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参考答案二
电算化会计作业二参考答案

《电算化会计》第二次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账套的引入答:引入账套功能是指将系统外某账套数据引入本系统中。
在计算机环境中,无论是计算机故障或病毒侵犯,都会致使系统数据受损,这时利用账套引入功能,恢复备份数据,可以将损失降到最小。
另外,子公司的账套数据可以定期被引入母公司系统中,以便进行有关账套数据的分析和合并工作。
只有系统管理员才能进行该功能的操作。
2、系统初始化答:系统初始化包括系统工作环境设置,账套设置,科目、凭证种类、初始余额录入,系统的人员管理,初始银行未达账,初始未核销往来账等设置。
账务系统的初始设置一般由财务主管或财务主管指定的专人进行。
初始设置工作在系统投入使用时进行,以后一般不再重新设置或修改,如需修改应在年末结账后进行。
3、凭证审核答:为确保登记到账簿的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单员填制的每一张凭证都必须经过审核员的审核。
审查认为错误或有异议的凭证,应交与填制人员修改后,再审核。
在审核凭证的过程中审核员和制单员不能是同一个人。
凭证一经审核,就不能被修改、删除,只有被取消审核签字后才可以进行修改或删除。
4、银行对账答:账务处理子系统中的银行对账就是将系统登记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银行对账单来自企业开户行。
采用自动对账和手工对账两种方式。
5、试算平衡答:试算平衡就是将系统中设置的所有科目的期末余额按会计平衡公式“借方余额=贷方余额”进行平衡检验,并输出科目余额表及是否平衡信息。
6、结账答:根据有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结账主要是计算和结转各个会计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同时结束本期的账务处理工作,计算机的结账工作也应按此办理。
结账工作应由具有结账权的人员进行。
由于结账工作比较重要,应该确定专人进行结账工作。
7、机制凭证答:是指由计算机生成的两种凭证:一种是对于某些具有规律性、且每月都发生的期末结转业务,由计算机根据设置自动生成其记账凭证,这类凭证一般称为机制凭证,另一种是由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其他子系统生成的记账凭证。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形考作业2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形考作业2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已知作品选择作者,每题2分,共10分)1、《天路历程》a. 约翰·德莱顿b. 拉辛c. 约翰·班杨d. 高乃依2、《熙德》a. 拉封丹b. 莫里哀c. 高乃依d. 布阿洛3、《鲁滨逊飘流记》a. 孟德斯鸠b. 伏尔泰c. 斯威夫特d. 笛福4、《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a. 博马舍b. 伏尔泰c. 菲尔丁d. 卢梭5、《阴谋与爱情》a. 席勒b. 赫林格尔c. 歌德d. 狄德罗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诗人弥尔顿是17世纪(英国)(填国名)文学最主要的代表,晚年全力投入诗歌创作,完成了三部借宗教题材表现革命内容的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长诗《失乐园》。
7、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戏剧。
喜剧代表作家主要有(莫里哀)。
8、18世纪德国的(莱辛)是美学理论家、作家和戏剧家,他的理论著作《拉奥孔》《汉堡剧评》对西方现实主义理论和美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9、18世纪后半期出现的英国感伤主义作家中,以(斯忒恩)和哥尔德斯密斯最为重要。
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感伤的旅行》和《威克菲牧师传》。
10、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作家(狄德罗)的代表作有对话体小说《拉摩的侄儿》等。
11、18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的主要代表最具民主倾向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卢梭)的代表作有作者的自传《忏悔录》。
12、歌德的诗剧《浮士德》的创作历时60年。
它的主要内容是描写主人公不断追求、不断探索人生理想的道路和他思想发展的历程。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13、简述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
答题要点:①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主张国家统一。
古典主义要求作家们在创作中必须体现的一个最高原则,即为中央集权的政治服务。
因此,歌颂贤明君主的文治武功、国家的统一强盛和宣扬公民的义务与责任,成为作家们表现的重要主题。
②思想上崇尚理性。
古典主义作家往往借助于各种形式,强调人们的行为应收理智和意志的支配,谴责非理性行为,表现荣誉、责任、义务等理性观念战胜感情的过程。
南开24秋学期《PS软件精通》作业参考二

24秋学期《PS软件精通》作业参考1.属于色阶的快捷键是()。
选项A:Ctrl+Z选项B:Ctrl+L选项C:Ctrl+T选项D:Ctrl+Shift+L参考答案:B2.不属于渐变填充方式的是()。
选项A:直线渐变选项B:角度渐变选项C:对称渐变选项D:径向渐变参考答案:A3.以下()为位图图像的高度和宽度的像素数量选项A:像素大小选项B:分辨率选项C:图像大小选项D:色彩模式参考答案:B4.索引颜色模式的图像包含()中颜色。
选项A:2选项B:256选项C:约6500选项D:1670万参考答案:B5.以下()图像必须是何种模式,才可以转为位图模式。
选项A:RGB选项B:索引颜色选项C:灰度选项D:多通道参考答案:C6.下列()格式不支持无损失压缩。
选项A:PNG选项B:JPEG选项C:Photoshop选项D:GIF参考答案:B7.对于双色调模式的图像可以设定单色调、双色调、三色调和四色调,在通道调板中它们分别包含()个通道?选项A:分别为1、2、3、4个通道选项B:分别为1、2、2、2个通道选项C:均为1个通道选项D:均为2个通道参考答案:C8.下列四个图像颜色类型中,哪一个只能储存成为人们常说的“黑白图片”选项A:RGB选项B:索引颜色选项C:灰度选项D:Lab颜色参考答案:C9.在“文字工具”对话框中,当将“消除锯齿”选项关闭会出现何种效果?()选项A:文字变为位图选项B:文字依然保持文字轮廓。
南开24年秋新学期《物理与人类文明(尔雅)》作业参考二

24秋学期《物理与人类文明(尔雅)》作业参考
1.到目前为止,基本粒子的数目共有:()
选项A:12种
选项B:24种
选项C:36种
选项D:48种
参考答案:D
2.比萨斜塔位于哪个国家:()
选项A:美国
选项B:法国
选项C:意大利
选项D:英国
参考答案:C
3.钻石最多的国家是:()
选项A:坦桑尼亚
选项B:南非
选项C:巴西
选项D:印度
参考答案:B
4.地球上的生物不受太阳发出的高能射线的影响,这是因为:()
选项A:平流层的存在
选项B:臭氧层的存在
选项C:对流层的存在
选项D:电离层的存在
参考答案:B
5.下列语句在自然科学论文中常见的是:()
选项A:柏拉图指出
选项B:牛顿认为
选项C:爱因斯坦曾经说
选项D:实验证实
参考答案:D
6.LHC指的是:()
选项A:大型强子对撞机
选项B: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
选项C:大尺度分子模拟
选项D:液晶显示器
参考答案:A
7.中国第一座核电站是:()
选项A:大亚湾核电站
选项B:岭澳核电站
选项C:田湾核电站
选项D:秦山核电站
参考答案:D
8.中国消耗最多的能源物质是:()
选项A:石油
选项B:天然气
选项C:煤炭
选项D:水电
参考答案:C
9.人类从哪个时期开始进入了原子操作时代:()
选项A:上世纪七十年代
选项B:上世纪八十年代
选项C:上世纪九十年代
选项D:21世纪初
参考答案:B。
机械制造技术网上形考作业参考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1. 目前普遍采用的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为不包括( A ).A、估计法B、查表法C、计算法D、经验法1.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 B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A.零件结构对强度的影响B.零件结构对加工可行性的影响C.零件结构对使用性能的影响D.零件结构对刚度的影响2. 有些机械的机架、箱体等受力较大或较复杂,如轧钢机机架、模锻锤锤身等往往同时承受较大的拉、压和弯曲应力,有时还受冲击,要求有较高的力学性能,所以往往用_铸3. 等中碳钢,经正火或调质处理,4. 保证已确定的工件位置在加工过程中不发生变更的装置,称为(C )装置。
A、定位元件B、引导元件C、夹紧装置D、夹具体5. 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中,重要的一条是(D)。
A. 结构简单B. 正确施加夹紧力C. 夹紧动作迅速D. 安全可靠6. 跟刀架要固定在车床的床鞍上,以抵消车削轴时的(C)切削力。
A.切向B.轴向C.径向7. 工件有锥度,不可能是(A)造成的A.切削力过大 B.主轴箱轴线弯曲度超差C.导轨磨损 D.刀具磨损8. 车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转运动和刀具的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来改变毛胚的形状和尺寸。
9. 零件表面微观几何形状误差称(A)A.表面粗糙度 B.表面波纹度 C.表层金相组织变化 D.冷作硬化10. 机械加工顺序安排的原则是先基准后其他、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面后孔)11. 批量是指(B)。
A.每批投入制造的零件数B.每年投入制造的零件数C.一个工人一年加工的零件数D.在一个产品中的零件数12. 零件尺寸不要注成封闭的尺寸链。
以下()是选择开囗环的依据。
13. 一个工序的定义,强调的是(A)。
A.工作地点固定于工作连续B.只能是一个工人完成C.只能加工一个工件D.只能在一台机床上完成14. 单件小批生产的特征是(B)。
A.毛坯粗糙,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低B.毛坯粗糙,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C.毛坯精化,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低D.毛坯精化,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15. 夹紧力方向应朝向工件( A )的方向。
第2次作业题(含参考答案)

作业题二(含参考答案)一、填空1、多媒体技术具有___集成性____、___实时性___、____交互性___和多媒体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复杂等特性。
2、国际常用的广播视频标准和记录格式有:______NTSC______、____PAL____和SECAM。
3、MPEG-1标准包括__MPEG-1系统(11172-1)___、MPEG-1视频(11172-2)、_ MPEG-1音频(11172-3)_和__一致性测试(11172-4)_四大部分。
4、音频信号主要分为语音和非语音信号。
其中非语音又可分为乐音和噪音。
5、在多媒体技术中,存储声音的常用文件格式有_______AOC_____文件、___MP3____文件和____MIDI___文件。
(WAV, AIF等)6、在计算机颜色模型中,RGB的含义是___红、绿、蓝三种基本颜色___,HSV 的含义是___色相、饱和度及亮度____。
7、Windows中最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是__ GIF ____、____BMP___、__JPEG___、___TIF __。
8、一帧画面由若干个像素组成,在每一帧内的相邻像素之间相关性很大,有很大的信息冗余,称为_________帧内冗余________。
9、目前常用的压缩编码方法分为两类:__可逆编码___和___不可逆编码____。
10、从方法上看,声音信号编码方式大致可分为三大类:__ 预测编码( DPCM ADPCM)___、__参数编码___和混合编码方法。
二、判断题(判断对错,错的要改正)1.(×)多媒体数据的特点是数据量巨大、数据类型少、数据类型间区别大和输入输出复杂。
2.(×)音频大约在20KHz—20MHz的频率范围内。
3.(√)用来表示一个电压模拟值的二进数位越多,其分辨率也越高。
4.(×)对于位图来说,用一位位图时每个像素可以有黑白两种颜色,而用二位位图时每个像素则可以有三种颜色。
南开24秋学期《国际贸易政策》作业参考二

24秋学期《国际贸易政策》作业参考1.多边出口管制机构的典型代表是()选项A:北约选项B:欧盟选项C:巴黎统筹委员会选项D:WTO参考答案:C2.下面关于WTO和GATT关系的论述,错误的是()选项A:它们性质不同,WTO是国际经济组织,GATT是多边国际协定选项B:GATT没有争端解决机制,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使得贸易纠纷有效率地解决选项C:对参加者的称谓不同选项D:它们各自约束的范围不同,WTO将商品、服务和知识产权问题包括在约束范围内参考答案:B3.甲国生产一单位酒需40个劳动力,生产一单位布需30个劳动力,乙国生产一单位酒需20个劳动力,生产一单位布需10个劳动力,则根据比较优势理论()选项A:甲国专业生产酒,乙国专业生产布选项B:甲国专业生产酒和布选项C:甲国专业生产布,乙国专业生产酒选项D:乙国专业生产酒和布参考答案:A4.下列有关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选项A:战略性贸易政策强调通过政府干预获取本国竞争优势选项B: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实施是以对市场准确估计为前提的选项C:战略性贸易政策能够促进产业发展,但会降低实施国的静态国民福利选项D:战略性贸易政策提出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相分离的问题参考答案:C5.普惠制要求()选项A: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提供进口关税优惠选项B:WTO成员国对非成员国提供进口关税优惠选项C: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进口关税优惠选项D:欧盟国家之间提供进口关税优惠参考答案:C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选项A:南方共同市场选项B:G20选项C:东盟选项D:欧盟参考答案:B7.我国于1994年由国家出资设立、直属国务院领导、支持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投资发展与国际经济合作、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国有政策性银行是()选项A:中国人民银行选项B: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选项C:中国进出口银行选项D:中国银行参考答案:C8.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将国际贸易商品分为10大类,即从第0类到第9类,其中第7类为()选项A:饮料及烟类选项B:动植物油脂选项C:化学品及相关产品选项D:机械和运输设备参考答案:D。
成本管理学作业2参考答案

《成本管理学》作业2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20 分。
)1. 以某一先进单位产品成本作为目标成本的一种预测方法称为()。
A. 倒扣测算法B. 比率测算法C. 选择测算法D. 直接测算法正确答案:C2. 如果企业属于连续式复杂生产企业,分解产品目标成本时,应按()。
A. 功能评价系数分解B. 历史成本构成百分比分解C. 按产品制造过程分解D. 按产品成本项目构成分解正确答案:C3. 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A. 完全成本法B. 变动成本法C. 吸收成本法D. 制造成本法正确答案:B4. 进行本量利分析,必须把企业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A. 制造费用B. 直接材料C. 直接人工D. 变动成本正确答案:D5. 按照本量利分析的假设,收入模型和成本模型的自变量均为同一个(D)A. 销售单价B. 单位变动成本C. 固定成本D. 产销量正确答案:D6. 计算贡献边际率,可以用单位贡献边际去除以()A. 单位售价B. 总成本C. 销售收入D. 变动成本正确答案:A7. 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3元,固定成本总额为60000元,产品单价为5元,则保本销量为()件。
A. 30000B. 20000C. 12000D. 7500正确答案:A8. 已知企业某产品单价为2000元,目标销量为3500件,固定成本总额为100000元,目标利润为600000元,则单位变动成本为()元/件。
A. 1000B. 1500C. 1800D. 2000正确答案:C9. 确定功能评价系数常常采用的方法是()。
A. 对比法B. 评分法C. 定性分析法D. 定量分析法正确答案:B10. 价值系数的计算公式是()。
A. 功能评价系数×成本系数B. 功能评价系数÷成本系数C. 成本系数÷功能评价系数D. 功能评价系数÷价格系数正确答案:B11. 倒扣测算法是在事先确定()的基础上,首先预计产品的售价和销售收入,然后扣除价内税和目标利润,余额即为目标成本的一种预测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参考答案二
一、填空题
1.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命名线
2.涂抹阶段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
3.目的要求
4.欣赏绘画手工
二、选择题
1.A
2.A
3.A
4.C
三、简答题
1.阿恩海姆从他的“知觉分化”理论出发,解释儿童画蝌蚪人的理由,早期儿童由于知觉尚未分化,其绘画样式十分简化。
随着儿童的成长,其知觉能力不断分化,绘画样式也越趋复杂。
在早期阶段,儿童用圆表现的不只是人的头部,而往往是整个人体。
随着儿童的成长,会根据成人的要求指出人体的一些部位和器官,但是,儿童绘画的样式仍服从于其知觉分化的水平,用圆和最简单的图形表现人体的各个部位。
2.年幼的儿童思维受知觉的限制,只能知觉到事物的某一个方面,而不能知觉到事物的所有方面,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不能从全局考虑。
这一特征常会在儿童的美术活动中表现出来,即年幼的儿童在绘画时不能将水平——垂直关系作为稳定的参照构架,而是以局部的垂直关系替代整个画面的水平——垂直关系。
从以局部的垂直关系替代整体的水平——垂直关系,到能够运用水平——垂直关系的参照系统构图,这一发展过程虽说几乎是一种跳跃式的过程,但儿童刚
开始运用水平——垂直关系的参照系统进行构图时还似乎有些呆板和模式化。
然而,随着儿童认知的发展,他们会逐渐地对自己的那种过多地使用水平线和垂直线的构图表现出不满,试图运用倾斜关系来表现复杂的事物,使构图向更为高级的阶段发展。
当儿童不仅能够在水平——垂直关系的参照系统里运用水平线和垂直线表现事物,而且还能熟练地在此系统里运用不同倾斜度的线条表现事物时,儿童表现的能力就大大增加了。
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是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最概括的陈述,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其他层次目标的依据和基础:
第一,引导儿童初步学习感知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培养他们对美的美感性。
第二,引导儿童积极投入美术活动中并学习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其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促进其人格的完善。
第三,引导儿童初步学习多种工具和材料的操作以及运用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表现自我和事物的运动变化,培养其审美表现和创造能力。
4.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原则是根据学前儿童美术教学的目的、美术本身的特性以及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学规律制定的,是整个学前儿童美术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原则主要有审美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四、论述题
1.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氛围三个阶段,即涂抹阶段、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
幼儿用画笔描绘事物的初期,不大考虑画笔的色彩,什么色彩都行,这时的画一般都是单色的,经常是幼儿能得到什么颜色的画笔,画中就更多地出现什么颜色。
渐渐地,幼儿对一两种色彩产生了喜爱或讨厌的情感,于是开始更多地选用他们喜欢的色彩,而拒绝用他们不喜欢的颜色。
经过一个阶段的玩色和较单调地运用色彩之后,幼儿对颜色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于是,进入色彩运用的第二个阶段。
这时,他们对色彩产生极大热情,喜欢的色彩多起来。
此时,幼儿对色彩的运用,没有再现或表现的意图,主要是满足个人美感的需要,有明显的装饰性。
幼儿对色彩的美感主要取决于各种色彩的
知觉特征与个人性格气质特征之间的关联。
约幼儿期末,第三个阶段开始了。
有些幼儿会发出表现事物的客观颜色的愿望,也就是说,一些幼儿有了再现物体固有色的想法。
但在那些大量地不使用固有色,并不影响表现的真实性的情况下,幼儿还是尽其所愿地给形象赋色。
有大量的事物可供幼儿装饰和美化,满足他们的美感需要。
幼儿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方式虽然简单和原始,但并不错误,相反,画面产生的独特的美感是值得欣赏的。
艺术旨在表现人的情感,按照物体固有色赋色并不是美术的目标。
正确的做法是保持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和热忱,启发他们体验色彩的美感,鼓励他们大胆地运用色彩去“说话”。
2、如何利用二维的媒介表现出物体的三维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有一些方法,才能使平面的图形看起来有立体感。
幼儿在表现物体的深度上有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统为一形。
最初,幼儿画出的形象不但方向感差,而且没有深度感。
例如在很多时候,幼儿用一个圆形或椭圆形代表人的头,这样的形象,缺乏各个面与深度关系,仅可见物体的重要视觉特征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功能与连接。
第二,正侧面同在。
渐渐地,幼儿觉察到物体各个面,希望画得更完善一些,于是他们把物体的正面、侧面,甚至背面的东西都并列在画面上。
第三,单一面。
为了避免正侧面同在在表现上的模糊性,追求明确性,幼儿开始放弃力求完整表现的企图,舍弃其他的面,只表现从一个角度看物体时所见的单一面。
第四,多面变形。
多面变形是幼儿尝试将前几个阶段的表现方式结合产生的。
幼儿将一个形象的某些面变形,显示出物体的立体性。
这种方式既包括了物体的多个面,又考虑到面与面的方向区别,形象的深度关系由此清晰起来。
3.主要围绕对话法实施中教师需注意的五点进行展开、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