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霸权主义有哪些表现

合集下载

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

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

美国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摘要:文化扩张不同与军事上的侵略和冲突,它具有隐蔽性和多样性,不具备高度的警惕性和辨别能力,很难察觉到霸权国家实行文化渗透和文化扩张的意图。

有时候作为当代大学生,在谈到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时感到不可思议,认为问题没有这么严重,是一些学者太小题大做、杞人忧天了。

本文主要综述了美国实行文化霸权主义的种种表现,并简单分析了美国文化霸权对中国大学生的影响,旨在提高大学生的警惕意识,弘扬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文化传统。

关键词:美国文化霸权概念表现影响一、文化霸权主义的概念文化霸权是指霸权国家从本国的利益和战略目标出发,立足于自身的文化强势地位,向世界上其它国家尤其是落后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和扩展,迫使别国接受其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以达到制约、影响世界事务以及发展中国家内部发展过程为目的的一种国际霸权行为。

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强大的科技力量、媒体优势、文化工具、意识形态向第三世界国家大量灌输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从而摧毁或消蚀第三世界的民族文化和本土文化,并把它们逐渐纳入到“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一体化框架中。

二、美国推行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由于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文化的交流与渗透又是无形的,隐蔽的,因此,文化的渗透几乎包含在文化交流的各个角落。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具体来讲,如外交活动,商业活动,电影娱乐,生活方式,信息技术、广告宣传、语言渗透等等。

1、美国文化在中国扩张的成效。

先不说全球,大家看看今天的中国就已到处都是美国的文化,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无一不是美国文化渗透的结果。

更有甚者,中国年轻人越来越热衷于到美国留学,得到绿卡在那里生活成了一种梦想和努力实现的愿望。

今天的中国,凡是受过高等教育或者到过美国的人,你可以问一问他美国和中国到底哪个好,十个有九个半都会说美国好!这就是美国文化在中国扩张的显著成效。

2、文化扩张的隐蔽性。

文化扩张不同与军事上的侵略和冲突,它具有隐蔽性和多样性,不具备高度的警惕性和辨别能力,很难察觉到霸权国家实行文化渗透和文化扩张的意图。

浅谈美国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及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浅谈美国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及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浅谈美国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及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摘要:文化扩张不同与军事上的侵略和冲突,它具有隐蔽性和多样性,不具备高度的警惕性和辨别能力,很难察觉到霸权国家实行文化渗透和文化扩张的意图。

有时候作为当代大学生,在谈到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时感到不可思议,认为问题没有这么严重,是一些学者太小题大做、杞人忧天了。

本文主要综述了美国实行文化霸权主义的种种表现,并简单分析了美国文化霸权对中国大学生的影响,旨在提高大学生的警惕意识,弘扬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文化传统。

关键词:美国文化霸权表现影响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文化全球化也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

文化全球化,一方面促进了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另一方面也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谋求全球霸权提供了便利条件。

西方发达国家正是借助其在经济、科技上的优势来推行其文化霸权的。

在全球交往中,西方经济强国往往以一种不平等的态度,来对待文化交流和交往,不考虑他国的文化传统和现实条件,按照自己设定的标准,强行推行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发展中国家,“一厢情愿”地向不发达国家进行文化渗透或文化输出,将文化入侵作为实施霸权的手段,对其他国家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而使经济上处于弱势的发展中国家最终丧失其文化主权以至国家主权,成为和平演变的对象。

因此,清楚地认识到西方国家进行文化侵略的新方式并积极采取措施,是我国在积极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面临的重要难题。

一、文化霸权主义的概念由于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种文化扩张的严重性,甚至不了解文化霸权这个概念,我们先来解释一下文化霸权的概念。

“文化霸权”这个词最早是由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葛兰西提出来的。

在葛兰西那里,霸权(hegemny)包括强制和同意两个方面,统治阶级主要用两种方式进行霸权统治:一是以实力直接仗势强制控制,即“强制”统治的方式;二是“同意”的方式或领导权的方式,也就是通过社会主要团体积极同意而取得的道德哲学的领导。

浅谈美国霸权主义

浅谈美国霸权主义

浅谈美国霸权主义霸权主义是指一国凭借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优势,在全世界或个别地区破坏、控制他国主权,谋求统治地位的政策。

争夺世界霸主是帝国主义国家开展世界大战的重要原因,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增强,走上了世界权力的顶峰,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成为超级大国,充当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但是随着其他实力国家的逐渐强大,美国感到了危机,例如二战后苏联的崛起就被美国视作是自己将来的威胁,此后便利用各种霸权主义阻止其他国家的发展。

对美国霸权主义印象最深刻的是911事件后美国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行动。

2001年9月11日当天的恐怖袭击对美国及全球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次事件是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珍珠港事件后,历史上第二次对美国造成重大伤亡的袭击。

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总统布什宣布向恐怖主义作战,并将伊拉克等多个国家列入“邪恶轴心国”。

对伊拉克开战的主要理由是认为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伊拉克当局政府践踏人权,以美国方面的说法来说,对伊拉克的战争目的主要是帮助伊拉克人民建立一个自由。

民主的政权,剿灭恐怖分子,保护伊拉克的石油及其他天然资源等。

但是包括部分美国人士在内的很多舆论认为原因并不单纯。

美国打着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借口,在联合国没有授权的情况下,悍然攻打了一个主权国家,树立了美国喜欢使用武力的形象。

伊拉克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是美国为了控制伊拉克石油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是美国为了控制整个中东而发动的第一场战争,美国自独立后至伊拉克战争,共发动过70多次对外战争和侵略,共参与了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武装冲突近200次。

除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外,美国基本上都是胜利者,而每次胜利都给他们带来了大小不同的回报,由此而形成了美国人的一种战争经济观:战争是国家最好的一种战略性投资。

这些俨然是霸权主义者的裸露表现。

相较于这些武力霸权行为,美国的文化霸权主义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许多国家。

前美国商务部高级官员大卫·罗斯科普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世界趋向一种共同的语言,它应该是英语;如果世界正在出电视、广播和音乐联系在一起,节目应该是美国的;如果共同的价值观正在形成,他们应该是符合美国人意愿的价值观。

美国的霸权主义文化

美国的霸权主义文化

目录摘要 (2)关键字 (2)一、美国霸权主义的出现 (2)二、美国霸权主义的组成部分 (2)三、美国霸权主义形成的根源 (3)四、美国霸权主义的主要表现 (4)五、美国霸权主义与中国的关系 (5)六、美国霸权主义文化肆虐给我们的启示 (6)参考文献 (7)美国的霸权主义文化[摘要]霸权主义是一国为征服他国,称霸全世界所奉行的一种政策。

冷战结束以后,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势头强劲,美国霸权主义极度膨胀,通过建立制度霸权,利用新干涉主义理论,全球化来推行起霸权主义。

美国霸权主义的实质是为了争夺制定国际规则的主导权和利用霸权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

因此,本文通过研究霸权主义,认识霸权主义,特别是研究认识美国的霸权主义的含义,产生的根源,本质的特征与表现,来进一步的了解美国的霸权主义文化及其发展方向,以及探究我们应如何面对这种文化。

[关键字] 霸权主义;政治霸权;文化霸权;干涉一、美国霸权主义的出现所谓霸权主义,是指一国凭借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优势,在全世界或个别地区破坏、控制他国主权,谋求统治地位的政策。

霸权主义的实质就是追求一国在国际社会的霸权利益,用本国利益取代他国利益,甚至将本国利益凌驾于全人类利益之上。

追求本国的霸权利益是美国的一贯做法,早在殖民地时期,美国政府就把自己的外交政策看作是符合并代表全人类利益的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的彻底失败而告终,美国由此成为了世界头号强国,英法等老牌强国沦为二流国家,几年的战争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发展经济,强调和平就成为了当时的唯一话题。

然而,面对苏联的崛起,美国却感到了一丝凉意,这个国家在意识形态上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格格不入,因此被美国视为自己将来的威胁。

二战的胜利也使美国萌发了“霸气”,此时,霸权主义在美国已经初露端倪。

二、美国霸权主义的组成部分美国在全球的霸权主义主要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军事霸权,经济霸权,政治霸权和文化霸权。

浅析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与实质

浅析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与实质

浅析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与实质霸权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特征。

从提出“门罗主义”至今,美国已经从一个地区大国演变为全球惟一的超级大国。

相应地,美国奉行的霸权主义对外政策,也先后形成了关注他国利益、否定他国利益、蚕食他国利益、覆盖他国利益、凌驾于他国利益之上等不同的表现形式,称霸世界的野心逐步表露无遗。

同时也暴露了其霸权主义的实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主要是关注他国利益。

追求本国的霸权利益是美国的一贯做法。

早在殖民地时期,美国政府就把自己的外交政策看作是符合并代表全人类利益的政策。

美国谋求国家霸权利益的早期例证,就是门罗主义。

美国打着维护拉丁美洲新国家利益的幌子,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以此掩盖把美洲划作其势力范围的真实意图,是由于当时美国的实力和范围还仅限于美洲,因而谋求美国在美洲的霸权就成为美国最实际的国家利益。

“冷战”前期的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为否定他国利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凭借无可匹敌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由地区性大国变成世界性大国。

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的武装对峙,导致“冷战”的出现。

美国此时的国家利益也由隐讳的霸权利益转为公开的霸权利益。

以美国国务院顾问汉斯·摩根索为首的国际政治现实主义学派提出了“权力—实力—利益”的理论,认为国家利益是通过权力来获取和实现的。

美国的外交目标应该是“增强权力、维持权力、炫耀权力”,“发展国家利益表现为攫取权力,而最重要的是占据军事优势。

”“冷战”后期的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为蚕食他国利益。

发展中国家日益壮大,国际政治力量趋向多极化,为了保持“世界领导地位”,尼克松政府的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等人提出了“相互依存”的理论。

从公开追求霸权转而谋求合作,以便从中攫取他国利益,美国要求它的驻外机构除了执行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上的传统职责外,还要对驻在国从事广泛的国事活动,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各方面的管理利益。

后“冷战”时期的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为覆盖他国利益。

美国霸权主义的理解和看法

美国霸权主义的理解和看法

美国霸权主义的理解和看法
美国霸权主义是一种政治经济形式,即由美国支配和控制世界上众多国家。

这种政治观念和行为,在许多国家被看成是令人痛恨的封建政治,以及美国对外事务的唯我独尊,带来恶劣后果。

美国霸权主义从美国冷战时期开始,即以冷战范式为指导,动态扩张全球军事力量,巩固军备竞赛,为美国政治经济的利益霸占全球。

其宗旨是维护美国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推行唯物论思想,以经济、政治、武力等利益为依据,实施大国博弈和拉长美国国家安全网络。

同时,美国霸权主义在全球政治经济上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凸显出两大矛盾。

一方面,美国通过政治上的胁迫、军事的夹击、经济的控制,严重限制所控制国家的发展前景。

另一方面,在维护自身政治经济利益的同时,世界各国之间在利益的冲突和挑战的问题上,更容易引发危机,此举却使美国国家利益受损,也造成全世界的不安和焦虑。

综上所述,美国霸权主义对世界多国构成了严重影响,即美国长期控制国家发展,以支配世界,并以自身利益为优先。

若不以国际合作、平等协商、和平解决争议的同时,积极改变美国霸权主义,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从而给当今世界带来不安和焦虑。

美国霸权主义浅析

美国霸权主义浅析

论美国霸权现实主义所谓霸权主义,即凭借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世界上推行霸权的政策。

霸权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外交政策的显著特点。

美国自认自己本质上是一个良性霸权,能为国际社会提供彼此受益的公共秩序。

因而美国积极在全球有利益回报的地区充当和平维护者和世界警察,并认为维护和平的最好办法是动用军事力量。

其样板如:轰炸南联盟、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等。

今后美国将继续以“人权高于主权”、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相关技术的扩散、打击恐怖主义等为由,强化对外军事干预。

一.美国的霸权主义的几种表现。

首先是肆意干涉和插手别国内政。

典型的就是对中国台湾问题的指手画脚。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国在与中国发展关系的过程中也发表过了“三个公报”,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

但是,美国还是插手台湾问题,肆意干涉中国内政。

在1950年6 月27日,美国政府借朝鲜战争爆发之际,作出了派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的决定。

1979年3月美国会通过了1月26日提交的原名为《台湾授权法案》的《与台湾关系法》,该法案关于“安全”问题的条款严重违背了中美建交公报的精神,干涉了中国内政。

1995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批准李登辉访问,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和利益。

其次是操纵和控制国家组织。

1.对联合国的操纵和控制.在海地危机中,美军出兵干预,在既成事实面前,联合国对美国提出的要求只好听之任之授权它见机行事。

此后,华盛顿在就海地的命运作出相关决策时完全将联合国抛在了一边。

在波黑危机中,联合国完全成了美国及其在欧洲盟友的一个工具,北约,欧盟和“五国国际联络小组”等在波黑问题上所扮演的角色比联合国反而显得重要。

2.对其它国际组织的操纵和控制北约是冷战的产物,刚开始是一个政治集团。

但在冷战结束后,美国积极支持北约东扩,并把它作为自己推行全球霸权政策的工具,多次利用它参与解决危机和发动战争,使得北约具有了军事联盟的性质。

美国霸权主义

美国霸权主义

美国霸权主义冷战结束以后,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而以美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势头强劲,美国霸权主义极度膨胀,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强国是无发置身于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世界体系之外的,是无法回避美国霸权主义的。

因此,研究美国的霸权主义,特别是运用马列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它,就构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任务。

一、美国霸权主义的思想文化根源“我们本应是座山巅之城,让全世界人民的眼睛都望着我们。

”这句话代表了美国霸权主义的文化源头。

它的意思是说,最早来新大陆的欧洲移民,就是为了逃避当时欧洲社会黑暗的封建统治,试图建立一个让他人敬仰,仿效的自由、民主的国家。

美国尽管没有像其他一些西方国家那样明定基督教为国教,但基督文化一直是美国精神的核心,是其文化“主流的主流”。

所以美国人常常以“上帝的选民”自居,认为自己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是最优越的,有向世界宣传这种思想、价值观念和推广这种制度的责任,即“领导世界”的责任。

二、美国霸权之路:美国原是英国的殖民地,1776年美利坚民族开始反抗英国殖民主义者的独立战争,经过几年浴血奋战,于1783年取得独立。

美国从英国殖民主义者统治下独立出来后,为满足资产阶级扩大市场和奴隶主扩大种植园的要求,在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后不久,美国政府就违背自己信誓旦旦制订的“天赋人权”宣言,迫不及待地、迅速地走上了大规模扩张领土的道路。

美国扩张领土的手段多种多样,有在威逼之下的“购买”,有在颠覆之后的吞并,也有公开的战争掠夺。

凡是对美国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美国的边界是随着领土的扩张而不断变化的。

在世界各国历史上,美国领土扩张之迅速是首屈一指的。

1803年,美国从拿破仑手里以每英亩不足2分钱的代价取得了比它原来十三州全部领土还要大一倍多的路易斯安那领地;1810年到1819年,美国从西班牙手里夺得佛罗里达及其邻近的一大片领土;1834年到1845年,美国采取先支持得克萨斯脱离墨西哥而独立,然后加以吞并的手段从墨西哥手中拿走了得克萨斯;1846年到1848年,美国通过美墨战争将属于墨西哥的新墨西哥、亚利桑那和加利福尼亚的大片领土攫为已有;1853年,美国又从墨西哥夺取了位于今天亚利桑那南部和新墨西哥州西南部的一大块领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