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专题训练

合集下载

化学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习题及答案

化学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相关练习题1 、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A.矿石粉碎B。

火药爆炸C.轮胎爆炸D。

金属生锈E。

熔化F.沸腾G.汽油挥发 H。

食物腐烂I.电灯通电后发光发热 J.用高梁酿酒 K。

氢气燃烧L。

湿衣服晾干M.铜抽成铜丝N。

白糖熬成糖块 O。

油脂和火碱熬成肥皂P.泥土压成砖坯Q。

冰化成水R.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S.空气被液化 T.燃放烟花爆竹 U.海水晒盐2 、判断下列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A.酒精易挥发B。

汽油可燃 C.水可变成冰 D.食盐有咸味 E.空气无色无味F。

银能导电G。

钠很软H。

常压下水的沸点为100℃I.铁的熔点为1535℃J.木头能浮于水上K.氧气可以支持燃烧L.铜绿受热可分解M。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N。

以粮食为原料可酿酒O。

食物放置时间长了易变质3 、下列描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化学变化的是;物理性质的是;化学性质的是。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②钢铁生锈③电灯发光④冰雪融化⑤煤气燃烧⑥铜器生锈⑦镁能燃烧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4 、判断正误.⑴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⑵凡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⑶灯泡通电发光放热,这是化学变化。

()5 、给水加热变成水蒸气,给水通电生成氧气和氢气。

你能说出这两个变化有什么不同吗?初三化学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相关练习题1、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A C E F G I L M N P Q S U化学变化 B D H JKO R TA.矿石粉碎B.火药爆炸C。

轮胎爆炸D。

金属生锈E。

熔化F。

沸腾G。

汽油挥发 H。

食物腐烂I。

电灯通电后发光发热 J.用高梁酿酒 K.氢气燃烧L。

湿衣服晾干M.铜抽成铜丝N.白糖熬成糖块 O。

油脂和火碱熬成肥皂P。

泥土压成砖坯Q。

冰化成水R。

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S。

空气被液化 T.燃放烟花爆竹 U.海水晒盐2、判断下列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物理性质 A CDEFGHIJ化学性质 B K L MNOA.酒精易挥发B.汽油可燃C。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易错专题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易错专题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训练题班级:姓名:()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百炼成钢B、沙里淘金C、高粱酿酒D、汽油燃烧()2.下列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铝抽成铝丝B、铝具有导电性C、铝粉可以燃烧D、铝丝用作导线()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B、凡是有沉淀生成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凡是需要加热才发生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凡是发光、放热、变色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4.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烂石油蒸馏B、酒精挥发火药爆炸C、钢铁生锈水结成冰D、呼吸作用光合作用()5.下列现象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可能产生的是A、颜色改变B、发光放热C、体积膨胀D、物质种类减少()6.下列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铝抽成铝丝B、铝具有导电性C、铝粉可以燃烧D、铝丝用作导线()7.某物质受热后由固态全部变成气体则此变化A、一定是物理变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C、可能是物理变化D、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8.下列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导电性B、延展性C、可燃性D、挥发性()9.在试管中加热2~3mL某液体时有如下操作:①点燃酒精灯,加热;②向试管中加入2~3mL溶液;③用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④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

正确的操作是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③②①④D、③②④①()10.酒精灯必须在不用时盖上灯帽,其理由是A、防止酒精自燃B、酒精易被空气氧化C、酒精挥发引起中毒D、酒精蒸发后,灯芯上留有水分,使用时难以点燃()11.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如果将砝码放在左盘,称量物放在右盘,平衡时,砝码为10g,游码为10g,游友计数为1.9g,这种做法可能导致:①称量方法不正确,②称量方法正确,③无法确定称量物的质量,④可知称量物的质量为8.1g,⑤可知称量物的质量为11.9g,你认为正确的结论应该是A、①和③B、①和⑤C、②和⑤D、①和④。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习题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习题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A、徽州石雕B、邵阳剪纸C、铁锻制的芜湖铁画D、松枝烧制的徽墨3、在茶叶的包装内往往加入一小包黑色的还原铁粉作为“双吸剂”失效后变成黄色物质。

这个过程的变化属于()A、物理变化B、物理性质C、化学变化D、化学性质4、葡萄酒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由此可知,葡萄酒()A、呈酸性B、呈中性C、呈碱性D、无法确定5、下列所述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金属制作奥运奖牌B、用钢材铸造体育场“鸟巢”C、用羊绒作“福娃”的外层材料D、用丙烷做“祥云”火炬的燃料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属于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氢气作为人类最理想的能源B、氧气用于危重病人的急救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pH试纸用于测定物质酸碱性的强弱7、米饭在嘴里慢慢地细嚼会感觉有甜味,这是因为米饭中的淀粉跟口中的消化液相互作用生产了麦芽糖。

在上述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是()A、只有化学变化,没有物理变化B、只有物理变化,没有化学变化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D、无法确定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酸性越强,pH越大B、土壤酸碱性的强弱对农作物生长没有影响C、强酸和强碱都具有腐蚀性D、pH=8的物质呈中性9、能说明镁带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最主要依据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B、发出大量的热C、生产白色固体氧化镁D、以上都是正确的10A11pH 约为A12ABCD13AC14AC15、下列A16)A、茶B、西瓜C、大豆D、甜菜17、2010年3月22日是第十八个“世界水日”。

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保障情节水源,创造健康世界”。

下列涉及水的变化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太阳能光解水制气C饮用水生产D、用水吧生石灰制成熟石灰18、pH是反映物质的强弱的标志,他的范围通常在之间。

pH越低越强;pH越高,越强。

pH等于的物质呈中性。

19、请写出下列物质中紫色石蕊会呈现的颜色变化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食盐水:;酒精:;澄清石灰水:;小苏打:;纯碱:;氨水:;雪碧:。

化学中考复习专题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以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附答案和解析

化学中考复习专题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以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附答案和解析

专题训练一: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以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重要知识点汇总:1、物理变化:没有其他新物质生成的变化2、化学变化:有其他新物质生成的变化3、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4、实质: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改变5、联系: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6、常见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吸附性、磁性、吸水性等7、常见的化学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性、非金属性、热稳定性、活泼性、酸、碱性、毒性、脱水性等8、乳化现象:一种液体以微小颗粒溶解在互不相溶的另一种液体中。

属于物理变化9、蒸馏、分馏:通过加热分离沸点不同的混合物。

属于物理变化课外知识点:1、干馏:固体或有机物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的反应过程。

干馏的结果是生成各种气体、蒸气以及固体残渣2、核物理变化:既不属于物理变化也不属于化学变化例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经典题型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使用洗涤剂清洗油污餐盘B、南极的冰川逐渐消融C、利用干冰人工降雨D、食物变质变馊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有水渍的菜刀生锈B、樟脑丸逐渐变小B、棚户区煤气中毒 D、洁厕灵清洗马桶3、下列观点,说法正确的是()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都是物质状态变化的基本形式B、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定同时发生C、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伴随物理变化D、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4、下列变化,一定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铁粉放入到稀硫酸溶液中B、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C、石油分馏可以得到汽油和柴油D、实验室将胆矾研碎5、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晾干湿衣服C、粉碎黄铁矿D、化工厂爆炸6、下列说法,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使用硫酸铜溶液为泳池消毒B、氢氧化钠固体潮解C、使用明矾净化浊水D、二氧化碳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7、下列说法,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B、将饱和硫酸铜溶液降温析出晶体C、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粗盐提纯D、使用浓硫酸溶液干燥潮湿的氢气8、下列变化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物质发生爆炸B、铝原子变成铝离子C、酒精的燃烧D、火柴遇浓硫酸变黑9、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氧化B、炭化C、催化D、硫化10、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老化B、风化C、酸化D、裂化11、雷雨天气时,打雷可以使空气中极少数的氧气和氮气会转变成一氧化氮气体,同时极少数的氧气会转化为臭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发是物理变化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稳定C、氧气和臭氧是同种物质D、氧气和臭氧是两种不同的单质12、2001年9月11日被恐怖分子劫持的美国客机撞击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的情境,突然陷入了恐怖危机,其中在这个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飞机撞击大楼,碎玻璃纷飞B、飞机燃油大面积燃烧C、世贸中心钢结构熔化D、世贸中心大楼坍塌13、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A、利用石墨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人工合成钻石B、利用分子筛在高温环境中生产汽油和柴油C、利用石墨烯的特性可以储存和提供持续电能D、利用活性炭面具可进入有害气体空间搜索目标1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铜丝做电缆B、用电热毯取暖C、用干冰做制冷剂D、湿法炼铜15、前者属于物理性质,后者属于化学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热性、导电性B、氧化性、吸附性C、溶解性、延展性D、挥发性、可燃性16、下列性质中,与其他三个性质有本质区别的是()A、助燃性B、热稳定性C、酸、碱性D、吸水性17、下列化学实验未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B、实验室稀释一定质量的浓硫酸溶液C、实验室利用白磷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D、实验室利用电解水的方法确定水的组成元素18、下列“爆炸”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气球爆炸B、车胎爆炸C、原子弹爆炸D、加油站爆炸19、下列物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不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氢氧化钠固体B、碳酸溶液C、浓硫酸D、硫酸铜固体20、下列物质溶于水后,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高锰酸钾B、二氧化硫C、氧化钙D、氨气选择题【参考答案】选择题解析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使用洗涤剂清洗油污餐盘 B、南极的冰川逐渐消融C、利用干冰人工降雨D、食物变质变馊【答案】D【解析】A选项,洗涤剂清洗油污属于乳化现象,乳化作用属于物理变化。

中考化学复习考试试题: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专题练习(无答案)

中考化学复习考试试题: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专题练习(无答案)

初三化学专题练习(一)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主要是物质的大小、粗细、形状、状态的变化。

2、化学变化:是指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发光、放(吸)热、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等现象。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联系:化学变化中伴随着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物理变化前后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没有发生变化,化学变化前后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发生了变化。

(不再是原来的分子、原子或离子。

)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等。

2、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等。

3、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

4、描述物质性质的字词有:可以(不可以)、能(不能)、容易(难、不易)等。

中考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1、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铜生锈自行车轮胎爆炸B、高梁酿酒,红磷燃烧C、胆矾研碎,酒精燃烧D、食物腐烂,金属导电2、氢气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无味B、密度比空气小C、能燃烧D、难溶于水3.下列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A、发光、发热B、有气体产生C、有沉淀产生D、有新物质生成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B、利用沸点不同使汽油从石油中分离出来C、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分解成焦炭等物质D、将二氧化碳制成干冰5.下列性质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胆矾是蓝色固体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镁条可以在空气中燃烧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变成冰B、酒精挥发C、铁生锈D、铜丝导电7、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天热时吃雪糕,发现雪糕慢慢融化B、把木炭放入冰箱中,冰箱异味消失。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练习题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练习题

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单项选择题1.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A.有颜色变化 B.生成新物质C.有发光发热现象 D.有气、液、固三态变化2.我国古代人民创造发明了许多工艺,其中属于化学范畴的是………………………() A.制造地动仪 B.活字印刷 C.制青铜器 D.制造指南针3.下列由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2008年十大科学进展中的四项研究,主要属于化学探究领域的是…………………………………………………………………………………()A.观测太阳系外行星 B.绘制癌症基因图谱C.研制高温超导材料D.计算物质世界重量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汽油燃烧B.钢铁生锈C.木材燃烧D.水结成冰5.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本质不同,这种变化是…………………() A.湿衣服晒干 B.镁带在空气中表面变暗C.钢铁生锈D.澄清石灰水吹气后变浑浊6.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原因是………………………………………()A.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B.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C.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D.需要垫上石棉网7.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成矿粉;矿粉送入炼铁炉中冶炼出金属B.蜡烛受热熔化;蜡烛燃烧C.粮食发酵制成酒;酒发酵制成醋D.火药受击打后爆炸;火药长期放置而受潮10.节日里的下列景象伴随有化学变化的是…………………………………………()A.五光十色的烟火礼花B.不断闪烁的霓虹灯C.变化无穷的音乐喷泉D.满屋飘香的茅台酒11.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化学知识,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家庭自制冰块B.烧菜用过的铁锅放置后常出现红色斑迹C.夏天轮胎容易爆胎D.用酒精棉球给发热病人擦拭降温12.蜡烛燃烧之所以是化学变化,是由于蜡烛在燃烧时………………………………() A.先熔化 B.再发出黄光C.放出大量的热D.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13.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

(完整版)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练习题

(完整版)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练习题

物质的变化练习题1.氯气在平常情况下为黄绿色气体。

氯气化学性质很爽朗,拥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还能够与水、碱等化合物反应。

氢气能够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HCl)。

我国四川 5.12 地震灾区灾后急需大量消毒剂对灾区饮用水、环境进行消毒,防范灾后疫情发生。

氯气可用于制备多种消毒剂、消毒泡腾片,其中二氧化氯是最新一代高效、广谱、安全环保型杀菌消毒、保鲜剂,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二氧化氯列为第四代A1 级安全高效消毒剂。

( 1)请总结氯气的有关性质:①物理性质;② 化学性质。

( 2)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依照所学化学知识你认为闻氯气的方法是:。

2. 今年 4 月 14 日,我国青海玉树地区发生7.1 级地震。

在灾后防预工作中,常用二氧化氯(化学式:ClO2)作消毒剂。

二氧化氯在常温下是一种橙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11℃以下为红色液体,易溶于水。

见光易分解。

请你回答: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是,物理性质是(各写一条)。

3. 甲型 H1N1 流感病毒正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安全。

“达菲”A.熔点 185℃∽ 191℃,气味辛酸。

( C H ON )是目前生界上治疗H1N1 流感病毒的良药。

生产“达162842B.莽草酸为白色精巧粉末。

菲”的主要原料是莽草酸,可从茴香中提取。

回答以下问题:右图为莽草酸理化性质的描述,其中C.易溶于水,难溶于氯仿、苯和石油。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D.能与爽朗金属、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填序号)。

4.以下是对酒精的描述:① 无色的液体② 易挥发展③ 能溶解碘制成碘酒店④ 易燃烧⑤ 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⑥ 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

以上描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以下填文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属于物理性质的是(以下填序号);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5.当氯气泄漏时,我们会发现在空气中发散着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消防队员可向空中喷水进行稀释。

初中化学练习题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精选题24道

初中化学练习题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精选题24道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精选题24道一.选择题(共17小题)A .食物腐败B .酒精挥发C .火柴燃烧D .铁器生锈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 .全部B .①②④C .只有②D .只有②④2.海洋是重要的资源,利用海水可以得到许多产品。

①海水“晒盐”;②海水“制碱”;③海水“淡化”;④从海水中提取镁。

其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A . 陶瓷烧制B . 火药使用C . 粮食酿酒D .甲骨刻字3.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西瓜榨果汁B .苹果酿果醋C .糯米酿甜酒D .鲜奶制酸奶4.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木已成舟B .火上浇油C .量体裁衣D .滴水成冰5.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A .牛奶变酸、水力发电B .干冰升华、钢铁生锈C .酒精挥发、蜡烛熔化D .光合作用、木炭燃烧6.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石蜡熔化B .纸张燃烧C .玻璃破碎D .车胎爆炸7.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一定是物理变化B .一定是化学变化8.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这种变化属于(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9.下列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不同的是( )A.酒精挥发B.海市蜃楼C.面包发霉D.制作雪雕10.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11.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镁带燃烧B.海水晒盐C.粉笔折断D.干冰升华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属于化学变化B.用石灰浆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发生了化学变化C.石油分馏后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化学变化D.干冰升华是化学变化13.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在甲骨上刻文字B.指南针指引航海C.用泥土烧制陶瓷D.用石块修筑长城14.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树根”变“根雕B.玉石”变“印章C.水果”变“果汁D.葡萄”变“美酒15.下列有关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海水中获得物质都需经过化学变化B.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发生了化学变化C.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化学变化D.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是化学变化二.多选题(共1小题)三.填空题(共4小题)A . 粮食酿酒B . 棉纱织布C . 火药应用D .瓷器烧制16.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谷物酿酒B .纺纱织布C .烧制瓷器D .冶炼青铜17.“一带一路”是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专题训练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初三化学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专题训练
海淀
16. 下列用途中,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 乙醇用作酒精灯的燃料
B.碳用于冶金工业
C. 硫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水
D. 铜丝用于制作导线
西城
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钢铁生锈C.干冰升华D.矿石粉碎
东城
1.下列生活中的常见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榨取果汁B.冰雪融化 C.矿石粉碎 D.铁钉生

朝阳
1.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
B.水结冰
C.夏季柏油路面“变软”
D.冬季钢轨之间缝隙加大
石景山
15.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铝具有导电性B.碳酸具有不稳定性
C.氯化钠是白色固体D.氮气难溶于水
密云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煤炭燃烧 C.水果榨汁D.酒精挥发
门头沟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B.白磷自燃 C.液化空气制氧气 D.铁生锈
顺义
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B.冰雪融化C.酒精挥发D.干冰升华
房山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榨取果汁 B.海水晒盐 C.食物变质
D.冰雪融化
通州
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瓷碗破碎C.食物腐败
D.石蜡熔化
大兴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 B.纸张燃烧C.酒精挥发
D.冰雪融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