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汽车无级变速_CVT_技术的发展概况概要
我国汽车变速器的使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浅析

我国汽车变速器的使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浅析就国内汽车变速器发展层面来看,势必要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不管是哪类变速器,均存在着优缺点,因此要支持多元化技术的发展,综合各方力量,加大自动变速器的研发,推动该高新技术朝着产业化方向快速发展,走出与国情相符的自主创新之路。
鉴于此,本文对我国汽车变速器的使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探讨。
标签:汽车;变速器;自动变速器;发展现状;趋势一、各类汽车变速器简述1、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是对过去干式离合器和手动齿轮变速器的一种改进,主要是对手动换挡操作部分进行了改造。
虽然AMT的整体构造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可以利用电子控制来进行自动换挡。
AMT对电子控制单元(ECU)的信号输入进行控制,其中的内容有驾驶员的操作(加速踏板的位置和档位选择)和汽车运行状况(包括发动机转速、节气门开度、车速等)。
ECU依据换挡的变化规律、离合器把控规律、发动机节气门自动转化规律等内容,进行信号的传递,对驾驶员的起步和换挡等内容进行模拟控制,使得汽车各个部件能够有效的调节。
因为AMT是以MT为基础构建的,生產空间比较大,资金投入较少,所以受到了厂家的信赖。
ATM的主要技术就是电子控制,电子技术和质量与ATM的特性和运行质量密切相关。
2、手动变速器手动变速器(MT)从全球第一辆汽车成功研究制备之日起,便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运用。
目前,就MT的结构而言,包括了三部分,一是壳体,二是操纵件,三是传动件。
工作原理具体如下:对同步器进行拨动从而使不同挡位的齿轮传递动力,让传动比得以变更,通过这种方式,对驱动轮的转动速度及转矩进行改变。
就手动变速器来说,其有着结构复杂程度低、成本小、技术成熟以及能够有效进行动力传递等诸多优点,一直以来都发挥着主导性作用。
不过,其操作相对比较复杂,要求驾驶员有很强的驾驶水平,同时在出现特殊工况时,或者是长时间进行驾驶时,极有可能导致驾驶员出现疲劳感等,使得驾驶风险进一步加大。
汽车自动传动系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汽车自动传动系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摘要简述了A T、AMT、CVT、IVT、DCT、HMT的结构原理与发展现状,提出了汽车自动传动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汽车自动传动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ure and principle of A T,AMT,CVT,IVT,DCT,HMT,as well as their development situation,and then comes up with the tendency of automobile automatic transmission system。
Key words: automobile; automatic transmission system1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一方面汽车作为生活工具得到大范围普及,另一方面机械、电子技术快速发展,给汽车自动传动系统的不断革新、成熟提出了需求,也创造了条件。
经历了自动变速前期、液力变速阶段、电控电动变速阶段,自动传动系统正迈入智能自动变速阶段,在获得良好操纵性能的基础上,在经济性与环保性、行驶舒适性等方面也取得不错的进展。
鉴于其诸多优点,自动传动系统已经在汽车上得到广泛运用。
2 自动传动系统的类型及特点目前,国际上自动传动系统主要运用有以下5种自动变速器实现:液力自动变速器(A T)、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机械无级式自动变速器(CVT)、无限变速机械式自动变速器(IVT)、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
此外,大型农用车辆、工程车辆、军用车辆普遍使用的液压机械无级传动系统(HMT),并联式混合动力车的传动系统,也都各具特色。
2.1 液力自动变速器(AT)A T是最早的自动变速器,主要由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和换档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实现变速变矩。
最初是根据车速和负荷(油门踏板的行程)来进行双参数控制,档位根据这两个参数来自动升降;现在又将整车加速度作为一个控制参数,实现三参数控制。
汽车五大变速箱工作原理、发展前景解析

时间:2010-11-03 10:15来源: 作者:维修保养点击:129次汽车五大变速箱工作原理、发展前景解析汽车五大变速箱工作原理、发展前景解析MT、AT、AMT、DCT、CVT介绍内容导读:汽车CVT机械式无级变速器工作原理解析汽车AT自动变速箱工作原理解析汽车MT手动变速箱工作原理解析汽车AMT机械式自动变速箱工作原理解析汽车DCT双离合器变速箱工作原理解析一,汽车CVT机械式无级变速器工作原理解析CVT 的英文全称是Continuous Variable Transmission,中文意思是“机械式无级变速器”。
CVT技术的发展,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德国奔驰公司是在汽车上采用CVT技术的鼻祖,早在1886年就将V型橡胶带式CVT安装在该公司生产的汽油机汽车上。
但是由于橡胶带式CVT存在一系列的缺陷:功率有限(转矩局限于135Nm以下),离合器工作不稳定,液压泵、传动带和夹紧机构的能量损失较大,因而没有被汽车行业普遍接受。
现在,将液力变矩器集成到CVT系统中,主、从动轮的夹紧力实现电子化控制,在CVT中采用节能泵,传动带用金属带代替传统的橡胶带。
新的技术进步克服了CVT系统原有的技术缺陷,导致了传递转矩容量更大、性能更优良CVT 的面世,汽车界对CVT技术的研究开发日益重视。
CVT能实现无级变速,因此能根据车辆和路面实际情况,改变传动系统的传动比,使发动机在功率和燃油消耗率都在最佳范围内工作。
因此相比较有级变速器,CVT变速器的动力性。
同时,CVT通过改变主、从动轮工作半径实行无级变速,比起目前国内市场上常用的AT自动变速器通过液力变矩器实行无级变速,CVT的传动效率和燃油经济性都大大提高。
CVT无级变速器是采用传动带和工作直径可变的主、从动轮相配合传递动力。
可以使传动系与发动机工况实现最佳匹配。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系统主要包括主动轮组、从动轮组、金属带和液压泵等基本部件。
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都由可动盘和固定盘组成,与油缸靠近的一侧带轮可以在轴上滑动,另一侧则固定。
变速器的发展历史

变速器的发展历史变速器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时人们开始尝试制造机械变速器,以满足各种机械设备的变速需求。
以下是变速器发展历程中的一些重要阶段:1.手动变速器(MT)19世纪末,手动变速器(MT)开始出现。
这种变速器采用换挡杆和离合器来控制齿轮的啮合和分离,从而实现变速。
手动变速器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车辆和机械设备中,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被自动变速器所取代。
2.自动变速器(AT)20世纪60年代,自动变速器(AT)开始出现。
这种变速器通过液力变矩器和液压控制系统来实现自动换挡,无需手动操作。
自动变速器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驾驶者,尤其是那些不熟悉手动换挡的驾驶者。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变速器的性能和可靠性也不断提高。
3.无级变速器(CVT)20世纪80年代,无级变速器(CVT)开始出现。
这种变速器采用传动带和带轮来传递动力,通过改变带轮的半径来实现变速。
无级变速器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实现平滑的变速,并且可以更好地适应各种不同的行驶状况。
然而,无级变速器的制造成本较高,因此在一些经济型车型中并不常见。
4.双离合变速器(DCT)20世纪90年代,双离合变速器(DCT)开始出现。
这种变速器采用两个离合器来分别控制奇数和偶数挡位的切换,从而实现更加迅速和平滑的换挡。
双离合变速器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都比手动变速器要优秀,因此在一些高性能车型中得到广泛应用。
5.混合动力变速器(Hybrid Transmission)近年来,随着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混合动力变速器也开始出现。
这种变速器通常采用行星齿轮机构和电机来传递动力,以实现更加高效和节能的传动。
混合动力变速器的优点在于它可以结合内燃机和电机的优点,从而达到更加优秀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总的来说,变速器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追求更好、更便捷、更高效的传动体验的历史。
从手动变速器到自动变速器,从有级变速到无级变速,再到混合动力变速器,每一次技术的突破和创新都为驾驶者带来了更加优秀的驾驶体验。
无级变速器的现状和发展动向

无级变速器的现状和发展动向引言近年来,无级变速器已广泛用于各类机械中。
无级变速传动的研究越来越广,其种类形式越来越多,新开发出的各种类型已实现系列化生产。
但是以往传统的机械式无级变速器主要是依靠摩擦传动来实现无级变速的,由于摩擦传动固有的缺陷,很难实现大功率传动。
鉴于此,寻求一种摩擦小和效率高的无级变速传动已成为无级变速传动的主要研究方向。
装有无级变速器的轿车具有优异的燃料经济性和行驱性能,特别适宜与2L 以下的小排量轿车。
目前,世界上各大汽车公司都在加紧研制开发无级变速器,有关CVT的专利急速增加,无级变速器的发展潜力极大,是汽车技术的重要发展领域之一。
1 齿轮式无级变速传动的概念提出现有的无级变速器,无论是基于摩擦、流体静力学、还是棘轮原理,均属于比较传统的变速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限制了其发展。
当前,仍有人对摩擦无级变速器和棘轮无级变速器进行研究,但是这些努力都要通过昂贵的高技术材料和精密制造才能实现。
所以,概念性创新是目前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从而齿轮式无级变速器走入人们的视野。
齿轮式无级变速器是一种全新的设计思想,是利用齿轮传动实现高效率、大功率的无级变速传动。
我们可对原有的饿无级变速器进行创新设计,将其主传动部分的原有摩擦式改为齿轮啮合式,在减小摩擦损耗的同时大大提高传动的效率,克服了摩擦式效率低、易打滑、寿命短、易磨损等缺点。
如果这想法能实现,将使无级变速器的各项性能更加完善,更大程度地满足无级变速器的需要;尤其是对无级变速器应用最多的汽车行业,将有显著革新效果;将为新型机械式无级变速器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一般的车用变速器中,有手动和自动变速器,它们均是由齿数比不同的几组齿轮副构成。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按照车速与负荷变化使用变速档,这时发动机与车速关系是由齿轮副的齿轮比来决定的,但不一定能有效保证发动机功率输出和最优燃油经济性。
因此,通常增加变速档,但同时也受到齿轮箱构造、质量、成本诸方面的限制。
汽车自动变速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汽车自动变速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汽车驾驶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汽车自动变速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自动变速器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对于驾驶的舒适性、驾驶稳定性和燃油经济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汽车自动变速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两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一、自动变速技术的发展现状1. 传统自动变速技术传统的自动变速技术采用油压控制变速箱,通过液压系统来实现换挡操作。
这种技术在市场上应用较早,已经逐渐成熟,并且在舒适性和驾驶体验方面都有着良好的表现。
然而传统自动变速技术存在换挡速度慢、燃油经济性不佳等问题,使得其在性能和燃油经济性方面逐渐被其他更先进的技术所取代。
2.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技术双离合器自动变速技术是目前较为先进的自动变速技术之一,其通过双离合器和电控系统实现了更快速的换挡操作。
相比传统自动变速技术,双离合器技术的换挡速度更快、平顺性更好,同时还能提供更好的燃油经济性。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技术在一些高端汽车品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提升驾驶体验和燃油经济性的重要手段。
3. CVT(恒速变速器)技术CVT是一种通过钢带或链条等传动元件来实现无级变速的技术,其可以在理论上实现无级变速。
CVT技术在燃油经济性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同时在驾驶平顺性方面也有良好的表现。
然而CVT技术也存在传动效率不高、承载能力有限等问题,导致其在大型车辆和高性能车型中应用较少。
4. 混合动力自动变速技术随着环保和节能理念的普及,混合动力汽车逐渐成为汽车发展的趋势。
混合动力汽车搭载的自动变速技术不仅需要满足传统汽油动力车辆的需求,还需要考虑电动机与发动机的匹配问题。
在这方面,一些汽车制造商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尝试采用新的变速技术,来满足混合动力汽车的需求。
二、自动变速技术的未来展望1. 更快速的换挡速度未来的自动变速技术将会更加注重换挡速度的提升,提高汽车的动力响应和驾驶体验。
更快速的换挡速度也将有助于提高汽车的加速性能和行驶稳定性。
汽车变速器简介及功能原理介绍

根据车辆行驶状态和驾驶者意图,控制变速器换挡电磁阀的动作, 实现挡位的切换。
故障诊断
控制系统具有故障诊断功能,可实时监测变速器的工作状态,发现 异常时及时报警提示。
04
汽车变速器结构与组成
齿轮机构
齿轮种类
汽车变速器包括直齿、斜齿、曲线齿等多种类型的齿轮。
齿轮材料
变速器齿轮通常采用高强度钢制造,如20CrMnTi、20Mn2TiB 等。
使驾驶者更好地控制车辆。
稳定性
变速器的稳定性对于驾驶体验至 关重要。稳定的变速器能够保证 车辆在各种工况下的平稳运行。
03
汽车变速器原理
齿轮传动原理
齿轮传动
通过一对齿轮的啮合,将 输入轴的转速和扭矩传递 到输出轴。
齿轮比
通过改变齿轮的齿数比, 实现输出轴转速和扭矩的 变化。
传动效率
齿轮传动的效率取决于齿 轮的润滑、齿面粗糙度等 因素。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汽车变 速器的竞争格局也将不断变化。一些具有技术优势和 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将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一些 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将被淘汰。
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的不断增长,汽车变速器的市场需 求也将不断增长。特别是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 展,对高性能、高效率的变速器的需求将更加迫切。
油路系统与冷却系统
油路系统
通过油泵将润滑油输送到各摩擦表面,实现润滑作用。
冷却系统
通过循环冷却液将变速器产生的热量带走,防止过热损坏。
05
汽车变速器性能特点与优 化建议
变速器性能特点
1 2 3
齿轮设计
汽车变速器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是齿轮的设计。 优秀的齿轮设计能够提高变速器的效率和性能, 同时降低噪音和磨损。
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动力传动系统对汽车的整车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变速器则是动力传动系统的关键部分。
变速器不仅能体现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还能改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优异的变速器可使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处于高效率状态。
自动变速器主要有4种类型:液力自动变速器、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双离合器变速器以及无级变速器。
目前,世界各国的自动变速器厂商正在进行着生产技术的改进和革新,以便使自动变速器能够在车辆上得到更好应用,这已成为现代汽车与工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关键词:汽车自动变速器;现状;发展趋势1.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研究现状1.1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研究现状液力自动变速器(AT)的组成部分包括液力变矩器、齿轮变速系统、液压操纵系统和控制系统。
传动轴和变速器通过接触式离合器联接在一起,来实现挡位更换。
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特点在于液力耦合器的选用,利用液压系统来完成动力传输,依靠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改变速比的目的。
人们对液力自动变速器已经有很多年的研究经验,发展相对成熟。
液力自动变速器的优点是操作简单、驾驶舒适且有良好的动力性能,但是液力自动变速器结构复杂、效率低且成本也比较高。
在国外,特别是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汽车产业发达的地区和国家,液力自动变速器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在2002年到2003年期间,6AT和7AT液力自动变速器被成功地研发出来,在此之后8AT液力自动变速器也被成功开发。
2017年Ford 汽车公司官方发布10AT液力自动变速器消息。
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液力自动变速器是目前发展最完备、技术最成熟且应用也最为广泛的自动变速器。
1.2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1985年,日本五十铃公司率先研制成功NAVI-5型全自动机械式变速器并装车。
1986年,AMT技术第1次应用在F1法拉利赛车上。
1995年,本田的部分Civic轿车装载了AMT。
1996年,宝马M3轿车M序列式变速器采用了全新电液控制系统,ZF公司也推出了新产品ASTronic系列,可以灵活选择各种驾驶模式,并将变速器所有功能集成在一个单元里,提高其可靠性,是世界上第一台完全一体化的AM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426410(20040420019205国内外汽车无级变速(CVT 技术的发展概况李春青,彭建中,吴彤峰(广西工学院汽车系,广西柳州545006摘要: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汽车无级变速传动(CV T 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概况,对车用无级变速器(CV T 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就其性能特点与其它类型汽车传动装置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无级变速传动(CV T 的优势与不足,并对无级变速传动(CV T 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并做出预测。
关键词:无级变速(CV T ;发展;汽车电子中图分类号:U 27013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4207213资助项目:广西工学院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30212。
作者简介:李春青(19722,女,广西临桂人,广西工学院汽车工程系教师。
1前言随着人们对汽车舒适程度要求的提高,目前在汽车上广泛使用的液力自动变速器(A T 的安装率已达到80%,但是液力偶合自动变速器(A T 存在着不少的缺点:传动比不连续、液力传动效率不高、零部件多、结构复杂、成本高昂、与发动机的固有输出特性不能全程匹配等[1]。
因此汽车科技人员一直在寻求一种可替代液力偶合A T 的变速装置,现在这种能连续变化传动比的新型技术已经出现,它就是无级变速(Con tinuou sly variab le tran s m issi on 技术。
2无级变速传动(CVT 的分类无级变速传动机构根据其动力传递方式分类如下所示。
其中已经在汽车上应用的有传动带方式与牵引传动方式,流体式和电气式由于传动效率低,目前只是少量应用于一些特种汽车。
在汽车上已经实用的无级变速器有传动带传动与牵引传动(tracti on drive 两种型式,都是应用摩擦力传递动力[2]。
无级变速传动分类:无级变速传动机械式传动带式橡胶金属带传动链条传动牵引传动式圆环型圆板型流体式电气式3无级变速传动(CVT 的工作原理传动带式无级变速器工作原理如图1,在低速时通过增大驱动滑轮的宽度,减小其工作半径;同时减小第15卷第4期广西工学院学报V o l 115N o 142004年12月JOU RNAL O F GUAN GX I UN I V ER S IT Y O F T ECHNOLO GY D ec 12004图1传动带式无级变速传动原理1—输入轴;2—主动轮固定部分;3—主动轮可动部分;4—主动轮液压工作缸;5—被动轮固定部分;6—被动轮可动部分;7—输出轴;8—被动轮液压工作缸;9—传动带。
从动滑轮的宽度,而增大工作半径,从而增大传动比。
高速时,驱动轮的宽度减小,从动轮的宽度增加,从而减小传动比。
该系统的驱动轮与从动轮的活动部分分别位于相反一侧,所以变速时传动带只需稍作平行移动,不会发生扭曲。
目前,传动带的形式一般有V 型橡胶带、金属带、金属链等。
这种类型的无级变速传动技术目前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3]。
圆盘式无级变速器如图2所示,它通过两个相互垂直放置的摩擦圆盘进行动力传递,其从动盘可以沿主动盘的径向移动,使得主动盘的工作半径根据需要改变,从而改变传动比。
这种类型的无级变速传动装置是比较早期的一种无级变速传动装置,1905年首先由美国人提出来,并在1907年生产出样机,但由于摩擦本身带来的能量损耗大,温度高等原因,存在传递扭矩小和不耐用等缺点,最终这种形式的CV T 装置没有投入批量生产,不过它开拓了人们的思路。
目前美国人正热衷于研究的无级变速传动装置-无限变速式机械无级变速器(infin itely variab le tran s m issi 2on 的传动原理与其十分相似。
无限变速式机械无级变速器(I V T 的传动原理如图3所示,它是通过改变动力转子的倾斜角度,使其与动力转子接触的传动盘的有效半径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传动比,实现变速[4]。
4无级变速传动(CVT 的特性对比无级变速传动(CV T 技术省去了复杂而又笨重的齿轮组合变速传动,采用工作直径可变的主、从动轮相配合传递动力,设计构思十分巧妙。
使得CV T 可以实现传动比的连续改变,从而得到传动系与发动机工况的最佳匹配,提高整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改善驾驶员的操纵方便性和乘员的乘坐舒适性,它的综合性能比液力自动变速箱(A T 有明显优势,所以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汽车传动装置。
为了考察CV T 系统在汽车中应用的实际效果,各国的汽车公司都对其进行了对比试验。
即同类汽车分别装备CV T 、有级机械变速器(M T 、和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A T ,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性能比较。
02广西工学院学报2004年12月411经济性由于CV T 能实现传动比的连续变化,可得到传动系与发动机工况的最佳匹配,整车的燃油经济性相应得到提高。
德国ZF 公司测试结果:CV T 汽车的经济性比4档A T 汽车至少提高约10%,与5档M T 汽车相当或者略优[5]。
412动力性CV T 能实现发动机的闭环控制,可取得发动机与汽车行驶工况的最佳匹配。
它的无级变速特性,能够获得后备功率最大的传动比,而汽车的后备功率愈大,汽车的动力性愈好,CV T 汽车的加速性能(0~100kmh 比A T 汽车加速性能提高715%~1115%,速度较高时,加速性优于M T 汽车[6]。
413传动效率CV T 系统有很宽的传动比,介于21400到01395之间,相对于传统的变速箱,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加速更加顺畅。
一般来说,CV T 变速箱的动力传输快、流失少,所以起步快,加速连贯性非常好,相当顺滑,没有什么突兀感。
传动效率稳定并高达94%~96%[6]。
414可靠性与寿命CV T 的可靠性与寿命主要取决于金属带传动工作组件和控制系统,据荷兰VD T 公司的技术人员称,现在新的设计和技术已经解决了CV T 过去存在的主要问题,80万套CV T 在世界各地试用的结果,出现故障的只有200套,故障率为01025%。
可见,该系统质量高、使用可靠。
采用高强度优质材料、精密制造技术与无限寿命设计方法设计和制造的金属颤抖工作组件可达到与发动机相同的寿命[7]。
415排放无级自动变速器实现发动机的闭环控制,具有较宽的速比变化范围,可使发动机经常处于经济转速区域内运转,从而降低了排气污染。
德国ZF 公司将自己生产的CV T 装车测试,其废气排放物比装备4档自动变速器的汽车减少约10%[5]。
416成本CV T ,零部件数目比A T 少很多,一旦汽车制造商开始大规模生产,CV T 的成本将会比A T 小。
由于采用该系统可以节约燃油,随着大规模生产以及系统、材料的革新,CV T 零部件的生产成本,将降低20%~30%。
目前,荷兰VD T 公司正通过不断地改进传动零件的结构及零部件加工工艺过程等措施,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8]。
5CVT 技术的发展概况CV T 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德国D ai m ler 2B enz 公司在1896年就将V 型橡胶带式无级变速技术用于该公司生产的汽车上,但材料较差、传递力矩小,没有什么实用价值。
而后,荷兰DA F 公司的H .V an Doo rne 博士于1958年研制成功了双V 型橡胶带式无级变速器,并装备于DA F 公司制造的小型轿车上,但是由于橡胶带式CV T 在结构设计和选材等方面的问题,存在着传动机械体积过大,传动扭矩过小,无法满足汽车行驶的需要,因而也没有被汽车行业普遍接受。
直到本世纪六十年代末期,H .V an Doo rne 博士研制出能传递功率容量大,效率高,结构紧凑的实用型金属带式CV T ,这是CV T 技术上里程碑式的突破[9]。
它具有零件少,体积小,重量轻,传动效率高,油耗较低的优点。
但缺点也是明显的,就是传动带很容易损坏,不能承受较大的载荷,但在小功率汽车上还是很有市场的。
富士、菲亚特、福特都先后引进CV T ,加以改善,用在自己的汽车上。
1984年,最善于应用新技术的富士车厂研制了具有电脑装置的电控无级变速传动ECV T ,并在1987年2月装在Ju sty (J 10汽车上推出市场,获得成功。
从此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真正进入商品化阶段[10]。
进入九十年代,VD T 公司在总结八十年代产品开发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传递转矩更大、性能更优良的第二代CV T 。
1998年日产公司开发了一种为中型轿车设计的包含一个手动换档模式的CV T [11]。
新型CV T 采用一个最新研制的高强度宽钢带和一个高液压控制系统。
通过采用这些先进的技术来获得较大的转矩能力,日产公司研究开发CV T 的电子控制技术,传动比的改变实行全档电子控制,汽车在12第4期李春青等:国内外汽车无级变速(CV T 技术的发展概况22广西工学院学报2004年12月下坡时可以一直根据车速控制发动机制动,而且在湿滑路面上能够平顺地增加速比来防止打滑。
日产公司还计划将它的CV T的应用范围从110L扩大到310L的轿车[12]。
另外,日本三菱、富士重工也都在不断改进无级变速器,从而实现汽车从有级变速阶段向无级变速阶段的飞跃。
我国在CV T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自“九・五”期间开始,轿车金属带式无级自动变速器的开发和研制已经被列入国家的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由吉林工业大学、东北大学、东风汽车公司合作,共同承担并完成了这个攻关项目,对CV T 技术进行实用化研究,在CV T传动机理、CV T控制策略、CV T数字建模与仿真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果并成功试制出国内首台CV T产品,进行了台架实验和道路实验,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验数据和开发经验,目前该课题组仍在进行CV T的开发研究工作。
为了尽快缩短跟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应该参照日本“本田公司”1995年的办法,即在组织技术人员对外考察的基础上,购买多种样机,通过博采众长,反复试验,最后推出较好的发动机[13]。
当前,世界各大汽车厂商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都大力进行CV T的研发工作。
现在日产、菲亚特、富士、福特、本田、奥迪等著名汽车品牌中,都有配备CV T变速器的轿车销售,国内CV T的批量装车始于2003年,目前正以递增的态势发展(见下表。
表国内CV T应用情况公司车型排量CV T型式上市时间一汽大众奥迪A6214~218L电控传动链式200316南京菲亚特派里奥,西耶那113L电控传动带式200315广州本田飞度113L电控传动带式2003111奇瑞旗云116L电控传动带式200416奇瑞QQ018L电控传动带式预计20056CVT的发展趋势当今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对无级变速器的研制都十分活跃,由1996年全世界CV T轿车已达近120万辆,预计到2005年CV T的销售量将接近500万辆[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