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清洗剂配方

合集下载

含碱槽体清洗方案

含碱槽体清洗方案

含碱槽体清洗方案1. 引言含碱槽体是一种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清洗、脱脏的重要设备。

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浸泡和搅拌的方式,利用碱性溶液来去除工件表面的油污、污渍或其他有机物质。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高效、安全可靠的含碱槽体清洗方案。

2. 清洗原理含碱槽体清洗方案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碱性溶液的化学特性,通过将工件浸泡其中,使溶液与油污等有机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其分解、溶解或乳化。

清洗液的成分和浓度的选择非常重要,不当的选择会导致清洗效果不佳或对工件造成损害。

3. 清洗方案3.1 碱性溶液配制合适的碱性溶液配制是含碱槽体清洗的关键。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碱性溶液配制方法:•成分:–水–碱性清洗剂 A–碱性清洗剂 B–碱性清洗剂 C•配方:–水:600 L–碱性清洗剂 A:200 kg–碱性清洗剂 B:100 kg–碱性清洗剂 C:50 kg•操作步骤:1.取一容器,注入600升水。

2.将碱性清洗剂 A 慢慢加入水中,并充分搅拌,待其完全溶解。

3.依次将碱性清洗剂 B 和碱性清洗剂 C 加入水中,并每次都充分搅拌。

3.2 清洗工艺参数•温度:根据待清洗工件的材料和污渍性质选择合适的清洗温度,一般范围为50-70°C。

•清洗时间:根据工件的污染程度,清洗时间可设置为30-60分钟。

•槽体搅拌方式:槽体内设置搅拌装置,通过搅拌使溶液在槽体内充分循环,增加清洗效果。

3.3 清洗操作步骤1.将待清洗的工件放入含碱槽体中,确保工件完全浸没在清洗液中。

2.启动槽体内的搅拌装置,使清洗液循环流动。

3.设置清洗温度和时间,开始清洗。

4.清洗完成后,关闭搅拌装置,并将工件取出。

5.用清水将工件冲洗干净,以去除残留的碱性溶液。

4. 安全注意事项•在清洗操作过程中,应穿戴合适的防护服、手套和眼镜,以防止溅溶液对人体造成伤害。

•启动和关闭搅拌装置时,应注意操作安全,防止发生意外。

•在清洗完成后,及时对槽体进行清理和维护,以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

碱性清洗剂配方

碱性清洗剂配方

电流密度5 - 10A/dm,电压& 12V,脱脂时间(换向时间)根据油脂除净程度而变换。

配方17金属表面电化学去油(二)
氢氧化钠10 - 20g
磷酸钠25 -50g
硅酸钠3-5g
水加至1 000mL
描述工艺条件:溶液温度70 - 80C,电流密度3- 10A/dmz,电压8 -12V,脱脂时间(换向时间)若作为阴极为 2 -3min,作为阳极为1- 2min。

配方18金属表面去油
氢氧化钠55.0g
碳酸钠8.5g
三聚磷酸钠10. Og
无水偏硅酸钠25. Og
烷基芳基磺酸钠1. Og
非离子型乙烯氧化物0. 5g
描述清洗温度为72 - 100C,时间为0.5- Imin,浓度为25 - 50g/L ; 冷水
洗温度为常温,时间为0. 25 -0.5min ;热水洗温度为70?90C,时
间为0.5?2mm 热空气干燥温度为70 -104 C,时间为1- 3min。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各种洗涤剂配方大全完整版

各种洗涤剂配方大全完整版

各种洗涤剂配方大全完整版
洗涤剂是一种用于去除污垢和污渍的化学物质。

它可以是固体、液体
或粉末状,并且可以用于清洗衣物、餐具、地板和其他表面。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洗涤剂配方:
1.衣物洗涤剂配方:
-碱性洗涤剂配方:包括油脂酸酯、表面活性剂、碳酸钠或碱性成分。

碱性洗涤剂可用于清洁含油污渍的衣物。

-中性洗涤剂配方:包括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缓冲剂和柔软剂。

中性
洗涤剂适用于清洁不包含油污渍的衣物。

-酶洗涤剂配方:添加酶类催化剂,可有效清洁衣物上的蛋白质、淀
粉和其他生物性污渍。

2.餐具洗涤剂配方:
-强碱性洗涤剂配方:包括磷酸盐、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强碱性成分。

强碱性洗涤剂可用于清洁油脂、食物残渣和茶垢。

-酸性洗涤剂配方:包括醋酸或柠檬酸酯。

酸性洗涤剂可用于去除水
垢和金属氧化物。

3.地板清洁剂配方:
-强碱性清洁剂配方:包括碳酸钠、氢氧化钠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强碱性清洁剂适用于清洁油脂、污垢和细菌。

-中性清洁剂配方:包括乙醇胺、缓冲剂和柠檬酸酯。

中性清洁剂可
用于清洁不包含油污渍的地板。

除了上述配方外,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洗涤剂配方,例如:
-汽车清洁剂配方:包括表面活性剂、溶剂和乳化剂。

汽车清洁剂能去除车身上的污垢和油脂。

-鞋子清洁剂配方:包括表面活性剂、柠檬酸酯和缓冲剂。

鞋子清洁剂可用于清洁鞋子上的污渍和泥垢。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洗涤剂配方的比例和成分可能因使用目的和品牌而有所不同。

此外,洗涤剂的配方应根据当地法规和环保要求进行调整。

清洗剂的主要成分化学式

清洗剂的主要成分化学式

清洗剂的主要成分化学式
清洗剂的主要成分化学式因不同类型的清洗剂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清洗剂成分及其化学式:
1. 酸性清洗剂:酸性清洗剂主要用于去除水垢和金属氧化物。

它们通常含有盐酸(HCl)和硫酸(H2SO4)等强酸,其化学式分别为HCl 和H2SO4。

2. 碱性清洗剂:碱性清洗剂主要用于去除油脂和蛋白质等有机物。

它们通常含有氢氧化钠(NaOH)和氢氧化钾(KOH)等强碱,其化学式分别为NaOH和KOH。

3. 衣物清洗剂:衣物清洗剂一般包含表面活性剂、碱性物质、酵素和香精等成分。

表面活性剂可帮助去除污渍和提高清洁效果,碱性物质可中和硬水中的钙和镁离子,酵素可分解有机物,香精则可提供清新的气味。

常见的表面活性剂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和脂肪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其化学式分别为C12H25C6H4SO3Na和C12H25O(CH2CH2O)nSO3Na。

4. 洁厕剂:洁厕剂一般含有强酸或强碱,可去除马桶表面的污垢和细菌。

常见的主要成分化学式包括盐酸(HCl)、氢氧化钠(NaOH)
等。

其它附加成分还包括蓝色的染料和清新的气味。

总之,清洗剂的成分化学式因产品种类和用途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通常都含有一些强酸或强碱,表面活性剂以及其它助剂。

去重油污配方

去重油污配方

去重油污配方
市场上的重油清洗剂有两种:一种是含有强渗透乳化剂和特殊防锈剂的水基清洗剂,另一种是半水基清洗剂,是溶剂和水基清洗剂的稳定混合物。

最先进的半水基技术,克服了溶剂的挥发性和易燃性,增强了溶解水溶性污垢的能力,能快速有效地去除钢铁制品等金属制品在制造过程中表面附着的油性污垢,如防锈油、冲压油、拉丝油、润滑油、燃料油和部分动物脂肪等。

重油污清洗剂配方:
中性配方:重油污清洗剂母料+超级纳米乳化剂+香精+色素+防腐剂+水+拉丝粉。

碱性配方:重油污清洗剂母料+超级皂化乳化剂+香精+色素+防腐剂+水+拉丝粉。

粉剂配方:油污净1--10%+硅酸钠90--99%。

水剂配方:油污净1--10%+水90--99%+防腐剂+香精+色素。

膏剂配方:油污净1--10%+水84--94%+四合一增稠剂5%+盐+防腐剂+香精+色素。

重油污清洗剂特点:
强力:含有强力渗透乳化剂,能彻底清除黑色金属、塑料、橡胶、皮革、混凝土等物品上的油污;
安全:不燃烧,无毒无害,不腐蚀黑色金属、塑料、橡胶、玻璃、皮革等其他物品;
经济:根据不同用途和脏污程度,可用清水稀释数倍使用,可反复使用;
该重油污清洗剂可清洗各种加工机械、变压器、配电柜、水磨石等地板和炉灶表面的油污,也可用于清洗办公设备、家具和日用品上的油污。

以上是智富科技分享的几种重油清洗剂的配方工艺。

如果需要了解更多重油清洗剂的配方细节,可以直接信任我!。

碱性清洗剂配方

碱性清洗剂配方

碱性清洗剂配方配方1脱脂清洗剂碱金属氢氧化物肼甘氨酸硫脲、硫代硫酸钠或硫化钠特里龙水加至描述甘氨酸和硫脲、硫代硫酸钠可加速浸蚀进程,碱金属氢氧化物可增大清洗液的碱性,在浸蚀的同时起脱脂作用。

配方2适于浸渍法的碱性清洗液氢氧化钠20g碳酸钠18g三聚磷酸钠20g无水偏硅酸钠30g树脂酸钠5g烷基芳基磺酸钠5g烷基芳基聚醇醚2g描述温度为70-IOOC,清洗时间为3?5min,浓度为25?50g/L。

冷水洗温度为常温,时间为?;热水洗温度为70?90C,时间为?2min;热空气干燥温度为70-104qC,时间为1-3min。

配方3金属表面净洗剂乙二胺四醋酸二钠%一%丙酮或乙醇%-10一%氨水%%化学清洗增效剂%一%水加至lOO%描述本配方是金属表面净洗剂。

配方4金属表面清洗剂偏硅酸钠%%碳酸钠%%C10-16合成脂肪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Cl0-16合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水加至100%描述本配方适用于金属表面的清洗。

配方5各类油污清洗剂644净洗剂(河南交河第二化工厂)份磷酸钠(工业用)份碳酸钠(工业用)份水份描述本配方适用于清洗各类油污。

配方6金属表面清洗液合成脂肪酸单乙醇酰胺聚烷氧基醚2%一6%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1%-3%偏硅酸钠24%-30%三聚磷酸钠24%-28%碳酸钠加至lO%描述为了提高润湿、悬浮和去污效果,本剂在清洗剂中添加了合成脂肪酸单乙醇酰胺聚烷氧基醚。

本配方的水溶液用于金属表面清洗。

配方7粒状清洗剂碳酸钠%偏硅酸钠%三聚磷酸钠%C10-16合成脂肪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苯甲酸钠%描述将上述组分以干法混合,制得松散的白色粒状清洗剂。

在水溶液中的使用浓度为70?80g/L,洗涤金属表面时需将溶液加热到75-90C。

配方8适于喷射法的碱性清洗液氢氧化钠20g碳酸钠19g三聚磷酸钠20g无水偏硅酸钠32g非离子型乙烯氧化物1g描述清洗温度为54-74C,时间为,浓度为6-12g/L;冷水洗温度为常温,时间<;热水洗温度为50-700C,时间为;热空气干燥温度为70-104C,时间为。

工业清洗剂配方

工业清洗剂配方

工业清洗剂配方
工业清洗剂的配方因具体清洗对象而异,下面是一个常见的工业清洗剂配方示例:
1. 配方一(溶剂型):
- 25% 丙酮(溶剂)
- 25% 乙醇(溶剂)
- 15%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表面活性剂)
- 10% 去离子水(稀释剂)
- 5% 氢氧化钠(中和剂)
- 20% 其他添加剂(如增溶剂、缓冲剂等)
2. 配方二(碱性洗涤剂):
- 30% 氢氧化钠(中和剂)
- 20% 吡咯烷酮(表面活性剂)
- 10% 合成脂肪酸乙醚硫酸钠(表面活性剂)
- 35% 辅助剂(如改进表面张力、增强溶解等)
- 5% 去离子水(稀释剂)
3. 配方三(酸性洗涤剂):
- 40% 琥珀酸(酸性)
- 15% 醋酸(酸性)
- 15% 硫酸(酸性)
- 25% 吡咯烷酮(表面活性剂)
- 5% 去离子水(稀释剂)
请注意,以上配方仅供参考,实际配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调整,同时需要遵守相关的安全和环保法规。

在使用工业清洗剂时,应按照相关说明书或由专业人士指导正确使用。

铝合金除垢剂配方

铝合金除垢剂配方

铝合金除垢剂配方铝合金除垢剂是一种用于去除铝合金表面氧化物和污垢的化学制剂。

它具有温和而有效的特性,可以在不损害铝合金表面的情况下去除附着物。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铝合金除垢剂配方,可以帮助您有效地清洁铝合金材料。

配方一:酸性除垢剂1. 氢氟酸:100克2. 硝酸:100克3. 硫酸:200克4. 水:600克将以上成分按照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即可得到酸性除垢剂。

使用时,将溶液涂抹在需要清洁的铝合金表面,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注意,使用酸性除垢剂时应戴好防护手套和眼镜,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配方二:碱性除垢剂1. 碱性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500克2. 水:500克将碱性氢氧化物溶解在水中,搅拌均匀即可得到碱性除垢剂。

使用时,将溶液涂抹在铝合金表面,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碱性除垢剂可有效去除铝合金表面的有机物和油脂。

配方三:酸碱复合除垢剂1. 氢氟酸:50克2. 硝酸:50克3. 碱性氢氧化物:100克4. 水:400克将以上成分按照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即可得到酸碱复合除垢剂。

使用时,将溶液涂抹在需要清洁的铝合金表面,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酸碱复合除垢剂的酸性成分可以去除铝合金表面的氧化物,碱性成分可去除有机物和油脂。

配方四:有机溶剂除垢剂1. 乙酸:200克2. 甲醇:200克3. 水:600克将以上成分按照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即可得到有机溶剂除垢剂。

使用时,将溶液涂抹在铝合金表面,轻轻擦拭,去除表面附着物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有机溶剂除垢剂适用于去除一般的污垢和油脂,但对于氧化层较厚的铝合金效果较差。

配方五:氧化剂除垢剂1. 过氧化氢:100克2. 水:900克将过氧化氢溶解在水中,搅拌均匀即可得到氧化剂除垢剂。

使用时,将溶液涂抹在铝合金表面,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氧化剂除垢剂可快速去除铝合金表面的氧化物,但使用时应注意避免溅入眼睛或皮肤。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铝合金除垢剂配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配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碱性清洗剂配方 配方 1 脱脂清洗剂
碱金属氢氧化物 80.0 - 160. Og 肼 20.0 - lOO.Og 甘氨酸 40.0 -lOO.Og 硫脲、硫代硫酸钠或硫化钠 0.2 -l.Og 特里龙 B10-50 10.0 -50.Og 水 加至 1 000. OmL 描述 甘氨酸和硫脲、硫代硫酸钠可加速浸蚀进程,碱金属氢氧化物可 增大清洗液的碱性,在浸蚀的同时起脱脂作用。

配方 2 适于浸渍法的碱性清洗液 氢氧化钠 20g 碳酸钠 18g 三聚磷酸钠 20g 无水偏硅酸钠 30g 树脂酸钠 5g 烷基芳基磺酸钠 5g 烷基芳基聚醇醚 2g 描述 温度为 70 - IOOC,清洗时间为 3?5min,浓度为 25?50g/L。

冷水 洗温度为常温,时间为 0. 25?0.5min;热水洗温度为 70?90C,时间为 0.5?2min;热空气干燥温度为 70 - 104qC,时间为 1-3min。

配方 3 金属表面净洗剂 乙二胺四醋酸二钠 0.5%一 2.5% 丙酮或乙醇 16.0%-10 一 32. 0% 氨水 0.5% -5.0% 化学清洗增效剂 0.1%一 0.5% 水 加至 lOO% 描述 本配方是金属表面净洗剂。

配方 4 金属表面清洗剂 偏硅酸钠 2. 50% -3.00% 碳酸钠 0. 80% -1.00% C10-16 合成脂肪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 0.15%-0.20% Cl0 - 16 合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0.20% -0. 30% 水 加至 100% 描述 本配方适用于金属表面的清洗。

配方 5 各类油污清洗剂 644 净洗剂(河南交河第二化工厂) 1.0 份 磷酸钠(工业用) 0.2 份 碳酸钠(工业用) 0.2 份 水 100.0 份 描述 本配方适用于清洗各类油污。

配方 6 金属表面清洗液 合成脂肪酸单乙醇酰胺聚烷氧基醚 2%一 6%。

1


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 1% -3% 偏硅酸钠 24% -30% 三聚磷酸钠 24% -28% 碳酸钠 加至 lO% 描述 为了提高润湿、悬浮和去污效果,本剂在清洗剂中添加了合成脂 肪酸单乙醇酰胺聚烷氧基醚。

本配方的水溶液用于金属表面清洗。

配方 7 粒状清洗剂 碳酸钠 13. 3% 偏硅酸钠 9. 0% 三聚磷酸钠 9. 0% C10-16 合成脂肪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 2. 0% 苯甲酸钠 66. 7% 描述 将上述组分以干法混合,制得松散的白色粒状清洗剂。

在水溶液 中的使用浓度为 70?80g/L,洗涤金属表面时需将溶液加热到 75 - 90C。

配方 8 适于喷射法的碱性清洗液 氢氧化钠 20g 碳酸钠 19g 三聚磷酸钠 20g 无水偏硅酸钠 32g 非离子型乙烯氧化物 1g 描述 清洗温度为 54 - 74C,时间为 0.5- Imin,浓度为 6- 12g/L;冷 水洗温度为常温,时间<0. 5min;热水洗温度为 50 - 700C,时间为 0.25min; 热空气干燥温度为 70-104C,时间为 0.5- Imin。

配方 9 金属表面碱性清洗剂 氢氧化钾 3 -llg 磷酸钾 3 -12g 硫酸铝的水合物 6 -22g 聚乙烯乙二醇烷基苯基酯 1 -5g 水 加至 1 000mL 描述 本配方适用于金属表面的清洗。

配方 10 高去污力的清洗剂 烷基磺酸盐 l 份 二氧化硅 3 份 二氧化硫脲 5 份 三聚磷酸钠 40 份 碳酸钠 51 份 描述 将上述组成物干混成白色粒状粉。

将其配成 100 - 200g/L 的溶液 放于水浴中,在 70?80。

C 下将含污垢的金属浸入清洗液中 10?15min,取 出清洗,干燥。

本剂去污力高,金属钝化作用良好。

配方 11 常温高效除油清洗剂 TS-1(以聚醚、油酸三乙醇胺、rx-10、聚氧乙烯脂肪醚硫酸钠等为主 要组分复配而成) 15. 0%一 30. 0% 碳酸钠 10. 0%一 30. 0% 焦磷酸钠 10. 0% - 30. 0%。

2


苯甲酸钠 0. 5%-1.0% 水 加至 lOO% 描述 本清洗剂外观为浅黄色透明液体,pH 值为 9-10。

适用于多种金属 清洗,使用温度低,泡沫少,洗净效果好,并有相当的抗硬水能力。

适 用于机械清洗和人工清洗。

和高温碱液相比,用量小、成本低、操作简 便、无毒、对环境无污染。

配方 12 表面未抛光件的碱性洗液 氢氧化钠 20?30g 磷酸钠 25 - 30g 硅酸钠 3 -lOg 水 加至 1 000mL 描述 清洗工作温度为 70 - 90C,处理时间为 10 - 30min。

本配方适用 于表面未抛光的钢铁、铜及其合金件的除油。

配方 13 钢铁及铝合金的弱碱性清洗液 磷酸钠 5. 00-10 -8.0% 磷酸二氢钠 2.0% -3.0% 硅酸钠 5.0%-6.0% 烷基苯磺酸钠 0.5%-1.0% 水 加至 100% 描述 本液的碱性较弱,加热的溶液有除油功能,对金属腐蚀性较低, 适用于钢铁及铝合金件。

使用方法是:用热溶液( 60?90C)浸洗或喷洗 5?lOmin,再经冷水漂洗干净。

配方 14 钢铁与铝合金通用去油液 磷酸钠 50 - 80g 磷酸二氢钠 20 -30g 硅酸钠 50 - 60g 烷基苯磺酸钠 5-lOg 水 加至 1 000mL 配方 15 弱碱性清洗液 十二烷基硫酸钠 0. 5% 油酸三乙醇胺 3. 0% 苯甲酸钠 0. 5% 水 96.0% 描述 本配方的碱性更弱,加热的溶液能去除油脂,适用于精加工、抛 光后的钢铁及铝合金零件。

使用方法是:先在加热至 90C 的溶液中浸洗, 然后用防锈水漂洗。

配方 16 金属表面电化学去油(一) 氢氧化钠 20 - 30g 磷酸钠 50 - 70g 碳酸钠 30 -50g 水 加至 1 000mL 描述 电化学去油主要适用于外形较简单的工件,因外形复杂的工件, 在凹下部分电力线不易达到。

本配方的工艺条件:溶液温度 70 - 90C,。

3


电流密度 5 - 10A/dm,电压 8。

12V,脱脂时间(换向时间)根据油脂除 净程度而变换。

配方 17 金属表面电化学去油(二)
氢氧化钠 10 - 20g 磷酸钠 25 -50g 硅酸钠 3-5g 水 加至 1 000mL 描述 工艺条件:溶液温度 70 - 80C,电流密度 3- 10A/dmz,电压 8 -12V, 脱脂时间(换向时间)若作为阴极为 2 -3min,作为阳极为 1- 2min。

配方 18 金属表面去油 氢氧化钠 55.Og 碳酸钠 8.5g 三聚磷酸钠 1O. Og 无水偏硅酸钠 25. Og 烷基芳基磺酸钠 1. Og 非离子型乙烯氧化物 0. 5g 描述 清洗温度为 72 - 100℃,时间为 0.5- Imin,浓度为 25 - 50g/L; 冷水洗温度为常温,时间为 0. 25 -0.5min;热水洗温度为 70?90C,时 间为 0.5?2mm;热空气干燥温度为 70 -104℃,时间为 1- 3min。

4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