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磁现象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优质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优质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电磁学》的第一节“磁场的性质”。

具体内容包括:磁场的基本概念、磁场对磁体的作用、磁感线的引入与理解、磁场的方向和磁场强度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磁场的基本概念,掌握磁场对磁体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磁感线模型分析磁场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了解磁场的方向和强度,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场的基本概念、磁场对磁体的作用、磁感线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磁感线的引入与理解、磁场的方向和强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钉、细线、电流表、电源、导线等。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用磁铁吸引铁钉,引导学生思考磁铁为什么能吸引铁钉。

2. 知识讲解:a. 磁场的基本概念:介绍磁场的定义、磁体和磁极的概念。

b. 磁场对磁体的作用:讲解磁力线、磁感线,引导学生理解磁场对磁体的作用。

c. 磁感线的理解与应用:通过图示和实例,让学生理解磁感线的分布特点及意义。

d. 磁场的方向和强度:讲解磁场方向的规定,介绍磁场强度的概念。

3. 例题讲解:讲解磁场问题相关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磁场问题练习,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磁场的基本概念2. 磁场对磁体的作用磁力线磁感线3. 磁感线的理解与应用4. 磁场的方向和强度5. 例题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磁场和磁感线的概念。

b. 为什么说磁感线是从磁体的北极出发,回到南极?c. 某磁场的方向规定为垂直纸面向里,试画出该磁场的磁感线。

2. 答案:a. 磁场:存在于磁体周围,能使磁体产生磁力的空间。

磁感线:用来表示磁场分布的曲线,方向从磁体的北极出发,回到南极。

b. 因为磁感线表示磁场的方向,而磁体的北极和南极分别表示磁场的两个极性,所以磁感线从北极出发,回到南极。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素材大全磁生电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素材大全磁生电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素材大全磁生电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

2. 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规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

2. 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规律。

三、教学难点:1. 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

2. 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蹄形磁铁、线圈、开关、灯泡、导线等。

2.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是否也能产生电流呢?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

3. 课堂讲解: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引导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规律。

4. 实验演示:进行电磁感应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5. 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感应电流的方向,探讨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规律。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电磁感应现象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和分组实验,评价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对作业和课后练习的批改,了解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知识的掌握情况。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反馈,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发电机、变压器等。

2. 鼓励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将电磁感应现象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八、教学参考资料:1. 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物理教材。

八年级物理下册9.2磁场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9.2磁场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磁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2)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3)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2、过程和方法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重、难点:1.磁场、磁感线的含义。

2.知道磁场间的作用。

三、教学器材:多媒体设备、磁体、小磁针、磁感线演示仪四、教学课时:1时五、教学过程:1.磁场演示实验1:(并用课件展示,让每个学生都可以观察现象)在条形磁体周围的不同地方,放置若干小磁针。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小磁针N极指向,不同小磁针N极指向相同吗?生:小磁针不指南北,不同小磁针N极指向不同。

师:为了现象地描述磁场,在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方向规定为那点磁场的方向,如果在磁体周围放许多的小磁针,这些小磁针在磁场的作用下会排列起来,这样我们就能知道磁体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了。

板书:1.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为磁场方向。

2.磁感线师:以上在条形磁体周围放置的小磁针个数是有限的。

下面用铁屑代替小磁针,它们分布情况可以现象直观地显示出磁场的分布情况。

演示实验2:用磁感线演示仪演示,在演示仪上分别放上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生:铁屑在磁场作用下有规则的排列成一条条曲线。

(并用课件演示)课件动画演示:磁场中的小磁针转动,排列情况及磁感线。

师:小磁针原来指南北,放入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后小磁针发生偏转,有规则地排列成一条条曲线。

根据小磁针N极指向,就可以知道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在周围空间各点产生的磁场方向,沿小磁针所指方向画出一条带箭头的曲线,可以方便、现象地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磁感线。

如课本P65图9.2—3,甲、乙所示。

(并用投影仪演示)师:从图上你们能看出磁体周围磁感线分布的一些规律吗?生: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N极出发到S极。

人教版8年级物理教案-磁现象

人教版8年级物理教案-磁现象

一、磁現象【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道磁體周圍存在磁場。

●知道磁感線可用來形象地描述磁場,知道磁感線的方向是怎樣規定的。

●知道地球周圍有磁場以及地磁場的南、北極。

2.過程與方法●觀察磁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場的存在。

●通過觀察磁體間的相互作用,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通過感知磁場的存在,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抽象思維能力,使學生認識磁場的存在,滲透科學的思維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瞭解我國古代對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進一步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

●通過感知磁場的存在,知道磁感線和地磁場,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科學態度和求是精神,幫助學生樹立探索科學的志向。

【教學重難點】重點:知道磁鐵的指向性和磁極間的相互作用。

知道什麼是磁場、磁感線、地磁場和磁化。

難點:磁場和磁感線的認識。

被磁化的鋼針磁極的判斷。

【教學方法】探究、實驗、討論法【教學器材】條形、蹄形磁體,鐵、鈷、鎳片,鐵屑,鋼針,投影儀,投影片,掛圖,微機,大頭針,鐵架台,細線,有關磁性材料的實物,圖片(有些實驗器材可佈置學生自己準備),大磁鍼、小磁鍼。

一、新課引入這是一個朋友在瑞典北部城市柯洛娜(KIRUNA)旅遊時拍到的照片,你知道這是什麼自然現象嗎?這就是傳說中的極光,它是絢麗的、多變的、神秘的。

長久以來、人們除了感歎極光的美麗,也在不停的尋找極光出現的原因,國內外也有很多關於極光的神話傳說。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才研究發現,這鐘現象是和地球的磁場有著密切的關係的。

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磁現象。

二、新課學習1.磁現象在小學的時候中,我們就瞭解了簡單的磁現象,同學們回憶一下,有哪些現象?學生發言,教師可以適時補充。

例如磁鐵能吸引鐵;指南針可以指南北,説明人們辨別方向;小磁鍼指南北;兩磁鐵可以相吸,其中一個換另一頭就相斥等等。

磁現象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從古代開始,很多人們就致力於對磁現象的研究,例如司南的發明,就為當時的航海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初中物理磁力现象教案人教版

初中物理磁力现象教案人教版

初中物理磁力现象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了解磁感线的概念及作用。

(2)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能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特点。

(3)了解地球周围存在地磁场,知道地磁场的南北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2)利用实验和观察,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借助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磁场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教学难点: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能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条形磁铁、蹄形磁体、小磁针若干、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 播放美丽的极光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

2. 提问:为什么磁铁能吸引铁钉?磁铁之间为什么会相互吸引或排斥?3. 板书课题:磁力现象二、教学新课,科学探究1. 了解磁现象(1)阅读教材,了解磁体能吸引什么物质。

(2)讨论磁性、磁极、磁化等概念。

(3)演示磁化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

2. 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1)分组实验:让学生用磁铁进行实验,观察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

(2)讨论实验现象,总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 认识磁场,用磁感线描述磁场(1)演示磁场实验,让学生感知磁场的存在。

(2)介绍磁感线的概念、作用及画法。

(3)让学生尝试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特点。

4. 了解地球周围的地磁场(1)介绍地磁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地磁场的南北极。

(2)讨论地磁场对磁体的影响。

三、巩固知识,拓展应用1. 课堂练习: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

2. 生活中的磁现象: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磁现象,并进行交流分享。

四、总结与反思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磁力现象的特点。

2. 反思学习过程,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描述磁场的特点,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八年级物理下册 9.1《磁现象》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9.1《磁现象》教案 新人教版

过程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复备标注复习引入我们都是聪明的孩子,下面我来提问大家一个文化题: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我们老祖先聪明吗?人类是进步、发展的,聪明的中国人的后代当然更知聪明,大家说是不是呀?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也展示了这四大发明,其中有一个是这样的,大家看看它是什么?(幻灯片显示司南)它在物理上属于什么现象?学生思考回答新课过程磁石都是有磁性的,这个我们都知道。

我们把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利用课件观察形形色色的磁体)那么大家再想一想,磁性在磁体上的分布是均匀的吗?还有,为什么人造磁体上会标着S、N两个字母?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把大头针平铺在一张白纸上,分别将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平放在大头针上,然后用手轻轻将磁体提起,并轻轻抖动,观察到磁铁两端能吸引较多的大头针,而中部没有吸引大头针.这个实验表明,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这两个部位叫磁极结论都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做南极(south pole),又叫S极.静止时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做北课题9.1《磁现象》本学期总第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日期课型新授主备人复备人审核人感知目标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性和磁体;2.知道磁极3.知道磁极的指向性和磁极的表示方法;4.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5.知道磁化及其应用。

二、能力目标1.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磁极,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演示,探究出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古代的国大发明,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重点难点磁极指向性、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磁化的概念。

器材多媒体课件。

磁体,小铁钉,铜丝,磁针,改锥下面请大家来观察一下这个现象。

悬把条形磁体用线悬挂在铁架台上,或把小磁针支起,让它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观察它的静止方位.演示:移走棒上的磁体,回形针落。

八年级物理下册《9.1磁现象》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9.1磁现象》教案 新人教版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板桥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9.1磁现象》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知道磁体有吸铁(镍、钴)性和指向性。

(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

知道磁化现象。

二、教学重点:1、磁极间的相互作用2、磁化三、教学难点:磁化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和手段:观察磁现象,感知磁体的特点。

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过程个性发挥(一)引入新课:由“极光”现象引入。

在地球的南北极附近的高纬度地区,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一种奇异的自然现象:巨大的天幕似乎被染上了各种颜色。

这些颜色还会不断变化,从紫色到黄色,直至橘红色,耀人眼目。

这是天上的画家在挥笔作画,还是盛装的少女手持彩练在空中载歌载舞?古人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种种猜测,直到近代,才有了科学的解释。

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极光”。

极光的发生与地球的磁场有密切的关系。

等我们学习了这章电与磁的知识后,我们就能合理的解释它了。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电与磁知识。

二、提问入新提问:平时摆弄磁铁时观察到磁铁能吸引什么物质?指南针有什么作用?(吸引铁,指南针可以指南北,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进一步提问引入新课:磁铁只能吸引铁吗?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北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些简单的磁现象。

(二)新授:2.进行新课(一)认识永磁体的磁现象我们都知道,磁铁能吸铁。

它还能吸别的物质吗?请同学们自己通过实验进行探索。

学生实验:将课前准备的铁片、钢锯片、镍币、铜片、玻璃片等器材放在桌上摆好,用条形磁铁分别接近它们,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结论:磁铁能吸引铁制物质,能微弱地吸引镍币。

教师指出:磁铁除了能吸引铁、镍外,还能吸引钴,钴是稀有金属,我们平时很少见。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1. 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2.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二)磁极及其相互作用提问:磁体各部分吸引铁的能力都一样吗?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下列实验。

人教版8年级物理教案-磁现象磁场

人教版8年级物理教案-磁现象磁场

【教案一】20.1磁現象磁場【教學設計思想】本節是八年級物理第20章第一節《磁現象磁場》,作為本章的第一節有較多的物理概念,它是後續知識學習的基礎,因此,做好演示實驗,通過多媒體課件和實物的演示實驗讓學生探究出來物理概念或規律,是本節的主要特色。

由學生觀察多媒體課件演示實驗現象進入物理知識的探究之中,讓學生親身經歷有關知識的形成過程,初步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知道磁性和磁體;2.知道磁極;3.知道磁極的指向性和磁極的表示方法;4.理解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5.知道磁化及其應用。

二、方法與過程1.感知物質的磁性和磁化現象。

通過觀察實驗現象認識磁極,理解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

2.觀察磁極間相互作用規律的實驗演示,探究出磁極間相互作用規律。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瞭解我國古代對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進一步增強學習物理的興趣。

【教學重點】磁極指向性、磁極間相互作用規律,磁化的概念。

【教學難點】1.通過觀察磁極間相互作用規律實驗演示,理解磁極間的相互作用。

2.觀察磁極間相互作用規律實驗演示,能探究出磁極間相互作用的規律,初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教法】講授法、觀察法、探究法。

【教具與媒體】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請大家先聽兩個故事:(幻燈片展示)1.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建造了規模宏大的阿房宮,為了防範刺客,聰明的工匠們修建了奇特的阿房宮的北門,一旦有人身懷鐵器,立刻就會被門牢牢地吸住。

2.在加拿大東海岸,有一個神奇而令人生畏的世百爾島,來往的船隻只要一靠近它,不但指南針失靈,還會把船吸向海底,造成觸礁沉沒。

聽了這兩個故事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其中的奧秘吧?今天我們學習了磁現象,就會明白這是為什麼。

(板書課題)二、進入新課,科學探究(一)磁現象1.磁性:物體能夠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叫磁性。

(課件演示)2.我們把這類具有磁性的物體叫做磁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浏阳市赤马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磁现象》教案新人教

科目物理主备人年级八时间
课题磁现象课时 1
教学目标1、知道磁体有吸铁性与指向性
2、知道磁极间有相互作用
3、知道磁化现象
教材分析重点:磁铁的吸铁性、指向性难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教法提示讲授法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一、课题引入
我国四大发明中有一发明是指南针你们知道指南针为什么有指南的性质吗?你知道吗:
⏹ 1.磁体能够吸引哪些东西?
⏹ 2.磁体上的磁性强弱处处一样吗?
⏹ 3.“指南针”是如何得名的?
一、磁体
1.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

3.磁体形状:条形、针形、蹄形、圆柱形
实验
把铁屑均匀地铺在白纸上,将磁体依次平放在铁屑上,然后将磁体提起,观察现象。

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
3. 磁极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

N极和S极
将小磁针放在针尖上,用手拨动小磁针,观察静止时的指向。

注意:
1、不要让磁体靠近它。

2、观察其他同学小磁针的指向。

小磁针静止后的位置总是指向南北方向
小磁针指向北面的一端叫北极(N极)
指向南面的一端叫南极(S极)
如果磁体被分割成两段或几段后,每一段磁体上是否仍然有N极和S极
每一段磁体上仍然有N极和S极
4.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5.磁化现象: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被磁化的物体如果是铁棒,获得的磁性会立即消失
被磁化的物体如果是钢棒,获得的磁性就会保持较长的时间
磁化方式:
a、接触或靠近磁体;
b、用磁体的一极沿同一方向多次摩擦。

应用:磁悬浮列车
连接上海国际机场与市区的磁悬浮列车最高速度达
到431千米/小时,全线长17.3千米。

该列车由德国磁悬浮高速列车国际公司承建,并于
2002年12月31日首次通车。

磁现象在现代科技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磁带、扬声器
练习1.物体能够吸引含铁质物体的性质,叫做_______
具有这一性质的物体叫做______
2.一根磁铁上磁性最强的部分是_______,这个部分叫_________,分别叫____极和____极
3.用一根细线系在一根条形磁铁的中间,悬挂在空气静止,可发现条形磁铁总是指向_________方向,条形磁铁的N极指______,S极指_______
4、用条形磁铁的N极去靠近某物体的A端,发现
能把A端吸引过来,则物体的A端()
A一定的S极 B可能是N极
C可能是S极D一定是N极
5、某物体的一端靠近静止的一根小磁针,当靠近
小磁针的N极和S极时都能吸引,则这物体的这端()
A可能是无磁性的 B可能是N极
C可能是S极 D一定有磁性
用一枚缝衣针制作一个指南针:(学生想想制作步骤)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