溪也知道向北方奔流。

高尚的你多次为我解下陈蕃榻,招待得很不错。

我这个匆匆过客却以难登上谢脁楼。

我们如同秋天的落叶,寒风一起,便要从敬亭山飘落到各自的归宿。

【简析】:这首诗是李白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冬在金陵(今江苏南京)时所作。

关于崔侍御为何人,学术界尚存争议。

郁贤皓《李白诗中崔侍御考辨》认为,崔侍御即是崔成甫。

这一年冬天李白在金陵与崔侍御的酬赠诗很多,这首《寄崔侍御》是其中之一。

此诗格律尽管不是十分严整,也算是李白集中为数不多的七言律诗之一。

诗中主要表达作者对崔侍御的谢意与别情,表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情谊。

古诗《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年代:唐作者:李白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

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

观兵洪波台,倚剑望玉关。

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

击筑落高月,投壶破愁颜。

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

作品赏析【注解】:⑴原注:时将游蓟门。

题注:《元和郡县志》:洪波台,在磁州邯郸县西北五里。

⑵赤羽,谓箭之羽染以赤者。

《国语》所谓“朱羽之矰”是也。

又《六韬注》:飞凫、赤茎、白羽,以铁为首:电景、青茎、赤羽,以铜为首。

皆矢名。

⑶《楚辞》:“举长矢兮射天狼。

”王逸注:“夭狼,星名。

”⑷江淹诗,“倚剑临八荒。

”《括地志》:玉门关,在沙州寿昌县西北一百十八里。

⑸终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⑹《后汉纪》:永元二年,窦宪、耿秉自朔方出塞三千里,斩首大获,铭燕然山而还。

李白《寻雍尊师隐居》原文赏析及翻译

李白《寻雍尊师隐居》原文赏析及翻译

李白《寻雍尊师隐居》原文赏析及翻译李白《寻雍尊师隐居》原文赏析及翻译导语:《寻雍尊师隐居》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此诗通过作者入山造访之所见所感,浓笔重彩地描绘了深山幽谷的瑰丽景物,倾诉了作者对雍尊师仰慕之意以及寻访不遇的惆怅之情。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寻雍尊师隐居》原文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寻雍尊师隐居李白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注释:①《列仙传》:老子乘青牛车去,入大秦。

《玉策记》:千岁之鹤,随时而鸣,能登于木。

其未千岁者,终不集于树上也。

色纯白,而脑尽成丹。

杨齐贤曰:青牛,花叶上青虫也。

有两角,如蜗牛,故云。

琦按:“青牛”、“白鹤”,不过用道家事耳,不必别作创解。

[2]名句: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①群峭:许多险峭的山峰。

②摩天:上摩天空。

这两句是说,雍尊师隐居的地方,处于有许多险峭山峰的山中。

这些山峰碧绿青翠,高可摩天。

雍尊师逍遥的居住在山中,不愿意记也不屑于记什么年月。

上句言其幽居之环境,下句言其飘然物外的逍遥自在的形象与心态,写隐居之状十分传神。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①青牛:传说老子曾乘青牛西游,过函谷关(或说散关),西赴流沙而不返。

后来用于咏道士的典故。

②白鹤:传说汉代桂阳(今湖南郴州)人苏耽成仙,有白鹤来迎。

后用作咏仙家的.典故。

③尊师:对道士的尊称。

《寻雍尊师隐居》是一首五言律诗。

这两句描写雍尊师隐居所在地景色,青牛、白鹤都是道士喜欢的动物——春暖宜人,花开正盛,古松高耸,环境幽雅,青牛庭院卧,白鹤高松眠,好一派仙家道风。

幽景逼真,写景如画,对仗亦工。

鉴赏:这首诗首先点明雍尊师所居之处高远非凡,处林泉伴日月,遗世独居,自在逍遥。

次写林壑幽深,寻访不易,以加浓气氛。

再使用道家典故,以“青牛卧”、“白鹤眠”颂扬雍尊师道行高深,境界非凡。

最后写诗人在暮色苍茫,寒烟四合中独上归程,对雍尊师的仰慕之意,寻访不遇的惆怅之情,尽在难以言喻之中,而显韵致悠然。

李白可贵的“天地心”

李白可贵的“天地心”

李白可贵的“天地心”北宋大儒张载谈到他的学术追求,劈首就是“为天地立心”。

其实,不仅是思想大家学问大家,古今中外,举凡做人做事欲臻高境界大境界者,都会为此作出独特的探索。

李白于此也有杰出的贡献。

在《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中,李白写道:“龙虎谢鞭策,鹓鸾不司晨。

君看海上鹤,何似笼中鹑。

独用天地心,浮云乃吾身。

”在《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中,李白写道:“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

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

”像神龙和猛虎一样拒绝鞭打驱使,像凤凰和鸾鸟一样自在歌鸣,像海上仙鹤一样自由飞翔,像天边白云一样卷舒由己……总之,天地之间,无论人类物类,都不受违背其天性的驱策和拘禁,任性自得,自在自由,这就是李白为天地所立之“心”。

李白伟大的诗篇和伟大的生命,都自这颗博大的心中氤氲化育而出,自是高远千古。

生性旷达顺应自然李白生性旷达,豪放不羁,把人格尊严和人生自由看得高于一切,即便因此而落魄潦倒,也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

推己及物,李白主张天地万物,都各自有其天赋本性,都有理由有权利按其本性自由生存。

“所贵旷士怀,朗然合太清。

”自觉顺应自然,虔诚尊重自然,主动亲和自然,自是旷达之士应有的博大阔远、光明圣洁的情怀。

野雉本性刚烈耿介,追求在大自然中任性自在的生存,“扇锦翼,雄风生”,尽情展示自己的美丽和雄健。

“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

”宁肯守志不挠、体面尊严地暴死于野草丛中,也不愿琼浆玉食、美誉盈耳地延命于黄金笼内。

世人却为了一己审美之快,置野雉的本性和自由不管不顾,肆意捕捉笼养,给野雉的生存造成极大伤害,既无知,更自私和残忍。

李白在其乐府诗《设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辞》中,热情讴歌了野雉不自由、毋宁死的高贵品德,大声呼吁:“天地至广大,何惜遂物情!”天地无边无际,给万物的生存发展赋予了享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空间,人类有什么理由不给其他物类留一隙之地,让其由着自己的性情,尽享生命的快乐呢!《庄子·至乐》讲过一个故事:有只海鸟顺风歇到鲁国都城郊外,被鲁君尊为神鸟,隆重地迎进宗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像敬奉祖先一样,给海鸟听最高雅的音乐,吃最丰盛的大餐。

《终南山》原文、翻译、赏析

《终南山》原文、翻译、赏析

《终南山》原文、翻译、赏析《终南山》原文、翻译、赏析《终南山》原文、翻译、赏析1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

云标金阙迥,树杪玉堂悬。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

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

翻译北斗星挂在长安城边,终南山好像依靠在蓬莱三殿前。

山上华丽的宫殿耸入云端,精美的楼阁在树梢上高悬。

半山腰漂浮着清新的瑞气,山峰中环绕着祥瑞的云烟。

小臣我持酒向皇帝祝寿,愿永远生活在太平盛世中间。

注释蓬莱三殿:唐人皇宫里的大明宫内有紫宸、蓬莱、合元三殿,统称蓬莱三殿。

侍宴:陪侍皇帝宴乐。

宴,酒席,以酒食款待宾客的宴会。

奉敕(chì):奉皇帝之命。

敕,帝王诏令。

终南山:也称秦岭,是中国南方和北方、长江和黄河的分界,位于陜西长安城南。

主峰太白山,积雪六月天,为长安八景之一,山高约3767公尺,是中国内地的第一高山。

唐时吕洞宾曾修道于终南山,为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北斗:七颗星在北天排列,状似舀酒的斗,又称北斗七星。

今属大熊星座一部分。

南山:指终南山。

《诗经·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不骞(亏损、毁坏)不崩。

”后世用以象征长寿。

云标:云端。

标,本为树梢,此指云层表面。

金阙:天子居住的宫殿。

阙,宫门前供瞭望的塔楼。

迥:远。

杪:树梢;树枝末端。

玉堂:此为宫殿的美称,指终南山上精美的建筑。

悬:挂、系。

佳气:指吉祥的气象。

瑞烟:祥瑞的云气。

瑞,吉祥的。

小臣:诗人对自己的谦称。

持献寿:指以终南山向皇帝祝寿。

用《诗经·小雅·天保》中“如南山之寿”句意。

戴尧天:头顶尧帝之天,比喻生活在圣王统治之下。

《论语·泰伯》:“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尧,黄帝传帝位给尧,国号唐。

创作背景这是借咏终南山来歌颂皇帝的应制诗。

唐中宗李显诞辰,于内殿宴请群臣,命以终南山为题咏诗助兴。

杜审言因作此诗。

赏析此诗一开始就气度不凡。

首联以北斗星高挂宫城边,巍峨的终南山都倚立在蓬莱三殿之前来映衬皇宫的宏伟高峻。

深山隐居的诗句

深山隐居的诗句

深山隐居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深山隐居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描述隐居深山悟道参禅的诗《苦热题恒寂师禅室》白居易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白居易的避暑的方法颇有俗趣,又带些哲思。

所谓心静自然凉,相比于暑天他人的种种不适,香山居士要淡定很多,也布满了创意。

不过也有缺点,就是境界要求太高,特别人所能及。

《悟道诗》杨妙锡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10分。

全诗描述了历经千辛万苦寻春而不得,最终却又偶然得到的经过,借以说明悟道的经受。

自然妙道,原在人心之上,只是人们没有发觉罢了,所以,1切向外的努力都是枉然。

越是执着不放,就更加南辕北辙。

《弘1法师临终偈语》李叔同(弘1)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

弘1大师乃文艺天才,歌曲传唱天下。

出家后,不作世俗文字,口不离佛,笔不离教。

这2首临终偈语,实为4言绝句。

两首各不同韵,各有所指。

前首乃述君子之交,后首乃述自己的感想。

不执著生死,1切圆融,乐观示寂,大彻大悟。

2.描述隐居深山悟道参禅的诗《苦热题恒寂师禅室》白居易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白居易的避暑的方法颇有俗趣,又带些哲思。

所谓心静自然凉,相比于暑天他人的种种不适,香山居士要淡定很多,也布满了创意。

不过也有缺点,就是境界要求太高,特别人所能及。

《悟道诗》杨妙锡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10分。

全诗描述了历经千辛万苦寻春而不得,最终却又偶然得到的经过,借以说明悟道的经受。

自然妙道,原在人心之上,只是人们没有发觉罢了,所以,1切向外的努力都是枉然。

越是执着不放,就更加南辕北辙。

《弘1法师临终偈语》李叔同(弘1)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

弘1大师乃文艺天才,歌曲传唱天下。

李世民《望终南山》原文注释赏析

李世民《望终南山》原文注释赏析

李世民《望终南山》原文|注释|赏析
《望终南山》是唐朝诗人张元宗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全文都是在写景。

下面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首诗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望终南山》原文
唐代:李世民
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

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

叠松朝若夜,复岫阙疑全。

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

注释
1.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

2.九仙:道家将太清境的仙人分为九等:一上仙、二高仙、三大仙、四玄仙、五天仙、六真仙、七神仙、八灵仙、九至仙,合称九仙。

说见(云岌七签)卷三。

赏析
诗歌一开篇便透出一股帝王雄霸之气,收束由景入情,面对如此美好河山,哪里还有人生烦恼忧虑?也不必寻访神仙!
全诗写景,终南山在长安附近,首联总写,其山在渭水之畔,重峦叠嶂,直插云天。

颔联写远景,运用了倒装的手法,有设问的语气:那红红的,是从山岭上缓缓升起的太阳,那凝翠谷中的是被树染绿的山间雾岚。

颈联写近景,那重重叠叠的松树遮住了阳光,使山间的白昼也仿佛是夜里;那一层层的山崖之间似乎没有分界,成为了一个整体。

尾联收束发感慨,这座山就足以使人放下纷繁的思绪,而亲近自然,有了仙气,何必再去苦苦追寻求仙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_李白的诗词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唐]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精心整理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