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第四版第二章思考题答案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天津大学第四版答案)

无机化学(天津大学第四版答案)

第1章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习题参考答案1.解:1.00吨氨气可制取2.47吨硝酸。

2.解:氯气质量为2.9×103g。

3.解:一瓶氧气可用天数4.解:= 318 K℃5.解: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p(N2) = 7.6104 Pap(O2) = 2.0104 Pap(Ar) =1103 Pa6.解:(1)0.114mol;(2)(3)7.解:(1)p(H2) =95.43 kPa(2)m(H2) == 0.194 g8.解:(1) = 5.0 mol(2) = 2.5 mol结论: 反应进度()的值与选用反应式中的哪个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进行计算无关,但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

9.解:U = Qp pV = 0.771 kJ10.解:(1)V1 = 38.310-3 m3= 38.3L(2) T2 == 320 K(3)W = (pV) = 502 J(4) U = Q + W = -758 J(5) H = Qp = -1260 J11.解:NH3(g) +O2(g)NO(g) +H2O(g)= 226.2 kJ·mol112.解:= Qp = 89.5 kJ=nRT= 96.9 kJ13.解:(1)C (s) + O2 (g) → CO2 (g)=(CO2, g) = 393.509 kJ·mol1CO2(g) +C(s) → CO(g)= 86.229 kJ·mol1CO(g) +Fe2O3(s) →Fe(s) + CO2(g)= 8.3 kJ·mol1各反应之和= 315.6 kJ·mol1。

(2)总反应方程式为C(s) + O2(g) +Fe2O3(s) →CO2(g) +Fe(s)= 315.5 kJ·mol1由上看出:(1)与(2)计算结果基本相等。

所以可得出如下结论: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的始、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无机化学第四版思考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四版思考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四版思考题答案【篇一:北师大《无机化学》第四版习题答案5】>5-1 从手册中查出常用试剂浓硫酸、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的密度和质量分数计算它们的(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摩尔浓度。

解:经查阅:p(hcl)=1.19g/ml w(hcl)=37.23%p(h2so4)=1.83g/mlw(h2so4)=98%p(hno3)=1.42g/mlw(hno3)=69.80%p(nh3.h2o)=0.9g/ml w(nh3.h2o)=26%设1㎏水中含溶质n mol,则由w=m/(m+1000)(m为溶质质量)可得: m (hcl)=16.2 mol/㎏m(h2so4)=500 mol/㎏m (nh3.h2o)= 20.67 mol/㎏5-3化学实验中经常用蒸馏水冲洗已用自来水洗净的烧杯。

设洗净烧杯内残留“水”为1ml,试计算,用30ml蒸馏水洗1次和2次,烧杯中残留的“自来水的浓度”分别多大?解:再用自来水洗之后,烧杯中自来水为1ml之后,加入30ml蒸馏水,一共为31ml水,自来水占1/31,倒掉后又倒1ml,故自来水浓度为1/31。

若第一次加入的蒸馏水倒掉之后,1ml中含1/31ml的自来水;再加入30ml蒸馏水,一共为31ml水,自来水占1/312=1/963所以倒掉后自来水占1/312=1/9635-4 计算15℃,97kpa下15g氯气的体积。

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52.8 g/mol。

5-6测得2.96g氯化在407℃的1l容积的真空系统里完全蒸发到的压力为60kpa,求氯化汞蒸气的摩尔质量和化学式。

(2)设氯化汞的化学式为hgcln ,则200.6+35.5n=278.9解得 n=2答:氯化汞的摩尔质量是278.9g/mol,化学式是hgcl2(2)设硫蒸气的化学式为sn,则32n=65 解得n=2所以硫蒸气的摩尔质量是 65g/mol化学式是s2.5-8 在25℃时将相同压力的5.0l氮气和15l氧气压缩到一个10.0l 的真空容器中,测得混合气体的总压为150kpa,(1)求两种气体的初始压力;(2)求混合气体中氮和氧的分压;(3)将温度上升到210℃,容器的总压。

无机化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4.解:一元弱酸HA,pH=2.77c(H+)=1.7×10-3mol·L-1
HA H++ A-
c平/(mol·L-1)0.10-1.7×10-31.7×10-31.7×10-3
α=
5.解:溶液的pH=9.00,c(H+)=1.0×10-9mol·L-1
故c(OH-)=1.0×10-5mol·L-1
14.解: (3)= (2)×3- (1)×2=1266.47 kJ·mol1
15.解:(1)Qp= ==4 (Al2O3, s) -3 (Fe3O4, s) =3347.6 kJ·mol1
(2)Q =4141 kJ·mol1
16.解:(1) =151.1 kJ·mol1(2) =905.47 kJ·mol1(3) =71.7 kJ·mol1
p(Ar) =1103Pa
6.解:(1) 0.114mol;
(2)
(3)
7.解:(1)p(H2) =95.43 kPa
(2)m(H2) = =0.194 g
8.解:(1)=5.0 mol
(2)=2.5 mol
结论:反应进度()的值与选用反应式中的哪个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进行计算无关,但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
(2)0.050mol·L-1HOAc溶液中,
HOAc H++ OAc-
c平/(mol·L-1)0.050-xx x
c(H+)=9.5×10-4mol·L-1
pH=-lgc(H+)=3.02
2.解:(1)pH=1.00c(H+)=0.10mol·L-1
pH=2.00c(H+)=0.010mol·L-1
= =30.32,故 = 4.81031

无机化学第四版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四版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4. 写出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Kc 、Kp、 Kθ的表达式:
(1) Kc={c(CO)}{c(H2)}3/{c(CH4)}{c(H2O)} Kp={p(CO)}{p(H2)}3/{p(CH4)}{p(H2O)} Kθ= {p(CO)/pθ}{p(H2)/pθ}3/{p(CH4/pθ)}{p(H2O)/pθ}
12. Kθ=1.65×1012, J=122.5<Kθ, 则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动。
新的平衡浓度为: 0.10+y 0.25-y 0.25+(0.10/2)-y
T不变,则Kc=0.62 mol•L-1不变,y=0.01 mol•L-1,α(PCl5)=68%
(3)
(5) 减小容器的体积 Cl2的物质的量-↑
(6) 减小容器的体积 Cl2的分压-↑
(7) 减小容器的体积 Kθ 不变
(8) 升高温度 Kθ-↑
(9) 升高温度 HCl的分压-↑
(10) 加催化剂 HCl的物质的量 不变
10. (提示:在体积恒定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浓度之比,故当H2O与CO物质的量之比为1时,则c(H2O)/ c(CO)=1 .
(1)
起始浓度为/(mol•L-1) c c 0 0
6. (1) 平衡时该气体混合物的总压为 53.6kPa。(2) NH3的最初分压为25.3 kPa时 ,H2S的平衡分压为17kPa.
7. Jp=0.17<Kp=1, ΔrGm<0, 则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8. (1) 起始浓度为/(mol•L-1) 0.70/2.0 0 0
习 题
1. (1) 在常温(298K)、标准态下ΔrGm=113.4kJmol-1,不能自发进行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_习题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_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四版)答案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

54%,81Br 80。

9163占49。

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

97u和204。

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

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

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

868和35。

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的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1-11 “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的元素论,至今仍有许多人对它们的“相生相克”深信不疑。

与化学元素论相比,它出发点最致命的错误是什么?1-12 请用计算机编一个小程序,按1.3式计算氢光谱各谱系的谱线的波长(本练习为开放式习题,并不需要所有学生都会做)。

无机化学部分思考题答案(简答题)

无机化学部分思考题答案(简答题)

《无机及分析化学》部分思考题参考答案十230 2准确度是测定值(x)与真值(T)之间的一致程度,准确度可用误差表示;精密度是在规定条件下独立测定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精密度可用偏差表示。

准确度是由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共同决定的;精密度是由随机误差决定的。

精密度高是准确度高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准确度高,但精密度不高时结果不可信。

232补充十一2472(1)反应必须定量地完成。

这是定量计算的必要条件。

要求反应按一定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反应完全程度要求达到99.9%以上;且无副反应。

(2)反应速率要快。

要求滴定反应要求在瞬间完成;对于速率较慢的反应,可加热或加催化剂使反应加速。

(3)要有较简便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3基准物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符合,若含结晶水,其含量也与化学式符合。

(2)纯度要高,含量不应低于99.9%。

(3)性质要稳定。

如烘干时不易分解,称量时不易潮解,不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不易被空气氧化。

(4)参加反应时,按照反应方程式定量进行,无副反应。

(5)最好具有较大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减少称量误差。

2551(1)滴定前,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与强酸相比,曲线开始点提高;(2)滴定开始时,溶液pH升高较快,这是由于中和生成的Ac-产生同离子效应,使HAc更难离解,[H+]降低较快;(3)继续滴加NaOH,溶液形成缓冲体系,曲线变化平缓;(4)接近化学计量点时,溶液中剩余的HAc已很少,pH变化加快;(5)化学计量点前后,产生pH突跃,与强酸相比,突跃变小;(6)化学计量点前后,pH仅由滴定剂过量的量计算,曲线与强酸相同。

3(1)浓度越大,突跃范围越大。

滴定突跃的终点越高。

(2)酸的K aθ(或碱的K bθ)越大,突跃范围越大。

滴定突跃的起点越低。

补充。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上册习题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上册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四版)答案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

54%,81Br 80。

9163占49。

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

97u和204。

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

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

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

868和35。

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的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1-11 “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的元素论,至今仍有许多人对它们的“相生相克”深信不疑。

与化学元素论相比,它出发点最致命的错误是什么?1-12 请用计算机编一个小程序,按1.3式计算氢光谱各谱系的谱线的波长(本练习为开放式习题,并不需要所有学生都会做)。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实验第四版思考题答案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实验第四版思考题答案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实验第四版思考题答案1、牛蒡子属于()[单选题] *A香豆素类B木脂内酯(正确答案)C苯丙酸类D2、水提醇沉法可以沉淀下列()等成分()[单选题] *A葡萄糖B多糖(正确答案)C树脂D生物碱3、挥发油常见属于哪类萜类化学物()[单选题] *A半萜与单萜B单贴与倍半萜(正确答案)C倍半萜与二萜D二萜与三萜4、以下哪种方法是利用混合中各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或在冷热情况下溶解度显著差异的原理而达到分离的()[单选题] *A沉淀法B分馏法C结晶法(正确答案)D升华法5、二氢黄酮类专属性的颜色反应是()[单选题] *A盐酸-镁粉反应B四氢硼钠反应(正确答案)C硼酸显色反应D锆盐-枸橼酸反应6、以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的中药是()[单选题] *A葛根B黄芩(正确答案)C槐花D陈皮7、香豆素及其苷发生异羟肟酸铁反应的条件为()[单选题] *A在酸性条件下B在碱性条件下C先碱后酸(正确答案)D在中性条件下8、下列化合物可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的是()[单选题] * A七叶内酯(正确答案)B七叶苷C厚朴酚D五味子素9、检识黄酮类化合物首选()[单选题] *A盐酸-镁粉反应(正确答案)B四氢硼钠反应C硼酸显色反应D锆盐-枸橼酸反应10、萜类化合物在化学结构上的明显区别是()[单选题] * A氮原子数不同B碳原子数不同(正确答案)C碳环数不同D硫原子数不同11、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常用的柱内填料是()[单选题] *A氧化铝B活性炭C十八烷基硅烷键和硅胶(正确答案)D羧甲基纤维素12、纸色谱是分配色谱中的一种,它是以滤纸为(),以纸上所含的水分为固定相的分配色谱。

()[单选题] *A固定相B吸附剂C展开剂D支持剂(正确答案)13、E连续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下列方法中能始终保持良好浓度差的是()*A浸渍法B渗漉法(正确答案)C煎煮法D回流提取法14、四氢硼钠反应变红的是()[单选题] *A山柰酚B橙皮素(正确答案)C大豆素D红花苷15、下列化合物中具有强烈天蓝色荧光的是()[单选题] * A七叶内脂(正确答案)B大黄素C麻黄碱D大豆皂苷16、单萜和倍半萜在化学结构上的明显区别是()[单选题] * A氮原子数不同B碳原子数不同(正确答案)C碳环数不同D硫原子数不同17、以下哪种分离方法是利用分子筛的原理的()[单选题] * A吸附色谱法C沉淀法D透析法(正确答案)18、阿托品是莨菪碱的()[单选题] *A左旋体B右旋体C同分异构体D外消旋体(正确答案)19、挥发油的溶解性难溶于()[单选题] *A水(正确答案)B乙醇C石油醚D乙醚20、在溶剂沉淀法中,主要是在溶液中加入另一种溶剂一改变混合溶剂的什么实现的()[单选题] *ApH值B溶解度C极性(正确答案)21、下列化合物中β位有-COOH取代的是()[单选题] *A大黄素B大黄酸(正确答案)C大黄素甲醚D芦荟大黄素22、E何首乌(正确答案)下列不含蒽醌类成分的中药是()*A丹参(正确答案)B决明子C芦荟D紫草(正确答案)23、乙醇不能提取出的成分类型是()[单选题] *A生物碱B苷C多糖D鞣质(正确答案)24、以下哪种方法是利用成分可以直接由固态加热变为气态的原理()A [单选题] *A升华法(正确答案)B分馏法C沉淀法D透析法25、具有挥发性的生物碱是()[单选题] *A吗啡碱B麻黄碱(正确答案)C苦参碱D小檗碱26、具有挥发性的生物碱是()[单选题] *A苦参碱B莨菪碱C麻黄碱(正确答案)D小檗碱27、由两个苯环通过三碳链相互连接成的具有6C-3C-6C基本骨架的一系列化合物是()[单选题] *A苷类B黄酮类(正确答案)C醌类D生物碱类28、提取遇热不稳定的成分宜用()[单选题] *A回流法B煎煮法C渗漉法(正确答案)D蒸馏法29、不属于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的是()[单选题] * A一般没有挥发性B有光学活性C易溶于有机溶剂D有色晶体(正确答案)30、区别挥发油与油脂常用的方法是()[单选题] *A相对密度B溶解性C油迹试验(正确答案)D沸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思考题1、下列说法就是否正确?(1)质量定律适用于任何化学反应。

×(2)反应速率常数取决于反应温度,与反应得浓度无关。

√(3)反应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也越大。

×(4)要加热才能进行得反应一定就是吸热反应。

×2、以下说法就是否恰当,为什么?(1)放热反应均就是自发反应。

不一定(2)Δr S m为负值得反应均不能自发进行。

不一定(3)冰在室温下自动溶化成水,就是熵起了主要作用得结果。

就是3.由锡石(SnO2)生产金属锡,要求温度尽可能低。

可以单独加热矿石(产生O2),或将锡石与碳一起加热(产生CO2),或将锡石与氢气一起加热(产生水蒸气)。

根据热力学原理,应选用何种方法?(氢气一起加热)4、已知下列反应得平衡常数:H2(g) + S(s) H2S(g);S(s) + O2(g) SO2(g);则反应:H2(g) + SO2(g) O2(g) + H2S(g)得平衡常数就是下列中得哪一个。

(1) (2) · (3) / (4) /√5、区别下列概念:(1) 与(2) 与(3) J 与J c、J p (4) Kθ与K c 、K p6、评论下列陈述就是否正确?(1)因为 (T)=RT ln Kθ ,所以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

不一定(2)(T)=Σνi(298、15)(生成物) + Σνi(298、15)(反应物)×(3)CaCO3在常温下不分解,就是因为其分解反应就是吸热反应;在高温(T>1173K)下分解,就是因为此时分解放热。

×7、向5L密闭容器中加入3molHCl(g)与2molO2(g),反应:4HCl(g) + O2(g) 2H2O(g) + 2Cl2(g)得=114、408 kJ·mol1 ,在723K达到平衡,其平衡常数为Kθ。

试问:(1)从这些数据能计算出平衡常数吗? 若不能,还需要什么数据?不能(须知道转化率或平衡分压或反应得熵)(2)标准态下,试比较723K与823K时Kθ得大小。

(Kθ(723K)> Kθ(823K))(3)若下列两反应得平衡常数分别为与2H2O(g) 2H2(g) + O2(g)2HCl(g) H2(g) + 2Cl2(g)那么,Kθ与与之间有什么关系(以式子表示)? 2/8.对于可逆反应:C(s) + H2O(g)CO(g) + H2(g);> 0下列说法您认为对否? 为什么?(1)达平衡时各反应物与生成物得分压一定相等。

×(2)改变生成物得分压,使J< Kθ ,平衡将向右移动。

√(3)升高温度使υ正增大;υ逆减小,故平衡向右移动;×(4)由于反应前后分子数目相等,所以增加压力对平衡无影响。

×(5)加入催化剂使υ正增加,故平衡向右移动。

×9、可逆反应:达平衡时,A(g) + B(g) 2C(g) ((298、15K)<0) 如果改变下述各项条件,试将其它各项发生得变化填入表中。

10.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讨论下列反应:2Cl2(g) + 2H2O(g) 4HCl(g) + O2(g); (298.15K)>0将Cl2,H2O,HCl,O2四种气体混合后,反应达平衡时,若进行下列各项操作,对平衡数值各有何影响(操作项目中没有注明得就是指温度不变、体积不变)?操作项目平衡数值(1) 加O2 H2O得物质得量↑(2) 加O2 HCl得物质得量↓(3) 加O2 O2得物质得量↑(4) 增大容器得体积H2O得物质得量↓(5) 减小容器得体积Cl2得物质得量↑(6) 减小容器得体积 Cl2得分压↑(7) 减小容器得体积Kθ不变(8) 升高温度Kθ↑(9) 升高温度 HCl得分压↑(10) 加催化剂HCl得物质得量不变11、设有反应A(g) + B(g) ─→ 2C(g), A、B、C都就是理想气体,在25℃、1×105Pa条件下,若分别按下列两种过程变化,那么变化过程得Q、W、、、、各就是多少?(1)体系放热41、8kJ·mol1,而没有做功;(2)体系做了最大功,放出1、64kJ·mol1得热。

解: (提示:在等温\等压下,体系得减小等于体系素做得最大非体积功)由于体系得H、U、S、G都就是状态函数,其改变量与过程得途径无关,所以以上2个过程得、、、就是相同得。

由(1)可知,W=0,Q=41、8kJ·mol1,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 p+W=+p(V2V1)=+ΔnRT因为Δn=0,所以=Q=41、8 kJ·mol1由(2)可知,体系作了最大非体积功,且放出1、64 kJ·mol1得热。

根据=Q+W非体积可知:41、8kJ·mol1=1、64 kJ·mol1+W非体积所以:W非体积==40、16 kJ·mol1因为:=T=41、8 kJ·mol1298、15K×=40、16 kJ·mol1所以:=5、50J·mol1·K112、能否用Kθ来判断反应自发性? 为什么? 不能13、若基元反应A ─→ 2B得活化能为E a, 而其逆反应活化能为E a', 问(1) 加催化剂后,E a与E a'各有何变化?等值降低(2) 加不同得催化剂对E a得影响就是否相同?E a值不同(3) 提高反应温度,E a、E a'各有何变化?不变(4) 改变起始浓度,E a有何变化?不变*14、状态函数p、T、V、U、H、S、G 中哪些具有加与性(指其值与体系中物质得量有关)? V、U、H、S、G习题作业: P60~622、/3、/6、/8、/11、/13、/15、/18、1、应用公式(T)= (T) T(T), 计算下列反应得值,并判断反应在298、15K及标准态下能自发向右进行。

8Al(s) + 3Fe3O4(s) ─→ 4Al2O3(s)+ 9Fe(s)(提示:()13113347.6298.15216.6103283.00r m r m r mG H T SkJ mol K kJ mol KkJ mol∅∅∅----∆=∆-∆=-⋅-⨯-⨯⋅⋅=-⋅<该反应能自发地向右进行。

)#2、通过计算说明下列反应:2CuO(s) ─→ Cu2O(s) + 1/2O2(g)(1) 在常温(298K)、标准态下能自发进行?(2) 在700K时、标准态下能否自发进行?(提示:(1)(2))#3、碘钨灯可提高白炽灯得发光效率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其原理就是由于灯管内所含少量碘发生了如下可逆反应, 即W(s) + I2(g) WI2(g)当生成得WI2(g)扩散到灯丝附近得高温区时,又会立即分解出W而重新沉积至灯管上。

已知298、15K时:W(s) WI2(g)/(kJ·mol1) 0 8、37/(J·mol1·K1) 33、5 251(1) 若灯管壁温度为623K,计算上式反应得(623K)(2) 求WI2(g)在灯丝上发生分解所需得最低温度。

(提示:(1)(2))4、写出下列反应得平衡常数K c、K p、Kθ得表达式:(1) CH4(g) + H2O(g) CO(g) + 3H2(g)(2) NH3(g) 1/2N2(g) + 3/2H2(g)(3) CaCO3(s) CaO(s) + CO2(g)(4) Al2O3(s) + 3H2(g) 2Al(s) + 3H2O(g)(注意:固体与溶剂液体不计入平衡常数)5、 298、15K时,下列反应:2H2O2(l) 2H2O(l) + O2(g)得 = 196、10 kJ·mol1 , = 125、76 J·mol1·K1, 试分别计算该反应在298、15K与373、15K得Kθ值。

(提示:)#6、试判断下列反应N2(g) + 3H2(g) 2NH3(g)(1) 在298、15K、标准态下能否自发进行?(2) 计算298、15K时该反应得Kθ值。

(提示:)7、将空气中得N2(g)变成各种含氨得化合物得反应叫做固氮反应。

根据计算下列3种固氮反应得及Kθ,并从热力学角度选择那个反应最好?N2(g) + O2(g) ─→ 2NO(g)2N2(g) + O2(g) ─→ 2N2O(g)N2(g) + 3H2(g) ─→ 2NH3(g)(提示:)#8、求下列反应得、、,并用这些数据分析利用该反应净化汽车尾气中NO 与CO得可能性。

CO(g) + NO(g) ─→ CO2(g) + 1/2N2(g)(提示:)9、设汽车内燃机内温度因燃料燃烧反应达到1300℃, 试估算此温度时下列反应1/2N2(g) + 1/2O2(g) ─→ NO(g)得与Kθ值。

(提示:)10、在699K时,反应H2(g) + I2(g) 2HI(g)得K p = 55、3,如果将2、00molH2与2、00molI2作用于4、00L得容器内,问在该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合成了多少HI?(提示:平衡分压/kPa2905、74x 2905、74x 2x)#11、反应CO(g) + H2O(g) CO2(g) + H2(g)在某温度下K p = 1,在此温度下于6、0L容器中加入:2、0L、3、04×105Pa得CO(g)3、0L、2、02×105Pa得CO(g)6、0L、2、02×105Pa得H2O(g)1、0L、2、02×105Pa得H2(g)问反应向哪个方向进行?(提示:在恒温下由p1V1=p2V2分别求出将气体加入该容器后得分压。

P(CO)=1、01×105Pa,P(H2O)=2、02×105Pa,P(CO2)=1、01×105Pa,P(H2)=0、34×105Pa起始分压/105Pa 1、01 2、01 1、01 0、34 反应商J为: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12、在294、8K时反应:NH4HS(s) NH3(g) + H2S(g) 得Kθ = 0、070,求:(1) 平衡时该气体混合物得总压。

(2) 在同样得实验中,NH3得最初分压为25、3 kPa时,H2S得平衡分压为多少?(提示:(1)平衡分压为: x x则标准平衡常数为:所以平衡时得总压为:p=2×26kPa=52kPa(2) T不变,则平衡常数不变。

平衡分压为: 25、3+y y所以H2S得平衡分压为17kPa)#13、反应:PCl5(g) PCl3(g) + Cl2(g)(1) 523K时,将0、70mol得PCl5注入容积为2、0L得密闭容器中,平衡时有0、50molPCl5被分解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