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总强烈推荐《飞向太空的航程》优秀课 件.ppt
合集下载
《飞向太空的航程》精品PPT教学课件

5
• 浏览课文 理清结构 概括本则新闻的导语(不超过15字)
•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 功。
6
第四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 过渡段,承上启下
.
7
●请概括主体部分的内容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主体:回顾航天历程。
8
回顾重大意义事件 :
一、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 星!”的指示。
二、1960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枚火箭。 三、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 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 四、1992年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 五、“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六、“神舟”一—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结尾、作者又把笔拉回到了现实事件中, 这样从头至尾形成一种首尾圆合型的结构。
9
根据结语部分,回答:
▪ 时间:金色的秋日,9时10分 ▪ 人物:杨利伟,一个勇敢的中国人 ▪ 事件:飞船发射、升空,进入预定
轨道,标志着发射成功。 ▪ 评论: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
辉煌时刻!
10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行文的?
时间顺序
作者用了这么多精确的表示时间的 数字,对这则新闻起到什么作用?
精确的时间数字,显示了 新闻真实性的特点。
紧那罗的任务是在佛国里奏乐、
歌舞,但不能飞翔于云霄。后来,
乾闼婆和紧那罗相混合,男女不
分,职能不分,合为一体,变为
飞天。 21
.
22
.
23
飞天梦之四
万户上天
▪ 太空探索其实是从个人起步的。世界上最早进行载人 航天技术实践的,是我国明朝的万户(又名万福)。据 史书记载,14世纪末,明朝一勇敢者万户坐在装有47 个当时最大的窜天猴的椅子上,双手各持一大风筝, 试图借助火药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实现飞行的梦想。 尽管这次试验是一次失败的悲剧, 但他的探索精神令 人敬佩。万户被公认是载人航天技术的世界第一人。
• 浏览课文 理清结构 概括本则新闻的导语(不超过15字)
•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 功。
6
第四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 过渡段,承上启下
.
7
●请概括主体部分的内容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主体:回顾航天历程。
8
回顾重大意义事件 :
一、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 星!”的指示。
二、1960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枚火箭。 三、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 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 四、1992年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 五、“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六、“神舟”一—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结尾、作者又把笔拉回到了现实事件中, 这样从头至尾形成一种首尾圆合型的结构。
9
根据结语部分,回答:
▪ 时间:金色的秋日,9时10分 ▪ 人物:杨利伟,一个勇敢的中国人 ▪ 事件:飞船发射、升空,进入预定
轨道,标志着发射成功。 ▪ 评论: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
辉煌时刻!
10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行文的?
时间顺序
作者用了这么多精确的表示时间的 数字,对这则新闻起到什么作用?
精确的时间数字,显示了 新闻真实性的特点。
紧那罗的任务是在佛国里奏乐、
歌舞,但不能飞翔于云霄。后来,
乾闼婆和紧那罗相混合,男女不
分,职能不分,合为一体,变为
飞天。 21
.
22
.
23
飞天梦之四
万户上天
▪ 太空探索其实是从个人起步的。世界上最早进行载人 航天技术实践的,是我国明朝的万户(又名万福)。据 史书记载,14世纪末,明朝一勇敢者万户坐在装有47 个当时最大的窜天猴的椅子上,双手各持一大风筝, 试图借助火药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实现飞行的梦想。 尽管这次试验是一次失败的悲剧, 但他的探索精神令 人敬佩。万户被公认是载人航天技术的世界第一人。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ppt

2、找出主体部分所提及的各个时间段的重要事件 。
(1)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提出“人造卫星”计划。 (2)1960年2月19日,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 (3)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4)1986年3月,“863”计划,催化载人飞船的探索。 (5)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 战略决策。 (6)1999年至2002年“神舟”一号至四号顺利升空。
“神舟”五号
航天英雄——杨利伟
“神舟”六号
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
“神舟”七号
宇航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神舟七号飞船航天员出舱瞬间
PART 03
课文总结
中国人的飞天梦做了上千年,我们熟悉的文学领域的诗人们,在诗歌中 对宇宙做过大胆的畅想。《古诗十九首》 中:“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 女”; 李白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贺有“天河夜转 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苏轼也有“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 一畅想追溯源头,从中华民族龙腾九天的图腾开始,古人就开始了对宇宙 的思考,再到嫦娥奔月的神话,敦煌飞天的壁画,万户飞天,才有了人类 飞天的第一次尝试。直到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杨利伟看到了地球最美的画 面, 中国人才彻底圆了飞天梦。
写作背景
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 人类真正的“飞天始祖”万户的出现,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 天梦已经做了数千年。
也只有到了今天,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科技水平的不 断提高,我们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圆时刻。当举国欢庆“神舟” 五号载着宇航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 却不知道将近半个世纪一代又一代的航空人默默付出的努力, 这篇课文便回顾了“神舟”五号发射前的中国航天史。
《飞向太空的航程》PPT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2003年02月02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降落时 解体。另外,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第10次升空时爆炸,7名宇航员遇难。
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 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也要前进;即使江河波涛汹涌,船只也航行。 困难越大,荣耀也越大。 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一口吃不成胖子,但胖子却是一口一口吃来的。 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 每一个善良的人都是勤劳的农夫,在或肥沃或贫瘠的土地上播种着爱心,他们付出的心血虽不尽相同,但目的都只有一个:收获爱心。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不要让追求之舟停泊在幻想的港湾,而应扬起奋斗的风帆,驶向现实生活的大海。
我国古代的万户,身绑土制火箭,要勇敢地飞 向天空,虽然没有成功,但他的探索精神令人敬佩。万 户可以算是人类历史上尝试乘坐火箭升上天空的第一人, 今天我们的航天人终于实现了飞天梦。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飞向太空的航程 .PPT课件

“为了这个梦想,一个古老 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 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 了近半个世纪”,请同学们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中国人 为了走向太空,经历了哪些 步骤?
13
1970年4 月24日,东 方红一号卫星 发射成功.
14
长征一号
长征一号发射现状 15
长征二号丙火箭 16
长征三号乙火箭,该火箭可以把5吨以上的卫星送上
轨道,标志着发射成功。 评论: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
辉煌时刻!
59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行文的?
时间顺序
作者用了这么多精确的表示时间的 数字,对这则新闻起到什么作用?
精确的时间数字,显示了新闻 真实性的特点。
60
神舟六号返回, 中国航天事业
飞天梦更进一层
的发展
神舟五号升空 飞天梦终实现
神舟一号至四号 的顺利升空
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又用了一个过渡段把
笔拉回到了现实事件中,这样从头至尾形成一种
首尾圆合型的结构。
46
47
神舟六号整装待发.
2005年10月12日9时0分0秒,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48
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走向发射塔. 49
航天员费俊龙
中国航天员聂海胜
50
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在神舟六号飞船内 日晚上7时许,中国2002年12月30日凌
晨发射升空的“神舟”四号飞船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
着陆,顺利回收。至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次飞行
33
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技术人员现场处置。
区 的 人 作 运 飞 03
。“心者载船年
长 的 用 火 在 10
征 ” 二
一 刻 。
23
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4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飞向太空的航程》课件(42张PPT)

主体: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实现
飞天梦的艰辛历程
(1)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 批示
(2)1960年第一枚液体火箭成功发射 (3)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 (4)1986年,批准著名的”863计划” (5)1992年中共中央做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
天宫二号,11月4日食谱
神舟一号
神 舟 二 号
神舟三号
神 舟 四 号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精彩瞬间
杨利伟
首名中国太空人杨 利伟在“神五”飞船 中工作。
“神舟五号” 胜利归来!
神 舟 六 号
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走向发射塔.
这是费俊龙拍摄的作品,照 片中的褐色部分是位于我国 塔里木盆地中心的塔克拉玛 干沙漠。
战略决策 (6)“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7) “神舟”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8)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 ,圆梦飞天
结语部分
评论: 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 辉煌时刻!
文本互动 初步感知 1.这篇通讯是怎样有条不紊地介绍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初步
成就的? 答案 先写毛泽东主席的号召,激励无数的航天人去实现千 年梦想;接着写我们的计划,上天毕竟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不是谁一句话就能吹上去的,需要有周密的计划,这计划的 第一步是研制火箭,我们成功了,而从毛主席发出号召开始 到火箭成功发射才用了1年零9个月;又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 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又上了天,“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 代”。由号召,到计划,到成功,一步一步写来,紧张的任 务,紧凑的文章,娓娓道来,条理清晰。
嫦 娥 奔 月
飞天梦之三
敦煌飞天
▪ 敦煌地区约5OO多个石窟中,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7课《飞向太空的航程》ppt课件1

中国人在航天路上,在和平利用太空资源的 原则之下,执着向前,永不止步……
神六发射成功
2005年10月12日9时
神六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凯旋
嫦娥一号是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 发射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 “奔月”过程:8-9天 执行任务后将不再返回地球 探测目标: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 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和地球至 月亮的空间环境。
功,意义重大。
主体: 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及实现梦想的艰辛
过程。 ①1958年 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 ②1960年 中国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③1970年 中国成功地将首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 ④1992年 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⑤“长征”系列火箭 发射久经考验。 ⑥“神舟”一至四号飞船 发射成功。
结尾:(回到现实)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合作学习,文本探究
3、这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它是如何体现新闻 的真实性的,请举例说明。
用精确的时间数字,显示新闻的真实性。
如: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实验 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飞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
神舟九号与天 宫一号对接
神舟十号飞船点火时间为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 02.666秒。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交会对接 任务收官之战,载人飞船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定型阶段。
试验任务: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绕飞 等。
神舟十一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一个 过渡,为中国建造载人空间站做准备。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是我 国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 务,总飞行时间将长达33天。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飞向太空的航程》ppt课件

中 国 航 天 事 业 发 展 史
课文结构
▪ 标题: ▪ 电头: ▪ 导语: ▪ 主体: ▪ 背景: ▪ 结语:
飞向太空的航程
新华社酒泉10月16日电 第1~3段 第4~26段 插在主体中 第27~30段
本文标题有什么含义?
▪ 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 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 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 船发射的过程。
▪ 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 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 一探索过程。
导语部分主要讲述了什么?
▪ 点明时间、地点、带读者 进入激动人心的场面与氛 围中。
▪ 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 同时点明这则新闻的新闻 价值所在。
神舟一号至四号 的顺利升空
神舟五号升空 飞天梦终实现
中 国 航 天
这位中国的首位“太空使者”, 借自身超人的素质和勇气,成为浩瀚 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证明了 人类第241次太空飞行属于中国,他 就是杨利伟。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精彩瞬间
这是杨利伟拍摄的作 品,他说这是他看到 的地球最美的画面。
这是费俊龙拍摄的作品,照片中 的褐色部分是位于我国塔里木盆 地中心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 成功首次将我国两名航 天员同时送上太空
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 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 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 已经做了几千年。也只有到了今天,随 着中国国力的富强,科技水平的提高, 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当 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 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 的是喜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为了这一 刻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 世纪。这篇新闻就回顾了这段历史。
《飞向太空的航程》优秀PPT教学培训课件

万户上天
• 太空探索其实就是从个人起步的。世界 上最早进行载人航天技术实践的,是我国明 朝的万户(又名万福)。据史书记载,14世纪 末,明朝一勇敢者万户坐在装有47个当时最 大的窜天猴的椅子上,双手各持一大风筝, 试图借助火药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实现飞行 的梦想。尽管这次试验是一次失败的悲剧, 但万户被公认是载人航天技术的世界第一人。 为了纪念万户,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以万户 的名字命名。
Special lecture notes
本文的导语部分是1、2、3段,点明
这则新闻想要传达的最主要、最有价值
的新闻事实,即2003年10月15日“神舟”
五号飞船发射,并且指明“这是人类航
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
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
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这一方面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
腾去驾雾,呼风唤雨,高居于碧霄之上, 逍遥于九重天外:这是龙的形象。中华民 族自称为“龙的传人”,在我们的祖先心 中,很早就产生了像神龙那样凌云御风、 翱翔天宇的渴望。
Excellent handout template
飞天梦之二
嫦娥奔月
• 嫦娥是帝喾的女儿,也称姮 娥。她美貌非凡,是后羿的 妻子,相传后羿是尧帝手下 的神射手。《淮南子.览冥 训》中说,后羿从西王母处 请来不死之药,嫦娥偷吃了 这颗灵药,成仙了,身不由 己飘飘然地飞往月宫之中, 在那荒无的月宫之中度着无 边的寂寞岁月。
Special lecture notes
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 月球上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以纪念 “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Excellent handout templat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件
、
飞 天
课件
飞天梦之一
腾去驾雾,呼风唤雨,高居于碧霄之上, 逍遥于九重天外:这是龙的形象。中华民 族自称为“龙的传人”,在我们的祖先心 中,很早就产生了像神龙那样凌云御风、 翱翔天宇的渴望。
课件
飞天梦之二
嫦娥奔月
• 嫦娥是帝喾的女儿,也称姮 娥。她美貌非凡,是后羿的 妻子,相传后羿是尧帝手下 的神射手。《淮南子.览冥 训》中说,后羿从西王母处 请来不死之药,嫦娥偷吃了 这颗灵药,成仙了,身不由 己飘飘然地飞往月宫之中, 在那荒无的月宫之中度着无 边的寂寞岁月。
2003年02月02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 机在降落时解体。另外,1986年1月28日,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第10次升空时爆炸, 7名宇航员遇难。 课件
2008年1课0件月13日
课件
我国古代的万户,身绑土制火箭,要勇敢地飞 向天空,虽然没有成功,但他的探索精神令人敬佩。 万户可以算是人类历史上尝试乘坐火箭升上天空的 第一人,今天我们的航天课件人终于实现了飞天梦。
பைடு நூலகம்
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
月球上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以纪念 “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课件飞行的人”。
四、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 工程的战略决策。
五、 “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六、 “神舟”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文章的结语部分,神舟五号发射成功,飞 天梦圆。作者又用了一个过渡段把笔拉回到了 现实事件中,这样从头课件至尾形成一种首尾圆合 型的结构。
神舟七号成功出舱
神舟六号返回, 飞天梦更进一层
课件
飞天梦之三
敦煌飞天
• 敦煌地区约5OO多个石窟中,
都绘有大量的飞天形象。 飞天,
是佛教中乾闼婆和紧那罗的化身。
乾闼婆,紧那罗,原是古印度神
话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是一对
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
众神之一。乾闼婆的任务是在佛
国里散发香气,为佛献花、供宝,
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
罗的任务是在佛国里奏乐、歌舞,
课件
学学写新闻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反映最真实最简明的内容。
阅读本则新闻,思考:
1.你能从本则新闻的标题中筛选出什么信息?
标题有两层含义: 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
载人航天飞船飞向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 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 程。
其二,中国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的不懈
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
“神舟五号”
中工作。
胜利归来!
课件
神舟六号图片汇集
课件
这是费俊龙拍摄的作品,照 片中的褐色部分是位于我国 塔里木盆地中心的塔克拉玛 干沙漠。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 成功首次将我国两名航 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同
课件
时送上太空。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 升空,计划绕月飞课件 行一年。
嫦娥绕月
中国航天事 业的发展
神舟五号升空 飞天梦终实现
神舟一号至四号
中
的顺利升空
国
航
天
五十年代末开始对 人造卫星的探索
20世纪80年代”863” 计划
课件
对中国载人航天的催化
20世纪70年代中 国 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神舟四号上天
课件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精彩瞬间
课件
课件
神舟五号降落
课件
杨利伟
首名中国太空人杨 利伟在“神五”飞船
从远古的嫦娥奔月神话,到敦煌的 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 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做了 几千年。今天,随着国家的富强,科技 水平的提高,这一梦想终于实现。当举 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自己的航 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 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为了这一刻,一 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 这篇新闻就回顾了这课件段历史。
一事件背后的故事。所以作者把目光投向了历
史的深处,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
以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这使得事件
本身更加凝重。
课件
回顾重大意义的事件
一、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 星!”的指示。
二、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的成功发射。
三、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 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
课件
2008年9月25日21:10分,神舟七 号点火升空,28日17:13分着陆。
课件
神舟七号航天员:刘伯明、翟志刚、景海鹏
课件
神舟七号航天员:刘伯课件 明、翟志刚、景海鹏
翟志刚走出航天仓。
课件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船2003年2月 1日9:00在预定着陆时间前瞬间在得克萨斯 州上空解体燃烧,飞船上包括一名以色列人 在内的七名宇航员全部课件遇难。
课件
主体部分
新闻的主体,作者用一个过渡段写对中国
航天研究史的回顾。这一部分引用的都是一些
背景材料,这就使得本文和其他新闻报道有了
很大的不同。大多数新闻都是详细地描述火箭
发射的经过等一些事情,即使有一些背景材料,
也只是寥寥几笔。本文作者立意的角度更高,
他们认识到“神舟”五号发射的成功是中国航
天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读者急需了解这
读音字义
• 耸 (sǒng) 入云天 喷 (pēn) 射
• 横亘 (gèn)
橘 (jú) 红
• 翌 (yì) 年
苛 刻 (kē kè)
课件
课文结构
• 标题: • 电头: • 导语: • 主体: • 背景: • 结语:
飞向太空的航程
新华社酒泉10月16日电 第1~3段 第4~26段 第5~26段 第27~30段
但不能飞翔于云霄。后来,乾闼
婆和紧那罗相混合,男女不分,
职能不分,合为一体,变为飞天。
课件
飞天梦之四
万户上天
• 太空探索其实就是从个人起步的。世界 上最早进行载人航天技术实践的,是我国明 朝的万户(又名万福)。据史书记载,14世纪 末,明朝一勇敢者万户坐在装有47个当时最 大的窜天猴的椅子上,双手各持一大风筝, 试图借助火药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实现飞行 的梦想。尽管这次试验是一次失败的悲剧, 但万户被公认是载人航天技术的世界第一人。 为了纪念万户,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以万户 的名字命名。
过程。
课件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行文的?
时间顺序。
3.作者用了这么多精确的表示时间的 数字,对这则新闻起到什么作用?
精确的时间数字,显示了新闻真实 性的特点。表现出当时人们紧张、激动 的心情。在那一刻,梦想将变为现实, 传达出一种无法自制的激动和欣喜。
课件
导语部分
本文的导语部分是1、2、3段,点明 这则新闻想要传达的最主要、最有价值 的新闻事实,即2003年10月15日“神舟” 五号飞船发射,并且指明“这是人类航 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 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 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这一方面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 点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
、
飞 天
课件
飞天梦之一
腾去驾雾,呼风唤雨,高居于碧霄之上, 逍遥于九重天外:这是龙的形象。中华民 族自称为“龙的传人”,在我们的祖先心 中,很早就产生了像神龙那样凌云御风、 翱翔天宇的渴望。
课件
飞天梦之二
嫦娥奔月
• 嫦娥是帝喾的女儿,也称姮 娥。她美貌非凡,是后羿的 妻子,相传后羿是尧帝手下 的神射手。《淮南子.览冥 训》中说,后羿从西王母处 请来不死之药,嫦娥偷吃了 这颗灵药,成仙了,身不由 己飘飘然地飞往月宫之中, 在那荒无的月宫之中度着无 边的寂寞岁月。
2003年02月02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 机在降落时解体。另外,1986年1月28日,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第10次升空时爆炸, 7名宇航员遇难。 课件
2008年1课0件月13日
课件
我国古代的万户,身绑土制火箭,要勇敢地飞 向天空,虽然没有成功,但他的探索精神令人敬佩。 万户可以算是人类历史上尝试乘坐火箭升上天空的 第一人,今天我们的航天课件人终于实现了飞天梦。
பைடு நூலகம்
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
月球上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以纪念 “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课件飞行的人”。
四、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 工程的战略决策。
五、 “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六、 “神舟”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文章的结语部分,神舟五号发射成功,飞 天梦圆。作者又用了一个过渡段把笔拉回到了 现实事件中,这样从头课件至尾形成一种首尾圆合 型的结构。
神舟七号成功出舱
神舟六号返回, 飞天梦更进一层
课件
飞天梦之三
敦煌飞天
• 敦煌地区约5OO多个石窟中,
都绘有大量的飞天形象。 飞天,
是佛教中乾闼婆和紧那罗的化身。
乾闼婆,紧那罗,原是古印度神
话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是一对
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
众神之一。乾闼婆的任务是在佛
国里散发香气,为佛献花、供宝,
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
罗的任务是在佛国里奏乐、歌舞,
课件
学学写新闻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反映最真实最简明的内容。
阅读本则新闻,思考:
1.你能从本则新闻的标题中筛选出什么信息?
标题有两层含义: 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
载人航天飞船飞向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 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 程。
其二,中国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的不懈
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
“神舟五号”
中工作。
胜利归来!
课件
神舟六号图片汇集
课件
这是费俊龙拍摄的作品,照 片中的褐色部分是位于我国 塔里木盆地中心的塔克拉玛 干沙漠。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 成功首次将我国两名航 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同
课件
时送上太空。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 升空,计划绕月飞课件 行一年。
嫦娥绕月
中国航天事 业的发展
神舟五号升空 飞天梦终实现
神舟一号至四号
中
的顺利升空
国
航
天
五十年代末开始对 人造卫星的探索
20世纪80年代”863” 计划
课件
对中国载人航天的催化
20世纪70年代中 国 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神舟四号上天
课件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精彩瞬间
课件
课件
神舟五号降落
课件
杨利伟
首名中国太空人杨 利伟在“神五”飞船
从远古的嫦娥奔月神话,到敦煌的 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 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做了 几千年。今天,随着国家的富强,科技 水平的提高,这一梦想终于实现。当举 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自己的航 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 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为了这一刻,一 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 这篇新闻就回顾了这课件段历史。
一事件背后的故事。所以作者把目光投向了历
史的深处,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
以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这使得事件
本身更加凝重。
课件
回顾重大意义的事件
一、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 星!”的指示。
二、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的成功发射。
三、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 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
课件
2008年9月25日21:10分,神舟七 号点火升空,28日17:13分着陆。
课件
神舟七号航天员:刘伯明、翟志刚、景海鹏
课件
神舟七号航天员:刘伯课件 明、翟志刚、景海鹏
翟志刚走出航天仓。
课件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船2003年2月 1日9:00在预定着陆时间前瞬间在得克萨斯 州上空解体燃烧,飞船上包括一名以色列人 在内的七名宇航员全部课件遇难。
课件
主体部分
新闻的主体,作者用一个过渡段写对中国
航天研究史的回顾。这一部分引用的都是一些
背景材料,这就使得本文和其他新闻报道有了
很大的不同。大多数新闻都是详细地描述火箭
发射的经过等一些事情,即使有一些背景材料,
也只是寥寥几笔。本文作者立意的角度更高,
他们认识到“神舟”五号发射的成功是中国航
天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读者急需了解这
读音字义
• 耸 (sǒng) 入云天 喷 (pēn) 射
• 横亘 (gèn)
橘 (jú) 红
• 翌 (yì) 年
苛 刻 (kē kè)
课件
课文结构
• 标题: • 电头: • 导语: • 主体: • 背景: • 结语:
飞向太空的航程
新华社酒泉10月16日电 第1~3段 第4~26段 第5~26段 第27~30段
但不能飞翔于云霄。后来,乾闼
婆和紧那罗相混合,男女不分,
职能不分,合为一体,变为飞天。
课件
飞天梦之四
万户上天
• 太空探索其实就是从个人起步的。世界 上最早进行载人航天技术实践的,是我国明 朝的万户(又名万福)。据史书记载,14世纪 末,明朝一勇敢者万户坐在装有47个当时最 大的窜天猴的椅子上,双手各持一大风筝, 试图借助火药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实现飞行 的梦想。尽管这次试验是一次失败的悲剧, 但万户被公认是载人航天技术的世界第一人。 为了纪念万户,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以万户 的名字命名。
过程。
课件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行文的?
时间顺序。
3.作者用了这么多精确的表示时间的 数字,对这则新闻起到什么作用?
精确的时间数字,显示了新闻真实 性的特点。表现出当时人们紧张、激动 的心情。在那一刻,梦想将变为现实, 传达出一种无法自制的激动和欣喜。
课件
导语部分
本文的导语部分是1、2、3段,点明 这则新闻想要传达的最主要、最有价值 的新闻事实,即2003年10月15日“神舟” 五号飞船发射,并且指明“这是人类航 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 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 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这一方面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 点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