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景物描写》教案

合集下载

学会景物描写第一课时教案

学会景物描写第一课时教案

学会景物描写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景物描写的基本要素和技巧,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物形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和表达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和人物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景物描写的基本要素和技巧,生动的语言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观察和感知来进行生动的景物描写,如何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美丽的自然风光视频或展示一些优秀的描写作品,引导学生进入描写景物的氛围,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基本要素和技巧。

通过分析优秀的描写作品,教师向学生介绍景物描写的基本要素和技巧,如形象的描写、细节的刻画、情感的表达等。

然后,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这些要素和技巧。

3. 观察感知,写生练习。

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或自然风景区进行写生练习,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感知来描写周围的景物,比如树木、花草、湖水等。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所见所感,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 创作实践,展示成果。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写生练习,进行创作实践,写一篇关于自然风光或人物形象的描写作品。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让他们相互欣赏和交流,从中学习和进步。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景物描写的基本要素和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物形象。

但是,学生的观察和感知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指导。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写生作业和课外阅读,来帮助学生提高描写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教师也要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在写作中不断进步和成长。

小学描写景物作文指导教案

小学描写景物作文指导教案

小学描写景物作文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描写景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2. 优秀描写景物作文欣赏。

3. 实践练习:描写身边的景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景物描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景物,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如动静结合、由远及近、由上至下等。

3. 示范:教师展示优秀描写景物作文,让学生感受描写景物的魅力。

4. 实践: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练习,教师指导并及时反馈。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描写一篇身边的景物作文。

2. 挑选几篇优秀作文,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注意事项:1. 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景物。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将景物描绘得生动形象。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景物作文案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2.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 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解答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评价激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发现不足,总结经验。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给出建议和指导。

4. 综合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作文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八、教学资源:1. 优秀描写景物作文选集。

2. 相关景物描写的书籍和文章。

《写作_学习描写景物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

《写作_学习描写景物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

《写作_学习描写景物》导学案《写作_进修描写景物》导学案一、进修目标:1. 了解描写景物的重要性和技巧。

2. 掌握描写景物的常用词汇和句型。

3. 提高写作能力,使文章更具生动感和吸引力。

二、进修内容:1. 描写景物的意义和作用。

2. 描写景物的常用词汇和句型。

3. 实践描写景物的写作练习。

三、进修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风景图片或播放一段自然风光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魅力,让学生对描写景物产生兴趣。

2. 讲解:向学生介绍描写景物的重要性,如何通过描写景物来丰富文章内容,增加读者的阅读体验。

同时,讲解描写景物的常用词汇和句型,如形容词、比喻、拟人等手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写作练习,要求他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物进行描写,可以是家乡的风景、校园的一角或者梦想中的遥方。

鼓励学生用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4. 作业:安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篇描写景物的作文,字数不少于800字,要求情感真挚,语言生动,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景物的热爱和感悟。

四、评判方式:1. 评分标准:评分主要从内容丰富度、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评判。

2. 评判方式:可以采用同砚互评、教师点评和教室展示等方式进行评判,鼓励学生互相进修,共同进步。

五、延伸拓展:1. 鼓励学生多读一些描写景物的优秀作品,进修他人的写作技巧和经验。

2. 组织学生进行描写景物的比赛或朗诵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创作潜力。

3. 鼓励学生多参与户外活动,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以便更好地描写景物。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描写景物的技巧,写出更加生动、传神的文章,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希望同砚们在写作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愿同砚们在描写景物的道路上越走越遥,不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成为优秀的文学创作者。

初中景物描写教案

初中景物描写教案

初中景物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学会捕捉景物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将景物描写得生动、具体,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景物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3. 景物描写的实践训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物,引发学生对景物描写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景物描写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明白景物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教师讲解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包括观察角度、词语选择、句式运用等,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景物描写。

3. 实践训练:教师给出一个景物描写的话题,如“校园一角”,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化的帮助和指导。

4. 展示和评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让大家一起欣赏和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的评价,表扬学生的优点,提出改进的建议。

四、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优秀的景物描写作品,学会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3.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写作任务的过程中,提高景物描写的能力。

4. 采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在景物描写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景物描写作文教案

景物描写作文教案

景物描写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景物描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景物描写的概念与作用2. 景物描写的方法与技巧3. 景物描写的练习与指导4. 优秀景物描写作文赏析5. 学生作文实践与评价三、教学过程1. 景物描写的概念与作用(第1-2课时)1.1 讲解景物描写的定义和特点1.2 分析景物描写在作文中的作用和重要性2. 景物描写的方法与技巧(第3-4课时)2.1 直观描写:颜色、形状、声音等2.2 抽象描写:氛围、情感、象征等2.3 动态描写:变化、发展、运动等2.4 静态描写:稳定、静谧、宁静等3. 景物描写的练习与指导(第5-6课时)3.1 户外观察练习: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公园等场所的景物,并进行描绘3.2 创作练习:以某一景物为主题,进行景物描写的创作4. 优秀景物描写作文赏析(第7课时)4.1 选取优秀的景物描写作文进行赏析4.2 分析作文中的优点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借鉴5. 学生作文实践与评价(第8-9课时)5.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景物描写的作文创作5.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提出改进意见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景物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能够运用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创作。

3. 学生的作文在表达方式和创新能力上有所提高。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景物描写的概念、方法和技巧等。

2. 优秀作文素材:用于分析和借鉴的优秀景物描写作文。

3. 学生作文样本:用于评价和指导学生的作文。

4. 教学视频或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景物。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景物描写游戏: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轮流描述一个景物,其他组成员猜猜是哪个景物。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景物描写。

2. 景物描写接力赛: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篇景物描写的作文。

《作文教学:景物描写》教案

《作文教学:景物描写》教案

《作文教学:景物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景物描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景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景物描写的定义和作用。

2. 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景物描写的注意事项。

4. 优秀景物描写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5. 学生实践和点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生实践和点评。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运用景物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景物描写的定义、作用、方法和技巧。

2. 示范法:展示优秀景物描写作品,分析其优点和特点。

3. 实践法: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练习,教师点评指导。

4. 互动法:学生之间分享景物描写的心得和经验,相互学习、交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印象深刻的景物,激发学生对景物描写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景物描写的定义、作用和基本方法。

3. 示范讲解:展示优秀景物描写作品,分析其优点和特点。

4. 学生实践: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点评与总结: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总结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景物描写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和互动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在学生实践环节,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作品进行针对性指导,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景物的美好,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思想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景物描写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学生能够在作文中运用景物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学生的景物描写作品具有较高的审美水平。

七、教学准备:1. 准备优秀景物描写作品,用于示范和欣赏。

2. 准备景物描写练习纸,供学生实践使用。

3. 准备景物描写相关资料,供学生查阅和学习。

《作文教学:景物描写》教案

《作文教学:景物描写》教案

《作文教学:景物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景物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景物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进行景物描写。

4. 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景物描写的概念与作用2. 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3. 景物描写的注意事项4. 景物描写的练习与修改5. 优秀景物描写作品的欣赏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进行景物描写。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景物描写的概念、作用和基本方法。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练习。

3. 讨论法:分组讨论景物描写中的问题并进行修改。

4. 欣赏法:欣赏和分析优秀景物描写作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景物描写的作用。

2. 讲解:讲解景物描写的概念、作用和基本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练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

4. 讨论:分组讨论景物描写中的问题并进行修改。

5. 展示:选取优秀的景物描写作品进行展示和欣赏。

6. 总结:对本节课的景物描写知识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景物描写的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创作。

2.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景物描写作品,给出建议和意见。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景物描写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描写方法、词语运用和修辞手法等方面。

七、课后作业1. 景物描写练习:选择一个熟悉的场景,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进行景物描写。

2. 优秀作品欣赏:找出一篇优秀的景物描写作品,分析其描写方法和表达技巧。

八、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反馈,看看他们对景物描写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 改进措施: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作文课优秀教学设计

景物描写作文课优秀教学设计

景物描写作文课优秀教学设计写景的作文,就如同我们人眼一样看到的顺序,都会有前后左右,远近高低,上下里外。

因此,同学们在写景的时候,要把顺序弄清楚,最好根据映入眼睑的顺序来写,效果会更好。

写景的时候,在对景物进行了距离的描写后,记得,需要我们在这些景物里抓出一些具有名称的景进行或重点或者是粗略的描写。

例如亭子,楼阁或者是湖水,船只等。

写景的作文有一个非常好的就是,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所以,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明白必须是事实求是,不能瞎胡乱写,要把自己的真实感受放到景物中去。

在写景色的过程中,要知道,景物是必须与人物是相提并论的。

对于景物和人物来讲,需要把人融合入进景物中。

所以,写景的时候,最好能带上一些有生命的物体,人或者是动物。

写景的时候,还会有一个好法,就是,必须在写景里把事也写进去。

任何一个景物里都得有一个事物来顶的,例如,在景里出现了什么事,能烘托出景物的什么情绪等。

景色其实都是为了人的情绪而准备的。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设计说明《课程标准》指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新意的表达。

”本课题为了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知景物,让他们耳听、心想,手动,结合季节环境,从学过的课文中汲取相关的语文知识和艺术营养,学会借鉴、模仿、创新,学以致用,试着将自己对身边景物的独特感受用合理的写景技法辅之以准确、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与表达。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并进行细致描写。

(2)引导学生学会描写景物的基本方法,并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美好情趣。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征并准确生动描写景物的基本技能。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为1课时。

教学环节复习铺垫,明描写之手法阅读下列语段,指明相应表达方式:(1)今天早上,梓涵在上学途中不慎摔倒扭伤了脚,同行的乐乐和瑶瑶把她送进了医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教学:景物描写》教案作文教学:景物描写晋江市金山中学黄国荣(一)概述·课名是《作文教学:景物描写》,是语文版中学语文新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的一次次作文训练;·本篇课文所需课时为1课时,45分钟;·《作文教学:景物描写》是一次次作文训练。

主要学习内容是从感觉角度多方面地进行景物描写;初步学会借景抒情这种写作手法并根据视频内容进行符合主题的写作练习。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学会调动五官、运用修辞手法来写景;。

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地描写景物;过程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金山中学初一年七班的学生,这个班是平衡班,外地生占三分之二,整体语文基础一般。

由于是初一新生,本人对班级学生了解不多,不过班上学生整体思维较为活跃,对语文作文有一定的感兴趣,能坦诚表达愿望;·学生对专门的作文训练课并不熟悉,这应该和以前小学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关系,学生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欠强,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四)教学策略·任务驱动法本课以“如何描写好景物”作为教学目标贯穿课堂,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就是通过对常见描写景物的方法的指导和欣赏美文来达成教学目标。

·创设情境、注重讲、品,导、练四者相结合进行教学。

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情感的多媒体情境,在大量的语文“读”的实践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活动。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方法本节课信息技术成为创设情境的工具;通过以互联网教学资源的搜索的应用为创新的方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信息加工的认知工具,从而彻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工具。

(五)教学环境与资源准备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供教师使用的资源:自制ppt课件;使用的教学资源来源于通过百度搜索引擎。

供学生使用的资源:课本,印好的拓展阅读资料。

(六)活动过程设计与分析一、屏显《送别》视频导入。

设计意图:在课前三分钟中,通过播放视频《送别》让学生从优美的景物画面和动人的旋律中去感知情景交融的情境给我们带来的视觉和内心的共鸣。

二、生动形象描写景物1、 认真观察,力求细致2、 可以从景物的形态、颜色、声音、味道、性质等着笔,调动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来发现美。

屏显:图一:视觉——“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图二:听觉——大海上乌的叫声图三:嗅觉——“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着。

”图四:味觉——“海浪不断地拍击着礁石,带着听嗅味触视景声气滋接形明暗色强弱快高香酸甜紧松冷热咸味的海水也波涛汹涌地涌上岸来。

”图五:触觉——“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设计意图:灵感来源于语文版七年级(上)的第三单元写景抒情散文名篇《春》,这篇文章有不少的地方用到了感官角度来描写春天,显得细致逼真,让人有身临其境的艺术享受。

“五觉法” (眼、耳、鼻、舌、触)就是通过人的各种感官充分接受外界的信息(光、声、味、嗅、触等),从而表达出对事物的多重感知的方法。

如果能够在描写过程中,视、听、嗅、味、触等“五觉”并用,将会产生更加细腻、逼真的描写效果。

这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写作方法。

三、学会运用修辞手法1、比喻例: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

赏析:运用比喻,形象的描写了雪落在矮松上的景色。

2、拟人:例: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济南的冬天》)赏析:运用拟人,生动的描写了夕阳下奇妙的雪给山增添了妩媚,增添了情趣,突出了小山的秀气。

设计意图:对初一年的学生而言,比喻和拟人是常见而又十分重要修辞手法。

它能使描写的对象显得更加的形象生动。

考虑到一节课45分钟时间有限,为保证课堂的容量适中和教学有效性,我在课件中采用《济南的冬天》这文章的名句来作为例子分析,因为是学过的句子,学生因为熟悉理解起来就会简单了很多。

四、写作手法: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写景的目的最终还是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因此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是写景作文的共同特征。

(佳作欣赏)(一)太阳又挥动它的画笔,把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也染成美丽的桔红色,把片片房屋的瓦顶涂成了金灿灿的;给路边的树木披上了浅红的衣裳,再瞧那些行人车上被镀上了一层金光。

整个北京城都沐浴在夕阳的余辉里。

(《观日落》)分析:文章将日落的动态和北京的各种静态物体融成一体,使静物形成一种活生生的感人的形象。

(二)校园桂花(来源于网上优秀的教学资源与校本教学的融合)在飘飘忽忽的秋雨中,校园的那株桂花开了!(首句点题。

)它亭亭玉立于花坛之上,宛若披着轻柔薄纱的新娘。

(从远处写桂花树静止的形态。

)走近一瞧,银灰色的树干托起一团绿云般的树冠,密密肥实的叶片中点缀着一簇簇星星点点的米黄色的小花,好像秋天田野沉甸甸的稻穗,又似节日之夜金灿灿的焰火,煞是好看!(从近处写树干、树冠、叶片、花朵的形状、色彩。

)清风徐来,桂枝瑟瑟,芳香四溢,把整个校园都熏醉了!(从视觉、嗅觉、味觉写桂花的动态。

)吸一口,甜津津的;掬一把,清爽爽的。

(从味觉、肤觉写花的香味。

)只要你从这儿经过,准会给你染上一身浓浓的馨香。

古诗赞桂花:“月中有客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

”可见,桂花的芳香在花的王国里是出了名的。

(在嗅觉基础上结合诗句写出总的感受。

)设计意图:我想应该初步让初一年的学生感知写景的目的最终也是为了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

此我设想通过引导学生品读佳作来理解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是写景作文的共同特征。

我主要是通过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说说这些写景的句子美在哪里,只要是学生能说出一定的道理,即给肯定。

五、拓展练习(屏显动态视频,来源于清华教育的课程资源,并适当地结合学生认知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合和运用)1、写作指导(1)你看到了哪些景色?。

(2)你看到了哪些颜色?(3)你听到了什么?(4)你感受到了景物有怎样的特点?答案:我们看到的景物有“湖水、雾、荷花、荷叶、垂柳”,看到的颜色有“蓝、绿、白、粉”,听到了水鸟叫和荷叶轻轻的摆动声。

整体上感受到景物的特点是“宁静、幽美”。

可见描绘景物要调动人的所有感官,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体验,绘声绘色、绘景绘形,方能把观察到的事物写得细致、生动。

2、习作参考这湖水真静啊,平静的像一面镜子,轻盈盈的,没有一丝的涟漪。

微风像一双无形的手,把薄薄的晨雾轻轻地驱散了,袅袅升入高空。

湖中,荷花散发出淡淡的轻香,碧绿的荷叶微微的摇晃,好象怕惊动了静静的湖水似的。

岸边的柳树像舒展腰肢的少女,将长长的柳条垂到湖面上,抚摸静静的湖水……3、点评这一段描写,借助人的视觉、味觉,描摹出了湖水的静态美,可见经过多种感官的参与,就能将难以捕捉的景物描摹的有形、有味、有声、有情。

设计意图:作为作文课,课堂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环节,我主要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通过精选动态视频和设计启发式的问题来让学生进行训练,实现知识的有效运用。

,学生的课堂作业展示是很重要的,可以说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真正体现。

作业:面对寒冷的冬天,毛泽东感受到的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豪迈;岑参看到的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妩媚;孔子则体会到了“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哲理。

以“校园的冬天”为题,任选校园的一个角落的景色进行描写,要求运用运用修辞手法,并从感觉角度来写作,字数300字左右。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在学完本节课后有创造表达的欲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通过写后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进步,体验写作的成就感。

我设计的习作提示语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使学生能通过写校园的冬天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七)教学评价设计本节作文教学课主要是要引导学生从感觉角度多方面地进行景物描写;初步学会借景抒情这种写作手法并根据视频内容进行符合主题的写作练习。

具体的指标主要是以新课标对作文的要求进行细化评价。

具体的量化评分细则如下: 一、知识技能 等级 一等(A)二等(B) 三等(C) 四等(D) 内容 24分 切题,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立意切题,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立基本切题,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尚充实偏离题意,材料拼凑、凌有深度意正确乱24--20分19—16分15—10分9---0分语言18分行文流畅,语言准确、生动文从字顺,语言基本准确,偶有语病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语言不通顺,语病多18—16分15—12分11--8分7---0分文体结构10分结构完整,层次清楚,构思有新意,文体规范结构较完整,层次较清楚,文体较规范结构尚完整,层次尚清楚,文体尚规范结构不完整,层次混乱,文体不规范10—8分7---6分5--4分3--0分文字书写6分字体工整,书写正确,卷面整洁字迹潦草,卷面很不整洁6--5分4---0分题目2分拟题、抄题2分无题0分二、过程与方法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具体内容评价方式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1.围绕问题,能够积 1.A级极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形成小组意见。

2.围绕问题,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向老师或同学表达;3.能够就不懂的问题进行一定思考;4.不愿就不懂的问题与大家一起探讨;2.B级3.C级 4.D级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具体内容评价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内化与外化1.通过细致观察生活,写景中融入真情实感。

2.通过较细致观察生活,在写景中能够较好地借景抒情,3.通过观察生活,在写景中表达一定情感。

4.不注重观察生活,写景时无法表达情感1.A级2.B级3.C级4.D级(八)反思与总结本节课我主要通过尝试互联网搜索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出发点,通过欣赏美文和生动的视频画面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来描写景物,采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教育学中的情景创设法则和心理学中的“光环效应”等原则,有针性进行教学。

课件设计上注重色彩和图样的合理搭配,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授课过程中我能注重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结合,从学生的习作来看,学生基本运用上是好的。

这一节课来,我总结出了作文教学方面应该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客观规律,今后作文教学上,我一定会注重采用讨论式教学运用于赏析部份,同时对赏析的内容注重让学生自主发言,教师适当引导,以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组织教学上,可采用小组合作法用于拓展训练,推荐好的作品来上台演说,因为集体的智慧会更具有代表性,有看图作文题方面,解题上应该从细致观察入手,把握好事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描写,启迪学生主要是结合学过的经典文章的句子进行有针对性赏析,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训练上应该是分别从基本的写景片段训练入手,如“五官”的写作训练、“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写景顺序的常规训练等,然后再进行整篇写景作文教学,相信有了基础的扎实作保证的作文教学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功底,让学生的作文更充实、更扎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