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语文二轮复习《小说主题》和《语言特色》
精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小说)2题型梳理及解题方法课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细节贯穿全篇,前后呼应,体现小说的整体性;会明 对插军旗由渴望到不抱希望,形成一种反差的艺术效果。
优质课件
⑦后来,和议的局势成熟,照例约好各把军队撤退。队伍撤回 原防时,会明的财产多了一个木箱,一个鸡的家庭。无仗可打,把 旗插到堡子上便一时无从希望。但他喂鸡,很细心地料理它们,他 是很幸福的。六月来了,这一连人没有一个腐烂,会明望着这些人 微笑时,那微笑的意义,是没有一个人明白的。
(有删改)
优质课件
⑧霍夫曼和其他俘虏自然得到了解救,他们趾高气扬地走到大 伙面前,挨个指认几个小时前俘虏他们的人。
⑨只要他们一指认出谁,那人就会被粗暴地强拉出来当众杀 死。
⑩一会儿轮到霍夫曼指认了,他一双狼似的眼睛从一张张惊慌 失措的脸上扫过。没有人能忍受得了他的目光,不得不低下头,只 有一双眼睛避也不避,那人正是贝尔蒂。
优质课件
③德国军队占领巴黎后,霍夫曼就住在贝尔蒂家。他对贝尔蒂 一家还算客气,不过,那更是一种骨子里的轻蔑。此刻望着霍夫曼 疑惑不解的样子,贝尔蒂挺直胸膛得意地说:“我们起义了,全城 都解放了,现在,我要把你押送到战俘营里。”
④于是霍夫曼不得不在前面走,这时贝尔蒂的邻居迈尔迎面过 来,冲上去对着霍夫曼就是一口黏痰。霍夫曼不动声色地擦掉脸上 的黏痰,然后傲慢地说:“先生,你太没有风度了。作为一名有尊 严的帝国军人,我鄙视你。”迈尔听了暴跳如雷,挥舞着拳头要上 前殴打,更有几个围观的人大叫起来:“扒了他的衣裳,用石块砸 死这个德国佬!”
浙江省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 第六部分 回顾核心知识求突破 专题六

满达脸色涨红,脖子绽出条条青筋,斜着牛眼怒视王爷。
皇帝口谕,不可同时发箭,一人射完另一人再射! 空气再一次凝固了。 满达仰望天空,一行大雁正飞过头顶。满达嘬唇尖啸, 一股真气直冲雁阵,群雁受惊炸群,四散飞逃。满达觑个空,
交代人物,突显特点,展示人物性格品质
照应
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 紧凑 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提示或暗示。伏笔
伏笔 用得好,可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 更分明 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
直接(正面)描写、间接(侧 人物 面)描写 描写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 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环境 描写 自然环境(景物)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 交代时间、地点,提供故事背景;为人物出场做铺垫;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感;推动情节发展 是指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 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通俗地说,它是指在 悬念 情节 设置 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 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悬念 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读者关注、引人入胜 指写作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 抑扬 读者所料,从而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 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宝雕弓能射尽天上的大雁,只不过王爷心肠软罢了。 一骑挟尘而至,皇帝有旨,要巴图王爷三日内进宫见驾。
巴图王爷知道,朝廷终究还是打他宝马良弓的主意了。适
有谋士进言,欲进兵中原,劫地掠物。巴图王爷严词拒绝: “ 吾等演练兵马,不过是强身健体、保求平安罢了,焉能让 天下生灵涂炭!”部众再不敢言。
精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小说)1小说阅读答题指导课件

优质课件
“我不是故意的。”老头急起来。“我那日感冒,头晕晕的, 接到你的电话出来,经过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 便撞上了。”
“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 “哗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 流了一脸,把她们倒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我 赔不起那玻璃呀!” “他们到处找你哩。” “是吗?我已经几天没敢去德巴街了,他们是在街口认人 吗?” “他们贴了布告……” 老头哭丧下脸来,在腰里掏钱,问我一块玻璃多少钱。 我嘿嘿笑起来。
[阅读指导] 按以下步骤把握全文: 第一步 迅速浏览全文,把握小说基本信息 (1)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什么人? 王有福。 (2)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当下社会转型时期的德巴街。
优质课件
优质课件
(3)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 基本情节是: ①—③段,写“我”与王有福在德比街见面,但他不敢从德巴 街走回家。④⑤段,写“我”见到布告,心想可以帮被玻璃墙撞伤 的王有福索赔。⑥—○33段,“我”提议上法院去告,但王有福害怕 被骗而作罢。○34—○35段,“我”揭下那张布告后,又遇上类似的事 件。 (4)故事的结尾是怎样的? 小说以“我走出了狭窄的德巴街”一句戛然而止,耐人寻味。
C.“我”经过照相馆时,见经理面对碎玻璃大骂,这一细节暗示 此地这类纠纷不少,王有福担心的“投案自首”之事是经常发生的。
D.玻璃墙伤人事件的背后,交织着伦理观念、法治观念、诚信 意识等不同理念的矛盾、困惑与冲突,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优质课件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体会重要 语句的丰富含意”“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A.根据文意, “我”约王有福在电线杆下会面,是因为“我”不认识王有福,不 是选项所说的模仿。B.“也有打官司的经验”于文无据。C.尽管“此 地纠纷不少”,也不能说明“王有福担心的‘投案自首’之事是经 常发生的”,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的主旨

语文二轮复习小说专题讲练:小说的主旨一、了解概念小说的主旨就是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
主旨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旨。
在小说中,作者不直接告诉读者写作意图,其主旨只能靠读者自己借助情节、人物等感悟出来。
二、小说主旨的表现形式1.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以及完成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2.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将现实生活中的丑恶形象用故事的形式加以揭露和鞭挞。
3.通过传说、寓言等,寄寓人生哲理。
4.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三、关联教材《祝福》一文主旨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答案呈现答案启示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致被吞噬。
面对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最后还是被压垮了。
表现了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
文章的故事情节展现了祥林嫂悲惨的一生。
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文中的“我”以及和“我”一样的启蒙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这一现状感到悲愤、憎恶却不知所措。
人物形象,包括次要人物形象,也可看出文章的主旨。
通过祥林嫂的婆婆、柳妈、鲁镇的所有人对祥林嫂的态度,以及开篇和结尾时对“祝福”环境的描写,深刻有力地反映出当时人们的麻木、自私自利以及世态炎凉。
当时的社会环境寄寓了写作主旨。
四、如何把握小说主旨(一)作品角度1.通过人物形象(性格变化)探寻主旨。
塑造典型人物是小说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法。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在于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即小说反映的主题思想。
分析小说主题,需要把作者塑造这个典型形象的目的揭示出来,看它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的刻画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哪些本质,看人物的性格特征折射了哪些社会历史内涵。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 小说的语言

语文二轮复习小说专题:小说的语言高考《考试说明》对小说语言的鉴赏有两层含意:一是鉴赏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即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即文中人物对话、独白等,人物语言应该是性格化(个性化)的语言,要能充分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二是鉴赏小说作者的语言风格,即作者的叙述语言,指作者在小说中叙述事件、描绘人物、发表议论、抒发感情时使用的语言,包括词语锤炼、修辞、句式、地方(时代、生活)色彩、语言风格、语体色彩。
做题前先辨明题目要求鉴赏的是文本的语言还是文本中人物的语言。
一、高考真题类别篇名题目2021·浙江卷红柯《麦子》11. 赏析文中画线部分比喻、象征手法的艺术效果。
12. 小说用多种风格的人物语言塑造了主人公多方面的品格,试作分析。
2020·浙江卷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雪》10. 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2019·浙江卷萧红《呼兰河传》10.简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4分)2018·全国II卷老舍《有声电影》6.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2016·新课标Ⅰ卷李锐《锄》(3)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4)“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
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8分)二、小说语言的鉴赏角度(一)用词之美1.叠字叠词作用:①使描绘的景色或人物更加形象,富于艺术魅力;②使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
2.动词、形容词、量词、副词作用:凝练、细腻、形象、逼真,能够形象地表现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心理,同时也能很好地表现小说的主题。
3.贬义词、褒义词作用:态度鲜明,更能表达感情倾向。
4.文言词作用:用语考究,古朴典雅。
(二)句式之美1.长句、短句作用:①长句,表意严密,内容丰富,精确细致;②短句:表意灵活,简洁明快,节奏感强。
浙江省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 第三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一

他死了。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八千多块钱,一沓一
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 ⑧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 (选自《汪曾祺全集》第二卷) 【注】 挑费:京津冀方言,指家庭日常生活开支。
增分突破一 增分突破二 增分突破三 增分突破四
第一步:宏观入手,梳理小说情节。 全文共八个自然段,开头两段详细叙述人物活动的场所,为
1.人物 主要人物:老头 形象特点及分析:(1)老丑、邋遢、怪异。从第三自然段出场 时的外貌、语言和行为即可看出。(2)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有
自尊。从“打架”事件中可以看出。
2.环境 “约架”成因:老头“叫阵”是因为当时饭馆的人都不尊重 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而敢于“叫阵”是老头知道整个 饭馆的人(社会环境)都看不起他,没有人会真去给他“打架”。
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
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 着,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
增分突破一
增分饭、花卷、芝麻烧饼,罗丝转; 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烙饼的 炉紧挨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 饼香扑鼻,很诱人。
形象,要从第三段中找出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行为
等的语句来分析。他衣着“很破烂”“油乎乎的”“系一根 烂麻绳”可见其邋遢;其次,他有“六十几”或“七十几”, 可见其年龄大,“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脸上说不 清是什么颜色”足见其丑;最后,他牙口不好,却总是吃难
咬的烧饼,毫不在乎地“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同时又总
②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
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 的食堂。工人们都正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 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工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 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有一些退了休的职工, 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想吃什么要点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语言特色 课件

第一段中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
举例分析。
【参考答案】
①运用了口语方言(北京方言或“有京味儿”或“有 浓郁的地方色彩”),文中大量使用了如“土混混”、 “耍滑头”、“松一步儿”、“紧一把儿”、“迷迷 糊糊”等有北京地方色彩的方言,质朴自然,平实易 懂; ②善于运用短句,使文章简洁凝练,增强语句气势, 形成画面感。 ③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刘四爷的非凡能力。
从此那磨房里边的磨馆就见不着天日了。磨房就有 一张窗子,而今被黄瓜掩遮得风雨不透。从此那磨房里 黑沉沉的,园里,园外,分成两个世界了。冯歪嘴子就 被分到花园以外去了。
但是从外边看起来,那窗子实在好看,开花的开花, 结果的结果。满窗是黄瓜了。
1.简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4分)
答:①使用拟人手法,写出黄瓜蔓蓬勃的生命 活力。 ②句式上长短交错,使语言生动活泼。 ③每句都用“了”字,反复强调黄瓜生长迅速。 ④语调轻快,传达出叙述者的喜悦之情。
四、规律总结 1、答题思路: 先弄清楚题干是鉴赏小说中
人物的语言特点还是作者的语言特点,在结合 文本和相应知识分析,选择准确用语。
2、鉴赏角度:字词 句 篇
五、实战演练
人和车厂的老板刘四爷快七十岁了;人老,心可不老实。年
轻的时候他当过库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帐。干这 些营生所应有的资格与本领——力气,心路,手段,交际,字号等 等——刘四爷都有。在前清的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跪 过铁索。跪上铁索,刘四爷并没皱一皱眉,没说一个饶命。官司教 他硬挺了过来,这叫作“字号”。出了狱,他开了个洋车厂子。土 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 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滑头(注:调 皮捣乱)的。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 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到现在,他有 六十多辆车,至坏的也是七八成新的,他不存破车。车租,他的比 别家的大,可是到三节他比别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人和厂有地方 住,拉他的车的光棍儿,都可以白住——可是得交上车份儿,交不 上账而和他苦腻的,他扣下铺盖,把人当个破水壶似的扔出门外。 大家若是有个急事急病,只须告诉他一声,他不含忽,水里火里他 都热心的帮忙,这叫作“字号”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专题 备考第二讲(公开课课件)

切入口更小、能力要求更高
• (2018《有声电影》)T5. 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 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
• 本节课要讲到的小说题目 • 《理水》 • 《小步舞》 • 《赵一曼女士》 • 《有声电影》 • 《微纪元》 • 《玻璃》
回顾上一讲:小说情节结构专题
• 三个内容: • 一、梳理概括情节类题型
情节基本模式梳理、5W梳理法、线索梳理法 • 二、分析情节作用类题型
四要素+结构+感受;看位置,看文本。 • 三、分析情节技巧类题型
经分析过的,面对“电人巨吻”时掩饰尴尬与骇异感、唯恐落后地赶
时髦看有声电影,内心深处隐藏的其实都是惶恐、茫然,那是时代的
• 注意答题模式:性格特征+举例分析。
• 答:①朴实善良。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并及时到 医院探视。②善解人意。见麻婶女儿伤心,便不再提借钱的 事;丈夫对她不满,她尽量忍让。③做人有原则。尽管挣钱 不易,但不为钱伤害情谊;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争。
• 回答这些词可以吗? • 乐于助人、善良、博爱、坚强、执着、宽容、勤劳
(2016课标2卷)T1.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 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2015·全国卷Ⅰ)《马兰花》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 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分析情 节技巧 的作用、 好处
共三个内容: 一、概括人物形象 二、刻画形象手法 三、人物形象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语文二轮复习《小说的主题》和《语言特色》
小说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
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四种: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
状态。
常见题型:
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的理解和看法。
4、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5、读完作品后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分析主题的方法:
(1)从小说的形象和故事情节入手。
从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分析人物性格或命运的变化,进而揭示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2)从小说的标题入手。
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意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
(3) 从揭示主旨的重要句子入手。
如2009年浙江卷《魔盒》要求写一句话揭示主旨,就要结合小说题目和情节,把握“魔盒”蕴藏的深意,抓住后面“贝格斯太太”的话来概括主旨。
答题模式:
(1)概括主题。
小说通过描绘××故事情节,暗示了……,刻画了……,反映了……,抒发了……,呼吁……。
(2)分析评价主题。
本文的主题是……,理由是……。
(3)探究主题。
总→分,即总说作品中流露出的主旨,再分点证明。
采用小议论文的形式。
概括主题的基本术语
1、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5、表达/表现了什么情感。
例《二十年以后》
14.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
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
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
你的看法呢?请就
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8分)
鲍勃值得同情,因为他重情守信;2、鲍勃罪有应得,因为他是通缉犯;3、吉米忠于职守,因为他不徇私情;4、吉米背叛了友谊,因为他抓捕了朋友。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四点中的任何一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
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给6分。
】
语言特色
题型有:
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
某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注意鉴赏人物语言的个性特色,以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抓住关键词去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
鉴赏作者运用语言的风格。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词语(句子),写了……,表现了……
语言特色
1.词语的锤炼。
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叠音词、拟声词、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2.句式的选择。
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运用。
3.手法的运用
(1)修辞格的运用。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顶真、互文、反语。
(2)表达方式的运用。
叙述、议论、描写(多角度描写、色彩方面、动静方面、点面结合、细描和白描等)。
4.整体的语言风格。
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等。
赏析语言(语句)“四角度”
角度一:从语言表达的丰富内涵角度品味。
答题要点:赏析语言在简洁传神、细腻逼真、生动形象地描摹人物动作、神态与内心世界,表现出独特的个性特征这一方面的艺术魅力。
角度二:从语言的个性化角度品味。
答题要点: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能显示人物独特的性格,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角度三:从语言的表达形式角度品味。
答题要点:赏析语言运用的修辞,其中词语的选用特点,句式特点等。
角度四:从语言风格角度品味。
答题要点: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蕴藉、清新明快、自然质朴、绚丽华美等。
答题模板:
确认技巧(特色)+例证分析+作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