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期末复习资料答案版

合集下载

逻辑学期末复习题一与答案

逻辑学期末复习题一与答案

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概念,属于真包含于关系的是()。

A.畅销品和商品B.正数和负数C.独生子女和女孩D.音乐和舞蹈正确答案:A2、我国的高校分布于全国各地。

以下哪个选项中的“高校”与题干中的“高校”属于同一种用法?()A.北京大学是一所著名高校。

B.高校应该努力培养人才。

C.高校是对公民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

D.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较容易考取。

正确答案:D3、一个房间中,一些人在聊天。

其中,一个人是沈阳人,三个人是南方人,两个人是广东人,两个人是作曲家,三个人是诗人。

假设以上的介绍涉及了房间中所有的人,那么房间中最少可能是几个人?最多可能是几个人?()A.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8人。

B.最少可能是4人,最多可能是11人。

C.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9人。

D.最少可能是4人,最多可能是9人。

正确答案:D4、“文学作品可分为诗歌、剧本、散文、小说及文学评论”,这一划分的逻辑错误是()。

A.多出子项。

B.子项未尽。

C.混淆标准。

D.误将分解当划分。

正确答案:A5、动物福利指的是尊重动物的权利、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动物协调发展。

动物福利主要包括:生理福利,即无饥渴之忧虑;环境福利,即让动物有适当的居所;卫生福利,即尽量减少动物的伤病;行为福利,即保证动物表达天性的自由;心理福利,即减少动物恐惧和焦虑的心情。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不涉及动物福利?()A.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时预留多处动物过桥涵洞。

B.采取多种奖励方式,激发猴子表演高难度动作。

C.养鸡场让母鸡在山林中自由觅食,提高产蛋率。

D.为了科研目的对动物进行活体实验时注射麻药。

正确答案:B6、在某次税务检查后,四个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甲:所有个体户都没纳税。

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纳税。

丙:个体户不都没纳税。

丁:有的个体户没纳税。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A.甲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

B.丁断定属实,陈老板未纳税。

逻辑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逻辑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逻辑学 --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从定义的结构看,在定义“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中,“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是(____)。

参考答案:种差2、在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求异法的特点是(____)。

参考答案:同中求异3、在“氧化铁不是有机物,因氧化铁不含碳,而凡有机物都是含碳的”这个三段论的大前提中表示中项的语词是(____)。

参考答案:含碳的4、从真假条件考虑,当q(____)时,p无论是真是假,总是真的。

参考答案:真5、直言命题的(____)和(____)通称为词项。

参考答案:主项※谓项二、单项选择题1、同时肯定“所有的人都会犯错误”与“有的人不会犯错误”这两个命题会违反 ( )A. 同一律B. 矛盾律C. 排中律D. 充足理由律参考答案: B2、以MAP为大前提,SIM为小前提的有效三段论推理,其结论是 ( )A. SAPB. SEPC. SIPD. SOP参考答案: C3、和“并非: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物美”相等值的命题是 ( )A.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物也不美B.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C.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或物不美D. 这个商店的商品物美但价不廉参考答案: C4、由并非SAP可推出SOP,其根据是逻辑方阵中的()关系。

A. 矛盾B. 反对C. 下反对D. 差等参考答案: A5、在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中,如两个判断是互相矛盾的,那么它们()A. 常项和变项都相同B. 常项相同,变项不同C. 常项和变项都不同D. 常项不同,变项相同参考答案: D三、多项选择题1、与“只有懂法律,才能当律师”这一命题具有等值关系的命题是 ( )A. 只有当律师,才要懂法律B. 若懂法律,就能当律师C. 若当律师,就要懂法律D. 若不当律师,就不要懂法律E. 若不懂法律,就不能当律师参考答案: C E2、下列限制或概括不正确的是 ( )A. 把“森林”限制为“防护林”B. 把“正概念”概括为“普遍概念”C. 把“颜色”限制为“红色”D. 把“中国”概括为“亚洲的国家”E. 把“喜马拉雅山脉”限制为“喜马拉雅山最高峰”参考答案: B E3、下列推理形式中有效的是 ( )A.B.C.D. SOP SEPE. MOP MES SOP参考答案: B E四、分析题1、根据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知识,分析下列陈述犯有什么逻辑错误,为什么? “对同一事物,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这两种人之间没有共同语言。

逻辑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逻辑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逻辑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是演绎推理的典型例子?A. 如果今天下雨,那么地面会湿。

今天下雨了,所以地面湿了。

B. 所有学生都爱学习。

小明是学生,所以小明爱学习。

C. 有些学生爱学习。

小明是学生,所以小明爱学习。

D. 所有的鸟都会飞。

企鹅是鸟,所以企鹅会飞。

答案:A2. 以下哪项是归纳推理的例子?A. 所有观察到的乌鸦都是黑色的,因此所有乌鸦都是黑色的。

B. 所有观察到的乌鸦都是黑色的,因此这只乌鸦是黑色的。

C. 所有乌鸦都是黑色的,因此这只乌鸦是黑色的。

D. 这只乌鸦是黑色的,因此所有乌鸦都是黑色的。

答案:A3. 以下哪项是有效的三段论?A. 所有狗都是哺乳动物。

所有哺乳动物都有毛发。

因此,所有狗都有毛发。

B. 所有狗都是哺乳动物。

有些哺乳动物有毛发。

因此,有些狗有毛发。

C. 所有狗都是哺乳动物。

所有哺乳动物都有毛发。

因此,有些狗有毛发。

D. 所有狗都是哺乳动物。

所有狗都有毛发。

因此,所有哺乳动物都有毛发。

答案:A4. 以下哪项是形式逻辑中的“假言推理”?A. 如果P,则Q。

P,所以Q。

B. 如果P,则Q。

Q,所以P。

C. 如果P,则Q。

非Q,所以非P。

D. 如果P,则Q。

非P,所以非Q。

答案:C5. 以下哪项是形式逻辑中的“选言推理”?A. P或Q。

非P,所以Q。

B. P或Q。

P,所以Q。

C. P或Q。

非P,所以非Q。

D. P或Q。

Q,所以P。

答案:A6. 以下哪项是形式逻辑中的“联言推理”?A. P且Q。

P,所以Q。

B. P且Q。

Q,所以P。

C. P且Q。

非P,所以非Q。

D. P且Q。

非Q,所以非P。

答案:A7. 以下哪项是形式逻辑中的“假言推理”?A. 如果P,则Q。

P,所以Q。

B. 如果P,则Q。

Q,所以P。

C. 如果P,则Q。

非Q,所以非P。

D. 如果P,则Q。

非P,所以非Q。

8. 以下哪项是形式逻辑中的“模态逻辑”?A. 必然P,所以P。

逻辑学复习题答案

逻辑学复习题答案

逻辑学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逻辑学中,命题“如果下雨,那么地面会湿”的逆命题是(C)。

A. 如果地面不湿,那么没有下雨B. 如果地面湿,那么下雨了C. 如果没有下雨,那么地面不会湿D. 如果地面湿,那么下雨了2. 以下哪个选项是有效的三段论?(B)A. 所有的猫都是哺乳动物,所有的狗都是猫,因此所有的狗都是哺乳动物。

B. 所有的天鹅都是鸟类,有些鸟类是白色的,因此有些天鹅是白色的。

C. 所有的植物都需要水,有些植物是仙人掌,因此有些仙人掌需要水。

D. 所有的鱼都会游泳,所有的海豚都是鱼,因此所有的海豚都会游泳。

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是演绎推理的有效形式?(ABD)A. 肯定前件B. 否定后件C. 肯定后件D. 否定前件2. 以下哪些是归纳推理的有效形式?(AC)A. 完全归纳B. 简单枚举C. 统计归纳D. 因果归纳三、判断题1. 命题“所有的人都会死”是一个全称肯定命题。

(正确)2. 命题“有些鸟会飞”是一个特称否定命题。

(错误)3. 命题“如果今天是周一,那么明天是周二”是一个条件命题。

(正确)四、简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演绎推理,并给出一个例子。

演绎推理是一种逻辑推理方式,它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出具体结论。

例如,前提1:所有人都会死亡;前提2:苏格拉底是人;结论:苏格拉底会死亡。

2. 请解释什么是归纳推理,并给出一个例子。

归纳推理是一种逻辑推理方式,它从特殊性的前提出发,通过观察和归纳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例如,观察到的每只乌鸦都是黑色的,因此得出结论:所有的乌鸦都是黑色的。

五、论述题请论述逻辑学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逻辑学是研究有效推理的学科,它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日常生活中,逻辑学帮助我们识别和避免谬误,做出合理的决策。

在科学研究中,逻辑学是构建理论、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基础。

通过逻辑推理,科学家能够从观察到的现象中提炼出普遍规律,推动科学的进步。

逻辑学(华南师范)08逻辑复习练习题2

逻辑学(华南师范)08逻辑复习练习题2

08级文学院逻辑学期末复习练习题部分参考答案第一章引论一、填空题1.逻辑学的发源地有三个,有古希腊、古印度和中国。

2.归纳逻辑的创始人是培根.3.逻辑学创始人是亚里士多德,他的《工具论》一书包括《范畴篇》,《解释篇》,《辨谬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辩篇》。

4.逻辑一词源出于希腊文的逻各斯。

第二章逻辑基本规律一、填空题1矛盾律的要来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从它们都是真的。

2根据逻辑基本规律中的矛盾律,“如果认真学习,就能考得好成绩”为真,则“即使认真学习也不能考出好成绩”为假。

3违反三段论规则的四项错误,从逻辑规律的角度看,是一种违反同一律律的错误。

4根据逻辑的排中律,若“王丽是涉外文秘专业学生但不精通国际经济法”为假,则相应的假言判断如果王丽是涉外文秘专业学生,那么她精通国际经济法为真。

5若同时肯定“甲班学生都是学英语的”和“甲班学生都不是学英语的”这两个判断,则违反矛盾律的要求。

二、单项选择题1若否定┐p→┐q又否定q∧┐p 则()的要求。

A违反同一律B违反矛盾律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2这个推理不是间接推理,而是三段论推理,这一议论()的要求。

A只违反矛盾律B只违反排中律C违反矛盾律又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3以下断定中,()是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的。

A、SAP真且SEP假B、SAP真且SEP真C、SAP真且SIP假D、SOP真且SIP假4若肯定p∧┐q而否定p→q,则()的要求。

A违反同一律B违反矛盾律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5如果同时肯定pVq和p∧q,则()的逻辑要求。

A违反同一律B违反矛詹律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选择题参考答案:1B,2A,(D)3C,4B,5D。

第三章命题演算一、填空题1与“只有通过外语考试,才能录取”相等值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如果录取,那么通过外语考试.相等值的联言判断的负判断是不通过考试,不能录取.相等值的选言判断是也许通过通过考试,也许录取。

逻辑学作业汇编,期末复习资料,重点备考

逻辑学作业汇编,期末复习资料,重点备考

1.简答题举出一个合取命题推理的例子我的答案:她是一个热心的人,她是一-个可爱的人,所以,她是一个热心又可爱的人。

2.简答题举出一个析取命题推理的例子我的答案:她很热心或者很可爱。

她不可爱。

所以,她很热心。

3.简答题举出一个条件命题推理的例子我的答案:2+3=5。

所以,如果大海是绿色的,那么2+3=5。

4.简答题举出一个等值命题推理的例子我的答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所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当且仅当它是正方形。

5.简述穆勒五法我的答案:一、求同法(一)定义:在被研究的现象a出现的若干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先行情况是相同的,那么,这个相同的先行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a的原因。

(二)运用求同法时应该注意的问题:①先行现象中表面的“同”可能掩盖本质的“异”,表面的“异”可能掩盖本质的“同”;②在搜集整理先行情况时,由于各种原因,某种共有的先行条件可能会被遗漏掉;③相同的先行情况可能不止一个,而是有多个。

(二)注意①应尽可能地多考察一些场合,场合越多,先行情况中那个相同情况作为被研究现象a的原因就越可靠;②要科学地分析是否还有其他的相同先行情况,以确定不相同先行情况的非决定作用,突出相同先行情况对被研究现象a的决定作用。

二、求异法(一)求异法的定义求异法又叫差异法,其基本内容是:在被研究现象出现和不出现的两个场合,只有-个先行情况是不同的,其余都相同;并且,当这个不.同的先行情况出现时,被研究现象a出现,否则a不出现。

那么,这个不同的先行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a的原因。

求异法的特点是同中求异。

(二)运用求异法时应注意的问题与求同法相比,求异法是在被研究对象处于人为的严格控制状态下进行实验的方法,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干扰比求同法少,故其结论的真实性较求同法更为可靠。

此外,由于在求异法两个场合的先行情况中,只有一个先行情况不相同,其余的都相同,因此,不具有该先行情况的场合事实.上是为被推测的研究现象a的原因做了一个反证。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期末考试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期末考试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期末考试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演绎推理的结论?A. 如果下雨,地面就会湿。

现在下雨了,所以地面湿了。

B. 如果下雨,地面可能会湿。

现在下雨了,地面湿了。

C. 如果下雨,地面就会湿。

现在地面湿了,所以下雨了。

D. 如果下雨,地面就会湿。

现在地面湿了,但不确定是否下雨。

答案:A2. 以下哪个命题是假命题?A. 所有的人都是有限的生命。

B. 所有的人都是有限的生命,并且苏格拉底是人。

C. 所有人都是有限的生命,因此苏格拉底是有限的生命。

D. 苏格拉底是有限的生命,因此所有人都是有限的生命。

答案:D3. 以下哪个命题是逻辑上的矛盾?A. 苏格拉底是人。

B. 苏格拉底是人且不是人。

C. 苏格拉底是人或者不是人。

D. 苏格拉底是人,但不是哲学家。

答案:B4. 以下哪个命题是逻辑上的同一律?A. 苏格拉底是哲学家,因此苏格拉底是人。

B. 苏格拉底是哲学家,并且苏格拉底是人。

C. 苏格拉底是哲学家,所以苏格拉底是哲学家。

D. 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是哲学家。

答案:C5. 以下哪个命题是逻辑上的排中律?A. 苏格拉底是哲学家,或者不是哲学家。

B. 苏格拉底既是哲学家,也不是哲学家。

C. 苏格拉底是哲学家,因此他不是人。

D. 苏格拉底是人,但不是哲学家。

答案:A6. 以下哪个命题是逻辑上的充足理由律?A. 因为苏格拉底是哲学家,所以他是人。

B. 因为苏格拉底是人,所以他是哲学家。

C. 苏格拉底是哲学家,因为他是人。

D. 苏格拉底是哲学家,并且他是人。

答案:A7. 以下哪个命题是逻辑上的因果律?A. 因为苏格拉底是哲学家,所以他是人。

B. 苏格拉底是哲学家,因此他有智慧。

C. 苏格拉底是人,因此他是哲学家。

D. 苏格拉底是哲学家,因此他是人。

答案:B8. 以下哪个命题是逻辑上的非矛盾律?A. 苏格拉底是哲学家,并且不是哲学家。

B. 苏格拉底是哲学家,或者不是哲学家。

C. 苏格拉底是哲学家,因此他不是哲学家。

法律逻辑学期末考试复习所用(共5套附答案)

法律逻辑学期末考试复习所用(共5套附答案)

法律逻辑学期末考试复习所用练兵题(共5套)第1套一、填空1、“有些中年人是罪犯”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有S是P ,其中,常项是有些是,变项是中年人罪犯。

2、作为定义“网是用任何东西造成的空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定义含混。

3、在性质判断中,主项和谓项都周延的是全称否定(或E、或SEP)判断。

4、根据对当关系,当sop假时,可推知sAp 真, sEp 假, sIp 真。

5、作为定义,“行政法是法律,”所犯的逻辑错误是定义过宽。

6、根据对当关系,由sAp真,可推知sEp 假,sIp 真,sOp 假. 。

7、完全归纳推理属于必然性的推理。

8、把sAp进行换位推理,其结论应是PIS 。

9、“当今世界可能不会爆发第三次大战”为真时,“当今世界必然会爆发第三次大战”的真假如何?假。

10、中国浙江省有一个地区盛产一种非常甜美的柑桔,美国一位植物学家将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的各种条件与中国浙江省的这个地区进行了对比,发现两地的自然条件(纬度、气候、土壤、水源等)非常相似,于是,就进行了移植,果然成功了。

他在这里运用的是类比推理。

二、用完全归纳推理能否得出下列结论,为什么?1、人人都有思维能力。

不能,无法考察全部分子2、某校九八级法律班学生的年龄全都超过20岁了。

能,可以考察全部分子3、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要来到。

不能,无法考察全部分子4、24至28之间没有质数。

(注:质数是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数。

)能,可以考察全部分子三、不定项选择1、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 )a、逻辑常项b、逻辑变项c、思维d、语言表达方式2、如果把“鹿”概括为“食草动物”,限制为“梅花鹿”,则( D )。

A、概括正确,限制错误 b、概括、限制都错误C、概括错误、限制正确 d、概括、限制都正确3、判断与语句的关系是( CD )。

A、所有语句都表达判断B、所有语句都不表达判断C、所有判断都通过语句表达D、有的语句不表达判断4、设A、B两个概念,有的A是B,有些A不是B;有些B是A,有些B不是A,那么,A与B是( D )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学期末复习资料答案版一、导论1.什么是逻辑学?什么是思维形式?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

思维形式就是不同内容的思维所共有的一般逻辑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

2.古逻辑学的种类P12/13/11?a.中国先秦的明辨学和《墨经》b。

古印度的因明—正理学说c。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逻辑和《工具论》3.什么是逻辑常项和变项?逻辑形式的不同主要是由常项还是变项决定的?逻辑常项是逻辑形式中的不变部分。

逻辑变项是逻辑形式中可变部分,可以表示任一判断。

逻辑常项是区分各种不同种类的逻辑形式的唯一依据,即?逻辑形式的不同主要是由常项决定的。

二、概念1.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反映对象的范围及其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a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b外延:就是具有这些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对象的范围2.怎么区分集合和非集合概念?在语意中区分,能指称个体的是非集合概念,不能指称的是集合概念3.什么是定义?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精炼的语言揭示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定义的规则是什么?a定义项与被定义项在外延上必须全同b定义项不得直接或渐渐地包含被定义项。

c.定义必须清楚明确d定义不能是否定的4.定义的种类:个人意见这里的要求应该是区分和判别种类,所以大部分是理解。

a实质定义:是揭示概念所反映的食物的本质的定义。

属加种差法: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种差:被定义项与其他同属的种概念在属性上的差异。

在属加种差法中,种差是被定义概念与同属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异属:是指被定义项相邻的属概念。

)包括:发生定义:种差揭示了被定义项所反映的对象如何形成或发生。

如:圆的定义。

性质定义:。

的性质。

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功用定义:。

的功用。

如:仪器的定义关系定义:。

同其他对象的关系。

如:哥哥的定义。

b语词定义:是规定或说明语词意义的定义方法。

包括:规定的语词定义:创立一个新语词,并赋予其特定含义的定义方法。

如:“四个现代化”的定义说明的语词定义:就是通过说明已存在的语词的含义从而下定义的方法。

如:乌托邦:乌的意思是没有,托邦是地方,乌托邦就是指没有的地方。

5.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有哪些?会使用欧拉图表示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以外延做定义的太专业了,我只打了容易懂的定义)a 全同关系=同一关系,对于任意两个概念A 、B ,如果他们的外延完全相同,那么他们就具有全同关系。

但是,只是指他们的外延完全相同,而内涵却是不同的,否则就是同一个概念了。

全同关系欧拉图b 真包含关系=属种关系,所有的B 是A ,而有的A 是B ,有的A 不是B 。

概念A 与概念B 有真包含关系,这个关系中,A 为属概念,B 为种概念。

真包含关系欧拉图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所有的A 是B ,而有的B 是A ,有的B 不是A 。

概念A 和概念B 之间具有真包含于关系,则A 为种关系,B 为属关系。

真包含于关系欧拉图真包含于关系和真包含关系是一对相反的关系交叉关系,有的A 是B ,有的A 不是B ,有的B 是A ,有的B 不是A 。

交叉关系欧拉图(有点丑)全异关系,所有的A 都不是B ,所有的B 不是A 。

全异关系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矛盾关系: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A 、B ,若A 与B 的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C 的外延。

其中C 为论域。

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该怒iand 特点是全异并穷尽论域。

矛盾关系反对关系6.什么是限制和概括(极限),能识别错误的限制和概括(限制和概括前一集限制和概括后的概念是否属种关系)限制是通过增加内涵而缩小外延,从而将一个属概念过度到它所包含的某一个种概念的逻辑方法。

注意:a必须从属概念推演到种概念b限制的极限是单独概念(科学家—爱因斯坦,而不是青年时代的爱因斯坦)c议论只涉及到一部分外延时就需要进行限制否则就会犯“缺少限制”的错误。

(如生日)d限制不当。

如:不必要的浪费。

概括是通过减少内涵而扩大外延,从而将一个种概念过度到它的属概念的逻辑方法。

注意:概括后得出的概念必须是园概念的属概念。

7.什么是划分?违反划分规则的逻辑错误?划分是从外延的角度来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任何划分都是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即母项、子项和划分标准。

(划分与分解不同。

分解时把整体分为部分;划分是把属概念分为种概念。

有无种属关系式却别划分与分解的标志)规则:a划分所得各子项外延之和应等于母项的外延。

违反该规则所犯的错误被称为“划分不全”或的“多出子项”。

划分不全:就是划分所得各子项的外延之和小于母项的外延。

如:将整数划分为正整数和负整数。

(×,没有估计到0)多出子项:就是指划分所得各子项的外延之和大于母项的外延。

如:将文学作品划分为散文、小说、绘画等,显然绘画不属于文学作品。

b划分所得各子项应当相互排斥,即各子项之间的关系必须是全异的。

违反该规则就会犯“子项相容”的错误,即划分所得的某些子项之间具有相容关系。

如:将我们的城市划分为沿海城市、内陆城市和特大城市,显然特大城市和另外两个子项相容。

c每次划分必须按同一标准进行。

违反该规则的错误被称为“划分标准不同一”。

如:将我国的大学划分为工科大学、医科大学、四川的大学、浙江的大学(×)以上三条规则是正确划分的必要条件,只有严格遵守这三条规则才能做出正确的划分。

三、性质判断和性质判断推理1.什么是词项?性质判断中的词项是指充当性质判断主项或谓项的概念。

3.这个S是P与这个S不是P之间是什么关系?反对关系4.对“所有S都是P”进行换质位推理,结果是什么?换质位法也叫做换质位,是通过对前提先进行换质,再对换质所得的结论进行换位,从一个判断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推理方法。

如:凡真理是不怕被批评的,所以,凡怕被批评的都不是真理。

答案:所有P都是S5.性质判断的主谓项周延情况如何?6.为什么说三段论推理是必然性推理?必然性推理和非必然性推理之根据什么来划分的?(必然性推理就是指前提是真,结论为真的推理,前提蕴含结论)7.如果一个有效的三段论的大前提是A判断,那么结论应是什么判断?(小前提是AEIO,结论也可以是AEIO)8.三段论的七条基本规则和违反规则的逻辑错误是什么?9.什么是三段论的格?各格的规则以及证明10.“有些A是B,因此有些B是C”,这个三段论省略了哪个部分?所有A是C11.从前提“所有A是B,有些A是C,所有A都不是D,有些A是E,有些A是F,有些A是G,有些A是H”可推出哪些结论?有的B是C,有的B是E12.下列判断“所有A是B,有个A不是B,A不都是B,有的A 不是B”其中只有一个判断是真的,是哪一个?所有A都是B13.已知:有的A是B并且C,并非所有的D都是E,根据这些前提再加上什么前提,可推出结论?结论是什么?有的A不是E14.从“所有A都是B,所有C都是E。

所有A都是C,所有A都是D”课推出什么结论?有的B是D15.“没有A是B,所有C都是B,所以,没有C是E”要使上述判断成立,还要加什么前提或假设?所有E都是A16.“所有A是B,所有C是D,并非“B并且D”,这个S是D”从上述前提可以推出什么结论?这个S不是B,这个S不是A17.所有A是B,所有C是D,所有B反对E,可以推出?所有的A反对E18.有些A是B,所有A是C,所有B都不是E,可以推出?有的A不是E,所有C都不是E19.“有些A是B,所有A是C,”请问,还需要什么前提才能推出“有些C是D 并且E”所有A是D,所有A是E20.所有的人都是有思维能力的,有的人是学生,结论是()学生()有思维能力。

(根据三段论的基本规则或者各格的规则推)四、关系判断和棋态判断1.从传递性和对称性角度看,尊重属于哪种关系?2.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哪种关系?即A和B有交叉关系,B和A是什么关系?A和B 有交叉关系,B和C有交叉关系,A和C有什么关系?3.从“小王不可能考不上大学”可以推出(小王必然考上大学)方针模态方阵4.从“并非所有公民都必须结婚”可以推出允许有的公民不结婚。

规范方正中矛盾关系五、复合判断和复合判断推理1.请写出联言推理的分解式,相等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式,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肯定后件式的推理形式,并用真值表证明其为重言式。

(要求了解什么是复合判断推理的有效式)归谬赋值法证明:(P——Q)-(-Q——-P)是重言式证明:1.假设该判断为假,则(P——Q)真,(-P——-Q)假,2.(-Q——-P)假,则-Q真,-P假,则Q假P真2.“如果A则B,并且如果B则A”是一个什么假言判断?(复合判断在自然语言中方的表达方式)充分必要条件3.一份统计表格有错,可能是原始录入有错,也可能计算有错,现在发现原始录入没错,所以计算有错。

这是一相容选言判断推理的否定肯定式4.如何判断符合判断推理的有效式(重言式)?a根据肯定前件式等来判断b根据公式:(P——Q)且(P——Q)判断c根据真值表判定d归谬赋值法5已知,要么非A,要么非B和如果非A则非B都为真,则下列哪个判断可能为假,1如果A则B 2 如果非B则非A 36.甲:要么A要么B 乙:这个要求不能答应(并(非要么A要么B)),按照乙的观点,可推出?7.若果A并且B则非C,已知C并且D(C,D),如果D则B(B),可以推出已知C 推出-(A且B)推出(-A或者-B 所以-A)8.A组只拿红旗或者白旗,B组都拿了黄旗,可否推出,没有A组的人拿红旗又拿黄旗可以9.已知一个第四格的三段论,小前提是A 结论为O 则其大前提是什么?因为结论是O,则前提中必有一否定,则大前提否定(E,O),先把形式写出来分析。

只能是E,否则P在前提中式主项不周延,在结论中是否定判断的谓项周延。

10.已知,第一格的三段论,小前提是I结论是O,则其打前期是什么?因为结论是O则前提中必有一否定,则打前提否定(E.O),是先把形式写出来再分析,是E,因为第一格大前提全称11.已知A或-B,-B——-C,-A,A或B或C或D,可推出什么结论((-A)+(A或-B)可推出-B,可推出-C,所以D)综合题(MEA考题)A削弱型,某命题不能驳倒论题,但可以使对方的论证不能成立B加强型,某命题不能证明论题,但可以使论题更令人信服案例P76第四题1.甲:现代人的怪病真多,因为在古代中医失传了乙削弱假:现代的医疗检测手段比古代先进2.甲:政府不应该干涉房价,因为过多干涉市场吃亏的是消费者乙削弱甲,07年的调控有利于老百姓,这种反驳方法是用范例直接反驳论据。

3.甲:中学生应该比小学生增加学习时间百分之四十以上乙削弱甲,如果某人小学时已经每天学习十二小时了,就不必增加了4.某课题研究原计划分组抽样若干人,现打算去除两个分组(20%),实际抽样数减少10%,可推出?(剩下的组有的增加了抽样数)5.某市进行了一项教学改革,但是计划实施后,A校的差生比例还上升了,这说明教学改革不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